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20電影《奪冠》精彩影評5篇
《奪冠》是由中宣部與國家體育總局聯合拍攝,由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中國女排國家隊領銜主演。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電影《奪冠》精彩影評5篇,希望能幫到大家!
電影《奪冠》觀後感影評1
電影《奪螞雹冠》講述了幾代中國女排的奮斗歷程以及她們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感人故事。中國女排的發展既是一部艱苦創業史,也是一首壯麗的贊歌。從白手起家到嶄露頭角,靠的是艱苦創業;從低谷到高峰,靠的是艱苦創業;從高峰邁向輝煌,靠的仍是艱苦創業。在國家經濟基礎薄弱、物資匱乏的年代,她們在簡陋的條件下進行“魔鬼訓練”,即使摔得遍體鱗傷也永不放棄……就是在這樣的艱苦環境中,淬煉出1981年第一個世界盃冠軍、1982年第一個世錦賽冠軍、1984年第一枚奧運會斗敗金牌,而後在1985年、1986年又相繼衛冕世界盃、世錦賽。老一代中國女排“五連冠”的榮譽牢牢地鐫刻在中國體育的豐碑上。
女排精神是一種催人向上的動力。30多年前,在“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時代強音中,女排精神賦予了國人奮發向上的昂揚鬥志。她們用“五連冠”的佳績,激勵、感召和促進了各行各業的人們投身改革開放。30多年後,中國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女排精神從未走遠、從未過時。女排精神歷久彌新,生生不息,在新時代煥發著新的光彩、新的活力,早已超越體育而融入全社會,她屬於我們偉大的祖國、屬於我們偉大的民族、屬於我們偉大的時代。
偉大的精神歷時光而不朽,中國“女排精神”永不過時。今天,行進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新征程上,學習“女排精神”,在堅定信念上奮勇“奪冠”,在立足崗位上勇“奪冠”,在團結協作上奮勇“奪冠”。堅守為國爭光的夢想,永葆求新求變的精氣神,不忘初心,與時俱進,用專業素養提升實力,以開放包容博採眾長,靠苦幹巧幹贏得競爭,這是新時代“女排精神”的持久魅力所在、深刻啟迪所在,也正是新長征路上的中國人不畏艱險空物顫、奮力追上時代的底氣所在、力量所在。中國夢成就了“女排精神”,中國夢的實現也需要“女排精神”。女排創造的奇跡,向世界證明了“中國人能行”,讓世界見證了中國力量和中國精神。
女排精神所蘊含的意義已經遠遠超越了體育的范疇,被視為融入各項事業中的寶貴精神財富,已經深深紮根在中國人的心中,化作濃濃的解不開的情結,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它將永遠激勵著中國人民。
“女排精神”是一面旗幟,點燃國人激情,彰顯團隊力量!在新時代,我們為“女排精神”動容,是為了繼承發揚、開拓進取,更是為了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展望未來,中國女排的發展正如一部中華民族不懈奮斗的史詩,熠熠生輝“女排精神”激勵中國運動員在競技體育上不斷創出佳績,永不言敗的“女排精神”必將激勵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奮勇前行,實現強國夢想!
電影《奪冠》觀後感影評2
“有一種驕傲,叫中國女排;有一種精神,叫女排精神!” 我們重提女排精神,那麼,這種精神是什麼?
