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明星蝴蝶!!!
胡蝶(1908-1989)原名胡瑞華,1908年生於上海,原籍廣東。1924年考入上海電影學校第一期演員訓練班。胡蝶從影近半個世紀,主演了百餘部影片。她在影片中的出色表演為她贏得了三十年代初「電影皇後」的美稱。她是中國早期的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
16歲考入中華電影學校,從此步入影壇。由於她聰明靈巧、勤奮好學,很快就在中國影壇走紅。1928年進入明星影片司,主演了轟動一時的武俠影片《火燒紅蓮寺》及《啼笑姻緣》、《空谷蘭》等名片。1931年她主演了中國第一部蠟盤配音片《歌女紅牡丹》(1931),成為當時紅極一時的電影明星。
胡蝶的表演生涯一直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延續到六十年代,然而她最輝煌的時期是在三、四十年代。三十年代初,她主演了中國第一部有聲片《歌女紅牡丹》,她把一個忍受丈夫虐待與壓榨而毫無反抗、心地善良又有幾分愚昧的女性刻畫得相當成功。在第一部左翼電影《狂流》中,她塑造的秀娟不但富有反抗精神,而且內心世界十分豐富,受到好評。她主演的《姐妹花》是她表演藝術的高峰。在影片中,她一人飾演有著不同生活道路的雙胞胎姐妹大寶、二寶,把兩個身份懸殊、性格各異的女性刻畫得非常成功。這部影片三十年代在國內打破國產影片有史以來上座率的最高紀錄,後來到東南亞、日本、西歐諸國演出,也大獲好評。
1935年胡蝶隨中國電影代表團參加莫斯科國際電影展,成為我國第一位出國訪問的女明星;胡蝶從國外歸來後寫了一本游記《歐游札記》,立即成為風行一時的暢銷書。
1959年,她又因主演了香港邵氏公司的《後門》一片而獲第七屆亞洲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同年此片獲得日本文部大臣的特別最佳影片獎。
1975年移居加拿大,1989年病逝,終年81歲。胡蝶飾演過娘姨、慈母、女教師、女演員、娼妓、舞女、闊小姐、勞動婦女、工廠女工等多種角色,她的氣質富麗華貴、雅緻脫俗,表演上溫良敦厚、嬌美風雅,一度被觀眾評為「電影皇後」。胡蝶橫跨默片和有聲片兩個時代,成為三、四十年代中國最優秀的演員之一。
獲獎情況及代表作:
《狂流》《鹽潮》《姊妹花》《空谷蘭》《夜來香》《苦兒流浪記》《後門》1960年《後門》一片獲第七屆亞洲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樂獎,胡蝶獲最佳女主角獎,同年此片獲得日本文部大臣的特別最佳影片獎。
1995年在紀念世界電影誕生100周年,中國電影90年中獲中國電影世紀獎:女演員獎
② 誰能詳細介紹一下中國電影早期的大明星,例如阮玲玉等等
問碧空星光幾度 尋心中百年夢影
他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繁華與蕭條交織的時代;每個人都是一部寫也寫不完的傳奇;他們是膠片的情人、銀幕的伴侶;他們的面孔,濃墨重彩地浮現在過去100年的電影菲林中,並且在未來能夠想見的100年裡,仍將顛倒眾生——他們,就是百年銀河星漢中最耀眼的百顆星,讀者心中最完美見證百年光影的名字。
本報年度特別策劃,囊括中國電影100年的大型專題報道「誰有資格代表中國電影百年」,今日塵埃落定。以下是我們嚴格按照票選結果,統計出的讀者心目中最能代表中國電影百年的100名電影人。
1、鄭正秋:
中國電影事業的拓荒者,最早的電影編劇和導演之一。
他是中國第一部故事片的編導者,最早倡導電影應成為改良社會、教化民眾的工具。他編導的影片,開拓了一種以通俗家庭情節劇為核心的中國社會片模式。
2、黎民偉:
長期以來被忽視的中國電影之父。
