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產電影 » 中國紀實電影
擴展閱讀
印度電影追夢 2024-10-19 10:15:28
美容歐美電影 2024-10-19 10:14:54
2013最新上映動畫電影 2024-10-19 10:10:07

中國紀實電影

發布時間: 2021-05-26 08:06:25

1. 超級精彩的紀錄片《中國》備受關注,這部影片給人們帶來了怎樣的震撼

12月7日晚,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國》在湖南衛視、芒果TV雙平台開播。《中國》是由湖南衛視、芒果TV、北京伯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湖南衛視、北京伯璟聯合拍攝。

從已播出的四集來看,主創團隊在呈現形式上是下了功夫的,畫面構圖不錯,社彩調和非常成功,道具和場景盡量還原時代,多採用長鏡頭、大景深,拍出了電影的質感。該片採用當下的語言風格、認知體系、遣詞造句來講述歷史,更邀請到了北京人藝、國家話劇院的老戲骨,通過演繹的方式將當時的歷史深入淺出地展現在觀眾面前。在視覺表現方面,該片融匯戲劇舞台的假定性和象徵性手法,建立起鮮明、自成一系的美學風格。

2. 為什麼中國紀錄片優秀,電影卻很差

盡管紀錄片也往往具備娛樂性,但內容根本是在於探討或觀察一樣事物的客觀存在,而常規的電影,則為創作者思考出來的內容主觀的表達出來紀錄片本身的創作內容,例如文案或選題,雖然有賴於劇組們的思考與引導,但拍攝的內容往往是既定於世界之中,需要的是特殊的環境,當擁有這些環境後,創作者可以相對好的去發揮。例如拍攝野生動物的紀錄片,劇組的目的是在加入敘事讓觀眾看的有味道之餘,更好的呈現他們抓拍的內容,觀眾則可以通過這部分來滿足觀感上的需求。這也就導致拍攝紀錄片往往不是門檻必然高,而是拍攝的內容對故事性的要求降低,更重要的是紀實內容本身的價值,而不是這些拍攝素材串聯到一起後的故事性。

電影方面則無可避免是人為創作下模擬的特殊環境,講人講事物,講的再好都要有一個邏輯合理的故事讓觀眾滿足,這一點上紀錄片則不需要考慮,因為紀錄片拍的不是故事,拍的是事實,他們的任務在於呈現。而拍電影則必須從頭開始考慮故事,創造假的角色,然後再利用復雜的技巧去將整個場景重現,在重現的過程里,也就無可避免遇到技術不足,往往會為人詬病。因為電影的商業性質遠比紀錄片要濃厚,拍攝本身也依賴大量不同工種技術人員參與創作,也就導致許多人靠這個吃飯,大量人入行總會有參差不齊的時候,所以沒法保證電影拍攝質量一定有保證。

這就是很多時候,電影拍的爛根本沒法看的原因,創作組在虛構的過程里出了問題。紀錄片如果拍的不好,卻也展現了他們在鏡頭前捕捉的內容,讓人感到新奇或意外,因為每次看到不同的東西,我們都知道這是真實的,或者基於真實的情況的重現,所以對於技術上的不足,通常並不是最大的減分項,反倒是能帶來如同電影里上帝視角的新技術,卻可添加更多精彩。例如拍攝地下生物或超近景時的各種方法,都是技術上的革新帶來的新體驗,同類的視角在電影上很難滿足觀眾,因為觀眾知道這只是表現方式,看的內容始終是虛構的,故而製作方要在製作的細節上下手。

紀錄片方面,例如某些美國剪輯風格,我是非常看不上的,尤其是國家地理、探索頻道與動物星球這些節目經常購買的紀錄片,背後大概都有相熟的剪輯師,這個年代他們的剪輯風格過於「著急」,缺乏足夠的沉澱,甚至有一些完全講不上什麼美感。或許攝影師本身拍的素材就不夠好,但我想也不至於如此糟糕,還有的拍攝風格乾脆就讓人無法接受,總是喜歡人物采訪,而不是聚焦內容本身,沒完沒了的加插一個獨立拍攝的人物心理,看這些節目,如果不是內容有趣(但被剪的很零碎且有限),那麼可以說得上是一種折磨。相反,BBC和美國一些更高端的紀錄片,剪輯上就堪稱完美,越是大製作就越是如此,這種邏輯也是當然的。

