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產電影 »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
擴展閱讀
泰國中國的電影 2024-12-25 09:31:03
印度10個人犯罪電影 2024-12-25 09:30:19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

發布時間: 2024-12-07 11:37:55

㈠ 想深入了解美國文化.請大家推薦幾部美國電影

American Beauty (1999) <美國麗人>是一幅美國風情畫,它包含的很多社會問題都是歐美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普遍存在的症結.諸如拜金主義造成的精神壓力,生活的單調乏味,個人的挫敗感,性,毒品,暴力等等等等.感同身受的美國觀眾會處處與影片的細節產生共鳴.在這里,我們把它看作一部特殊的情色電影,著重考察影片在描寫不倫關系時的獨特視角 也許是<美國麗人>的各個方面都更加切合了當代美國人的生活實踐和審美胃口,該片在美國本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夾道歡呼,無論是影評人還是觀眾都如獲至寶一般爭先恐後的擠入電影院.雖然該片只在全美的429家影院放映,但其兩周之內的票房總收入已排名第五,其轟動效應恐怕只有<女巫布萊爾>可以相提並論.除此之外,該片更是在各大電影節(尤其是美國大大小小的影評人協會)上風光無限,披荊斬棘,一舉囊括了五十餘項評選中的一百多個獎項.諸如2000年奧斯卡的最佳男主角,最佳攝影,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最佳原創劇本等桂冠已經足以說明: "美國麗人",乃是又一個"長眠不覺曉"的美國夢 Forrest Gump (1994) 影片以智商僅75的阿甘(湯姆漢克斯飾)來觀看世界,透過他單純的思想以及善良的個性,描繪出美國50年代至90年代的歷史,雖然40年間,美國歷史有巨大的變化,但是弱智的阿甘突破智能的限制,以一貫的誠實以及天生的直覺行動,反倒開辟了一片天地,正如「天生我才必有用」。阿甘雖然是一個弱智,但他幾乎代表了這個社會所缺少的所有的美德:誠實守信,做事認真,勇敢無畏,重情輕財。影片主人公阿甘,二次大戰結束後不久出生在美國南方阿拉巴馬州一個閉塞的小鎮。阿甘先天弱智,但上帝又賜予他一雙疾步如飛的飛毛腿和一副單純正直.不存半點邪念的頭腦。小鎮上的人都對阿甘另眼相待,只有兩位女性關心、愛護著他。母親給予他偉大的母愛,青梅竹馬的玩伴珍妮則以純真的少女情懷暖著他的心。在她們的愛護下,阿甘長大了。帶著對珍妮至死不渝的愛戀,踏上了極不平凡的人生旅程。阿甘經歷了整整三十幾年間美國幾乎所有重大事件,參與譜寫了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美國歷史上的一些重要篇章。他與當時幾位叱吒風雲的著名政治人物會過面,其中包括三位美國總統:肯尼迪、約翰遜、尼克松。還教「貓王」學跳舞。他既是一位越戰英雄,又是一位反戰英雄。在風起雲涌的民權運動中,他瓦解了一場一觸即發的大規模種族沖突,他甚至在無意中逼使潛入水門大廈的竊賊落入法網,最終導致尼克松垮台。作為乒乓外交的使者,他還到中國參加過乒乓比賽。透過 Forrest Gump的眼裡看到的是另一個世界,人生有如巧克力盒子,你永遠不知道你將會得到什麼。