黎民偉是香港電影集編、導、演於一身的第一人,被視為「香港電影之父」。他拍攝的《莊子試妻》不僅是最早的香港電影,還成為首部出口海外的中國影片,開創了電影輸出的先河。
3、孫瑜:
系統接受西方電影教育的「中國第一人」。
孫瑜曾被譽為「電影詩人」,是中國早期電影中罕見的一位作者型導演。他拍攝的《故都春夢》、《野草閑花》等多部影片,為中國電影提供了新的審美方式,使中國電影開始引起知識界的注意。
4、阮玲玉:
中國默片時代的無冕「影後」。
《野草閑花》中,她唱出中國電影第一聲;她的《神女》成為中國默片時代最高峰;「全能演員」、「中國的嘉寶」,這些美譽都屬於她。阮玲玉已成為一個象徵,凝固了一個有關藝人尤其是女星與坊間流言的永恆話題。
5、金焰:
中國最早的「電影皇帝」。
上世紀30年代,「電影皇帝」金焰是市民眼中的完美偶像。與當時影壇上「油頭滑腦」的酸小生形象完全不同,金焰在銀幕上塑造的青年才俊,堪稱當時青年人心目中的理想。
6、費穆:
被長久遺忘的電影大師,「人文電影」的開拓者。
費穆是導演中的學者,最早提出「中國電影只能表現自己的民族風格」。從《城市之夜》到《小城之春》,費穆以其中國式的電影思維方式和觀念手法,為人文電影的後繼者勾畫出一張明晰的藍圖。
7、胡蝶:
中國第一位電影皇後,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女明星。
從默片到有聲片,由普通話片到粵語片,胡蝶成為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最優秀的女演員之一。她主演了中國第一部有聲片《歌女紅牡丹》,第一部左翼電影《狂流》。她的出現,標志著中國明星制的正式形成。
8、袁牧之:
中國電影史上最具天賦的「千面人」。
作為戲劇明星,他曾被譽為「舞台千面人」;作為電影藝術家,他集編、導、演於一身,創造了中國電影史上多個「第一」;他還曾出任新中國第一個電影廠——東北電影製片廠的廠長,是新中國電影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9、王人美:
中國第一代現代歌舞演員。
她是中國第一代現代歌舞演員。一部《漁光曲》讓觀眾記住了飾演漁家女「小貓」的女演員王人美,健康活潑、青春煥發的形象一反當時充斥銀幕的「病態美」。
10、趙丹:
最早集明星與演員於一身的表演大師,代表了中國男演員的高峰。
趙丹是中國電影的一張經典面孔,真正的演技派大家。在表演上,他強調個人體驗,借用戲曲、國畫等傳統文化觀念表現角色,反對教條地學習挪用西方表演理論,為中國表演理論提供了大量可借鑒的依據。
11、周璇:
舊上海的文化商標,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娛樂巨星,罕見的傳奇偶像。
短暫的一生中,周璇出演過數十部影片,錄制了200多首歌曲,堪稱橫跨歌影兩界的天後。她算不上演技超凡的大師級人物,卻以其自身特有的氣質征服了一代又一代觀眾,也為銀幕上的中國女性形象提供了一個審美上的經典範本。
12、吳楚帆:
華南影帝,方法演技派大師。
由1935年從影,至50年代拍粵語片,吳楚帆在每個時代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堪稱方法演技派大師。
13、白光:
電影史上的「一代妖姬」,第一代華語流行歌壇的代表人物。
白光擅演風騷妖媚的壞女人,號稱「一代妖姬」、「傳奇女子」。她還是第一代華語流行歌壇的代表人物,與眾不同的低音歌喉,在燕語鶯聲的三四十年代恰似萬綠叢中一點紅,奪目而迷人。
14、上官雲珠:
中國第一位性格演員。
「情於中,形於外」,上官雲珠戲路寬廣,敢於嘗試各種角色,還都演得准確傳神。
15、舒綉文:
中國電影史上第一位配音演員。
從配音小角色摸爬滾打到「四大名旦」之一,似乎她甫一出現在銀幕上,就反射了太強烈的性格光彩。性格之美、風韻之美、愉悅之美……人們評點那個年代的舒綉文用盡了華美之辭。
