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產電影 » 霧中風景中國電影文化讀後感
擴展閱讀
好看的香港電影推薦恐怖 2025-01-12 00:02:19

霧中風景中國電影文化讀後感

發布時間: 2024-11-16 23:27:08

① 戴錦華的主要著作

《浮出歷史地表--現代中國婦女文學研究》(與孟悅合著),1989年。
《電影理論與批評手冊》,1993年。
《鏡與世俗神話--影片精讀十八例》,1995年。
《鏡城突圍》,1995年。
《隱形書寫--90年代中國文化研究》,1999年。
《猶在鏡中--戴錦華訪談錄》,1999年。
《拼圖游戲》,1999年。
《鏡城地形圖--當代文化書寫與研究》,1999年。
《霧中風景--中國電影文化1978-1998年》,2000。
《涉渡之舟》,2002年。
《電影批評》,2004年。
《蒙面騎士- 墨西哥副司令馬科斯文集》,2006。

② 電影教父為何被奉為經典

在一秒鍾內看到本質的人和花半輩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質的人,自然是不一樣的命運。—《教父》

在電影史上,有這樣一種作品。它們在時間的長河中閃耀,歷久彌新。每次看到他們都會有不同的感覺,《教父》無疑是這些經典的作品之一。

今年是《教父》上映50周年,這部電影一直是一部不可逾越的經典之作。它的許多情節被後來的電影模仿,可以說是創造了有關該題材的電影的新模式。

那麼電影《教父》為何被奉為經典?為什麼教父無可取代呢?

我想有以下幾種原因:


  • 兩代教父堪稱經典:

馬龍·白蘭度和阿爾帕西諾在電影史上的地位,使這兩代教父不可替代,這也是為什麼沒人敢再拍攝有關故事的一個重要原因。馬龍·白蘭度和阿爾帕西諾像兩尊雕像一樣站在那裡。

柯里昂家族兩代教父完美演繹了男性成長史和家族的興衰過程。《教父》充滿了男人的成長、兄弟之間的感情和文化的碰撞。


總之,作為一部十分經典的電影,《教父》不僅有教科書式的詮釋,而且有實力吸引新一代觀眾,讓一代又一代人在這部經典之中讀出生活的真諦。

正如電影中所說的 :

偉大的人不是生下來就偉大的,而是在成長過程中顯示其偉大的。

希望我們都能通過這部電影悟出一些道理,幫助我們成為偉大的人。

③ 關於文學批評理論的書籍有哪些

中國當代文學專題研究參考書系

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總體研究:計52種
A類:
1. [美]昂利·拜爾編:《方法、批評及文學史——朗松文論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版;

2. [意]克羅齊:《歷史學的理論和實際》,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

3. [英]柯林伍德:《歷史的觀念》,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版;

4. [美]羅素:《論歷史》,三聯書店1991年版;

5. [法]布洛赫:《歷史學家的技藝》,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2年版;

6. 《現代西方歷史哲學譯文集》,上海譯文出版社1984年版;

7. [以]艾森斯塔德:《現代化:抗拒與變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

8. [美]布萊克:《現代化的動力》,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9. [美]亨廷頓等:《現代化,理論與歷史經驗的再探討》,上海譯文出版社1993年版;

10. [美]布萊克編:《比較現代化》,上海譯文出版社1996年版;

11. [美]艾愷:《世界范圍內的反現代化思潮》,貴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2. [美]亨廷頓:《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新華出版社1998年版;

13. [美]丹尼爾·貝爾:《後工業社會的來臨——對社會預測的一項探索》,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

14. [美]賓克萊:《理想的沖突——西方社會中變化著的價值觀念》,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

15. 中國社科院外文所編:《重新解讀偉大的傳統——文學史論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

16. [美]費正清:《偉大的中國革命(1800-1985)》,世界知識出版社2000年版;

17. [英]多德《社會理論與現代性》,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

B類:
1. 李澤厚:《中國現代思想史論》,東方出版社1987年版;

2. 陳思和:《中國新文學整體觀》,上海文藝出版社1987年版(另有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增補本);

3. 王瑤等:《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歷史與現狀》,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版;

4. 唐弢主編:《中國現代文學史》(1-3),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版;

