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產電影 » 阿凡達看出中國電影的差距
擴展閱讀
小草微電影 2024-11-05 23:04:46
法國電影豆瓣榜 2024-11-05 22:54:06

阿凡達看出中國電影的差距

發布時間: 2021-07-18 19:55:06

❶ 為什麼阿凡達在中國會取得這么多的票房

因為《阿凡達》帶給我們的是一次新的生命體驗,在優美的畫面中,我們雪藏已久的想像力重新被喚醒,兒時那純凈的夢重新出現,是英雄的史詩,是一曲悲壯的歌詠。當《阿凡達》放映完的那一刻,很多觀眾都情不自禁的鼓起掌來,確實是一部好片子,我記憶中還未看過有這樣宏大氣魄的電影,在3Dimax熒幕的帶動下,電影的場景一直地在我的腦海中閃,說實話,我都不敢眨眼,生怕錯過每一個場景。那兩個人的愛情是如此的唯美,在一個壯闊的背景中,我已經找不到哪些詞語可以形容這部電影的偉大。我只知道中途我的眼睛濕過。面對人類的濫殺,我也有同樣的情感在血液中澎湃。就算用氣勢恢宏,波瀾壯闊這兩個詞來形容它,也一點也不為過。曾有人說《阿凡達》的劇情一般,老套,可裡面納威人對自然的熱愛,對自己土地的熱愛是那麼的深。很多的場景使我想起了當年美國的西進運動。印第安人曾經友善地接受了他們,可是社會發展產生的可惡慾望吞噬了他們的土地,濫殺了他們的兒女。我想如果是美籍印第安人看這部電影的話,那劇情單調的說辭從何而來?工業革命的負罪,自然生態平衡的破壞,人類慾望的無止境,都使我們通過這部電影為自己的心靈上了一課。感謝《阿凡達》的導演和編劇,他們做的很棒。

❷ 《阿凡達》為什麼會對中國電影帶來那麼大的影響

因為泰坦尼克號在早前的影響力以及這次阿凡達的全新3D技術、其實各方面都有、最重要的是導演有才、

❸ 《阿凡達》的成功,撕開了多少中國電影人的遮羞布

據悉,數據截止3月14日,《阿凡達》已經拿下了14.7億人民幣的票房,再看《你好李煥英》,不戰而敗啊,《你好李煥英》開始出現了首次單日票房不足千萬的情形,就問你意不意外,驚不驚喜,刺不刺激?我覺得不意外,不驚喜,不刺激,因為《阿凡達》開創了科幻電影的新歷史。

觀影後網友紛紛吐槽我們國內3D的設備,讓人很是遺憾。而此次《阿凡達》重映的成功,不僅讓《指環王》三部曲也有了在內地重映的希望,更取代了《你好,李煥英》日票房冠軍的位置。不僅排片量占據榜首,而且上座率也沒有下降,力壓春節檔各大影片。

這也說明酒香不怕巷子深,好的作品也是一樣,不論時隔多年,還是曾經,依然非常賣座,由此看來我們國產電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同時也希望我們的電影能藝術性,故事性與科技性兼具的經典作品。

