當前位置:首頁 » 國產電影 » 中國電影史
擴展閱讀
印度電影追夢 2024-10-19 10:15:28
美容歐美電影 2024-10-19 10:14:54
2013最新上映動畫電影 2024-10-19 10:10:07

中國電影史

發布時間: 2021-05-24 02:43:46

中國電影史的內容介紹

此書把中國電影史看作是一部由電影藝術、電影工業等等多維體系組成的綜合史,全書分為十二章、五十四節,系統地介紹了中國(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三個地區)電影的發展流變。百年的中國歷史處於激烈的動盪之中,而國內的和國際的戰爭、政權的更替、制度的革命或變革等社會的激化狀態,則成為百年中國電影歷史背景的主要特徵。於是在中國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和不同的階段性特徵中,中國電影都呈現出了自己獨特的文化面貌和藝術特點。本書在總體把握上述背景和階段性特徵的同時,分時期、分階段地對中國電影的生存狀況、藝術形態進行了描述,對出現在中國電影歷史中的事件、人物、作品和現象等進行了細致入微的論述和闡釋,勾勒出了一條清晰的中國電影史發展脈絡。本書史論結合、尚變求新,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把握評述的公正性,是目前對中國電影史表述最為完整和規范的一本教材。
全書44萬字。

Ⅱ 中國電影發展史

中國電影史•參考影片(111部)
(李道新提供)

序 片名 年代 地區 導演
1. 勞工之愛情
1922 上海 張石川
2. 兒孫福 1926 上海 史東山
3. 西廂記 1927 上海 侯曜
4. 春蠶 1933 上海 程步高
5. 大路 1934 上海 孫瑜
6. 姊妹花 1934 上海 鄭正秋
7. 漁光曲 1934 上海 蔡楚生
8. 神女 1934 上海 吳永剛
9. 浪淘沙 1936 上海 吳永剛
10. 馬路天使 1937 上海 袁牧之
11. 十字街頭 1937 上海 沈西苓
12. 慈母曲 1937 上海 朱石麟、羅明佑
13. 夜半歌聲 1937 上海 馬徐維邦
14. 聯華交響曲 1937 上海 多人
15. 保衛我們的土地 1938 漢口 史東山
16. 木蘭從軍 1939 上海 卜萬蒼
17. 王先生吃飯難 1939 上海 湯傑
18. 漁家女 1943 上海 卜萬蒼
19. 八千里路雲和月 1947 上海 史東山
20. 一江春水向東流 1947 上海 蔡楚生、鄭君里
21. 太太萬歲 1947 上海 桑弧
22. 小城之春 1948 上海 費穆
23. 萬家燈火 1948 上海 沈浮
24. 艷陽天 1948 上海 曹禺
25. 烏鴉與麻雀 1949 上海 鄭君里
26. 三毛流浪記 1949 上海 趙明、嚴恭
27. 武訓傳 1950 上海 孫瑜
28. 我這一輩子
1951 上海 石揮
29. 南征北戰 1952 上海 成蔭、湯曉丹
30. 智取華山 1953 北京 郭維
31. 中秋月 1953 香港 朱石麟
32. 渡江偵察記 1954 上海 湯曉丹
33. 董存瑞 1955 北京 郭維
34. 上甘嶺 1956 長春 沙蒙、林杉
35. 祝福 1956 北京 桑弧
36. 柳堡的故事 1957 北京 王蘋
37. 四千金 1957 香港 陶秦
38. 黨的女兒 1958 長春 林農
39. 林家鋪子 1959 北京 水華
40. 五朵金花 1959 長春 王家乙
41. 林則徐 1959 上海 鄭君里、岑范
42. 青春之歌 1959 北京 崔嵬、陳懷皚
43. 戰火中的青春 1959 長春 王炎
44. 紅色娘子軍 1960 上海 謝晉
45. 紅旗譜 1960 北京、天津 凌子風
46. 劉三姐 1960 長春 蘇里
47. 南北和 1961 香港 王天林
48. 51號兵站 1961 上海 劉瓊
49. 甲午風雲 1962 長春 林農
50. 錦上添花 1962 北京 謝添、陳方千
51. 李雙雙 1962 上海 魯韌
52. 冰山上的來客 1963 長春 趙心水
53. 農奴 1963 北京 李俊
54. 梁山伯與祝英台 1963 香港 李翰祥
55. 七十二家房客 1963 廣州、香港 王為一
56. 早春二月 1964 北京 謝鐵驪
57. 舞台姐妹 1965 上海 謝晉
58. 小兵張嘎 1964 北京 崔嵬、歐陽紅櫻
59. 龍門客棧 1967 台灣 胡金銓
60. 寂寞的十七歲 1967 台灣 白景瑞
61. 保鏢 1969 香港 張徹
62. 智取威虎山 1970 北京 謝鐵驪
63. 紅燈記 1970 北京 成蔭
64. 十二金牌 1970 香港 程剛
65. 秋決 1972 台灣 李行
66. 母親三十歲 1972 台灣 宋存壽
67. 精武門 1972 香港 羅維
68. 傾國傾城 1973 香港 李翰祥
69. 閃閃的紅星 1974 北京 李俊、李昂
70. 梅花 1976 台灣 劉家昌
71. 楚留香 1976 香港 楚原
72. 流星•蝴蝶•劍 1976 香港 楚原
73. 保密局的槍聲 1979 長春 常彥
74. 小花 1979 北京 張錚
75. 神秘的大佛 1980 北京 張華勛
76. 天雲山傳奇 1980 上海 謝晉
77. 城南舊事 1982 上海 吳貽弓
78. 少林寺 1982 香港 張鑫炎
79. 黃土地 1984 廣西 陳凱歌
80. 似水流年 1984 香港 嚴浩
81. 黑炮事件 1985 西安 黃建新
82. 童年往事 1985 台灣 侯孝賢
83. 英雄本色
1985 香港 吳宇森
84. 倩女幽魂 1987 香港 程小東
85. 胭脂扣 1987 香港 關錦鵬
86. 紅高粱 1987 西安 張藝謀
87. 稻草人 1987 台灣 王童
88. 人•鬼•情 1987 上海 黃蜀芹
89. 悲情城市 1989 台灣 侯孝賢
90. 笑傲江湖 1990 香港 徐克
91. 大決戰(三部) 1991 北京 楊光遠、韋廉
92. 阮玲玉 1991 香港 關錦鵬
93.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1991 台灣 楊德昌
94. 藍風箏 1991 北京 田壯壯
95. 霸王別姬 1993 香港 陳凱歌
96. 北京雜種 1993 獨立 張元
97. 活著 1994 香港 張藝謀
98. 東邪西毒 1994 香港 王家衛
99. 飲食男女 1994 台灣 李安
100. 愛情萬歲 1994 台灣 蔡明亮
101. 黑駿馬 1995 北京 謝飛
102. 陽光燦爛的日子 1995 北京 姜文
103. 長大成人 1997 北京 管虎
104. 小武 1999 獨立 賈樟柯
105. 生死抉擇 2000 上海 於本正
106. 十七歲的單車 2001 獨立 王小帥
107. 榴槤飄飄 2001 香港 陳果
108. 尋槍 2002 北京 陸川
109. 你那邊幾點
2002 台灣 蔡明亮
110. 英雄 2003 北京 張藝謀
111. 驚蟄 2004 西安 王全安

