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產電影 » 中國拍攝朝鮮電影我的連長
擴展閱讀
日本電影事物變端 2024-10-20 21:18:56

中國拍攝朝鮮電影我的連長

發布時間: 2024-10-20 21:23:24

1. 抗美援朝的故事和影片有哪些

1、《上甘嶺》

《上甘嶺》是由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故事片。由沙蒙、林杉執導,高保成、徐林格、劉玉茹等主演。於1956年12月1日上映。

影片改編自電影文學劇本《二十四天》,講述了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堅守陣地,與敵人浴血奮戰,最終取得勝利的故事。

2、《鐵道衛士》

《鐵道衛士》是由方熒執導的戰爭片,印質明、宋雪娟等參加演出。

主要講述了抗美援朝期間,我公安科長高健為粉碎敵人炸毀鐵路的陰謀,冒充成敵人特務,打入敵人內部,最後將特務抓獲並排除了列車炸彈。

3、《英雄兒女》

《英雄兒女》是1964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並出品的一部戰爭片。由武兆堤執導,劉世龍、劉尚嫻、田方等主演。影片改編自巴金小說《團圓》。

該片講述了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戰士王成陣亡後,他的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幫助下堅持戰斗,最終和養父王復標,親生父親王文清在朝鮮戰場上團圓的故事。

4、《三八線上》

《三八線上》是根據人民解放軍火線文工團集體創作的同名話劇改編1960年。

5、《英雄坦克手》

《英雄坦克手》是一部劇情片,由李昴導演,王仁、高保成、趙汝平、里坡、張可方主演。主要講的是1952年,朝鮮戰場某次戰斗中,美帝國主義侵略軍在大批坦克的掩護下,向中國志願軍350高地猛攻。中國志願軍坦克部隊,在排長張勇率領下被派去350高地配合步兵作戰的故事。

2. 抗美援朝有那些電視劇

1、皮影

劇情簡介:

1951年秋,朝鮮戰場鏖戰正急。敵情報機構發現志願軍使用的新型火箭彈威力強大,台灣國民黨一家神秘的皮影劇團,分析出新型火葯的生產地點:中國西南的小城——竹山。

一場殊死的較量就此展開。面對復雜的敵情,公安領導急調智勇雙全的偵察科長阿宏組成偵破小組,擔負起挫敗敵特陰謀和保衛軍工生產的重要任務。阿宏深入土匪老巢,將土匪武裝徹底剿滅。

鬥智斗勇中,隱藏在我方內部的特務被阿宏識破。幾番驚險,特務名單被陸子儀獲取。激烈的的戰斗里,敵特頭子試圖孤注一擲,皮影劇團的藝人們在驚心動魄的斗爭中擦亮了眼睛,協助阿宏破解了最後的危機。

2、三八線

劇情簡介:

故事講述了1950年鴨綠江上的漁民遭美軍戰斗機轟炸後,村子裡的年輕人參加志願軍奔赴朝鮮,投入保家衛國的戰役。

在朝鮮戰場上,志願軍與敵人展開了殊死較量,歷經數次浴血的戰役之後,漁村青年完成了從沖動的年輕人到智慧果敢的愛國戰士的轉變;與此同時,經過幾輪戰略戰術調整,中國志願軍在戰場上逐漸掌握主動,國際輿論支持和關注;

在最後的上甘嶺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以生命代價贏得了最後的勝利以及停戰協議後的和平。

3、抗美援朝

劇情簡介:

抗美援朝戰爭,是本世紀中葉的重要事件,是一場對世界格局起著重要作用的局部戰爭,是中國近百年與外敵交手時首次迫使對手坐下來談判並以相對公平的和約結束的一場戰爭,在國際戰爭史和國際軍事史上都占據著重要位置。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揭露了美帝國主義主宰世界、稱霸全球的侵略本質,戳穿了它不可戰勝的神話,有力地表明了新中國是不可戰勝的。

(2)中國拍攝朝鮮電影我的連長擴展閱讀:

