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產電影 » 中國早期電影
擴展閱讀
印度女警察的電影有哪些 2024-10-17 08:35:07
電影老人與海國語在線觀 2024-10-17 08:18:57
韓國電影味道4完整版 2024-10-17 08:15:44

中國早期電影

發布時間: 2021-05-24 12:49:20

① 關於中國早期的一部電影

胡蝶早期電影
---《歌女紅牡丹》
資料:http://ke..com/view/254048.htm?fr=ala0_1_1
觀看:太老了,沒找到啊。

② 中國早期電影都有哪些好看的

少林寺
英雄本色
冒險王
無敵幸運星
百變金剛
警察故事
地道戰
地雷戰
太行山上
鐵道游擊隊

③ 中國早期無厘頭電影有哪些經典

這個問題是不是讓你摸不著後腦勺呢?別怕,摸不著自己的後腦勺可以摸別人的嘛!同樣的,尋找答案也有很多途徑,最方便省事的方法之一,就是上網去,找個比較好的搜索引擎,鍵入"無厘頭"三個字,回車,然後就會返回一堆與此相關的信息。然後你就可以看到對於無厘頭的解釋大概會是這么一段:"無厘頭文化應屬於後現代文化之一脈,及時行樂,無深度表現、破壞秩序、離析正統等等,無不可以在無厘頭電影中讀出。無厘頭的語言或行為實質上有著深刻的社會內涵,透過其嬉戲、調侃、玩世不恭的表象,直接觸及事物的本質。"哇,這么大一坨的說明,卻完全看不懂,真是"頭可頭,非常頭。"

一般人對於無厘頭的認識就好比對"拉哈拉"這個詞一樣不知所謂(拉哈拉是作者亂拽的,根本沒有實際意義),也只有大部分周星馳迷們對此有一些朦朧的感知。這是因為在中國內地是根本沒有"無厘頭"這個詞的,台灣也沒有,這個詞是廣東話里的俚語俗話。早先無厘頭的意思是一個人做事、說話都不合常理,不按規律,令人難以理解,其語言和行為沒有明確的目的,粗俗隨意,莫名其妙。直到二十世紀九零年代,無厘頭才逐漸轉變為以周星馳為代表的一種喜劇電影的專有名詞,基本上可以說是周星馳賦予無厘頭這個詞語新的含義並將其廣為傳播,到如今無厘頭已成為類似小資情調這樣一種亞文化並擁有其特殊的社會群體。 那麼無厘頭是個什麼頭?答曰:頗有來頭!

無厘頭是誰的頭?

只要說起無厘頭,就不能不談周星馳。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周星馳就是無厘頭的代名詞。

早時候周星馳在電影里嘗試突破常規,破舊立新,但在香港人看來,他的表演只是隨意瞎鬧胡搞,入不得主流。因此冠其無厘頭,這也是為什麼周星馳不喜歡別人說他無厘頭的原因。但隨著周星馳對他這種特殊演繹手法的逐漸完善並自成體系,社會大眾也從拒絕排斥轉變為對他認同欣賞,最後周星馳終於贏得了大眾的肯定,迅速走紅。他這種特殊的演繹風格也被定義?quot;無厘頭",只不過,此頭已不同與昔日之頭,除了不再有貶義色彩外,還成為一種特立獨行的新風尚。如果沒有周星馳,大概也不會有今日的"無厘頭"。自然,您也看不到這本書了。

那麼無厘頭是誰的頭?答曰:無厘頭,星馳造!

無厘頭還是頭厘無?

