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有關的法律電影
《秋菊打官司》,《法官老張軼事》,《法官老張軼事之審牛記》,《法官老張軼事之養老樹》,《法官老張軼事之倔蘿卜》,《法官老張軼事之迴避》,《法官老張軼事之告狀記》,《民警程廣泉》,《警方 110》,《激情辯護》
B. 《電影產業促進法》實施 國產片將有哪些變化
這次通過的《電影產業促進法》和之前的徵求意見稿以及草案有一個非常關鍵的變化。如果這兩個變化確實執行下去了的話,這可能是電影審查制度徹底變化的第一步。
我們先來看之前的審查規則是怎麼寫的:
第二十三條 企業應當將其攝制完成的電影報送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進行初步審查。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審查申請之日起20日內,將初步審查意見和申請材料報送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
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30日內作出審查決定。對符合本法規定的,准予公映,發給《電影公映許可證》;對不符合本法規定的,不準予公映,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原先的草案裡面,審查要分兩步,本地初審,廣電復審。而這次通過的條紋是這樣寫的:
第十七條 法人、其他組織應當將其攝制完成的電影送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審查。
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審查決定。對符合本法規定的,准予公映,頒發電影公映許可證,並予以公布;對不符合本法規定的,不準予公映,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本法制定完善電影審查的具體標准和程序,並向社會公布。制定完善電影審查的具體標准應當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並組織專家進行論證。
注意逗或者地這兩個字。這意味著,未來省級行政單位與廣電一樣具有電影的終審權,一樣能頒發電影公映許可證。
有一些未能明白事態發展的朋友可能會覺得:
雖然審查下放,但是下面單位為了保證不出事,不背鍋,審查只會比以往更嚴。更有甚者可能會去揣摩上面的喜好口味,來審片。
這種看法是錯誤的。
原因很簡單,省級行政區的審查部門,不歸廣電直屬,而歸省級行政區政府直屬。
這個區別在哪裡看
官僚體系的規則是,下級部門的行為方向永遠受上級部門的利益取向所左右。廣電是沒有營收的部門,電影產業的收益再好,在明面的規則之內廣電也收不到一分錢。相反,一旦一部電影在逗政治上地犯了錯誤,廣電一定要背鍋。所以從利益取向上,廣電當然會傾向於從嚴審查,甚至吹毛求疵,只為不犯任何錯誤。如果省級行政單位的審查部門直屬於廣電,那麼一定會服從廣電的這種審查取向,而更加嚴格地審查,避免背鍋。
但是省級行政區不一樣。一旦省級行政區培育了一個強大的電影產業基地,這個產業基地就會源源不斷為省級政府提供稅金,這本身就是政績。在這種條件下,省級政府有動力去壓制直轄於自己的電影審查部門,減少電影產業的障礙。
除港澳台之外,中國有三十一個省級行政區,總會有一些行政區會願意為培育自己的電影產業而大開方便之門。未來的電影產業就會向那些願意開放方便之門的地區集中。這次把審查權下放給省級單位,恐怕就是為了在電影產業上面開一個口子,讓各個省自己去競爭,在電影產業上恢復過去的地域競爭模式。如此一來,如果搞砸了,立法的人沒風險,廣電沒風險,只有那些願意冒險在電影產業方面搞政績的省級官員會承擔風險。誰拿收益誰冒風險,這是符合發展需要的。
至於說廣電要制定審查標准,這並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因為如果條文過於寬泛,省級政府自然有相當大的自由量裁權,按照前文所說的情況,必然有省級政府願意放鬆管制。如果條文比較細致,就變成了逗審查規則明文化地。記得當年陳雲關於逗新聞法地說過什麼嗎看審查規則明文化其實是審查弱化而不是強化。更何況,這種部委制定的規范,對地方政府往往缺乏強制力。
這個條文確實十分令人驚訝,與去年的草案相差很大,幾乎是明擺著要松綁了。這有可能是因為我國經濟增長放緩,政府開始放鬆文化產業管制以求更好的經濟發展。
所以,可以預見,如果這些條文被完整地付諸實施,我國的電影審查制度會放鬆一大截。至於這是不是能讓我國的電影質量再上一個台階,就得看電影界的諸君了。
C.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的出台歷程
1984年,中國的電影法就有了第一稿。
2004年年初,「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正抓緊進行電影促進法起草」的消息傳出,引發業內的一片期待。按照計劃,2004年5月將形成電影促進法草案;6月將有關報告上報國務院;8月至10月起草並形成電影促進法初稿,向業內外人士廣泛徵求意見;11月至12月,根據各方面意見,對草案進行研究論證。
2005年2月,時任電影局局長童剛表示,電影促進法的起草工作已經進入到實質性運作階段,力爭在2005年拿出立法草案,並爭取列入國家立法計劃。
同年8月,時任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趙實表示電影促進法將在年底前向業界徵求意見,力爭2006年報國務院、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
而在2006年1月國家廣電總局向各省級廣播影視局印發《2006年廣播影視工作要點》中,卻再次提及「大力推進電影促進法的起草」。
2007年1月,童剛透露,電影促進法的初稿已經擬定完成。同年3月,全國政協委員葉宏明在全國政協十屆五次會議第四次全體會議上發言,提出應及早出台電影促進法。
2010年9月,時任國家廣電總局局長王太華在影視創作座談會上發言時強調,要努力營造良好的法制環境,重點加快《電影產業促進法》立法進程。
《電影產業促進法》徵求意見稿由廣電總局起草,報請國務院審查,並聽取了各有關部門、地方人民政府和專家學者的意見,在2011年12月15日在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公布徵求社會各界意見。其目的是為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
2015年的2月26日,中宣部副部長、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黨組書記、局長蔡赴朝在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會議上要求加快推進《電影產業促進法》等重點立法進程。
2015年10月3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審議《電影產業促進法》(草案),規定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不得發行、放映、參加電影節(展)。個人擅自提供無證電影參展的,5年內不得從事相關電影活動。另外,草案規定電影院應當如實統計銷售收入。未如實統計的,最高罰款50萬元;情節嚴重的,停業整頓或吊銷許可證。近年多部電影票房打破記錄,但被質疑造假,靠午夜「幽靈場」拉高票房。
D. 如何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
9月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草案)》,並決定將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據了解,國務院法制辦2011年底公布電影產業促進法徵求意見稿後,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2013年10月底公布五年立法規劃,其中包括電影產業促進法。
專家指出,電影產業促進法醞釀已久,在當下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將讓高速發展的中國電影產業「有法可依」,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電影產業促進法是中國電影進一步發展的有力保障,能夠促進中國電影產業更加規范、健康發展。」中國電影製片人協會理事長、原中影集團董事長韓三平說。
近年來,我國電影產業發展迅速,電影票房從2003年的10億元增長到2014年的296億元,年均增長率超過36%。今年以來票房繼續高速增長,各項票房紀錄不斷刷新。
韓三平認為,在法律的保障下,中國電影產業能夠不斷提升產業化水平,從而做大做強,走向世界。
「電影是一種產業,這是國際公認的概念,也符合中國電影發展的大趨勢。希望出台一部具有較強可操作性的法律,在電影製作、發行等各個環節進一步釐清市場秩序規范。」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電影文化研究室副主任左衡說。
在中國由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的今天,偷漏瞞報票房行為時有發生,製片融資、宣傳發行等多個環節依然存在亂象。專家指出,中國電影產業亟須法律規范,制定電影產業促進法就是要對違背市場規律、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起到約束作用。
專家還表示,立法將有利於簡化電影行政審批,降低電影業務准入門檻。
「通過法律強化中國電影的產業屬性、產業意義,必將為中國電影的發展壯大帶來更強大動力。這是中國電影的呼喚,也是中國電影人共同的期盼。」韓三平說。
E. 中國電影促進法的目的