這是永不言棄的精神。前行的征程永遠都不會一帆風順,實力有長有消,過程有起有伏。在高點,能不能不因勝利而沉醉?處低谷,能不能不因黯淡而迷失?30多年間,中國女排也曾跌倒、也有波折,即便在里約起初也是一路低開。然而,也正因此,“女排精神”才更顯出其可貴。因為,只有永不言棄的人,才有資格說“不以成敗論英雄”;只有永不言棄的民族,才可以真正在風雨中屹立不倒。
這是團結一心的精神。集體項目,“團結”是制勝的核心要義。“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中國精神中,積淀著集體主義的傳統;女排的戰績,也包含著集體的力量,恰如主帥郎平所說,“我們有上億球迷在遠方觀戰,我們不孤單”。當物質主義沖刷著時代、利益至上拷問著心靈,奉獻、協作、團結,顯得更為重要。女排的集體主義、愛國情懷,讓我們可以超越個人,收獲更大的光榮。
這是勇於拼搏的精神。一個體育項目要想奪取勝利,扎實的基礎、創新的技術、合理的布陣、物質的保障,都是不可或缺的條件。但即便把這些條件全部加在一起,也無法抵消最關鍵的一條,那就是勇於拼搏。賽場不相信奇跡,只相信持之以恆地奮斗、永不放棄地堅持。拼搏精神是什麼?就是我們敢於向強大對手亮劍的豪情、是我們逆境中一步一步永不停歇的追趕、是我們在成功時善於警醒、勤於反省的自勵。
女排,不僅為中國添了一枚寶貴的金牌,更喚起了億萬國人的精氣神,為“女排精神”注入了新的內涵,也讓這精神的清流注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在面向未來的進軍中,展現出強大的中國精神、凝聚起磅礴的中國力量。
電影《奪冠》觀後感影評3
大年三十,電影《中國女排》上場。這是由陳可辛執導,鞏俐主演的劇情片。2016年8月22日,里約熱內盧。時隔12年,中國女排再度殺入奧運決賽。惠若琪的一記探頭槌,讓全場屏住呼吸。一個高速旋轉的排球,勾連起幾代排球女將的熱血與青春,中國女排三十餘年的沉浮圖景被緩緩打開。
38年前,中國女排第一次奪得世界冠軍,這是中國三大球比賽的歷史性突破,中國女排從這里開啟“五連冠”的輝煌篇章。此後,中國女排經歷過下滑,低谷,終於又一次迎來了涅槃重生。
2013年,郎平第二次接過中國女排的教鞭,那個時候的中國隊已經將近10年與世界冠軍無緣。里約奧運會上,中國女排的12人陣容中僅有3人擁有奧運會經驗。
2014年,郎平帶領年輕的姑娘們獲得世錦賽的銀牌,隔年的女排世界盃上,中國女排時隔11年再次登上世界冠軍的寶座,里約奧運會上的奪冠,也正式宣告中國女排王者歸來。
2019年9月底,女排姑娘們以十一連勝的戰績衛冕世界盃冠軍,實現了世界三大賽“十冠王”的壯舉。
經歷過三十多載的風雨,女排精神依舊傳承不息。
1951年新中國第一代中國女排成立以來,近70年的風雨歷程,中國女排的每一步前行都凝聚著艱苦奮斗的精神;十次世界冠軍的背後,是中華民族歷經艱辛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生動見證。站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這個時間節點,中國女排的勝利,就是“女排精神”的勝利。恆心和毅力是支撐中國女排摘得桂冠的力量源泉。
“女排精神”是一種寶貴的體育精神,詮釋了對待生活、對待工作的態度。“女排精神”曾被運動員們視為刻苦奮斗的標桿和座右銘,因契合時代需要,不僅成為體育領域的品牌意志,更被強烈地升華為民族面貌的代名詞,演化成指代社會文化的一種符號。
“女排精神”是一種高尚的時代精神。學習“女排精神”,要做好當下每一天;學習“女排精神”,要迎難而上,勇於挑戰困境;學習“女排精神”,要精誠團結、凝聚人心,形成謀事合力;學習“女排精神”,就是要高擎夢想的旗幟,加速對夢想的追逐,為正在圓夢追夢人加油鼓勁。
榜樣的作用是引領,精神的力量是無窮。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像女排姑娘那樣,或是在車間生產一線以卓越的勞動踐行工匠精神,或是在田間地頭積極投身鄉村振興的火熱實踐,或是在科研攻關中瞄準關鍵領域潛心鑽研,或是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堅守實業報國的追求……每一個人的崗位,都是競技賽場,都應該發揮出中國女排“一分一分咬牙頂,一球一球頑強拼”的精神。以奮斗拼搏為最樸素的方法論,我們定能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電影《奪冠》觀後感影評4