5. 錢理群等:《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修訂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6. 王慶生主編:《中國當代文學》(上下卷),華中師大出版社1999年版;

7. 黃修己主編:《20世紀中國文學史》(上下卷),中山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8. 孔范今主編:《20世紀中國文學史》(上下卷),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 朱棟林等:《中國現代文學史:1919-1998》,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0. 王曉明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論》(1-3),東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11. 許懷中:《中國現代文學史研究史論》,廈門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12. 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13. 陳思和主編:《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14. 楊匡漢、孟繁華主編:《共和國文學50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

15. 陳徒手:《人有病,天知否:1949年後中國文壇紀實》,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版。

16. 謝冕:《1898:百年憂患》,(百年中國文學總系)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7. 程文超:《1903:前夜的涌動》,(百年中國文學總系)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8. 孔慶東:《1921:誰主沉浮》,(百年中國文學總系)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9. 曠新年:《1928:革命文學》,(百年中國文學總系)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0. 李書磊:《1942:走向民間》,(百年中國文學總系)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1. 錢理群:《1948:天地玄黃》,(百年中國文學總系)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2. 洪子誠:《1956:百花時代》,(百年中國文學總系)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3. 楊鼎川:《1967:狂亂的文學年代》,(百年中國文學總系)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4. 孟繁華:《1978:激情歲月》,(百年中國文學總系)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5. 尹昌龍:《1985:延伸與轉折》,(百年中國文學總系)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6. 張志忠:《1993:世紀末的喧嘩》,(百年中國文學總系)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7. 陳平原:《文學史的形成與建構》,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8. 金耀基:《從傳統到現代》,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29. 許紀霖:《另一種啟蒙》,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

30. 汪暉:《死火重溫》,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版;

31. 李歐梵:《徘徊在現代和後現代之間》,上海三聯書店2000年版;

32.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三聯書店2000年版;

33. 吳炫:《中國當代文學批判》,學林出版社2001年版;

34. 洪子誠主編:《當代文學研究》,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

35. 洪子誠、孟繁華主編:《當代文學關鍵詞》,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中國當代文學思潮(潮流)史研究:計81種
A類:
1、 [美]韋勒克:《文學思潮和文學運動的概念》,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版;

2、 [丹麥]勃蘭兌斯:《十九世紀文學主流》(1-6分冊),人民文學出版社;

3、 [英]格蘭特:《現實主義》,昆侖出版社1989年版;

4、 [蘇]梅特欽科:《繼往開來——論蘇聯文學發展中的若干問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版(有新版);

5、薛君智主編:《歐美學者論蘇俄文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6年版;

6、 [英]弗斯特:《浪漫主義》,昆侖出版社1989年版;

7、 [美]艾布拉姆斯:《鏡與燈——浪漫主義文論及批評傳統》,北京大學出版1989年版(另有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的譯本);

8、 [英]福克納:《現代主義》,昆侖出版社1989年版;

9、中國社科院外文所編:《現代主義文學研究資料》(上、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版;

10、 [英]布雷德伯里等:《現代主義》,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11、 [美]卡爾:《現代與現代主義》,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12、 [美]傑姆遜:《後現代主義和文化理論》,陝西師大出版社1986年版(另有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精校本);

13、 [荷]佛克馬等:《走向後現代主義》,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14、王岳川等編《後現代主義文化和美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15、 [美]迪克斯坦:《伊甸園之門》,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16、 [美]丹尼爾·貝爾:《資本主義文化矛盾》,三聯書店1989年版;

17、 [美]丹尼爾·貝爾:《意識形態的終結》,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8、 [美]羅蒂:《後哲學文化》,上海譯文出版社1992年版;

19、 [美]詹明信(傑姆遜):《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三聯書店1997年版;

20、 [法]利奧塔爾:《後現代狀態——關於知識的報告》,三聯書店1997年版;

21、 [美]羅斯諾:《後現代主義與社會科學》,上海譯文出版社1998年版;

22、 [美]格里芬:《後現代精神》,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版;

23、 [美]凱爾納等:《後現代理論》,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版;

24、 [德]科斯洛夫斯基:《後現代文化》,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版;

25、 [法]利奧塔等:《後現代主義》,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版;

26、 [法]利奧塔:《後現代道德》,學林出版社2000年版;

