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產電影 » 4位香港電影配樂
擴展閱讀
葯不停生長外國電影 2024-09-21 21:59:49
微電影最新吻戲片段 2024-09-21 21:50:13
范冰冰版電影播放在線 2024-09-21 21:46:00

4位香港電影配樂

發布時間: 2024-09-21 21:35:14

『壹』 求經典香港武俠電影配樂(純音樂)!!

竹苑情歌
母之死
少林雄風

『貳』 香港電影《蝴蝶》裡面的背景音樂叫什麼名字

《A WISHFUL WAY 》《TRY TO 》《SHE 》 這3首是田原唱的(如果你說很輕的那首是英文的話這3首都很輕)

《葬心》這是黃鶯鶯唱的(如果你說的很輕的是中文的話,這首非常輕)

《The Best Is Yet To Come》這歌是AT17唱的(事實上這電影里大部分的配樂都很輕,你這個問題問的實在是。。。)

<green grass of tunnel f><inally we are no one >這2首非常輕,不過你說不是...那就繼續...

《Weeping Rock, Rock》還有這首...在電影里主要出現在蝶結婚前和愛人的懷舊片段里...唱的部分非常少,過了大半以後才是一個女子的低唱..象喃喃自語.(說實話,這是我個人感覺應該是你想要的那首了)

事實上,你可以找這電影的原聲聽嘛.翻來覆去總能找到你要的吧???

呼......回答完畢

『叄』 略講電影配樂史,順便介紹幾位配樂大師

自有電影以來,配樂便作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存在了。

默片時代伊始,創作者便認識到,在影片中於不同基調的情節中加入適當的音樂,對故事渲染,氣氛烘托可起到不可描述的襯帶作用。

但當時技術水平有限,尤其開始膠卷攝制後,默片盛行的原因,無形中便加大了音樂出現的難度,讓聲音(言語、配樂)的存在與發展,都處在一個尷尬的境地。

由此似乎也可推斷出默片為何最早發展盛行。

一肯定是當時的客觀的科學技術原因,其未達到電影工業中,聲音製作的標准。

二來,默片確是一種很難得的藝術形式,仿如啞劇又勝於啞劇,是其與戲劇的綜合體。現當代許多導演仍偏愛這種影片形式,最著名的應屬韓國鬼才導演金基德,其執導的《空房間》,《春夏秋冬又一春》、《漂流欲室》、《莫比烏斯》等,都是刻意弱化人物對白,僅通過人物行為來推進故事情節,由此表達及升華影片主題。其實有時想想,去掉對白,也就免去了因之而產生的一些與主題無關或者誤會的東西,所謂說多錯多,著重人物行為動作,確可使影片故事的發展加強,更集中,表達時便純粹而有爆發力。

扯回配樂的問題。

是以,一開始,電影中沒有聲音,即人物對白。但有配樂。可這里的配樂是什麼樣的呢?實時配樂。

何謂實時配樂?就是現場樂隊配樂。

膠卷送到影院,影院會配備一支樂隊。播放影片時,樂隊便根據電影製作方事先約定的曲子來演奏,或歡快灑脫,或滑稽戲謔,或哀傷悲憤,都是以影片里各個故事情節的基調而定。據說更早,都是樂隊視情節自由發揮,因此時常出亂子,比如影片里死了愛人,正哭得傷心,樂隊這邊卻歡快地演奏起兩只老虎,觀影體驗很差。

之後有了改進的所謂蠟盤發音。即將音樂刻錄在唱盤上,播放電影時,同時打開唱機,使畫面與音樂同步。這可謂是配樂在電影發展史上重要一步。

但這里強調一點,蠟盤發聲的電影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有聲電影。因為這時它仍沒有將之用來做言語對白的聲音上。

下面這段要說的,引自網友,因為我確沒這方面的專業知識。

第一位正式將音樂觀念引進電影中的是格林菲斯,他在《一個國家的誕生》(1915年)中,首次與音樂家合作,創作出美國民俗民謠的完整配樂形態,這是電影音樂的一大轉折點,也顯示了音樂開始屬於電影本身組成的一個要素。

1910年8月27日,愛迪生宣布了他的最新一項發明,即有聲電影機。它可以在同一時間里把聲音和圖像都記錄下來,實現同步。因這一神器,之後便迎來了有聲電影的爆發,默片式微,直至今日。電影《雨中曲》,其中講述的便是兩種電影形式更迭交替時期,震盪下的好萊塢的故事,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這部經典影片。必看的經典。

