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香港電影史的資料
《香港電影史(1897—2006)》
http://www.mtime.com/my/103824/blog/331159/
這個地址能找到資料
第十放映室也有個視頻的資料(香港電影歷史)
你可以找找
⑵ 香港的電影是什麼時候開始發展的
近一百年的香港電影歷史,其實要從一個洋鬼子開始,他不叫Christopher,他叫Thomas,Thomas Alva Edison,他的中文名字很好聽,名叫愛迪生。在一八九○年代,美國的愛迪生跟法國的盧米埃兄弟,都發明過攝影機、放映機系統,而為了爭取他們個人的市場,他們派人環游世界,去紀錄景象和人物。美國人跑得快,一八九八年,愛迪生公司派了一個隊伍來到香港,第一次把這里的人和景象紀錄下來。當年比現在簡單很多,攝影設備跟放映的設備是一樣的,白天拍的東西,晚上回到酒店,在浴缸裡面洗一洗,第二天就可以放出來。誰會想到一百年以後,這個小地方會成為全世界生產電影最重要的地點之一第一章 電影先驅
電影傳入香港十多年後,就有香港人參加電影的拍攝活動。黎民偉(香港影星黎姿的祖父)是一位愛國、醉心革命的人,十六歲加入孫中山的同盟會,十九歲開始參與清平樂白話劇社,以演戲宣揚革命。二十一歲遇上拍電影的機會,一部由香港人製作的劇情短片《莊子試妻》(1913年 華美電影公司出品)就這樣誕生了。在《莊子試妻》,黎北海(黎民偉之兄)飾演莊子,更兼任導演,而黎民偉之妻嚴珊珊飾演莊子的婢女,成為中國首位女演員,而黎民偉竟然反串飾演莊子的妻子。當時的社會風氣較保守,根本沒有女演員,所以嚴珊珊的演出和黎民偉的反串,說得上是一大突破。《莊子試妻》主要在美國上映,所以看過這部短片的香港觀眾很少,直到黎民偉和黎北海成立了自己的電影公司後,他們的作品能夠接觸香港的觀眾,已經是十多年後的事了。
經營電影公司並非易事,更何況是香港開埠以來的第一間。一九二二年,黎民偉、黎北海兩兄弟,得到大哥黎海山的支持,集資創辦了民新影片公司,由器材到人才,全部都從零開始,除了負責製作,他們也在上環興建了新世界戲院,為民新的出品設立上映的渠道。民新公司的宗旨是,電影不但能提供娛樂,更可移風易俗、輔助教育,電影是改進社會的工具。抱著認真對待電影的態度,民新不惜遠赴重洋,攝制了不少紀錄社會事件的影片,其中一部名為《勛業千秋》的新聞紀錄片尤其重要,它集結了黎民偉和他的夥伴羅永祥,從一九二一年至一九二八年間,追隨國父孫中山,義務拍攝他革命世紀的新聞紀錄片。期間,兩位電影先驅冒著生命危險,帶著笨重的器材赴前線,拍攝了北伐的戰況,也為中國留下了珍貴的近代史片。
民新自成立以來,向著故事長片的目標進發,可惜在籌備期間遇上不少障礙。在一九二四年,民新在廣州開拍《胭脂》,取材自《聊齋志異》,「兄弟班」再次上陣,黎北海負責編、導,而黎民偉與平妻林楚楚則擔當男女主角。幾經辛苦,《胭脂》終於在一九二五年完工,正式上映。當時的香港人只看過,美國和法國人的電影,他們首次在電影院內欣賞,自己人拍攝自己的故事,感覺一定十分特別。《胭脂》上映首周錄得盈利港幣六千。正當民新上下高高興興地慶功時,絕對沒有人會想到,在幾個月後,民新要面對一次關乎存亡的巨變。在一九二五年,上海發生五卅慘案,二千多名學生在上海租界示威,遭英軍開槍鎮壓,造成數十人傷亡,在廣州和香港引發龐大的罷工潮。當時百業蕭條,包括成長中的電影業。此時,黎氏兄弟對電影發展各有不同的看法,他們把新世界戲院轉讓,民新一分為二。弟弟民偉到了上海,而兄長北海則穿梭省港兩地,尋求下一次的拍片機會。
香港民新解散後,黎民偉到了上海,成立上海民新,繼續拍攝劇情長片,拍攝了《玉潔冰清》、《木蘭從軍》、《西廂記》等經典影片,這幾部電影,不但製作規模極具野心,而構思和拍攝手法也相當先進,有些場面甚至用上簡單的特技,可惜上海民新經營了數年,已虧蝕了四十萬元,算起來,相當於今天的一億元港幣,實在令人心疼,不過對於有理想和實力的電影人而言,金錢上的盈虧並非他最關心的。一九三○年,屢敗屢戰的黎民偉和院商羅明佑合組聯華公司,以提倡藝術、宣揚文化、啟發民智、挽救影業為宗旨,仿效好萊塢片場制,羅致了一群當時電影界最佳的人材,費穆、蔡楚生、卜萬蒼、孫瑜等,這些文人味重的導演對電影的語言和細節也非常重視,作品中的美術、攝影、劇本都一絲不苟,題材也與時代深刻呼應,於是聯華的出品,幾乎部部佳作,大受歡迎。其中更捧紅了一代巨星阮玲玉,《漁光曲》、《大路》、《神女》,已成為中國電影史上不得不提及的經典。
維持了一年零四個月的大罷工,終於在一九二六年十月十日正式結束。但黎北海還要多等三年,才能籌足他所需的資金,重新經營電影公司。一九二九年,黎北海得地產商利希慎支持,自導自演《左慈戲曹》,並於利園山道搭景拍攝,正式帶領香港電影復甦。一年後,黎北海改組影片公司,加入弟弟黎民偉參與創辦的上海聯華影片公司,正式成為聯華在香港的分廠。既然電影業要再起步,當然要多訓練一些新人,培養人材,聯華港廠開辦了演員養成所,導師中更包括曾在美國攻讀電影的關文清導演,很多電影人,如我們熟悉的吳楚帆、黃曼梨、李鐵導演等,其實都是從演員養成所訓練出來。一九三三年,黎北海做了一次,劃時代的創舉,拍攝了《傻子洞房》,一部完全有聲的電影,從此香港電影業進入有聲音的年代。
三十年代,關文清導演到了三藩市,希望跟華僑見見面,聯絡感情,順道推銷聯華的產品,不過這次美國之行最有價值的,是認識了一位富有而且對電影充滿熱誠的年輕人——趙樹燊。他們一拍即合,馬上商量拍片大計,就這樣拍攝了轟動一時的《歌侶情潮》,男主角就是關德興師傅,不過當年他還沒演黃飛鴻,他跟隨大老倌小靚就學戲,所以人稱他為「新靚就」。趙樹燊和聯華最終未能合作,卻反而到了香港成立「大觀聲片公司」,主力拍攝粵語片。三十年代開始,憑著地利和政治上的優勢,越來越多來自內地和東南亞的投資者到香港開辦電影公司拍攝粵語片,香港的電影業也逐步穩固,成為當時除了上海外另一個華語電影製作中心。
綜上所述,電影自一八九八年傳入香港開始,香港電影迄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了。
⑶ 港片的歷程
1925年5月30日,日本帝國主義者無理殘殺中國人民,中國各地紛紛罷工、罷課,以示抗議。同年6月,大陸的罷工熱潮擴展到香港。香港大罷工期間,每天都有商店倒閉,百業凋零,所有娛樂活動,包括電影放映一律停止。這個現象令剛萌芽的香港電影事業夭折。
1926年10月罷工結束,但香港電影事業仍然未能復甦起來,因為有實力的電影工作者都去了廣州或上海發展。雖然期間有些影片公司招考演員,但這都是有名無實,直至1929年末,仍沒有一部香港電影生產過。
1930年初,黎北海等創辦了香港影片公司,製作出創業作《左慈戲曹》,然後香港才陸陸續續再有電影製片公司的成立,香港電影事業才見起色,得以復甦。
