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和我的祖國-回歸》香港警察集體更換什麼
他們更換的是帽子上的帽徽,因為香港已經回歸了,所以要換上屬於我們自己的帽徽。
電影中這一情節並非是電影的藝術效果,而是當時的真人真事。1997年回歸的那天晚上,當午夜12點過後,全體香港警察不管是坐辦公室的還是在街上巡邏的,大家都自覺換上了新的帽徽。當時甚至有些警察因為開心激動到哭了,和周圍的群眾擁抱在一起。
我和我的祖國之回歸,是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串聯影片,主演:杜江,朱一龍,王洛勇,任達華,惠英紅。
我和我的祖國之回歸劇情簡介:
1997年香港回歸前夕,中國外交部禮賓司司長安文斌(王洛勇 飾)正在和英國代表商議,而英方代表態度極為惡劣。英方表示英國國旗必須在0時0分0秒降下;安文斌則堅持己見,必須讓中國國旗在0時0分1秒升起。雙方為此事爭執不下,最終經過安文斌的全力交涉,最終英方代表作出了讓步。
為了讓回歸時間精確到秒,香港警察蓮姐(惠英紅 飾)讓自己的丈夫幫忙校正手錶,蓮姐的丈夫華哥(任達華 飾)是香港著名的鍾表師傅,他表示香港回歸的時間一秒都不會差。
與此同時,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港部隊升旗手朱濤(杜江 飾),和他的兩個搭檔海軍護旗手(朱一龍 飾),空軍護旗手(王道鐵 飾)共同奮斗,日夜訓練,力求升旗儀式萬無一失。
回歸那天晚上,當時鍾指向0時0分0秒後,第1秒,中國國旗升起。此時正在街上執行巡邏任務的蓮姐下令全體香港警察換帽徽,此時所有在街上執勤的警察全部摘掉了舊帽徽,換上新帽徽。華哥一個人坐在家中,當看到中國國旗升起的那一刻,他激動到熱淚盈眶。香港的夜空燃起了絢麗的煙花,香港終於回歸祖國了。
㈡ 《我和我的祖國》香港回歸為2秒談判16次,0分0秒升起國旗是底線
影片名稱:《我和我的祖國》
陣容:國襪銷旦慶檔的這部大片陣容絕對「王炸」,七個王者導演,各種影帝參演。
劇情:本片講述了普通人與國家之間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動人故事。聚焦大時代大事件下,小人物和國家之間,看似遙遠實則密切的關聯,喚醒全球華人共同回憶。
中英雙方談判有很大分歧,英方代表堅持要在7月1日0點0分0秒降下英國國旗。堅信主權回歸務必分秒不差,安文彬堅持英國國旗必須要在6月30日23點59分58秒降落。
「0分0秒升起中國國旗,這是我們的底線」。斗缺
「聽見國歌就升旗一秒都不許晚。」
「放心,一秒不差」
「這一秒鍾對他們來說是結束,可對我們是開始」告擾
這些熱淚盈眶的台詞,鏗鏘有力的言語,不可逾越的底線,三軍儀仗的風采,這背後凝聚了兩岸同胞的共同心聲,請別忘記我永遠不變黃色的臉。
人生中第一次這么期待一部作品,看完短視頻的我依然是熱淚盈眶,每每走在路上看到車標是顯示「若有戰,召必回」從內心中都散發出深深的敬意。雖然我不是軍人,但是我想對祖國說:保護您是我們每個中華兒女義不容辭的責任。
《我和我的祖國》大概是千千萬萬的小人物和祖國的故事,雖然我今年二十齣頭,但是我能感受到中國每天不一樣,從農村老家到北上一線,從個人到團體(國家),從小家到大家。
十年了 ,十年前的街頭還是頭頂非主流的爆炸頭型,在電視上看到了國慶閱兵,十年一個剛初中畢業的青澀小伙手握遙控器看著國慶閱兵儀式,十年後大學畢業踏入 社會 的「油膩大叔」為了生活而努力奮斗, 這些年裡祖國見證了我們的成長,我們也見證了祖國的愈發強大。
1997年我剛出生,香港回歸年,五歲時沒智能手機,沒有無線網路,我們90後這一代見證了中國從貧窮到富有,從落後到繁榮。我很自豪,同時也很幸運。 未來可期,下一個十年我們不見不散一起見證。
文/ 娛樂 楊
㈢ 惠英紅《我和我的祖國》:香港回歸,拯救了曾經要飯的我!