不過在一些很日常的創作力,英國方面的剪輯能讓你感到精緻的內容,可以讓觀眾有效吸收內容,不會浪費大量時間對話在無用的互相稱贊上。有許多國內紀錄片就犯了美國紀錄片常見的毛病,但好在我覺得現在還不算常見,可以直接引導主題,剪除無效內容的紀錄片,在國內還是很少的。

3. 中國十大必看紀錄片分別是哪些好看么

《舌尖上的中國》

首先聲明一下:本人把《舌尖上的中國》看了不下10遍,請不要吃驚,因為這個記錄片拍的太完美了。它將美食與中國的傳統文化相結合,讓簡簡單單的美食,賦予了充實的神韻。

《走遍中國:食在八方》走遍中國美食篇大合集

《味道中國》CCTV全三集合集

《火辣辣的湘菜》紀實頻道7集全

好了,上述這么多的美食紀錄片,足以讓你大飽眼福了,自己去找,慢慢欣賞吧

4. 中國的破案紀實系列電視劇都有哪些

中國的破案紀實系列電視劇有濟南7.9大案偵破紀實,中國刑偵一號案,12.1槍殺大案,9.18大案偵破紀實,大案偵破警示錄,九一常德大案偵破紀實。

1、濟南7.9大案偵破紀實。本劇以山東濟南天橋區公安公局刑警大隊全體警員偵破一個帶黑社會性質的犯團伙,並最終使全部罪犯落進法網的真實案件為主要情節而編成。

2、中國刑偵一號案。陳國軍執導,丁勇岱、余小雪、衛曉茼等主演的電視劇。該劇講述了白寶山原本擁有一個正常的家庭,卻因為一念之差墮入了罪惡的深淵。

3、12.1槍殺大案。是由劉惠寧導演,劉惠寧,王大治,馬冀等主演的內地電視劇,共20集。

4、9.18大案偵破紀實。9·18大案紀實是由陳勝利導演,沈航,未知等主演的中國大陸電視劇,共8集。

5、大案偵破警示錄。是中國內地系列大案偵破電視紀實片。本片導演劉行軍、林超群。主要演員黃照官、吳啟益。共29集,每集25分鍾。

5. 中國第一部紀實電影是什麼

--《陵水》-中國首部新紀實電影----
-改編自雲勝同名紀志《陵水》
導演/編輯:雲勝
自由島傳媒出品
主演:阿淼/阿佳/小A/阿霸/阿寶/阿廣/黃河/楊靜/
陳立/天倫/小使/譚振孝/阿問/AMATA/孝儒/
阿牙/阿忠/周吉聰/阿竹/周周/阿雪
主題曲:《忘了多久》/大嘴音樂
插 曲:《陵水》二部曲/大嘴音樂
插 曲:《開始晴朗》組樂/AMATA
插 曲:《幻夢與現實》組樂/周吉聰
封面照相:小A
特別鳴謝:
海南省陵水縣飛揚美術吉他畫室
海南省陵水縣陵水中學
海南省陵水縣民族中學
海南省陵水縣中山小學
海南省陵水縣金蝶閣賓館
海南省陵水縣光坡中學
海南省陵水縣演村村委會
海南省陵水縣新建路酸粉攤
海南省陵水縣龍王廟
===================================================

部分導演口述(一):