中國電影市場一片繁榮的背後,實則依然「危機」四伏。缺乏細致的規范和有效的機制,中小投資影片深受沖擊,投資風險越來越大,電影人才匱乏,偷漏票房屢見不鮮……這些問題背後,是中國電影立法的缺失。旨在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電影產業促進法(徵求意見稿)一經公布即被指亮點頻現。它無疑對深入推進電影產業話改革,進一步健全和完善電影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營造更公平有序的電影市場競爭環境有重要的意義。
取消了資格限制,對於吸引影業投資具有促進作用,這和近年國內影業的發展勢頭是相適應的。從降低電影產業的市場准入門檻,減少電影生產和發行的行政審批,明確財政、稅收、金融等扶持政策這三點可以看出,此次立法對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應是一種利好。在加強公益服務、推動電影「走出去」、實行稅收減免優惠、保護知識產權、保障觀影權利等方面對電影產業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F. 怎麼證明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實施了
相信很多做公眾號的會有這樣的感受。
每次很多公眾號發布咱們製作的電影資源的時候,公眾號後台不免會受到一些侵權通知,要求立即刪除資源鏈接及侵權行為;最起碼在版權這一塊做的好點了
G. 電影法的中國電影法
中國電影法(徵求意見稿)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了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電影的創作、攝制、發行、放映等活動(以下統稱電影活動),適用本法。
本法所稱電影,是指運用視聽技術和藝術手段攝制、以膠片或者數字載體記錄,由表達一定內容的連續畫面組成的有聲或者無聲,符合電影院放映技術標准或者流動放映技術標準的用於公映的作品。
通過互聯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等信息網路從事傳播電影的活動,適用互聯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等信息網路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
第三條 從事電影活動,應當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將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
第四條 國家保障電影創作自由,倡導電影創作人員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鼓勵創作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的優秀電影。
第五條 與電影有關的知識產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與電影有關的知識產權。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知識產權執法的部門應當採取有力措施,依法懲治侵犯與電影有關的知識產權的行為,有效保護與電影有關的知識產權。
從事電影活動的企業(以下稱電影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個人應當增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提高運用、保護和管理知識產權的能力,依法保護知識產權。
國家鼓勵電影企業開發電影形象產品等衍生產品。
第六條 國家將電影產業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制定相關產業政策,引導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電影市場,促進電影市場繁榮。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本行政區域內的電影產業發展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當地電影產業發展實際情況制定相關產業政策。
第七條 國家鼓勵電影科學技術創新,加強電影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共性技術研究,制定並完善電影技術標准,推進電影高新科學技術成果的應用。
第八條 國家支持發展電影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培養既熟悉電影產業又擅長經營管理的復合型人才,實施青年電影人才扶持計劃。
國家逐步建立電影技術、技能人員職業資格制度。
第九條 國家採取措施,對農村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開展電影公益服務、發展電影產業予以扶持。
國家加強電影的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譯制工作。
第十條 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負責全國電影產業促進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電影產業促進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電影產業促進工作。
第十一條 電影行業社會組織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制定行業自律規范,開展業務交流,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維護其成員的合法權益。
第十二條 國家鼓勵開展平等、互利的電影國際合作與交流活動,支持國產電影參加境外電影節(展)。
第十三條 國家建立電影獎勵制度,對優秀電影以及為促進電影產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個人給予獎勵。
第二章 電影創作、攝制
第十四條 國家支持下列電影的創作、攝制:
(一)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電影;
(二)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電影;
(三)展現藝術創新成果、促進藝術進步的電影。
第十五條 國家鼓勵企業從事電影攝制業務。
企業在將其准備攝制的電影劇本或者電影劇本梗概送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審查後,可以攝制電影。
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經審查,未發現含有本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內容的,發給企業一次性的《電影攝制許可證(單片)》,並將電影的基本情況予以公布;發現含有本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內容的,應當自收到審查申請之日起30日內書面通知企業不得攝制,並說明理由。
第十六條 攝制完成過2部以上依法准予公映的電影的企業,可以向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申請領取《電影攝制許可證》。
取得《電影攝制許可證》的企業在將其准備攝制的電影劇本或者電影劇本梗概送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備案後,可以攝制電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對報送備案的電影劇本或者電影劇本梗概進行審查後,未發現含有本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內容的,應當將電影的基本情況予以公布;發現含有本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內容的,應當自收到備案的電影劇本或者電影劇本梗概之日起30日內書面通知企業。
第十七條 境內外企業符合下列條件的,經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批准,可以在境內合作攝制電影:
(一)境內企業攝制過依法准予公映的電影;
(二)境內外企業近2年內未因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行政法規受到行政處罰。
境外企業不得在境內獨立從事電影攝制業務;境外其他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在境內從事電影攝制業務。
第十八條 境內企業對合作攝制的電影享有著作權的,該電影視同國產電影;境內企業對合作攝制的電影不享有著作權的,該電影的底片、樣片、拷貝以及數字電影素材、母版、發行版等應當全部運送出境。
境內外企業到海關依法辦理有關手續後,其合作攝制電影所需的器材、設備以及其他用品可以暫時進出境。
第十九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應當協調公安、文物保護、風景名勝區管理、城市綠化管理等部門,為企業攝制電影提供便利和幫助。
第二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批准,電影的洗印加工、後期製作可以在境外完成:
(一)境內不具備相應的洗印加工、後期製作能力,或者境內洗印加工、後期製作無法取得攝制電影的企業要求的質量效果的;