本片在1995年度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角逐中,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剪輯,最佳視覺效果等六項大獎。值得一提的是,阿甘與許多歷史人物見面以及片頭片尾的飄落的羽毛,都是電腦特技的傑作。 Million Dollar Baby (2004) 這部既叫好又叫座的電影,卻惹來一批右翼時評家和影評家的撻伐,指責〈登峰造擊〉鼓吹協助自殺和安樂死。一些殘障團體受到他們的煽動,坐著輪椅到電影院門口示威抗議,一名時評家甚至為這部影片戴上「左翼」的帽子。儘管克林伊斯威特是共和黨,政治立場中間偏右,但右翼評論家卻不放過他,要他道歉認錯。數十年前以〈荒野大鏢客〉一片成名的硬漢,對這批無理取鬧的右翼評論家,嗤之以鼻。 美國社會充斥自以為「替天行道」的文化保守主義者,他們對電影、歌曲、藝術、小說和戲劇等通俗文化,戴著有色眼鏡去檢查、過濾,肩負著文化警察的任務。冷戰時代,有兩種人擔任文化警察,一是聯邦調查局幹員,二是右翼評論家,他們在盲目反共和、麻木恐共的無知下,一天到晚懷疑共產黨滲透美國的通俗文化,連披頭歌手約翰.藍儂亦遭聯調局監視和竊聽。 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各中翹楚,展示了一個真實又迷幻的美國夢。一群小夥伴在美國的成長經歷,夾雜著背叛與忠誠,冷靜與躁動,結尾的出人意料加強了整片的娛樂性和客觀性。加之導演特別處理的敘事方式,使人們不得不沉寂在上個世紀三十四年代中的美國社會的現實之中。 Boyz N Tha Hood

㈡ 小提琴家莫札特是怎樣死的/

天才作曲家莫扎特由於英年早逝,加之當時人為的因素,弄的莫扎特死因撲朔 迷離,人們在欣賞他的美妙作品的同時,常為他的早逝而惋惜,同時對他的死因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幾百年來人們一直沒有停止對莫扎特死亡之謎的探索,就目前我們所掌握的資料來看,莫扎特死亡原因已達100多種,近來隨著莫扎特家族遺骨的發現,莫扎特死亡之謎有望在2006年-莫扎特誕辰250周年為廣大的崇拜者揭開迷底…… 從莫扎特生命的升華之日起,離開我們這個星球已經213年零二個月,用他的生辰來計算就是249年零8天,明年的1月27日是他的250誕辰紀念日,為了紀念他奧地利把2006年定為莫扎特年,就是根據他的誕辰來確定的,這是我們所知道的第二個莫扎特年(上次莫扎特年在1991年)。我們所說的偉大的莫扎特,應該首先想到他是來自德國奧格斯堡的列奧波德.莫扎特和來自奧地利的聖.格爾根的安娜.瑪麗婭的完美結合的產物,當然安娜.瑪麗婭的祖籍也是德國,在德國沃爾夫岡湖邊一個叫聖沃爾夫岡的小鎮,從莫扎特父母的遺傳基因來看,莫扎特可謂是一個日爾曼血統中的皎皎者,這樣說絕沒有任何納粹崇拜的意思。然後在列奧波德發起的一個偉大的莫扎特之旅中,小莫扎特在這個社會的大學校中,風餐露宿作為一個偉大的音樂家,成為全人類崇拜的偶像,什麼是偶像,English世界中偶像就是God(上帝),Baal(古代迦南人信奉的司生生化育之神),對於這樣一個全人類的文化偶像我們的神經往往過於興奮,過於麻木過於神經質,很多的莫扎特研究也進入了一個誤區,好像偶像就是神聖的完美無缺的,好在今天這樣的局面正在改變…… 在莫扎特的生前身後榮是世上罕見的,為了求職他拜訪一個又一個貴族時雖然到處碰壁,但他終究是以一個神童的名義在世界上留有大名赫赫,並成就了一代偉業,成為了輝煌的古典音樂時代的當之無愧的舉旗人。所以今天到歐洲朝拜的人絡繹不絕,人到歐洲都一定要到薩爾茨堡看看;更有好事者還要沿著莫扎特曾經旅行的路線,踏尋莫扎特當年的足跡。