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中國合夥人》的影評!!!
發到你郵箱了,請採納。有什麼其他問題可以再追問我,繼續為你解答。
Ⅱ 中國合夥人影評
中國合夥人濃縮了一個時代的年青人對夢想的堅持,而成東青、王陽、孟曉駿則分別代表了三種不同性格的懷揣夢想的年青人。
成東青篇:成東青是個標標准準的「土鱉」,他出生農村,一直以淳樸、木訥的觀念看待著世界,成東青這一土鱉正是被人瞧不起的典型代表。但他一直懷揣著夢想,他看似懦弱愚蠢,但實則又是勇於堅持理想、令人欽佩的,可以說他是大智若愚。他愛自己的夢想,愛自己的事業,當所有人罵他賣國賊時,他並未退縮,而是勇敢的站了出來,維護自己的夢想,試問,又有幾人能做到他這樣呢?
王陽篇:王陽是個徹徹底底的憤青,大學時代,他肆無忌憚地揮霍著青春,喝酒、跳舞、泡辣妹、打群架,樣樣在行。他以自己的價值標准看待世界,他瀟灑地揮霍著自己的青春。可以說,王陽的每一個階段都活得很精彩,被洋妞甩了又如何?至少我曾經愛過。王陽的成功順暢地令人嫉妒,王陽代表那些及時行樂的成功者。
孟曉駿篇:孟曉駿的家族可以說是海龜世家,父輩們的熏陶使孟曉駿也走上了留洋之路。孟曉駿是個典型美國性格的人,他真實的可愛。犯了錯又怎樣?至少我敢承認!他有么說么,敢於表達真實的自己。他在美國並不順利,也窩窩囊囊地過日子,為生存而哭泣,因困難而落淚,但他卻是個不被艱難打倒的人!總有一天,我會成功的,即使現在我落魄的連狗都不如!終於,最後孟曉駿還是成功了。
綜述篇:《中國合夥人》中的三個男主角分別代表有著不同價值觀但卻仍然走到一起的朋友,即使他們有著這樣或那樣的分歧,即使王陽最後說,不要跟最好的朋友合夥開公司,但正是他們三個的努力才成就了新夢想,也成就了他們嶄新的夢想!可以說,三個人中,孟曉駿是軍師,統管全局,王陽是技術專家,他有著專業的技能,而成東青,這個土鱉,卻是凝固三人感情的關鍵,成東青對新夢想的不離不棄感動了每一個合夥人。因此,他們所有人都願意與成東青堅持到最後。
Ⅲ 求 [中國合夥人]電影,觀後感2500字。求手打。不雷同。
調成泛黃色調,溫火熱煮青蔥歲月,
《中國合夥人》里有舊時代熱血青春;三個青年從
一無所有到身家萬貫,這是一部勵志大片;橫跨幾個年代,裡面有時代的斷截面;
還有始亂
終棄的愛情,有始至終的友情„„陳可辛想說的東西很多,但什麼都沒講徹底。或許,
其實
是這樣,
他並不想說這么多,
他只是覺得要堆砌這么多,
因為這些對票房可能有益。
經過
《武
俠》和《血滴子》
(監制)或小或大的失敗教訓,他對失敗產生前所未有的恐懼,迫不及待
想找個機會消除挫敗感。
陳可辛擅長刻畫情感,
收集整理以及更大一點的群體情懷,
他所有的電影都在圍著情感
打轉,
即便在嘗試拍攝中國式大片時,
類型電影的框架也壓制不住他對情感的突出關注。
這
是陳可辛最大的優點,他懂得人性的復雜,情感的美好與哀愁。可惜在《中國合夥人》里,
他並沒發揮出上好狀態,
成冬青、
孟曉駿和王陽三人的性格和關系變化,
包括他們各自的愛
情,除了偶現的動人妙筆,幾乎全靠旁白幫忙。在講述方式上,我沒見過這么笨、這么匆忙
的陳可辛,旁白多得令人厭煩,簡直退化到早期作品《雙城故事》的地步,旁白甚至比之更
泛濫。
設想一下,假如抽掉三人相互交叉的旁白,
僅藉助於畫面和情節,他們三人的性格和
情誼差不多會坍塌。
過於依賴旁白,
就像強行灌輸的評述,
生硬地為觀者構建對主角們的印