讓人熱血沸騰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有一位英姿颯爽的女警,她就是惠英紅,你無法相信,她已經快六十了,結合影片采訪,她說:「真的一秒都不能等,我等回歸已經等了五十多年。」
某種程度上,她的一生挺像我們祖國的一生。
即便受盡磨難,也能咬牙奮進,一直走在進步的路上。惠英紅3歲乞討,12歲當舞女,17歲拍電影,22歲當影後,33歲過氣,40歲吞葯自殺,44歲重新振作,50歲再拿金像影後,57歲再得雙金影後,一路奔跑在演技爆棚的路上......
從乞討女,逆襲為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1960年,惠英紅出生,排行老五。
那是家裡最窮最慘的時候,一家人露宿街頭,乞討為生。
父親原是山東富少,攜妻帶子,扛著金子來到香港,卻個因性單純,被騙光財產。
惠英紅上面四個哥姐被送出去學武,下面還有三個弟妹嗷嗷待哺。
三歲的惠英紅,成為家裡的頂樑柱,跟著媽媽去紅燈區乞討,養活一家老小。
那樣的日子,惠英紅過了十年。
一般人無法想像那樣的生活,白天走十幾個小時要飯;晚上回到爛木板搭起的家,更沒機會去學校學習。
這樣的女孩子,或許只能被動接受命運的安排,一輩子乞討為生。
又或許,因為長相可人,在紅燈區成為最普通的一名吧女,殘了餘生。
惠英紅不一樣。
沒機會去上學,就讓爸爸在沙地上教她寫字;紅燈區老外多,她就學會一口流利的英語;
她賣口香糖,腦子活,嘴巴甜,別人八小時賣不到100元,她四個小時就賣了200元。
她也從未迷失在燈紅酒綠里,紅燈區的人生百態,讓她對自己有極強的控制力:
「我不想一輩子都看到吧女喝酒,賭博,吸毒死掉。」
12歲,惠英紅就在心裡埋下夢想,當明星,賺錢,養家。
為著這個目標,她去夜總會當舞女,沒有舞蹈基礎的她,九個月就被選撥去國外參賽,也因此,她被導演張徹賞識。
第一場試鏡,是《射鵰英雄傳》穆念慈父女被抓那幕,惠英紅說哭就哭,要多慘就多慘,那麼多對白一看就會,又不害羞。
也由此,17歲的她,意外得到穆念慈的角色,並簽約成為邵氏演員。
當舞女月薪是1500元,當演員月薪是500元,作為家裡的主要經濟來源,媽媽自然是不放她去的,但是惠英紅堅決的去了:「我現在是500元,我明年就會是15000元。」
結果,第二年,她的月薪是50000元。
很多女明星無法接受武打動作,演著演著覺得太苦,就臨陣脫逃,惠英紅就歡天喜地的上,她聰明,學得快,能吃苦,更能抗打。
那時候的打戲,沒什麼防護措施,一場要打肚子的戲,就把劇本墊在肚子里當防護,被一個大男人生生打了四十幾拳,惠英紅硬是被打幾拳,出去吐幾口,回來繼續挨揍。
即便被打得半死,惠英紅也是「興高采烈我能當女主角就好」的心態。
也從此,她的打女地位被奠定了。
能吃苦當然是惠英紅能成功的主要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她善於學習。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在 社會 這所大學里,她得到的智慧是「出淤泥而不染」,一定要離開吧女的世界;
她領悟到的是「目光看長遠」,忽略500的底薪,看到明星的前途;
她掌握到的是「舉一反三」,學什麼都快,適應什麼都強。
也正因為如此,入行五年,22歲的惠英紅,憑借電影《長輩》拿下第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靠打女形象獲得此殊榮的演員。
戰勝抑鬱症心魔,再度拿下「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拿下金像獎後,惠英紅風光了好多年,部部女主,天天開工。
當然,她的開工,就是每天在四十多度高溫的攝影棚里,一遍一遍被打趴,踢飛。
最慘的時候,她的腳斷了,沒時間打石膏,她就坐在工作人員的手上,拍上半身的打戲,斷了的腳在下面搖搖晃晃。
還有一次,拍從16樓跳下的戲,只有一根安全繩防護,替身臨陣脫逃,惠英紅站上去,叫武術指導直接從背後把自己踢下去。
多年下來,她渾身是傷,左耳更是完全喪失聽力;鼻骨被打斷,只能靠嘴巴呼吸。
現代人最焦慮的狀態是,每天一睜眼,就是車貸房貸和欠款,恨不得不要再醒來。
惠英紅更慘,每天一睜眼,就知道今天十幾個小時要挨揍挨打跳樓跳崖......