27、 [英]伊格爾頓:《後現代主義的幻象》,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

28、 [法]德勒茲:《哲學與權力的談判——德勒茲訪談錄》,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

29、王岳川:《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30、盛寧:《人文困惑與反思:西方後現代主義思潮批判》,三聯書店1997年版;

31、張國清:《中心與邊緣——後現代主義思潮概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

32、徐賁:《走向後現代與後殖民》,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版;

33、佘碧平:《現代性的意義與局限》,上海三聯書店2000年版;

34、 王寧:《後現代主義之後》,中國文學出版社1998年版;

35、 王寧:《超越後現代主義》,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版。

B類:
1、 李何林:《近二十中國文藝思潮論》,陝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賈植芳等:《中國現代文學的主潮》,復旦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3、馬良春等:《中國現代文學思潮史》(上、下)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5年版;

4、艾曉明:《中國左翼文學思潮探源》,湖南文藝出版社1991年版;

5、朱寨:《中國當代文學思潮史》,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版;

6、陸貴山、王先霈:《中國當代文藝思潮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

7、何西來:《新時期文學思潮論》,江蘇文藝出版社1985年版;

8、曹文軒:《中國八十年代文學現象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

9、 宋耀良:《十年文學主潮》,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年版;

10、陳劍暉:《新時期文學思潮》,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11、張志忠主編:《中國當代文學藝術主潮》,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版;

12、朱寨、張炯主編:《當代文學新潮》,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年版;

13、 南帆:《文學的維度》,上海三聯書店1998年版;

14、 王一川:《中國形象詩學》,上海三聯書店1998年版;

15、張德祥:《現實主義當代流變史》,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7年版;

16、李揚:《抗爭宿命之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1942-1976)研究》,時代文藝出版社1993年版;

17、周政保:《精神的出場——現實主義與今日中國小說》,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8、陳順馨:《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理論在中國的接受與轉換》,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9、 [美]安敏成:《現實主義的限制:革命時代的中國小說》,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0、 俞兆平:《寫實與浪漫》,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版;

21、張趺:《聖地之外——20世紀中國文學的尋根意向》,時代文藝出版社1993年版;

22、陳國恩:《浪漫主義與20世紀中國文學》,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3、陳晉:《當代中國的現代主義》,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8年版;

24、陳曉明:《無邊的挑戰——中國先鋒文學的後現代性》,時代文藝出版社1993年版;

25、尹國均:《先鋒試驗——八九十年代的中國先鋒文化》,東方出版社1998年版;

26、張頤武:《從現代性到後現代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7、陳曉明:《模擬的年代:超現實主義文學流變與文化想像》,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8、李小江、孟悅:《浮出歷史地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9、王緋:《女性與閱讀期待》,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0、劉慧英:《走出男權傳統的樊籬——文學中男權意識的批判》,三聯書店1995年版;

31、陳順馨:《中國當代文學的敘事與性別》,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

32、荒林:《新潮女性文學導引》,湖南文藝出版社1995年版;

33、陳慧芬:《神話的窺破——當代中國女性寫作研究》,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6年版;

34、徐坤:《雙調夜行船——90年代的女性寫作》,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5、王緋:《畫在沙灘上的面孔——90年代世紀末文學的報告》,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6、張志忠:《九十年代的文學地圖》,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7、鄧曉芒:《靈魂之旅:九十年代文學的生存境界》,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8、 王曉明編:《人文精神尋思錄》,文匯出版社1996年版;

39、愚土選編:《以筆為旗——世紀末文化批判》,湖南文藝出版社1997年版;

40、 戴錦華:《猶在鏡中》,知識出版社1999年版;

41、陶東風:《社會轉型與當代知識分子》,上海三聯書店1999年版;

42、張德祥:《現代化與精神境遇》,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3、周倫佑:《反價值時代——對當代文學觀念的價值解構》,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4、王家新等編:《中國詩歌:90年代備忘錄》,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版;

45、王又平:《新時期文學轉型中的小說創作潮流》,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46、陳曉明:《表意的焦慮:歷史祛魅與當代文學變革》,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年版。

中國當代文學批評史研究:計37種
A類:
1、 [英]福勒:《現代西方文學批評術語詞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 [美]艾布拉姆斯:《歐美文學術語詞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湖南文藝出版社另有譯本,書名譯名有別);

