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產電影 » 香港電影為什麼沒落了
擴展閱讀
微電影年夜李俊 2025-01-11 11:24:52
日本電影在京東小住 2025-01-11 11:22:42

香港電影為什麼沒落了

發布時間: 2021-06-08 22:13:26

香港電影沒落了嗎原因是什麼

香港電影巔峰是1990年前後五年,時間劃分,大概是1985年到1995年。前期李小龍在70年代相當於給香港電影打基礎,2001年的《無間道》宣告香港電影最後輝煌。在1997年後香港回歸,香港電影便逐漸衰落。
雖然這個時間點卡得很巧妙,但香港電影的衰落,主要是因為美國對於電影技術上的工業革命。當美國電影技術工業革命成功過後,一如近代工業革命的國家相同,立刻站在行業制高點。

美國在90年代後期,已經拍出這些作品:《終結者2》《泰坦尼克號》《星河戰隊》等等。2000年左右,美國電影已經全面進入電腦數字特效電影,《黑客帝國系列》《指環王系列》《蜘蛛俠》等等。

但同時代的香港電影還在拍功夫動作片,拍警匪黑幫片,拍武俠奇幻片,拍喜劇愛情片。而整個香港除了徐克導演和周星馳導演(蜀山傳和少林足球),其它香港電影都沒有意識到電影技術革命落後的致命性。

這是最主要原因,其它重要原因大概還有幾個。

一是香港本土市場的狹小。

香港本土只有700多萬人口,外加台灣2300多萬人口,差不多三千萬人口,再算上東南亞和日韓的隱形市場,電影市場的消費基礎勉強足夠了。

美國90年代後期的商業大片,動輒上億美元的投資,香港本土市場太過狹小,根本撐不起這么巨大的投資。

二是香港電影已經做到巔峰,人才卻也外流了。

香港市場太小,當時大陸電影市場又沒有發展起來。像吳宇森,成龍,李連傑,周潤發,楊紫瓊等等男女巨星都先後進入好萊塢。而且不只是他們進入好萊塢,還帶著背後香港電影根本的精英團隊。

雖然等成龍等巨星回歸華語電影都老了,已經過了巔峰期。但成就不只是成龍一座奧斯卡終身成就獎,還有將中國功夫片傳播到了全世界各個國家,成為中國流行文化的一張名片和豐碑。

三是大陸市場的崛起,香港電影人才集體北上

1997年過後,大陸的改革開放已經有二十年,經濟迅速發展,而大陸是有14億人口的巨大市場。當時市場沒有現在這么好,但張藝謀的《英雄》打造的兩億多票房,也不是香港本土能夠對比。

所以,同時代的香港電影人,除了成龍,李連傑這類功夫巨星。其它香港電影人,集體選擇北上發展。

四是香港電影人才集體北上後,香港本土人才青黃不接

香港功夫動作片巨星的老去,香港上世紀女星的嫁人或者老去,香港歌手偶像的老去。再到香港導演和精英人才的集體北上,香港本土自然面臨人才青黃不接的窘境了。

⑵ 為什麼有人說九七之後香港電影就衰落了

第一個就是時代不一樣了啊。97年之前,香港是在英國的統治之下,97年以後,香港回歸了,成為了中華大家庭的一員了。這個時候的香港電影也開始跟我們的國家的政治經濟密切相關了,很多人覺得香港電影已經沒落了,主要是因為香港的動作電影、搞笑電影、英雄電影的市場已經飽和了,加上了新的時代,香港人感覺跟之前不一樣了,所以才會有沒落的感覺。



實際上,香港的電影還是一如既往的優秀,只是大家的審美觀點發生了變化,讓人覺得香港電影不好了而已,這個是假象。你喜歡現在的香港電影嗎?