與抗美援朝有關的影視作品

1、《上甘嶺》

《上甘嶺》是由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故事片。由沙蒙、林杉執導,高保成、徐林格、劉玉茹等主演。於1956年12月1日上映。

影片改編自電影文學劇本《二十四天》,講述了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堅守陣地,與敵人浴血奮戰,最終取得勝利的故事。

2、《烽火列車》

《烽火列車》是1960年上映的故事片,由朱文順執導,李亞林、史可夫等主演。影片講述了抗美援朝初期,美軍為阻撓我志願軍向南挺進,炸毀了清川江大橋。劉風、金萬吉、苗景春等冒著生命危險,把軍火提前運到前線,保證了我軍的作戰需要。

3、《英雄坦克手》

《英雄坦克手》是一部劇情片,由李昴導演,王仁、高保成、趙汝平、里坡、張可方主演。主要講的是1952年,朝鮮戰場某次戰斗中,美帝國主義侵略軍在大批坦克的掩護下,向中國志願軍350高地猛攻。中國志願軍坦克部隊,在排長張勇率領下被派去350高地配合步兵作戰的故事。

4、《集結號》

《集結號》是2006年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電影集團公司等聯合出品的劇情片,由馮小剛執導,劉恆編劇,張涵予、鄧超、袁文康、湯嬿、廖凡、王寶強等主演,胡軍、任泉特別演出。該片於2007年12月20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該片是一部以第二次國共內戰和朝鮮戰爭為題材的電影,改編自楊金遠的小說《官司》。該片講述了解放戰爭時期,連長穀子地探明當年集結號的真相,為九連犧牲的戰友們爭取榮譽的故事。

5、《我的戰爭》

《我的戰爭》是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戰爭片,由彭順執導,劉恆編劇,劉燁、王珞丹、黃志忠、楊祐寧、葉青等領銜主演。該片於2016年9月15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影片改編自巴金的小說《團圓》,講述了一群平凡又偉大的年輕人為了保衛國家毅然決然遠赴他鄉,在殘酷的戰場上所發生的那些關於愛情、友情、親情的傳奇故事。



3. 1952年,我軍一連長在觀影時突然大哭,指著屏幕:她是我妻子

「嗚嗚嗚...」

1952年,駐扎在福建的一支志願軍部隊組織戰士們在禮堂觀看電影,看的是那一年剛剛製作完成的紀錄片《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當電影里的一句台詞說完之後,觀眾席後排突然傳來「嗚嗚」聲,起初還沒什麼人注意,隨後聲音越來越大,很多戰士聽到後轉過頭看看怎麼回事。

「連長,你怎麼哭了?」有個小戰士看到他們的連長馮學勇竟然坐在凳子上,彎腰抱頭痛哭,眼淚像是開了閘的洪水,一發不可收拾。

好多戰士聚集在馮學勇周圍,拍著他的後背。馮學勇哭了好一會,顫抖著指著屏幕中的一位女子,哽咽著說:「那個女人李秀英是我失散六年的妻子...」

眾位戰士聽後大吃一驚,趕緊詢問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那麼,馮學勇與李秀英為何分別六年?這些年他們各自經歷了什麼?最終夫妻二人團聚了嗎?


