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最接近西廂記原著的戲曲是哪一版本的,越劇版、京劇版、1965年岳楓導演電影版、2006年蘇舟指導電視電影版
其實,崑曲的版的還原程度最高。但是,原著一共就沒多少字。貌似5萬左右
樓主還是不想看,那麼估計你也不接受崑曲版的。
那麼,建議樓主去看,越劇的。上海越劇院的經典,建議看新版(方亞芬、錢惠麗08年),清晰度也好些。還原度較高。何英、茅威濤的有改編,是詩化的越劇,不過也有經典的地方。
至於06版電影絕對不推薦。65版電影,一般般,而且是黑白的。
京劇版的,主角是紅娘了。加了很多小情節是原著沒有的。(比如經典的藏在棋盤下,是原著沒有的)。不過,趙燕俠版的電影版也不錯,推薦一看。
另外,還有黃梅戲的電視劇西廂記是馬蘭的,有幾段唱也挺好的。相比還原度一般吧,很有有上個世紀90年代電視劇的風格。
綜合下來就去看,上海越劇院的越劇版吧。
Ⅱ 求《西廂記絕傳》,電影。
求《西廂記絕傳》,電影。
西廂記》是我國家喻戶曉的古典戲劇名著,它敘述了書生張君瑞和相國小姐崔鶯鶯邂逅相遇、一見鍾情,經紅娘的幫助,為爭取婚姻自主,敢於沖破封建禮教的禁錮而私下結合的愛情故事,表達了對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滿和反抗,以及對美好愛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幾百年來,它曾深深地激勵過無數青年男女的心。即使在今天,作品中的主題思想和藝術形象,仍然可以幫助我們加深對封建禮教罪惡本質的認識。
說起《西廂記》,人們一般會想到元代王實甫的《西廂記》,殊不知,在王實甫之前,金代的董解元也有一部《西廂記》,這兩部「西廂」一般被人們稱為「王西廂」和「董西廂」。要說到王西廂的成就,就不能不提到董西廂。
崔張故事,源遠流長,最早見於唐代著名詩人元稹所寫的傳奇小說《鶯鶯傳》(又名《會真記》)。《鶯鶯傳》寫的是元稹自己婚前的戀愛生活,結果是張生遺棄了鶯鶯,是個悲劇的結局。這篇小說不過數千字,卻情節曲折,敘述婉轉,文辭華艷,是唐代傳奇小說的代表作之一。它寫出了封建時代少女對愛情的嚮往和追求,也反映了愛情理想被社會無情摧殘的人生悲劇,宣傳了男尊女卑的封建糟粕。此後,故事廣泛流傳,產生了不少歌詠其事的詩詞。到了宋代,一些文人直接以《鶯鶯傳》為題材進行再創作,現在能看到的有秦觀、毛滂的《調笑轉踏》和趙令畦的《商調蝶戀花》鼓子詞。這些詩詞,對鶯鶯的命運給予了同情,對張生始亂終棄的薄情行為進行了批評,但故事情節並沒有新的發展。
當《鶯鶯傳》故事流傳了400年左右的時候,金代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問世了,這就是所謂的「董西廂」。董解元,金代諸宮調作家,名不詳,「解元」是金元時代對讀書人的敬稱。他性格狂放不羈,蔑視禮教,具備比較深厚的文化修養,並對當時的民間文學形式如諸宮調非常熟悉,喜歡寫詩作曲。其長篇巨制《西廂記諸官調》,是今存諸宮調中惟一的完整作品。
「董西廂」是在《鶯鶯傳》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一種以第三人稱敘事的說唱文學。無論是思想性還是藝術性,都遠遠超過前人。它對《鶯鶯傳》中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作了根本性的改造,矛盾沖突的性質衍變成了爭取戀愛自由婚姻的青年男女同封建家長之間的斗爭;張生成了多情才子,鶯鶯富有反抗性;故事以鶯鶯偕張生私奔作結,使舊故事開了新生面。董西廂隨著情節的增加,人物的感情更為復雜、細膩,性格也更為豐滿。在文字的運用上,作者既善於寫景,也善於寫情,並善於以口語入曲,使作品更為生動和富於生活氣息,藝術性較前有較大提高,為王西廂的出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但「董西廂」在藝術上尚嫌粗糙,對愛情的描寫也尚欠純至,還不能滿足人們的審美要求。到了元代,隨著都市經濟的繁榮,戲劇更加發達起來,這時,大戲劇家王實甫在「董西廂」的基礎上把崔張故事改為了雜劇,這就是我們今天普遍看到的《西廂記》。
「王西廂」直接繼承了「董西廂」,並在此基礎上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男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上,王實甫不僅寫出了張生的痴情與風魔,更寫出了張生的才華,以及張生的軟弱,使他成為封建社會中多情軟弱的才子的代表。劇中聰明、伶俐、熱心、正直的丫鬟紅娘,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且在後來的劇作中一再出現,取得了遠較鶯鶯為重要的地位。同時,《西廂記》在中國戲劇史上首度成功刻畫了愛情心理,是戲劇史上一部直接描寫愛情心理的作品。其對矛盾沖突的設計也足以示範後人。全劇以鶯鶯、張生、紅娘與老夫人的矛盾為基本矛盾,表現崔張與家長的沖突;以鶯鶯、張生、紅娘間的矛盾為次要矛盾,由性格沖突推進劇情,刻畫人物。這樣一種對沖突的組織,對古代戲曲中是很值得稱道的。
「王西廂」與「董西廂」的故事情節大略相同,但題材更集中,反封建的思想傾向更鮮明......