(二)境內外企業合作攝制電影的協議中約定在境外完成電影的洗印加工、後期製作的。
第二十一條 經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批准,企業可以承接境外電影洗印加工、後期製作業務。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發現境外電影含有損害我國國家利益、危害社會穩定、傷害民族感情的內容的,不予批准。
完成洗印加工、後期製作的境外電影的底片、樣片、拷貝以及數字電影素材、母版、發行版等應當全部運送出境。
第二十二條 電影不得含有下列內容:
(一)違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煽動抗拒或者破壞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實施;
(二)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
(三)泄露國家秘密,危害國家安全,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
(四)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侵害民族風俗習慣,歪曲民族歷史和民族歷史人物,傷害民族感情,破壞民族團結;
(五)宣揚宗教狂熱,危害宗教和睦,傷害信教公民宗教感情,破壞信教公民和不信教公民團結;
(六)宣揚邪教、迷信;
(七)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
(八)宣揚淫穢、賭博、吸毒,渲染暴力、恐怖;
(九)教唆犯罪或者傳授犯罪方法;
(十)侮辱、誹謗他人或者散布他人隱私,侵害他人合法權益;
(十一)危害社會公德,詆毀民族優秀文化傳統;
(十二)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或者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十三)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內容。
電影技術質量應當符合國家標准。
第二十三條 企業應當將其攝制完成的電影報送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進行初步審查。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審查申請之日起20日內,將初步審查意見和申請材料報送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
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30日內作出審查決定。對符合本法規定的,准予公映,發給《電影公映許可證》;對不符合本法規定的,不準予公映,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第二十四條 企業對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的審查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書面通知之日起60日內,向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提出復審申請。
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復審申請之日起20日內作出復審決定。經復審,認為符合本法規定的,准予公映,發給《電影公映許可證》;認為不符合本法規定的,不準予公映,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第二十五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對電影進行初步審查,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對電影進行審查或者復審,應當組織專家進行評審。專家的評審意見應當作為提出初步審查意見和作出審查決定或者復審決定的重要依據。專家評審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規定。
第二十六條 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應當公布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攝制電影的企業應當將《電影公映許可證》標識置於該電影的片頭處。
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不得發行、放映、參加電影節(展),不得通過互聯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等信息網路進行傳播,不得製作音像製品;但是,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二十七條 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經依照本法有關規定重新審查後,可以變更內容;經向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申請換發《電影公映許可證》後,可以變更片名。
第二十八條 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國產電影,可以參加境外電影節(展)。送展企業應當在境外電影節(展)舉辦前,將相關材料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和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備案。
第二十九條 國家設立的電影藝術檔案機構依法收集、收藏、保管並向社會開放電影藝術檔案。
攝制電影的企業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的相關規定,做好電影藝術檔案保管工作,並向國家設立的電影藝術檔案機構移交電影藝術檔案。
第三章電影發行、放映
第三十條 企業具有與所從事的電影發行業務相適應的注冊資金,經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或者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批准,可以從事電影發行業務。其中,經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批準的,可以跨省、自治區、直轄市從事電影發行業務。
第三十一條 具有與所從事的電影放映業務相適應的人員、場所和設備,並符合企業法人登記的其他條件的,經所在地縣級或者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批准,可以設立電影院。
第三十二條 依照本法規定負責電影發行業務審批、電影院設立審批的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批准或者不批準的決定。對符合條件的,予以批准,發給《電影發行經營許可證》或者《電影放映經營許可證》,並將電影發行企業、電影院的基本情況予以公布;對不符合條件的,不予批准,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取得《電影發行經營許可證》或者《電影放映經營許可證》的申請人,應當持許可證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辦理登記手續。
第三十三條 企業或者個體工商戶將其名稱或者經營者姓名、聯系方式、流動放映設備等情況向經營區域所在地縣級或者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備案後,可以從事電影流動放映業務。
第三十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扶持農村電影事業發展,將農村電影公益放映納入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規劃。農村電影公益放映應當由政府出資,按照市場運作的方式向企業購買服務,確保群眾得到實惠。
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統籌保障農村地區每個村每個月至少放映一場電影。
從事農村電影公益放映業務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不得以虛報、冒領等手段騙取農村電影公益放映補貼資金。
第三十五條 國務院教育、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應當將影視教育納入義務教育學校教學計劃,保障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每學期至少觀看兩次由其共同推薦的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電影,所需經費從義務教育學校公用經費中開支。
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採取發放電影票、組織專場放映等方式,保障未成年人、城鎮低收入居民以及進城務工人員等觀看電影的基本文化需求。
國家鼓勵電影企業採取票價優惠、建設不同條件的放映廳、設立社區放映點等多種措施,為未成年人、城鎮低收入居民以及進城務工人員等觀看電影提供便利;電影企業所在地人民政府可以對其發放獎勵性補貼。