要了解這些問題的答案,還要從紀錄片中的女主李秀英講起。

1930年,四歲的李秀英被家境貧寒的父母過繼給做小生意的無法生育子女的舅舅、舅媽。

李秀英從小便表現得十分聰明能幹,在舅舅開的小飯館里,擇菜、淘米、包餃子,做得十分熟練。

在李秀英的童年時光中,記憶最深的,除了舅舅的小飯館,還有一條大河,便是淮河。

淮河之水,浩浩盪盪。李秀英家所在的安徽省潁上縣,便處於淮河流經的區域,這里的人世世代代喝淮河水長大,也靠著淮河水灌溉千里沃野。

李秀英13歲的時候,這條大河突然「發怒」了。

1939年6月,暴雨肆虐人間,晝夜不停。下到七月份的時候,淮河決堤了,洪水從淮河口奔流而下,如同猛獸張開血盆大口,將所經之處的房屋全部吞沒。

李秀英一家也遭了水災,舅舅趕緊將李秀英帶到樹上,這才免於被洪水沖走。

隨後,她便跟著舅舅舅媽逃難,恰逢當時華夏大地烽煙四起,李秀英一家除了躲避洪水,還需要逃離戰亂,生活過得十分艱辛。

這種顛沛流離的日子,一過便是六年。直到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李秀英一家也不用擔心日本兵的掃盪了,他們興高采烈地隨著眾多鄉親一起回到老家。

在老家,舅舅重新張羅著開一個小飯館,需要請一個幫工。

經過朋友推薦,忠厚能乾的馮學勇便進入舅舅的小飯館工作。

十九歲的李秀英與年輕力壯、散發著荷爾蒙氣息的馮學勇朝夕相處,很快互生好感。

只是那個年代的青年男女難以直白地表達喜愛之情,但是舅舅、舅媽作為過來人,早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幫了他們一把。

舅舅順利地將馮學勇招為上門女婿。馮學勇和李秀英的婚後生活十分美好,第一年便生了一個女兒。過了沒多久,李秀英又懷孕了,一家人笑得合不攏嘴。

但是,天有不測風雲,1946年夏季的一天,這家人遭了殃。這次不是洪水,不是旱災,而是國民黨抓壯丁。

那一天,剛剛在李秀英家收完麥子的馮學勇,要回父母家幫忙割麥子。就在他准備乘船過潤河渡口的時候,被幾個國民黨士兵盯上了。

此時的國民黨軍隊頹勢已顯,於是到處抓壯丁到軍隊里補充兵員,其行徑與土匪無異。不幸的是馮學勇被這幾個國民黨士兵追上,強行抓走了。

而懷有七個月身孕的李秀英,還在家等待著丈夫回來。她十分奇怪,按道理說,丈夫頂多一兩天就能收完了,怎麼已經五六天了還沒回來。

正在她擔心丈夫是不是出什麼事了,想要拖著孕體去看看的時候,一個同村的人火急火燎地跑過來說:「秀英嫂,學勇哥被抓了壯丁了...」

原來這個報信的人當時逃了出去,躲了好幾天才趕回來通風報信。聽到消息的李秀英,眼前一黑,差點暈過去。

張學勇被抓走之後,李秀英就經常半夜在噩夢中驚醒,總是夢到丈夫在戰場上被炸彈炸得血肉模糊。

在馮學勇被抓走的這些時間,李秀英對丈夫的思念之情充斥著整個大腦,她擔心戰場上子彈不長眼,丈夫會不會已經遭遇不測了。

此時身在國民黨軍營的馮學勇最牽掛的也是妻子和孩子,他逃跑過幾次,但都被抓了回來。毒打一頓後,國民黨軍官告訴他,他的一家老小已經都被他們殺了,讓他死了這條心。

馮學勇雖然不完全相信,但是看到這幫士兵十分心狠手辣,估計家人活著的希望很渺茫,因此感到十分絕望,對國民黨軍隊更是恨之入骨。

幸運的是,馮學勇所在部隊的長官,思想覺悟比較高,在後來的一次戰斗中起義,加入了解放軍。

原本十分絕望的馮學勇眼前一亮,因為他發現解放軍的作風與國民黨軍隊完全不一樣,解放軍軍紀嚴明,走到哪裡都受當地群眾的歡迎。

馮學勇覺得如果秀英他們死了,他就正好打國民黨替她們報仇,如果還活著,等他打完仗就回去找她們。

於是馮學勇跟著解放軍東征西戰,可能心中有著血海深仇,他作戰異常英勇,屢次立功,很快便升任連長。

在家中的李秀英,在確認丈夫十有八九回不來了之後,主動承擔起養家糊口的重任,因為此時的舅舅舅媽已經年邁,並且舅舅患上肺癆,幾乎沒有勞動能力。

這個家靠著李秀英兢兢業業地打理著,日子總算能繼續過下去。

可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二年,李秀英家鄉再次遇上淮河「發怒」,洪水泛濫,人員財產損失慘重,光是被洪水帶走生命的,就達到將近五百人。

