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好看b級電影
看來你是昆汀·塔倫蒂諾的粉絲啊!
介紹幾個你現在還沒有看到他的電影!
「罪惡之城」,「落水狗」,「低俗小說」,「墨西哥往事」(又名:殺人三部曲),「刑房:亡證明」,「四房」,「危險關系」,「人體皮膚客棧「,」天生殺手「,」無恥混蛋「。
昆汀是B級電影的集大成者,B級片不一定是乳腺癌和番茄醬飛膜,他還代表美國的另類文化,我希望你慢慢欣賞。
⑵ B級片的相關介紹
B級片因為缺乏預算,所以品質不是很好,通常沒有大明星,但類型是大家喜歡的,劇情賣點常跟牛仔、黑幫、恐怖題材有關。不少動作恐怖片是B級片,雖然它們不算名作,但是在流行娛樂文化里就像Kuso Game一樣,B級片仍有其影響力。以上是標准解釋,但對B級片的釋義更廣,史蒂芬·金的大多數電影都是B級片,香港產片基本上都屬於B級片格局,就連《木乃伊》第一季都屬於B級片。有一部恐怖TRPG All Fresh Must Be Eaten(AFMBE)系列就是B級片走向。
在論及美國電影類型的時候,「B級片」是一個經常被提起的名詞。當《生死時速》獲得巨大成功的時候,人們說基努·李維斯已經走出了「他的B級片時代」,當吳宇森導演的二戰影片《風語戰士》遭遇慘敗的時候,影評家又諷刺這是一部「A級製作的B級片」。在這些褒貶分明的話語中,「B級片」明顯被貼上了「次等、粗糙、劣質」的標簽。而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誤解。 B級片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當時發生的兩件事情極大地刺激了電影工業的發展。第一是有聲片的出現,大大地增強了電影的娛樂性,擴大了觀眾群體;第二是經濟危機和隨之而來的大蕭條,嚴酷的生活讓無數人走進影院,以求得片刻的逃避現實。因此在美國電影史上,人們用「黃金時代」來形容整個30年代。
也正是在這一時期,出於招徠觀眾的目的,美國電影市場上出現了所謂的「雙片制」,即在夜場電影中一次安排兩部影片放映,而票價基本保持不變。這兩部影片中,往往其中一部是投資巨大、製作精良的「A片」,另外一部影片則是成本低廉、水準相對粗糙的「B片」。久而久之,人們又習慣性地稱之為「A級片」和「B級片」。
誕生於電影工業飛速發展時期的B級片,從一開始就把觀眾放在了至高無上的位置。這類影片多為科幻、恐怖和警匪題材,低成本限制了它採用昂貴特技營造視覺奇觀的可能,於是導演往往轉而在畫面的刺激性上下功夫,大量暴力血腥怪誕的情節與畫面成為此類影片的標志性特徵。20世紀50年代之後,為了抵禦新興電視業的挑戰,好萊塢將重點放在了寬銀幕立體聲技術的發展,以及製作宏大史詩片等方面。雙片制逐漸取消,然而「B級片」的稱謂卻從此流傳下來。 此時,經過30年的發展,B級片已經成為美國電影業界的一個龐大種群。蒂姆·伯頓導演的影片《愛德·伍德》就講述了一個一貧如洗卻又瘋狂熱愛電影的青年人,在B級片世界裡艱苦打拚的故事。歷史上的愛德·伍德的主要作品有《戀屍狂》、《9號計劃》等影片,他拍了一輩子的低劣B級片,在美國有「史上最差導演」之稱。而另一位著名的B級片導演羅傑·科曼則比他有才氣得多也幸運得多。他至今已執導了《情人節大屠殺》等50多部影片,為300多部作品出任製片,堪稱不折不扣的B級片之王。
平心而論,歷史上的B級片確實大多屬於低級平庸和粗製濫造之作。但隨著電影技術的不斷發展,特技手段更新換代的速度加快,B級片導演也越來越有機會以低廉的價格實現具有一定水準的特技,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作品。
⑶ B級片和cult片的區別
B級片的說法,是根據美國分級制度來的,美國電影上映之前,由電影局進行電影分級,大致說有兩種:一種是無限製片,任何人都可以看。一種是限制級,如G-13,就是說13歲以下須家長陪同。B級片也就是限制級,被列入B級片,理由有暴力、粗口、色情等。CULT片,不是由官方制訂的,只要是異類的片都可以歸入CULT片。