❹ 阿凡達對電影業界的影響有多大

這兩周影院成了《阿凡達》的天下,票房空前火爆。該片不僅終結了國產片《十月圍城》、《三槍拍案驚奇》的票房攀升,可能還會影響到《孔子》、《蘇乞兒》等後續賀歲片的票房進賬。相比之下,國產片在技術、內涵等方面的短板暴露無遺。那麼,國產片與這部「電影史上的革命之作」到底相差多遠呢? 技術 國產片落後好萊塢50年 《阿凡達》3D版、IMAX立體版等版本同步推出,引發了一場世界范圍內電影觀念和技術的革命。影片在內地上映後,「3D、IMAX」迅速變成熱門詞語,為買到IMAX版電影票連夜排隊者大有人在。影評人曾子航看過《阿凡達》後,感慨道:「《阿凡達》帶來的沖擊將是不可估量的,3D技術今後將被廣泛應用,說不定以後的大片都要戴著眼鏡坐在巨幕前觀看,傳統的正常銀幕乃至寬銀幕電影將逐漸被淘汰。」 首次採用真人、特效結合的拍攝方式,《阿凡達》開創了3D電影史的新紀元。清華大學教授尹鴻認為,3D電影時代已經來臨,但中國電影還沒有做好准備。由於受《阿凡達》的火爆刺激,中國內地3D銀幕從300多塊激增到700多塊,未來這一年內即可增至1000塊左右。市場空間要求中國電影人必須製作3D影片,否則,好萊塢大片將佔領中國市場。 「將來還會有更強勢的好萊塢3D大片進入內地市場,導演卡梅隆很可能在《阿凡達》續集里使用更好的技術。」3D電影研究專家蔣勇認為,目前中國導演大多不懂3D技術,再這樣下去會非常被動。即便技術設備可以引進,由於中國導演缺乏拍3D電影的經驗,要想拍出《阿凡達》這樣的影片至少還要等50年。眼下只有《蘇乞兒》、《唐山大地震》在嘗試3D、IMAX製作,帶頭創新是好事。要是還不探索3D技術,國產片的發展情況會不太妙。 想像力 科幻片急需彌補空白 《阿凡達》的3D特效技術固然令內地觀眾集體嘆服,但眾人在大談影片技術如何厲害的同時,不要忽略了影片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秘書長張衛敏銳地觀察到,《阿凡達》展現的想像力尤其受到年輕觀眾的歡迎。「《阿凡達》在教中國電影界讀懂80後和90後,他們有著與中國電影現實主義傳統不一樣的電影美學觀,他們喜歡現實中沒有的東西:阿凡達、變形金剛、指環王、蜘蛛俠等,他們喜歡富有想像力的影像。」 與好萊塢票房前10名影片全是科幻大片不同,國產票房大片中鮮見主打特效的科幻電影。中國大片多是武俠、動作的歷史題材,在科幻、魔幻題材方面存在缺失,這導致中國沒有像《指環王》、《變形金剛》之類的科幻大片。張衛認為,「以往我們的非現實題材電影往往只能從中國古典文學經典中找資源,只是關於古代的想像,沒有關於當代、關於未來的想像。」 如今,80後、90後觀眾已經成為中國電影觀眾的主力軍,國產片必須適應他們的審美口味。在此意義上講,國產科幻片《機器俠》、《未來警察》具有先驅探索意義。張衛說,目前這類影片可能不盡成功,但電影主管部門應給予他們支持,鼓勵中國電影企業接近年輕觀眾。「否則,他們會無情地拋棄本土電影,正如台灣、香港的80後一樣。」 內涵 商業片也要有精神追求 雖然《阿凡達》的特技被觀眾津津樂道,但很多業界專家還認為,影片的人文內涵也值得中國電影人反思。「我一度認為,好萊塢大片放棄了對精神表達的追求,難免走入審美的困境。看了《阿凡達》後,我發現自己錯得離譜。」影評人魏英傑表示,現在看來,缺乏資金、技術或想像力還不是中國電影的軟肋,躲避崇高才是國內電影人共同的致命傷。在賀歲檔上映的國產片中,以《三槍拍案驚奇》為典型,滿目皆是低俗搞笑的影片,具有人文精神的好電影難得一覓。 「《阿凡達》是科學和藝術的交融,蘊含的想像和創意要比技術給我們的啟示更大。電影在故事情節設計和對人類情感的把握上都高人一籌,正是導演對人與社會的觀察、對審美表達的嚴肅探索,才使《阿凡達》獲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專家丁亞平認為,中國電影人不應僅看到技術上的差距,以技不如人為托詞原諒自己,更要看到卡梅隆對技術和藝術的追求都是相當執著的。 實際上,卡梅隆潛心十幾年創作該片,把商業和藝術的界限模糊化了。「我們在專注電影技術革新的同時,不要忘記電影還是一門表達人性的藝術。」曾子航呼籲,技術與藝術並舉才是電影發展的必由之路。其實,中國出現過具有人文內涵的好電影,只不過近年來被大家忽視了,現在商業片也需要重拾有人文價值的好故事。記者周南焱 (北京日報)

❺ 你說阿凡達對中國電影市場的影響是因為什麼

絕對是顛覆性的影響,我身邊很多人都是看了阿凡達才開始到影院去看電影,像我們這種生活水平不高不低的上班族,電影院給人的概念是屏幕大而已,但是阿凡達這部3D上映後,人們才開始了解電影院。
說白了他們用鏡頭說話的能力實在是太強了,中國電影只會用嘴告訴人們,比如今年的賀歲片,什麼什麼大牌演員參加,有什麼什麼好玩的場景,整這些無聊的對白當中國人沒見市面似的。