象。
作為北上拍片的港區導演,
對於影片營造的上世紀八、
九十年代的時代質感,
當給予一
些表揚,
這也是陳可辛從不失手的地方。
不像別的香港導演到了內地,
港味與陸味倉促雜交,
如蹩腳的國語配音一樣令人難受,
陳可辛的
《如果·
愛》
、
《武俠》
,
包括這部
《中國合夥人》
,
並沒出現不自然的怪異問題。當表面功夫做足,就要深入內核精神。王陽是個文青,留著長
發,有觀眾向陳可辛提問,王陽是否有海子的影子,他坦承,不知道詩人海子是誰。這個無
關緊要的事實,
泄露了很多秘密,
可解釋三個人物沒有人格
(不一定是高尚的)
魅力的原因。
陳可辛終究對人物的外在和內在設定有距離感,
他做了功課,
但視野和經驗不夠。
王陽的文
青范,
孟曉駿的世家子弟樣貌,
成冬青艱難求學的漫畫式描述,均流於類型片的套路化,盡
管他們的形象借鑒了現實人物。
校園、創業、泡妞、決裂,自從預告片曝光,就可推斷《中國合夥人》可能和大衛·芬
奇講述
Facebook
創始人故事的《社交網路》有關聯。出來的成品,果然證實了這個猜測,
《中國合夥人》偷了《社交網路》不少東西,這真令人尷尬。成冬青三人和美方律師對峙的
戲及對整個電影的牽引作用,和《社交網路》如出一轍。甚至可以再一步推斷,
《中國合夥
人》
的誕生,
就是
《社交網路》
催生的產品。
主創照著
《社交網路》
的樣子,
找適合的故事,
左轉右拐到了新東方俞敏洪他們的頭上。
Ⅳ 中國合夥人觀後感1000字,不要隨便復制的,有點質量。
今天與室友在沖動的一瞬間就去看了中國合夥人這部電影,看完後就知道這沖動是正確的不論影評怎麼說這部電影在我心中這是我看過的最優秀的一部!看完後感慨頗多,卻因自己言辭拙劣竟表達不出現在的感受,但無論如何也要寫點什麼……有影評寫得好「中國合夥人」,就像一列人生的列車,將看戲的人,帶入了關於夢想與人生的世界。看過之後,我們會學會思考,人生與世界。就如劇中所言,到底是我們改變了世界,還是世界改變了我們?這個問題的珍貴之處,就在於,或許每個人都有一個答案。
電影的劇情看似老套三個好友共同創業的故事,但細節處卻處處讓觀影者產生共鳴,三個人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人生觀,細細品來發現每一個人的故事卻又是成千上萬奮斗過的人的原型任何人都會在裡面找到自己的影子,很多情節都有一種讓我想哭的沖動,究其原因不是故事有悲傷或是有多感動,而是從他們的故事裡找到了深深的共鳴心因此被震撼。正值大三正是為夢想拼搏的時機很慶幸看到了這部影片,他讓我重新審視了現在的自己以及對自己未來的看法。
看到影片里程冬青對大學的執著考了三年才考上,為了追趕偶像孟曉俊而在大學里讀了八百本書,為了在別人問自己單詞的時候不被問倒背了所有市面上的牛津詞典,縱使影片有誇張之處但我相信現實里真的有夢想並渴望成功的人一定會做出一般人以為不可能做到的事,我深深堅信這一點。對此我對現在的自己也很慚愧……行動上欠缺了太多,總是在給自己找各種各樣的理由原諒自己,心中的夢想在遠大再志向高遠又能怎樣呢?行動上的懦夫終究會是個失敗者,從今天起一定會深深反思然後找到最正確的路繼續前行。
影片里有很多經典的台詞「什麼是夢想,夢想就是讓你感到堅持就是一種幸福的東西」。「我們只有在失敗中尋找勝利,在絕望中尋求希望」。這些所謂類似的大道理以前我們一定都或多或少的聽到過,但如今放到了這部電影里卻更能引起我的共鳴,我一定不會讓這部電影白看!