2.所以從分級的角度看。B級片是有比較明確的標準的——只限於有分級制度的國家。比如中國沒有分級制度,就完全沒有B級片。
3.從內容上看,B級片跟CULT片有許多交集。但CULT片更注重於異類,與主流思想不同。比如暴力血腥,B級片大多控制在「美觀」程度,而CULT的血腥有可能挑戰觀眾的承受能力。
拓展資料:
B-movie,指低預算拍出來的影片,不屬於通常所說的電影分級。B級片是從製作投入上劃分的等級,而通常所說的電影分級是從內容尺度和觀眾年齡上進行區別。
B級片拍攝時間短且製作預算低的影片,所以普遍布景簡陋、道具粗糙,影片常缺乏質感,沒有良好的品質。另一方面,因為製作預算的限制,通常B級片並沒有大明星參與演出,但都刻意挑選大眾喜歡的類型,常挑選與牛仔、情慾、黑幫、恐怖、神怪、科幻有關的劇情題材,偶爾也會抄襲當下流行的劇情模式。
B級片中佔大部份是恐怖片,黑幫電影,其次還有軟情色電影。雖然它們不見得讓大眾所接受,但常在次文化引起廣泛討論,仍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⑷ 求部老的香港B級恐怖片…
魔圖
⑸ B級電影指的是什麼
B級片指B-movie,是從製作投入上劃分而來的,因為B級片屬於低成本的影片。B級片普遍布景簡陋、道具粗暴,就是比較LOW,通常為了觀眾的獵奇心態,也為了票房,暴力、情慾、黑幫、恐怖、血腥、科幻等都成為B級片重要的元素。
A級片:A-plctur,源自美國20世紀30年代的術語,用來指兩部同時上映的影片中 ,品質較佳的那部電影,或是預期有大量觀眾群的電影。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中國大量引進美國大片,有很多在內容上有問題,因此也被稱作A(Alt movie)片。
沒有C級D級片。
代表作:
1、《德古拉》開啟了恐怖片的黃金時代。本片也是經典之作《驚情四百年》的範本和靈感來源。後來的《畸形人》由真實的畸形人出演,片中挑戰觀眾生理極限的畫面使該片上映時票房慘敗。但是在《美國恐怖故事》第四季中,依然是以《畸形人》為雛形,可以說影片的影響還是很深遠的。
2、《畸形人》
恰到好處的把握了B級片與觀眾之間的關系,將觀眾對電影的恐懼完美的轉化為刺激,導演向我們拋擲了一個犀利的提問:到底誰才是「正常人」?不過後來因為題材過於怪誕,飽受爭議,最後被禁。
3、《月光光心慌慌》
一部老式恐怖片,也是很多恐怖片俗套的起源,自有它的獨特味道。萬聖節南瓜燈恐怖元素以及緊貼劇情的配樂,都是該片的經典之處。
(5)香港b級電影擴展閱讀:
美國的電影分級制度(FAQ)
1、G級:大眾級,適合所有年齡段的人觀看--該級別的電影內容可以被父母接受,影片沒有裸體、性愛場面,吸毒和暴力場面非常少。對話也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經常接觸到的。
2、PG級:輔導級,一些內容可能不適合兒童觀看-該級別的電影基本沒有性愛、吸毒和裸體場面,即使有時間也很短,此外,恐怖和暴力場面不會超出適度的范圍。
3、PG-13級:特別輔導級,13歲以下兒童尤其要有父母陪同觀看,一些內容對兒童很不適宜——該級別的電影沒有粗野的持續暴力鏡頭,一般沒有裸體鏡頭,有時會有吸毒鏡頭和臟話。
4、R級:限制級,13歲-17歲觀眾要求有父母或成人陪同觀看--該級別的影片包含成人內容,裡面有較多的性愛、暴力、吸毒等場面和臟話。
5、NC-17級:17歲以下觀眾禁止觀看--該級別的影片被定為成人影片,未成年人禁止觀看。影片中有清楚的性愛場面,大量的吸毒或暴力鏡頭以及臟話等。
⑹ 什麼是B級電影
B級電影(B-movie),指低預算拍出來的影片,不屬於通常所說的電影分級。B級片是從製作投入上劃分的等級,而通常所說的電影分級是從內容尺度和觀眾年齡上進行區別。