第三十六條 電影發行企業、電影院以及從事電影流動放映業務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不得發行、放映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
電影院以及從事電影流動放映業務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年放映國產電影的時間,不得低於年放映電影時間總和的三分之二。
電影院設施、設備的技術質量應當符合相關的電影放映技術標准。
第三十七條 電影院應當遵守治安、公共場所衛生等法律、行政法規,維護放映場所內的公共秩序和環境衛生,保障觀眾的安全與健康。
電影院不得偷漏瞞報票房收入;加盟電影院線的電影院,應當安裝符合國家標準的計算機售票系統。
第三十八條 電影院不得在向觀眾明示的電影放映時間之後放映廣告。
電影院放映的電影可能引起觀眾身體或者心理不適的,應當在觀眾購買電影票時予以提示。
第三十九條 任何人不得攜帶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腐蝕性等危險物品進入電影院,不得非法攜帶槍支、彈葯、管制器具進入電影院;非法攜帶上述物品的,電影院工作人員應當拒絕其進入電影院。
電影院或者其他公開放映電影的場所的工作人員發現觀眾在電影放映過程中從事侵犯與電影有關的知識產權的行為的,可以依法予以制止。
第四十條 經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批准,可以在境內舉辦涉外電影節(展);經事先向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備案,境外駐華文化機構可以在其住所放映暫時進出境的電影。參展的境外電影和境外駐華文化機構放映的暫時進出境的電影,不得含有損害我國國家利益、危害社會穩定或者傷害民族感情的內容。
在境內舉辦涉外電影節(展)、境外駐華文化機構放映暫時進出境的電影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規定。
第四十一條 國家對國產電影翻譯製作予以支持,並綜合利用外交、文化、教育等對外交流資源開展國產電影的境外推廣活動。
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國產電影的對外宣傳介紹工作和國產電影境外推廣的組織工作。
第四章電影產業保障
第四十二條 國家通過設立電影專項資金、基金等促進電影產業發展,並引導相關文化產業專項資金、基金加大對電影產業的投入力度。
國家根據電影企業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完善相應的財務會計制度。
利用財政資金對重大題材電影創作、攝制的資助,應當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通過專家評審,擇優選擇。
第四十三條 國家實施必要的稅收優惠政策,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
從事下列活動,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稅收優惠:
(一)創作國產電影劇本;
(二)攝制、發行、放映國產電影;
(三)電影企業銷售電影拷貝或者轉讓電影著作權;
(四)高新技術企業生產電影設備和開展相關研究開發活動;
(五)國產電影境外宣傳推廣活動;
(六)為攝制國產電影而進口國內不能生產的自用電影設備及配套件、備件等;
(七)有關電影產業發展的其他活動。
第四十四條 國家鼓勵金融機構對從事電影活動以及改善電影基礎設施提供融資服務,依法開展與電影有關的知識產權質押業務,並在信貸等方面支持電影產業發展。政策性金融機構應當在其業務范圍內,為國產電影境外推廣優先提供金融服務。
國家鼓勵保險機構依法開發適應電影產業發展需要的保險品種。
國家鼓勵擔保機構依法對電影產業提供融資擔保,通過再擔保、聯合擔保以及擔保與保險相結合等方式分散風險。
對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依照本法規定公布的電影的攝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貸款貼息和保費補貼,並合理確定貸款期限和利率。
第四十五條 國家鼓勵電影企業通過到境外合作攝制電影等方式進行跨境投資,依法保障電影企業對外貿易、跨境融資和投資等合理用匯需求,簡化優化外匯管理業務流程。
第四十六條 國家制定優惠政策,推動和扶持電影院的建設和改造。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依法將電影院建設和改造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其中,只有一個意向用地者的,可以依法以協議方式供地。用地者應當專地專用,不得改變用途。
第四十七條 因城鄉建設需要,必須拆除電影院或者改變其功能、用途,並且其舉辦者擬繼續舉辦電影院的,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按照當地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安排電影院重建用地。
除特殊情況外,根據前款規定重新建設的電影院,不得小於原有建設規模。遷建工作應當實行先建設後拆除或者建設拆除同時進行的原則。遷建所需費用由造成遷建的單位承擔。
第四十八條 國家鼓勵社會力量以投資、捐贈等方式發展電影產業,並依法給予優惠。
第四十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健全監督制度,履行監督責任,加強對電影活動的日常監督管理,維護電影市場秩序。
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五十條 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財物或者其他好處,違反本法規定進行審批活動,或者不履行監督責任,或者發現違法行為不予查處的,依法給予處分。
第五十一條 違反本法規定從事電影攝制、發行、放映業務活動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予以取締,沒收電影片和違法所得以及從事違法活動的專用工具、設備;違法所得5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5萬元的,可以並處5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撤銷有關許可證、批准文件;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5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5萬元的,可以並處50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變造、出租、出借、買賣本法規定的許可證、批准文件,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本法規定的許可證、批准文件的;
(二)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本法規定的許可證、批准文件的。
第五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沒收電影片和違法所得;違法所得5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10倍以上2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5萬元的,可以並處100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未經批准變更內容的;
(二)發行、放映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的;
(三)提供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參加境外電影節(展)的。
第五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責令停止違法活動,沒收電影片和違法所得;違法所得5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5萬元的,可以並處25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
(一)擅自到境外洗印加工或者後期製作國產電影的;
(二)擅自接受委託洗印加工或者後期製作境外電影的。
第五十五條 電影院在向觀眾明示的電影放映時間之後放映廣告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責令限期改正,處1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未改正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
第五十六條 擅自在境內舉辦涉外電影節(展),或者接受含有損害我國國家利益、危害社會穩定或者傷害民族感情的內容的境外電影參加在境內舉辦的涉外電影節(展)的,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活動,沒收違法參展的電影片和違法所得;違法所得5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5萬元的,可以並處5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自受到處罰之日起5年內不得舉辦涉外電影節(展)。