1930年,香港的電影業隨著黎北海(黎民偉兄長)創建香港影片公司而開始復甦。不過,真正令香港電影業站穩住腳的是1930年10月25日,由黎民偉的上海民新與其他幾間電影公司合並而成的「聯華影業公司」。 「聯華」可以說是為香港電影業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力,是戰前中國最大的電影廠之一。
為了培養人才,「聯華」在1931年4月開辦演員養成所,教授的課程包括編劇、導演、表演、攝影等,堪稱一間電影全科學校。它培訓了一批傑出的粵語片導演,如李鐵、黃岱等,對香港電影貢獻良多。
「聯華」香港分廠一向都是拍默片,雖然當時有聲電影興起,創辦人卻不敢冒險。於是,第一部粵語有聲片就由上海天一電影廠的湯曉丹執導拍成,就是《白金龍》。
有聲電影問世後,香港的電影公司紛紛拍攝有聲片。1934年「聯華」香港分廠解體,黎北海另創了香港第一家有聲電影製片廠「中華」,並導演了一部局部有聲片《良心》(1933)及第一部有聲片《傻仔洞房》(1934)。
進入1935年,香港電影正式步進有聲時代。
從1935年開始,香港的粵語片產量每年遞增,從1935年的32部增至1937年的85部,增幅超過一倍。1935年,受到抗日熱潮的影響,香港生產了多部愛國電影,其中包括「大觀影片公司」出品的《生命線》。
1936年,社會教育片成了香港電影的主流。除了社教片之外,愛國片在同年增多了產量。當然,故事片在香港電影史上從來也並未受過忽略。1936年的代表作之一就是由南海十三郎編導的《兒女債》。
1937年到1938年,由於「七七事變」的發生,香港抗日氣氛高昂,因此電影工作者也紛紛開拍抗日愛國片,頓時間,愛國片成了主流,在1937年出產的85部故事片之中,就有25部為愛國片。
1939年秋,受到歐洲國家的戰爭所影響,1940年的港產片產量下降到不足90部。1941年12月日本入侵香港,使香港電影業陷入低潮。大觀電影廠及其他電影設施被炸,大量的香港電影拷貝和底片也被燒毀或遺失,以致1945年前出品的近600部影片,只有百分之一殘留至今。到1946年初,香港電影業處於完全停頓狀態,在這期間,只有一部反英的故事片和幾部由日本電影公司拍攝的紀錄片問世。
戰後初期,電影製片廠的數目較戰前為少,「大中華」是其中一個較有規模的,因為它擁有李麗華、周璇等上海明星,以及名導演朱石麟和吳祖光。1946年至1949年,「大中華」生產了34部國語片和8部粵語片,可惜到了1949年,產量卻愈來愈少,被迫關門。
總括來說,日本入侵對香港電影業造成了很嚴重的破壞。香港電影經歷了四年的停產,才在1946年上映了戰後首部港產片《情陷》。而到了1940年末,上海電影界很多左派人士為了逃避國民黨的政治壓力,或中國大陸通貨膨脹的影響,紛紛定居香港。故此,香港的國語電影業便愈來愈蓬勃,到了七十代初更達至高峰。
⑷ 香港影史十大佳片
1 唐山大兄 31/10/71- 22/11/71 23 $3,197,416.50 李小龍
2 拳擊 01/10/71- 14/10/71 14 $1,727,738.10
3 新獨臂刀 07/02/71- 24/02/71 18 $1,596,530.00
4 大決斗 21/04/71- 06/05/71 16 $1,375,619.20
5 無名英雄 24/07/71- 05/08/71 13 $1,201,152.90
6 騙術奇譚 05/06/71- 18/06/71 14 $1,073,440.70
7 影子神鞭 06/08/71- 17/08/71 12 $1,044,582.10
8 緹縈 08/07/71- 21/07/71 14 $1,024,132.70
9 獨臂拳王 02/08/72- 15/08/72 14 $1,020,535.50
10 淘氣姑娘 15/09/71- 29/09/71 15 $944,421.10
香港電影票房 1972 電影>
片名 上映時期 日數 票房數入 (港元)
1 猛龍過江 30/12/72- 24/01/73 26 $5,307,350.50 李小龍
2 精武門 22/03/72- 19/04/72 29 $4,431,423.50 李小龍
3 大軍閥 17/08/72- 06/09/72 21 $3,464,724.80 許冠文
4 十四女英豪 27/07/72- 16/08/72 21 $2,569,001.90
5 風月奇譚 16/11/72- 05/12/72 20 $2,023,104.20
6 馬永貞 11/02/72- 28/02/72 18 $2,006,935.30
7 水滸傳 17/03/72- 29/03/72 13 $1,602,156.50
8 餓虎狂龍 06/12/72- 20/12/72 15 $1,248,293.50
9 黑名單 02/11/72- 15/11/72 14 $1,235,117.40
10 年輕人 07/07/72- 19/07/72 13 $1,223,950.00
香港電影票房 1973
片名上映時期日數票房數入 (港元)
1七十二家房客22/09/73- 22/10/7331$5,626,675.20
2龍爭虎鬥18/12/73- 06/01/7420$3,307,520.40李小龍
3應召女郎19/04/73- 16/05/7328$3,078,062.00
4一樂也08/11/73- 28/11/7321$3,015,595.00 許冠文
5風流韻事04/08/73- 23/08/7320$2,385,473.70
6北地胭脂05/04/73- 19/04/7315$2,100,733.90
7冷麵虎02/02/73- 16/02/7315$2,034,591.30
8馬路小英雄17/02/73- 01/03/7313$1,567,174.80 許氏兄弟
9毒女11/05/73- 24/05/7314$1,357,722.40
10刺馬24/02/73- 08/03/7313$1,283,896.30
(插花:
在1970年代至1980年代初,許冠文曾經執導,並與其弟許冠英及許冠傑一同演出一系列很受歡迎的電影喜劇。他亦曾為香港早期的粵語流行曲作詞。
許氏兄弟皆是在香港成長並受西式教育的一代。他們的作品在當時是香港本地流行文化的先驅,正好反影香港本土意識在七、八十年代的形成;對香港流行文化影響相當大。
許冠文是《校際常識問答比賽》(第一任)《一擲千金 》及《歡樂今宵》等節目主持人。
許冠文曾得到第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亦是香港演藝人協會的永遠榮譽會長,以及太平紳士。)
香港電影票房 1974 [華語電影]
片名 上映時期 日數 票房數入 (港元)
1 鬼馬雙星 17/10/74- 14/11/74 29 $6,251,633.90 許冠文、許冠傑和許冠英
2 天網 28/11/74- 18/12/74 21 $2,164,598.00
3 聲色犬馬 16/08/74- 29/08/74 14 $2,105,822.50 許冠文
4 金瓶雙艷 17/01/74- 04/02/74 19 $1,842,469.60