B級片拍攝時間短且製作預算低的影片,所以普遍布景簡陋、道具粗糙,影片常缺乏質感,沒有良好的品質。另一方面,因為製作預算的限制,通常B級片並沒有大明星參與演出,但都刻意挑選大眾喜歡的類型,常挑選與牛仔、情 欲、黑幫、恐怖、神怪、科幻有關的劇情題材,偶爾也會抄襲當下流行的劇情模式。
B級片中佔大部份是恐怖片,黑幫電影,其次還有軟 情 色電影。雖然它們不見得讓大眾所接受,但常在次文化引起廣泛討論,仍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⑺ 電影是如何分級的B級是什麼意思
電影分級制度把發行的電影根據成人內容將其劃分成特定級別,並給每一級規定好允許面對的群眾群,以便區分其面向觀眾,起到指導未成年人看片的作用。
相關介紹:
1、B級電影:
指低預算拍出來的影片,不屬於通常所說的電影分級。B級片是從製作投入上劃分的等級,而通常所說的電影分級是從內容尺度和觀眾年齡上進行區別。
2、R級:
限制級,17歲以下觀眾要求有父母或成人陪同觀看,該級別的影片包含成人內容。該類影片在部分國家上映時,會被評為15歲、16歲以下禁止觀賞的影片。
3、G級:
大眾級,所有年齡均可觀看大眾級,適合所有年齡段的人觀看,對話也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經常接觸到的。
(7)香港b級電影擴展閱讀
相關背景:
B級片因為缺乏預算,所以品質不是很好,通常沒有大明星,但類型是大家喜歡的,劇情賣點常跟牛仔、黑幫、恐怖題材有關。不少動作恐怖片是B級片,雖然它們不算名作,但是在流行娛樂文化里就像Kuso Game一樣,B級片仍有其影響力。
絕大部分國家和地區如美國、英國、日本、中國香港等都有完善的電影分級制度。在部分國家,電影分級制度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在行業內部具有約束力,只對觀眾起提示的作用,由觀眾實行自我保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影分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b級片
⑻ 求一部B級片電影名稱
高壓電
《高壓電》是由亞歷山大·阿嘉執導的一部法國恐怖片,由西西·迪·法蘭絲、麥溫·勒·貝斯柯參加演出。
⑼ 香港電影級別規劃為2B,大陸會不會上映
第Ⅰ及Ⅱ級屬勸諭性質,並無法定年齡限制;ⅡA或ⅡB級的影片,影視處則鼓勵家長陪同及指導子女觀看。第Ⅲ級最為嚴格,不能售票予18歲或以下人士進入電影院觀看,法例容許驗票員檢查入場者的身份證。 大陸會不會上映要看內地院線是否引進,即便影片過審,如果電影本身不怎麼出色的話,內地也不會有院線引進。香港典型的IIB級影片有 功夫、慾海慈航、犯罪帝國、殺神特工、血戰新世紀、海雲台
⑽ 電影級別中,什麼是級別: IIB(港輔導級)
各國電影的分級制度
心臟靠下一點— 作者:不死不活 @ 2006-03-05, 02:02
什麼是分級制度
分級制度指的是某一組織根據一定的原則把片廠的產品按其內容劃分成若干級,給每一級規定好允許面對的群眾群。它沒有國家法律支持,但在行業內部具有約束力。它只對觀眾起提示的作用,而把選擇權交給了觀眾,由觀眾實行自我保護。
美國的分級制度
美國的分級是由MPAA來制定的,MPAA的全稱為「The 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即「美國電影協會」,總部設在加利福利(Encino,California )。這個組織成立於1922年。最初是作為電影工業的一個交易組織而出現的。如今它涉足的領域不僅有在影院上映的電影,還有電視`家庭攝影(home video)以及未來有可能會出現的其他傳送系統領域。
MPAA在洛杉璣和華盛頓為它的成員服務。它的委員會的主要成員由也是MPAA的會員的美國最大的七家電影和電視傳媒巨頭的主席和總裁共同擔任。他們是:
.迪斯尼公司(Walt Disney Company;)