16、陶金:
第一個飾演周萍的演員。
陶金一生,在表演和導演領域中均取得了較高的成就。他導演的戲曲片富有特色和新意,尤以《十五貫》最負盛名,該劇曾以「一出戲救活一個劇種」而名揚全國。
17、白楊:
戰後中國影壇最有聲望的女星之一。
在中國電影史上,白楊一直是具有傳統美德的中國賢妻良母式婦女形象的典型。除了演電影,她還是40年代中國話劇界的「四大名旦」之一。她表演生命的最高峰,當是在由魯迅作品改編的電影《祝福》中飾演的祥林嫂。
18、秦怡:
銀幕上東方女性美的典型代表。
素有「東方維納斯」之譽的秦怡,上世紀30年代就被稱為抗戰大後方話劇舞台上的「四大名旦」,走上銀幕後又塑造了許多栩栩如生的形象,成為單調年代裡動人的亮色。
19、王丹鳳:
50年代引領社會風潮的美麗「護士」。
初登銀幕,便人稱「小周璇」,她曾是40年代上海灘風光一時的女明星。1957年她又留下了經典的《護士日記》,只因這個名叫簡素華的護士太美麗,一度令不少男士以護士為擇妻的第一選擇。
20、英若誠:
20世紀後半葉中國戲劇表演藝術的一個品牌和瑰寶。
表演藝術家,戲劇理論家,翻譯家,文化官員—英若誠堪稱一位「奇才奇藝」的藝術家。在電影《白求恩》中飾演的翻譯大獲成功,他一生塑造了無數個人物,其中許多已成為我國戲劇表演史上的典範;此外,他在戲劇翻譯領域更取得了無可替代的成就。
21、於是之:
北京人藝藝術風格和具有中國氣派的表演藝術的傑出代表。
於是之被公認為一位自然本色、含蓄深沉而又富有詩意的平民藝術家。以他為首的北京人藝同仁參與拍攝的話劇電影《茶館》等,在世界劇壇為中國的表演藝術贏得了極高的聲譽。
22、石揮:
最有君王氣質的表演「鬼才」。
中國電影百年的歷史上,並不缺少循規蹈矩的好好先生,而像石揮這樣「離經叛道」的鬼才卻屈指可數。曾是叱吒舞台的「話劇皇帝」,他自導、自演的根據老舍小說改編的影片《我這一輩子》,更是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被稱做「平民史詩」。
23、崔嵬:
獨具中國「血性」和豪邁之氣的電影人,中國電影史上一員巨匠。
作為演員,老舍贊他是與金山、趙丹齊名的中國最優秀男演員。作為導演,他是大氣磅礴的巨匠,在「北影四大帥」中也獨占鰲頭。
24、任劍輝:
有「戲迷情人」之稱的粵劇名伶,香港懷舊文化中不斷被重復塑造的人物。
作為香港20世紀最獨特的文化符號之一,任劍輝20歲便女扮男裝反串文武生,比真男子更來得風流倜儻,口口聲聲稱她為「戲迷情人」的幾乎全是痴迷的女人。
她不只稱雄舞台,還稱雄銀幕,一生參演粵劇電影300部,前後40年無人能及,成為香港有史以來主演影片最多的女演員。
25、於洋:
鐵打鋼鑄的中國硬漢的銀幕代言人,影迷心目中永遠的的「虎膽英雄」。
從演員到導演,從劇團團長到電影審查委員會委員,從演電影到拍電影,從拍電影到審電影,於洋的一生可以說是新中國電影史的縮影。
26、於藍:
中國電影中革命婦女形象序列的締造者。
於藍所塑造的中國革命婦女形象,成為中國電影史上十分重要的一個人物序列。尤其是對「江姐」的演繹讓她達到了表演事業的頂峰,從某種意義上說,於藍就是江姐的代名詞。
27、田華:
新中國主旋律電影的縮影。
在50年代人的心目中,田華和白毛女已經成為一種記憶的符號,深刻地印在了腦海中。她藝術的高峰期,也是「十七年」「主旋律」電影從觀念到實踐的一個縮影。
28、葛存壯:
北影「反一號」,中國電影史上「五大壞蛋」之一。
葛存壯演了一輩子反派戲,演技已臻爐火純青,卻從沒獲得過任何獎項。他與陳強、陳述、方化和劉江被戲稱為中國影壇的「五大壞蛋」,堪稱無冕之王,永遠留在人們的心中。
29、張瑞芳:
為新中國電影奉獻了一個獨一無二的喜劇形象——「李雙雙」。
張瑞芳曾是話劇舞台上聞名遐邇的四大名旦之一,從舞台到銀幕,她塑造了一系列鮮活生動的形象。1962年的快嘴「李雙雙」,讓她達到電影演藝事業巔峰。