5 少林五祖 25/12/74- 08/01/75 15 $1,693,684.00
6 綽頭狀元 18/07/74- 01/08/74 15 $1,675,464.00 許氏兄弟
7 販賣人口 02/08/74- 15/08/74 14 $1,599,013.50
8 天堂 19/07/74- 01/08/74 14 $1,542,058.00
9 成記茶樓 19/10/74- 02/11/74 15 $1,437,336.00
10 小英雄大鬧唐人街 04/04/74- 17/04/74 14 $1,411,784.20 許氏兄弟
香港電影票房 1975 [華語電影]
片名 上映時期 日數 票房數入 (港元)
1 天才與白痴 21/08/75- 11/09/75 22 $4,553,662.90 許氏兄弟
2 廉政風暴 21/08/75- 11/09/75 22 $2,543,074.40
3 傾國傾城 21/03/75- 09/04/75 20 $2,433,483.60
4 大家樂 24/12/75- 08/01/76 16 $1,904,362.70
5 大哥成 16/07/75- 31/07/75 16 $1,566,048.60
6 港澳傳奇 09/01/75- 22/01/75 14 $1,448,209.00
7 神打 28/11/75- 10/12/75 13 $1,419,441.00
8 洪拳小子 28/06/75- 10/07/75 13 $1,319,161.60
9 雙星伴月 08/02/75- 18/02/75 11 $1,281,752.50
10 三笑姻緣 08/02/75- 20/02/75 13 $1,269,101.50
香港電影票房 1976 [華語電影]
片名 上映時期 日數 票房數入 (港元)
1半斤八兩16/12/76- 14/01/7730$8,531,699.70 許冠文、許冠傑和許冠英
2她的爸的媽媽的22/12/76- 29/12/768$5,811,389.00
3大白鯊26/04/76- 27/05/7632$5,510,024.20
4跳灰26/08/76- 15/09/7621$3,875,745.60
5帝女花30/01/76- 19/02/7621$3,448,498.60
6殘酷大世紀23/09/76- 13/10/7621$3,272,994.30
7中途島戰役01/07/76- 27/08/7658$2,700,711.50
8凶兆30/09/76- 11/11/7643$1,995,951.10
9八百壯士07/10/76- 21/10/7615$1,830,648.60
10乾隆皇奇遇記02/06/76- 17/06/7616$1,755,494.50
香港電影票房 1977 [華語電影]
片名 上映時期 日數 票房數入 (港元)
1筧橋英烈傳06/10/77- 19/10/7714$11,588,609.50
2南拳北閥活閻王27/01/77- 04/02/779$8,238,611.30
3俏探女嬌娃31/03/77- 06/04/777$7,704,046.70
4鐵金剛勇破海底城14/07/77- 07/09/7756$5,267,856.50
5發錢寒29/07/77- 18/08/7721$5,056,559.90 許氏兄弟
6金剛17/02/77- 09/03/7721$5,008,049.60
7深深深20/10/77- 25/11/7737$3,673,494.50
8國際機場一九七七16/06/77- 29/07/7744$3,087,857.50
9面懵心精29/12/77- 11/01/7814$2,691,154.00
10洪熙官16/02/77- 04/03/7717$2,655,185.90
香港電影票房 1978 [華語電影]
片名 上映時期 日數 票房數入 (港元)
1 賣身契 03/08/78- 23/08/78 21 $7,823,019.50 許氏兄弟
2 醉拳 05/10/78- 03/11/78 30 $6,763,793.40 成龍
3 大煞星與小妹頭 04/02/78- 22/02/78 19 $3,596,029.80
4 死亡游戲 23/03/78- 05/04/78 14 $3,436,168.60 李小龍
5 少林三十六房 02/02/78- 18/02/78 17 $2,965,013.20
6 贊先生與找錢華 28/12/78- 11/01/79 15 $2,863,467.80 洪金寶
7 林亞珍 29/06/78- 12/07/78 14 $2,718,081.60
8 蛇形刁手 01/03/78- 15/03/78 15 $2,708,748.20 成龍
9 茄哩啡 14/12/78- 27/12/78 14 $2,605,537.70
10 中華丈夫 30/12/78- 10/01/79 12 $2,467,722.00
(插花:
洪金寶是位多才多藝的動作巨星,由演員到導演以至電影出品人都擔任過。八十年代洪金寶先後開設多家電影公司,拍攝了大量的動作喜劇,如《老虎田雞》、《搏命單刀奪命槍》、《鬼打鬼》、《雙龍出海》等等。除此以外他也推出了喜劇,如《福星高照》等"福星系列"。這些電影不少都屬賣座的一類,動輒收逾千萬票房,因之使動作片、喜劇成為香港電影最成功、最受歡迎的片種。1989年,因在電影《七小福》飾演其家師於占元,榮獲第三十三屆亞太影展最佳男主角獎。
香港影壇進入80年代初,出現了新藝城與中國星兩大電影公司雙雄對峙的局面。由新藝城出品,許冠傑、麥嘉主演的《最佳拍檔》系列和中國星出品的集合了洪金寶、成龍、元彪、曾志偉、秦祥林等眾多明星出演的《福星高照》系列兩大系列龍爭虎鬥,爭創票房新高。
《最佳拍檔》每一集中大量高科技裝備運用的追逐戲(很有些象007系列),《福星高照》每集片尾大段的動作戲成為這兩大系列最大的 看點。這兩大系列都同樣擅長於搞笑,明星雲集,製作精良,其製作成本在80年代的港片中堪稱記錄,這些都成為這兩大系列賣座的保證。)
香港電影票房 1979 [華語電影]
片名 上映時期 日數 票房數入 (港元)
1 笑拳怪招 17/02/79- 07/03/79 19 $5,445,535.50 成龍
2 牆內牆外 19/07/79- 10/08/79 23 $4,798,177.00
3 神偷妙探手多多 26/01/79- 11/02/79 17 $4,086,632.60
4 絕代雙嬌 19/07/79- 03/08/79 16 $4,009,486.00
5 林世榮 19/12/79- 02/01/80 15 $3,945,341.40
6 點指兵兵 06/11/79- 21/11/79 16 $3,497,812.60
7 林亞珍老虎魚蝦蟹 02/08/79- 15/08/79 14 $3,179,708.00
8 搏命單刀奪命槍 09/08/79- 22/08/79 14 $2,961,417.00