從音樂文化名人中來看,莫扎特的崇拜者都可以排成長長的一列縱隊,多少人窮經酷首為的是研究莫扎特的每一個成長的經歷或細節為樂趣,並引以為榮,所以從神童出現讓世人矚目開始,對於莫扎特的研究就從未停止過,並且方興未艾,莫扎特的同時代的人,以及他的嗣後和他的妻子康斯坦策,後來的莫扎特研究專家丹麥外交官奧爾格.尼古拉斯.內森,他於莫扎特死後18年迎娶了莫扎特的遺孀康斯坦策,而且內森作為莫扎特身後見證人和莫扎特研究專家,撰寫了世界上第二部莫扎特傳記。(第一部在1798年出版),在他身後更是研究家層出不窮:德國的阿爾弗雷德.愛因斯坦,日本的海老澤敏,中國的傅雷、錢仁康、趙鑫珊等等都有獨到的研究隨著莫扎特誕辰250年即將到來,莫扎特的研究更加緊鑼密鼓的進行中,可以說莫扎特是個永遠說不完的話題。 早在莫扎特逝世200周年紀念時,一篇題為《<安魂曲>為誰安魂》的文章登載在1991年12月30日《參考消息》上,文章是一批好萊塢學者偵探考證的,他們是以羅賓斯.蘭登和理查德.蒙德爾為代表的。文章列舉了最新研究成果十項,他們叫做是莫扎特的鮮為人知的10件事。10件事大體上是這樣的:1.莫扎特去世時並非窮困潦倒。2.莫扎特並不是一位被人遺忘的悲劇性人物;3.莫扎特並沒有被安葬在窮人的墓地里;4.據記載,莫扎特死於「傷寒」,不過更可能是鏈球菌感染。5.有關莫扎特被人毒害的謠言迅速傳開並且被流傳下來;6.據莫扎特家屬說,是莫扎特自己首先提出中毒說法的;7.早期的傳記(1798年)認為,莫扎特相信自己將不久於人世,為自己創作了《安魂曲》;8.來約他寫《安魂曲》的「穿灰衣人」確有其人;9.有關莫扎特把完成《安魂曲》的工作交給蘇斯邁爾的故事,好像是康斯坦策添枝加葉編出來的;10。薩列里沒有參與《安魂曲》的任何工作。這里我最最重視的就是第一個問題,他和歷史的的說法大相徑庭, 就當今的莫扎特死因研究來講,由於普希金在薩列里死後第7年,1830年就寫出了悲劇《莫扎特和薩列里》,又過了67年俄國作曲家裡姆斯基-科薩科夫又創作了同名歌劇,而以英國劇作家彼得.謝弗的話劇《阿瑪丟斯》為藍本,由好萊塢導演米洛斯.福爾曼導演1984年拍攝的電影《莫扎特》就比任何時候都肯定地明確了薩列里的兇手身份。 據1992年《文匯報》上的一篇文章(楊偉民文)《莫扎特的死因和他的入葬》中說事實和的普希金的悲劇《莫扎特和薩列里》和英國劇作家彼得.謝弗的話劇《阿瑪丟斯》的故事恰恰相反,薩列里是先發瘋而後才宣布自己毒死莫扎特的。當時報紙曾作過如下報道:「我們無限敬仰的薩列里完全喪失了理智。他在彌留之際喃喃囈語中,認為自己是莫扎特早死的罪人。有誰會相信這一派胡言,除了那個瘋老頭自己……」在貝多芬的用來交談的便條本上,也清楚的發現「純屬無稽之談」的評語。 有人說莫扎特死的蹊蹺,一定是有人暗害了莫扎特,這樣就帶著這樣的眼睛來研究,結果找了很多的實證來證實莫扎特的死因,我就看了這樣的一個剪報文獻,因為年代太久,又忘記了寫上日期,好像是1992年左右的資料,剪報上說的是在英國的南部海濱城市布賴頓舉行的音樂節上,由莫扎特的崇拜者--250多位音樂家和法律家組成的「莫扎特死因法庭」根據音樂史和浩繁的史料,初步得出了這樣的結論:莫扎特是遭謀殺致死的。至於兇手是誰,卻有三種不同的看法。其一認為兇手是莫扎特的情婦之夫--維也納宮廷大臣豪弗梅爾特;其二認為是宮廷樂師安東尼奧.薩列里,據說此人嫉妒心極重;其三認為是莫扎特的弟子蘇斯邁爾。在這三人之中,人們認為豪弗梅爾特的嫌疑最大,理由是此人在莫扎特下葬之日,用剃刀先殺其妻,然後割喉自殺。 天才作曲家莫扎特於1791年12月5日在35歲時逝世。