3、 [美]韋勒克:《批評的諸種概念》,四川文藝出版社1988年版;

4、 [英]貝爾西:《批評的實踐》,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版;

5、 [美]韋勒克:《近代文學批評史》(1-4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1989、1991、1998年分別出版;

6、 [美]韋勒克:《現代文學批評史》第5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7、 [英]戴維·洛奇編:《二十世紀文學評論》(上、下),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1993年分別出版;

8、 [法]塔迪埃:《20世紀的文學批評》,百花文藝出版社1998年版;

9、 [法]托多洛夫:《批評的批評》,三聯書店1988年版;

10、 [比利時]喬治·布萊:《批評意識》,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3年版;

11、 [加]弗萊:《批評之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12、王先霈主編:《文學批評原理》,華中師大出版社1999年版。

B類:

1、馮牧主編:《中國新文學大系·文學理論卷(1949-1976)》(1、2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7年版;

2、黃曼君主編:《中國20世紀文學理論批評史》,中國文聯出版社2002年版;

3、王永生主編:《中國現代文學理論批評史》(上、下卷),貴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4、溫儒敏:《中國現代文學批評史》,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5、 [斯洛伐克]高利克:《中國現代文學批評發生史(1917-1930)》,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7年版;

6、庄錫華:《二十世紀的中國文藝理論》,上海三聯書店2000年版;

7、於可訓等編:《文學風雨四十年》,武漢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

8、 夏中義:《新潮學案》,上海三聯書店1997年版;

9、 南帆:《沖突的文學》,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2年版;

10、張頤武:《在邊緣處追索——第三世界文化與中國當代文學》,時代文藝出版社1993年版;

11、程文超:《意義的誘惑——中國文學批評話語的當代轉型》,時代文藝出版社1993年版;

12、王寧:《多元共生的時代——20世紀西方文學比較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13、湯學智:《新時期文學熱門話題》,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4、白燁編著:《文學論爭20年》,華中師大出版社1998年版;

15、《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品叢書:理論批評》,華文出版社1998年版;

16、《第二屆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品叢書:理論批評》,華文出版社2002年版;

17、朱大可等:《十作家批判書》,陝西師大出版社1999年版;

18、 伊沙等:《十詩人批判書》,時代文藝出版社2001年版;

19、白燁選編:《中國年度文論選·99卷》,灕江出版社1999年版;

20、白燁選編:《2000中國年度文論選》,灕江出版社2001年版;

21、白燁選編:《2001中國年度文論選》,灕江出版社2002年;

22、陳思和主編:《2001年中國最佳文論》,春風文藝出版社2002年版;

23、陳思和、楊楊編:《90年代批評文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1年版;

24、陳厚誠、王寧主編:《西方當代文學批評在中國》,百花文藝出版社2000年版;

25、余虹:《革命·審美·解構——20世紀中國文學理論的現代性與後現代性》,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中國當代作家作品研究(小說部分):計37種
A類:
1、 [美]馬丁:《當代敘事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2、 [美]布斯:《小說修辭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

3、 [英]佛斯特:《小說面面觀》,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

4、 [美]布魯克斯等編:《小說鑒賞》(上、下冊),中國青年出版社1987年版;

5、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20世紀世界小說理論經典》,華夏出版社1995年版;

6、 [美]浦安修:《中國敘事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7、 [加]高辛勇:《修辭學與文學閱讀》,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8、 [英]戴維·洛奇:《小說的藝術》,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

9、 [捷]昆德拉:《小說的藝術》,三聯書店1992年版;

10、愛略特等:《小說的藝術》,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版;

11、 [美]詹姆斯:《小說的藝術——亨利·詹姆斯文論選》,上海譯文出版社2001年版;

12、 王耀輝:《文學文本解讀》,華中師大出版社1999年版。

B類:
1、 嚴家炎:《中國現代小說流派史》,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版;

2、楊義:《中國現代小說史》(1-3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1988、1991分別出版;

3、陳美蘭:《中國當代長篇小說創作論》,上海文藝出版社1991年版;

4、白燁編:《小說文體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版;

5、中國作協創研室編:《當代作家論》,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

6、王錦濤、林建法編:《撕碎,撕碎,撕碎了是拼接——中國當代作家面面觀》,春風文藝出版社1991年版;