無厘頭並不完全等於周星馳,反之亦然。而且如同雞和蛋的問題一樣,是先有無厘頭還是先有周星馳,也一樣分辨不清。周星馳對電影的演繹來自很多方面的影響:早期曾受許冠文的啟發並模仿他;吸收其他喜劇電影的喜劇元素並加以提煉;借鑒和融合搞笑漫畫故事情節;對現實生活的觀察和反思等等。周星馳是把很多無厘頭和搞笑的元素收集在一起融入到他的電影中的。在這之前,很多無厘頭意識的產物就早已存在了,只是這些無厘頭讓人覺得不可理解,或者根本是低級趣味。周星馳並沒有在一開始就決心為無厘頭文化樹一面大旗,只是他自己在對這些無厘頭元素吸收和消化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其中包括了觀念反轉、思維跳躍、過分誇張、調侃自嘲和玩世不恭等特點,直到後來這種風格被定義成無厘頭。 所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周星馳是雞,無厘頭是蛋。無厘頭孵化出周星馳,周星馳造就了無厘頭,一切就是這么相互作影響,相互促成的。 在周星馳自己看來,他覺得用一些比較特別、比較奇怪,或比較新的方法來表達的意念都可以把它叫做無厘頭。如果看多了早期的香港電影或者內地電影就會明白他指的比較新奇的方法是什麼了。舉個例子,如果我們說一部電影老掉牙了,這時候周星馳就可能會跳出來給它換牙,可是讓你詫異的是他並不只是在狗嘴裡換象牙那麼簡單,他可能會把狗牙換成一個馬桶拔子,或者是一枚炸彈,更甚至他會把另一條狗塞到狗嘴裡,讓你看到一個你根本無法想像卻活生生顯現出的奇怪玩意。這樣的無厘頭具體表現在他電影中就可能是以下這種的情形:在警匪槍戰時,作為特警的周星馳在子彈呼嘯而過的時候還悠閑的嚼著泡泡糖,拿出鏡子梳頭發,還有他的身後居然背著一把特長的鐵錘,最後用鐵錘將匪徒砸倒。這些鏡頭在傳統的電影里根本是看不到的,在傳統電影你大概就只能看到主角很嚴肅的看著前方,神色嚴肅的交代任務,然後緊張的拔槍射擊,最後最多來一個用嘴吹槍管的瀟灑造型。這樣的傳統電影看得多了,會不會讓你覺得發困或是想吐?而周星馳完全將傳統顛覆了,電影就是電影,電影也可以不是電影,就是這么戲劇化卻也不失真實--誰規定槍戰的時候就不能嚼泡泡糖呢?這既可以說是誇張,也可以說是一種心態,究竟現實世界到底是怎樣的,是嚴肅?是活潑?是瘋癲?還是戲劇?其實都完全取決於每個人不同的心態。 如果單憑無厘頭的喜劇效果,周星馳並不能成為如今香港(喜劇)電影第一人,他的電影在營造喜劇的同時也表現了真實的人物心態和社會現象,如此才能在引人發笑的同時引起內心的共鳴,進而對其印象深刻化。大部分星片中,周星馳扮演處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他在現實生活中要面對各種艱難與困境,在無奈感與無力感里唯一能做的事,就是自嘲和自我安慰,用一種樂觀的態度笑看世界,這些個人和社會的矛盾與統一才是周星馳的電影讓人產生思考和回味的因素。 那麼無厘頭還是頭厘無?答曰:無頭無厘,無厘無頭。

今天你無厘頭了嗎?

下面是三道問題,你有權利保持沉默,你的真實想法只有你自己知道,就算你全部答"是"也未必是個無厘頭,但一個無厘頭必定全部答"是"。

1、你的自我意識強烈突出嗎?

對於無厘頭們來說,他們可能相信有鬼神,但他們的世界中絕對沒有那個叫"上帝"或者類似上帝的人物,所以更談不上什麼崇拜和信仰,如果有,那一定是他自己。無厘頭們更注重自我意識和自我感受,"不論大狗還是小狗,都有吠叫的權利。"在無厘頭的心裡,自己最大。同樣的,無厘頭敢想敢做,不會壓抑自己想法和感受,更不在乎別人的看法和嘲笑。

3、自由和快樂是不是你的最高目的?
喜歡才是最重要的,而問為什麼完全是多餘的。無厘頭追求的是一種感受的自由,一種主觀不受約束的狀態,一種基於解構的基礎之上的隨心所欲。他們追求的是快樂和輕松,因此,所有會給他們帶來痛苦的因素都要被消除,所有令他們感到沉重和壓抑的東西都要被排斥,這些具體表現為兩個特點:反叛和解構。

3、你會自己為自己營造歡樂嗎?
比如你會跳很蹩腳的舞蹈讓自己發笑解嘲,你對於在大眾面前出洋相不已為然,因為你的心裡根本沒有自己為自己設置的障礙。而上面說到的解構是對有趣的東西進行模仿改造的一種行為,你可以各種不同的元素和風格糅合到一個關系裡面,來表達一種復雜的情感體驗。比如你會說武松打虎是為了拿虎皮大衣討好潘金蓮,而因為武松長的特丑,所以把老虎給惡心死了如此這般。

那麼今天你無厘頭了嗎?答曰:我還無厘腳了呢!