對此,黨中央毛主席心痛不已,立刻指示向災區增派人手和物資,並且做出「令水利部限日作出導淮計劃」的批示。

1950年年底,在水利部的領導下,第一期治理淮河工程開始了。從小飽受洪水災害的李秀英,此時第一個報名參加治淮工作。

李秀英不僅自己去,還動員了村裡26名婦女上了治淮工地,這支「娘子軍」成為工地上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別看她們是較為柔弱的女子,干起活來可毫不含糊,男工能乾的,她們全都能幹,甚至幹得更好。

李秀英看著工地的牌子上寫著毛主席發出的「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號召,干勁十足。抬道軌、挖泥土、洗石子這種重體力活,李秀英帶著姑娘們一干就是一天。

後來她自己回憶說,那種用來做扁擔的四根手臂粗細的杠子,被她們幾個姑娘一下午就硬生生抬斷了,到了晚上她們的肩膀疼得睡不著,只能把扁擔放在上面使勁壓麻了才能進入睡眠。

李秀英憑借著出色的表現,成為工地上小有名氣的人物。可就在她幹得熱火朝天的時候,突然倒下了。

「秀英同志,你好好休息,恢復好之前不許下工地。」時任治淮委員會工程部副部長錢正英,對著病床上漸漸蘇醒的李秀英熱切地說著關心的話,並且叮囑醫生,在她的傷病徹底恢復好之前,不要讓她出醫院。

那麼,李秀英為什麼進醫院了呢?

原來,有一天中午,驕陽似火,李秀英在工地上拚命地幹活,突然間眼前一陣發黑,口吐鮮血,暈倒在地上,把旁邊的工友嚇得不輕,趕緊抬到醫院來。錢正英部長聞訊後第一時間趕到醫院,看望這位早有耳聞的李秀英同志。

錢正英部長千叮萬囑之後,離開了醫院,繼續忙修理淮河的事情。而李秀英在這種事情上,向來十分「叛逆」,她剛醒就趁著病房裡沒人,沖到了治淮工地上,和大夥一起忙起來。

從此之後,李秀英和「娘子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深深感染著身邊的人,到1951年7月淮河治理第一期工程結束的時候,她已經兩次被評為特級治淮勞動模範了。

酒香不怕巷子深,李秀英的事跡傳到了黨中央,得到毛主席的贊揚。在當年的國慶節前夕,二十二歲的李秀英作為農業勞動模範代表應邀參加第一屆全國政協三次會議,期間收到了毛主席的親切接見。

看到毛主席跟參加會議的代表一一握手,離自己越來越近,李秀英的心臟怦怦直跳,說不出的興奮和激動。

輪到李秀英的時候,她順手拿起會議桌上的一本《治淮勞動紀念冊》遞給毛主席,毛主席很爽快地為她簽字。這本紀念冊,後來成為李秀英一生最為珍視的物品。

同年10月1日國慶節那天,李秀英和其他代表們一起隨同毛主席,周總理和宋慶齡副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登上天安門城樓,觀看國慶慶典,李秀英覺得自己好像在做夢一樣,無比激動。

當天的晚宴上,時任全國婦聯副主席的鄧穎超和錢正英部長特意走到李秀英身邊,帶給她親切的慰問,最後錢正英部長還提議一起與李秀英合影,受寵若驚的李秀英激動得不知說什麼好。後來那張照片她一直保存著,時常拿出來擦拭。

正當李秀英為我國治淮工作做出自己的貢獻並在北京收獲相應的榮譽時,他的丈夫正在萬里之外的福建。

馮學勇在解放戰爭勝利後,本想趕緊回老家看看,但是恰逢此時美帝在朝鮮搞事情,國家徵召他所在的部隊趕赴前線。於是馮學勇服從命令,決定先打敗「美帝野心狼」,再尋找自己的家人。

