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世紀60年代,我國話劇發展的總體狀況如何
20世紀60年代,我國話劇舞台上出現的一批優秀作品,在表現新的主題、突出社會主義精神方面,總的看來是有所發展的,在戲劇藝術技巧上也有較大的提高。
B. 20世紀60年代初期的話劇有哪些
20世紀60年代初期,話劇創作又湧起新的高潮,其中著名的有劉川的《第二個春天》、沈西蒙等的《霓虹燈下的哨兵》、賈六等人的《雷鋒》、陳耘的《年青的一代》、陽翰笙的《三人行》、叢深的《千萬不要忘記》、胡萬春等的《激流勇進》、江文的《龍江頌》、趙寰的《南海長城》、所雲平的《東進序曲》等,這些作品在反映現實中力求表現革命理想,藝術上比較成熟,雖然受到「以階級斗爭為綱」思想的影響,但是劇作富於生活氣息,人物形象典型生動。
C. 在20世紀50-60年代中國有哪些舞蹈作品在世界獲了獎
《中華女兒》獲第五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自由斗爭獎」 《趙一曼》獲「優秀演技獎」。
舞蹈作品是為在舞台上跳舞的一組動作的構圖,或主要是配合音樂而創作的其他模式的連續姿勢。一般認為舞蹈作品是可以獲得版權保護的作品,但是有些版權法對舞蹈不予保護,除非舞蹈以一種適宜的形式固定下來(例如拉彭氏舞蹈記譜法)。
舞蹈是一種表演藝術,使用身體來完成各種優雅或高難度的動作,一般有音樂伴奏,以有節奏的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的藝術形式。它一般藉助音樂,也藉助其他的道具。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會意義及作用,包括運動、社交/求偶、祭祀、禮儀等。
在人類文明起源前,舞蹈在儀式,禮儀,慶典和娛樂方面都十分重要。中國在五千年以前就已經出現了舞蹈,它產生於奴隸社會,發展到秦漢之際已形成一定特色。
D. 20世紀60年代歌劇有哪些
20世紀20-40年代初是中國歌劇的創生和摸索期,
40年代中期-50年代中期,
中國歌劇創作的美學原則和基本風格特徵業已成型,
這就是以
<白毛女>
為主流派風格
的
中國民族歌劇
的
確立.
綜觀我國五、六十年代的中國歌劇,
可以說我國的音樂工作者在這一領域里的探索和實驗
所取得的成績和成功是十分喜人的
到80年代前後,
我國的歌劇藝術得到了發展變革。
這一時期上演了約200餘部歌劇。
有《傷逝》、
《芳草心》、
《火把節》、
《第一百個新娘》、
《原野》、
《情人》、
《牛郎織女》、
《深宮慾海》
《仰天長嘯》、
《山野里的游戲》等。
E. 我國60年代初期的優秀話劇作品有哪些
有劉川的《第二個春天》、沈西蒙等的《霓虹燈下的哨兵》、賈六等人的《雷鋒》、陳耘的《年青的一代》、陽翰笙的《三人行》、叢深的《千萬不要忘記》、胡萬春等的《激流勇進》、江文的《龍江頌》、趙寰的《南海長城》、所雲平的《東進序曲》等。
F. 60年代中國有哪部電影
南征北戰、地道戰、地雷戰、天仙配、牛郎織女、永不消逝的電波。。。
勝利重逢 魔術師奇遇 小燕子 南海長城 鐵道衛士 林海雪原 三笑 女理發師 51號兵站 大李老李和小李 秘密圖紙 紅色郵路 金沙江畔 苦菜花 紅孩子 地道戰 霓虹燈下的哨兵 地雷戰 阿詩瑪 英雄小八路 七天七夜 烽火列車 槐樹庄 昆侖鐵騎 枯木逢春 暑假的禮物 冬梅 錦上添花 地道戰 奇襲白虎團 警察與小偷 鋼鐵巨人 李雙雙 錦上添花 柳堡的故事 今天我休息 第二個春天 向陽院的故事 年青的一代
那個年代就中國大陸就是這樣的 還有戲劇了~~
G. 中國20世紀60年代發生的電影事件
好像有個人看電影一激動把演員打死了。可以搜一下吧。
H. 20世紀60年代,我國話劇發展存在什麼問題
20世紀60年代,這一時期的話劇創作存在3個比較突出的問題:
其一,在創作的取材上只追求所謂「重大題材」,片面強調「題材決定論」,結果路子越走越窄,劇作取材單調空洞。
其二,對英雄人物的塑造追求「高大完美」,背離生活、脫離群眾,用豪言壯語取代了對人物性格的具體刻畫。
其三,有些劇作在描寫現實生活中的矛盾和斗爭時,有把階級斗爭簡單化、擴大化的傾向,這樣,便不能通過典型的戲劇沖突,更深刻、更真實地反映出生活的豐富復雜的內容。
I. 在20世紀50-60年代中國有哪些作品在世界獲了獎
1950年《中華女兒》獲第五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自由斗爭獎」 《趙一曼》獲「優秀演技獎」。
