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產電影 » 老外評價中國電影票房
擴展閱讀
他是誰韓國電影 2024-11-05 17:16:36
美國女孩電影唱歌 2024-11-05 17:14:19
女女百度雲電影迅雷下載 2024-11-05 17:08:05

老外評價中國電影票房

發布時間: 2024-09-01 18:54:48

⑴ 為什麼國產電影走到國外不受歡迎,拍片場次那麼低

兩種可能,第一可能我們的劇情風格人家不喜歡第二可能我們做出來的效果確實入不了他們的法眼所以才會出現這個情況的。

⑵ 老外看《老炮兒》反問「中國電影發生了什麼」你知道嗎

電影,在大眾傳播領域,是一門視覺與聽覺相結合的現代藝術。方言片作為一種國產電影,近年來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備受關注。

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主要方言區的行程是一個不可避免的事實。如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多數人出國後都對家鄉方言懷舊。這種情感在電影界得到了體現,推動了國產方言電影的出現。其實早在上世紀60年代,八一電影製片廠的四川話就出現在中國電影《抓壯漢》中,方言在電影中的出現也在逐漸減少,很多年輕人也慢慢與家鄉的方言脫節。我還記得每天看電影《進步》時,聽王涵講保護方言,保護家鄉方言,讓人覺得還是有人在默默守護著「方岩」。

2010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三大電影生產國,進入世界十大電影市場。雖然中國電影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正在加快,但與歐美大片相比,中國電影的出口形勢並不樂觀。影片《老炮兒》在國內獲獎後,在中英電影節上獲得三個獎項,也成為威尼斯電影節的閉幕影片,在公開放映後,贏得中外媒體的一致好評。

影片中不乏北京方言和粗俗語言,但似乎並不影響外國觀眾對影片內涵的理解和把握。威尼斯電影節主席芭芭拉說,這部電影真實地展現了「中國的現狀」,這是新舊價值觀和兩代人之間沖突的展現。據權威雜志《瑟琳》報道,馮小剛創作的第六位大師非常成功。無論是在倫敦、巴黎還是芝加哥,都有像劉燁這樣的人。

從這些評論中,我們可以看到外國人從電影中感受到獨特的中國文化,並對其有了深刻的理解。除了方言的展示,還有演員的演繹,幕後字幕的翻譯也是一大貢獻。宣誓雖然不屬於文明語言范疇,但它是一種客觀存在,是「語言人際功能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坦率地說,它也是文化的一部分。

⑶ 中國拍的電影為什麼很少能夠走上國際舞台

正所謂一方水土一方人,每個地域都會有自己的文化特色,有自己的特點,這些都是不能被取代的。就像西方人的長相和我們東方人的長相也會不相同,這不都是各自的特色嗎?而拍出來的電影也是一樣的。

這就是各個地方的文化差異。而且我們是個比較含蓄內斂的國家,並沒有像國外那樣開放。這也導致了我們拍出的東西別人是很難以接受的,因為感覺和自己想違背啊。這也會使我們的市場沒有那麼廣闊。 但是我相信,隨著現在時代科技的發展,相信有一天我們的中國影視也肯定能走向國際!

⑷ 為什麼美國電影叫大片中國的叫中國電影呢為什麼

美國大片也是相對而言,我們所看到的美國大片都是經過很多宣傳,而且投資了很多錢的,當然叫大片了,比如阿凡達變形金剛,成本高所以叫大片,美國也有很多劇情片,小成本,中國上映的少,所以沒有宣傳,也就是近幾年開始大量引進,而且美國電影業也看到了中國的巨大市場,所以商業大片越來越多,這種畫面感很強的我們才會去電影院看,3D啊或IMAX,都是為了圈錢,但是很多懸疑片劇情片因為憑的是劇情、故事,所以並不需要大投入(除了演員),這種電影很少被稱為大片,比如你聽過美國大片狙擊電話亭,美國大片非常嫌疑犯嗎。。。所以大片說的是成本。。。
中國電影一個技術沒有好萊塢那麼發達,所以技術投資上沒那麼大,主要是演員和一些國外的技術特效團隊,成本高的好像說成國產巨制比較多,也有說國產大片的,不是沒有,只不過這類型的電影少,《英雄》不就是大片,只不過。。。。

⑸ 大陸電影近來發展的很好,但為什麼無法向香港電影一樣走出國門

大陸電影最近頻頻有好的電影出現,也頻頻有超強票房,可是就是無法走出國門。2012年,大陸中國票房170億左右,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

我們盡管在努力,但是還沒有達到那個水平,我們本來就比別人晚發展,現在的中國電影還需要更加努力的琢磨。中國大陸的電影終究還是太注重表面而不去加深它的內在,所以才會這么久還走不出國門。只追逐於經濟利益、功利主義,只為了搞笑而拍攝不關注質量,現在的大陸市場就是這樣。