從朝鮮戰場輪換下來之後,馮學勇的部隊被安排在福建休整。休整期間,部隊經常會組織集體觀看革命電影,一來是為了讓戰士們放鬆放鬆,二來是宣傳和鞏固政治思想。

「今晚在部隊禮堂放映治理淮河紀錄片《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在1952年的一天,部隊領導發布觀影通知,引起官兵們一陣騷動,大家十分開心。

即便是集體觀影活動,軍營的站崗執勤工作也是不能停的,輪到當天值班站崗的那名士兵十分想看電影。一向樂於奉獻的馮學勇拿過他的槍,說替他去站崗,讓他趕緊去看電影。

就這樣,馮學勇一個人在軍營門口值班,本以為今晚就這么過去了,沒成想,過了一會連隊的文書過來找他,說:「連長,你老家是安徽省潁上縣的吧?」

馮學勇做了肯定的回答,隨後文書說:「今晚的電影放的是關於前年和去年治理淮河的事情,有很多潁上縣的人在裡面,說不定有你認識的人呢!」

還沒等馮學勇回答,文書接著說:「這樣吧,連長,我家不靠近淮河,裡面沒有我認識的人,我來幫你站崗,你去看電影吧。」

馮學勇想到說不定真能在電影里找到家鄉的人,要是能看到妻子孩子,那就證明她們還活著,豈不是天大的好事?於是馮學勇表示感謝之後就急匆匆地奔向禮堂。

馮學勇悄悄進入禮堂坐在後排,仔細地在電影熒幕上尋找著妻女的身影,眼睛都不太敢眨。

「秀...」突然一個清瘦俊秀的身影出現在熒幕上,馮學勇看到的那一瞬間彷彿遭受電擊一般,秀英的名字剛要從嘴巴裡面飛出來,又被他咽回去了,因為那個人真的很像,只是影像有點模糊,他不太確定。

馮學勇有些緊張,也有些激動,他壓制住這些 情感 ,眼睛瞪得很大,盯著熒幕看,臉使勁往前湊近看,屁股都離開了凳子。他幾乎屏住了呼吸,十分焦急,想要確認那個人是不是李秀英。

只見那個身影時不時出現在熒幕上,但是電影台詞里沒有說到她的名字,所以馮學勇沒法確定。

旁邊的戰友看他這么投入地看著熒幕上的那位女青年,有些打趣地說:「連長,那個姑娘挺漂亮的吧...」

此時的馮學勇可顧不上和他開玩笑,他甚至好像沒聽到戰友的話,眼睛死死地盯著熒幕。

當電影里說出那個名字——李秀英,便發生了開頭的那一幕,馮學勇撐著的那口氣鬆了。他緩緩坐到凳子上,低下頭,滾熱的眼淚滑過臉頰,隨後小聲哭了起來,接著聲音越來越大,直到所有人都聽到了。

從抱頭痛哭的馮學勇口中得知,那個獲得勞模稱號、和毛主席握手的李秀英就是他的妻子,戰士們又驚又喜,紛紛要見見嫂子。

好不容易緩過來的馮學勇,既興奮又心酸。興奮的是,他知道妻女還活著,心酸的是,他不知道自己突然失蹤六年,她們是怎麼過來的,肯定很辛苦,自己太對不起她們了。

第二天,馮學勇趕緊寫信,寄到家鄉去,向妻女報平安,並詢問她們的情況。

安徽省潁上縣,一名郵遞員蹬著自行車,後面掛著兩大包信件,這裡面的一封信「價值千金」,因為它承載著一名解放軍戰士對妻子六年望眼欲穿的思念。

很快,這封信經過郵局的傳送,到達李秀英家附近。正在家勞作的李秀英突然收到郵差送過來的信,感到十分奇怪,因為一般很少有人會給自己寫信。

等她接過信封,撕開一看,發現落款人姓名是馮學勇,她腦袋嗡得一下,隨後緩了過來,喃喃說到:「他還活著!」接著流下了激動和心酸的淚水,癱坐在地上,這個堅強的「鐵娘子」罕見地哭出了聲。