第五十七條 電影企業因違反本法規定被吊銷、撤銷許可證的,自吊銷、撤銷許可證之日起5年內不得再次申請該項許可,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自吊銷、撤銷許可證之日起5年內不得擔任電影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第五十八條 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第五十九條 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應當將因違反本法規定受到處罰的組織或者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向社會公布。
第六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予以處罰:
(一)將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製作為音像製品的;
(二)通過互聯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等信息網路傳播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的;
(三)以虛報、冒領等手段騙取農村電影公益放映補貼資金的;
(四)侵犯與電影有關的知識產權的;
(五)未依法收集、收藏、保管、移交電影藝術檔案的;
(六)偷漏瞞報票房收入的。
第六章附 則
第六十一條 境外投資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投資經營電影產業的具體辦法,以及電影出口、進口管理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另行規定。
第六十二條 本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2015年2月26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局長蔡赴朝在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會議上也提出,要積極參與推動立法,協調有關部門加快推進《電影產業促進法》、《全民閱讀促進條例》等重點立法進程,推進《著作權法》及其配套法規的立改廢工作,啟動《廣播電視法》立法工作。
《電影法(草案)》提到,國家鼓勵社會力量以投資、捐贈等方式發展電影產業,並依法給予優惠;國務院教育、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應當將影視教育納入義務教育學校教學計劃,保障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每學期至少觀看兩次由其共同推薦的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電影,所需經費從義務教育學校公用經費中開支;規定電影院不得偷漏瞞報票房收入,對貼片廣告進行監管;還包括對電影拍攝、發行、放映進行稅收優惠等意見。不過,對於備受關注的電影分級,《電影法(草案)》並未涉及。
曾參與過三次草案討論的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尹鴻教授認為,現在更多需要的是規范、管理好市場的問題,這些問題不需要促進法,需要的是執法部門去執行市場管理法規。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周星也認同《電影法(草案)》頒布的正面意義,認為「有法可依」是「完善法制」的第一步。
H.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的涉及內容
文化立法主要包括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文化產品促進法、網路安全法、電影產業促進法等內容。
三十多年前,中共中央提出「改革」,發展到今天,又提出了「如何深化改革」。深化改革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依法治國,這是中國總的治國方略。只有將發展納入法制框架下,才能保持長期穩定繁榮。
在依法治國的大框架下,需要促進各個行業穩定發展。問題是在發展高速的前提下,如何保持穩定和長久?用什麼手段來保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穩定發展?答案是,需要法律來保證。韓三平說,在法律框架下促進文化發展是文學藝術界從業者肩負的重大使命。
談及推動文化立法的進程,韓三平說,從目前的現實看,文化立法相對滯後於經濟立法、行政立法、司法立法。在這種情況下,更應該呼籲立法機關為文化立法,為中國文化產業,其中包括電影產業的長期穩定發展提供保證。這里提到的發展包括兩方面內容:穩定和長期缺一不可,其中穩定又是長期的前提。他說,只有利用法律手段、法律條文、法律不可抗拒的權威性才能保證發展的長期性和穩定性。
文化立法的推動恐難於行政立法和司法立法,因為文化的東西「比較虛」,有些概念難以界定。例如所謂的「思想性」「觀賞性」「藝術性」如何定義等。
文化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法律的界定和確認。盡管目前很多東西存在爭議和討論,但所有的爭議都需要在法律的框架下進行,法律應該是存在的不可逾越的杠桿。
I.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的全文
第一條 為了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電影的創作、攝制、發行、放映等活動(以下統稱電影活動),適用本法。
本法所稱電影,是指運用視聽技術和藝術手段攝制、以膠片或者數字載體記錄,由表達一定內容的連續畫面組成的有聲或者無聲,符合電影院放映技術標准或者流動放映技術標準的用於公映的作品。
通過互聯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等信息網路從事傳播電影的活動,適用互聯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等信息網路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
第三條 從事電影活動,應當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將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
第四條 國家保障電影創作自由,倡導電影創作人員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鼓勵創作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的優秀電影。
第五條 與電影有關的知識產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與電影有關的知識產權。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知識產權執法的部門應當採取有力措施,依法懲治侵犯與電影有關的知識產權的行為,有效保護與電影有關的知識產權。
從事電影活動的企業(以下稱電影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個人應當增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提高運用、保護和管理知識產權的能力,依法保護知識產權。
國家鼓勵電影企業開發電影形象產品等衍生產品。
第六條 國家將電影產業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制定相關產業政策,引導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電影市場,促進電影市場繁榮。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本行政區域內的電影產業發展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當地電影產業發展實際情況制定相關產業政策。
第七條 國家鼓勵電影科學技術創新,加強電影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共性技術研究,制定並完善電影技術標准,推進電影高新科學技術成果的應用。
第八條 國家支持發展電影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培養既熟悉電影產業又擅長經營管理的復合型人才,實施青年電影人才扶持計劃。
國家逐步建立電影技術、技能人員職業資格制度。
第九條 國家採取措施,對農村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開展電影公益服務、發展電影產業予以扶持。
國家加強電影的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譯制工作。
第十條 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負責全國電影產業促進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電影產業促進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電影產業促進工作。
第十一條 電影行業社會組織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制定行業自律規范,開展業務交流,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維護其成員的合法權益。