⑹ 破46億的《哪吒之魔童降生》北美上映,口碑繼續炸裂,但票房能破圈嗎

很難,老外對中國文化畢竟不是很了解。

電影的輸出也是文化的輸出。中國人上過學的都知道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等歷史。也讀過聽過什麼海明威、莎士比亞、雨果等等作品。甚至以讀過那些外國文豪的作品為豪,精英們一張嘴就是誰誰誰說過什麼名言。



也不知道是不是中國出不來什麼好片,還是其他什麼的,中國人好像更喜歡看海外電影,並大力支持海外電影,也不是說海外電影不好,但是更希望各位關注一下國內電影。中國人口佔世界四分之一,國外的電影都看中國市場,何必在意別人,做好自己的就行。

⑺ 為什麼中國電影發展不起來

1.技術
3D電影,科幻電影,動畫----很遙遠

2.思想,思維
沒有創意,
諜戰片--- 一窩蜂
皇帝片--- 一坨屎

3.態度
工作態度,舉例:槍的型號,抗日戰爭居然出現---AK47 ???
有碗飯吃就行了

4.人才機制:
潛規則的大染缸 把演藝圈 染成 絳紫色

5.文化環境:
老外絕對搞不懂---「代課教師」到底是什麼?

⑻ 電影《長城》在國外評價怎麼樣

這部電影有其優勢:它的服裝讓我們脫離現實,它的布景把我們帶進了中國的深處,就像其他歷史上的發達國家那樣,以其規范、禮儀與價值觀為基礎。這部電影引起了我的共鳴,今日的論述通過馬特·達蒙的角色來承擔:兩個世界的對立——一個被榮譽、道德、勇氣和奉獻支撐;而另一個卻以醉心於卑劣的貪婪為基礎:財富、強烈的個人主義同樣侵蝕著社會的基石。再以時間為界限:即從2017年1月11日法國開畫首日起,到2017年1月15日公映第一個周末止,這一段時間內共計5天的全部評論。因此,好評、差評和中評都存在,並沒有什麼刻意截取的情況。為什麼選擇這一段時間呢?首先,精力有限,而且現在長城還在公映期間,每日都有不少新的評論增加,恐怕做不到「同傳同譯」「訊息速遞」;其次,電影《長城》開畫第一周也是觀眾評分變數最大的一周,以低分2.8開畫,平均每天上漲0.1分,到第二個星期就基本穩定在3.3分左右,因此首周的評論更具代表意義;最後,100多個評論雖然算不上多,但也絕不少,管中窺豹可見一斑。這些長短評對於大家了解法國媒體與公眾對於《長城》的觀點、態度與看法是有一定助益的。雖然未必能夠代表全部,但多少也能代表相當一部分人。這里,並不探討《長城》究竟是好是壞,這個問題依然無解:因為正反雙方都能從評論中找出有利於自己的論點並攻訐對方。那就與初衷相違背了。法國作家約瑟夫•貝蒂埃曾經說過:「電影,是一隻對世界張開的眼睛(Le cinéma, c』est un oeil ouvert sur le monde)。」那麼他國的評論,也不妨成為我們聆聽世界的一隻耳朵:這里的評論,不論正確還是錯誤,不論理智抑或偏激,形形色色各式各樣,都可以為我們提供另外一種思路——看看歐亞大陸另一側,來自不同文化、習慣與族群的法國網友,是怎樣看待電影《長城》、中美電影合作以及中國大片的國際化視野之路的。

⑼ 美國限制中國電影排片,為什麼中國不限制美

1、華語電影在北美的觀眾基本以華人為主,只有功夫片武俠片能吸引一些老外觀看,註定了票房有限, 沒人想做虧本生意,畢竟宣發也是要錢的,影院也希望高票房,他們好多賺錢,沒人看的電影自然不會給他排片。

2、中國市場的美國片,在分成方面是世界最低的,美國根本無法控制中國市場,權力都在中國手中,所以中國不限制美國排片。

⑽ 大家知道外國人評價較好的中國影視劇有哪些嗎

第一部,尖峰時刻,國外評分7.0,尖峰時刻系列可以說是成龍最賣座的電影系列,全球票房高達8.47億美金,整部影片的風格比起以往的成龍電影還是有著不小的變化,也許正因為是這樣的變化,造成了評分比較低,只能排在第十位,而這還是成龍在好萊塢拍的電影中唯一一部入榜電影,可能老外更喜歡看原汁原味的港式成龍片吧,而該片在國內的評分呢,只有7.2,連前20都進不了。

第四部,警察護士,國外評分7.6,該片在國內評分8.0,也是排在第一位,這是國內影迷共同認證的成龍最好的一部電影,而這部電影呢,還是成龍自編自導自演,我不得不說,龍哥牛,只有他自己能編寫出來最適合自己的劇本,以及指導出最適合自己的影片。香港這么多影星,估計也就只有他和周星馳是這種類型的演員,個人風格大於電影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