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感覺近些年動作片的產量逐漸變少,香港電影市場有沒有可能重現那時武打動作片的輝煌,能具體分析下嗎
不太可能吧,畢竟現在拍攝的電影大多是為了賺錢而拍攝,就算有好的片子,但也回不去以前的輝煌了。
2. 為什麼現在的香港電影市場不景氣
中國電影市場少不了港產片的帶動,
現在不景氣原因是因為國產劇還維持著老方式的劇情。
時代在進步。當然也有人支持喜歡的。
3. 香港的電影市場有多大
香港電影市場已經隕落了,目前中國的電影市場最大, 台灣也還可以。
上個世紀90年代,香港電影達到巔峰,2000年以後,香港電影進入毀滅的時刻
劉德華為了香港的電影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扶持成功的就有寧浩的《瘋狂的石頭》
目前如最火的嘉華影業已經不復存在
多少的香港導演都進入了內地。包括大量的香港演員也都在北京落戶
台灣電影主要以愛情題材為主,目前屬於艱難狀體。
香港電影業非常苦難了
4. 香港電影衰落了嗎根源在哪
香港電影的衰落,有多方面原因。
首先要知道,一種文化產品的興起,肯定要依託於市場。有市場,有錢賺,產業才會興起。
那麼我先問,香港彈丸之地,為什麼曾經發展出那麼大的市場?
答案是,因為它曾在亞洲沒有對手。
當時全亞洲的娛樂電影,叫得響的基本只有印度、日本、香港。對於亞洲的華人圈來說,日本和印度電影畢竟有文化隔閡,但香港電影沒有。
所以,當時的香港電影往往能輻射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大陸、中國台灣等多個華人地區,加上題材非常豐富,涵蓋武俠片、槍戰片、喜劇片等多種成熟的類型,自然佔了亞洲電影半壁江山。
香港電影最強的時候,不要說亞洲華人圈,即使是日本人、韓國人都非常喜歡,原因很簡單,就是題材很好看。
但是後來,它的市場逐漸被搶奪——
1、90年代末,好萊塢特效大片席捲全世界,搶奪了香港電影的市場。大家可以回憶一下,《泰坦尼克號》《魔戒》《哈利波特》之後,很多人形成了一種觀念,大片去電影院看,一般的電影在電視上看就行了,所以好萊塢大片搶奪了香港電影的市場。
2、韓國電影、日本電影、韓劇、日劇開始大力發展商業化,也搶佔了部分香港電影的市場。2000年初,一大波日劇、韓劇、日影、韓影湧入我們的生活,其實他們也搶奪了香港電影的市場。
3、1996年香港正式實行買房搖號制度,香港經濟結構轉型,大量資金湧向房地產。因為市場份額被瓜分,很多投資者不再看好電影業。沒了錢,產業自然衰落。
4、人才流失。隨著香港電影業的衰落,很多電影明星、電影人才要麼出國,要麼退出電影圈(比如很多嫁入豪門的女星),要麼來內地這片新興市場尋求發展。最終結果就是,內地電影業越來越發達,北京成為華語電影的中心,而香港本土電影人才,卻呈現青黃不接的勢態,要發展,也必須北上。
以上就是香港電影衰落的原因。但也不用傷心,雖然「香港電影」這個概念,但香港的電影人才還是在繼續拍電影的。他們的經驗和思維,也已經融入「中國電影」這個更大的概念之中,這是好事。
5. 為什麼香港的電影市場那麼小 票房卻很受關注
香港號稱東方好萊塢,重要的是香港是國際著名的造星工廠,本土文化融合西方元素,電影藝術不可小覷、
6. 說實話香港影視業的繁榮只是趕上了別的地方還沒發展起來的好時候,有些香港電影人還在整天吃老本,炒冷飯
問題是,內地現在拍的影片質素還遠遠比不上香港80、90年代拍的電影,例如,論拍喜劇片能比得上80、90年代的周星馳、許冠傑、麥嘉等?內地徐崢、沈騰拍的喜劇片很一般,看的時候根本笑不出;論拍警匪片能比得上李修賢、周潤發、梁朝偉等?論拍神怪、僵屍片能比得上林正英?內地拍的所謂神怪、恐怖片,沒有一部能看得入眼!80、90年代林青霞、張曼玉、王祖賢等明星拍的武打片更是秒殺現在垃圾小花拍的古裝片。香港電影市場因為97大批影視製作人才移民海外,加上90年代後期VCD翻版興起,重創香港電影,直到現在還沒恢復元氣。