30、馮(吉吉):
50年代人心中深埋的時代偶像。他天生就有一種儒雅和倜儻,一種別人無法模仿的瀟灑氣質,是一代人心中深埋的偶像。他出演的角色中,《南征北戰》中的高營長、《羊城暗哨》中的偵察員王練、《桃花扇》中的侯朝宗,尤其深入人心。
31、謝晉:
中國電影的一面旗幟,中國現實主義電影的集大成者。
謝晉的電影,曾製造了一個「當代中國人集體審美」的輝煌歷程。自《女籃五號》開始,他的每一部作品都被視為一個時期的電影標志。雖然在整個中國電影史的代際序列上,謝晉被歸為「第三代」,但實際上他已完成了對時代的超越。
32、孫道臨:
影壇常青樹,中國配音史上成就最高的演員之一。
有人說他是一位詩人,有人說他是一位文武兼備的演員,也有人說他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導演,還有人稱他為詩歌朗誦家和配音演員,而更多的人稱他為藝壇上的一棵常青樹。
33、王心剛:
中國電影史上的「第一軍人」。
王心剛在銀幕上詮釋了一個又一個完美的中國軍人,「第一軍人」的地位至今無人逾越。「男看王心剛,女看王曉棠」,曾經是中國大地上流傳甚廣的口頭禪。在人們對男人這個概念還很籠統的年代,他就已經提供了最佳的範本。
34、程之:
獨一無二的「南方特務」。
從藝五十年,他以善演反派角色著稱,被觀眾戲稱作「南方特務」;他還是一位優秀的配音演員,許多經典名片都留下了他極富魅力的聲音;他的相聲水平和京劇功底,也是有口皆碑。
35、王曉棠:
中國電影界惟一一位女將軍,60年代的中國女性美的標志。
她曾任八一電影製片廠廠長,也是我國電影界惟一的一位女將軍。她曾給當年的影壇帶去一種揉合著剛強、靈秀、野性而率直的美,在那個年代,王曉棠就是中國女性美的象徵。
36、謝芳:
第一代知性女性的銀幕代言人。
她是60年代氣質特殊的一位女演員,雖然扮演的都是革命英雄人物,但濃濃的書卷氣和小資情調卻難以掩飾。《青春之歌》、《早春二月》、《舞台姐妹》,謝芳為我們留下了那個年代裡最經典的三部影片。
37、李默然:
新中國第一代話劇大師,電影史上有限的幾位能自成一體,且成就卓越的表演藝術家。
在銀幕與舞台上,李默然扮演的幾乎全是清一色的英雄,尤以鄧世昌著稱。他的表演自成一格,兼收並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的某些原則和中國傳統戲曲表演的特長,具有中國民族文化的深厚內在美。
38、龐學勤:
60年代的「長影」頭牌小生。
明月皎夜光,中國影壇上曾經有個龐學勤。他曾是為數不多的幾位英俊小生之一,英姿勃發,銳氣逼人,當之無愧的「22大明星」之一,風度翩翩的明星照遍及全國。
39、李翰祥:
奠定香港電影觀念的大師級人物。
在香港電影史中,李翰祥是一個不知從何說起的人物。他和朱石麟、胡金銓等一批內地到港的電影人一道,為香港傳統電影觀念奠定了堅實基礎。他一生開拓多個電影類型,黃梅調電影、清宮片、風月片、喜劇片。他在中國電影史上第一次發行股票,一生奔走於內地、香港、台灣之間,無意中促進了三地之間電影文化的交流、借鑒與融合。
40、夏夢:
普通話片罕見的全能演員,東方的奧黛麗·赫本。
夏夢號稱「長城大公主」,有「上帝的傑作」之美譽,是普通話片罕見的全能演員。其氣質神韻獨步影壇,後繼乏人,在老一輩影迷心中,夏夢是香港惟一可與奧黛麗·赫本相比的女星,息影多年仍讓人贊嘆不已。
41、黃宗洛:
中國演藝界的龍套大師。
粉墨一生,龍套為本。黃宗洛是藝壇黃氏三傑中最年輕的一位,是影視戲三棲表演藝術家。他所塑造的藝術形象已有一百個,自詡為「百丑圖」。他以演配角為樂事,有「小角色之王」、「龍套大師」的美稱。
42、林黛:
迄今為止、惟一的四屆亞洲影後。
她曾經創下蟬聯四屆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的紀錄,至今無人能及。她的電影在港台和海外具有深遠影響,如今香港仍每年舉辦林黛電影周。她的氣質高貴大方,被稱為香港電影永遠的女神。