中國電影史(專業)參考書目(10種)
(北京大學藝術學系•李道新)
種類 序號 編著者 書(刊)名 出版機構 時間
專著
1
程季華 中國電影發展史(1、2) 中國電影 1981
2 陳飛寶 台灣電影史話 中國電影 1988
3 陳荒煤 當代中國電影(上、下) 中國社科 1989
4 盧非易 台灣電影:政治、
經濟、美學(1949-1994) 台灣遠流 1998
5 舒曉鳴 中國電影藝術史
教程(1949-1999) 中國電影 2000
6 蔡洪聲、宋家玲、劉桂清 香港電影80年 北京廣播學院 2000
7 李道新 中國電影批評史(1897-2000) 中國電影 2002
刊物 1 中國電影家協會 電影藝術 1990年以來
2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 當代電影 1990年以來
3 北京電影學院 北京電影學院學報 1990年以來

中國電影史(專業)•教學安排
地點:北大理教109;時間:每周三、四14:40-16:30(共110分鍾)
周 日期 教學內容 觀摩影片
1 09.11-09.12 教學說明與參考文獻
早年的道德圖景(1896-1932)•概述
中國電影喜劇的發生及其道德蘊涵 擲果緣(22分鍾)
王先生吃飯難(片段)
2 09.18-09.19 早年的道德圖景(1896-1932)•影業
中國早期電影經營模式與民族影業成長 兒孫福(50分鍾)
天倫(45分鍾)
3 09.25-09.26 早年的道德圖景(1896-1932)•創作
中國早期電影的道德訴求及其文化含義 國風(92分鍾)
姊妹花(80分鍾)
4 10.09-10.10 亂世的民族影像(1932-1949)•影業
階級意識與中國電影的思想啟蒙運動 漁光曲(55分鍾)
神女(76分鍾)
5 10.16-10.17 亂世的民族影像(1932-1949)•創作
抗日戰爭與中國影業的不斷成熟 小城之春(92分鍾)
木蘭從軍(片段)
6 10.23-10.24 亂世的民族影像(1932-1949)•文化
東方美學與中國電影的經典創造 萬家燈火(114分鍾)
一江春水向東流(片段)
7 10.30-10.31 分立的家國夢想(1949-1979)•影業
三地影業的不同走向及其共同精神 紅色娘子軍(95分鍾)
街頭巷尾(片段)
8 11.06-11.07 分立的家國夢想(1949-1979)•創作
台灣電影:以家為國的道德關懷 龍門客棧(120分鍾)
俠女(片段)
9 11.13-11.14 分立的家國夢想(1949-1979)•創作
香港電影:無家無國的漂泊意象 精武門(90分鍾)
三笑(片段)
10 11.20-11.21 分立的家國夢想(1949-1979)•創作
大陸電影:以國為家的政治話語 閃閃的紅星(100分鍾)
李雙雙(片段)
11 11.27-11.28 分立的家國夢想(1949-1979)•文化
電影家國:中國電影與中國文化 秋決(100分鍾)
枯木逢春(片段)
12 12.04-12.05 整合的文化闡發(1979- )•影業
三地影業的整合及其影響 城南舊事(90分鍾)
飲食男女(片段)
13 12.11-12.12 整合的文化闡發(1979- )•創作
大陸:電影復興與文化重構 黃土地(85分鍾)
霸王別姬(片段)
14 12.18-12.19 整合的文化闡發(1979- )•創作
大陸:四代影人及多元影像時代 紅高粱(90分鍾)
黑駿馬(片段)
15 12.25-12.26 整合的文化闡發(1979- )•創作
台灣:台灣意識的加強與藝術電影的興盛 悲情城市(160分鍾)
童年往事(片段)
16 01.02 整合的文化闡發(1979- )•文化
香港:九七癥候與商業電影的高潮 英雄本色(97)
笑傲江湖(片段)
17 01.08-01.09 整合的文化闡發(1979- )•文化
復習 十七歲的單車(98分鍾)
你那邊幾點(片段)
18 01.15-01.16 考試
課時安排、教學內容與觀摩影片如有變動,應以變動後的情況為准。