談到程冬青孟曉俊王陽三人的友誼我也感觸頗多,當程冬青遇到困難的時候糾結要不要給剛剛吵了一架的孟曉俊打電話時,孟曉俊以及王陽已經默默的站到了他的辦公室門前,還有汪洋婚禮上大吵一架後彼此默默流出的眼淚,我想這就是真正的友情吧我羨慕他們一起成長一起拼搏一起幹事業的歷程。真心羨慕~我知道成功的路上一個人是不可能走到最後的,只有在摯友的陪伴下你才能克服重重難關。現在希和萌是我最好的朋友電影里看到了我們三個的影子但很慶幸大學里遇到了他們,即使我們的夢想不同,拼搏的歷程不同,但我依然還是很滿足的,有幾個現實中能遇到像電影里三個人那樣的,只希望我們三個以後會越來越成長想法越來越成熟,都變得越來越優秀,即使無法在未來共同拼搏,我也依然希望未來他們兩個不會是我打電話會很緊張的人,是我精神上可以依靠的人是讓我可以訴說苦難的人……
其實還有很多感想,文字功底太弱實在表達不出太多,只想說這部電影真的很值得我們這個年齡的人一看,每個情節總有讓你產生共鳴的地方,讓我們了解我們現在到底是否在做堅持並讓我們幸福的事情,我想我已經找到了……
最後用裡面的台詞最結尾「如果額頭終將刻上皺紋,你只能做到,不讓皺紋刻在你心上」。
Ⅳ 我看中國合夥人的時候看些什麼(中國合夥人)影評
夢想屬於每一個人
初看這部電影的預告,讓我非常反感,作為一個自認帶有狹隘民族主義觀的我來說,電影預告中大學生申請簽證失敗被拖出美國大使館還高喊著:「美國需要我」的那一幕讓我像吃了蒼蠅般惡心,但當我看完這部電影,我發現我錯了,這是一部能引起觀眾產生共鳴的一部電影,不管你去沒去過美國,考沒考上大學,上沒上過新東方,都能在這部電影中找到年少時懷揣夢想的那個自已,夢想屬於每一個人,我的夢,世界的夢!
前後兩部憶往昔歲月的電影前後上映,在這里當然會想當然的先做一個比較,作為一名90後不管是《致青春》還是這部《中國合夥人》那段歲月離自已都都太過遙遠了,但是這些憶往昔歲月稠的電影,卻能引起你我內心深處最強烈的的共鳴,甚至我的同學我帶他參加觀影會後,他自已還想再去看一遍《致青春》,我們不曾經歷那段歲月,但我們同樣擁有青春,同樣懷揣著夢想,只不過《致青春》是一個青春未成的夢,而《中國合夥人》是一個成功的夢,但殊途同歸,都是販青春回憶電影的前提下,我更認可陳可辛的《中國合夥人》,其相較趙薇並不成熟的處女作,陳可辛的《中國合夥人》個人認為是他導演生涯中一個里程牌的作品,一氣呵成的電影劇情,抽絲剝繭的拍攝手法,帶著中國夢想的的正能量,都是這部電影個人認為要遠超《致青春》的亮點所在。
其實當自已去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是帶著很強的主觀反感去看的,甚至做好了大批這一部電影的准備,為什麼,作為一個中國人,電影預告中讓我感覺這部電影的核心觀念在於移民美國=成功,這樣的觀念其實我不說,但卻深深的植入在了某些中國人心中,當很多中國的「精英人士」獲得了這份「成功」放棄中國國籍,高昂的宣讀著美國移民宣言的時候,我真的不知道這些人內心是作何感想的,但當我看完這部電影顯然不是這么個中心,不然廣電就真成吃干飯的了,截然相反電影中孟曉俊在美國生活的艱辛和被歧視,王陽破碎的異國戀情,成東青與女友的分手都在表達著美國夢的一切並不是某些人想像中的那麼美好。我們生活的時代是一個艱辛的時代,但也是一個充滿夢想的時代,任何一個曾經創業,或者正懷揣創業夢的人一定會在看這部《中國合夥人》的時候引起內心最深的共鳴,好久沒有一部電影放完以後能響起掌聲了,那映後自發的掌聲足以證明這部電影的優秀所在!