家人和周圍鄰居跑過來看看發生什麼事了,一看是馮學勇寄信回來了,紛紛道喜。

平靜下來的李秀英一遍遍仔細地讀著丈夫的信,把信紙抱在胸前,就像抱著丈夫一樣。隨後她按照信上的地址給馮學勇回信,夫妻倆時隔六年終於得以通訊。

到了這一年的8月,夫妻二人通過信件商量決定,李秀英將孩子放在家裡,隻身一人前往福建,去見丈夫。

「歡迎歡迎...」李秀英剛踏進馮學勇所在部隊的大門,就看到一群戰士,隊列整齊,高喊著歡迎的口號。而丈夫馮學勇則手捧鮮花,站在前面,等待著她。

看到滿是興奮和感動的李秀英,馮學勇走上前將花送給她,兩人四目相對,無語凝噎。此時,旁邊的戰士們起鬨,喊著「抱一個,抱一個...」,夫妻二人有些不好意思地擁抱在一起。

分別六年,兩人都有很多話要說,但是當天沒有時間說。因為部隊里特意邀請治淮勞模李秀英為戰士們作報告。

李秀英在戰士們面前分享自己和「娘子軍」的故事,她們的事跡和精神深深打動著現場的戰士,響起陣陣熱烈的掌聲。

李秀英這一天都身處鮮花和掌聲之中,到了晚上才能和丈夫說說話,部隊特意給馮學勇放了假,讓他和李秀英好好團聚。

這一夜他們難以入眠,這彼此思念的六年,如同六十年之久,哪能一晚上說完相思之苦。

不過團聚還沒幾天,分別終究是來了。他們夫妻二人,一個在家鄉工作,一個在部隊,總不能一直待在一起。兩人依依不捨地分開,只是她們沒有了之前的絕望與孤獨,因為他們知道,很快便能再相見。

八年之後,也就是1960年,想要結束這種聚少離多日子的夫妻二人,最終由李秀英做出犧牲,放棄家鄉的工作,作為隨軍家屬來到馮學勇的部隊駐地附近,過起了夫唱婦隨的日子。

十年後,馮學勇所在的部隊換防,轉到山西運城,李秀英也一起跟了過去。

又過了六年,也就是1976年,馮學勇從團長崗位上轉業下來,到老家的交通局任職,李秀英也終於得以回到家鄉,在當地的印刷廠做工會主席。

這對夫妻從青年到老年,陪伴彼此,互為依偎。馮學勇最終於2003年11月離開了人世,李秀英至今仍然健在。

那個年代簡單純真的愛情,散發著沁人心脾的芳香。馮學勇和李秀英在遭遇突發的變故之後,展現出特有的不屈於命運的珍貴精神。

一個懷揣著見到妻子的一絲希望,勇敢地活了下來,後來得以加入人民解放軍,英勇戰斗,屢建戰功,一起打敗國民黨反動勢力,消滅美帝國主義的陰謀。

一個留存著丈夫還會回來的信念,堅強地挑起家庭的重擔,用雙手創造美好生活。在後來積極投入革命和淮河治理工程,充分發揚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獲得政府和 社會 的認可。

幸運的是,這對離散的鴛鴦終於在分別六年後再得團聚,從此相依相伴,和眾多老革命家伴侶一樣,在簡單美好中愉悅地度過一生。

他們身上不屈不撓的精神永不過時,他們純潔美滿的愛情永不過時。

4. 抗美援朝有哪些電影

首先說一下,抗美援朝並不是我國戰役中的里程碑,抗美援朝是戰爭,不是「戰役」,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鞏固了中國新生的人民政權,打破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由外國帝國主義欺負中國人民的時代,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而永遠宣告結束了。」