9 無名小卒 16/08/79- 29/08/79 14 $2,917,346.20
10 南北醉拳 27/06/79- 10/07/79 14 $2,865,504.40
香港電影票房 1980 [華語電影]
片名 上映時期 日數 票房數入 (港元)
1 慘通的戰爭 28/02/80- 10/04/80 43 $9,429,871.00
2 殺手壕 16/10/80- 29/10/80 14 $5,776,530.00 成龍
3 錢作怪 10/07/80- 24/07/80 15 $4,156,174.50
4 摩登土佬 15/02/80- 29/02/80 15 $4,076,741.00
5 撞到正 22/05/80- 06/06/80 16 $3,597,016.50
6 錫曬你 16/07/80- 30/07/80 15 $3,307,319.00
7 咸魚番生 07/08/80- 20/08/80 14 $3,285,724.00
8 隻手遮天 20/03/80- 02/04/80 14 $3,204,050.50
9 邪斗邪 19/12/80- 31/12/80 13 $3,148,549.50
10 瘋狂大老千 16/02/80- 27/02/80 12 $3,123,277.00
香港電影票房 1981 [華語電影]
片名 上映時期 日數 票房數入 (港元)
1 摩登保鑣 30/01/81- 07/03/81 37 $17,769,048.00 許氏兄弟
2 追女仔 07/08/81- 26/08/81 20 $9,464,742.00
3 鬼馬智多星 23/07/81- 12/08/81 21 $7,479,976.00
4 鬼打鬼 24/12/80- 08/01/81 16 $5,675,626.00 洪金寶
5 勇者無懼 05/03/81- 20/03/81 16 $5,618,598.00
6 蠱 11/09/81- 25/09/81 15 $5,227,249.00
7 滑稽時代 24/12/80- 11/01/81 19 $5,186,448.50
8 歡樂神仙窩 05/02/81- 18/02/81 14 $5,109,030.00
9 千王斗千霸 30/04/81- 14/05/81 15 $5,081,870.00
10 武館 20/08/81- 02/09/81 14 $5,073,077.00
香港電影票房 1982 [華語電影]
片名 上映時期 日數 票房數入 (港元)
1 最佳拍檔 16/01/82- 18/02/82 34 $26,043,773.00 導演:曾志偉 主演:許冠傑、麥嘉、張艾嘉
2 龍少爺 21/01/82- 13/02/82 24 $17,936,344.00 成龍
3 難兄難弟 15/04/82- 04/08/82 112 $16,724,578.00
4 少林寺 21/01/82- 03/03/82 42 $16,157,801.00 李連傑
5 投奔怒海 22/10/82- 02/11/82 12 $15,425,087.00
6 小生怕怕 21/10/82- 10/11/82 21 $13,927,084.00
7 提防小手 31/03/82- 20/04/82 21 $11,809,432.00 洪金寶
8 靚妹仔 21/04/82- 11/05/82 21 $10,327,250.00
9 十八般武藝 21/01/82- 11/02/82 22 $9,913,242.00
10 夜驚魂 05/08/82- 24/08/82 20 $9,559,177.00
(插花:
許冠傑(英文:Samuel Hui,1948年9月6日-),昵稱"阿Sam",生於廣東廣州,籍貫廣東番禺(今廣州市),自1970年代起以通俗廣東歌詞譜下多首樂章,開創香港粵語流行曲的潮流,在香港樂壇被稱為"歌神"、"香港樂壇巨星"、"香港流行音樂祖師"和"廣東歌鼻祖"。
許冠傑以首位香港代表歌手參加第八屆東京音樂節,無線電視更以衛星直播以表重視。許冠傑憑《You make me shine》一曲奪 TBS 獎。這曲當年收錄於《World Music Festival》大碟內。
許冠文、許冠英、許冠傑一齊合作過不少電影,並稱"許氏三兄弟"。許冠武則是從事電影幕後。)
香港電影票房 1983 [華語電影]
片名 上映時期 日數 票房數入 (港元)
1 A計劃 22/12/83- 11/01/84 21 $19,323,824.00 成龍、洪金寶
2 火燒圓明園 21/09/83- 19/10/83 29 $15,439,323.00
3 表錯七日情 02/09/83- 29/09/83 28 $15,017,514.00
4 陰陽錯 15/12/83- 04/01/84 21 $14,102,667.00
5 我愛夜來香 31/03/83- 20/04/83 21 $13,782,062.00
6 專撬牆腳 05/08/83- 23/08/83 19 $12,472,847.00
7 垂簾聽政 20/10/83- 24/11/83 36 $12,021,886.00
8 人嚇人 22/12/82- 12/01/83 22 $10,104,527.00 洪金寶
9 空心大少爺 12/10/83- 26/10/83 15 $9,386,443.00
10 佳人有約 18/12/82- 05/01/83 19 $8,827,520.00
香港電影票房 1984 [華語電影]
片名 上映時期 日數 票房數入 (港元)
1 最佳拍檔女皇密令 26/01/84- 22/02/84 28 $29,286,077.00 (此系列5部:1982、1983、1984、1986、1989)
2 聖誕快樂 12/12/84- 08/01/85 28 $25,782,012.00
3 少林小子 26/01/84- 13/03/84 48 $22,287,595.00 李連傑
4 全家福 15/08/84- 05/09/84 22 $22,129,187.00 許氏兄弟
5 快餐車 17/08/84- 06/09/84 21 $21,465,013.00 成龍
6 貓頭鷹與小飛象 12/12/84- 04/01/85 24 $21,313,636.00 洪金寶
7 神勇雙響炮 22/02/84- 21/03/84 29 $20,170,382.00
8 鐵板燒 26/01/84- 22/02/84 28 $19,516,674.00 許冠文
9 雙龍出海 22/06/84- 10/07/84 19 $18,455,255.00
10 青蛙王子 18/04/84- 10/05/84 23 $18,107,391.00
香港影史中幾位巨星
在英國一家雜志評選的電影史上一百位最偉大的明星選舉中李小龍與成龍、周潤發作為華人影星中僅有的三位代表參選。
⑸ 香港電影史上最偉大的10部電影是
香港電影史上最偉大的10個電影演員!