夢想屬於每一個人,成功與否並不取決與他人,而更在於自已心中的那個夢。(轉載須註明:原作者夢里詩書)
Ⅵ 中國合夥人800字影評 原創
《中國合夥人》感覺有點假,但是非常激勵我
文/大眾影評網小編
看了《中國合夥人》覺得劇情與人物好多方面都有點假,但是想一下電影就是生活的另一種展現,中國合夥人三位主角從不同的方面對我這個奮斗在城市的農村青年有著激勵作用。
我很嫉妒成東青又傻又聰明
黃曉明一開始是一個土鱉,感覺是一下老實膽小的人,但是因為在外做家教而被學校開除後開自己的培訓機構,突然就成了一個很有管理能力,很厲害的一個老實,回到現實真的想了想機率挺小的。
首先不否定,中國合夥人看了之後確實感覺中國有很多有能力的人而且很多方面已經不像以前一樣了,我們有很多方面已經超越了美國。我們非常自信,黃曉明扮演的成東青的原型是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我非常佩服成東青,因為我雖然感覺他傻傻的但是好像有種特別的功能,特別是英語,他學習英語怎麼那麼厲害,或許是我嫉妒吧,因為我一直想學好英語但是一直學不好,成東青成了我的榜樣,我也好想像他那樣把整本英語詞典都能背下來,真的太神了,我漢語詞典也認不完全。
現實生活壓力大,王陽心態我最喜歡
佟大偉扮演的王陽說實話我看完整部電影後感覺他是活的最瀟灑的一個,但是我感覺他一點也不像搞技術的,這跟現實中差別也太大了,現實生活中搞技術的這么文藝的人真的很少,劇中他突然說一句要結婚了,婚禮上說了三句讓人很記憶深刻的話,可以看出他其實是一個非常成熟現實的一個人,而且活的很明白,比成東青更懂得生活,只能說我也很想有他這種心態,在現在這個浮躁的社會真的感覺有時候很累,但是生活要繼續,明天會更加美好,所以我們要勇敢面對。王陽是我最想成為的人,跟大眾影評網上一些網友說的一樣,真的我也想也為他這樣的人,挺不錯的。
孟曉駿我不喜歡,但是我很認可他這個人
再說說鄧超扮演的孟曉駿,真的一開始我挺不喜歡這個角色的,感覺他的條件比較好有點看不起別人,出國後失意我非常理解,他是個愛面子的人,回國看到成東青辦的學校應該是當時看見自己哥們混的比自己好有點不敢承認,也害怕。最後他們三個一起把學校辦的越來越大,到最後要上市,最後才知道孟曉駿很多不被人知道的苦經歷,他想要證明自己,跟有些人在公司很努力卻得認可一樣,他很努力但是平常不被人看到,他需要一種成就感,他很有能力,對市場把握很准也非常會創新非常大膽,我想這是值得我去學習的,敢想敢做,因為是男人,我們需要成就,我們不甘平庸。
Ⅶ 中國合夥人的影評!
《中國合夥人》里有舊時代熱血青春;三個青年從一無所有到身家萬貫,這是一部勵志大片;橫跨幾個年代,裡面有時代的斷截面;還有始亂終棄的愛情,有始至終的友情……陳可辛想說的東西很多,但什麼都沒講徹底。或許,其實是這樣,他並不想說這么多,他只是覺得要堆砌這么多,因為這些對票房可能有益。經過《武俠》和《血滴子》(監制)或小或大的失敗教訓,他對失敗產生前所未有的恐懼,迫不及待想找個機會消除挫敗感。
陳可辛擅長刻畫情感,以及更大一點的群體情懷,他所有的電影都在圍著情感打轉,即便在嘗試拍攝中國式大片時,類型電影的框架也壓制不住他對情感的突出關注。這是陳可辛最大的優點,他懂得人性的復雜,情感的美好與哀愁。可惜在《中國合夥人》里,他並沒發揮出上好狀態,成冬青、孟曉駿和王陽三人的性格和關系變化,包括他們各自的愛情,除了偶現的動人妙筆,幾乎全靠旁白幫忙。在講述方式上,我沒見過這么笨、這么匆忙的陳可辛,旁白多得令人厭煩,簡直退化到早期作品《雙城故事》的地步,旁白甚至比之更泛濫。設想一下,假如抽掉三人相互交叉的旁白,僅藉助於畫面和情節,他們三人的性格和情誼差不多會坍塌。過於依賴旁白,就像強行灌輸的評述,生硬地為觀者構建對主角們的印象。