有句成語叫"無中生有",就好象沒有風格也是一種風格一樣,無厘頭這種沒"頭"的也成了一種"頭"。不論你是平頭、禿頭、中分頭還是大背頭,你可以認為無厘頭就是莫名其妙的搞笑,你也可以認為無厘頭是很時髦的思想潮流,或者無厘頭就跟阿彌陀佛一樣只是個口號。當你覺得開始贊同本文中的某些觀念或者覺得莫名其妙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頭在不知不覺中也變成了無厘頭。

④ 中國早期獲獎電影及導演

張藝謀,中國第五代導演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最早把中國電影推向世界的導演。作品多次獲得戛納、威尼斯和柏林三大電影節獎項。

《秋菊打官司》獲得1992年第49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⑤ 一部國內早期電影的名字

愛情麻辣燙,張揚導演。
樓主說的是其中的《聲音》,高圓圓演的。

英文名: Aiqing mala tang

中文名: 愛情麻辣燙

導 演: ( 張揚 Yang Zhang )

主 演: (周華健 Emil Chau) (高圓圓 Yuanyuan Gao) (郭濤 Tao Guo) (呂麗萍 Liping Lu) (濮存昕 Quanxin Pu) (邵兵 Bing Shao)

本片展現了當代城市人的愛情生活畫卷。它以五個小故事組成整個影片內容的獨特結構方式,包容和演繹了不同年齡段的人們的情感經歷,全片由一對即將成家、激動而喜悅的年輕人准備結婚的過程中的幾件瑣碎小事來貫穿。
片中的五個故事貼近現代生活、富有新鮮活力,觀眾既可以看到少年人朦朧初戀的風情,又能感受到青年人轟轟烈烈的熱戀,年輕夫婦婚後生活的平凡、平淡與幻想世界的差距,人到中年再次面對愛情考驗時走上離婚之路,以及步入人生黃昏的老年人沐浴夕陽之戀的美好。五個情感的片斷《聲音》、《照片》、《玩具》、《十三香》、《麻將》各自獨立,由《結婚》的線索連接,構成了一個完整而豐富多彩的人生。

下載地址:http://58.61.34.206/down?cid=&t=4&fmt=flv

⑥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前,中國早期電影史上最賣座的影片是

中國早期電影史上最賣座的影片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一江春水向東流》是由蔡楚生、鄭君里導演並編劇,白楊、陶金、舒綉文、上官雲珠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1947年在中國上映。該片主要講述了一個家庭在中國抗日戰爭巨變之時發生的悲歡離合的故事。

(6)中國早期電影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上海某紗廠的女工素芬(白楊飾)和夜校教師張忠良(陶金飾)相識並相愛。張忠良為宣傳抗日,給義勇軍募捐,引起紗廠溫經理的不滿。沒多久,素芬和張忠良結婚了,一年後又了一個兒子。抗戰全面爆發以後,張忠良因參加救護隊離開了上海,與親人告別。

素芬帶著孩子、婆婆(吳茵飾)回到鄉下。但農村已被日寇侵佔。忠良的弟弟張忠民和教師婉華參加了抗日游擊隊。父親因向日寇要求減少徵收糧食,被弔死。素芬又和兒子、婆婆回到上海,到了難民事務所。

張忠良在參加抗戰過程中歷盡磨難,好容易逃出到了重慶,但無依無靠,為生活所迫,他去找在抗戰前認識的溫經理的小姨王麗珍(舒綉文飾)。已成交際花的王麗珍在乾爸龐浩公的公司里給張忠良找了份工作。漸漸地,張忠良經不起墮落生活的誘惑,終於和王麗珍結了婚。

這時,素芬和婆婆則過著艱難的生活。張忠良當上了龐浩公的私人秘書,終日來往穿梭於上層社會的人群中,將素芬等早已拋置腦後。而抗戰勝利後,素芬還盼望著得到丈夫的消息。張忠良回到上海後又和王麗珍的表姐何文艷(上官雲珠飾)發生了關系。

素芬為養家糊口,到何文艷家做了女傭。一次在何文艷舉行的晚宴上,素芬認出了丈夫張忠良,當她說出真相時語驚四座。

後素芬收到張忠民的來信,張忠民已與婉華結婚,並祝兄嫂全家幸福。這時,素芬才將事情告訴婆婆。張母找到兒子,當面痛斥忠良,但懦弱的張忠良仍不悔改,素芬萬般無奈,投河自盡了。

⑦ 中國早期有哪些電影公司

1.中國早期電影公司介紹——商務印書館活動影戲部1918年
商務印書館, 活動影戲部
商務印書館

1897年由夏粹芳、張元濟等人在上海創辦的商務印書館,是中國近代最早的大型出版機構。1917年該館所屬印刷所照相製版部開始兼營活動攝影業務,曾拍攝《商務印書館放工》、《上海焚毀存土》等短紀錄片。

