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產電影 » 香港人說普通話的電影
擴展閱讀
外國拍的圓明園電影 2024-06-24 03:33:39
危險的x愛韓國電影 2024-06-24 03:24:05

香港人說普通話的電影

發布時間: 2024-05-23 20:23:00

❶ 為什麼張國榮的國語聽上去根本就讓人聽不出他是香港人在說普通話,而是聽上去就像是大陸人再講普通話

因為哥哥的中文很好啊
因為他在拍《霸王別姬》的時候,曾經專門提早3個月到北京學習地道的北京話和練習京劇身段,他勤奮練習的態度,讓當時教京劇的老師張曼玲大加贊賞,再加上他是個語言能力超強的人,所以他的普通話說得非常標准。你可以去網路一下,京劇名伶張曼玲回憶的《我和張國榮的忘年交》上面有詳細的介紹
老哥在80年代初期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自學國語了,在家每天帶著聽著隨身聽,一邊聽,一邊復讀出來。成果的話應該是在83年泰國演唱會里唱了國語《你的眼神》《恰似你的溫柔》歌曲等。
在86年發了第一張國語專輯《愛慕》即台灣發行的是《英雄本色當年情》,其中有粵語歌曲重新填詞,國語唱的,也有直接唱國語的,當時老哥的國語就已經說的不錯了。
之後1988年的《拒絕再玩》,1989年的《兜風心情》,1990年的《風再起時》〔國粵精選〕,1994年的《狂戀國語精選》,1995年的《寵愛》,1999年的《pringtemps》都有國語。
86年在《英雄本色》之後,老哥火到了台灣,受邀舉行了一系列的活動,上電台、電視台錄制節目,其中包括凌峰《玫瑰的夜晚》,自行去高雄參加一個端午節目錄制,在台北西門町百貨公司的廣場舉行歌迷會,在台灣客串電視劇《福祿壽喜》並宣傳新唱片,參加節目的錄制等。該劇的主題曲《千山萬水》亦由他演唱,早前已在香港錄制,李宗盛監制。
87年《倩女幽魂1》之後有和王祖賢去台灣參加節目宣傳電影的時候,之後還參加了《男人廚房》,這里老哥講國語有帶一些台灣腔。
到92年拍《霸王別姬》的時候,老哥提前半年到北京來學戲,拍完《霸王別姬》之後老哥的講普通話就帶點京味了。
整理了一下

❷ 關於港劇中的國語配音,是香港人還是內地人配的

港劇的普通話配音究竟是香港人還是引入內地後由內地人自己配音的?這個應該沒有太大疑問,以TVB為例,他們有專門的普通話聲優負責為粵語劇配音,最著名的莫過於人稱「杜SIR」的杜燕歌先生了。古天樂版電視劇《神鵰俠侶》里的楊過就是由他配音的。甚至很多人認為,杜先生的聲音才是「真楊過」!

黃河老師,原籍四川,早期學過京劇,他擁有百變的聲線,聲音伸縮、可塑性極強,聲線跨度極大,所以配音戲路極廣,代表作有黃日華版喬峰,金庸筆下第一大變態狂人東方不敗(魯振順飾)等。最經典的當屬李連傑《赤子威龍》里,於榮光飾演的那個邪惡變態的黑幫老大,「一個月才幾百塊,你玩什麼命啊?」大家都印象深刻吧。

關於香港影視的幕後配音,能深挖的東西還有很多,可以說,國語配音員的變遷也反映了香港影視業由盛轉衰的過程。

❸ 是不是在邵氏電影里的演員都會說正宗的普通話(因為他們都是香港人呀!)