NO1 李小龍 能夠排在成龍前面的人,活著的找不到了,只有一個死去李小龍,一個香港電影圈永遠的傳奇!世界上擁有的影迷數不勝數!在很多人眼裡,中國功夫電影代表了中國電影,而李小龍又代表了中國功夫電影!雖然,李小龍只出演了5部電影,但,他所出演的電影的功夫表演形式,讓後來人所模仿!最偉大就是代表了香港最偉大電影形式!李小龍就是這么一個傳奇的人物!
NO2 成龍 如今香港娛樂圈的大哥,是如今中國在外國電影屆的代言人!香港電影屆沒有他,那麼香港電影將無法如此成功!成龍大哥的電影都是動作類,曾經被譽為是李小龍的接班人!不過,成龍開創了自己的風格,讓全世界的人認識到了中國功夫!在好萊塢,成龍也是堅持自己的風格,讓美國人也對成龍大哥佩服的五體投地!在北京奧運會,成龍也將是形象代言人,他也是演藝圈的唯一的一個!可見,成龍大哥在世界上地位!
NO3 周潤發 前3位了,他的偉大,不用我多說,從香港到好萊塢,他都演繹著自己的經典角色,他是被香港譽為歷史上最會演戲的演員,魅力無法阻擋,影帝專業戶!許文強,小馬哥,賭神高進,一個個經典的角色,讓我們無法忘懷!發哥,香港電影的大哥大,劉德華,張國榮,梁家輝曾經在他面前都是小弟,在他們眼裡,發哥是他們的偶像!偉大演員心中的偶象還不夠偉大嗎?
NO4 周星弛 偉大的演員,香港無厘頭電影的鼻祖!在香港電影屆中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曾經,在1年之內香港10大票房中,5部是他的,他就是香港電影作品的風向標!雖然,有人說他的電影低俗,但,那是他前期的作品,後來的即搞笑,又有思想內涵.比如<<大話西遊>>他的搞笑一點不做作!現在的香港電影中沒有一個人能如此讓我們開懷大笑,又能內心觸動的人了!這就是香港電影屆星爺所帶給我們的!
NO5 李連傑 一個在香港打拚的大陸人,全國武術5連冠,電影屆的功夫皇帝,他的功夫電影被譽為最漂亮的武術!曾經的功夫電影風靡全亞洲,票房保證,後進入好萊塢發展,更是讓外國人看到中國功夫的厲害,他也是為數不多讓外國認識的中國影星!代表著整個中國!偉大就是如此!
NO6 張國榮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這是對哥哥一生的定義!在前不久的中國電影100周年的香港電影最偉大演員評選中,哥哥獲得最多的票!這是對死去哥哥最好的禮物!張國榮是歌手出生,不過他氣質,魅力,讓他出演的每個角色都影響深刻!戲中的張和現實中的張是如此的相似,敢做敢當,他是香港第一個承認自己的同行戀的!在香港,乃之全世界,他都是有著不可磨滅的地位!
NO7 梁朝偉 公認的如今香港影壇最會演戲的人,跟劉一樣,同出無線5虎,但梁比較低調,在他眼裡演戲是最重要,從一開始的出演的搞笑角色,到如今的藝術片專業戶!梁走著漫長的路,不過隨著時間的積累,他的演技已經得到公認!拿獎次數已經超越周潤發,片酬也是除了在好萊塢發展的幾個人,他是香港最高的,達800w一部戲!可見地位之高!
NO8 劉德華 永遠的天王,永遠的偶像,這是對劉的評價,演戲就如他唱歌,不溫不火.不過在1999出演即滿100電影的劉德華,憑借<<暗戰>>獲得影帝!從而獲得認可,劉的演技其實一般,有點套路化,不過,他的謙虛,和敬業精神是電影界值得稱道的!香港電影屆永遠有他的位置,現在低迷的香港電影,劉德華也是一個票房保證!!
NO9 梁家輝 出演第一部電影<<火燒圓明圓>>就獲得影帝的稱號,此後出演電影很多,不管文藝片,商業片都手到擒來!拿獎也無數,被成為」戲精」.唯一不足就是沒有形成自己的一定風格!相比影響力還不如鄭伊健
NO10 鄭伊健 說到第10位,其實很難排,在這個位置上,有很多人可以入選,比如黃秋生,任達華,吳鎮宇,劉青雲等.鄭伊健是因為比起其他幾位,他給香港電影帶來的影響遠比他們大,<<古惑仔>>系列,風靡全亞洲,陳浩南成為無數人心目中的偶像!也是香港電影繁榮的一個代表!