Ⅲ 中國電影史 論文

電影研究的「歷史轉向」:理論與方法
新世紀之交,值電影跨越百年之機,主要依附於學府
機構的美英電影研究界也對1960—1970年代以來逐步確立
自身合法地位的電影研究學科進行了反思。在這場不乏前瞻
性的反思中,首先受到質疑的是1970年代以來流行於電影
學科的以符號學、心理分析、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等歐陸
學說為基礎的「宏大理論」(grand theory)。大衛·波德維
爾(David Bordwell)、諾埃爾·卡羅爾(Noel Carroll)編
輯出版的《後理論:重構電影研究》和克里斯汀·葛蘭希
爾(Christine Gledhill)、琳達·威廉姆斯(Linda Williams)
主編的《重構電影研究》是「宏大理論」批判的集成,兩書
不僅對歐陸理論和以其為基礎形成的學術套語譏鋒犀利,而
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引領了近年來美英電影研究的「歷史轉向」
(historical turn)趨勢,亦即電影史和電影史寫作逐漸從「宏
大理論」的蔭佑下浮出,重新成為眾多電影學者討論和研
究的重點。(1)2004年,伴隨美英規模最大的學科組織「電
影研究學會」(Society for Cinema Studies)應映情勢的變
化更名為「電影與媒體研究學會」(Society for Cinema&
Media Studies),學會季刊《電影雜志》(Cinema Journal)
也在春季號和秋季號的「焦點」(In Focus)專欄匯集了一批
有影響的電影學者,就電影學科在美英的發展狀況和電影研
究的「歷史轉向」進行了深入的討論。(2)
換一種角度看,電影後百年時期美英電影學界的這種
歷史轉向或許也反映了更廣泛意義的「範式轉型」(paradigm
shift)。如果說托馬斯·庫恩(Thomas Kuhn)在科學哲學
基礎上提出的範式轉型必須以現存範式的危機為條件的話,
那麼,電影後百年時期的「危機」不僅反映在宏大理論面對
日益豐富復雜的電影創作實踐逐漸顯現了闡釋的僵化和教
條,而且也體現在數字技術的出現和成熟迫使電影學者重新
思考一系列形成於膠片電影製作、發行、放映(接受)基礎上
的觀念和理論。僅以文本為例。從其脫胎自傳統人文、社會
科學而自成獨立學科起,電影研究的對象就是以膠片為介質、
以放映機投射到銀幕上、在暗黑劇院里群體觀看的電影文本。
但是,這一文本在很大程度上卻因數字技術的發展和普及被
邊緣化了。傳統電影文本不僅會因數字化而改變形態(如字
幕、版本、畫面縱橫比、色彩明暗和聲音,乃至鏡頭和敘事
的互動變化等),更會因為數字化所帶來的展示平台和觀看
環境的不同而發生變異。換言之,後百年時期電影學科的最
大「危機」恐怕是傳統研究對象的消失:文本在哪裡?哪一
個是文本?哪一種語境下的文本?
範式轉型帶動了歷史的思考。在「歷史轉向」的大語
境下,關於早期電影及其歷史的討論和寫作成了很多學者共
同的旨趣。不過,後百年時期對早期電影的關注,無論在問
題提出還是在歷史思考方面,都具有明顯的當代特徵。除了
對檔案材料和第一手資料重要意義的強調、並以此凸現與重
理論輕資料的「宏大理論」派的區別外,「早期電影熱」中
提出的很多問題,明顯得益於此前電影研究的理論洗禮,並
(1)參見[美]大衛·波德維爾(David Bordwell)、諾埃爾·卡羅爾(Noel
Carroll)編《後理論:重構電影研究》(Post-Theory:Reconstructing Film
Studies),威斯康辛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克里斯汀·葛蘭希爾(Christine
Gledhill)、琳達·威廉姆斯(Linda Williams)編《重構電影研究》(Reinventing
Film Studies),Hodder Arnold出版社2000年版。
(2)詳情可參閱美國《電影雜志》(Cinema Journal)第43卷第3期(2004
年春)和第44卷第1期(2004年秋)。

Ⅳ 介紹一下中國的電影發展史

1963年 《中國電影發展史》(第一、二卷)出版

悟歷史於一剎 尋大道於一生

《中國電影發展史》迄今還是電影史寫作的一個高度,並且一如既往地展現著電影作為學術的重量。幾位著者為之傾盡心血,有人甚至因此在「文革」期間遭遇牢獄之災,這些已經沉寂的傳奇故事最終成為我們眼中一個中國電影百年歷史中的事件而顯影。時隔40餘年,也許此刻我們已經能夠具備足夠的冷靜和客觀,來看待這部經歷了歷史沉浮,和中國電影、中國電影理論研究及中國電影人緊密聯系的著作。

在歷史的荒原中失落想像的翅膀

對中國電影史的研究來說,1966年是一個分水嶺,在這一年之前,中國電影曾經的輝煌尚有據可查,這一年之後,歷史便只能在想像中進行了。這年7月,一場針對《中國電影發展史》的運動最終演變為一場浩劫。陳荒煤1980年在再版序言中說:(當時,)被誣指為大毒草的《中國電影發展史》的紙型被毀掉,所有已經印好並已發行的書要收繳、追回,打成紙漿,全部銷毀;緊接著,作者經過十多年搜集起來的有關中國電影的資料,也被用數輛卡車全部掠走(至今大部未能查明下落)。

在那些卡車上,應該裝著1913年的《莊子試妻》,1920年的《春香鬧學》,說不定還有1905年的《定軍山》;應該有18集的《火燒紅蓮寺》,13集的《荒江女俠》,6集的《啼笑因緣》;應該有更多的張石川,更多的張善琨,更多的胡蝶,更多的上官雲珠……那些車里胡亂堆著的電影畫刊上,中國電影正在自顧自地熱鬧著……

那才是程季華、李少白們的寶貝,和這兩卷本的《中國電影發展史》比起來,這些寶貝是活著的歷史,是隨時可以說話的歷史,是他們辛苦十數年的真正成就。對於長期困擾於路線之爭的中國電影來說,後世因為它們有了重新評價的可能。它們的失落,意味著中國電影史的失落。

現在我們只能透過《中國電影發展史》附錄的影片目錄來想像歷史。這目錄已經足夠驚心動魄,任何一個人,只要能為1905年以來的中國電影保留這樣一份完整的目錄便已是功德無量了。面對這樣一個包含公司、片名和人名索引的龐大電影目錄,任何研究者無法不嘆為觀止。

僅僅按照這個目錄上所列,從1905年到1937年,中國就有1100部以上可考證的電影(只包含故事片、戲曲片、動畫片,不含新聞片、紀錄片、科教片)。這1100部片子中,至少有1080部是在1920年到1937年的17年間拍攝的。也就是說,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平均每年故事片產量約六七十部;而在1921年到1931年的十年間,中國每年的故事片產量達到上百部。需要注意的是,這上百部影片大部分是民營公司的產品。在1925年前後,中國有175家影業公司,其中拍片的不少於50家。即使和當今中國比起來,民營電影在當時的興盛也是驚人的。

因為這個目錄,我們得以重新理解程季華、李少白們的良苦用心。就好像經過一次紛繁蕪雜的拼圖游戲,一具綉像終於在背景上隱現,透過《中國電影發展史》具有時代特色的言說方式,目錄提醒我們,歷史的輪廓依然清晰。但是也僅僅是輪廓而已。因為失落了那些在卡車上自顧自熱鬧著的圖景,歷史的荒原失去了探索的途徑。我們的想像在輪廓上滑過,重新跌入無法起飛的泥底。

程季華:為《中國電影發展史》披掛「罪名」

遠見卓識的一項決斷

自1950年起,我著手收集中國電影史料,開展電影歷史的研究,這個動議最早是由陳波兒提出的,她創辦了培養演員的表演藝術研究所(北京電影學院前身),並提出應該開設有關中國電影歷史的課程,但還沒有找到合適的人來教,她決定自己教,找我做助手來整理和收集電影資料。其中還有一個插曲,1950年前蘇聯的《大網路全書》(第二版)需要「中國電影」的條目,宣傳部把這個任務交給陳波兒,我協助她收集並初步整理相關史料,大約一萬多字。後來該書出版後,發現這個「中國電影」的條目被刪去很多,刊出的部分也是錯誤百出,而寄出的原稿至今未能要回。這篇文章其實是第一篇關於中國電影歷史的論文。