女排精神植根於中華歷史文化的沃土,女排的性格是中華民族性格的燦爛映射。中國五千年歷史歷盡挫折,生成了中華民族永不低頭的倔強、愈挫愈奮的耐力、從容應對的智慧。女排從上世紀80年代“五連冠”,到成績滑坡陷入低潮,“兩起兩落”卻始終目光堅毅看著前方。從起步到巔峰,從巔峰到低谷,從低谷到崛起,從崛起再到巔峰,這支隊伍用一次次的拼搏展現體育的本質,讓人看到了不畏競爭、永不言敗、執著堅持的精神魅力。
女排精神早已超越體育本身,凝結為鼓舞中國人民的精神標桿、偶像力量。女排姑娘們的勇毅和堅定,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體育人努力奮斗。女排精神激揚了中國人的自豪、自尊和自信。改革開放之初,中國女排“五連冠”的佳績,奏響了“振興中華”的時代強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女排在2015年世界盃、2016年奧運會、2019年世界盃三度奪魁,展現出自信自尊自強的新的氣質形象,成為中華兒女逐夢復興征程的靚麗縮影。
女排精神就是中國精神,這成為中華民族歷經苦難艱辛而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生動見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中國精神貫穿於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積蘊於近現代中華民族復興歷程,特別是在中國的快速崛起中迸發出來的具有很強的民族集聚、動員與感召效應的精神及其氣象,是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顯示。
從國家來看,發展不易,前行維艱,中流擊水之時,更需要鼓起精神、振奮意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時期,前進道路上挑戰和風險仍有許多,難以想像的驚濤駭浪也有可能出現。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奮斗,才彌足珍貴。
從體育行業來看,要弘揚女排精神。實現體育強國目標,要大力弘揚新時代的女排精神,把體育健身同人民健康結合起來,把弘揚中華體育精神同堅定文化自信結合起來,堅持舉國體制和市場機制相結合,不忘初心,持之以恆,努力開創新時代我國體育事業新局面。
實現全面現代化,更要弘揚女排精神。從建設體育強國到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從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到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硬仗,都可以從女排精神中汲取把困難踩在腳下、把責任扛在肩上、把夢想化作風帆的精神力量。新時代是大有作為的時代。越是對夢想充滿渴望,就越需要振奮民族自信心,鼓起奮斗精氣神,匯聚發展正能量,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爭取事業新勝利。再艱難的跋涉,只要堅持不懈努力奮斗,終將抵達夢想彼岸。
電影《奪冠》觀後感影評5
中國女排的歷史,是一條振奮幾代國民的奪冠之路,是為中國崛起而拼搏的時代最強音。電影《奪冠》回溯從1981年至2016年中國女排激情歲月:80年代初百廢待興的中國,女排是激揚國人自信的拼搏之軍;祖國日新月異愈加強盛的如今,女排是彰顯強國風范的王者之師。《奪冠》是由中宣部與國家體育總局聯合拍攝,由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中國女排國家隊領銜主演。
正如郎平教練曾經說過的一句話:“什麼是女排精神?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要竭盡全力”。中國女排以實際行動踐行這句話,不到最後一秒絕不放棄,就算風浪再大也要勇往直前。如今,女排精神已經超越了體育范疇,它激勵著年輕人攻堅克難、敢於擔當。作為年輕人,我們從女排精神學會了什麼?