簽名改成「紀實電影《陵水》開機。」其實不是這樣,《陵水》這個片子,不想叫成紀實電影。BAT說那就說成「原聲影像」,我說不要有「影像」這樣的字。大

嘴說那就「片子」,叫有個片子,應改成「有個片子《陵水》開機。」我覺得「片子」還不錯,聽起來就是「騙子」,比較真實。《陵水》講述什麼?這是早上

開會時,潮和大叔一直問。好吧,《陵水》講述另一個陵水。

我想「陵水」也是沒有本性的,不同的時代給予她不同的面貌,現在的面貌,是現在那個樣子。他們說陵水也有本性,那就是純朴或者是安靜。可是我要對你們

說,這樣子你只不過是突然對一個女人說你很美,皮膚多白。這些句子存在於你們的某次對話中,就這樣子了。
陵水這個女人,有時是一個成熟的老女人,有時便像我一樣,幼稚得童真起來,我不知道她長什麼樣子,我也不知道她的過去,更沒有興趣知道她的未來,可以

我最不喜歡的就是要分析她的現在。她就是她,我沒想為了寫她而了解她,我想告訴人們一個女人,就去說這個女人的所有出來,是這樣的嗎?
陵水這個女人,有時就像我一樣,亂來。
人們總是會忘掉他們說過的話。
這是新的《陵水》線條,我和周老師在去東華看燒烤地點時被景物提醒的。那些人一直在我耳邊說著話,我幾乎沒有聽清他們說什麼,偶爾我可以聽到一些信息

,都是家常的事,是他們關心的事。可是他們並不真的很關心那些事。他們也不知道自己關心什麼,可能有時候是家人,可能有時候是自己,可能有時候都不是

,是別的東西。
陵水有正常的晚上,漆黑但不烏黑。夜裡我們去菜市場,已經打不到一個人影了,嚇得我們趕快跑回來。
直到小A裸奔向深綠色的大海,我受了傷的左右腿才失去一些疼痛的感覺。我也是幾近裸著下半身回到陵城。我的大腿的傷口被海水浸泡後,也有了鹽意,與濃烈

的知覺。阿忠說:你感受到大海了嗎?大海裡面的東西太多了,他把底褲拉穿到胸部處。小A在另一個大石頭上裸曬,自言自語。
「那些人真是太猛了。」阿忠。礁石遠處開過一隻小漁船。
「那邊有人放摩托車。」小A。
「那邊還有一輛2400。」小A。
阿忠拍下我和小A一兩張,又朝大海拍了拍,啪啪啪。
本來我們是要去陵水角,我們迷了路,到大墩村時就不知道怎麼走下去,於是瞎走,直到看見大海。「竟然拍到了影子,媽的。」阿忠還在練習拍照,我和小A在

曬太陽,另一塊沙灘上有一些垃圾,裡面也有衣物洗滌液的包裝瓶。

===========================================================
部分導演口述(二):

譚老師的老同學朋友每天早晨都到河堤煅煉。譚老師在回來的路上,講了幾個他見義勇為的故事。我們和父親去舊糖廠後面的新水利渠拍攝,到了那裡,車子陷

在田邊的小溝里,弄了半天才回來。我們還在第二次約定好的時間去萬寧找大嘴拿《陵水》的配樂,那個曲子就叫《陵水》。大嘴問行不行,我聽了一遍,說還

行。回到陵水後,周老師第二天也聽了這個曲子,說和陵水不大合襯。我說不是這樣的,這種感覺適合極了。大嘴的曲子總是和我對上味。《陵水》有先進先進

的重組模式帶,帶有充滿新鮮味的土香。
我去了一小部分地方,聽那些人說了平常的話,用家常飯的穩定的眼神,轉移我的注意力,我開始觀察大家的神態,真有許多人在微笑。過去了的事情,就是歷

史,歷史只是錯位的,它的存在價值在於它被後人定義了,它本來就是無序的,卻要印上時間的烙印,叫新的一年。譚老師唱東方紅,我在旁邊不敢吱聲,陰晴

陰晴的天空,譚老師屋頂的彩旗時而又高高飄揚。
我用飛信短AMATA:
「做為一個做音樂的人,不管是不是什麼音樂師,都應該是一個勤奮的人。他總要有一個要去勤奮拍一東西的點。」
嚴格地說,說話總要有大大小小的一點意義,哪怕是胡口說的話,說話是很有玩法的,你自然想你說得輕松一些,輕松間又可以帶出點什麼東西來。
我真願意晚上躺在床上,拿起來機子往外拍,都可以拍下那些腦子里的東西。我不願意花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在一些廢掉的製作過程上,因為這些,都是可有可

