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產電影 » 香港動作電影怎麼不拍了
擴展閱讀
女孩要債的電影韓國 2024-11-07 01:08:04
有關於日本校園愛情電影 2024-11-07 00:59:39

香港動作電影怎麼不拍了

發布時間: 2021-07-17 16:43:59

❶ 為什麼香港現在不拍捉鬼片了

當年抓鬼戲一紅起來每個電影公司都爭著拍,經典的,普通的,爛的,無聊的,H的出現一堆,慢慢的也就沒落了。觀眾看太多了已經沒有新奇感了。

捉鬼片對現在的觀眾要求來說已經是不能滿足了,現在市場上所有的鬼戲都是血
腥,惡心,音樂嚇人。沒有以前的那種捉鬼片的戲劇性和娛樂性

還是比較喜歡以前的僵屍片,鬼片。小時候看簡直是震撼,現在要找到類似靈幻道長這么震撼的戲已經是不可能了,在戲院看著一套套血腥惡心的所謂鬼戲都已經看得無聊了。

同意LZ說的,簡直找不到那麼好看的抓鬼戲了。

❷ 香港電影為什麼會衰落

這。。。香港電影沒有衰落這一說吧,由於香港回歸了,政策利好,很多香港電影人、編劇、編劇等等有經驗的都到大陸發展,成為祖國大家庭的一部分,其實港產片跟大陸片已經很難分得清楚了,很多香港人都參與到祖國的發展建設之中,其實好像很多有名的電影,如葉問,甄子丹等動作演員,都是香港人,現在很多電影都是香港跟大陸合拍。
說白了香港畢竟是資本主義社會,電影人,特別是投資電影的公司以及製作公司,都是朝著利潤去的,都樂意跟大陸這邊合作,然後在大陸上映,大陸上映一部電影票房收益無可厚非的會比香港多,畢竟大陸上映說的是跟10億以上的市場合作,香港只有700萬人,不一樣的。
當然現在還存在一些香港純本地的製作,不過已經是很少了,大部分的題材都是不太可能在大陸上映的題材,所以大陸這邊接觸的人也比較少,可能大陸這邊接觸的人比較少,要看的話可能只能到香港看的。。不過香港的電影產業還是非常強勁的。。。

❸ 成龍,李連傑為什麼拍這種電影,為什麼不拍電視劇,為什麼是電影,為什麼沒有電視劇

1)電影的投資和影響力 遠遠大於電視劇
作為動作明星,誰都想拍電影,無論是片酬還是影響力,都不是電視劇動作明星能夠比擬
所以有電影拍,一般不太會選擇電視劇。
2)李連傑/成龍 成名成腕的年代背景
成龍比較早,那時風靡全球的動作明星是:李小龍,成龍的成功在於,李小龍的離世, 香港動作電影明星匱乏,需要新鮮血液, 而成龍開創了幽默動作喜劇的表演先河,一炮走紅, 徹底擺脫了只能為李小龍作替身/動作跟隨的套路。
李連傑, 中國香港1980年開始物色大陸動作演員, 出身上海武術學校的李連傑進入視野。他以全國第一的成績,選為《少林寺》的主演,也是人生的第一部電影,伴隨著電影票房熱賣和香港觀眾的認可, 隨後的黃飛鴻系列,更加奠定了功夫皇帝的地位, 真功夫打天下!以及隨後與利智的商業運作,好萊塢的成名更加奠定明星的地位

❹ 香港電影沒落了嗎原因是什麼

香港電影巔峰是1990年前後五年,時間劃分,大概是1985年到1995年。前期李小龍在70年代相當於給香港電影打基礎,2001年的《無間道》宣告香港電影最後輝煌。在1997年後香港回歸,香港電影便逐漸衰落。
雖然這個時間點卡得很巧妙,但香港電影的衰落,主要是因為美國對於電影技術上的工業革命。當美國電影技術工業革命成功過後,一如近代工業革命的國家相同,立刻站在行業制高點。