這期間,電影配樂的發展也迎來了史前未有的發展。典型的特徵,以前或許是將已有的固定的音樂嵌入到電影里,作為配樂。而此時,會有專門的音樂家根據電影需要來作曲,進行創作,以為配樂。這些人稱為配樂師。

我們一些人應該都知道一些配樂師,像埃尼奧.莫里康內,行業內高山仰止的存在。我只隨便說幾個知道的其經典配樂作品,《黃金三鏢客》,《無恥混蛋》,《海上鋼琴師》,等等,只說這幾個自己喜愛的了,非要說完,網路一下,一摞A4紙不一定夠用。

另一個大家比較熟知,日本配樂大師,久石讓。宮崎駿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其配樂。姜文一再使用的「太陽照常升起」也是其作品。也不一一舉例了。要說的一點,通常認為,配樂為影片服務,但有些配樂大師的作品,通常已經獨立於影片之外,甚至於帶動影片升華了主題表達,更恐怖的,影片故事淪為音樂的表達工具。宮崎駿與久石讓應該就是其中的代表。

兩者同樣優秀,但常常感覺久石讓的音樂有些喧賓奪主,彷彿去掉那些音樂,宮崎駿便變得不再是宮崎駿。提兩個作品,大家感受一下,《天空之城》跟《幽靈公主》,總感覺,這兩個宮崎駿影片若去掉久石讓的同名主配樂,便會如抽去了靈魂一般。

國外的就說這兩個吧,因為本身我知道的大師不多,關鍵是我特別喜愛這兩位。

中國的配樂大師,我較國外的多了解些,但也只說幾個自己喜愛的。

第一位,胡偉立。

其人真真是仙風道骨,出世入世,高人一般的存在。這么說,不僅僅是因為我搜索大師時,圖片上的長相,確實是聽了音樂後的感想。

胡偉立配樂作品,幾乎貫穿整個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東方不敗,鹿鼎記,醉拳,龍門客棧,太極張三豐等,一摞A4紙也寫不下。尤其周星馳電影里,配樂大多出自先生之手,如國產凌凌漆,鹿鼎記,唐伯虎點秋香,審死官,九品芝麻官,回魂夜。額,簡單截個圖。

這是網路里老爺子的主要作品介紹。作品好,但不知名的更多,比如李衛當官的配樂。很多都鮮為人知。

上述隨便一部影片里的音樂作品,拎出來都是響當當的存在。也許你不知道這些配樂的名子,但當音樂想起時,你一定會驚嘆道:「哦哦,這個曲子某某電影里有。」最不濟也是「這曲子聽著好耳熟。」

且老爺子出名的的作品中多以中國傳統樂器為主。這一原因,除了老爺子深諳中國傳統音樂外,暗自揣測,也應與上世紀香港影視繁榮期,尤其古裝題材作品的爆發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傳統樂器的作品,顯然與古裝影片里的氛圍基調更加契合,無形地擴大這種古典意境的渲染,觀感自然,渾然一體。影片的質量明顯會上一個層次。上世紀的古裝武俠片的推陳出新,經典頻現,老爺子的音樂作品於其中起到的作用絕對舉足輕重。當然,也不絕對非傳統樂器不可,李安的卧虎藏龍,張藝謀的英雄,很多。

這些無所謂的事不糾結了。

我崇拜老先生的一個地方,不在於他的作品於影片的利害關系。而是他似乎於每每完成的一部影視的作品中,通過一系列的音樂作品,不僅幫裡面的人物完成了一次的刻畫描述,同時也完成了一次自己人生感悟的表達。

很多東西不大能說得清楚,比如那首東方不敗里的「孤獨」,你把它單獨拎出來後,細細的品味一遍,便能明白個一二。亂了,亂了,衷情堪繭緒,欲語筆難成,不說了。補一句了,胡大師,小子很崇拜您,對您的敬仰之情有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冀望能見您一面,聽您一番教誨。

最喜歡的,僅代表個人。東方不敗里的:孤獨,雪千尋。九品芝麻官里的:抒情。國產凌凌漆里的:美麗拍檔。李衛當官里的:往事堪憶。

第二位,陳勛奇。

陳勛奇的作品不算太多,但個個有名。墨鏡王的東邪西毒里的配樂,俱出其手。其中的「天地孤影任我行」被周星馳的大話西遊用來作至尊寶與紫霞生死訣別的背景音樂,與影片開頭紫霞出場的背景音樂,即趙季平的「蘆葦盪」,同為奠定影片感情基調的主配樂。