最近下了幾個邵氏的老電影看,演員的口形確實都是普通話的口形,但是有一部分的邵氏電影也可以找到粵語版。我還發現邵氏電影的演員若干年後拍的電影和港劇又變成了粵語的口形,比如說狄龍和姜大衛,按理說我們聽到的國語應該是配過音的吧,可是他們的國語配音又和以前邵氏電影中聽到的聲音是一樣的。
如此一來我想只能這樣解釋,邵氏以前的演員都會標準的國語(至少口形都很標准),邵氏電影是以國語拍攝,以國語版本為正式版本發行,同時也發行粵語版。而在80年代後用粵語拍攝的作品中,這些演員應該是自己給自己配音。
還有兩點,第一,邵氏當時啟用了大量的從北方南下的導演和海外的導演,這些導演恐怕都不會說粵語;第二,記得聽人說過,邵氏的電影主要銷往海外,針對於外國人和海外華人的市場,國語才是最好的選擇吧。

❹ 為什麼香港還說粵語

那位說香港的粵語是「家鄉話」的朋友並沒有說錯,香港本來就是曾經屬於廣東轄下的,「家鄉話」也是很多原籍是廣東的居民對粵語的親切稱呼。只不過清末的時候香港被無能的清政府割讓出去了,所以在英國殖民者的統治下,當時的香港就把粵語和英語做為其官方語言,但畢竟粵語也是中文的一部分,與其它地方的方言如四川方言、河南方言等等一樣也是屬於方言的。只不過因為百年來的殖民地性質,香港的粵語還保持著很多古語,與廣東其它地方的粵語有些不一樣。而且因為幾百年來的習慣使然,香港人仍然以粵語為日常交流、媒體文章、播音的語言。其實在七十年代以前,香港的電影等文藝作品還是用「國語」的,那是來自內地的「官話」(從明清時政府官員及商業交易使用的標准語言類似如今的普通話),比如有一部電影《三笑》就是「國語」版的,還有《屈原》等。上世紀七十年代在許冠傑等藝人的推動下,文藝創作者們採用粵語創作歌曲、編寫電影劇本等等,由此也誕生了中文十大金曲等音樂排行榜,影響了更多的人。因為粵語本身就是香港百姓的日常語言,所以這些歌曲、影視劇深受歡迎,所以香港人至今仍然以粵語為主。而且由於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粵語歌曲、影視劇在內地的風靡,內地人也接受了粵語,並有不少人學習粵語、學唱粵語歌曲。不過隨著香港回歸祖國,很多香港人也開始學習普通話,以方便與內地開展各方面的交流。

❺ 香港人拍電影時對白是用粵語還是普通話

粵語,後期再配音。早期港地演員的普通話多有問題,所以港片傳入大陸時都有所謂的御用配音,如周星馳之石班瑜、吳孟達之胡立成、張衛健之於正昌等。不過也有一些為多名藝人配音的情況發生,如王凱、張藝都曾為梁朝偉飾演的角色配音。可張藝卻也曾在《功夫》中為斧頭幫幫主琛哥(陳國坤)配音,所以聲線會讓人十分熟悉。

但是在有大陸或台灣演員時,拍攝中會用普通話或閩南口音的普通話對白,可見如《少林足球》被刪減的醬爆跳舞一段中,周星馳用粵語與趙薇普通話對白。另外就是如《功夫》中,同樣是醬爆(何文輝)卻是自己給自己配音,因為他會說普通話。

具體的可以參看片尾字幕部分,有配音導演或註明配音演員的都有配音部分。另外,電影配音需要的時間我並不太清楚,但電視劇一般配音時間是三到四天左右,加上後期至多七天。

❻ 大家覺得周潤發的經典電影是哪部

周潤發是華語影壇重量級的人物,出道多年以來,他在各個時期都有著經典的代表作,所得的獎項更是不計其數,甚至還獲得了國家一級演員的榮譽稱號。我認為最經典的就是《英雄本色》。

看這部電影,其中很多場景和音樂甚至是人物名字我以前竟然都聽過,現在才知道出自這部電影。由周潤發扮演的小馬哥這個角色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他給我的感覺是處於黑道但是卻不是那種無惡不作,即使腿瘸了,依然可以隱忍三年,給當初自己的小弟打下手。

此片在當時引起極大的轟動,連帶著片中各主演再度翻紅,而周潤發的小馬哥形象更是風靡東南亞,成為韓國人心中最受歡迎的港星之一,他也隨即身價水漲船高,步入一線影星行列。同時,他還憑藉此片獲得了第六屆金像獎影帝。

大家喜歡這部電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