無的。
陵水一直沒有降溫,晴朗的天氣,像溫暖的初夏。趕集買年貨的人,各自照顧手裡的東西,把錢都放在隱蔽的地方,兩只手可以拎非常多的貨物,有煤燈,有幾

斤紅衣糖果,有小牌子的衣服,有新鮮的午飯有煮了吃的海魚。
我就是試著在猛烈的事件中構出僅有的安靜來。
這全是我單純的想法,可是這是我的意願,會隨著它們發生在我周圍的事件中。習慣地緊張起來,直到發生出來安靜,安靜變得可以,可能,可信服。
小A和阿忠和小二在小A的家裡搬床做清潔。春節始近,行人如冰,冰潔在安靜的現代柏油街道。
「人們需要安靜,因為他們一直在動。動物需要安靜,因為它們一直安靜。」我把這樣的信息發給小A,小二和小斌。還有小直。小A不回我信息,小二好像也沒

有回,小斌也沒有回,小直回我說:「我很不安靜。」
說話就說得准確些,一句話一個意思,也簡單一些,能簡單再簡單一點。
我選中的主角,是一個線頭,他所牽引出來的,才是讓人興奮的。我們清晨天還沒有亮就出發去的拍攝,路上沒有多少要走的路,一出門便是,亂拍一通。
我還是傾心於玩鏡頭里的古怪的人們的情趣,不管那些是什麼樣的畫面,重復也好,麻煩也好,或者是假裝出來的樣子,因為它們過得了我的眼睛,我喜歡這樣

子的感覺。
我的方法是快速,奏效,不近人情的。我的方式是不經多想的,是簡單要求的,是被人誤解的,是與人格格不入的。我焦急在等待,那種狀態的降臨。那是一種

什麼狀態,偶爾在夢里遇到過。現在剩一些軀殼,裡面全是成堆的麻,亂七八糟。
人群是密集的,是有著相互影響的關系的。因為這樣而形成的盲目是無助的,是沒有辦法克制的。就是跳出來變得精明了也是傷痕一身,隨時倒下。
我的兒子叫陳維為,開始我想叫他陳真,家裡人都跳出來反對,父親取了十幾個名字,其中有一個陳維為,我就挑了這個,我的兒子就叫了陳維為。
《陵水》在形式上,我終於表現到了最極端的沒有特點,像淺灰的麻袋,像放在書桌里的一張白紙。小A過來幫忙給素材命名,一會兒就離開了,我睡著了,睡醒

後我就病了,我的肚子痛。白天做了一些剪輯的事,晚上就打麻將來換一換心情,輸了不少錢。
在內容上,我更隨意些,遇上下雨,我才停下來,看雨。大自然現象天天有,與我大不相干;他們的事天天有,與我不大相干;