貌似天下無雙里也有其音樂作品。與胡偉立一樣,不只是純粹的同樣偏重於個人表達的配樂大師。

其主要作品一覽。

第三,趙季平。

國內首屈一指的音樂大家。亦是高山仰止的存在。其配樂作品:霸王別姬,活著,水滸,喬家大院,笑傲江湖,大宅門……說不下,隨便上幾個截圖感受一下。

剛剛說的蘆葦盪。上一次有印象見趙季平署名的作品貌似是馮小剛的1942,之後沒怎麼關注了。

如果胡偉立的音樂作品貫穿了香港影視繁榮時代,那趙季平的作品則更廣袤地貫穿、見證了內地影視的興起,繁榮,到如今的迷茫。

趙季平的作品多與歷史片掛鉤,是以多渾厚悠遠的風格。典型如霸王別姬里的配樂,選擇的樂器多蒼涼悲壯系列。(就不說樂器名子了,因為我不知道。)

或許是真的跟影片的類型真的有關系,我總覺得情感表達上,趙沒胡、陳二人來得濃烈。像陳勛奇與王家衛合作的東邪西毒,濃得化不開。而胡偉立的既能融進去,又出的來。但你要說音樂這東西不傳遞個人感情,那肯定不可能。而且個體的偏愛不同,所以僅個人之言。兼且本身站著說風涼話就不對,我這里需要一個解釋兼道歉。最喜歡趙大師的作品,仍舊是其以為偏小資體些的蘆葦盪。

文章到這里應該算是完了,打算還要寫黃英華,譚盾,黃沾,特別是黃英華(想說他似乎跟自己的周星馳情結有關。)但作為一個門外漢,很難從專業的角度來分析欣賞,我也是寫著寫著才發現這些東西避不開。比如簡單的樂器的特性與好處,我就寫不出,因為從沒接觸過,寫到最後就變成了純粹的統計的東西,毫無意義。徒惹人笑話。

『肆』 香港的TVB配樂大師除了胡偉立還有誰

配樂方面,黃沾、胡偉立、盧冠廷、鮑比達都是高手,顧家輝主要是流行歌曲的作曲,不一樣。

『伍』 中國合夥人所有的背景音樂~!

查了下,是香港音樂人金培達,英文名taike,製作的電影背景音樂,他主要為香港電影配樂。

『陸』 求香港武俠電影中的經典配樂

偷功說是武俠電影配樂的巔峰之作
那段激昂的嗩吶配樂是 小刀會序曲
還有類似天地孤影任我行
胡偉立大師的醉拳二里的
小試拳腳
溫馨時刻
母與子
野霸王
市集
醉起步雲霄
都很常聽到

還有很多來自日本的曲子,如英雄的黎明,故鄉的原風景......不說啦

『柒』 介紹幾部配樂大氣或者有詩意的經典香港電影

東邪西毒(配樂很大氣,馬友友的大提琴)
阿飛正傳(很有點醉生夢死的味道)
重慶森林(畫面感很好,很童話)
夜半歌聲(布景很不錯,故事也很好,裡面的歌有點詠嘆調的味道)
梁祝(徐克的經典古裝愛情,有一段的配樂很有詩意,有梁祝那種纏綿的感覺,應該是你的要求)
花樣年華(很有味道的電影,看完很有感觸,兩個不敢說愛的人……)
霸王別姬(跨越的歷史背景應該可以用恢弘來說,裡面的崑曲也很有詩意)
如果愛(挺不錯的)
甜蜜蜜(陳可辛的經典愛情片)
新不了情(同上,經典愛情,很浪漫)
青蛇(很經典,不一樣的白素貞和小青)
白發魔女傳(哥哥張國榮和姐姐林青霞的經典武俠,很不錯的)
宋家皇朝(聽名字就知道很大氣)
新同居時代(張艾嘉的獨特風格)
末代皇帝(不是香港的但是中國人演的,配樂很好)
新流星蝴蝶劍(裡面楊紫瓊唱的歌挺不錯的)