「寫作大綱」出爐

收集資料是以文化部電影局的名義,發信給各地的文化局的,於是有關電影的各種資料首先被集中到地方的文化局,然後打包集中寄到我們這里。四間大屋子裡全是書架排滿資料,甚至有些還有副本,當時有條件寫《中國電影發展史》,與資料齊全有很大關系。除了這些書面資料以外,我們還開始嘗試做一些類似於現在「口述歷史」的采訪工作,找了許多當時還在世的中國電影早期的演員,派記者記述他們過去的情況,《中國電影》雜志(《電影藝術》前身)專門有一個欄目叫「昨日銀幕」刊登這些采訪。另外,還約田漢、歐陽予倩、梅蘭芳等早期電影藝術家寫回憶錄,後來也以單行本的方式出版,以豐富電影史料方面的內容。

到了1955年左右,覺得有必要進行一下總結,於是起草了一份「中國電影史寫作大綱」,後來在當時羊市大街的「影協」時任文化部副部長的夏衍和「影協」主席蔡楚生聽取了我的口頭匯報。他們給予肯定,於是這份「大綱」就成了《中國電影發展史》的分期和章節的雛形。

Ⅳ 請問中國電影史的各個發展階段及介紹

「重寫中國電影史」的口號在電影史學界提出來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然而激烈論辯後,仍是眾聲喧嘩,新的言說似乎仍在策論階段而無有架構;隨著社會上「電影熱」的普遍升溫,許多高校開設了電影史課程,然而得到公認的中國電影史教材,除了上世紀60年代程季華、李少白、邢祖文先生等編著的《中國電影發展史》外幾乎沒有扛鼎之作,而且,即使是權威教材,其傳統史觀也面臨著新現象、新問題、新方法的多重檢視,迫切需要自我更新。如何重寫中國電影史?新近出版的、在中國當代電影史研究領域惟一一本被列入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的《中國當代電影發展史》(文化藝術出版社)終於邁出了實質性的第一步。

史觀變遷,重新書寫成為必需

長期以來,以《中國電影發展史》為代表的傳統電影史的寫作,更偏重於站在階級的立場上對中國電影進行評價。「對某些電影的主張、電影運動、電影作品的評價存在偏頗,對某些電影導演、電影現象和電影思潮的評判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有一些該說的還有遺漏。」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影視互動研究中心主任宋家玲告訴記者。所以,長期以來,電影學界形成了內地有內地電影史,台灣有台灣電影史,香港有香港電影史的狀態。「站在國家和民族的立場上寫一部完整的中國電影史非常有必要。現在,已經具備了這個條件。」宋家玲等學者表示。同時,北京師范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周星提出,由於史觀的變遷,對史料的選擇和搜集也存在重新審視的問題。很多東西如果再不重新書寫,很有可能就消失了。所以,提供給大家一個公正的文獻,讓大家來考察和評價,也是重寫電影史的意義,更有其現實的迫切性。

過去,對於電影我們過於偏重它的教育和宣傳的功能,而現在它變成了人們娛樂、休閑的文化方式。《中國當代電影發展史》的主編之一、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院長助理賈磊磊告訴記者,他們在編著《中國當代電影發展史》的時候,把電影看成是一個產業,所以,《中國當代電影發展史》首次打破地域的局限,不再拘泥於行政區域劃分的視野,將內地、香港、台灣統而觀之,探討在相同的文化傳統中,由於不同的社會政治經濟結構所產生的相同題材、相同類型的電影藝術作品所呈現的不同的表現內容和表現方式。「我們希望,對被忽略的歷史進行重現和描述。」賈磊磊說。

直面問題,當代影史脫俗出新

目前的電影學界,很多問題還存在爭論,而撰寫相關的當代電影史註定要對這些問題做出回答。比如,「到底中國電影史應該分為哪幾個時期?還有,對中國電影類型的認識,目前只是約定俗成,從學術角度來看是否科學,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另外的難點就是,「對電影作品、電影導演的評價,對電影思潮、電影現象的評價,包括某一時期電影的觀念、思想、認識,大家分歧很多。」周星告訴記者。比如,對「十七年電影」(即1949~1966年的中國電影)的評價,直到現在電影學界還是存在不同觀點。

《中國當代電影發展史》首次提出了新中國電影史六個歷史時期的劃分,即歷史的時代、國家的時代、政治的時代、藝術的時代、市場的時代和產業的時代。周星認為,新中國電影史六個歷史時期劃分觀點的提出,在電影學研究上是一個大膽的創新,或者可以解決從前電影分期過於簡單、形式化的問題。「以一個時代電影的總體特徵作為對新中國電影不同歷史時期的分類,力圖凸顯一個時代電影形態的主要特徵,是我們十多位學者20年來對中國電影的認知。」賈磊磊說。同時,在類型的劃分上,賈磊磊告訴記者,他們並非按照預先的邏輯強加給電影史,並非完全按照類型或者完全按照題材,而是按照中國電影的具體存在方式尋找各個章節的內在邏輯,將中國當代電影分為了時政、都市、農村、軍事、戲曲、驚險、武俠、古裝'歷史'傳奇、兒童等部分。「確實具有類型電影劃分的參考價值。」宋家玲評價。

教材建設,聯合協作大勢所趨

一直以來,除了60年代出版的《中國電影發展史》外,在電影學界得到公認的權威教材幾乎是空白,其原因究竟為何呢?

「缺乏聯合的精神。」周星一言以蔽之。宋家玲告訴記者,近些年雖然也有一些中國電影史教材出版,但幾乎都特別簡單,偏重於常識性的介紹,大都局限在梳理一些電影創作的發展情況,多是相關教師為了應付各自高校的教學任務而編寫的,有的質量很成問題,暴露出中國電影史學研究還不是很系統、很成熟:「一些老的成熟的學科,比如中文、戲劇等等,在其史學學科的構建上具有系統、科學、全局性的特點,現在已出版的幾部中國文學史的教材,權威機構牽頭,相關高校研究力量聯合協作,編寫出來的東西就容易被大家認可,而且經過不斷修訂,越來越成熟。但中國電影史教材這一塊,好像就沒有統一的規劃。」學者們表示,作為教材,特別是史學一類的教材,不能各說各的,誤導學生。

同時,由於電影學科形態的特殊性,非常強調對直觀史料(主要指影片本身)的佔有。非常遺憾的是,「有些部門的史料並不是完全公開的」。周星說。顯然,如果僅僅是從紙面到紙面地研究電影,權威電影史教材是不可能產生的。