7、林建法編:《中國當代作家面面觀》(上、下),春風文藝出版社1994年版;

8、興安編:《蔚藍色天空的黃金——當代中國60年代出生代表性作家展示》,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5年版;

9、馬原編:《中國作家夢——當代文壇精英訪談錄》(上下),長江文藝出版社1996年版;

10、 季紅真:《眾神的肖像》,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版;

11、林舟:《生命的擺渡——中國當代作家訪談錄》,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

12、張鈞:《小說的立場——新生代作家訪談錄》,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13、 孟悅:《歷史與敘述》,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4、 季紅真:《憂郁的靈魂》,時代文藝出版社1992年版;

15、 蔡翔:《日常生活的詩情消解》,學林出版社1994年版;

16、 張新穎:《棲居與游牧之地》,學林出版社1994年版;

17、 郜元寶:《拯救大地》,學林出版社1994年版;

18、王一川:《中國現代卡里斯馬典型》,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9、樊星:《當代文學與地域文化》,華中師大出版社1997年版;

20、孫先科:《頌禱與自訴——新時期小說的敘述特徵及文化意識》,上海文藝出版社1997年版;

21、吳義勤:《中國當代新潮小說》,江蘇文藝出版社1997年版;

22、王德威:《想像中國的方法:歷史·小說·敘事》,三聯書店1999年版;

23、許子東:《為了忘卻的集體記憶——解讀50篇文革小說》,三聯書店2000年版;

24、唐小兵:《英雄與凡人的時代——解讀20世紀》,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版;

25、黃子平:《「灰闌」中的敘述》,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版。

當代文化與傳播理論研究:計38種
A類:
1、[英]斯特里納蒂:《通俗文化理論導論》,商務印書館2001年版;

2、[英]史蒂文森:《認識媒介文化》,商務印書館2001年版;

3、[美]波斯特:《信息方式——後結構主義與社會語境》,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

4、[加]麥克盧漢:《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

5、[美]沃林:《文化批評的概念——法蘭克福學派、存在主義和後結構主義》,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

6、[法]利奧塔:《非人——時間漫談》,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

7、[法]博德里亞爾:《完美的罪行》,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

8、[英]斯道雷:《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9、[美]波斯特:《第二媒介時代》,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10、 [法]波德里亞:《消費社會》,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11、 [美]伯格:《通俗文化和日常生活中的敘事》,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12、 [加]麥克盧漢:《麥克盧漢精粹》,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13、 [英]麥克蓋根:《文化民粹主義》,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14、 [英]默克羅比:《後現代主義與大眾文化》,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版;

15、 [英]費瑟斯通:《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譯林出版社2000年版;

16、 [美]賽佛林等:《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華夏出版社2000年版;

17、 [美]鮑德韋爾等主編:《後理論:重建電影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

18、 [美]艾倫編:《重組話語頻道》,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

19、常昌富等選編:《大眾傳播學:影響研究範式》,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

20、陸揚等選編:《大眾文化研究》,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版;

21、陸揚、王毅:《大眾文化與傳媒》,上海三聯書店2000年版。

B類:
1、 祁述裕:《市場經濟下的中國文學藝術》,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2、 周憲:《中國當代審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學1997年版;

3、周憲主編:《世紀之交的文化景觀——中國當代審美文化的多元透視》,遠東出版社1998年版;

4、孟繁華:《眾神狂歡——當代中國的文化沖突問題》,今日中國出版社1997年版;

5、 樊星:《世紀末文化思潮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戴錦華:《隱形書寫——90年代中國文化研究》,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戴錦華主編:《書寫文化英雄——世紀之交的文化研究》,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8、王曉明主編:《在新意識形態的籠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學分析》,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王曉明:《半張臉的神話:90年代批判》,南方日報出版社2000年版;

10、 戴錦華:《霧中風景:中國電影文化 1978-1998》,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11、陸揚、王毅:《大眾文化與傳媒》,上海三聯書店2000年版;

12、趙毅衡:《禮教下延之後——中國文化批判諸問題》,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版;

13、王岳川:《中國鏡像:90年代文化研究》,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版;

14、黃力之:《中國話語:當代審美文化史論》,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版;