43、胡金銓:
新武俠電影宗師,開創了文人式武俠電影類型。
在中國電影的百年歷史中,像胡金銓這樣高度風格化類型的電影大家,屈指可數。他是第一個把武俠電影當作藝術來做的導演,其作品重現了中國山水畫中的抒情意境,開創出具有強烈詩化韻味的作者式、文人式武俠電影類型。
44、張徹:
第一個將中國電影貼上「雄性」標簽的導演,開創暴力美學及陽剛派武俠電影。
張氏作品是當之無愧的雄性電影始祖,1967年,正是他導演的《獨臂刀》,帶來了武俠電影史上的第二個黃金年代,以陽剛風格一舉挽救了香港電影的陰柔局面。「張家班」的出現,更使他成為中國電影史上最早「結幫組派」的電影人。
45、凌波:
戲曲片第一反串影後。
在華語片歷史上,凌波絕對稱得上傳奇人物。她是香港黃梅調電影史上最重要的名字,戲曲片第一反串影後。當年凌波以一部《梁山伯與祝英台》訪台,萬人空巷,三十里人潮夾道相迎,造就了轟動一時的影界盛事。
46、盧燕:
第一代圓夢好萊塢的華裔女影星,中美電影文化交流的使者。
在盧燕的身上,沉澱著中西方文化的深厚底蘊。她的表演能夠抓住人物性格的本質,有生活、有深度,被公認為是好萊塢最具藝術修養的華裔演員。
47、狄龍:
香港功夫片巨星,大名鼎鼎的「三條龍」之一。
他所樹立的大俠「味道」與「風范」,至今無人能出其右。人稱「標准大俠」的狄龍,六七十年代曾是邵氏首席小生、一代武俠紅星,「邵氏」的盛世也是狄龍的黃金期;八十年代成功轉型後,他的俠義豪情更成為香港江湖片的一張標簽。
48、李小龍:
叩開西方大門的第一位武者,中國武術和精神的象徵。
李小龍是一個開始,也是一個絕響。他像彗星一樣開啟了真功夫的電影時代,真正將中國武術的神話帶到了世界影壇,不會再有第二個集哲人、武者、畫師、明星於一身的卓然不群的李小龍了。他的電影打破了導演中心制,形成了以明星中心制訂制劇本、配合宣傳、動員票房的電影生產模式。
49、甄珍:
台灣第一代玉女明星,70年代文藝片首席女星。
甄珍自1973年起出演了一系列瓊瑤劇,成功架構起第一代瓊瑤女郎柔弱優美的角色氣質,紅遍東南亞,成為1970年代文藝片首席女星。
50、達式常:
銀幕上的儒雅之星,70年代的大眾情人。
在銀幕上,達式常留給人們的總是親和的笑容、從容的風度。看膩了濃眉大眼、虎背熊腰的「高、大、全」式人物,人們開始欣賞起達式常所代表的溫文爾雅、書生瀟灑。
③ 阮玲玉在中國電影史上有怎樣的地位
1935年三八婦女節這天,一代電影女星阮玲玉自殺的消息傳遍了上海灘街頭巷尾。
作為當紅女藝人,阮玲玉的死在上海乃至全國引起了巨大轟動,出殯當日,超過二十萬各界人士自發組織起來為她送行。
阮玲玉的死,也反映了同時代電影人的悲哀,卑微的地位與巨大的壓力同行,卻無人分擔。
所幸,她始終沒有被忘記,她對電影人物的塑造,她對電影風格的推廣,她為中國電影事業所做的一切,都沒有被忘記。
2005年,第14屆金雞百花電影節上,阮玲玉當選為中國百年電影最出色的百位演員之一,而她本人也被評為「中國默片時代的驕傲」。
④ 中國銀幕的第一位女演員莊子試妻
在1913年以前,中國的舞台和銀幕上沒有女演員。那時的中國女人,是不允許拋頭露面的,上台、上銀幕表演更是絕對禁止的。表演藝術裡面的女性,一律由男人反串。
這我們就要說起一位叫嚴姍姍的女人。嚴姍姍,廣東南海縣人,1896年出生,畢業於香港懿德師范學校,出身豪門,屬於大家閨秀。但她思想進步,曾經在辛亥革命時參加過廣東北伐軍女子炸彈隊。革命成功後,由於孫中山等沒有徹底解放婦女的意思,她和林宗雪、何亮亮一樣,也就沒有分到革命的果實,新政府沒有給她們安排工作。還好,嚴家不差錢,於是,嚴姍姍在父親嚴浩波的支持下,毅然走上了自己心愛的演藝道路。
她是中國銀幕的第一個女演員,1913年主演《莊子試妻》
