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產電影 » 新中國十七年電影
擴展閱讀
電影美國行動完整版 2024-11-01 20:24:24
鄉村題材的微電影 2024-11-01 20:22:41

新中國十七年電影

發布時間: 2021-06-06 05:32:47

1. 中國電影1949-1966這17年是怎樣發展的

中國電影所指涉的歷史和地理范圍非常之廣,它包括中國大陸、台灣、香港並且在某種程度上還包括海外華人社區。自從8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電影工作者們開始大膽地在世界舞台上展示自己。中國電影獲得許多國際大獎,而且逐年增多。由於中國電影在國際上日益受到歡迎,中國電影工業已經吸引了相當多的外資並且不斷地與外方合作拍片。隨著電影生產和消費的國際化,中國電影實際是由什麼組成的問題也就凸現了出來:它是由中國人為中國人生產的嗎?假定關於中國電影的性質已達成某些共識,那麼,紮根中國深厚的傳統文化而有別於好萊塢現象的這種電影有它自己的特點嗎?這些特點又是如何可靠地被國際電影界所洞察與闡釋的呢?這些特點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形成有意義的國際對話呢? 回顧中國電影一個世紀的發展,不由使我們想起了一些具有全球意義的歷史性事件。一百多年前,1895年電影在西方發明。這不僅是世界電影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一年,而且也是清朝政府在戰敗之後把台灣割讓給日本的一年。自從1895年以來,世界范圍內視覺技術的發展與中國這個正在形成的現代民族國家的國內政治事件的聯系日趨緊密。1896年8月,西洋影戲在上海的徐園上演。在此後的百年間,引進的西方電影技術在中國本土得到廣泛應用,而且已成為中華民族社會、政治、文化生活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在這項研究里,我們把中國電影史的斷代精確地界定在這百年(1896~1996)間,並非出自偶然,而是由具有深遠影響的全球性事件和民族性事件決定的。我們把1896年作為起點,因為從一年開始,中國電影的消費與銷售開始具備跨國家的性質(當然也可以設想以始於1905年拍攝的第一部中國影片或是 1913年拍攝的中國第一部故事片作為中國民族電影史的開端)。 我們把對於中國三個地區(大陸、台灣、香港)的電影的探討下限定在1996年,因為從1997年7月起,香港不再是獨立於大陸的地緣政治實體,這一中國歷史的全新篇章無疑將會對中國電影,特別是對後殖民的香港電影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盡管預測將來的中國政治和中國電影的形貌還為時過早,但是我們可以在次對中國跨國電影百年史進行一番梳理。我們將探究在中國電影史的整個發展歷程中的影像生產與消費的一系列模式:從傳統的"影戲"到機器再生產的現代時期的"電影",到後現代時期的電子影像的"模擬"(simulacrum)。我們的假設是,這樣一種視覺的歷史詩學不可避免地與現代民族國家的政治學相聯系,而且深深地植根於跨國資本的經濟學之中。自從電影媒體完全整合到經濟和文化之中並調和這兩者以來,它為我們提供了審視和勾畫中國文化政治與20世紀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兩者關系的輪廓的一個很具說服力的例子[1]. 接下來我將簡要回顧歷史,並對可被稱為"跨國的中國電影"(transnational Chinesecinemas )提出一個相關的理論。種種跡象顯明,似乎只有在恰當的跨國語境中才能正確理解中國的民族電影。人們必須以復數的形式提及中國電影,並且在影像製作發展過程中把它稱作跨國的。中國個案中的跨國主義可以從以下幾個層面來作觀察:第一,19世紀以來,特別是在1949年以後,中國分成了三個地緣政治實體——大陸、台灣、香港——由此而來,這三個地區之間出現了中國的民族電影/地區電影的競爭與合作。第二,在20世紀90年代的跨國資本主義時代,中國電影的生產、銷售、消費的全球化。第三,電影話語本身對中國及中華性的表述與質疑,即對大陸、台灣、香港和海外華人中個人或群體的國家認同、文化認同、政治認同、族群認同、以及性別認同的交叉檢驗。第四,一次對中國"民族電影"的重新回顧與審視,就好象是在回顧性地閱讀跨國電影話語的"史前史".這一過程旨在揭示民族電影話語的政治潛意識——電影的跨國根基與條件。這些是任何一個民族電影規劃必定要克服與超越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國家免受實際的或假想的帝國主義的危害,或是為了迫使少數民族保持沉默來維持國家統一。