美國在90年代後期,已經拍出這些作品:《終結者2》《泰坦尼克號》《星河戰隊》等等。2000年左右,美國電影已經全面進入電腦數字特效電影,《黑客帝國系列》《指環王系列》《蜘蛛俠》等等。

但同時代的香港電影還在拍功夫動作片,拍警匪黑幫片,拍武俠奇幻片,拍喜劇愛情片。而整個香港除了徐克導演和周星馳導演(蜀山傳和少林足球),其它香港電影都沒有意識到電影技術革命落後的致命性。

這是最主要原因,其它重要原因大概還有幾個。

一是香港本土市場的狹小。

香港本土只有700多萬人口,外加台灣2300多萬人口,差不多三千萬人口,再算上東南亞和日韓的隱形市場,電影市場的消費基礎勉強足夠了。

美國90年代後期的商業大片,動輒上億美元的投資,香港本土市場太過狹小,根本撐不起這么巨大的投資。

二是香港電影已經做到巔峰,人才卻也外流了。

香港市場太小,當時大陸電影市場又沒有發展起來。像吳宇森,成龍,李連傑,周潤發,楊紫瓊等等男女巨星都先後進入好萊塢。而且不只是他們進入好萊塢,還帶著背後香港電影根本的精英團隊。

雖然等成龍等巨星回歸華語電影都老了,已經過了巔峰期。但成就不只是成龍一座奧斯卡終身成就獎,還有將中國功夫片傳播到了全世界各個國家,成為中國流行文化的一張名片和豐碑。

三是大陸市場的崛起,香港電影人才集體北上

1997年過後,大陸的改革開放已經有二十年,經濟迅速發展,而大陸是有14億人口的巨大市場。當時市場沒有現在這么好,但張藝謀的《英雄》打造的兩億多票房,也不是香港本土能夠對比。

所以,同時代的香港電影人,除了成龍,李連傑這類功夫巨星。其它香港電影人,集體選擇北上發展。

四是香港電影人才集體北上後,香港本土人才青黃不接

香港功夫動作片巨星的老去,香港上世紀女星的嫁人或者老去,香港歌手偶像的老去。再到香港導演和精英人才的集體北上,香港本土自然面臨人才青黃不接的窘境了。

❺ 香港現在為什麼拍不出來經典電影了

香港輝煌經典電影年代是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武打片,古裝片,搞笑片,黑道片,恐怖片等等類型電影都是那時的經典。

那個時候的香港明星,很帥很美,卻又個個演技派,沒有網紅臉,笑起來都很美。從90年代算起到現在香港電影已經經歷了快30年,而這些年裡的香港電影從演員到導演一直都是那些老面孔。新人能挑大樑接班的卻很少,像李小龍後面有成龍、李連傑接班功夫片,而成龍、李連傑後邊就沒新人接班功夫片了。

最重要的原因,是電影的中心轉移到大陸。最近十多年來,徐克、周星馳、王晶、劉偉強、成龍、劉德華、洪金寶、爾冬升、周潤發、王家衛等導演、電影人相繼北上,把工作重心轉移到內地,即可證明。

當內地逐漸開放香港電影和演員來內地從業之後,巨大的市場和豐厚的報酬將香港電影人虹吸到內地,湮滅在內地龐大的市場之中。老一輩走了,市場冷落了,後生不繼,衰落就成了必然。

❻ 我想不明白,我們大陸功夫厲害的電影人這么多,為什麼拍不出香港動作片的效果。

現在的電影人跟當年香港電影全盛時期已經不一樣了 現在的人太浮躁 靜不下心來拍了 都是找幾個長得漂亮的來充門面 你看現在就算是武俠片 除了老一輩的那幾個 還有幾個真正懂功夫的 而且現在的明星 都沒經歷過太大的磨礪 吃不了苦了 找幾個乾爹出錢包裝包裝 就紅了 跟當年的明星摸爬滾打多少年才出來的心境是不一樣的 我記得寶爺有一次說 拍一個七八個人跳樓的場面 人在上面跳 救護車就在下面等著 下來就直接去醫院了 你可以說他們傻 明知道會受傷還去跳 但是沒有那些人 香港電影能取得那麼大的成就 現在會有人那麼做嗎 當年的人是愛這一行 才去拍電影 現在人是因為名利才去拍 出發點就不一樣的 而且現在的電影動不動上億的投資 給你是老闆也會找明星 而不是找幾個會功夫肯吃苦的無名小子來拍的