觀看《奪冠》學會了堅持。無論輸贏都竭盡全力,在賽場上揮灑汗水,一分一分的先追趕再超越。這不僅是實力的展現,更是對對手的尊重。作為一名基層工作人員,我們會被瑣碎的事情煩擾,會因為環境艱苦而不適應,會因為工作毫無頭緒而想逃避,甚至在厭倦期產生時想要放棄。我們應學習女排的頑強精神,在逆境中磨練自己,積累經驗,提升能力,積少成多,腳踏實地將每一步走穩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只有堅持下去,扎實干好每一件事情,才能迎接勝利的曙光。
觀看《奪冠》學會了迎難而上。逆境中抬起頭迎接苦難,不服輸不氣餒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奧運賽場上遇到勁敵巴西隊,女排姑娘們沒有退縮,不慌不忙,堅持自己的戰術,一分一分的將比分拉回來最終實現逆襲。在工作中面對難題,我們應該勇於承擔,勇於擔責,將困難當作自己前行路上的一道坎兒。跨越這道坎兒,我們才能離終點更近一步。
觀看《奪冠》學會了團結。俗話說:“獨木不成林,獨身不成重”。中國女排之所以能取得一次又一次的勝利,和個人的突出表現固然分不開,但更多的是團隊協作能力。只有女排姑娘們互相打配合,凝聚每一個人的力量,將個人水平發揮到極致,才能最終匯聚成巨大的合力,往勝利的方向大步邁進。
❷ 參加黨校培訓,看了電影叫《中國崛起》,要求寫一篇800字的觀後感。希望哪位能幫一下忙傳一篇上來謝謝
正是在艱難曲折之中,我們的國家正在不可遏制的崛起。中國的崛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為中國是從鴉片戰爭以來急劇衰落的谷底中崛起的,中國在世界上曾經整整屈辱了一百餘年!我們不能忘記,「中國崛起」的偉大歷史進程是毛澤東時代奠定的基礎,「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回想哪個時代,尚且貧窮的中國一次次的讓全世界睜大了眼睛,同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較量讓我們永遠告別了受人欺侮的歷史,兩彈一星等等震驚世界的奇跡極大的鼓舞了中國人民的信心和志氣。但是,史無前例的探索也讓我們付出了空前未有的代價,對固有目標的執著,反而讓我們迷失了方向,歷史的車輪深陷於痛苦的沼澤,「長征」需要突圍!
我們不能忘記,由鄧小平設計和主導的改革開放,使中國真正走上了通向富強的道路,富有「實事求是」傳統的領路人抓著了「解放生產力」這個關鍵,尊重「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市場規律,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貧窮不是社會主義!」這個簡單的判斷具有足夠的說服力,我們擯棄了姓「社」姓「資」的爭論,只要對經濟發展有利的事情我們就干。但是,我們又陷入了痛苦的困惑,令人驚詫的是,崇尚平等的中國不知何時已經成了世界上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之一!功利主義銷蝕了人們的理想情懷,精神空虛、惟利是圖、腐敗墮落、竭澤而漁,前進的道路上再次亮起了紅燈!
主張「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鄧小平早就警告過:「社會主義的目的就是要全國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兩極分化。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固然,貧窮不是社會主義,但「兩極分化」更不是社會主義!我們不能搞無謂的爭論,但我們還必須繼續深化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所幸的是,我們的黨與時俱進,創立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宏偉目標,這些理論成果所蘊涵的偉大意義,必將隨著實踐的深化不斷的顯現出來!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這句老掉牙的老話充滿著磨損不掉的哲理!盡管我們的國家還存在著許許多多錯綜復雜的矛盾和問題,盡管我們前進的道路上依然還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挫折,希望正如初生的太陽,已是蒸蒸日上勢不可擋了!