15、何言宏:《中國書寫:當代知識分子寫作與現代性問題》,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年版;

16、賀仲明:《中國心像:20世紀末作家文化心態考察》,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年版;

17、徐俊西主編:《世紀末的中國文壇》,上海文藝出版社2002年版。

④ 比較好的勵志電影

有很多人都跟我一樣很喜歡看一些比較好的勵志電影,那麼比較好的勵志電影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比較好的勵志電影精選(男生篇):

1.精神——「憤怒的公牛」

有節奏感的步伐,被戰袍遮起的臉龐,強壯的身體,三根結實的纜繩圍起的是一個桀驁的靈魂,背景是蒙朧的閃光燈與觀眾的呼喊,悠揚的配樂,慢鏡頭,連續出拳。《憤怒的公牛》的以一種寫意的手法開頭,講述的卻是一個現實的不能再現實的故事。

“憤怒的公牛”就像是一部水墨畫,從誕生之日起就註定是經典。

推薦理由:看這部電影之前,最好先對自己的情緒進行調節。別誤會,這絕對不是什麼非常血腥和恐怖的電影,調節情緒是為了讓你在感受強大的男人精神磁場的同時,能充分的進入這部電影感受前世界中量級拳王傑克拉莫塔的精神世界,其實男人的精神世界,都與夢想有關,在馬丁。斯科塞斯的黑白膠片里,在羅伯特。德尼羅的演繹下,你會看到一個男人的小宇宙里最微妙的東西窄爆炸,那是屬於男人的精神。

2.勇氣——「勇敢的心」

推薦理由:也許英雄並不是無所不能的神明,但英雄一定是無所畏懼的勇士。在你站在霓虹閃爍的街頭,當你面對卑鄙委瑣的笑臉,你又想起了那個讓你汗顏的華萊士,這時你收起臉上慣帶的笑容,默默地向梅爾。吉布森致敬,從來沒有這么莊重。因為他讓我們明白,什麼才是真正的英雄。“freedom!”華萊士臨死前的一聲吶喊,把你的血也點燃了。

3.顛覆——「搏擊俱樂部」

推薦理由:如果說《美國美人》掘開了美國中年中產階級靈魂的墳墓,那麼《搏擊俱樂部》則直指他們的下一代。它通過顛覆性的主題,揭示了世紀末社會文化交叉點上的尷尬與矛盾,它是世紀末新生一代的精神圖騰。正好像男人需要顛覆,需要在在靈與肉的搏擊中自我毀滅才能覺得自己在做一件偉大的事一樣,我想這就是雄性激素的作用吧。其實有的時候毀滅才等於新生,而這樣過程便是顛覆。

4.超越——「阿甘正傳」

推薦理由:每次想起阿甘在美國東西海岸之間的奔跑,心裡都會止不住的傷感和振奮。你會相信一個智障兒的成功嗎?你相信這世上得到最多的人正是那些不計得失的人嗎?你會相信永遠不斷的嘗試新的巧克力才會知道有別的味道的理論嗎?其實他不會刻意的去表達,但是他卻懂得超越的真正價值,那就是不斷地去嘗試,不斷地去跑,不斷地去做他認為應該做的事情。另外,《阿甘正傳》還會教給你一個男人必須具備的一種素質——困境中的幽默感。

5.人生——「美國往事」

推薦理由:《美國往事》包含了一個男人在這個世界上所能遇到的一切。友情、愛情、幻想、責任、沖突。它更像是一場讓人不願醒來的夢,當面條躺在床上,在溫暖的燈光和迷離的電話鈴聲中回到那些逝去了的歲月,這場夢便開始了,直到最後,面條終於露出笑容,我們才回到自己的人生,去繼續那些不盡的故事。(勵志電影 www.lz13.cn)什麼幫派,什麼仇殺,原來都不重要,印象中只有一個毛躁的少年,偷看一個美麗女孩兒跳舞;只有一個負罪的兄弟,每天早早地上床睡覺;只有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面對背叛了的友誼,語調平和,不動聲色。《美國往事》帶著你作了一個3小時45分鍾的夢。

6.責任——「辛德勒名單」

推薦理由:對於辛德勒來說,救助落難的猶太人是作為一個真正的人的責任。而把那段歷史搬上銀幕,則是斯皮爾伯格作為一個猶太藝術家的責任。《辛德勒的名單》包含著對受難者的祭奠,對拯救者的敬意和對光明一定到來的信念。