所以,「電影全史的個人寫作時代結束了,一個人要寫一本中國電影史的時代結束了。」賈磊磊告訴記者,中國藝術研究院出資調集了該院影視所的核心力量,加上國內當代電影史學的專家共十多位學者,共同參與了《中國當代電影發展史》的編寫,每個人,每幾個人,只是側重於這50年來電影的某個題材、某個類型,才可能保證新中國以來的電影,編寫者完全看過,才可能保證電影史寫作的質量。

Ⅵ 中國電影歷史

電影的誕生

電影的誕生是科學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後的產物,它涉及到物理學中的光學、電學、化學、生理和心理學以及機械製造和攝影技術,當這些技術發展到相當水平後才促使電影的出現,並隨著這些學科及技術的發展而發展。

首先是視覺暫留原理的發現和確立為電影的產生提供了必要的條件。什麼是視覺暫留原理呢?少年朋友幼小時候可能見過並玩過一種叫做幻盤的玩具。在一張圓形的硬紙板上,一面畫著一隻小鳥,另一面畫著一個鳥籠。當你拉緊系在紙板兩端的繩子,讓紙板快速旋轉時,好像小鳥關在籠子里了。如在黑暗中點燃一支香,用手持香作圓圈快速揮動,我們就會看到一個人圈。這些就是視覺暫留現象。這時因為反映在我們視網膜上的視象不會立即消失,人所看到的視象有視網膜上具有滯留性的特點。科學家試驗並確證,視像在眼前消失之後,仍然能夠在視網膜上保留0.l秒左右的時間。今天的電影,膠片上每畫格中的影像都是靜止不動的呆照。但是,通過給我們以連續運動的幻覺,這就是運用視覺暫留原理而產生的效應。

其次,電影的發明是在攝影的物質條件和技術條件不斷完善的基礎上才得以實現的。實際上意味著快速攝影,而普通攝影的拍攝對象,一般只能是靜物或人物呆照,不能拍攝和表現出連續運動中的人和物。據說19世紀50年代,有位攝影師想6表現一個人放下手臂的動作,他採用的辦法是:首先拍攝這個人舉起手的姿勢,然後把未曝光的膠片重新裝進照相機,再來拍攝這個人的手稍微放下一點的姿勢,如此這般逐次地拍攝,一直拍攝到這個人把手完全放下為止。拍攝一個簡單的動作竟如此困難和煩瑣,如要拍攝快速復雜的連續運動,自然更加無能為力了。如:1872年美國有位富商和人打賭,他認為馬在奔跑時,它的4隻蹄會同時離地騰空。為證明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他不惜以重金聘請一位攝影師來拍攝馬在奔跑時的實況。攝影師在跑道上安置了40多架照相機進行連續拍攝的試驗,花了幾年的工夫,直到1880年才完成這項實驗,雖獲得成功,但他所拍下的片子只能放映一兩秒鍾。可見一般的攝影技術是不可能適應電影攝影的需要的。1888年法國生理學家馬萊經過多年探索,終於製成了活動底片連續攝影機,才首次為電影攝影奠定了初步基礎。

還有,適應電影攝影需要的膠片,必須依靠化學工業及其技術才能生產,而膠片必須通過放映機平穩、均衡的速度把光影投射到銀幕上也並非易事,它有賴於機械工業為製作放映機提供先進的技術條件。1894的愛迪生發明了「電影視鏡」,每次可放映半分鍾,但每次放映只能供一人觀看,盧米埃爾從縫紉機的運作工藝得到啟發,在前人探索試驗製造放映機的基礎上獲得較大突破,發明了膠片以每秒16畫格的均衡速度通過放映機片門的放映技術,遂使影象清晰穩定地投射到銀幕上供大家觀賞,終於迎來了電影的誕生。

1895年12月28日——人類文化發展史上一個不平凡的具有特殊意義的日子。這一天,法國里昂的企業家、攝影師路易·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號大咖啡館的印度沙龍7內,向社會正式公映了自己製作的幾部「活動照相」,如《火車到站》、《工廠大門》、《嬰兒喝湯)、《水澆園丁》等世界最早的影片。世界影壇和電影史學家們公認,它標志著電影發明階段的結束和電影時代的正式開始。偉大的電影先驅者盧米埃爾,為世界電影史譜寫了光輝的第一頁。

電影的發展及流派

1.電影的發展

法國電影理論家馬爾丹說,電影成為藝術,是從導演們想到挪動攝影機那一天開始的。盧米埃爾作為偉大的電影先驅者,揭開了電影史的第1頁。但盧米埃爾的電影,都是固定視點拍攝,攝影機與被攝對象的距離、角度等關系不變,自始至終是一個全景,一分鍾一部電影,一部電影只有一個鏡頭。法國的電影先驅者梅里愛,把戲劇引入電影,並創造了停機再拍、疊印、多次曝光等拍攝手段,使電影獲得生機和振興。但梅里愛的全景內容是舞台上的科幻、神話、魔術等不同表演,形式仍然是復制的戲劇節目被人稱為「前排觀眾眼裡的戲劇」。因此它們還不是真正的電影藝術。

被譽為美國電影之父的電影藝術家大衛·格里菲斯,對電影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他的偉大功績在於改變了盧米埃爾復制現實和梅里愛復制舞台、以場景為構成影片的基本單位的作法,而採用不同距離、不同角度和不同方位來拍攝所要表現的拍攝對象,以鏡頭構成影片的基本單位。他攝制的影片《一個國家的誕生》(1915)和《黨同伐異》(1916),不僅標志著當時美國電影的最高水平,同時也是世界電影史上8的經典名作。

攝影機挪動的標志是電影邁出歷史性的一步,它終於突破了活動照相和復制戲劇的局限,真正成為一門獨立的藝術。

電影發展史上發生的兩次重大的技術革命,使電影藝術跨入了成熟的階段。

本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發生的由無聲電影發展到有聲電影的技術革命,是電影發展史上第1次重大的技術革命。

電影自誕生以來的數十年裡,一直是只有供人觀看的畫面而無聲音的默片——無聲電影,因而被人們稱之為「偉大的啞巴」。直到20年代末,由於電子工業的發展,聲頻真空管和光電管的發明以及錄音還音設備和技術的逐步完善,這一系列技術成果的取得,才為電影的首次重大技術革命——由無聲電影發展到有聲電影奠定了技術基礎,為使「偉大的啞巴」開口獲得了良方。1926~1927年間,美國的華納兄弟電影公司率先推出了能說話會唱歌的有聲影片《爵士歌王》、《唐璜》等。1930年以後,製片商競相仿效,有聲電影開始風靡於世。有聲電影的問世,使電影獲得了聲音,電影已不再是純視覺藝術,而是視覺藝術與聽覺藝術相結合的藝術。它更好地滿足了電影觀眾的審美需求。