❸ 香港電影史上有哪些至關重要的節點
1949年是香港電視上的一個重大的轉折點,因為當時中國內地天翻地覆,上海的很多電影人他們都拿下去香港,在這個時期內,有卜萬倉拍攝的神片貂蟬。他們前半段就是在上海拍攝的,後半段則是將再次轉移到香港完成的,是當時電影史上的一個典範。
❹ 有人說《湄公河行動》是中國電影崛起的標志,對此你怎麼看
隨著現在國內拍攝電影的劇組越來越多,許多劇組都希望通過拍電影方式還大撈一筆。所以說這些劇組就會非常不在乎質量,都想通過一種快捷的方式賺到利潤。從而導致現在國內出現了許多的爛片,讓許多網友對國產片都是嗤之以鼻的。所以網友會們都對中國一部好的電影都非常期待。《湄公河行動》這部電影的上映在網路上掀起了轟然大波。許多網友在在網路上對這部電影產生了激烈的討論。
2.因為中國好的電影並不少
其實中國也有很多非常好的電影,如果說《湄公河行動》就是中國電影崛起的標志的話,那對於中國的其他一些好的電影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比如《霸王別姬》《驢得水》等等這些非常優秀的電影。
最後總結就是《湄公河行動》雖然不失為一部非常不錯的電影,但是也不能說它是代表中國電影崛起的一個標志。同時也希望以後國內的影片越來越多像《湄公河行動》這樣優秀的電影出現。
❺ 《天地英雄》中國西部電影在新世紀的突破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論中國西部電影在新世紀的突破 西部電影曾經創造過的輝煌有目共睹,《老井》、《人生》《紅高粱》等一批優秀的電影打響了中國「西部電影」的名號,為前進中的中國電影樹立了標桿。進入九十年代,中國西部電影仍然在積極探索,此時張藝謀拋棄了寫意化的濃墨重彩,拿出了《秋菊打官司》這樣的紀實性作品。何平導演則借鑒了好萊塢電影類型片的框架並結合了中國武俠傳統的精髓打造出獨具西部風味的武俠電影《雙旗鎮刀客》,而西安電影製片廠更是大膽與「喜劇之王」周星馳合作,合拍片的模式既拓寬了內地電影人的思路也讓一部《大話西遊》成為影響一代年輕人的後現代主義經典。回顧九十年代的西部電影,在數量和質量上均絲毫不遜色於八十年代,出現了《雙旗鎮刀客》、《在那遙遠的地方》、《黃沙·青草·紅太陽》、《炮打雙燈》、《秦頌》等多部電影傑作。但正如著名學者張阿利教授所言,「在市場經濟轉型期的大語境下,集團化沖擊力被相對消解,群體性藝術追求也被市場化的人才流動或流失所瓦解,西部電影作為知名藝術品牌的作用也大大退卻」。在這許多的傑作中,並沒有幾部能夠在國內的正規電影院上映,多數通過海外獲獎的方式來打開日後發展的局面,如周曉文導演的《秦頌》、塞夫導演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等。九十年代中後期,外國進口分賬大片的湧入導致了包括西部電影在內的中國電影的整體「滑坡」。西部電影如何在新世紀里重現往日的輝煌,甚至是取得全新的突破成了西部電影人的奮斗目標。正是因為世紀末的衰退和低谷,才給了西部電影一次絕處逢生的機會。當張藝謀、陳凱歌等第五代導演的光環散去,當世界不再被古老、蠻荒的中國式奇異景觀遮蔽雙眼之時,中國西部電影才可能實現真正的蛻變,來一次華麗的轉身。 進入21世紀,西部電影人打出了「新西部電影」的旗號,2002年的楊亞洲導演的《美麗的大腳》被稱作是「新西部電影」的發軔之作,中國金雞四項大獎的肯定無疑給西部電影的發展注入了一支強心劑。「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毛主席的詩作一語道出了電影人們振興西部電影,振興中國電影的決心。雄關如何?險境亦如何?新世紀的曙光給予了中國電影新生的希望。縱然前方有好萊塢商業大片的阻擊,後有韓國電影的崛起,西部電影還是在近十年的發展中取得了重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