香港電影史上最偉大的10部電影,應該就是他們主演的最經典的電影吧!(我是這么理解的)
⑹ 有一個排名說到香港十大經典電影,,哪十部
《白金龍》導演:湯曉丹1933
香港第一部粵語有聲電影,邵氏的前身「天一」電影公司出品,由著名的粵劇二位「伶王」之一的薛覺先演出(另一位是馬師曾)。沒有《白金龍》,就沒有今天的邵氏電影公司。當年《白金龍》打破廣東、東南亞、歐美唐人街所有的票房記錄,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初到星馬的邵仁枚、邵逸夫兄弟正是憑著《白金龍》,開創了邵氏在星馬的娛樂王國基業。也正是《白金龍》,開創了粵語片的潮流。上世紀50、60年代,香港製作了近3000部粵語片,形成了香港電影的第一個「黃金時期」。
《獨臂刀》導演:張徹1967
《獨臂刀》是香港電影史上第一部票房過百萬的影片,張徹憑此片成為「百萬導演」,王羽開始成為香港電影史上最成功的一位功夫小生,而邵氏電影公司的「武俠世紀」也從此片正式開始。《獨臂刀》影響了香港電影的形態和歷史。之前,香港的電影仍舊停留在老上海電影的文化形態下,多拍攝以家庭婦女為觀眾的苦情劇,武俠片中的英雄也多半是女飛俠,男性則是需要保護的文弱書生。《獨臂刀》之後,男性開始成為影片的主角,電影公司中最耀眼的明星不再是嬌弱的女明星,而是健壯有力的男明星。
《俠女》導演:胡金銓1972
1975年,胡金銓的《俠女》在戛納電影節上奪得最高綜合技術獎,這是中國電影首次在5大電影節上獲獎。胡金銓是香港電影史上的第一個「作者」導演,也是香港電影界最接近大師的一位。他一生致力於拍攝「俠」文化的武俠電影,並以《俠女》登上了中國武俠電影的最高峰。胡金銓的英年早逝,使得中國電影最早的一次文化突破無疾而終。
《蝶變》導演:徐克1979
70年代末,邵氏大製片廠制度對香港電影界的影響逐漸開始弱化,電影的文化形態也開始以多元化的形態出現。在這段時期,香港電影界出現了一次驚人的藝術運動「香港電影新浪潮」,徐克的《蝶變》正是這一運動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蝶變》直接導致了香港電影以後的兩個發展方向:一是藝術電影的出現;二是特技的迅猛發展,80年代以後香港電影特技的發展幾乎都與徐克有關。
《最佳拍檔》導演:徐克 1982
自1982年開始,香港電影票房連續3年第一名的都是《最佳拍檔》及其續集,而黃百鳴、麥嘉、石天的「新藝城 」公司也統領了80年代整個時期的電影。《最佳拍檔》開創了香港電影大片(blockbuster)的先河。開拍之初,許冠傑的200萬片酬已經成為大眾討論的焦點,而該片的拍攝方式也是完全模仿好來塢,在片中大量出現多輛汽車連續碰撞、最新007式先進武器等噱頭,弱化故事情節、強化視覺場面。《最佳拍檔》對好萊塢電影製作方式的吸收,是香港本土電影國際化的最初嘗試。
《A計劃》導演:成龍 1984
香港近20年最偉大的電影演員是誰?成龍。這是香港各界都比較認可的一個答案。成龍以自己的功夫喜劇成為李小龍之後最具世界影響力的香港演員。早期京劇劇班的訓練,使成龍嫻熟地掌握了以模仿的方式塑造最具亮點的動作造型。這種表演方式成為了他的招牌,他的這種表演在世界影壇上也是獨此一家。《A計劃》正是早期成龍電影最具特色的一部,例如他從鍾樓上墜落的鏡頭,一鏡直落,不加任何剪輯手段。之後《A計劃》風格的電影每年必有一部,成龍電影也由此成為香港電影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英雄本色》導演:吳宇森 1986
當冷兵器換成熱兵器,張徹電影就變成了吳宇森電影。吳宇森曾經是張徹的「文膽」,做過張徹的副導演,是典型的製片廠出身的工徒導演。他把張徹電影的特點傳承下來,把刀劍片改變成了槍戰片。《英雄本色》把槍戰的方式發揚光大,代表了香港電影槍戰片的最高成就,也是世界槍戰片的最高成就。
《阿飛正傳》導演:王家衛 1991
1991年香港文化界最轟動的電影莫過於王家衛的《阿飛正傳》了,雖然票房成績一般,但王家衛獨特的電影風格在本片中凸顯無疑,它宣告了香港第一位國際性電影大師的出現。
《阿飛正傳》是一部對香港身份進行反思的本土電影。《阿飛正傳》的影像、敘事方式都是原創的,堪稱香港電影藝術的奇葩。結尾中梁朝偉的一段「獨角戲」,至今被奉為經典。
甜蜜蜜》導演:陳可辛 1996
1997回歸前的茫然,就像三叉路口的選擇,在這個歷史時刻來臨前的一年,陳可辛的《甜蜜蜜》橫空出世,在藝術和商業兩方面都取得了極大的成就。文藝片一直是香港電影的一種類型,早期就有李晨風、秦劍等著名前輩,而70年代後因為武俠功夫片的盛行,藝術電影始終難以成為主流。《甜蜜蜜》是對早期文藝片的回歸,它以細膩而真實的心理描寫,展現了歷史的進程。
喜劇之王》導演:李力持 1999
自1993年香港電影業進入蕭條期以來,香港電影中能夠具有票房保證的演員越來越少,周星馳是其中的一個。香港的喜劇演員,早期有梁醒波、新馬仔、許冠文,而周星馳是近10年來最傑出的喜劇演員。《喜劇之王》中有著對香港早期電影的大量引用。尹天仇、杜鵑兒是60年代著名粵語武俠片《武林聖火令》中的人物,老少咸知;《演員基本修養》是早期長城、中聯等電影公司的訓練班手冊。這種引用掌故的喜劇電影成為周星馳電影發展的軌跡,新片《功夫》中再次對火雲邪神、九龍城寨引用,並取得了迄今為止合拍片的最高票房。
⑺ 鄧寄塵的香港電影史