電影史上第2次重大的技術革命,是30年代中期彩色電影的問世。

電影自誕生以來的數十年間,還存在著另一嚴重缺陷,這就是它沒有色彩,一直是黑白片。電影家們為消除電影患有「色盲」症的缺陷,開始了不斷的探索、試驗以尋求良方。如有的電影家曾試用人工著色的辦法,在膠片的畫格上逐一塗色,以克服銀幕上只有黑白世界而無真實的色彩世界的缺陷。9但是,面對多彩的客觀世界,這種人工著色的辦法,是難以在銀幕上獲得滿意的效果的。正因為如此,1935年由於生產具有特殊感光性能的彩色膠片的工藝得到滿意的解決,美國導演馬摩里安攝制的世界第一部大型彩色影片《浮華世界》(根據英國作家薩克雷的著名長篇小說《名利場》改編)在美國誕生了,40年代初以後,彩色電影開始遍及全球。

由此可見,依靠現代科技的裝備,電影才從視點解放、從無聲發展到有聲、從黑白發展到彩色。隨著當代高新科技的發展,當代電影又從普通銀幕電影發展到寬銀幕電影、立體聲電影、環形電影、全息電影等等。隨著電腦技術的發展又出現了《侏羅紀公園》、《空中大慣籃》等一些充分利用電腦來拍攝的新的電影,為電影的進一步發展開拓了一條新的思路。

2.電影的理論流派

在涉及到與電影有關的問題時,總聽到蒙太奇這個名詞,那麼蒙太奇究竟代表什麼意思呢?

蒙太奇,是法語的音譯,原來是指建築學中的構成、裝配。借用到影視藝術中有組接、構成的意思,也就成了影視片中分切、組合的代名詞。一堆建築材料,沒有生命、沒有任何美感,到了建築師手裡,卻可以把它們組合成風格不同、式樣不同的各種建築。它是電影語言中最基本的語言,如果對關系電影美學基礎的蒙大奇問題不甚了了,那麼,作為電影導演,是不可能拍出好影片來的;作為電影編劇,也寫不出好劇本;作為影評人,難以評到點子上;同樣作為電影觀眾,也難以看出個名堂。

前蘇聯著名導演庫里肖夫曾做了一個實驗來說明蒙太奇的效果。他從一部由當時蘇聯最有名望的演員莫茲尤辛主演的舊10片中,選出一張毫無表情的特寫鏡頭;另外,又從別的影片中選出表現一隻飯桌上的湯碗、一口棺材和一個孩子在玩耍的鏡頭,分別把莫茲尤辛的特寫鏡頭與這3個鏡頭隨意結起來放映,果然出現了奇跡。莫茲尤辛的臉不再是無表情了,而是呈現出飢餓、悲傷和慈愛的表情。

一般來說,電影蒙太奇的基本內涵就是鏡頭的分切與組合。

一部影片通常一般由數百個或千餘個鏡頭組成。而一個鏡頭,是指自攝影機起動始,至攝影機停止運作止,一次連續攝錄在膠片上的畫面。電影藝術家根據既定的思想藝術意圖,對人物、事件、動作、環境等被攝物分別拍下許多不同景別,不同角度和方位的畫面鏡頭即分切;然後再按原定的構思方案,把這些不同鏡頭有機地藝術地剪輯組合在一起,使這些鏡頭相互間產生連貫、對比、隱喻、象徵、烘托、懸念、節奏等有機聯系並構成整體,組成一部表達一定思想藝術內涵並為觀眾所理解的影片。所以,說到底,蒙太奇就是電影藝術家用以敘述故事的一種方法,是電影語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影語法。

隨著電影的發展,其內涵也隨之不斷豐富和拓展。在無聲電影中,蒙太奇的分切與組合,僅限於鏡頭與鏡頭之間的外部關系。一旦電影獲得了聲音和色彩,蒙太奇也參予了聲音和色彩的分切與組合。蒙太奇參予聲音,形成了聲音蒙太奇,它涉及聲音與聲音、聲音與畫面之間的關系。後者又包括聲音與畫面同步即聲源來自畫面中、聲音與畫面分立和聲音與畫面對位即聲音與畫面不同步,聲源不在畫面中等不同關系。蒙太奇參予色彩,形成色彩蒙太奇。此外,蒙太奇的分切與組合還可以11通過人物和攝影機的不同調度在一個長鏡頭內成,對此人們稱之為內部蒙太奇。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世界的格局發生了變化,電影無論從技術方面還是從藝術方面來說,也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

從藝術方面來說,許多電影藝術家已經不滿足於固定傳統,他們追求現代意識,刻意創新,許多新的理論、流派都紛紛出現,其中影響比較大的有:以法國為中心的先鋒派,在義大利興起的新現實主義,在日本興起的獨立製片運動,在法國興起的長鏡頭理論、新浪潮主義等。

長鏡頭理論源自於安德烈·巴贊。安德烈·巴贊是法國的一位電影評論家,他認為,電影的最大優點是真實地反映客觀世界,而傳統的蒙太奇手段卻是人為地把影片按照編導自己的觀點和想法進行剪接,實際上是強迫觀眾接受編導者的思想,因此,電影就失去了它的意義。他主張,不要把時空隨意割裂,從而限制觀眾的知覺過程。因此,他強調要把事件的全部真實過程拍下來,讓觀眾自己欣賞、品評,這樣就造成了長鏡頭的出現。因此,巴贊的理論也就常常被人們稱為長鏡頭理論。其實,它還有個名稱,叫做場面調度理論。巴贊的理論有它的積極意義,因為他強調讓觀眾自己去理解、品評,「看他們自己想看的東西」。

對於蒙太奇理論和長鏡頭理論,雖然有些電影理論家各有偏愛,但實際上,兩者都有它們的積極作用,也都有它們的不足。有人用長鏡頭理論否定蒙太奇,認為蒙太奇已經過時了,這樣把長鏡頭理論反映到了絕對的地位,又走向另一個極端了。應該說,這兩種理論都大大地豐富了電影語言,因而,也12就推動了電影藝術的發展。

60年代中期,在西方結構主義思潮的影響下,電影符號學在法、英、義大利等國興起,這是世界電影理論發展史上的第三個里程碑。它以1964年法國的電影家克里斯蒂安·麥茨發表的題為《電影:語言還是言語?》的論文為開端,標志著這一新的電影理論的脫穎而出。和前兩種電影理論不同,電影符號學不是電影理論的一個流派,和電影的創作實踐的關系也不是很密切,它是讀解影片本文對影片的分析和研究和對電影進行純理論性研究的一種傾向和方法論。