1913年2月,革命者嚴姍姍粉墨登場,出演了《莊子試妻》成為中國影片中第一位女演員。《莊子試妻》,片長3本。影片由嚴姍姍的丈夫黎民偉自己編劇並反串扮演女主角莊子之妻,嚴珊珊扮演扇墳的婢女一角。她因此成為香港乃至整個中國電影史上第一位女演員。嚴珊珊開了女演員登上銀幕的先河,是中國影壇第一個「吃螃蟹」的女人。
《莊子之妻》試映效果頗佳,也是第一部輸往美國的中國電影。《莊子試妻》試映後,嚴姍姍和丈夫黎民偉受到鼓舞,到1923年成立了民新製造影畫有限公司。
她是中國銀幕的第一個女演員,1913年主演《莊子試妻》
隨後,嚴珊珊出演了故事長片《胭脂》的女主角。之後,又主演了《和平之神》、《五女復仇》、《再世姻緣》等十幾部影片。當時許多封建衛道士對女性演電影橫加指責,嚴姍姍沒有理他們。而另一些新派人士則認為嚴珊珊是新女性的代表人物,嚴姍姍在罵聲與掌聲中一步步向前走去。她聰慧靈敏,容貌端莊秀美,矜持中又有幾分活潑天真,為中國早期銀幕塑了陽光健康的婦女形象。
她是中國銀幕的第一個女演員,1913年主演《莊子試妻》
在那一時期,她大多飾演少女、少婦形象,動作表情自然得體,頗得觀眾賞識。嚴珊珊的出現無疑對中國電影有著劃時代的意義。1928年退出影壇。1952年去世,享年56歲。
當然,如果沒嚴姍姍,中國電影遲早也要有女演員的,但她畢竟是最早的一個。想想當時中國的環境,不謝她都不行。從這個角度看,嚴姍姍是中國婦女解放的先驅。
⑤ 中國銀幕第一位女演員是誰
中國銀幕第一位女演員是嚴珊珊。
1913年2月26日嚴珊珊出演了《莊子試妻》,在影片中飾演婢女,成為中國影片中第一位女演員。《莊子試妻》,片長3本,是《蝴蝶夢》中的「扇墳」一段。
影片由黎民偉自己編劇並反串扮演女主角莊子之妻;黎民偉的妻子嚴珊珊扮演扇墳的婢女一角。她因此成為香港乃至整個中國電影史上第一位女演員。
嚴珊珊個人生活
嚴珊珊,1914年1月7日與黎民偉結婚,嚴珊珊還是一位熱衷社會活動的女性,因擔心不能滿足丈夫對家庭和愛情的期望,便在暗中物色美麗又有才華的賢惠女子,1919年她遇見了林楚楚,主動為黎民偉和林楚楚撮合,並於她無大小之分,彼此平等相待。
黎民偉於1924年開始拍攝根據《聊齋》改編的影片《胭脂》,這是香港第一部長故事片,由黎北海編導,黎民偉和林楚楚主演。該片在新世界戲院公映時,賣座很好,林楚楚由此成為第一代女明星。
⑥ 介紹以下阮玲玉,特別是她的死因
一九三五年三月八日,一代電影明星阮玲玉自殺的新聞轟動了舊中國的上海灘。當日報紙的號外,「人言可畏」四個字,連著打了兩遍,作為阮玲玉自殺消息的標題。
阮玲玉,1910.4-1935.3.8,原名阮阿根,曾名阮玉英,原藉廣東中山,生於上海。是中國早期電影傑出的代表人物,三十年代上海最引人矚目的電影女明星。阮玲玉在25年的短暫生命中,主演了29部電影,其中《三個摩登女性》、《城市之夜》、《神女》和《新女性》等影片,被認為是中國早期電影的經典之作。在這些影片中,阮玲玉以她那豐富的激情、嫻熟的演技、具有真實而清新的獨特表演風格,在銀幕上創造了各個階層不同類型的婦女形象,確立了她在中國電影史上不可磨滅的地位。
3月8日凌晨,當阮玲玉在上海新閘路沁園村的住宅服安眠葯自盡時,年僅25歲。電影皇後阮玲玉自殺的消息傳開,整個上海為之驚愕。25歲的青春韶華,剛剛如一朵曇花凄美地開了,然後又匆匆凋謝。人們為她的美麗而驚嘆,又她的死而扼腕嘆息,遺體出殯那天,上海各界二十多萬人走上街頭,為阮玲玉遺體送行,這是當時上海灘最盛大的群眾聚會場面。
舊上海是一個充滿慾望的城市。各種各樣的慾望糾纏著世俗的男女,幫派、仇恨與暗殺、緋聞、婚變與殉情,這樣的情節在演藝娛樂圈裡更是屢見不鮮,從阮玲玉到後來的周璇,v如此名動一時的影皇歌後都不能倖免,一般的歌女與影星,則被人玩弄於股掌之間。這也是當時地位低下的電影人的命運。關於阮玲玉的死,報紙的號外上用「人言可畏」四字作為標題。而這四個字,其實來源於阮玲玉的遺書。
「我現在一死,人們一定以為我是畏罪。其實我何罪可畏?……想了又想,惟有一死了之罷。唉,我一死何足惜,不過,還是人言可畏,人言可畏罷了!