第十二條 國家鼓勵開展平等、互利的電影國際合作與交流活動,支持國產電影參加境外電影節(展)。
第十三條 國家建立電影獎勵制度,對優秀電影以及為促進電影產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個人給予獎勵。 第十四條 國家支持下列電影的創作、攝制:
(一)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電影;
(二)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電影;
(三)展現藝術創新成果、促進藝術進步的電影。
第十五條 國家鼓勵企業從事電影攝制業務。
企業在將其准備攝制的電影劇本或者電影劇本梗概送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審查後,可以攝制電影。
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經審查,未發現含有本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內容的,發給企業一次性的《電影攝制許可證(單片)》,並將電影的基本情況予以公布;發現含有本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內容的,應當自收到審查申請之日起30日內書面通知企業不得攝制,並說明理由。
第十六條 攝制完成過2部以上依法准予公映的電影的企業,可以向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申請領取《電影攝制許可證》。
取得《電影攝制許可證》的企業在將其准備攝制的電影劇本或者電影劇本梗概送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備案後,可以攝制電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對報送備案的電影劇本或者電影劇本梗概進行審查後,未發現含有本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內容的,應當將電影的基本情況予以公布;發現含有本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內容的,應當自收到備案的電影劇本或者電影劇本梗概之日起30日內書面通知企業。
第十七條 境內外企業符合下列條件的,經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批准,可以在境內合作攝制電影:
(一)境內企業攝制過依法准予公映的電影;
(二)境內外企業近2年內未因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行政法規受到行政處罰。
境外企業不得在境內獨立從事電影攝制業務;境外其他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在境內從事電影攝制業務。
第十八條 境內企業對合作攝制的電影享有著作權的,該電影視同國產電影;境內企業對合作攝制的電影不享有著作權的,該電影的底片、樣片、拷貝以及數字電影素材、母版、發行版等應當全部運送出境。
境內外企業到海關依法辦理有關手續後,其合作攝制電影所需的器材、設備以及其他用品可以暫時進出境。
第十九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應當協調公安、文物保護、風景名勝區管理、城市綠化管理等部門,為企業攝制電影提供便利和幫助。
第二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批准,電影的洗印加工、後期製作可以在境外完成:
(一)境內不具備相應的洗印加工、後期製作能力,或者境內洗印加工、後期製作無法取得攝制電影的企業要求的質量效果的;
(二)境內外企業合作攝制電影的協議中約定在境外完成電影的洗印加工、後期製作的。
第二十一條 經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批准,企業可以承接境外電影洗印加工、後期製作業務。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發現境外電影含有損害我國國家利益、危害社會穩定、傷害民族感情的內容的,不予批准。
完成洗印加工、後期製作的境外電影的底片、樣片、拷貝以及數字電影素材、母版、發行版等應當全部運送出境。
第二十二條 電影不得含有下列內容:
(一)違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煽動抗拒或者破壞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實施;
(二)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
(三)泄露國家秘密,危害國家安全,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
(四)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侵害民族風俗習慣,歪曲民族歷史和民族歷史人物,傷害民族感情,破壞民族團結;
(五)宣揚宗教狂熱,危害宗教和睦,傷害信教公民宗教感情,破壞信教公民和不信教公民團結;
(六)宣揚邪教、迷信;
(七)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
(八)宣揚淫穢、賭博、吸毒,渲染暴力、恐怖;
(九)教唆犯罪或者傳授犯罪方法;
(十)侮辱、誹謗他人或者散布他人隱私,侵害他人合法權益;
(十一)危害社會公德,詆毀民族優秀文化傳統;
(十二)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或者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十三)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內容。
電影技術質量應當符合國家標准。
第二十三條 企業應當將其攝制完成的電影報送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進行初步審查。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審查申請之日起20日內,將初步審查意見和申請材料報送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
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30日內作出審查決定。對符合本法規定的,准予公映,發給《電影公映許可證》;對不符合本法規定的,不準予公映,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第二十四條 企業對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的審查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書面通知之日起60日內,向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提出復審申請。
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復審申請之日起20日內作出復審決定。經復審,認為符合本法規定的,准予公映,發給《電影公映許可證》;認為不符合本法規定的,不準予公映,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第二十五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對電影進行初步審查,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對電影進行審查或者復審,應當組織專家進行評審。專家的評審意見應當作為提出初步審查意見和作出審查決定或者復審決定的重要依據。專家評審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規定。
第二十六條 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應當公布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攝制電影的企業應當將《電影公映許可證》標識置於該電影的片頭處。
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不得發行、放映、參加電影節(展),不得通過互聯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等信息網路進行傳播,不得製作音像製品;但是,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二十七條 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經依照本法有關規定重新審查後,可以變更內容;經向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申請換發《電影公映許可證》後,可以變更片名。
第二十八條 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國產電影,可以參加境外電影節(展)。送展企業應當在境外電影節(展)舉辦前,將相關材料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和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備案。
第二十九條 國家設立的電影藝術檔案機構依法收集、收藏、保管並向社會開放電影藝術檔案。