❼ 為什麼香港電影越來越垃圾了

那是因為電影看多了,品味也高了。也是由於你看電影的時間比較綜合,在一段時間里常看那些喜歡的電影,所以對其他的就報以懷疑。我個人也只看成龍,李連傑,周星馳電影,和國外的

❽ 香港電影為什麼衰落了

老導演不思轉型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香港電影進入顛峰時期。這個時期的香港電影無論從影片的數量、類型還是質量上都達到較高水準。這時的香港電影界更是能人輩出、實力當道!!!香港電影此時到達顛峰,享有「東方好萊塢」之美譽。
然而,進入二十一世紀香港電影一落千丈,不僅影片數量年年遞減,佳片更是屈指可數。究竟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急劇滑落?原因在哪裡,有人說是經濟問題,也有人說是後繼無人的問題,還有人說是好萊塢的沖擊的問題等。

當然,內地這幾年發展快也是值得肯定的。我們這些土老冒憋足了氣,奮力頂內地票房。呵呵,不過從最近幾部叫座不叫好的電影看我們,大家看的是熱鬧而不是按需所求的看電影。

❾ 香港電影為什麼不如以前

香港電影並不是一夜之間跌入低谷的,外語片的影響也不是關鍵原因。其主要原因在於,上世紀80年年代電影工業高速發展,每年幾百部港片中,除了少量的精品,大多數都是跟風模仿之作,有特色有新意的作品越來越少,相同的題材和情節多年來原地踏步,由於當時電影市場的火爆,這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一旦有了頹勢,這些問題便集中暴露出來。不僅如此,當年香港電影市場的盛況,也得益於亞洲電影市場的繁榮。近年來,日本韓國、泰國電影的長足進步,使觀眾有了更多的選擇。港片和好萊塢電影不再是他們走進電影院的兩大理由。競爭更加激烈了,香港電影即使止步不前也會落後,何況產量還大不如前,在這種情形勢下,走下坡路幾乎難以避免。
當然,電影產量的減少,也不完全是件壞事。由於香港電影產業逐漸完善,靠投資電影一夜暴富的已經很少了。越來越多的電影人開始動腦筋、想辦法讓觀眾重新走進電影院,像《無間道》、《見鬼》這樣的電影,由於第一集的一炮打響,為日後拍系列片打了很好的基礎,票房飄紅順理成章。但是,要想投機取巧,靠模仿跟風發財,顯然是此路不通。歷年來香港電影中的失敗之作已經足以說明問題。
2005年,成龍曾在一次演講中一針見血地指出香港電影存在的問題:「一個僵屍片成功了,他們就拍100部僵屍片,一個英雄片成功就拍100部英雄片,觀眾都看膩了。」作為香港電影的領軍人物,成龍能說出這番話,足以看出他振興本土電影的勇氣。在上世紀80年代,動作片曾紅極一時,動作片明星更是數不勝數,許多沒什麼名氣的動作片演員都能當上主演,借動作片熱潮一夜走紅。當時那種情況,只不過是由於動作片本身受觀眾歡迎造成的,其中的虛火和泡沫顯而易見。到後來成龍和李連傑進軍好萊塢,香港動作片便風光不再,再也沒有恢復當年的盛況。應該說,目前香港電影遭遇的陣痛是暫時的,這也許是走向輝煌的必經之路。去年的《傷城》和《門徒》讓人們看到了希望,《姨媽的後現代生活》更算得上合拍片的佳作。兩地導演的聰明才智,加上華語電影市場的巨大潛力,仍然是香港電影的最大優勢,下一個十年,香港電影一定會給世界一個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