7.幽默——「低俗小說」

推薦理由:機智幽默的對話和出神入化的表演也都是《低俗小說》取得巨大成功的必要條件。昆汀所編寫的對話獨具風格,不但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而且都蘊藏著底層文化及樸素的哲理,所謂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幽默之心和黑色暴力,一定是一個成熟的男人說具備的典型特質,如果你還缺少這樣的特質,那麼就趕快再看一遍《低俗小說》吧,重新練習一下那一段聖經語錄,相信你會收獲幽默,找到快感。

8.痛苦——「現代啟示錄」

推薦理由:戰爭是一種秩序的破壞,世界上最可悲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戰爭,最痛苦的戰爭電影莫過《現代啟示錄》,《現代啟示錄》講的是人性的倒退,秩序的破壞,但文明的進程卻沒有人能夠阻擋得住。當痛苦已經泯滅到人性,那麼必定這個世界正在走向毀滅,而痛苦在其中,提醒著男人們,只有懂得痛苦了,才會到達一種新的境界。

9.情色+征服——「本能」

推薦理由:沙朗斯通在本能的表現,絕對是開啟男性性啟蒙的最關鍵的一部情色電影。她的性感像她的冰錐一樣咄咄逼人,刺進了男人的心房。當她兩腿交叉,當她提著高跟鞋踏著雨水顯露性感迷惑魅力之時,很難有男人會抵擋得住,學習怎麼品女人吧,懂得如何掌握一門情調是一門情色的藝術,很多頂級男人都善於此道你難道不想去征服嗎?

10.毅力+智慧——「刺激1995」

推薦理由:“有一種鳥兒是永遠也關不住的,因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滿了自由的光輝。”一個人能夠在15年痛苦的牢獄生活里,不放棄對自由的嚮往,不妥協於命運給與的安排。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力量?所以他成功了,成功奪回了自由。《肖申克的救贖》中有這樣一句話:體制化是這樣一種東西,一開始你排斥它,後來你習慣它,直到最後你離不開它。想想看,我們的身體已經有多大一部分被體制化了?

比較好的勵志電影推薦:

1、《天地玄黃》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人生有大悲不自知。每一個鏡頭都美到極致,勝過一切言語以及文字!

2、《2001太空漫遊》

人對宇宙的想像力,到此為止。最後半個小時,近乎癲狂。本片讓我對電影產生敬畏之心。

3、《生命之樹》

生命無價,生命無常,生命的真諦,大愛無疆。這是一部只能以偉大來形容的電影,兒女情長,宇宙洪荒。

4、《浮生一日》

眾生浮世繪,平常一日;一沙一世界,一日一生。我以百分之百的誠意,推薦這部電影,它其實不是電影,它就是生活本身。最真實的感動,永遠來自於最平凡的生活。這是上帝的傑作,遠勝於人造的故事。

5、《穿越時間的聲音》

蟬噪林逾靜,月出驚山鳥。跟隨鏡頭,我們看到兒童,看到純凈,看到少年,看到歡笑,看到青春,看到美好,看到戀人,看到甜蜜,看到中年,看到躊躇,看到老年,看到安詳。當你駐足、凝視、傾聽,你會被每一張生動的面孔,每一縷穿越時間的聲音所感動,忘卻營營,生命值得經歷。

6、《自由的幻影》

結構酷似《儒林外史》,諷刺有過之無不及。布努埃爾堪稱吳敬梓的異國晚輩知己。

7、《趣味游戲》

哈內克對人性之惡的揭露無人能及。觀看這部電影,是一種極端的體驗。能夠擺脫這種暴力圈套的人寥寥無幾,佛陀算一個,耶穌算一個,或許還應該加上甘地。

8、《無姓之人》

事關選擇、回憶、時間、偶然、平行宇宙、蝴蝶效應……,比任何一部同題材的電影都要復雜,敘事手法完全打破常規,尤為難得的是拍出了美感。

9、《遁入虛無》

採用空中俯視的視角匪夷所思,主觀鏡頭極好,觀念來自佛學,探討的是生死、輪回、真實與虛幻。

10、《反基督者》

離經叛道,驚世駭俗。(勵志電影 www.lz13.cn)電影史上最經典的開場由此誕生。

11、《我是古巴》

天下第一長鏡頭當之無愧!沖這牛逼的鏡頭,怎麼溢美都不過分。

12、《阿涅斯的海灘》

看哭了,愛你,瓦爾達,八十歲了,你越活越通透;對影像天生的好感覺,永恆的童心,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在我眼裡,你近乎於神。