2. 「十七年電影指的是從哪一年到哪一年

1949-1966年 在中國百年電影史上,新中國成立之後的電影發展被分為三個階段,即:「十七年」電影、「文革」十年電影和新時期電影。而「十七年」電影特指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這一段歷史。在這一時期,新中國電影確立了「人民電影」的服務對象、敘事構架、歷史視角和美學範式,誕生了大量優秀作品,積累了豐富的藝術經驗,奠定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社會主義電影的堅實基礎,也為後人開拓了深闊的理論空間

3. 如何看待"十七年"時期的類型化電影創作

1、革命歷史、英雄主義影片(軍事題材影片):20世紀五十六年代是英雄模範輩出的時代,也是英雄電影創作的大好時機,宣揚革命英雄主義的「十七年電影」不勝枚舉,尤以軍事題材居多。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有《南征北戰》、《中華女兒》、《鋼鐵戰士》、《翠崗紅旗》、《風暴》、《老兵新傳》(中國第一部寬銀幕影片)、《紅色娘子軍》、《紅日》、《燎原》、《霓虹燈下的哨兵》、《上甘甘嶺》、《戰火中的青春》、《英雄虎膽》、《永不消逝的電波》、《英雄兒女》、《回民支隊》、《海鷹》、《戰上海》、《東進序曲》、《苦菜花》、《南海潮》等,英雄人物傳記則有《雷鋒》、《趙一曼〉、《劉胡蘭》、《董存瑞〉、《狼牙山五壯士》、《白求恩大夫》,表現歷史人物事跡或歷史事件的有《聶耳》、《林則徐》、《甲午風雲》等。在戰爭敘事中融入健康的抒情場景,是「十七年電影」不少軍事題材影片至今魅力不衰的「奧秘」。如由新中國第一位女電影王蘋執導的《柳堡的故事》,以女性的視聽語言,述說了一段兵民之間的經歷,從而使人們對戰爭歷史的追憶平添出一份浪溫和溫馨。

2、名著改編的影片:這是「十七年電影」的主流之一,如《祝神速》(魯迅原著)、《林家鋪子》(茅盾原著)、《家》(巴金原著)、《龍須溝》(老舍原著),以及《早春二月》、《青春之歌》、《紅旗譜》、《革命家庭》、《暴風驟雨》、《小二黑結婚》、《烈火中永生》、《林海雪原》、《野火春風斗古城》等。其中《林家鋪子》是「十七年」諸多名著改編的方式成為銀幕經典的創作範例之一。影片傳達原中國古典美學神韻,始終是研究者們饒有興趣的。

3、驚險片:驚險片歷來是中國各時期電影創作最精彩的樣式之一,是當代中國形態較完備的「類型片」,「十七年電影」自然也不例外,出現了《渡江偵察記》、《平原游擊隊》、《秘密圖紙》、《跟蹤追擊》、《鐵道游擊隊》、《羊城暗哨》、《51號兵站》、《國慶十點鍾》、《地下尖兵》、《徐秋影案件》、《冰山上來客》等一批作品,與現在大量的驚險動作片不同,「十七年電影」中的驚險片少有追逐和格鬥場面,但也出現了少數武術功夫片,如《飛刀華》、《林沖》等。

4、愛情片:這無疑是「十七年電影」中最為優美抒情的一個板塊,與當代愛情片相比,更顯得細膩、精緻、盡管有些「保守」,但十分動人,給人以美好向上的追求。代表作大多以民間傳說為題材,以喜劇、悲劇或音樂片的樣式出現。比如:集音樂、舞蹈和詩歌於一身的《阿詩碼》(楊麗坤主演)當屬中國愛情電影的巔峰作品之一;《劉三姐(黃婉秋主演)、《畫中人》(李憶蘭主演)等也是詩情畫意的精品之作。同時,一批現實題材的愛情片大量涌現,如《五朵金花》、《我們村裡的年輕人》等。

5、兒童片:「十七年電影」中的兒童形象從不「失真」,既堅強勇敢又天真可愛,其影片甚至吸引了許多的成年人,如:《祖國的花朵》、《小兵張嘎》、《雞毛信》、《小鈴鐺》、《英雄小八路》等。