1918年正式成立活動影戲部,陳春生任主任,任彭年為助手,並修建廠房,擴充設備,制定有關製片和租借的章程。

按照「抵制外來有傷風化之品,冀為通俗教育之助」、「表彰吾國文化」的製片方針,先後攝制風景、時事(新聞)、教育、古劇(戲曲)、新劇(故事片)等短片40餘部。其中,風景片有《西湖風景》、《泰山名勝》等;時事片有《美國紅十字會上海大遊行》、《東方六大學運動會》等;教育片有《女子體育觀》、《驅滅蚊蠅》等;古劇片有《春香鬧學》、《天女散花》(1920年) 、《死好賭》(1921年)、《猛回頭》等。

1923年前後轉向長故事片製作,先後拍攝《大義滅親》、《孝婦羹》、《愛國傘》等7部。由於拍片的教育目的與市場經營產生矛盾,商務印書館領導對此意見也有分歧。1926年活動影戲部和館本部分離,另組國光影片公司,終因營業虧損於1927年停辦。1932年在日寇的炮火中,商務的電影拷貝和商務的幾乎所有文件一起毀滅,商務在電影業的最後痕跡就此消失。

2.亞細亞影戲公司。

中國最早的電影公司如同中國最早的專業電影院一樣,是由西方人建立的。那時的中國有4億人口,已經被認為是世界最大的電影市場。很多西方的冒險家紛紛來到中國,想靠拍攝電影贏利。經過一段個人的零散拍攝活動,中國第一家正式的電影公司「亞細亞影戲公司」於1909年在上海成立,創始人是美籍俄裔商人本傑明·布拉斯基。盡管該公司的事業並不成功,但它提供的資金和設備卻方便了張石川和鄭正秋這兩位早期中國電影的代表人物走上影壇。

⑧ 早期中國彩色電影

中國電影誕生於1895年,次年即被輸入。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園內的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戲」,是中國第一次電影放映。粉碎四人幫後,電影事業獲得發展。1979年10月鄧小平代表黨中央肯定了文化大革命前17年的文藝路線基本是正確的,總結了歷史的經驗教訓,糾正了過去提出的「文藝服從政治 、文藝從屬政治」的偏頗提法 ,重申執行雙百方針。1977年電影生產開始復甦,1980~1984年平均年產量達120部左右,每年觀眾人次平均在250億左右,中國電影進入一個蓬勃發展的新時期。
中國第一部電影是戲曲片京劇《定軍山》,內有《請纓》《舞刀》等片斷,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由北京豐泰照相館攝制。無聲片,長約半小時。
中國第一部故事片是《難夫難妻》,1913年在上海拍攝,無聲片,鄭正秋編劇,鄭正秋和張石川聯合導演。
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是《歌女紅牡丹》,明星影片公司1931年攝制。
中國第一部獲得國際大獎的影片是20世紀30年代由蔡楚生導演的《漁光曲》,它在1935年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上獲「榮譽獎」。
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是1948年拍攝於上海的戲曲片《生死恨》,由華藝影片公司出品。費穆導演,主演梅蘭芳,著名攝影師黃紹芬為攝影指導,李生偉任攝影師。
新中國成立後第一部故事片是《橋》,編劇於敏,導演王濱,東北電影製片廠1949年攝制。
中國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是1957年拍的《祝福》(魯迅著,夏衍改編,桑弧導演),北京電視製片廠攝制。
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故事片是1959年拍的《老兵新傳》,編劇李准,導演沈浮,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攝制。
中國第一部彩色立體寬銀幕故事片是1962年拍的《魔術師的奇遇》,編劇:王棟、陳恭敏、桑弧、,導演桑弧,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攝制。
中國第一部彩色舞台紀錄片是1954年拍的《梁山伯與祝英台》,編劇:徐進、桑弧,導演桑弧,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
中國第一部遮幅式寬銀幕故事片是1977年拍的《青春》,李雲官、王煉編劇,謝晉導演。
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部譯製片是《團的兒子》,原譯名《小英雄》,楊范、陳涓翻譯翻譯,周彥譯制導演,上海電影製片廠1950年譯制。
中國與外國合拍的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是1958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與法國加朗斯公司合攝的《風箏》,導演王家乙、羅歇·比果。
1948年,為了消除這種語言上的障礙,經東北電影製片廠(後長春電影製片廠)與蘇聯影片輸出公司駐東北代表處協商,由該公司提供一部影片交由東影廠試驗譯製成漢語。這就是中國的第一部譯製片《普通一兵》。

郁悶 關於你後面問的qingse電影的問題 萬惡的網路不讓我發上來,你留個QQ吧 我傳給你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