13、《黃色潛水艇》

音樂、畫面、色彩、造型、想像力全都無懈可擊,披頭士歌曲與波普藝術和動畫的結合,空前絕後。

14、《極樂同盟》

史雲梅耶的電影是獨一無二的,之前不曾有過,之後也不會再有,連模仿都不可能。

15、《神秘列車》

賈木許拍出了人生的常態:無聊!無聊的人生,卻有好聽的音樂。《神秘列車》也許不是他最好的一部,但是沒辦法,我對三段式的結構情有獨鍾。

16、《蓋瑞》

雲如泉涌,風吹草動,旭日東升,大地排卵。美到絕望為止!

17、《白絲帶》

以善之名行惡之實,專制之花結暴力之果,哈內克的刀又准又狠,對民族及個人罪惡根源的挖掘入骨三分,一如魯迅。

18、《泯滅天使》

宴會過後莫名其妙走不出房子,這個創意簡直是神來之筆;結果令一群衣冠楚楚的“貴人”原形畢露,諷刺的效果堪稱絕妙。布努埃爾,如得神助。

19、《江原道之力》

洪尚秀是結構大師。我發現玩結構的人,都熱愛諷刺。洪尚秀如此,布努埃爾亦如此。不同的是,布努埃爾的諷刺指向人性普遍的虛偽,而洪尚秀則對男性知識分子的虛偽更感興趣。女人要想看清楚男人是個什麼玩意兒,有必要到洪尚秀這里,取點經。

20、《穆赫蘭道》

我相信林奇絕不是在故弄玄虛或者故作高深,他應該是個真正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有人說電影就是在造夢,那麼林奇的夢最離奇。

21、《十誡》Dekalog

陸陸續續看完了《十誡》,我想說,這哪裡是一個導演在拍電影,這分明就是一個哲學家(這個標簽並不貼切)在拍攝他的疑問,內容所涉包括宗教、哲學、倫理、道德、法律、情感等種種,我們經常會被導演帶入一個進退維谷的兩難處境,留下的是無盡的思考。

22、《YHY》

這是中國大陸第六代導演拍出的最好的一部作品,在我眼裡,它甚至也是中國大陸導演拍出的最好的一部作品。它被禁了,是它必然的命運,你懂的。

23、《花為媒》

吳祖光才高八斗才比子建,新鳳霞風華絕代風情萬千。看得我眼花繚亂如夢如幻,聽得我滿耳生香如醉如仙。

24、《楢山節考》

今村昌平的目光總是向下,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將書寫蛆蟲,至死方止。在他拍攝的所有怪力亂神裡面,楢山節考是最悲天憫人的一部,人生之苦,人性之惡,人世之殘酷,面對這些,誰都別想轉過頭去。

25、《愛情萬歲》

和賈木許多少有些相似,蔡明亮的電影是邊緣的,疏離的,外在於人的一切都被淡化,只剩下一張孤獨的、憂傷的臉。

26、《潛行者》

塔可夫斯基的目光永遠向上,潛行者就是一部純粹的形而上影片。從始至終,我們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所引領,從最初的懷疑,到將信將疑,到姑妄聽之,到寧信其有,到最後的失望。其實,結尾那個被意念推動的杯子,才是一切的答案。

27、《霧中風景》

霧中風景,如詩美麗!我看過的最詩意的長鏡頭來自安哲羅普洛斯,但這份詩意的長鏡頭呈現給我們的卻是成長的殘酷。

28、《死囚越獄》

絢爛之極歸於平淡,是另外一種純粹。布列松是一個源頭,我個人偏愛的哈內克、蔡明亮,都可以上溯至此。

29、《半夢半醒的人生》

真人拍攝,動畫呈現,形式非常獨特;哲學電影,夢的解析,內容極其深刻。

30、《都靈之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