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產電影 » 中國電影西方化
擴展閱讀
男主絕症死的日本電影 2024-11-05 13:20:12
迅雷的電影怎麼保存到 2024-11-05 13:19:37

中國電影西方化

發布時間: 2021-07-17 21:15:43

A. 中國電影與國外電影區別的原因

對於美國電影和中國電影差距為什麼那麼大,小編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1.體系

好萊塢擁有著一套工業化流程的標准電影拍攝方法。不管是什麼電影,都是進行標准化創作的。因此,雖然好萊塢也有爛片,但下限比較高。我國電影這方面還不過完善,分工不明確,導致爛片橫生,下限太低。

B. 中國電影和西方電影有些什麼不同

幾年前上映的《廊橋遺夢》曾讓中美觀眾為之感動。仔細分析,同是流淚,卻有著文化背景上的微妙差異。老美們感動,是在「解放」得轟轟烈烈後,渴望某種更為純朴的真情;對依然在傳統藩籬中彷徨的中國的觀眾來說,多半是浪漫的婚外之戀讓人怦然心動。在彼,是反思和回歸,在此,率性盡情還顯得奢侈。文化問題其實相當復雜,就西方電影來說,許多歐洲導演的審美情趣就與美國人有明顯分歧。但在大多數觀眾的心目中,好萊塢的大片幾乎就成了西方電影的代名詞。

事實上,美國電影的成功與電影的娛樂功能密不可分。如特立獨行的英雄、風情萬種的美女、大團圓的結局。在人物形象上,正與反的強烈對立,都很易於將追求心理宣洩的觀眾鎖定在特定的空間。這種影片其實也頗合中國觀眾胃口。千百年來,國人所渴求的就是正義戰勝邪惡,大團圓夢境更能將一顆痛楚的心靈撫平。與此同時,文化背景的不同也對觀眾的心理產生相應作用。中國觀眾由於受傳統倫理道德影響,又常常會對正面的角色產生「超人」般的道德期許。在國產影片中,同樣是英雄美女,英雄在人格上就多半是道德楷模。近日,由李安導演的電影《卧虎藏龍》在市內公映,這部片子獲得了10項奧斯卡獎提名。通過這部片子,可以看出李安在中西文化間所踩的鋼絲。影片中所流露出的**是雙重的,李慕白和他的師妹真心相愛,但他們又在不斷進行自我約束,直到李慕白中毒身死。在外國人看來,這就是典型的東方情結。而身為貴族小姐的玉嬌龍割捨不下與沙漠強人羅小虎的愛情,她對於禁忌的突破,她半分天使半分魔的放任性情,又何以不讓老外們正中下懷。從影片的整體結構看,小虎的出現只是近乎符號般的闡釋,其藝術處理的粗糙當是李安的敗筆。

對於《花樣年華》,影評人是這樣評價的:王家衛本來就是以藝術電影的拍法取得商業成功的一朵香港奇葩。看過王家衛之前的片子就不得不承認《花》片是形式遠遠大於內容的,王大導也很有點才思枯竭的嫌疑。事實就此成為:將藝術電影縮減為形式化的王大導,遇上了充滿媚雅沖動的飢渴人群。於是王導攜愛將梁朝偉、張曼玉出席的首映禮成了各大城市的熱門話題,大夥普遍記住和敢於高談闊論的就是張曼玉在片里換來換去花色無窮的旗袍。

王家衛的《花樣年華》,讓張曼玉、梁朝偉演繹了一出東方式的廊橋遺夢。同樣表現的是婚外情,好萊塢的廊橋之戀,上演的是赤裸裸的情慾。王家衛鏡下的《花樣年華》卻洋溢的是含蓄陰柔之美。其實何止是與西方式的比呀!即使與時下中國表現男女情戀的影視片比,《花樣年華》也該讓如今的「赤裸裸」們羞得臉紅了。曾幾何時,中國人在男女問題上的含蓄消逝了……

《花樣年華》中的周先生和陳太太,是60年代香港市井中的小市民。他們的生活平淡無奇、波瀾不驚。但《花》片卻從中挖掘出了美。這挖掘的訣竅就在於緊緊把握住了中國人含蓄的男女情感表現方式。周先生和陳太太都成了被另一半拋棄的孤男寡女,當他倆從對方相同的領帶、背包知道各自的那一半勾搭到一起後,雖雙方相依相戀,但並沒有赤裸裸地表現出來。甚至他們各自的另一半--陳先生和周太太的模樣都沒露,只有聲音和背影,這些都使影片看來聖潔而含蓄。