6、體育片:競技體育的魅力被眾人傾倒,體育電影則藝術地再現了運動員的風采,如《女藍五號》、《水上春秋》、《冰上姐妹》、《女跳水隊員》等。

7、喜劇片:「十七年電影」中的喜劇片以輕喜劇和諷刺喜劇居多,演員表演到位,無矯揉造作,幽默詼諧,如《游園驚夢》(侯寶林主演)、《今天我休息》、《喬老爺上轎》、《李雙雙》、《魔術師的奇遇》(中國第一部立體故事片》、《女理發師》《錦上添花》、《大李、小李和老李》、《球迷》、《滿意不滿意》、《哥倆好》、《抓壯丁》、《七十二家房客》(「十七年電影」中唯一的內地與香港合白的故事片)等。

8、戲曲片:屬中國獨有的影片樣式。較具代表性的作品有:《的舞台藝術》(上下集)、《紅樓夢》、《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野豬林》、《群英會》、《梁山泊與祝英台》(新中國第一部彩色影片)、《牛郎織女》、《天仙配》、《楊門女將》、《鍘美案》、《花木蘭》、《花為媒》、《劉巧兒》等。其中多部與香港合拍。

9、藝術性紀錄片:這也是中國獨有的一種故事影片樣式,是紀錄片與故事片結合的產物,其大多產生於「大躍進」時期的1958年至1959年,代表作是由真人真事改編,並由本人扮演的《黃寶妹》。

10、少數民族題材影片:中國是一個具有56個民族的國家,少數民族題材電影的意義,除了具有影視人類學的意義(即紀錄或表現少數民族的真實生活狀況)以外,還可以以其奇觀性而具有對非少數民族觀念的娛樂性意義。代表作品有《阿詩瑪》、《劉三姐》、《農奴》、《達吉和她的父親》等。其中,反映===========民主進程的《農奴》,以版畫式的粗獷、遒勁的光影處理,成為「攝影參與劇作」的一個極佳例證。

11、其他:舞台藝術片《東方紅》、動畫片《大鬧天空》(上下集》等。

4. 新中國十七年電影1949—1966年的特徵概括為四個方面,故事的()性、情節的()性()模式成長拯救模式。

用戶體驗待機時間都是的進口數量上看到了

5. 新中國十七年主流電影的四個特點是什麼

講集體、高大全、正旋律、歌頌黨。

6. 十七年電影指的是多少年之間的電影

1、革命歷史、英雄主義影片(軍事題材影片):20世紀五十六年代是英雄模範輩出的時代,也是英雄電影創作的大好時機,宣揚革命英雄主義的「十七年電影」不勝枚舉,尤以軍事題材居多。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有《南征北戰》、《中華女兒》、《鋼鐵戰士》、《翠崗紅旗》、《風暴》、《老兵新傳》(中國第一部寬銀幕影片)、《紅色娘子軍》、《紅日》、《燎原》、《霓虹燈下的哨兵》、《上甘甘嶺》、《戰火中的青春》、《英雄虎膽》、《永不消逝的電波》、《英雄兒女》、《回民支隊》、《海鷹》、《戰上海》、《東進序曲》、《苦菜花》、《南海潮》等,英雄人物傳記則有《雷鋒》、《趙一曼〉、《劉胡蘭》、《董存瑞〉、《狼牙山五壯士》、《白求恩大夫》,表現歷史人物事跡或歷史事件的有《聶耳》、《林則徐》、《甲午風雲》等。在戰爭敘事中融入健康的抒情場景,是「十七年電影」不少軍事題材影片至今魅力不衰的「奧秘」。如由新中國第一位女電影導演王蘋執導的《柳堡的故事》,以女性的視聽語言,述說了一段兵民之間的經歷,從而使人們對戰爭歷史的追憶平添出一份浪溫和溫馨。

2、名著改編的影片:這是「十七年電影」的主流之一,如《祝神速》(魯迅原著)、《林家鋪子》(茅盾原著)、《家》(巴金原著)、《龍須溝》(老舍原著),以及《早春二月》、《青春之歌》、《紅旗譜》、《革命家庭》、《暴風驟雨》、《小二黑結婚》、《烈火中永生》、《林海雪原》、《野火春風斗古城》等。其中《林家鋪子》是「十七年」諸多名著改編的方式成為銀幕經典的創作範例之一。影片傳達原中國古典美學神韻,始終是研究者們饒有興趣的。