⑶ 香港電影為什麼衰落了

老導演不思轉型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香港電影進入顛峰時期。這個時期的香港電影無論從影片的數量、類型還是質量上都達到較高水準。這時的香港電影界更是能人輩出、實力當道!!!香港電影此時到達顛峰,享有「東方好萊塢」之美譽。
然而,進入二十一世紀香港電影一落千丈,不僅影片數量年年遞減,佳片更是屈指可數。究竟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急劇滑落?原因在哪裡,有人說是經濟問題,也有人說是後繼無人的問題,還有人說是好萊塢的沖擊的問題等。

當然,內地這幾年發展快也是值得肯定的。我們這些土老冒憋足了氣,奮力頂內地票房。呵呵,不過從最近幾部叫座不叫好的電影看我們,大家看的是熱鬧而不是按需所求的看電影

⑷ 香港電影沒落了嗎為什麼

沒落了。二十一世紀香港電影一落千丈其實正是香港電影製作的"明星制"造成的不光是電影明星 ,也包括導演明星一直注重用明星大導演來吸引人 ,不注重培養新人,結果,明星會老的,導演的才華也會盡頭的於是 ,終於衰敗了。

⑸ 香港電影到現在沒落了嗎真正的原因是什麼

香港電影作為一個現代特殊文化上已經失去意義。雖然香港的電影人依舊在電影界佔有一定的地位,同時也有像杜琪峰,林超賢等著名導演不斷推出精品電影,但是依然改變不了香港電影的沒落,這是因為什麼呢?原因一是因為時代進步,拍攝電影的技術成熟。原因二是因為香港地區的影視公司爭奪市場資源。

香港電影由盛轉衰

如今的香港電影青黃不接,因為本土市場比較小,在大片時代中嚴重不協調。而且隨著美國電影的上映,大家基本都紛紛躲避。所以香港電影要想發展下去,就要接中國的市場,可這並不容易,因為國內的電影也進入飽和階段,更別談還要跟其他人爭奪這塊蛋糕了。

⑹ 香港電影為什麼會衰落

這。。。香港電影沒有衰落這一說吧,由於香港回歸了,政策利好,很多香港電影人、編劇、編劇等等有經驗的都到大陸發展,成為祖國大家庭的一部分,其實港產片跟大陸片已經很難分得清楚了,很多香港人都參與到祖國的發展建設之中,其實好像很多有名的電影,如葉問,甄子丹等動作演員,都是香港人,現在很多電影都是香港跟大陸合拍。
說白了香港畢竟是資本主義社會,電影人,特別是投資電影的公司以及製作公司,都是朝著利潤去的,都樂意跟大陸這邊合作,然後在大陸上映,大陸上映一部電影票房收益無可厚非的會比香港多,畢竟大陸上映說的是跟10億以上的市場合作,香港只有700萬人,不一樣的。
當然現在還存在一些香港純本地的製作,不過已經是很少了,大部分的題材都是不太可能在大陸上映的題材,所以大陸這邊接觸的人也比較少,可能大陸這邊接觸的人比較少,要看的話可能只能到香港看的。。不過香港的電影產業還是非常強勁的。。。

⑺ 為什麼說現在的香港電影沒落了

每次提起港產片,腦海里就會情不自禁浮現出很多充滿「港味」的場景,在80/90年代,香港電影被稱為「東方好萊塢」一點都不為過。但隨著時代的發展,輝煌的香港電影似乎一去不復返,並不是說現在沒有港產片或者說現在的港產片不好看,只是這些港產片越來越不正宗了!

可能是由於合資影片越來越普片化,原來充滿」港味「的電影約見越少,正因為如此,才會說香港電影的沒落,沒落指的是沒有香港自帶的味道了,而這些是什麼味道呢?為什麼沒有了這些味道,香港電影就沒落了?下面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要說的是」粵語味「,現在很多都是國語版的港片,為了迎合全國人民的喜愛,獲得更多的票房,香港電影不在把眼光放在本土,更多時候用的對白都是能讓內地觀眾Get到的。語言也是用國語的,但用國語翻譯,就缺少了粵語中有的一語雙關的妙用,沒有了特色的同時反而讓人看得莫名其妙。