6. 紀錄片的中國紀錄片

中國紀錄片的歷史是從西方國家的攝影師來中國拍新聞片開始的。19世紀末,外國攝影師拍攝了義和團和八國聯軍,同時又拍攝了紀錄當時中國社會生活風貌的影片。以後在20世紀初拍攝了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後大出喪等新聞片。1911年辛亥革命時期,除日本攝影師拍攝了《辛亥鱗爪錄》外,中國攝影師朱連奎等也拍攝了反映武昌起義的《武漢戰爭》,稍後一些,又拍攝了反映二次革命的《上海戰爭》。1918年前後,商務印書館拍攝了一些以時事和風景為內容的紀錄短片:《歐戰祝勝遊行》、《第五次遠東運動會》以及《南京名勝》、《西湖風景》等。1924年前後,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孫中山十分重視紀錄片的拍攝。他以大元帥的名義下令有關方面給予電影攝影師黎民偉工作上的方便。黎民偉這個時期拍攝了《國民革命軍海陸空大戰記》等新聞片和紀錄片,並在孫中山逝世後,利用已拍的材料匯編為《勛業千秋》。在這個時期,蘇聯攝影師布留姆等人也在中國拍攝了《偉大的飛行與中國國內戰爭》、《1927年的上海》等。抗日戰爭時期,中國電影工作者走出攝影棚,用手提攝影機拍攝了許多具有歷史價值的新聞紀錄片,並從實際工作中培養起一批專業的新聞紀錄電影工作者。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所屬的中國電影製片廠、國民黨中央宣傳委員會所屬的中央電影攝影場以及西北影業公司等先後攝制了《抗戰特輯》、《抗戰實錄》等新聞雜志片,紀錄片則有《蘆溝橋事變》、《空軍戰績》、《松滬前線》、《湘北大捷》、《民族萬歲》和《華北是我們的》等,也給中國新聞紀錄電影事業帶來了新的發展。
1953年7月,在北京建立了中國第一個攝制新聞片和紀錄片的專業機構──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此外,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八一電影製片廠和其它電影廠也拍攝一定數量的紀錄像片。新聞紀錄電影從業人員的數量和素質都有很大提高,並在少數民族中培養了創作人員,攝制了大量新聞片和長短紀錄片。如《百萬雄師下江南》、《新中國的誕生》、《紅旗漫卷西風》、《抗美援朝》、《中國民族大團結》、《偉大的土地改革》、《早春》、《百萬農奴站起來》、《黃河巨變》、《非洲之角》、《在激流中》、《征服世界最高峰》、《先驅者之歌》、《莫讓年華付水流》、《我們看到的日本》等,其中有些曾在國內外獲獎。中國第一部彩色舞台紀錄片是1953年拍的《梁山伯與祝英台》。70年代以後,電視在全國迅速發展和普及,為新聞紀錄電影的播映提供了更及時的手段,開拓了更廣闊的領域,新聞紀錄電影除繼續在影院放映外,也大量進入了電視屏幕。
在此期間,台灣國民黨系統的「中制」、「台制」和民營的公司等也拍攝了一些新聞紀錄像片。較有影響的有《傳統小鎮──美濃》、《國劇藝術》和《龍的傳人》等。香港的某些電影企業也拍攝過一些反映中國抗日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的紀錄片如《慘痛的戰爭》等。 新紀錄電影是1990年代存在於體制之外的「邊緣紀錄片」(不包括通過國家電視台體制內運作,以欄目的形式存在,代表著一種自上而下的權力和視角的電視紀錄片),是建立在對傳統 政 論 風格紀錄片的一種反動而產生的新運動。
新紀錄電影運動開始是以「地 下」、民間的形式和往國外電影節送展的方式推動,是通過VCD、DVD、酒吧放映等「自動、自由」的傳播方式在民間廣為開展的。
新紀錄電影運動產生於1980年代末期,以散兵游勇的狀態興起或者說它的萌發完全是一種不自覺的行為,曾在昆明電視台工作過的吳文光憑著朦朧的感覺拿起 了攝影機,對准他周圍的「盲流藝術家」,便有了《流浪北京》的誕生。尤其片子的拍攝橫跨了80年代末的政 治事 件 ,而格外引人注意。同時吳文光的行為也暗示 了這種獨 立 制 作 人存在的可能。
段錦川的《八廓南街16號》,康健寧的《陰陽》,楊天乙的《老頭》,朱傳明的《北京彈匠》,雎安奇的《北京的風 很大》,杜海濱的《鐵路沿線》,王芬的《不快樂的不止一個》,趙亮的《紙飛機》等等,這些紀錄片在短短幾年內不斷涌現並在國內外名目繁多的紀錄片獎項中得 獎。其中有好多製作人都是第一次拍紀錄片,而且不是專門的紀錄片工作者。這些新紀錄片人的出現,似乎標志著一個「業余影像時代」的到來。和1990年代早 期的「新紀錄片運動」不同的是,當時的紀錄片工作者,無論是吳文光、段錦川還是蔣樾等人,大都有在電視台工作的背景,他們是苦於不能在傳統體制內進行真實 的表達,才選擇了獨立製片的道路。而當下年輕的紀錄片創作者們則多半不在專業影視從業人員之列,他們或者是還在電影學院讀書的學生(如朱傳明與杜海濱,拍 片那時尚未畢業),或者是流浪北京的青年,甚至是像楊天乙那樣原本對影視製作一竅不通的門外漢。他們用來創作的器材,除了雎安奇使用了16毫米攝影機和總 共20分鍾的過期黑白膠片,顯得稍微「職業化」一點,其他人則是靠數碼DV甚至超8家用攝像機完成了自己的作品。雖然從專業的角度而言,他們的作品都不同 程度地存在著視聽方面的缺陷,但這些新紀錄片人卻以影片內容的真實性與原創力震動了國際影壇。這些獎項不僅僅是對這幾位紀錄片導演的褒獎,更重要的是,它 傳遞了這樣一種信息:一個普通人可以通過他的才華、毅力、對生活的熱愛以及簡陋的攝影器材,成為一位「真正」的紀錄片導演。而且他們關注的對象大多都是日 常生活中的個體,像王芬把攝影機對准了自己的父母(暫且不管這樣做帶來的某些倫理問題),「新紀錄片運動」似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壯大,彷彿出現了一種類似 於全民健身運動似的「業余影像時代」的狂歡。