Ⅲ 戲曲《西廂記》表現的是
《西廂記》表現的是:古代男女愛情喜劇,敢於追求愛,沖破封建門第、禮教束縛的限制,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故事。其中的紅娘更是成了後人為愛情牽線搭橋,撮合婚姻的人的代名詞,即媒人。
Ⅳ 西廂記的介紹
香港電影《西廂記》由中聯電影企業有限公司於1956年出品。該片改編自元代戲曲家王實甫雜劇《西廂記》,由吳回執導,紅線女、張活游、梅綺、少新權、馬笑英、阮兆輝等領銜主演。
Ⅳ 西廂記的影片評價
該片改編自元代的同名雜劇。在對原著改編的價值取向上無疑有著更多值得肯定之處。它較好地繼承了原著中的反封建的叛逆精神,熱情謳歌了主人公對愛情的浪漫追求;與此同時,影片還有意識地加強了孫飛虎這層矛盾沖突,以此來表達創作者對現實惡勢力的否定。
該片很好地結合了愛情、武打、喜劇等多種元素,劇情上也是一波三折,引人入勝。影片的不足之處是在表演和武打方面仍然存在著戲曲化的痕跡,這是那個時期「古裝片」的通弊。
中國在20世紀20年代中後期的世界電影貿易中,歐美電影市場對中國影片嚴加封鎖,要打進去十分不易。《西廂記》是突破的第一片,是最初成功西進的中國影片之一。1928年,《西廂記》以濃郁的中國風格率先進入英、法等國,當年夏天首先在巴黎公映,次年移到倫敦愛文利戲院上映。影片頗受觀眾歡迎,當地新聞界相繼發表文章,予以好評。《大陸報》稱贊該片「劇情天真爛漫,敘事引人入勝」;《倫敦每日新聞報》則承認這是一部「具有中國特別風味」的優秀影片;《泰晤士報》評論道:林楚楚扮演的崔鶯鶯「頗似瑪麗·璧克馥」,而《西廂記》「全劇描有一種嚴肅靜穆的態度,片中無恐嚇和劇烈的刺激,乃一很文雅很清新,而有禮貌的作品,觀眾看後,有香留齒頰之妙。」
中國電影資料館收藏有《西廂記》的影片拷貝,但僅能放映40分鍾。1994年,香港第十八屆國際電影節,徵集到來自歐洲當年公映的法文字幕拷貝,但仍是殘本,經修復後能夠放映約50分鍾,是最全的一個版本。該版本在2001年的香港第25屆國際電影節上再次公映,仍然受到大家激賞,認為是中國早期電影中最有魅力的影片之一。
Ⅵ 西廂記 的矛盾沖突主線是什麼
《西廂記》中,矛盾沖突的主線是張生、鶯鶯和紅娘與老夫人之間矛盾沖突(也是全劇的基本矛盾)。鶯鶯、張生、紅娘間的矛盾為次要矛盾,輔助主線矛盾。性格沖突推進劇情,刻畫人物。
《西廂記》戲劇敘述了書生張生相國小姐崔鶯鶯在仕女紅娘的幫助下,沖破孫飛虎、崔母、鄭恆等人的重重阻撓,終成眷屬的故事。
(6)香港戲曲電影西廂記擴展閱讀
《西廂記》戲劇後來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
1、香港電影《西廂記》由中聯電影企業有限公司於1956年出品。該片改編自元代戲曲家王實甫雜劇《西廂記》,由吳回執導,紅線女、張活游、梅綺、少新權、馬笑英、阮兆輝等領銜主演。
講述了書生張君瑞於普救寺偶遇相府千金崔鶯鶯,情愫互生。山賊來犯,欲搶鶯鶯作山寨夫人,崔老夫人許諾將鶯鶯許配予相救之人。君瑞智退山賊,崔老夫人卻背信。侍婢紅娘不忿,施巧計勸服崔老夫人,成全鶯鶯、君瑞二人。
2、《新西廂記(電視劇)》由路奇執導,張曉晨、周奇奇、陳寶轅、鄧家佳主演的古典愛情劇。全劇30集。2013年1月30日 在央視八套上映。
該劇講述了書生張君瑞和相國小姐崔鶯鶯邂逅相遇、一見鍾情,經紅娘的幫助,為爭取婚姻自主,敢於沖破封建禮教的禁錮而私下結合的愛情故事。
Ⅶ 戲劇《西廂記》為什能久經時間的考驗,時至今日仍然得到共鳴
因為《西廂記》不是一般的才子佳人戲,沒有浮皮潦草、公式化的俗套。它生動地表現了封建社會中男女兩性在禮教壓迫下追求愛情時的艱難和種種真實的情感。特別是男女兩性在戀愛中的矛盾、痛苦、期待、追求、挫折、失望、歡樂……具有一定的普遍意義,所以能久經時間的考驗,時至今日仍然得到共鳴。
Ⅷ 西廂記 主人公及人名 主要內容
主人公:崔鶯鶯、張生(張君瑞)
主要內容:
張生在普救寺相遇相國小姐崔鶯鶯,一見鍾情,而無計親近。恰遇叛將孫飛虎率兵圍寺,要強索鶯鶯為壓寨夫人;張生在崔母親口許婚下,依靠友人白馬將軍的幫助,解除了危難。不料崔母卻食言賴婚,張生相思成疾。