作為北上拍片的港區導演,對於影片營造的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時代質感,當給予一些表揚,這也是陳可辛從不失手的地方。不像別的香港導演到了內地,港味與陸味倉促雜交,如蹩腳的國語配音一樣令人難受,陳可辛的《如果·愛》、《武俠》,包括這部《中國合夥人》,並沒出現不自然的怪異問題。當表面功夫做足,就要深入內核精神。王陽是個文青,留著長發,有觀眾向陳可辛提問,王陽是否有海子的影子,他坦承,不知道詩人海子是誰。這個無關緊要的事實,泄露了很多秘密,可解釋三個人物沒有人格(不一定是高尚的)魅力的原因。陳可辛終究對人物的外在和內在設定有距離感,他做了功課,但視野和經驗不夠。王陽的文青范,孟曉駿的世家子弟樣貌,成冬青艱難求學的漫畫式描述,均流於類型片的套路化,盡管他們的形象借鑒了現實人物。
校園、創業、泡妞、決裂,自從預告片曝光,就可推斷《中國合夥人》可能和大衛·芬奇講述Facebook創始人故事的《社交網路》有關聯。出來的成品,果然證實了這個猜測,《中國合夥人》偷了《社交網路》不少東西,這真令人尷尬。成冬青三人和美方律師對峙的戲及對整個電影的牽引作用,和《社交網路》如出一轍。甚至可以再一步推斷,《中國合夥人》的誕生,就是《社交網路》催生的產品。主創照著《社交網路》的樣子,找適合的故事,左轉右拐到了新東方俞敏洪他們的頭上。
大衛·芬奇在談《紙牌屋》時說,在美國,唯利是圖就像一種榮譽象徵,這也適用於《社交網路》,他夠狠,也夠坦誠。而《中國合夥人》,不可避免地帶有濃郁的中國特色,投資方面和企業家有關系,結尾陳列著企業家們的PPT,以為企業家樹碑立傳,來講一場中國夢。和企業家過度親密,造成影片難以撇清獻媚嫌疑的曖昧態度。成冬青在美捐錢讓一個實驗室嵌上孟曉駿的名字,這種情節,我不知該為他們的情誼動容,還是被受辱後耿耿於懷終於報仇的少年心打動,我更傾向於,這是高級黑,他們的心靈,代表了祖國土地上的精神世界,簡單而粗暴。
「如果皺紋終將刻在我們額頭,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讓它刻在我們心上」,用這種矯情詞句為整部電影總結收場,讓影片再降一個格調。這更像來自於青春文學的無病呻吟,空泛、聽著溫馨。別讓皺紋刻在心上,難怪到頭來總是蒼白與混亂。用一個創業故事,來定義尊嚴與中國夢,這種無可置辯的成功,含著令人不寒而慄的虛弱:打的是全民回憶情懷旗幟,何以在那些平庸、失敗的普通人身上喚起同樣的尊嚴呢。
陳可辛一直聲稱這次是再次拿起熟悉的題材,事實上,青春、奮斗、勵志、中國夢這些東西,遠遠超過了他可熟練掌控的范疇。這些年,陳可辛沒拍過爛片,而他的每次嘗試,每次創新,都不夠成功。《甜蜜蜜》那次,像是意外抵達巔峰,沒了岸西的劇本,他不知如何再塑一次完美。他太小心,太貪心於商業上的穩妥,於是連續拍著外形漂亮的電影,如果繼續如此,終將陷入越來越長的平庸路。
Ⅷ 求一篇 中國合夥人 關於創業的影評
陳可辛的新作《中國合夥人》給人的第一印象是,這片子徹底從最初的「藍翔技校」版屌絲病毒視頻中跳脫了出來,既徹底地勾起了70後80後的復古情懷,又迎合了90後對炫酷機智影像的追求,無論是劇情、攝像、剪輯的技術層面,還是演員表演、主旨設定等內容層面,影片之於今日的中國電影,都是高水準的。雖然無法超越《甜蜜蜜》那樣陳可辛的經典,亦足矣為趙薇同學樹立一個覘標——電影真的不是完全靠票房來評價的。
劇情設定無需多言,俞敏洪為代表的新東方原型打造出的故事,闡釋一代人在友情、愛情、事業和東西文化碰撞下的迷思,影片最後甚至直接PPT似的貼出了已經成長為如今社會精英階層的四五十歲老男人們的各個年齡對比圖。伴著《光陰的故事》勾人淚點的音樂,虛構的故事一下子有了些時代意義和現實落點,不過個人覺得這也成了全片唯一的槽點,這個PPT製作的真的不夠精良,甚至還不如之前《廚子戲子痞子》結尾的老照片。