關於抗美援朝的電影還有很多,如《飛虎》、《長空比翼》、《友誼》、《三八線上》、《烽火列車》、《奇襲》、《打擊侵略者》等都深刻反映了抗美援朝戰爭的血與淚。事實上,關於抗美援朝戰爭的文藝作品更多,不僅是電影,還有其他題材,如紀錄片《跨過鴨綠江》,戲劇《奇襲白虎團》,歌曲《抗美援朝進行曲》、《英雄贊歌》等。

5. 大甘嶺電影的觀後感。

昨天班級組織觀看電影《上甘嶺》,感覺那是一部很老的篇子,但是看後我深受觸動,心中感慨萬千。
電影《上甘嶺》講述了堅守上甘嶺陣地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與敵人浴血奮戰,打退了敵人二十多次的瘋狂進攻。此後,他們又根據上級指示,退入坑道堅守陣地,拖住敵人,使之無法前進一步。在坑道里,他們遇到了各種難以想像的困難。不僅與外界的聯系被敵人切斷,而且缺水缺糧,生存艱難。但為了祖國、為了朝鮮人民,他們以驚人的毅力,堅守了二十四天,從而贏得了時間,使中朝軍隊取得了大反攻的勝利,並使整個朝鮮戰場的形勢發生了根本變化。展示了我軍戰士團結友愛,同仇敵愾的愛國主義精神,在生與死的較量中,勇於奉獻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黑白的圖片,高亢的戰歌,帶我們重溫那段悲壯的歷史。我不禁深深投入其中,並不只是因為電影的精彩,更是因為那一個個中彈而倒下的戰士們黯然神傷;因為那一枚枚打向敵人的炮彈而歡呼雀躍;因為戰士們頑強的毅力和團結而感動,渾身顫抖,呼吸凝重……
雖然上甘嶺戰役早已過去50多年了,但那銀屏中的一幕幕讓我再次重溫了那段摧人淚下的歷史。我又一次被那激情燃燒的歲月感染;為上甘嶺被炸成一片焦土那觸目驚心的場景而默默流淚;為英雄們的無所畏懼堅守陣地的氣概和嚴重缺水時相互體諒的無私愛心而歡欣鼓舞;為那鐵骨錚錚的志願軍而驕傲;更為那讓人回腸盪氣的英雄場景而激奮。當看到「同志們,共產黨員們堅持!」七連指導員發出呼籲,卻突然被他身邊的炸彈而炸瞎雙眼的時候,我已經開始啜泣。也許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永遠也無法體會到那硝煙彌漫的……
誰沒有年輕的生命?誰不珍惜這寶貴的年華?誰不渴望幸福的生活?可是在戰場上,我們的英雄,卻用他們年輕的熱血與生命去換取了戰斗的勝利。
為了保家為國他們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把鮮血灑在了異國他鄉;為了捍衛偉大祖國的尊嚴,他們捨生忘死;為了戰友他們不肯潤喉,為了戰友他們冒死送水。在最艱苦的時刻他們有歌聲,他們有松鼠為伴,他們的樂觀主義從始至終鼓舞著我們要以革命先烈為榜樣,發揚戰天斗地的精神,樹立不怕苦、不怕累的信念。
他們在烽火歲月里能夠改天換地,我們沒有理由在和平的年代不能建設好我們的家園;在利益面前,他們可以分享兩個蘋果而無怨,在死神面前,他們可以只潤一下口唇,我們今天又有什麼理由為利而失和呢?在生與死之間,他們尚有笛聲和松鼠相伴,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在困難面前低頭。
繼承先烈遺志,發揚革命風格,凡事以集體利益為重,不計較個人得失;做事率先垂範,樹立模範作用。面對一切困難,要勇敢面對,雖不在硝煙彌漫的年代,但我們在小事中,在平凡的學習工作中體現我們新時代年輕人的風采。

希望能幫到你,如有疑問請追問,若滿意請採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