香港電影在二次大戰後迅速復興,而在1949年以後漸趨蓬勃,不無原因。1949年後大批中國大陸的電影工作者因政治及經濟理由紛紛南下,在香港設電影廠,跟本地影人合作拍攝國、粵語片,使香港成為南中國唯一的也是最大的電影中心。再加上五十年代中期,星、馬電影勢力過渡到香港,以及香港原有被美、日、歐電影文化所帶來的沖擊,遂令香港電影邁向成熟的雛型。
五、六十年代是國、粵語片起飛的時期,其中由四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中更是粵語片的盛產期。這段黃金時期粵語片有以下幾個主流:
⒈ 粵劇戲曲片
據估計,在五十年代每年就有200部粵劇戲曲片問世,差不多每三部粵語片之中就有一部是粵劇片,而在1958年更達到了高峰,這一年的160部電影中,粵劇佔了一半。
「舞台式」的粵劇片基本上製作費不高,電影技巧也不特別考究,因為大部份都沿用粵劇舞台上的大老倌演出,只唱主要情節,其餘的排場做手都不嚴格。因此,這類戲曲大多被揶揄為「五日鮮」、「七日鮮」。當然其中也不乏製作認真,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的不朽經典,如《帝女花》(1959)、《紫釵記》(1959)、《李後主》(1968)等。而戲曲片的演員亦有不少為人熟悉的名字,包括:任劍輝、白雪仙、新馬師曾、薛覺先和林家聲等等。
至於粵劇戲曲片為何會在五十年代大受歡迎呢?這是因為戰後粵劇發展蓬勃,進棚看戲成為上流社會的消費享受。至於一般市民只好聽電台話劇或聽粵曲,有見及此電影公司便把大量經典粵劇拍成電影,讓戲迷可以以低廉的戲票欣賞傳統的粵劇戲曲。
⒉文藝片
這時期的文藝片背景多為民國或當代,講求戲劇結構,又或改編自中外文學、流行小說,或襲取荷里活通俗劇的故事模式。而提到這類環繞家庭倫理、男女之愛的文藝片,就不得不提粵語片電影公司中的佼佼者 : 聯合電影有限公司「中聯」。
「中聯」創建於1952年,共生產了44部電影,出品了不少粵語片中的經典,如李鐵的《危樓春曉》(1953)、《天長地久》(1955)、楚原的《可憐天下父母心》(1960)等等,都是家傳戶曉的作品。
「中聯」的21位精英,有見於影藝界充斥著粗製濫造之歪風,遂以認真的拍攝態度、主題健康的電影信念為大前提,創辦「中聯」以抗衡媚俗投機而質素低劣的「七日鮮」貨色。這批電影界精英包括導演李鐵、吳回和十三位著名演員:吳楚帆、張鍈、張活游、白燕、黃曼梨、紫羅蓮等等。
「中聯」電影每每針對香港社會種種問題,批判上流大亨的偽善丑惡,帶有濃厚的教化意味,更大大提升了中國電影的美學層次。大概是因為過份執著於傳統道德使命,「中聯」漸漸跟時代脫節。到1967年,它也隨著粵語片的息微而關閉,但其對香港電影的影響是絕不容忽視的。
⒊古裝武俠片
五十年代的古裝武俠片大多以民間熟悉的俠義神怪故事為骨幹,但武打場面並不講求真實感,發展至後期(六十年代初、中期)日漸注重動作場面設計,大量加進了特技花款(如怪獸、怪人裝扮和模型特技)、曹達華和於素秋就演了不少這類古裝武俠片,如《如來神掌》系列。
⒋喜鬧劇
這類電影大多以詼諧搞笑的喜劇演員掛帥,橋段不外乎「大鄉里出城」、「癩蛤蟆想食天鵝肉」之類的故事,如新馬師曾、鄧寄塵主演的「兩傻」系列。
以上各類型的粵語片雖然在電影美學角度上來說,藝術感略嫌粗糙,但論到能否帶給觀眾共鳴,則可謂綽綽有餘,難怪這段時期,粵語片的產量可觀,令粵劇片達至高峰期。
事實上,從1967至1969年,粵語片的產量仍高於國語片,只是到了69至70年,情況才開始扭轉。
國語片由低沉轉盛的轉捩點,是五十年代中期「國際發行公司」與邵氏父子改組,分別成為「電影懋業公司」和「邵氏(兄弟)公司」。「邵氏」和「電懋」資本雄厚,野心勃勃,改組後銳意在香港電影業大展拳腳。它們不但全力推動國語片,還建立完善的發行網來開拓海市場。
1957年邵逸夫掌舵「邵氏」」,製作大量高質電影,首部成功的作品是李翰祥執導的《江山美人》、《不了情》,達到前所未有的以「十萬」為單位的票房成績。「邵氏」電影製作豪華瑰麗,粵語片中的「爛衫戲」可謂相形見絀,加上製作重質不重量,鮮有「七日鮮」的電影出現。
國語片的熱潮不獨使國內興起的黃梅調電影帶到香港並使之流行起來,更創作了新派武俠片,包括改編自金庸及梁羽生的武俠作品:胡鵬導演的《射鵰英雄傳》(1959)。單在1963年,武俠片的產量已高達61部,而武俠片之中的代表作則是胡金銓的《龍門客棧》(1966)及張徹的《獨臂刀》(1967)。狄龍和王羽這些武打明星的出現,亦可視為七十年代李小龍冒起的前奏。
事實上,從五十年代起,國、粵語片的確並存,雖然兩者存在競爭,但本質上是相容的。可是,隨著國語片從1970年迅速發展,加上粵語片青黃不接,於70-71年間,國語片的產量多達116部,而粵語片只有22部;於71-72年間,國語片數量依然上升,反觀粵語片卻只剩一部,那是由鄧麗君主演的《歌迷小姐》。之後的數年,國語片一直領導著香港電影市場。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在六十年代末期,粵語片面對著國語片雄霸市場的威脅,但仍力求在戲種上有所突破,青春歌舞片順勢興起,並造就了兩位當時得令的年青人偶像-蕭芳芳和陳寶珠,電影界追捧偶像的熱潮可說是由她們而起。
⑻ 香港電影歷史查詢
香港電影
基本信息
片名:《群星會》
英文:Thief Of Time
時間:上映1992年
類型:奇幻片
演員名單
