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產電影 » 中國電影新浪潮
擴展閱讀
尼姑電影網heshang 2024-12-29 14:58:04
第一營電影網 2024-12-29 14:53:52
電影致命女人在線完整版 2024-12-29 14:53:52

中國電影新浪潮

發布時間: 2021-05-25 03:10:23

⑴ 五十年代末的電影新浪潮緣起在

有關這個概念的緣起解釋如下:
『來歷』
「新浪潮」這個詞最早來自法國女記者弗朗索瓦絲·吉羅(Françoise Giroud)於1957年10月3日發表於法國時事周刊《快報》(L'Express)的一篇以社會調查報告為依據的文章,這篇名為《新浪潮》的文章是改期《快報》周刊的封面文章,文章中將二戰後新一代法國青年統稱為「新浪潮」。之後,這個概念最早由法國影評人皮埃爾·比亞爾(Pierre Billard)於1958年2月的《電影》(Cinéma 58)第一次運用到電影批評中,在文章中,比亞爾列舉出一個法國青年導演的名單,名單上有22位新導演,在文章的末尾,比亞爾不無感慨地寫到:「這股『新浪潮』為什麼還服服貼貼地跟著前輩轉,真令人困惑。」但法國新浪潮運動,一般認為是從1959年戛納電影節上出現的一批法國青年導演為標志,從此人們將這批青年導演通稱為「新浪潮」一代。
『代表人物』
弗朗索瓦·特呂弗、讓-呂克·戈達爾、埃里克·侯麥、克勞德·夏布羅爾、雅克·里維特
『戈達爾新浪潮作品』
戈達爾經常流連於巴黎的咖啡館,或在水壩工地上當小工,這孕育了第一部短片《混凝土工程》(1954)。1960年,他的第一部故事片《精疲力盡》獲法國讓·維果獎。此片沒有腳本,導演連夜突擊對白,並在排練中進行修改。在後來的影片中,甚至在拍攝中還需導演向演員提示對話內容。他的這種即興式拍攝風格大多數是實景、外景,獨樹一幟,蜚聲國際。該片連同特呂弗的《四百擊》等影片被認為是「法國新浪潮」的代表作。
戈達爾是一位思想激進且多產的導演,主要作品有《小兵》(1960)、《蔑視》(1963)、《美國製造》(1966)、《中國姑娘》(1967),前期作品表現了西方人的精神危機和混亂生活,後期轉向對左傾思想的研究。1959年,在特呂弗的幫助下,29歲的戈達爾導演了第一部長故事片《精疲力盡》並一舉成名。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是戈達爾創作的高峰期,主要影片有《精疲力盡》、《卡賓槍手》、《狂人皮埃洛》等。

⑵ 求一篇原創分析香港電影新浪潮的 可以主要寫杜琪峰得一些電影 比如槍火 放逐。還有徐克。

rr,我是film 472的Li Hang。
有空自己好好寫寫,別盡想這些有的沒的

⑶ 20世紀50年代末電影新浪潮起源於哪個國家

20世紀50年代興起的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得力於《電影手冊》,安德烈巴贊主編。

⑷ 什麼是香港電影的新浪潮運動有什麼新的內容

新浪潮是將電影與商業結合的一個新的電影風格。
1979年是香港電影的重要里程碑,那是香港電影新浪潮的開始。大批電視幕後工作者轉投電影圈,他們包括徐克、許鞍華、章國明、譚家明、嚴浩、余允抗等等,他們本著對電影的熱誠,及年輕人特有的創意和社會觸覺,拍出不少充滿個人色彩的電影作品,為香港電影打開嶄新的一頁。 最先掀起新浪潮的是1979年的三部作品:《瘋劫》(許鞍華執導)、《蝶變》(徐克執導)、《點指兵兵》(章國明執導)。其後這批或在外國學習電影,或在電視台少林寺出身的年輕導演繼續拍攝了一部又一部風格化的電影,包括方育平的《父子情》(1981)、《半邊人》(1982)、徐克的《第一類型危險》(1980)、譚家明的《烈火青春》(1982)等數十部作品,都很能表達這些導演對當時社會氣象的感覺及情懷。 雖然這些新導演全被以「新浪潮導演」之名,但事實上,他們每一位的作品都極富個人色彩,並沒有陷入香港電影類型化的傳統模式。許鞍華的作品流露出深刻的人文性、高度的女性敏銳;徐克有一股神經質的張力;方育平作風朴實,真實感濃厚;嚴浩浪盪於青春暴烈及淡然含蓄之間;譚家明走中產美學;章國明擅拍警匪片等等,這些特質都體驗到新浪潮電影的「作者論」美學。 「新浪潮」標志著香港電影與上一代中國本位粵語片的決裂。五、六十年代的粵語片往往背負著沉重的民族包袱,未能突破創新;而「新浪潮」電影則帶有濃厚的都市色彩,流露強烈的本地感性;這跟導演們於香港成長、受西方教育很有關系。