和她同時期的演員,是鍾楚紅和張曼玉,相對來說,她們的演員之路容易很多,慢慢的,她開始疑惑:「我每天十幾小時在打,為什麼別人那麼舒服,我當主角那麼慘?」
「為什麼」就像個魔咒,變成了惠英紅的心魔。
內心疑惑還沒得到解答,外部環境又出現問題。
90年代,香港武俠市場逐漸蕭條,文藝片迅速崛起。
一開始,邵氏擔心苦心塑造的「惠英紅打女」形象不復存在,一直沒有為她提供文戲資源;
到後來,英氣的打女形象過氣,她只能再接一些三四線的角色。
惠英紅無法接受這種落差,拒絕接戲,很快,33歲的惠英紅被大眾遺忘。
從萬人矚目到被人遺忘,這種打擊對惠英紅是致命的,從小到大,她一直是沖在前面的大姐頭,照顧家人,被別人需要已經成為一種習慣。
「沒有人需要她了」這種認知,讓她惶恐到不敢出門,更患上抑鬱症。
她也努力掙扎過,開過美容院,每天低聲下氣的討好,反而加速了她的焦慮症狀。
40歲,她吞下30幾顆安眠葯,自殺。
慶幸的是,媽媽和妹妹及時發現她的異常,把她救了回來。
醒來的第一眼,她看到媽媽和妹妹哭變形了的臉,突然意識到,自己做了件很錯的事。
置之死地而後生,重新活過來的惠英紅,告訴自己:
「活著,就要遵守活著的規矩,好好的活著,每一天的時間都要好好的。」
惠英紅曾說,自己的一生相當於別人的兩世,分割線就是40歲的這場自殺。
第一世,她為了家人的生計奔波,是善於學習和不怕吃苦拯救了她。
第二世,她為了自己追求精神價值,同樣是善於學習和不怕吃苦救了她。
她開始積極治療抑鬱,專門去大學學習表演,放下身段去找電影公司老闆求戲拍。
之後,把自己恢復成空杯心態,只要好演員,沒有壞角色,每個配角,她都用整個生命在演。
2009年,她出演《心魔》里一位佔有欲極強的母親。
惠英紅說:「這個角色吃到我那麼准,我這情緒病,怎麼不會演?好像為我量身打造的。」
果然,因為這部戲,惠英紅獲得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領獎時,她淚如雨下,坦誠了過去自殺的心路歷程,更表示:「我現在很有信心,我知道我是屬於電影的,哪怕是一天,兩天,只要是好角色,我都會盡量做好。」
那一年,她50歲,28年前拿第一屆金像獎最佳女主的情景,恍如隔世。
之後,憑借《心魔》里的出色表演,她更是掃盪下各類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等七個獎項。
章子怡贊她是神,她卻說人生很多事都是小事
因其出神入化的演技,惠英紅被人稱為「妖紅」,章子怡更稱贊她就是一個神。
可揭開銀幕上的面紗,惠英紅真的是一個苦難的女人。
人人都說命運是公平的,這里苦一點,別的地方就甜一點。
可惠英紅真的是難,親情受虧欠,愛情不圓滿。
事業的成功,是惠英紅拼了命,用一身傷痛換來的。
而她事業上賺取的很大一部分錢,都是用來供養家人,一雙父母,兄弟姐妹7個。
這個世界總是有很多不公平的存在,為家庭作出最多貢獻的人,往往是最被大家抱怨的人。
父親早逝,她和母親相愛卻不知如何才是愛的表達,哥哥姐姐更因為從小被送走的關系,把對父母的怨恨都記恨到惠英紅身上,唯一感情好的,是從小跟著她一起去要飯的六妹妹。