3、驚險片:驚險片歷來是中國各時期電影創作最精彩的樣式之一,是當代中國形態較完備的「類型片」,「十七年電影」自然也不例外,出現了《渡江偵察記》、《平原游擊隊》、《秘密圖紙》、《跟蹤追擊》、《鐵道游擊隊》、《羊城暗哨》、《51號兵站》、《國慶十點鍾》、《地下尖兵》、《徐秋影案件》、《冰山上來客》等一批作品,與現在大量的驚險動作片不同,「十七年電影」中的驚險片少有追逐和格鬥場面,但也出現了少數武術功夫片,如《飛刀華》、《林沖》等。

4、愛情片:這無疑是「十七年電影」中最為優美抒情的一個板塊,與當代愛情片相比,更顯得細膩、精緻、盡管有些「保守」,但十分動人,給人以美好向上的追求。代表作大多以民間傳說為題材,以喜劇、悲劇或音樂片的樣式出現。比如:集音樂、舞蹈和詩歌於一身的《阿詩碼》(楊麗坤主演)當屬中國愛情電影的巔峰作品之一;《劉三姐(黃婉秋主演)、《畫中人》(李憶蘭主演)等也是詩情畫意的精品之作。同時,一批現實題材的愛情片大量涌現,如《五朵金花》、《我們村裡的年輕人》等。

5、兒童片:「十七年電影」中的兒童形象從不「失真」,既堅強勇敢又天真可愛,其影片甚至吸引了許多的成年人,如:《祖國的花朵》、《小兵張嘎》、《雞毛信》、《小鈴鐺》、《英雄小八路》等。

6、體育片:競技體育的魅力被眾人傾倒,體育電影則藝術地再現了運動員的風采,如《女藍五號》、《水上春秋》、《冰上姐妹》、《女跳水隊員》等。

7、喜劇片:「十七年電影」中的喜劇片以輕喜劇和諷刺喜劇居多,演員表演到位,無矯揉造作,幽默詼諧,如《游園驚夢》(侯寶林主演)、《今天我休息》、《喬老爺上轎》、《李雙雙》、《魔術師的奇遇》(中國第一部立體故事片》、《女理發師》《錦上添花》、《大李、小李和老李》、《球迷》、《滿意不滿意》、《哥倆好》、《抓壯丁》、《七十二家房客》(「十七年電影」中唯一的內地與香港合白的故事片)等。

8、戲曲片:屬中國獨有的影片樣式。較具代表性的作品有:《梅蘭芳的舞台藝術》(上下集)、《紅樓夢》、《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野豬林》、《群英會》、《梁山泊與祝英台》(新中國第一部彩色影片)、《牛郎織女》、《天仙配》、《楊門女將》、《鍘美案》、《花木蘭》、《花為媒》、《劉巧兒》等。其中多部與香港合拍。

9、藝術性紀錄片:這也是中國獨有的一種故事影片樣式,是紀錄片與故事片結合的產物,其大多產生於「大躍進」時期的1958年至1959年,代表作是由真人真事改編,並由本人扮演的《黃寶妹》。

10、少數民族題材影片:中國是一個具有56個民族的國家,少數民族題材電影的意義,除了具有影視人類學的意義(即紀錄或表現少數民族的真實生活狀況)以外,還可以以其奇觀性而具有對非少數民族觀念的娛樂性意義。代表作品有《阿詩瑪》、《劉三姐》、《農奴》、《達吉和她的父親》等。其中,反映===========民主進程的《農奴》,以版畫式的粗獷、遒勁的光影處理,成為「攝影參與劇作」的一個極佳例證。

11、其他:舞台藝術片《東方紅》、動畫片《大鬧天空》(上下集》等。

7. 我國「十七年時期」的電影常用()來突出英雄人物。

b
4. 我國「十七年時期」的電影常用__B__來突出英雄人物。
A. 平拍
B. 仰拍
C. 俯拍
D. 正拍
E. 側拍
F. 反拍

8. 什麼是17年電影

1949—1966文革前。
電影的十七年

其實也就是一種政治體系下電影的一種中立資態

9. 十七年電影(1949至1966)哪些電影是謝晉的作品

1950
影迷傳 (副導演/助理導演)
1951
控訴 (導演)
1954
婦女代表 (副導演/助理導演)
雞毛信 (副導演/助理導演)
藍橋會 (導演)
一場風波 (導演)
1955
水鄉的春天 (導演)
1957
女籃五號 (編劇/導演)
1958
黃寶妹 (導演)
1961
紅色娘子軍 (導演)
1962
大李小李和老李 (編劇/導演)
1965
舞台姐妹 (導演/編劇)

10. 十七年電影有哪些

春天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