⑸ 香港電影新浪潮對中國電影有什麼影響

就是帶領了一幫愛好電影的人

⑹ 長期以來享有「電影新浪潮之母」美譽的是誰

法國電影新浪潮之母——瓦爾達
從1958年到1962年的五年間,大約有200多位法國電影新人拍出了他們的處女作,這些人中包括特呂弗,戈達爾,夏布洛爾,侯麥,里維特,雅克得米等一大批後來大名鼎鼎的法國導演,1962年,法國《電影手冊》在特刊上第一次使用了「新浪潮」這個名詞,來形容這次改變電影史進程大事件。

但其實,在這些導演嘗試拍新電影之前的四年,有一個出發得更早的人,她拍出了一部短片叫《短岬村》,正是這部電影,提前預告了法國新浪潮的到來,電影理論家安德烈•巴贊稱這部影片「自由而純凈」。這部片子的導演是一個20多歲的女孩子,叫阿涅斯-瓦爾達,後來,西方影壇稱瓦爾達是「新浪潮之母」。但是此後,她並沒有更多的捲入新浪潮運動,晚年,瓦爾達一直滿足於拍攝短片和有諷刺意味的紀錄片。

今年,瓦爾達已經76歲了,恰逢法國文化年,中國電影資料館邀請她來到北京,參加了一次以她為主的法國電影回顧展。

影展期間,這位並不願意拋頭露面的法國電影大師,接受了《人物》的獨家專訪。但是在采訪之前,瓦爾達堅持說我不想在采訪中談自己的名人軼事。她說,我是電影導演,我只想談我的影片。

⑺ 電影是如何誕生的中國電影的發展歷程如何

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1931年3月15日,由明星公司攝制的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上映,該片採用的是蠟盤配音的技術。
中國攝制的第一部影片——1905年秋由北京豐泰照相館與京劇名角譚鑫培合作拍攝的京劇片斷《定軍山》,為戲曲記錄片。它標志著中國電影的正式誕生。

七十年代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歲月,它隨著電視的普及化,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以至香港人心態的轉變而受到種種沖擊。

此時,李小龍配合著鄒文懷的「嘉禾電影公司」的崛起叱吒一時。從首部作品《唐山大兄》(1971)到之後兩年間拍攝的《精武門》及《猛龍過江》令李小龍進運國際影壇,創造出香港電影事業的神話。1973年李小龍驟然暴瘁,功夫片熱潮未能延續。但隨著本地文化的普及,香港觀眾對遠離現實的功夫片漸漸失去興趣,反而對反映當時社會狀況,諷刺現實的電影加以青睞,
由於從七十年代中期開始,大家的主導閱讀方式是電視模式,很多電影題材或靈感都是來自電視內容,如《阿福正傳》(1974)、《大鄉里》(1974)、《新啼笑姻緣》(1975)、《鬼馬雙星》(1974)、《半斤八兩》(1976)、《賣身契》(1978)等等。

1978年袁和平執導《蛇形刁手》和《醉拳》奠定了功夫喜劇的地位,使其成為七十年代末最具代表性的電影類型。

1979年是香港電影的重要里程碑,那是香港電影新浪潮的開始。大批電視幕後工作者轉投電影圈,他們包括徐克、許鞍華、章國明、譚家明、嚴浩、余允抗等等,他們本著對電影的熱誠,及年青人特有的創意和社會觸覺,拍出不少充滿個人色彩的電影作品,為香港電影打開嶄新的一頁。

⑻ 法國新浪潮電影對中國第五代第六代導演的影響是什麼樣

新浪潮」是個發射台,它把那些既不在助手的「跑道」,也不在短片的「跑道」上的人引上了拍攝故事片的航路。 ……「新浪潮」至少有一個積極的貢獻:攝制班子不臃腫、在實景中拍攝、不拘泥於過分僵化的專業規則…這種解放思想的作法影響了以後的年代。那時,在電影開始起步或正在復興的國家中,青年們最希望掌握的就是這方面的經驗。正是由於這幾點確實擺脫了陳規舊習的思想,「新浪潮』才成了傳奇。…

⑼ 中國電影如何走向世界

這個不是誰來救救的問題,電影市場和電影產業不是一個小問題,不是解決了某個地方就能盤活整個產業的工程,這裡面有很多因素制約,如果要發展需要在很多地方改,比如法國新浪潮之所以產生,那不光是法國當時實行電影補貼政策或者實行資料館開放政策就完成了的,所以中國電影要徹底發展,也不是某個部門或者某個環節的事。 中國電影體制目前已經在醞釀改革,包括獨立製片的進一步開放,電影審查制度的規范化和一站式簡單化,發行渠道的整合重組包括國內發行代理分包和海外推廣,院線體系改革,文化市場和出版市場的改革簡化,降低正版發行的手續成本從而降低製作銷售成本,等等以上這些,包括技術的提高,如沖印水平等硬東西,此外還有製作模式的更新,規范化的電影攝制製作體系也有利於海外投資商的信心建立,以上這些個方面都作好了,那麼應該有一個騰飛的前提了,我覺得有這些前提,中國不擔心沒有好作品。 但你也知道,中國的問題往往是機制上的,解決機制問題,搞改革總不是容易的事,只有祝福中國電影和電影人了。

麻煩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