攝制電影的企業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的相關規定,做好電影藝術檔案保管工作,並向國家設立的電影藝術檔案機構移交電影藝術檔案。 第三十條 企業具有與所從事的電影發行業務相適應的注冊資金,經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或者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批准,可以從事電影發行業務。其中,經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批準的,可以跨省、自治區、直轄市從事電影發行業務。
第三十一條 具有與所從事的電影放映業務相適應的人員、場所和設備,並符合企業法人登記的其他條件的,經所在地縣級或者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批准,可以設立電影院。
第三十二條 依照本法規定負責電影發行業務審批、電影院設立審批的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批准或者不批準的決定。對符合條件的,予以批准,發給《電影發行經營許可證》或者《電影放映經營許可證》,並將電影發行企業、電影院的基本情況予以公布;對不符合條件的,不予批准,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取得《電影發行經營許可證》或者《電影放映經營許可證》的申請人,應當持許可證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辦理登記手續。
第三十三條 企業或者個體工商戶將其名稱或者經營者姓名、聯系方式、流動放映設備等情況向經營區域所在地縣級或者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備案後,可以從事電影流動放映業務。
第三十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扶持農村電影事業發展,將農村電影公益放映納入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規劃。農村電影公益放映應當由政府出資,按照市場運作的方式向企業購買服務,確保群眾得到實惠。
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統籌保障農村地區每個村每個月至少放映一場電影。
從事農村電影公益放映業務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不得以虛報、冒領等手段騙取農村電影公益放映補貼資金。
第三十五條 國務院教育、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應當將影視教育納入義務教育學校教學計劃,保障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每學期至少觀看兩次由其共同推薦的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電影,所需經費從義務教育學校公用經費中開支。
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採取發放電影票、組織專場放映等方式,保障未成年人、城鎮低收入居民以及進城務工人員等觀看電影的基本文化需求。
國家鼓勵電影企業採取票價優惠、建設不同條件的放映廳、設立社區放映點等多種措施,為未成年人、城鎮低收入居民以及進城務工人員等觀看電影提供便利;電影企業所在地人民政府可以對其發放獎勵性補貼。
第三十六條 電影發行企業、電影院以及從事電影流動放映業務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不得發行、放映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
電影院以及從事電影流動放映業務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年放映國產電影的時間,不得低於年放映電影時間總和的三分之二。
電影院設施、設備的技術質量應當符合相關的電影放映技術標准。
第三十七條 電影院應當遵守治安、公共場所衛生等法律、行政法規,維護放映場所內的公共秩序和環境衛生,保障觀眾的安全與健康。
電影院不得偷漏瞞報票房收入;加盟電影院線的電影院,應當安裝符合國家標準的計算機售票系統。
第三十八條 電影院不得在向觀眾明示的電影放映時間之後放映廣告。
電影院放映的電影可能引起觀眾身體或者心理不適的,應當在觀眾購買電影票時予以提示。
第三十九條 任何人不得攜帶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腐蝕性等危險物品進入電影院,不得非法攜帶槍支、彈葯、管制器具進入電影院;非法攜帶上述物品的,電影院工作人員應當拒絕其進入電影院。
電影院或者其他公開放映電影的場所的工作人員發現觀眾在電影放映過程中從事侵犯與電影有關的知識產權的行為的,可以依法予以制止。
第四十條 經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批准,可以在境內舉辦涉外電影節(展);經事先向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備案,境外駐華文化機構可以在其住所放映暫時進出境的電影。參展的境外電影和境外駐華文化機構放映的暫時進出境的電影,不得含有損害我國國家利益、危害社會穩定或者傷害民族感情的內容。
在境內舉辦涉外電影節(展)、境外駐華文化機構放映暫時進出境的電影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規定。
第四十一條 國家對國產電影翻譯製作予以支持,並綜合利用外交、文化、教育等對外交流資源開展國產電影的境外推廣活動。
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國產電影的對外宣傳介紹工作和國產電影境外推廣的組織工作。 第四十二條 國家通過設立電影專項資金、基金等促進電影產業發展,並引導相關文化產業專項資金、基金加大對電影產業的投入力度。
國家根據電影企業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完善相應的財務會計制度。
利用財政資金對重大題材電影創作、攝制的資助,應當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通過專家評審,擇優選擇。
第四十三條 國家實施必要的稅收優惠政策,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
從事下列活動,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稅收優惠:
(一)創作國產電影劇本;
(二)攝制、發行、放映國產電影;
(三)電影企業銷售電影拷貝或者轉讓電影著作權;
(四)高新技術企業生產電影設備和開展相關研究開發活動;
(五)國產電影境外宣傳推廣活動;
(六)為攝制國產電影而進口國內不能生產的自用電影設備及配套件、備件等;
(七)有關電影產業發展的其他活動。
第四十四條 國家鼓勵金融機構對從事電影活動以及改善電影基礎設施提供融資服務,依法開展與電影有關的知識產權質押業務,並在信貸等方面支持電影產業發展。政策性金融機構應當在其業務范圍內,為國產電影境外推廣優先提供金融服務。
國家鼓勵保險機構依法開發適應電影產業發展需要的保險品種。
國家鼓勵擔保機構依法對電影產業提供融資擔保,通過再擔保、聯合擔保以及擔保與保險相結合等方式分散風險。
對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依照本法規定公布的電影的攝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貸款貼息和保費補貼,並合理確定貸款期限和利率。
第四十五條 國家鼓勵電影企業通過到境外合作攝制電影等方式進行跨境投資,依法保障電影企業對外貿易、跨境融資和投資等合理用匯需求,簡化優化外匯管理業務流程。
第四十六條 國家制定優惠政策,推動和扶持電影院的建設和改造。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依法將電影院建設和改造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其中,只有一個意向用地者的,可以依法以協議方式供地。用地者應當專地專用,不得改變用途。
第四十七條 因城鄉建設需要,必須拆除電影院或者改變其功能、用途,並且其舉辦者擬繼續舉辦電影院的,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按照當地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安排電影院重建用地。
除特殊情況外,根據前款規定重新建設的電影院,不得小於原有建設規模。遷建工作應當實行先建設後拆除或者建設拆除同時進行的原則。遷建所需費用由造成遷建的單位承擔。
第四十八條 國家鼓勵社會力量以投資、捐贈等方式發展電影產業,並依法給予優惠。
第四十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健全監督制度,履行監督責任,加強對電影活動的日常監督管理,維護電影市場秩序。 第五十條 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財物或者其他好處,違反本法規定進行審批活動,或者不履行監督責任,或者發現違法行為不予查處的,依法給予處分。