7. 中國有哪些較好的紀錄片(盡可能詳細點…謝謝)

文明初始 西周東周 尋找失落的年表 春秋戰國 三星堆文化 曾侯乙墓 2.秦漢魏晉卷 秦人崛起 鐵血軍團 一統天下 短暫的帝國 兩漢三國 金縷玉衣 魏晉風度 雲岡龍門 3.隋唐宋元 發現虞弘墓 盛唐氣象 大唐遺風 五代與遼文化 汴京夢華 錦綉江南 西夏王朝 黨項變遷 元朝風韻 4.明清近代[上] 定鼎北京 大明勢漸 康乾盛世 山莊秘史 文化之劫 清末鐵路 5.明清近代(下) 庚子國變(5集) 晨鼓暮鍾 風雨變革 少年中國《世紀中國》……《中國史話》《大國崛起》也有……

8. 《中國十大必看紀錄片》是什麼紀錄片

《請為我投票》、《英和白》、《高三》、《算命》、《老唐頭》、《河西走廊》、《故宮100》、《布衣中國》、《我從漢朝來》、《漢字五千年》。以上10部紀錄片深刻的反應了事物的發展和文化內涵,值得深思。

9、《我從漢朝來》:漢朝是中國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漢族就是在這一時期得名。本片以獨特的視角「漢畫像石」作為核心線索,三年間尋訪百餘處歷史遺跡,用影像復原了畫像石記述的歷史事件。

10、《漢字五千年》:用講故事的方式,藉助32個富有代表性的漢字,將隱藏在文字背後的人以及歷史充分展示出來,生動描繪了一幅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史長卷。看完才明白,漢字的博大精深是其它任何文字不可比擬的。

9. 中國十大紀錄片《生門》帶給你怎樣的震撼

《生門》將鏡頭深入產房,真實記錄了4位孕婦誕下新生命的過程,展現了復雜的人生百態。


10. 為什麼中國缺少紀實電影人物傳記

中國傳記類電影不突出主要原因是,後人塑造歷史人物時不具有批判精神,「中國的傳記類電影一般有兩大類別,英雄人物和領袖人物,帶有鮮明個性,飽受爭議的人物卻很少見。」就是因為國內傳記電影題材的制約,人物被嚴重「神化」,歌功頌德的贊美之聲充斥整部影片,因而無法將真實立體、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