7. 如何看待現在的香港電影市場
現在的香港電影市場,早在2010年前開始就已經明顯的走下坡路了。香港影視的沒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經濟大陸的影視業開始發展了,沒有製造業做基礎的香港,經濟開始停滯不前、甚至衰退。
8. 為什麼香港的電影市場那麼小,票房卻很受關注
香港電影(Hong Kong Film)是華語電影的先驅者。華語電影是分割成四個地方發展的:香港電影、大陸電影、新加坡電影和台灣電影。香港作為英國的殖民地,發展成為華語世界(包括海外華人社會)以至東亞電影的製作基地之一。幾十年來,香港一直是電影工業基地之一和電影出口地之一,人們把它稱做東方好萊塢。香港電影是較著重滿足觀眾口味的商業片,由無厘頭式喜劇和動作片所主導。香港電影有一個發展完善的「明星制度」。香港燦爛的流行電影有一班支持者,而香港電影亦成為文化主流,滲透在世界每個角落。
香港電影不僅是一個地域概念,也是一種電影形態的概念。在中國的近代歷史進程中,香港一直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地方。一方面,它的思想文化受到西方殖民文化的影響,另一方面又一直保持著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血脈相通的關系。中西方文化的結合造就了獨特的香港電影。不過,需要指出的是,1949年以前的中國電影史基本上是以上海電影為主體的中國電影史,香港電影雖然也有其地域特色,但總體上看,與內地電影一脈相承,香港電影不僅與上海電影有著一致的文化傳統和歷史背景,兩地電影的交流也十分頻繁,從某意義上可把香港電影看作是內地電影的一個分支。1949年以後,才出現所謂「三地電影」的概念,但初期內地對香港電影的影響仍十分明顯,一直到七十年代,香港電影才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電影形態。
9. 香港電影的沒落,為什麼都說成是因為97回歸
應該不是
香港電影沒有沒落吧,現在依然發光發熱,只不過是換了一種形式,更傾向於與大陸合作合拍電影。
其實90年代末,95年以後盜版橫行,加之2000年以後互聯網興起,各種盜版下載層出不窮,對比動輒100多的電影票,還有300多的VCD乃至DVD光碟(當年是以VCD為主,清晰度堪憂),很多人選擇了盜版。為此香港推出了版權條例,甚至重罰BT下載的人,無奈效果很有限。
03年的時候載入沙士疫情,香港電影處在一個相對困難的時期,此時出了《無間道》系列,大獲成功,獲得公認,因此也一言三拍了。
其實後來隨著香港與大陸簽訂各種經貿協議,很多香港電影人都跑去大陸拍戲拍電影,他們也在電視節目上坦誠說大陸市場比香港市場大太多,而且時間安排寬松,收入是香港的好多倍,好像周星馳以前的電影,在香港票房幾千萬乃至一億就算是票房冠軍,然而周星馳的美人魚在大陸票房就能有12億。。。
因此近年來除了很多愛國題材的電影,如葉問。也有很多香港人參與的電影如《我的戰爭》還有《智取五虎山》等等,因應大陸市場推出合乎市場需求的電影吧,應該說現在與大陸融合發展得不錯。
很多製片人都在大陸發行電影了。
主要是近年來多了人去電影院消費,人口多,所以電影也收的好,再加上電影院合理的營銷,讓電影市場蓬勃發展。。
10. 大陸未富裕前,香港電影的主要市場是哪裡
很多,台灣、日本、韓國、東南亞、西歐等等。尤其是八十年代前期,這些地區的都是香港電影與好萊塢電影的天下。成龍很多電影都是亞洲地區國家的年度票房冠軍。成龍、洪金寶、周潤發、許冠文、劉德華在這些地區都擁有大量的影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