70年代以前的電影符號學,總的來說,是以結構主義語言學為理論框架,注重結構和表述結果的靜態研究。70年代以後,引入了拉康的精神分析學和西方馬克思主義,並注重了表述過程的動態研究,標志著電影符號學第2階段的開始。

中國電影發展歷史

1896年8月11日電影傳入中國。當時外國人在上海徐園的又一村茶樓中放映了一部表現外國人生活的影片,引起了轟動,被稱為西洋影戲。從此,法國、英國、俄國、義大利人也紛紛把自己國家的影片輸入中國,在酒樓茶肆中放映。

中國自己拍映的第1部影片當數1905年,由北京豐泰照相館老闆任景豐拍的《定軍山》。這是一部短戲劇片,主演是當時著名的京劇演員譚鑫培,《定軍山》是譚派的保留劇目。京劇是當時中國人最喜愛、最熟悉的劇種,譚鑫培又是當時最受歡迎的京劇藝術家。任景豐當時的選擇用今天的觀點來看,是頗有精品意識的,因此,影片大獲成功。報載,放映時有13「萬人空巷來觀之勢」。當然,由於那時還是默片時代,所以任景豐等人只拍了其中請纓、舞刀、交鋒等武打或舞蹈比較多的場面。

本世紀20年代前後是中國的電影事業的萌芽時期。1917

年,中國有了第1所自己的電影企業——商務印書館影片部。一些影片的樣式,如故事片、武打片、紀錄片、風光片,動畫片都出現了,但基本上還是在探索階段中。那時拍出的一些影片,如《嚴瑞生》、《紅粉骷髏》等,無論在影片的內容上、藝術性上,都很低劣。不過那時也確有一些影片具有積極意義。如我國的第1部短故事片《難夫難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包辦婚姻的不合理。1913年,由美國人出資、中國人拍攝的

《莊子試妻》成為第1部送到外國去的影片。1931年,還誕生了我國的第1部有聲片《歌女紅牡丹》。

30年代初,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的成立,標志著中國左翼

文藝運動的興起,同時也標志著左翼電影的興起。「九·一八」和「一·二八」時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喚起了中國人民的覺醒。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步的電影工作者拍出了許多具有積極社會意義、又有相當藝術水準的影片,如《春

蠶》、《桃李劫》、《風雲兒女》、《自由神》、《神女》、《新女性》、《十字街頭》、《馬路天使》、《狼山蝶血記》等。孫瑜執導的《野草閑花》不僅在內容上有一定的社會意義,而且其中的

《尋兄詞》開了我國電影插曲的先河。蔡楚生的《漁光曲》,在中外都產生了很大影響。這一時期,我國電影藝術家對於電影語言的運用更加純熟了,推、拉、搖、跟、升、降的攝法,各種蒙太奇手段的運用,都達到了比較高的水平。1937年以後,我國的電影藝術工作者在抗日戰爭中拍攝了《塞上風雲》、《八14百壯士》、《長空萬里》等影片,鼓舞了中國人民的鬥志。

抗日戰爭勝利以後,國民黨統治區的進步電影工作者拍攝了《一江春水向東流》、《八千里路雲和月》、《萬家燈火》、《三毛流浪記》、《烏鴉與麻雀》等影片,有力地揭露了國民黨反派的腐敗和反革命的本質。而物質條件技術設備極差的解放區也開始建立了自己的電影企業,1946年,東北電影製片廠在現在的黑龍江省鶴崗成立,為人民電影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解放後,我國的電影事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不僅成立了許多新的電影製片廠,一些著名的優秀電影藝術家創作。拍攝了許多優秀的影片,而且涌現了許多新秀。一批影片,如《白毛女》、《鋼鐵戰士》、《梁山伯與祝英台》、《聶耳》、《我這一輩子》等還在國際上獲獎或者獲得好評。十年浩劫,曾給中國的電影事業帶來了極大損害。打倒「四人幫」以後,尤其是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電影事業進入了一個全面發展、空前繁榮的時期。許多新的題材、新的辦法、新的電影藝術家大量涌現,並且取得了很大成就。以謝晉、陳凱歌、張藝謀為代表的中國導演們拍攝了一批《天雲山傳奇》、《黃土地》、《紅高粱》等有國際聲望的電影,中國的電影像中國的經濟一樣已穩步走向世界。

Ⅶ 求一篇中國電影史的論文。

百年簡史

自1905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的誕生到2005年,中國的電影已走過了



第一部中國電影《定軍山》

整整一百年的歷程。在這百年的中國電影歷史長河中,中國電影的發展史離不開中國武術的熔入。

中國電影從無聲、單機、黑白影片到高科技、大投入、環繞立體聲巨幕電影,乃至全球最有影響力的電影節,以武術及以尚武崇德的俠義思想為主題的電影占據了中國電影的重要地位。因此,可以說,中國武術促進了中國電影的發展;中國電影推廣和宣傳了中國武術。

中國電影史上的三次產業發展時期:

第一個產業時期

中國電影第一個產業時期是1922年—1937年。在世界電影誕生的第二年,1896年電影現身於上海開始,中國本土的電影業便從商業放映起步了。在經過蹣跚學步的萌芽期之後,到上世紀20年代,已經開始向私營化的產業發展,當時社會的資本環境與行業內的准備日漸成熟,民族工商業獲得了空前的機遇得以迅猛發展,個人/社會資本,更准確地說是「游資」的逐漸充盈,使得很多資本家們投資的目標開始瞄準電影這一新興行業。在這個行業里,人才和技術上的儲備正在豐滿,張石川、鄭正秋、羅明佑、黎民偉和後來的邵氏兄弟等一批電影人都是從搖籃期走過來的先驅者,他們各自不同程度地涉獵了電影行當中創作、製片甚至發行、放映幾個方面,所積攢下來的經驗使之成為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電影中堅。在技術上,初期設備使用和攝制過程都要依靠外國技術人員,但有了像羅永祥、董克毅、吳蔚雲等最早的一批技術人才的加盟,這一局面很快就被打破。具備了上述條件,以1922年明星公司成立為標志,電影公司迅速增長,到1924—1926年達到了高峰,據統計中國共開設有175家電影公司,僅上海一地就有141家。