何婉盈飾侯盈盈
溫兆倫飾譚阿倫
夏雨飾石小堅
張衛健飾小炳
鄭少秋飾葉孤城
李司棋飾易蓉蓉
萬梓良飾成吉思汗
郭富城飾風之刀少俠
劉德華飾楊過
吳孟達飾第一勇士
周星馳飾段飛
陳玉蓮飾小龍女
劉松仁飾陸小鳳
朱江飾小李飛刀
關禮傑飾桑昆
劇情簡介
笨賊石小堅(夏雨)、小炳(張衛健)誤盜具有靈異功能的九轉靈童,堅更脅持忠厚老實的士司機譚阿倫(溫兆倫)為人質,糾纏間二人與新紮師姐侯盈盈(何婉盈)墮進時光隧道,慘被成吉思汗(萬梓良)及其手下桑昆(關禮傑)誤為奸細,幸得神鵰大俠楊過(劉德華)及小龍女(陳玉蓮)杖義相救。其後,堅被梟雄葉孤城(鄭少秋)利用,決戰紫禁城之巔,為陸小鳳(劉松仁)、小李飛刀(朱江)雙俠所擊敗。堅逃至「蓋世豪俠年代」因覬覦段飛(周星馳)之財,而被飛第一勇士(吳孟達)戲弄,後脅持盈逃去。飛助倫追蹤至民初,遇上流氓皇帝朱錦春(鄭少秋)及其愛侶易蓉蓉(李司棋),合三人之力終救回盈。倫、盈欲重返現代,豈料,九轉靈童不慎被跌破,他倆赫然發現再度置身武俠世界,更被捲入「風之刀」少俠(郭富城)的江湖斗爭中
邵氏電影《群英會》
基本資料
中 文:群英會
更多外文片名:
Trilogy of Swordsmanship
White Water Strand
導演:
張徹
岳楓
程剛
編劇:
程剛
葛瑞芬
胡褒
易文
上映:1972
地區:中國香港
對白:國語
顏色:彩色
時長:107 分鍾
類型:武俠
演員表:
《鐵弓緣》
岳華 飾 匡忠
施思 飾 陳英英
高寶樹 飾 陳大娘
孟元文 飾 二狗子
田青 飾 施少鵬
楊斯 飾 黑道高手
《胭脂虎》
何莉莉 飾 石中玉
羅烈 飾 龐勛
宗華 飾 王行瑜
金漢 飾 李景讓
陳燕燕 飾 李景讓母
汪萍 飾 石中珠
劉午琪 飾 金花
顧秋琴 飾 銀花
江玲 飾 梅香
呂珊 飾 竹香
李允中 飾 商人
李笑叢 飾 中軍
藍偉烈 飾 將軍
爾群 飾 匪徒
《白水灘》
狄龍 飾 青面虎
李菁 飾 徐鳳英
姜大衛 飾 十一郎
鄭雷 飾 花逢春
唐炎燦 飾 抓地虎
楊斯 飾 呼延豹
王光裕 飾 秦仁
吳池欽 飾 關勝
谷峰 飾 羅天儀
王鍾 飾 尤傑
陳星 飾 任達
王清河 飾 孫汝章
劇情簡介
本片由三個單元故事組成,集邵氏數十紅星合演,為大導演岳楓、程剛及張徹聯合執導,當年就有「花一張票價,看三套電影」的稱譽。岳楓之〈鐵弓緣〉由岳華、施思主演,講述一對青年男女因一把鐵弓而結緣;程剛之〈胭脂虎〉由何莉莉、羅烈主演,講述一群色藝雙絕的妓女的故事;張徹之〈白水灘〉由姜大衛、狄龍主演,講述梁山英雄後代大鬧法場的故事,情節發展緊張驚險,一氣呵成,具有強烈扣人心弦的魅力。
⑼ 香港電影史上最偉大的10個電影演員
周潤發,狄龍,許冠文,麥嘉,石天,黃秋生,梁家輝,劉青雲,周星馳,張衛健
⑽ 香港電影史的概述
一、將香港電影發展史進行科學化地重新分期:
1、初創時期(1897-1945),2、延續時期(1946-1955),3、黃金時期(1956-1966),4、過渡轉型時期(1967-1979),5、繁榮時期(1980——1993),6、風格化時期(1994——2006)。在論述中,每個時期的流變都放在當時的政治、經濟與社會背景中加以描述,其中特別注重論述香港和內地、台灣以及海外的互動關系,從而凸顯了立論的主軸:香港電影是在中原文化、嶺南文化和西方文化三者的歷史、文化和權力的「嬉戲」中此消彼長中成長發展的,因此有著復合文化體的特質。其變化的總趨勢是中原文化的強勢地位由強而弱,文化特性由體現國家民族意識和官方意識形態的精英性逐漸轉向根植於民間市井的世俗性和商業性。
二、在每個時期的論述中,除常規的美學發展史論述外,用專門的章節來論述香港電影工業史。與美學發展相比,香港電影工業發展更為成熟,這也是香港電影史有別於內地電影史和台灣電影史的的重要特色。傳統的中國電影史(包括內地電影史和台灣電影史),一般都沒有對產業模式的系統論述和分析,而本書在每章第一節都專門論述香港電影工業史,這將成為本書區別與同類成果的最主要的創新特色。
三、對一些過去內地電影學者更多從意識形態的視角出發來評述香港電影作品、人物及公司的觀點進行了重新評定,本書試圖以更為客觀和學術的立場來重新定位香港電影史。盡量擺脫「中原心態」,破除內地以往存有的一些意識形態上的成見偏見(比方對粵語片發展特色不夠了解,對流行通俗的「商業片」的成見),對香港電影作品、作者作了較新的閱讀與評定。
四、側重於類型分析。香港電影的美學意義主要是類型的意義,因此本書以類型為論述主線,將香港電影的類型分為較為純粹的商業類型和文藝類型兩大類,譴責包括動作、喜劇、懸疑、科幻、戰爭、情色等類型,後者有言情、倫理、青春、寫實、歷史、歌舞、戲曲等諸多亞類型。此外本書還對香港電影各類型的比重進行了年代上的釐定:60年代中期之前以文藝類型為主,60年代中期之後新武俠片崛起,較為純粹的商業類型取代文藝類型,占據了香港電影的主流位置。但文藝類型並未退出香港影壇,它像一支清新的涓涓細流,滋養著主流商業電影的發展土壤,並為整體香港電影注入了深厚的人文內涵,努力提升著香港電影的文化品格。
五、除類型美學外,還總結了香港電影的其他兩大特色:娛樂精神主導的優生態創作鏈、從題材挖掘到表現形式力求極致化程度。類型美學和這兩大品格,構建起了香港電影的娛樂文明,也是香港電影最為重要的美學財富和產業經驗,對中國內地電影發展具有較強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