其次就是」市井「味道,去過香港的朋友都知道香港既是一個繁華大都市,但他也可以變得很市井,這就是他的獨特環境,因著這些獨特的環境,成就了許多經典的港產片。

⑻ 現在的香港電影為什麼沒落了

我覺著主要是市場有了變化,加之人才外流,香港電影人的青黃不接等等一系列問題。
關於他的沒落這里可能涉及到很多問題,但我本人比較反對歸結於香港回歸的觀點,千禧年之後的香港電影還是有很多經典影片的,如《少林足球》、《功夫》、《無間道》、《黑社會》、《花樣年華》等等,這些都是叫好的作品。
但是10年之後,這種情況急轉直下,很少看過眼前一亮的作品了。

⑼ 香港電影沒落的原因有哪些

檸檬從小就喜歡看香港電影,因為個人比較喜歡看警匪片、動作片。《英雄本色》《古惑仔》《我是誰》這些電影都是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佳作,但從92年開始港片的影響力已經被國外影片替代。

香港電影之所以沒落,很重要的原因是傳統的警匪片和動作片沒有大突破,沒有更加新穎的東西,所以很多觀眾都被國外警匪片和動作片中的特效所吸引。

另外,很多大牌明星都在隱退或者轉到幕後,沒有能夠真正在熒屏上獨當一面的新人演員,時間一長,製作方只能轉方向。

其次,製作方不想投入更多的技術力量改變香港電影的落後狀態只能被淘汰。

⑽ 現在的香港電影越來越差,為什麼

1985-1996年。香港涌現大批優秀電影香港涌現大批優秀電影,票房冠軍成績上漲到5700萬元,達到了階段歷史的頂峰。這個時代可以說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 強大的明星魅力,出色的商業片製作能力,相同的文化背景,使得香港電影在台灣、新馬泰等海外華人社會同樣獲得認同。同樣,出色的電影為香港電影帶來大量的資源。使得香港電影更加繁榮,但為什麼從97年開始,香港電影就開始沒落,鮮有優秀的電影出現呢。

內因:1.邵氏對香港電影業的壟斷,提及香港電影,必定跳不過邵氏。當時的邵氏電影可以說是獨大,有演員有片場有影院,全產業聯動。而且當時的演員全靠工資生活,任你的電影再火也不會有太多的額外收入。這些大量減少了電影拍攝的投入,所以縱然電影票房不好也不會有太多的回本壓力。但這也讓邵氏並沒有繼續加大電影的投資,盡管香港電影那時一片繁榮,但是成本的限制卻讓其沒有足夠的進步。雖然邵氏對香港電影做出了貢獻,但是以其體量,是否做的足夠多呢?

2.資金問題:粗製濫造的電影導致資金回本困難,無法盡快投入新電影的拍攝。本土經濟不景氣,外商開始撤資尋找新的市場。當時的年代,雖然大陸已經定下對西開放的基本政策,但是中西方在政策,貿易,法律上仍有很多問題出現,這時候,被英國統治一個多世紀的香港就成為大陸同西方及台灣的經貿中轉地。但是隨著大陸開發政策的逐漸實行和落實,香港的經濟也收到沖擊。3.演職人員:提起香港電影的衰落,估計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好演員好導演青黃不急,但為什麼我放在後邊說,因為這其中有這因果關系,正是因為香港市場受到沖擊,周潤發,成龍等投身好萊塢,但當時的香港環境卻沒法迅速造一匹新星出來。

香港電影的衰落,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外因:外因:1.國外電影業的崛起:1997年,《泰坦尼克號》獲得21億美元的票房。而同年的香港票房冠軍只有4500萬。從97年開始,香港的海外市場敗退,本土市場也受到擠壓。而在國外電影蓬勃發展的同時,香港電影卻仍是踏步不前,票房冠軍仍然在三四千萬左右徘徊。2.觀眾喜好的變化:經濟發展的同時,人們的需求也發生了變化,加上美國大片的沖擊,觀眾開始追求更高製作,更新穎的電影。而香港電影仍是那幾樣,並沒有出現真正的創新。3.國際經濟局勢的影響:97後,國際經濟的發展帶動了各國電影的發展,韓國,美國都出現了不少優秀的電影,而原先投資香港電影的台灣金主也開始撤資,香港電影的市場和資金供應都受到影響。

這些原因也形成了惡性循環,讓香港電影的崛起變得更難,也很難重現當初的繁榮景象,再涌現出往日的經典電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