❻ 《阿凡達》重映,引發了中國電影界的反思,我們的電影究竟差距在哪裡

"阿凡達"上映時的大片在中國電影業引起了深刻的反響

電影在本質上也是一種文化輸出,歐美電影人在這方面做得很好。

就像以前的"變形金剛"系列、"復仇者聯盟"系列和現在的"阿凡達"一樣,這些作品吸收了來自其他國家的大量文化因素,甚至好萊塢的製作團隊也製作了"中國式"電影來迎合中國市場,"復仇者"系列和現在的阿凡達"復仇者"系列,這些作品結合了來自其他國家的大量文化因素,甚至好萊塢製作團隊也在迎合中國市場,其中一些電影讓很多人覺得非常"中式"。

那些不知道內部情況的人仍然認為這是中國人自己拿走的。

阿凡達的冷嘲熱諷:賭博使國內電影失去了他們原來的心,他們的感情是最後隱藏他們的羞怯。

事實上,我國的電影人也曾試圖走向世界,成功的案例有李小龍和成龍,他們讓全世界都知道中國功夫。

但除此之外,其他人的嘗試只能算作涉獵,許多大明星對一些外國大片已經成為了醬油的一種角色。

盲目地為了迎合市場和"邯鄲學步",一部電影看上去不知道該怎麼做,沒有核心的文化內涵,快速的成功和快速的利潤,這種心態到世界上去就像天堂一樣難!

所以我們必須考慮在拍電影時想說什麼,電影中是否有核心文化驅動,而不是湊在一起,依靠明星,依靠交通來贏得票房。

否則,這一困境將難以打破!

❼ 看了《阿凡達》電影後感覺怎麼樣跟國產電影差距在哪裡

阿凡達2021年上映3天,打敗了上映3個月的國產電影《你好李煥英》,登頂票房第一名。

❽ 看過電影《阿凡達》,你對中國的電影有何評價

的確阿凡達的視覺效果非常好,但是中國是發展國家,我確信我們是可以超越他能的,你覺得呢

❾ 阿凡達電影對中國電影有何影響

絕對是顛覆性的影響,我身邊很多人都是看了阿凡達才開始到影院去看電影,像我們這種生活水平不高不低的上班族,電影院給人的概念是屏幕大而已,但是阿凡達這部3D上映後,人們才開始了解電影院。

❿ 電影《阿凡達》重映跟以前的有區別嗎

電影重映就是指電影下映之後為了經典再現或者為後面的續集做推廣將電影再次上映。

電影《阿凡達》重映跟以前的有區別嗎?

阿凡達重映之所以票房還能如此高,一方面得益於他的宣傳,另一方面就是口碑好,還有就是卡梅隆確實是有貨。可以說,他拍的電影很容易爆。

與國產電影不同的是,好萊塢更加註重細節,他們為了一個鏡頭,甚至可以花費10年時間去全世界取景,只為了捕捉一個瞬間。而反觀國產電影,大部分不是煽情就是低級搞笑,而且很多特效極其粗糙。比起拍攝取景和製造所使用的成本,導演更願意把錢投入到高薪聘請大牌明星上面。對他們來說明星的票房效應,遠遠大於劇本和製作本身。因此,我們之前看到明星拿天價片酬拍戲等娛樂圈的消息。

除了細節方面,一般國產電影拍攝的題材也十分有限。缺乏想像空間

所有的恐怖片看到最後都告訴你這只是一個陰謀,且演員的選角時也沒有進行精挑細選,因此大多數演技比較浮誇,什麼氣氛都沒有了,而且結局十分狗血。而推理類劇情的電影,劇本又缺乏新意,基本能一看完開頭就能猜中結局的那種。科幻片更不用說了,又缺乏想像力。最後剩下的就只能是煽情和各種低級搞笑了。

這些電影大多數都是些沒有營養的東西,真正能直面或者隱喻社會現象的好電影並不多。看完了,也沒有多大個領悟,就像參加了一次娛樂消遣活動。

關鍵還是劇本在思想的局限性上,編劇在編劇過程和導演在拍攝過程中十分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犯了禁忌。一怕觀眾不買賬,沒有票房而過分迎合觀眾。二怕拍攝話題敏感,過不了審。也因此現在拍出來的很多電影,總感覺少了些什麼,又說不出來個所以然來。

最後還有一個投資成本問題,以目前國產電影的製作水平,一般電影的票房都十分慘淡,導演通常為了節約成本在拍攝、剪輯包括選角方面就要粗糙很多。至於大製作電影,導演則更願意選用幾個知名演員來給電影做宣傳,至於其他方面能省一點是一點,誰也不能保證電影一定能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