渴望某種更為純朴的真情;對依然在傳統藩籬中彷徨的中國的觀眾來說,多半是浪漫的婚外之戀讓人怦然心動。在彼,是反思和回歸,在此,率性盡情還顯得奢侈。文化問題其實相當復雜,就西方電影來說,許多歐洲導演的審美情趣就與美國人有明顯分歧。但在大多數觀眾的心目中,好萊塢的大片幾乎就成了西方電影的代名詞。事實上,美國電影的成功與電影的娛樂功能密不可分。如特立獨行的英雄、風情萬種的美女、大團圓的結局。在人物形象上,正與反的強烈對立,都很易於將追求心理宣洩的觀眾鎖定在特定的空間。這種影片其實也頗合中國觀眾胃口。千百年來,國人所渴求的就是正義戰勝邪惡,大團圓夢境更能將一顆痛楚的心靈撫平。與此同時,文化背景的不同也對觀眾的心理產生相應作用。中國觀眾由於受傳統倫理道德影響,又常常會對正面的角色產生「超人」般的道德期許。在國產影片中,同樣是英雄美女,英雄在人格上就多半是道德楷模。

傳統的倫理精神會不自覺滲透、內化於觀眾的心理結構中。西方人崇尚自我,國人相對折衷。以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為發端,西方的藝術作品並不迴避人的慾望和本能。同樣是表現男歡女愛,中國影片會考慮大眾欣賞習慣,進行較為含蓄的處理。而西方開放的觀眾會很自然認同「花心」英雄,女星們更是被裝扮得艷光四溢。反之,中國觀眾認同的多是合乎規范的賢惠淑女。受「文以載道」觀念影響,中國觀眾在心理上還有著「教化需求」,由於情感相對克制,中國觀眾會津津有味地觀看悲歡離合的故事,但又排斥類似於同樣來自於西方的純粹悲劇。

C. 中西方電影文化差別

首先,我要說明,中國的描寫英雄的電影不是少,而是因為美國的英雄使觀眾對於英雄的解釋狹隘化了。相比於西方高大威猛俊朗的英雄(如詹姆斯邦德,佐羅,超人或蝙蝠俠等),東方的英雄體現的更多是平凡普通的特點。這一現象的出現,與其自身的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首先,自然環境對人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它使人自覺不自覺地得到某種熏陶和影響。中華民族文明起源於黃河流域,三面連陸一面靠海的地理環境使中國幾乎處於與世隔絕的狀態,從而使自身文化保持很強的穩定性和歷史延續性。這讓中國電影中所謂的英雄大多出身平凡,事跡平凡,毫無西方英雄的那些可以拯救世界的功績。其次,人文環境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生活圈子的狹隘與封閉,人與人之間接觸的固定性和長久性,為了能夠和睦相處,國人非常注重人情世故,這也培養成國人謙虛、謹慎、忍讓、含蓄的傳統美德。中國的這種自然和人文環境以及在這種環境影響下的文化傳統養成中華民族內傾型人格。這讓中國的英雄變得很謙虛,很平和。

因此,中國導演們往往另闢蹊徑,將重點不再放在大片上,而轉為描寫一些民族特色的文化。因為中國的地域廣,民族多,民俗濃厚。遠到《黃土地》和《紅高粱》,近到《瑪雅的婚禮》,中國導演們將民族獨特的原生態之美呈現在觀眾面前,使厭倦了大片的觀眾眼前一亮。這樣,中國的有創意的導演們就化劣勢為優勢,進一步拓寬了中國的電影渠道。

而作為西方文化源頭的古希臘與古羅馬均處在半島之上,多面臨海,海上交通發達,航海貿易繁榮,這就使這些國家形成了打破血緣關系的開放式的社會。激烈的社會動盪、頻繁的人員往來和波濤洶涌、變幻莫測的海洋形成其開放變易的文化品格,鑄就了其靈活、開放、勇敢、進取、協作的民族精神,倡導艱苦奮斗和自強不息。所以,西方人喜歡標新立異、革故鼎新,富有冒險精神和挑戰勇氣。在西方,也正是這種自然環境下形成的文化傳統養成西方人那種外向型人格。所以,西方的英雄總是會獨特的顯示出來也就不奇怪了。

以上是對中西方電影內容上的總結,下面我們要說一下關於電影敘事上的不同。

很多人都發現了,中國的一些電影,在表達情感時候經常會用景物來做鋪墊和襯托,靠景色來突出人物的情感及當時環境的氛圍。這似乎有點傳承於宋朝的人文畫和古代的一些借景抒情的詩歌。而西方的電影更多是靠人物細膩的表情來刻畫人物的情感。從中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中國更注重自然的規律,而西方則更注意自我的主觀能動性。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中國傳統文化主流側重於主張「天人合一」,強調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規律,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中國文化主要地是把自然作為崇拜的對象而不是研究和征服的對象,作為想像的對象而不是作為探究的對象,始終把謀求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統一作為人生理想的主旋律。從而也造成了謙虛謹慎、含蓄內向的柔弱的文化品格。更使得景物的描寫成了中國電影中的一種特色。