在這個大浪淘沙過程中,「明星」、「聯華」、「天一」三大公司浮出水面構成了三足鼎立。老字型大小的「明星」在上海的成立是電影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始終當仁不讓占據著第一把交椅,將個人資本的運營方式發揮到了極致;1930年成立的「聯華」擁有院線的先天條件,形成「影院業與製片業之最初的聯合陣線」。羅明佑率先在一家私營公司里實現了制—發—放一條龍,他的經營思想在現在看來都是先進的,他試圖結束中國電影的個人資本經營時代,進入壟斷金融資本的高級階段。然而當這一超前的理念遇到戰爭炮火和尚在襁褓中的金融體系時,只能是被描繪在紙上的美好前景,羅明佑成了一位悲劇的人物;1925年成立的「天一」公司,以數量取勝的作風固然可圈可點,但它成功地開發了東南亞市場,發展到現如今的「邵氏」,其生命線之長足以獨立支撐起一部私營公司發展脈絡的活歷史。與此同時,三大公司不同的製片策略也為中國電影奉獻了不同的藝術形態,「明星」是「長篇正劇」的鼻祖、「聯華」是「文藝片」的源頭,而「天一」則把「稗史、神怪片」一脈發揮得淋漓盡致,這些影片的類型直至今日仍在延續。

三大公司是電影產業鏈中上游製片業的代表,而與之同步發展的中、下游發行放映業也不甘示弱。在上海,最初的影院放映是由西方人經營的,西班牙人雷瑪斯的青蓮閣是第一個電影固定放映點,隨後建起了屬於自己的一條「院線」。到1926年雷瑪斯離滬回國時,他的動產與不動產相加總計不下百萬,足以號稱「電影大王」。雷瑪斯告老還鄉時,張石川和百代公司的經理張長福終於等到時機,立即於1926年3月份承租了雷氏的五家電影院,組成中央影戲公司,以原有中央大戲院為領銜戲院,又吸收了「中華」、「平安」,中央影戲公司直轄7家影院。這條國片院線的形成是製片商涉足放映業的標志,同時中國電影的院線開始了新的劃分。在北方,1918年開始經營北京真光電影公司的羅明佑將其屬下3家影院,於1927年與經營西片的發行業務的英籍華人、平安電影有限公司董事長盧根屬下的3家電影院合營,定名為華北電影公司。1929年華北電影公司進入全盛時期。羅明佑除掌控以上影院的首輪、二輪中外影片上映外,還以平津為中心,在石家莊、太原、鄭州、濟南、青島,乃至沈陽、哈爾濱擁有直接或間接管轄的院線,同時開展國內外影片的代理發行的業務,短短幾年時間控制了北方地區的電影發行放映,經營的影院達二十多家,把曾壟斷經營影院的洋商一概排除在外,成為影院業名副其實的「華北王」。

面對中國龐大的市場和豐厚的回報,好萊塢八大公司紛至沓來,在上海和華北地區分別設有辦事機構。關於當時電影的放映數量,有數字顯示,美國電影以每年占進口影片數量平均80%以上的絕對優勢控制著中國電影的放映市場,甚至決定著影院業的生計。盡管國產片的總生產量只是進口影片輸入量的1/3或1/4,但是就中國的放映率和受眾人群來說,國產片的影響力並不遜色於以美國片為主的外國電影。

第二個產業時期

1937年後,上海電影業因時局波動而變化,以「明星」消亡、「聯華」解體、「天一」南遷為標志,老影業逐步消亡。中國電影史上的一個黃金歲月和

Ⅷ 電影史的中國電影史

以下這些影片我們將永遠無法得見,有些人物我們從未聽說過——早期無聲片
從《定軍山》開始,中國人製作電影的熱潮持續不斷。到1926年,全國大小175家電影公司,製作了大量的滑稽短片、生活情景片等,如今只有一部1922年的《勞工之愛情》(又名《擲果緣》)保留下來,成為我們能見到的最早的中國影像。1927年左右,轟轟烈烈的「古裝片」運動掀起了影壇的一場商業風暴。今天我們看到的最早一部是1927年侯曜導演的《西廂記》。此人還在黎民偉的大力資助下拍攝了當時的「大片」《木蘭從軍》,也已散佚。20年代有過一個「倡導國片運動」,產生了大量優秀的作品。黎民偉,在近年來的研究中,越來越顯出其對中國電影的卓越貢獻,不僅被視為「香港電影之父」,更被批評者樹為「中國電影之父」。1920年在上海製作的《閻瑞生》被譽為中國第一部成功的商業電影。這些影片大都流失在戰火和世事無常之中。 翻開中國任何一本電影史,我們找不到除了主流的敘事電影之外的其他片種:我們歷來把電影當作思想表達和教化的工具,純形式的玩味被當作資產階級情調。形式就是內容這個說法從來沒在現實當中真正地被理解。這些電影包括:電影大家的小游戲、民間的非膠片作品、實驗藝術家的影像作品、正在「失蹤」的當代獨立電影(第六代、民間影像)。目前,只有成立於2003年8月的廣東電影錄像資料館宣稱收藏這些「體制外」的電影作品。但藏品如何,我們不得而知,因為它不對公眾開放。
以上僅是目前能夠發現的一些「失蹤者」的部分軌跡。中國電影資料的損毀和流失無論怎樣估量都不過分。目前中國電影資料館館藏中外影片近2.5萬部,其中1949年以前的電影館藏不過是那出品豐富的年代的15%(不到400部)。大部分早期電影要麼毀於戰火,要麼流失民間,最終不知去向,要麼乾脆就是「銷毀」或「藏滅」了。而那些倖存者如果不及時保護,大抵也免不了「失蹤」的命運——大部分珍貴膠片的存儲壽命已處於臨界狀態,易燃、褪色等保存技術問題尚未有人料理。國外先進的膠片修復技術仍未引進。
近年來,電影資料館成為「發現失蹤者」的主要「田野」:這說明,在物理意義上,很多人和影片從未從我們的視野離開,但我們仍像對待某些諱莫如深的名字和年代一樣,習慣用經年的時光等待它們的漸漸遠去,於是,在歷史的宏大敘事里,難再見到它們的名字。這是一種屈辱。不是當事人的屈辱,而是我們這些不肖子孫的屈辱。膠片也是這樣一種易逝的、脆弱的生命。對以上這些「不存在的電影」的關注,實際上是對影像記憶的尊重。它們畢竟在一代人、一群人、乃至一個人的生命里鮮活地存在過。有朝一日,我們終能讓這段被遺忘的時光「重現」。

Ⅸ 中國電影史

《中國電影史》介紹了中國(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三個地區)電影的發展流變。百年的中國歷史處於激烈的動盪之中,而國內的和國際的戰爭、政權的更替、制度的革命或變革等社會的激化狀態,則成為百年中國電影歷史背景的主要特徵。在中國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和不同的階段性特徵中,中國電影都呈現出了自己獨特的文化面貌和藝術特點。分時期、分階段地對中國電影的生存狀況、藝術形態進行了描述,對出現在中國電影歷史中的事件、人物、作品和現象等進行了細致入微的論述和闡釋,勾勒出了一條清晰的中國電影史發展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