1951年 《鋼鐵戰士》獲第六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和平獎」 《白毛女》獲「特別榮譽獎 《新兒女英雄傳》獲「導演特別榮譽獎」 《中國人民的勝利》、《解放了的中國》獲「一等斯大林獎金」。
1952年 《人民的戰士》獲第七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爭取自由斗爭獎」、《抗美援朝第一部》、《抗戰的越南》獲「勞動人民爭取自由和平斗爭獎」、《內蒙人民的勝利》獲「電影編劇獎」。
1954年 《智取華山》獲第八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爭取自由斗爭獎」、《梁山伯與祝英台》獲「音樂片獎」。
1955年 《梁山伯與祝英台》獲第九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映出獎」、《雞毛信》獲「優勝獎」。 1956年 《神筆》獲「大馬士革第三屆國際博覽會電影節短片銀質第一獎章、威尼斯第八屆國際兒童電影節8--12歲兒童文藝影片一等獎; 南斯拉夫舉辦的第一屆國際兒童電影節優秀兒童電影獎」。
1957年 《神筆》獲華沙第二屆國際兒童娛樂片比賽大會特別優秀獎。 《女籃五號》獲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銀質獎章。 《祝福》獲卡羅維發利第十屆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1958年 《邊寨烽火》獲卡羅維發利第十一屆國際電影節青年演員獎。
1959年 《老兵新傳》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技術成就銀質獎章。 《小鯉魚跳龍門》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動畫片銀質獎章。
1960年《五朵金花》獲第二屆亞非電影節最佳女演員銀鷹獎。 《聶耳》獲第十二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傳記片獎。 《女籃五號》獲墨西哥國際電影周銀帽獎。
1961年 《革命家庭》獲第二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銀質獎章。 《非洲之角》獲第四屆國際非洲電影節最高獎----非洲獎。 《小蝌蚪找媽媽》獲瑞士第十四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短片銀帆獎。 《人參娃娃》獲民主德國萊比錫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1962年 《小蝌蚪找媽媽》獲法國第四屆安納西國際美術電影節兒童影片獎。 《大鬧天宮(上集)》獲捷克第十三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短片特別獎。
1964年 《小蝌蚪找媽媽》獲法國第四屆國際電影戛納斯電影節榮譽獎。 《掌中戲》獲澳大利亞第十三屆墨爾本國際電影節優秀獎狀。
J. 六十年代電影有哪些
說起六十年代的電影,可能大家第一反應就是港台的動作片,像是《龍門客棧》(1967,胡金銓)、《獨臂刀》(1967,張徹)、《英雄本色》(1967,龍剛)等,但其實六十年代的大陸影壇也是百花齊放的年代,今天就給大家列舉幾部優秀的60年代的大陸電影吧。
《冰山上的來客》
謝心水導演的《冰山上的來客》17年反特片的集大成之作,於63年上映。講述的是女特務古里巴兒(谷毓英飾)假扮解放軍哨所戰士阿米爾(阿木都力力提飾)的青梅竹馬古蘭丹姆刺探軍情,一步步破壞我軍邊疆防線,最後被我軍識破,不僅揭穿了她的特務身份,阿米爾終於和真古蘭丹姆(阿依夏木飾)再次重逢,在勝利的也幫阿米爾和真古蘭丹姆團聚。片中用兩人熟知的歌曲來揭發女特務的假身份也是用的十分巧妙,而片中的歌曲《花兒為什麼這樣紅》也成了傳唱至今是經典。
60年代的中國,是電影蓬勃發展的時代,故事片,文藝片,反特片,動作片,武俠片等等異彩紛呈,其中也不乏精品,對老電影感興趣的觀眾不妨親自去探索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