阮玲玉絕筆
廿四年三月七日午夜」
阮玲玉因為「人言可畏」而自殺,最直接的原因是當時新影片《新女性》的公影。《新女性》是一部反映------------的進步電影,阮玲玉在其中飾演---------。影片公影後,由於受白色恐怖的壓迫,阮玲玉的演藝事業受到了封殺。同時,受人指使的記者公會又對影片進行無理圍攻,上海灘上的一些黃色小報也趁機落機下石,大肆炒作緋聞,一時流言蜚語滿天飛,壓得阮玲玉透不過氣來。對此,魯迅先生曾奮筆寫了著名的《論人言可畏》,痛斥「強者」對「弱者」的迫害。
據資料記載,1935年3月8日那天,阮玲玉原定要去蘇州補戲,而且9日下午又須出庭與其夫唐季珊的離婚訴訟。在3月7日晚,阮玲玉還應邀參加了導演黎民偉的私人宴會。但這忙碌的日程表,卻掩不了阮玲玉那顆早已浮躁不安的心,在人前背後,她對人不停地說,「我有充分的證據,可以證明我無罪」,「還有馬路上報童嘴裡亂喊什麼什麼,更叫我聽了難堪」,「出庭我倒不怕,所怕的是剛逢著禮拜六,旁聽的閑人一定特別多,那倒有些難為情」。應該說,此時,她內心的恐懼與慌亂已經不是她所能承受得了的,這可以看成是她將要自殺的徵兆。
其實,除了受白色恐怖的迫害外,阮玲玉的自殺還有另外的推動力——為情所困。
阮玲玉在感情上的不幸,是因為兩度遭逢「陳世美」,負心的男人對她的玩弄與摧殘,使她生的希望徹底地破滅了。
16歲那年,她的母親被女主人誣陷偷錢,趕出來流落街頭,是少爺張達民幫助了她們。借著阮玲玉知恩圖報的善良,張達民趁機表達了對阮玲玉的傾慕之情。溫柔善良的阮玲玉被張達民迷惑了,懷著對幸福生活的憧憬,獻出了純潔無邪的身心。
但同居後的張達民少爺習氣表露無遺。他再也沒有拿出一分錢供養阮玲玉母女,卻一次次向阮玲玉伸手要錢,用於賭博和玩女人,甚至幾次捲款逃跑。對愛情忠貞不渝的阮玲玉沒能看清張達民的本質,總希望張達民能像《故都春夢》里的男主角一樣浪子回頭。她希望能用情來感化他,與他結婚。但張達民毫不留情地掐滅了她的希望,公然表示只是看中了阮玲玉的漂亮臉蛋,僅僅想把她當成姨太太使喚,而不願受婚姻的束縛。
張達民的所作所為,擊碎了阮玲玉的夢,為此,她曾服毒未遂。之後不久,上海灘的茶葉商人唐季珊趁機追求她。阮玲玉又輕信了唐季珊的甜言蜜語,同張達民分手後,就與唐季珊同居在一起。同居後的唐季珊原形畢露,也是一副浪盪浮誇公子相,甚至唐季珊還在街頭當眾毆打阮玲玉。這一次,阮玲玉非常清醒地認識到,自已被人玩弄了。
對愛情不再有幻想,不再有奢求的阮玲玉正准備離開唐季珊,獨自舔好自已的傷口。沒想到,張達民和唐季珊,這兩個上海灘無恥的惡少反過來,卻因為她而爭風吃醋,大打官司,將她牽扯起進了一個類似於風流韻事的官司中,弄得大街小巷的流言蜚語直沖著阮玲玉而來,使她漸漸難以支持。
黃色報刊的惡毒語言,白色恐怖的恐嚇與威脅,婚姻上的不幸遭遇,社會輿論的瘋狂攻擊,阮玲玉在精神上被徹底摧垮了,終於服葯自殺,留下「人言可畏」的控訴。
阮玲玉的一生是短暫的一生,也是美麗的一生。16歲那年,迫於生計,阮玲玉從上海崇德女校退學,應試明星影片公司《掛名夫妻》的女主角。應試中,導演讓她作歡樂的表情,她便輕盈地將頭一側,薄唇輕啟,嫣然一笑,彎彎的眉,嫵媚的神態,在嘴角還浮出一個逗人的淺酒窩。導演讓她作悲傷的表情時,一瞬間,原來留在臉上的笑容突然消失,純真的眸子上已有一層盈盈的淚水,目光中還帶著淺淺的哀怨。當時的導演卜萬蒼十分滿意地錄取了她,並說:「這個惹人憐愛的女孩,像有著永遠抒發不盡的憂傷,一定是個很優秀的悲劇演員。」