.索尼聲像(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 Inc.;)
.Metro-Goldwyn-Mayer Inc.;
.派拉蒙公司(Paramount Pictures Corporation;)
.21世紀福克斯公司(Twentieth Century Fox Film Corp.);
.環球影像(Universal Studios, Inc)
.華納兄弟(Warner Bros. )
最早的分級制把電影分成四級,即老少皆宜的G級;兒童要由家長或成年人陪同方可觀看的M級;兒童不宜的R級和21歲以下青少年不準人場的x級。分級制在1970年和1990年兩次修改,目前為5級——
G級: (GENERAL AUDIENCES All ages admitted.)大眾級,所有年齡均可觀看大眾級,適合所有年齡段的人觀看——該級別的影片沒有裸體、*場面,吸毒和暴力場面非常少。對話也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經常接觸到的。
PG級:( PARENTAL GUIDANCE SUGGESTED Some material may not be suitable for children.)普通級, 建議在父母的陪伴下觀看,有些鏡頭可能讓而用產生不適感.輔導級,一些內容可能不適合兒童觀看——該級別的電影基本沒有*、吸毒和裸體場面,即使有時間也很短,此外,恐怖和暴力場面不會超出適度的范圍。
PG-13級:(PARENTS STRONGLY CAUTIONED Some material may be inappropriate for children under 13. )普通級,但不適於13歲以下兒童.特別輔導級,13歲以下兒童尤其要有父母陪同觀看,一些內容對兒童很不適宜——該級別的電影沒有粗野的持續暴力鏡頭,一般沒有裸體鏡頭,有時會有吸毒鏡頭和臟話。
R級:(RESTRICTED Under 17 requires accompanying parent or alt guardian。) 限制級,17歲以下必須由父母或者監護陪伴才能觀看。17歲以下觀眾要求有父母或承認陪同觀看——該級別的影片包含成人內容,裡面有較多的*、暴力、吸毒等場面和臟話;
NC-17級: (NO ONE 17 AND UNDER ADMITTED )17歲或者以下不可觀看——該級別的影片被定為成人影片,未成年人堅決被禁止觀看。影片中有清楚的*場面,大量的吸毒或暴力鏡頭以及臟話等。
幾種特殊的分級:
NR U:NR是屬於未經定級的電影,而U是針對1968年以前的電影定的級。
M X P:這一級中的電影基本上不適合在大院線里公映,都屬於限制類的。
英國電影分級制度
「U」級:普通級——適合所有觀眾。在此級節目中只能偶爾使用「damn」(該死)、「hell」(見鬼、混蛋)這類輕微的咒罵語言,極少使用其他溫和的咒罵語言;
「Uc」級:特別適合兒童觀看;
「PG」級:家長指導級;
「12」級:適合12歲以上是成人觀看;
「15」級:適合15歲以上是成人觀看;
「18」級:適合18歲以上是成人觀看。
香港電影分級制度
第Ⅰ級:適合任何年齡的人觀看;
第Ⅱ級:兒童不宜觀看。其中——
第ⅡA級:兒童不宜——在內容和處理手法上不適合兒童觀看;影片可能使用輕微不良用語和少量裸體、性暴力及恐怖內容,建議有家長指導;
第ⅡB級:青少年及兒童不宜——觀眾應預期影片內容不適合成分的程度較第ⅡA級強烈;強烈建議家長給予指導;影片可能有一些粗卑用語及性相關的主語詞;可含蓄地描述性行為及在情慾場面中出現裸體;影片可能有中度的暴力及恐怖內容;
第Ⅲ級:只准18歲(含)以上年齡的人觀看。
新加坡電影分級制度
G級為普通級,其中再分為適合所有年齡的電影和需要家長從旁指導的PG級電影。
NC16級為16歲以下不宜,《拯救雷恩大兵》因包含太多粗俗語言而於1998年成為第一部列入這一級的電影。
R(A)級為限制級(藝術)電影,只供21歲以上的成人觀賞。
加拿大電影分級制度