在這之後的200多年間,人們在欣賞他的美妙作品的同時,常為他英年早逝而惋惜,對於他死因的猜測也一直持續不斷,看法五花八門,其中包括腦出血、斑疹傷寒甚至被人毒死等等。不僅自認頗有福爾摩斯才能的業余分析家常發奇想,而且業務精湛的醫學專家也不甘寂寞,都有各自的理論。 2004年,在美國巴爾的摩舉行的第六屆美國臨床病理會議上,針對莫扎特死因的論文不少。不過,這些結論可不是根據一些蛛絲馬跡的線索得出的,而是專業味十足地研究莫扎特發病史人士的成果。其中,一名叫費茨格拉德的女博士的觀點引人注目。她認為:莫扎特死於風濕熱。 莫扎特於1756年生於奧地利的薩爾茨堡,小時候就顯示出過人的音樂天賦,年輕時不斷有天才作品問世,聲名顯赫。但是,正當他的事業發展如日中天時,他卻在1791年11月20日突然病倒。他高燒,全身疼痛不堪,手臂和大腿嚴重腫脹。此時,莫扎特還是非常清醒,但是,病痛使這位喜愛音樂的人,竟然承受不了鳥的叫聲,讓人將鳥籠搬出屋外。一周以後,莫扎特開始嘔吐和腹瀉,全身浮腫,以至連平時穿的衣服都嫌小。1791年12月5日,這位天才的音樂家終於撒手人寰,擺脫了痛苦。 根據這樣的病情發展,費茨格拉德博士認為,「莫扎特顯然死於風濕熱」。風濕熱是一種由細菌引發的疾病,現在由於抗菌素技術的發展,這種病已極易治療,但是,在200多年前,它是不治之症。費茨格拉德博士認為,可以將肺病和斑疹傷寒從莫扎特死因中排除,因為莫扎特沒有這些疾病的典型症狀。而風濕熱導致了莫扎特的心臟功能衰退,全身浮腫,而且莫扎特突然厭煩鳥叫,也是風濕熱病人的一個典型症狀,任何一點動靜都使病人煩躁不安。 美國西雅圖一家醫學研究中心的簡�6�1希斯奇曼醫生近日指出,奧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當時很有可能是吃了被旋毛蟲病菌感染而且未煮熟的豬肉。 綜上所述,從很多的研究成果來看,一些研究者還在莫扎特死亡之迷的誤區中徘徊,因為我們是在研究莫扎特的死亡,而非其他人的死亡,就我們掌握的歷史資料來看,莫扎特的屍體已經找不到了,那麼很多人的研究成果是從何而來的,只能是根據一些歷史資料來推斷,所以這樣的推斷看來是沒有根據的。200多年已經過去,常言又說「死無對證」,關於莫扎特的死因似乎也是見仁見智,很難得到一致的說法。就像上述的關於莫扎特死亡的猜測和判斷一直就為停止過,而且越來越多,就美國Discovery公司的最新研究成果,莫扎特死因的各種結論目前累計已經有100多個! 近來,莫扎特研究有了新的突破性進展,考古學家近日發現了一些被認為是莫扎特親屬的遺骨。科學家近日將對這些遺骨和國際莫扎特基金會保存的頭骨進行DNA測試,從而解開已有100年歷史的莫扎特頭骨之謎。這次DNA測試工作的發起人、奧地利國家電視台科學專欄女記者比格爾�6�1澤茲舒納說,考古學家上星期在奧地利薩爾茨堡發現了一個被認為是莫扎特家屬的墳墓,內有數具屍骨。因為此前有人聲稱持有莫扎特頭骨。專門研究德國和奧地利名人骸骨的法醫病理學家赫伯特·烏爾里希博士說,基金會收藏的莫扎特頭骨肯定是假的。「我於1999年檢查了那個頭骨的石膏模型。頭骨的所有特徵顯示,它是個女人的頭骨。問題在於,沒有人能夠真正確定。因為莫扎特是草草下葬的,沒過多久就沒有人知道他的墓究竟在哪兒了。要想找到答案,唯一的辦法就是DNA測試。」 就我們今天所佔用的資料中的研究成果看,它們大多是停留在經驗階段,距離科學的實證階段的最後成果還有一點距離,但看得出來,正在向這個目標步步逼近,隨著莫扎特家族遺骨的DNA檢測,莫扎特死因之謎揭開迷底的日子不會太遙遠了,即使是揭開了迷底,那麼莫扎特仍然是個永遠說不完的莫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