而西方更為崇尚個人的意志自由和人格獨立,強調個體的生命價值和尊嚴和保護,整體意識和集體觀念淡薄。又因為西方自由的教育模式,使西方人富有直面挑戰,大膽追求、崇力尚武、急功近利,甚至不惜以片面掘進的思維方式和不擇手段的行為方式去達到目的、爭取勝利的精神品質和心理狀態,從而形成率直、豁達,具有剛硬的文化品格。在電影中,西方人細膩的表情變化成為了衡量一個演員的尺度。

最後,我要說的是西方與中國的科技差距。

美國大片一個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場景規模宏大,靠高科技完成的場面十分絕妙逼真,滿足了人們的視覺享受,很多無法在現實生活中出現的場景都在這種科幻電影中得到了真實的展現。這源於西方高超的科技,也源於他們歷史上比較早的開始了資產階級革命和工業革命。而中國依然是由於起步較晚,再加上中國人本身的膽怯與謙虛,科幻影片的質量並不出色。這又使得在表達方式上中西方的一大差異。

雖然中西方的文化迥然不同,造成中西方的電影也不可能趨同,但我們作為觀眾,更希望看到的是兩地取長補短,相互了解與借鑒彼此的精華部分,為電影做出更大的貢獻

D. 中西方電影文化差異

首先我想說的是,在以往中國拍的戰爭影片中,幾乎看不到表現人們對戰爭的恐懼,可是我們在很多美國的戰爭題材的影片屢屢看到,比如《兄弟連》等。而《集結號》則非常現實的表現出來戰爭的殘酷。直面顯示,這是中國戰爭題材電影的一大進步;
其次,美國電影更注重通過個人來反映戰爭,而不是整體,因為戰爭的勝利是無數個個體努力的結果;在《拯救》一片中,我們看到米勒那雙顫抖的手,看到瑞恩那堅定的眼神,看到大家的努力......
美國電影中最值得稱道的就是對一類題材的細致刻畫,給人的感覺就是相當專業,當然,美國有著世界上其他國家無法企及的成熟體系,這是美國電影能得到好評的原因之一,看的美國電影多了,就自然而然的明白很多東西了。

E. 為什麼中國電影不如西方電影

個人覺得是編劇不行。首先是向來不重視劇情,而且,中國是一個政治化比較重的國家,想挖掘得深入一點,很容易觸線被斃掉,所以也限制了高質量的劇本的產生。

劇情的問題不止出現在電影里,而是出現在整個影視文化領域里。比如動畫片,日本的叛逆的魯魯修前提就是日本滅國,電視劇,美國的越獄前提就是司法公正的漏洞。這種,中國是沒法拍成這樣的。

還有,就是對於大片的理解太過淺。認為大片就是大場面,大特效。其實歸根到底,場面和特效都是為劇情服務的,沒有好的劇情,場面和特效就會顯得很荒謬,更何況這些我們做的絕對不如美國人好。

F. 中國電影與西方電影的區別

但是可以肯定中國的生化電影很少,而且拍得沒西方的好!

G. 什麼是西方化,中國會西方化,變成西方國家嗎

會,歐美文化對中國的沖擊特別大,中國說文化幾千年其實沒什麼吊用,動漫電影游戲都是西方國家的,只是時間問題,其實西化沒什麼不好,

H. 中國哪些電影含有西方元素

今年的假裝情侶、巴黎寶貝、全球熱戀;李安的推手、喜宴;馮小剛的不見不散;周潤發、鍾楚紅的秋天的童話;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

I. 中國電影工業對比西方電影工業還有多大差距

中國電影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其他國家拍電影一般會先選擇題材,然後開始找相關的演員,在找到演員之後,根據這些演員形象進行劇本的制定,所以我們在看國外電影的時候,會有一種感覺,某一個角色彷彿,就是為某一個演員設定的一樣。

而中國的怪現象非常明顯,電影在還沒有開拍之前,劇本就已經全部寫好了,而且男女主角早就一定定下來,甚至連電影早就拍完了,接下來的事情就是宣傳和排片,這種營銷方式造成了一個問題,發片商在購買這部電影的時候,無法確定這部電影到底是好片還是爛片,只能根據演員的流量來考慮是否購買。

如果中國電影想要真正崛起,首先要把行業規則制定完善,千萬不要再弄出這些爛片給觀眾看,不然只會讓中國的電影觀眾越來越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