在這樣的劇情背景中,陳可辛很好地完成了「講故事」的工作。三位男主角一個海歸、一個文藝、一個屌絲,略顯標簽化的人物設定因為流暢緊湊的敘事而不顯生硬,反而在前半段給影片加分不少。通過三個人在畫外音里的輪流主導來勾勒80年代初的燕京大學情景,配合一個個或大或小的包袱,觀眾自然而然地就被帶入到了那個時代。
這里不免要比較下近期題材撞車的《致青春》,趙薇同學真的可以跟陳可辛老師上一節生動的導演課。《致青春》的胃口太大,似乎想著把趙同學有所感觸的校園時光一股腦灌輸到觀眾腦中,頗有敝帚自珍之嫌,這也決定了影片後半段的潦草敷衍不知所雲。《中國合夥人》前三分之一流暢地使用了當年的流行歌曲契合劇情發展(這簡直就是對《甜蜜蜜》的致敬或者延續——首映結束後陳可辛也透露說,這片子里黃曉明跟女神無疾而終的感情,也是從甜蜜蜜那裡傳承來的),快速明快的剪輯來回穿,便干凈利落的烘托出了一幅80年代大學生生活圖景,全片100分鍾的時長也能順便提醒下趙同學,130分鍾如果不能每分鍾都讓觀眾有驚喜,真的就會變成每分鍾都在煎熬。
出色的前半部分玩兒的夠花哨也夠出彩,劇情的進展卻絲毫不受懷舊的影響。三位主人公分開開始了各自悲催的生活開,又聚首共同打造新夢想,再到關系出現裂痕,直至一直的和事老佟大為在婚禮上說出「不要和最好的朋友合夥開公司」,鄧超憤憤地決定去沈陽找人教英語,剩下黃曉明孤家寡人後,劇情終於迎來了最終的高潮。層層遞進的劇情,交叉敘事的結構,俗套的設定被陳可辛講出了一個接地氣又有新意的好故事。
特別值得給個贊的是該片出色的攝像。號稱「亞洲第一攝影師」的杜可風實力絕對不是蓋的。一向對光線宗教般迷戀著的杜老師這次沒有炫技,很多時候只是平實地用一個個 包含深意的鏡頭進行著影片的敘事。例如玻璃在影片中有多次出現,模糊不定的玻璃反射既沒有鏡面的直接暴力,又能巧妙地進行構圖和隱喻。鄧超在與黃教主爭論股份制問題的時候,分別與佟大為在辦公室打乒乓球,前景一直是玻璃,右側一直是佟大為,快速精巧的轉場、幽默的對白,交待兩個人逐漸開始意見相左,而最後一個特寫直接正面拍攝佟大為面部,教主一轉臉,兩人頭部合二為一,暗示了之後佟大為會站在教主這邊。隨後,在鄧超與黃教主提及公司上市時,一向屌絲的教主終於對好友說出了NO,這時鏡頭微微平移,一道細細淺淺的白色光線在前景的玻璃上逐漸變寬變大,將兩人分在兩側,暗喻兩人的隔閡已經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如此種種,不一而足。單從攝像上講,《中國合夥人》是足夠精緻的。
最後,順便表揚下三位主演演技的飛躍。這真的可能是黃曉明至今演技最好的一次了,放下耍酷扮帥的偶像派,徹頭徹尾地塑造起了一個農村屌絲,竟然最終不顯生硬,頗有了些農民企業家的氣質,該片大概也能算得上是黃教主演技的里程碑了。鄧超的演技一如既往的棒,出國前機場送別的一場戲,愣是把一個大男人的感情表現得無比細膩,催人淚下。
有笑點、有淚點,有回憶、有新意,偶有尿點,瑕不掩瑜。看完後回味咀嚼時才發覺,這個故事竟頗有了些中國版阿甘正傳的影子:同樣是一代人過往的大時代,例如因為中國申奧失敗而從天而降的電視機,北約轟炸南聯盟使館等;同樣是每個時代的神曲,像《海闊天空》《光陰的故事》還有齊秦;同樣是一個屌絲的奮起,黃曉明大學前和大學里「落伍」的行為舉止簡直就是農村二傻子附體,在這樣一個二傻子身上安裝點叫夢想的東西真是再合適不過了;同樣是愛恨情仇無所不包,每個人都在友情和愛情的漩渦里掙扎著生活。
借用片子最後的一句話結尾:也許有一天皺紋會刻上我的額頭,但卻不會刻上我的心頭(大意)。夢想是屬於青春的,若青春不老,則人生永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