這些電影的配樂都不錯,有主題歌的歌也挺好的

『捌』 胡偉立是誰呀做了哪些曲子

對於胡老師也許一直都不陌生 畢竟80年代的年輕人幾乎都是看港台劇 和電影長大的 如徐克的黃飛鴻 袁和平的太極張三豐 以及元奎的和程小東的 等等 都是我們兒時當中的記憶~~~~ 也許我們在回憶電影和電視劇的時候 總是有一兩處鏡頭讓我們終身難忘 但最重要的還是電影當中的原配音樂 我們總是想起電影中的音樂而沉醉其中 畢竟它和電影是那麼的貼合 胡老師的經典作品很多 下面我列舉一下他老人家的經典之作 第一 太極張三豐。也許大家對這部作品在熟悉不過了 百看不厭 特別是劇尾 君寶和天寶的打鬥~~但是音樂更重要 我哪次聽到劇中的音樂 彷彿就和我內心裡期望和想像的音樂主題是那麼的貼切~~ 相信大家有同感~~
第二 成龍主演的醉拳2 裡面有梅艷芳主演 這部劇中的音樂也很經典 經典1 就是開頭 成龍與他父親下棋 劉德華用球幫了他一個忙 用所有的棋圍住他爸爸的棋 然後就出現的經典音樂~~經典2 成龍和劉家良在火車下和柱子中打鬥的音樂 經典3 劉家良把矛槍立才草垛上面 成龍看見 說是放下刀與他單挑 這也很經典。經典4最後 成龍與戴眼鏡的兄台決斗 成龍還喝的工業酒精 音樂也是振奮人心,又是經典。
第三 周星馳的鹿鼎記 想必大家對吳孟達主演的海大富 在劇中給韋小寶 耍大刀的背景音樂 很熟悉 是配合黃沾唱的 開心做出戲

第四 林青霞的 東方不敗 劇中 最後 林青霞墜崖 李連傑去拉它 這一段音樂也很經典 總之經典就是經典 是形容詞形容不了的~~

胡老師的音樂 總是和大家想像和期望中的一樣 那麼好聽 有時都聽的我起雞皮疙瘩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 因為太好聽了 哎 心血來潮啊 呵呵~~

還有96中 呂頌賢的 笑傲江湖 更是經典 沒有比胡老師的音樂 更能詮釋笑傲江湖的含義了 我百聽不厭 只要一聽音樂 就知道就笑傲江湖 而沾叔的滄海一聲笑 也很不錯 也是經典 但本人還是覺得胡老師的音樂更貼近笑傲江湖的音樂主題

呵呵 胡老師的經典音樂太多了 TVB劇中也有不少經典的音樂 還有歌曲 一起走過的日子 在這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我覺得只要你聽到的音樂很好聽 和胡老師的音樂很接近 而且更能貼近劇中的主題以及整個旋律 那就是非胡老師的音樂莫屬了

『玖』 大話西遊背景音樂叫什麼

大話西遊的背景音樂有《蘆葦盪》、《一生所愛》、《浮塵(人生的天與地)》、《小刀會序曲》、《追月》、《未了情》、《ONLY YOU》。

其中片頭曲是《蘆葦盪》和《浮塵(人生的天與地)》,《一生所愛》是片尾曲,其他4首為插曲。

1.《一生所愛》是由唐書琛作詞、盧冠廷作曲並演唱的歌曲,作於周星馳經典電影《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片尾曲,歌曲描述了一個男孩成長為一個男人的過程,表達了既無奈而又哀傷的一段刻骨相思之情。

2.歌曲《追月》是1995年香港電影《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插曲,由唐書琛作詞,候湘作曲,朱茵演唱。

3.《未了情》是1995年香港電影《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仙履奇緣》插曲,由唐書琛填詞,賀綠汀作曲,莫文蔚演唱。該曲由香港電影音樂著名作曲家、演員、歌手盧冠廷編曲。

(9)4位香港電影配樂擴展閱讀:

製作發行

「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和《大聖娶親》這兩部影片按最初的設想是一部完整的影片,可是最後劇情的發展超出劉鎮偉的估計,一部影片已裝不下這些奇思妙想了,只有將計劃改變,一分為二。影片基本完成後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完成內景拍攝和剪輯。

《大話西遊》共投資了6000多萬港元,周星馳也是投資方之一。為了配合賀歲片的檔期,《月光寶盒》率先在1995年1月時推出,票房一度火爆,在兩天內全港六十家電影院票房總收入500多萬港元,稍遜於成龍的《紅番區》。同年《大話西遊》在上海上映,後又在東北三省上映,票房也曾一度形勢大好。

「開門紅」並未持續太久,隨後的整體發行卻急轉直下,即使在當時最為火爆的香港市場,也最終以2500萬收場,在一個多月後發行的《大聖娶親》最後的票房也只有2900萬,雖然能夠收回成本,但與周星馳以前的影片相比,相差甚遠。

在北京,《大話西遊》被當作發行失敗的案例,1996年2月《月光寶盒》作為寒假影片推出,5月《大聖娶親》登場,兩部影片均只以20萬左右的票房收場,有的電影公司在放映兩天後就決定以國產影片換掉《大話西遊》以免更多損失。

參考資料:網路-大話西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