第五十一條 違反本法規定從事電影攝制、發行、放映業務活動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予以取締,沒收電影片和違法所得以及從事違法活動的專用工具、設備;違法所得5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5萬元的,可以並處5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撤銷有關許可證、批准文件;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5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5萬元的,可以並處50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變造、出租、出借、買賣本法規定的許可證、批准文件,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本法規定的許可證、批准文件的;
(二)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本法規定的許可證、批准文件的。
第五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沒收電影片和違法所得;違法所得5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10倍以上2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5萬元的,可以並處100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未經批准變更內容的;
(二)發行、放映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的;
(三)提供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參加境外電影節(展)的。
第五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責令停止違法活動,沒收電影片和違法所得;違法所得5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5萬元的,可以並處25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
(一)擅自到境外洗印加工或者後期製作國產電影的;
(二)擅自接受委託洗印加工或者後期製作境外電影的。
第五十五條 電影院在向觀眾明示的電影放映時間之後放映廣告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責令限期改正,處1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未改正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
第五十六條 擅自在境內舉辦涉外電影節(展),或者接受含有損害我國國家利益、危害社會穩定或者傷害民族感情的內容的境外電影參加在境內舉辦的涉外電影節(展)的,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活動,沒收違法參展的電影片和違法所得;違法所得5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5萬元的,可以並處5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自受到處罰之日起5年內不得舉辦涉外電影節(展)。
第五十七條 電影企業因違反本法規定被吊銷、撤銷許可證的,自吊銷、撤銷許可證之日起5年內不得再次申請該項許可,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自吊銷、撤銷許可證之日起5年內不得擔任電影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第五十八條 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第五十九條 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應當將因違反本法規定受到處罰的組織或者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向社會公布。
第六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予以處罰:
(一)將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製作為音像製品的;
(二)通過互聯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等信息網路傳播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的;
(三)以虛報、冒領等手段騙取農村電影公益放映補貼資金的;
(四)侵犯與電影有關的知識產權的;
(五)未依法收集、收藏、保管、移交電影藝術檔案的;
(六)偷漏瞞報票房收入的。 第六十一條 境外投資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投資經營電影產業的具體辦法,以及電影出口、進口管理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另行規定。
第六十二條 本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J. 《電影產業促進法》的通過,對中國電影產業會產生什麼影響
這次通過的《電影產業促進法》和之前的徵求意見稿以及草案有一個非常關鍵的變化。如果這兩個變化確實執行下去了的話,這可能是電影審查制度徹底變化的第一步。
我們先來看之前的審查規則是怎麼寫的:
第二十三條 企業應當將其攝制完成的電影報送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進行初步審查。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審查申請之日起20日內,將初步審查意見和申請材料報送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
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30日內作出審查決定。對符合本法規定的,准予公映,發給《電影公映許可證》;對不符合本法規定的,不準予公映,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原先的草案裡面,審查要分兩步,本地初審,廣電復審。而這次通過的條紋是這樣寫的:
第十七條 法人、其他組織應當將其攝制完成的電影送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審查。
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審查決定。對符合本法規定的,准予公映,頒發電影公映許可證,並予以公布;對不符合本法規定的,不準予公映,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本法制定完善電影審查的具體標准和程序,並向社會公布。制定完善電影審查的具體標准應當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並組織專家進行論證。
注意「或者」這兩個字。這意味著,未來省級行政單位與廣電一樣具有電影的終審權,一樣能頒發電影公映許可證。
有一些未能明白事態發展的朋友可能會覺得:
雖然審查下放,但是下面單位為了保證不出事,不背鍋,審查只會比以往更嚴。更有甚者可能會去揣摩上面的喜好口味,來審片。
這種看法是錯誤的。
原因很簡單,省級行政區的審查部門,不歸廣電直屬,而歸省級行政區政府直屬。
這個區別在哪裡?
官僚體系的規則是,下級部門的行為方向永遠受上級部門的利益取向所左右。廣電是沒有營收的部門,電影產業的收益再好,在明面的規則之內廣電也收不到一分錢。相反,一旦一部電影在「政治上」犯了錯誤,廣電一定要背鍋。所以從利益取向上,廣電當然會傾向於從嚴審查,甚至吹毛求疵,只為不犯任何錯誤。如果省級行政單位的審查部門直屬於廣電,那麼一定會服從廣電的這種審查取向,而更加嚴格地審查,避免背鍋。
但是省級行政區不一樣。一旦省級行政區培育了一個強大的電影產業基地,這個產業基地就會源源不斷為省級政府提供稅金,這本身就是政績。在這種條件下,省級政府有動力去壓制直轄於自己的電影審查部門,減少電影產業的障礙。
除港澳台之外,中國有三十一個省級行政區,總會有一些行政區會願意為培育自己的電影產業而大開方便之門。未來的電影產業就會向那些願意開放方便之門的地區集中。這次把審查權下放給省級單位,恐怕就是為了在電影產業上面開一個口子,讓各個省自己去競爭,在電影產業上恢復過去的地域競爭模式。如此一來,如果搞砸了,立法的人沒風險,廣電沒風險,只有那些願意冒險在電影產業方面搞政績的省級官員會承擔風險。誰拿收益誰冒風險,這是符合發展需要的。
至於說廣電要制定審查標准,這並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因為如果條文過於寬泛,省級政府自然有相當大的自由量裁權,按照前文所說的情況,必然有省級政府願意放鬆管制。如果條文比較細致,就變成了「審查規則明文化」。記得當年陳雲關於「新聞法」說過什麼嗎?審查規則明文化其實是審查弱化而不是強化。更何況,這種部委制定的規范,對地方政府往往缺乏強制力。
這個條文確實十分令人驚訝,與去年的草案相差很大,幾乎是明擺著要松綁了。這有可能是因為我國經濟增長放緩,政府開始放鬆文化產業管制以求更好的經濟發展。
所以,可以預見,如果這些條文被完整地付諸實施,我國的電影審查制度會放鬆一大截。至於這是不是能讓我國的電影質量再上一個台階,就得看電影界的諸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