鶯鶯心愛張生而不願正面表白;幾經波折,在紅娘的幫助下,鶯鶯終於至張生住處私會。
崔母覺察跡象,拷問紅娘,反被紅娘幾句話點中要害,勉強答應了婚事,卻又以門第為由,令張生立即上京應試。十里長亭送別之後,張生到京考中狀元;而鄭恆借機編造謊言,說張生已在京另娶,老夫人又一次賴婚,要鶯鶯嫁於鄭恆。後張生趕來,鄭恆撞死,崔、張完婚。
(8)香港戲曲電影西廂記擴展閱讀:
後世影響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被明代的李日華改編成南曲《西廂記》,清代以後崑曲、京劇等各種地方戲都在演出,而且對湯顯祖的《牡丹亭》和曹雪芹的《紅樓夢》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
如《紅樓夢》第二十三回的回目「《西廂記》妙詞通戲語 《牡丹亭》艷詞警芳心」即直接關涉《崔鶯鶯待月西廂記》。
歷代文人對《崔鶯鶯待月西廂記》尤為青睞,現傳明、清刻本不下百種,為古典劇作之冠。拉丁文、英文、法文、德文、俄文、義大利文、日文等均有譯本,影響所及,遍布全球。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不僅在戲曲的舞台上大放光彩,還多次被改編成影視劇。
1927年,《崔鶯鶯待月西廂記》由侯曜執導,第一次出現在熒屏上;1940年,張石川導演、范煙橋編劇,由周璇主演了另一版本的《西廂記》。
1961年,香港趙一山導演了一出越劇戲曲片《西廂記》;1965年,香港邵氏兄弟出品的電影《西廂記》,由岳楓導演,凌波、李菁、方盈等主演;1994年,馬加奇導演了6集劇集版《西廂記》。
2006年,蘇舟導演了3集電視劇《西廂記》;2013年,由路奇執導的30集電視劇《西廂記》上映,除了保持原著中以愛情為核心的主線之外,活潑嬌俏的紅娘在劇中也有了生死之戀。
Ⅸ 《西廂記》本來有六部,王實甫的那一版是第幾部,算抄襲嗎
說起《西廂記》,一般人大都會想到王實甫。
現代的人能夠記得他,完全是他創作的元代戲曲。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這一部《西廂記》。
【古人董解元剪影】
雖然生卒年月不清楚,但知道他是一名金人,至少是在金朝中做過官。
還有一點是確切的,他早於王實甫,這從他創作的西廂記可以證明。
這么說來,王實甫應該算是抄襲了董解元?
故事相同,人物相同,情節相近,按照某些糊塗腦袋,肯定算是抄襲了?!
雖然如此,歷史上並沒有人認為王實甫抄襲了董解元。
歷史故事、歷史文章,是可以反復使用同一個歷史題材而不構成所謂「侵權」!
在董解元之前,大約是在宋代,就已經有了更早的西廂記戲曲。
Ⅹ 西廂記講了什麼故事
《西廂記》主要講述的是書生張生和相國小姐崔鶯鶯在普救寺里一見鍾情,他們不顧封建勢力的阻撓,掙脫禮教的束縛,有火一樣的熱情互相追求,經過曲折的斗爭並消除種種誤會矛盾,終於在侍女紅娘費盡心力的幫助下,私自結合。
崔母發覺後,經紅娘的據理力爭,又恐家醜外揚,只好承認婚事,但要求張珙立刻上京應考。於是兩人又被迫分離,直到張生中舉歸來,才和鶯鶯團聚。
(10)香港戲曲電影西廂記擴展閱讀
影響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不僅在戲曲的舞台上大放光彩,還多次被改編成影視劇。1927年,《崔鶯鶯待月西廂記》由侯曜執導,第一次出現在熒屏上;1940年,張石川導演、范煙橋編劇,由周璇主演了另一版本的《西廂記》。
1961年,香港趙一山導演了一出越劇戲曲片《西廂記》;1965年,香港邵氏兄弟出品的電影《西廂記》,由岳楓導演,凌波、李菁、方盈等主演;1994年,馬加奇導演了6集劇集版《西廂記》;2006年,蘇舟導演了3集電視劇《西廂記》。
2013年,由路奇執導的30集電視劇《西廂記》上映,除了保持原著中以愛情為核心的主線之外,活潑嬌俏的紅娘在劇中也有了生死之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