阮玲玉在9年的演藝生涯中,飾演過各類不同的角色,其中有農村少女、丫頭、女工,也有歌女、尼姑、乞丐,有正派角色也有反派角色,演過少年也演過老年。這些人物都有一個悲慘的結局,有的自殺,有的入獄,有的被逼成瘋,有的病死街頭,是一群充滿悲劇色彩的銀幕形象,她們的遭遇是舊中國千百萬苦難婦女的縮影,她們的不幸震撼著人們的心靈,激起了觀眾的無限同情和共鳴。
阮玲玉對悲劇有很深入和很貼切的把握,但是,誰也沒想到,最後連她自已也成了這群充滿悲劇色彩銀幕形象中的代表人物。
⑦ 中國首位女星殷明珠有多漂亮
一提到娛樂,人們的腦海里就會閃過一個詞,混亂。其實世界再臟,也會有清流。在中國早期電影界,有這樣一個干凈的女人,尹明珠,中國電影史上第一個女主角。
出生於1904年的尹明珠,本名尚賢,父親尹幸歡是《麗麗》中的著名畫家,母親張木蓮擅長詩詞寫作。這對夫婦視女兒為掌上明珠,所以他們用「珍珠」作為昵稱。我父母對珠兒的期望很高。五歲時,他們開始在父母的指導下學習繪畫。六歲時,他們被送到鎮上的平民小學。
以前,在封建落後的影響下,女性不允許「公開露面」,所以沒有一個家庭希望自己的女兒出演電影。在中國電影中,沒有真正以女性為主角的電影,大多是男演員扮成男性。中國第一部由女性出演的電影是黎民偉於1913年拍攝的《莊子扮演妻子》。李大膽讓妻子出演,但閆只在片中擔任配角,女主角莊子的妻子仍被本人穿越。
八年後,電影里沒有女演員。為了拍《海誓山盟》,丹杜宇想打破這種尷尬的僵局,需要一個真正的女演員來扮演電影中的主角。好事多磨。經過何佩蓉的介紹,丹·杜宇認識了上海的時尚美女尹明珠。尹明珠爽快地答應讓丹·杜宇演主角。
那時候中國電影剛剛起步,拍的時候沒有技巧,甚至沒有劇本。大致的故事是劇本,全靠翻譯去搞清楚。尹明珠看到的「劇本」是一個故事大綱——
現代少女朱富(尹明珠飾)愛上了貧窮的年輕畫家周玄青,並終身私訂婚約。訂婚後,她向對方發誓如果有違約,她會葬身大海!朱富的表妹很富有,喜歡朱富的美麗,並追求她。最後,在金錢的誘惑下,朱富忘記了她的誓言,決定和她的表妹結婚。正當他們在教堂舉行婚禮的時候,朱富突然善意地發現,她突然醒了,想起了她以前的誓言,逃離了教堂,跑回畫家周玄青身邊。然而,在選擇余慶奴後,他指責朱富改變主意,拒絕朱富。羞愧難當的朱富沖向海邊,決心犯下自己的罪行。選擇綠色,看看朱富的真實感受,及時趕到,把朱富從危險中解救出來,他們會盡最大努力言歸於好,最終成為一對好夫婦。
故事看似跌宕起伏,但因為是無聲的黑白電影,所以故事的推廣要靠演員的表情和動作,讓觀眾了解故事的起因、過程、高潮和結局。可以說,尹明珠為《誓言》的成功做出了貢獻。
《海誓山盟》的成功也讓尹明珠成為上海第一位女明星。她改變了當時電影中很多男性扮成女性的局面,中國電影開始了女性主角的歷史。此外,尹明珠和丹杜宇也相處融洽,感情日益升溫。
成名後,她遭到母親的強烈反對,她認為女兒的拍攝似乎給人以色調,這損害了尹的風格。為了斷絕女兒的明星夢,母親不準與丹杜宇交流,甚至揚言要斷絕母女關系。時尚的上海美女尹明珠愛上了電影和引領她走上電影之路的丹·杜宇。最後我媽讓步了。
電影業把尹明珠和丹·杜宇的情感緊緊聯系在一起。拍完《回到家鄉》和《傳家寶》,他們於1926年2月1日在杭州結婚。婚禮剛開始,杜宇和明珠還在關注新片,在西湖度完蜜月回到上海。朋友討飯吃,夫妻倆在攝影場地設宴招待賓客朋友。興奮過後,他們投身於新電影的拍攝。兩人是真正的電影情侶。
1927年上海皮影公司拍攝的《盤絲洞》是當時最成功的電影。《盤絲洞》取材於《西遊記》第七十二回《盤絲洞的七個情人,噴泉八環》,故事內容膾炙人口。不過,是第一次放到屏幕上。丹徒和尹明珠都對磐石洞寄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