網路與多媒體的流行,使得父母對如何判斷什麼圖文資料是否適合兒童閱覽,前所未有的深表關注。假如家長對這個問題茫無頭緒,不妨參考一下既有的電影及錄影帶分級制度,其中一些普遍原則很值得借鏡。電影和錄影帶分級,註明哪些級別「兒童不宜」,其原則並不簡單,因為這方面的社會規范不是一成不變的,會隨著時日而變遷。加拿大卑詩省的「電影分級辦公室」(Film Classification Office)就指出,在制訂分級原則時,要考量社會學、人類學及心理學等方面的社會發展因素,要參考民眾觀覽媒體的行為反應研究報告,要經常察視全國的相關立法、措施以及法庭判例。為了讓民眾了解相關觀念及制度的變遷。
目前在卑詩省,電影及錄影帶的分級是根據「映片法案」(Motion Picture Act)及「映片法規」(Motion Picture Regulations)予以規范。所劃分的級別可分為三大類:
一、無條件容許何年齡人士觀看:
「普通」級(General)——適合所有年齡人士觀看。
「家長指導」級(Parental Guidance)——容許所有年齡人士觀看,但主題及內容不一定適合所有兒童,宜在家長指導下觀看。
二、有條件容許兒童青少年觀看:
「十四·陪看」級(14 Accompaniment)——任何十四歲以下的觀眾必須在成人陪伴下才能觀看;並向家長提出警示:映片可能包含暴力、粗俗語言或*相關內容。
「十八·陪看」級(18 Accompaniment)——任何十八歲以下的觀眾必須在成人陪伴下才能觀看;並向家長強烈提出警示:映片可能包含顯而易見的暴力、頻密的粗俗語言、*行為或可怖內容。
三、絕對不容許兒童及青少年觀看:
「限制」級(Restricted)——只容許十八歲或以上人士觀看。映片可能包含顯而易見的*或暴力內容;但分級當局對這一類映片仍有正面看法,認為可能在藝術、歷史、政治、教育或科學等方面具有一定價值。
「成人」級(Alt)——只容許十八歲或以上人士觀看。映片可能包含顯而易見的*或暴力內容;分級當局對此並無表達正面看法,但認為尚可為社會大眾所容忍。
中國電影審查標准
按照電影檢查條例,我們的影片禁止載有下列內容:
(—)、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頌土完整的;
(二)、危害國安全、榮譽和利益的;
(三)、煽動民族分裂,破壞民族團結的;
(四)、泄露國家秘密的;
(五)、宣揚不正當性關系,嚴重違反道德准則,或內容淫穢,具有強烈感官刺激,誘人墮落的;
(六)、宣揚封建述信,蠱惑人心,擾亂社會公共秩序的:
(七)、渲染兇殺暴力,唆使人們蔑視法律尊嚴,誘發犯罪,破壞社會治安秩序的;
(八)、誹謗、侮辱他人的;
(九)、有國家規定禁止的其它內容的。
刪改標准
我們的影片個別情節、語言或畫面有下列內容、應當刪剪、修改:
(一)、夾雜有淫穢庸俗內容,不符合道德規范和觀眾欣賞習慣的;
1、不恰當地敘述和描寫性及與性有關的情節,正面裸露男女軀體;
2、以肯定的態度描寫婚外戀、未婚同居及其他不正當男女關系;
3、具體描寫腐化墮落,可能誘發人們仿效;
4、造成強烈感官刺激的較長時間的接吻、愛撫鏡頭及床上、浴室內的畫面;
5、具體描寫淫亂、強奸、賣淫、嫖娼、同性戀等;
6、內容粗俗、趣味低下的對白;
7、庸俗、低級的背景音樂及動態、聲音效果。
(二)、夾雜有兇殺暴力內容的:
l、美化罪犯形象,引起人們對罪犯同情和贊賞;
2、具體描述犯罪手段及細節,有可能誘發和鼓動人們模仿犯罪行為;
3、刺激性較強的兇殺、吸毒、賭博等畫面;
4、描述離奇荒誕,有悖人性的殘酷的暴力行為。
(三)、夾雜有宣揚封建迷信內容的:
1、細致描寫看相算命、求神問卜,以及長時間的燒香、拜神、拜物等場面;
2、鼓吹宗教萬能、宗教至上和顯示宗教狂熱的情節;
(四)、可能引起國際、民族、宗教糾紛的情節;
(五)、破壞生態環境,肆虐捕殺珍稀野生動物的畫面和情節的;
(六)、其他應當刪剪、修改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