有一段,她的哥哥姐姐誤會她,是因為做了丟人的事,才在 娛樂 圈站穩腳跟。
還因為這件事,對惠英紅動刀子,是六妹妹擋在惠英紅面前,死死握住那把刀,替她喊冤:「姐姐真的是用 健康 換來的錢,你們要殺她就先殺我。」
比起從小被送走的孩子,替父母扛起養家糊口責任的惠英紅,才是那個最虧欠的孩子。
惠英紅的愛情也不順,即便骨子裡,她一直是個渴望被人疼愛的小女人。
多年前,她有一個富二代男朋友,相處得很好,後來,因為一本寫真集而分手。
那本寫真集,是惠英紅自費去巴黎拍的。
男友很嫌棄,對她說:「今天別出來吃飯了,很多朋友。」
第二天,惠英紅就提出分手,她的觀點很直接:「我再喜歡你也沒用,因為你不尊重我。」
她很堅定:「我拍寫真集,是想讓人知道我也可以很女人,那本寫真出來的效果很 健康 。不穿衣服有什麼丑呢,只是好色之徒戴有色眼睛罷了。」
惠英紅一共有三段戀情,另外兩段,一段戀情因為情人去世而結束;
一段姐弟戀,因為她比對方紅,對方無法接受而分手。
每次分手,她第二天就不再傷心。
她的解釋非常讓人心疼,她說,我從小就對自己有很強的控制力,既然不是我的,那我就不再傷心。一個永遠在為家人付出的女人,連陷入愛情都變成一種負擔。
采訪過惠英紅的主持人,都會被她強大的生命力折服,魯豫說:「你身上的傷給我一個我就完蛋了。」李靜則說:「你一個人生相當於別人十個人生。」
人生總是苦難,有些人扛不住,比如和惠英紅同時期的演員藍潔瑛,某種程度上,她們的命運很相似,少年成名,過氣,親情愛情都不圓滿,又患上抑鬱症。
藍潔瑛無奈走上了生命的另一個極端,而惠英紅選的是逆流而上。
時至今日,59歲的惠英紅,孑然一身,幸有妹妹相伴左右。
事業得到諸多殊榮,卻也引來身體諸多傷痛。
但如今的她,渾身上下散發著女人的智慧,尊嚴,魅力與優雅。
扛過半生坎坷,很多人說她是傳奇。
她卻說:「這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60歲,作為女人,我有自信,可以優雅的老去,每個人,都是一個傳奇。」
她曾講過自己「大霧天在山上開車,害怕掉下懸崖,卻終於安全」的經歷。
她說:「人生有很多團霧,有時候你被霧包圍,什麼也看不到,很害怕,但只要你堅持,過去了,原來一點事都沒有。這也是我的信念:人生很多事其實都是小事,在那一霎那你會覺得是很大的事,但是過了之後其實就是小事,這是不是人生?」
惠英紅,值得我們欽佩的,不光是演戲的專業和敬畏;更是她面對人生苦難的態度,以及更加重要的,她有一顆永遠熱愛祖國母親的心。
祝偉大的祖國生日快樂!
㈣ 《我和我的祖國》:你看懂了「回歸」么
我和我的祖國,一部電影,一部交響樂般的震撼人心之作。從大氣恢宏的開場,到明媚歡快的生機,再到滄桑遼闊,最後以溫情柔美收尾,愛祖國,為之奮斗,是影片傳遞的核心。
「回歸」篇章,7個故事之一,曾引起網上熱烈討論。有人認為劇情平淡,而我深入觀看後,思緒復雜,不禁思考:是否真的看懂了「回歸」的深層含義?我用記事本整理了對「回歸」的劇情理解。
影片中的「回歸」,包含兩層含義:一是香港回歸中國;二是曾經流離失所的遊子,以另一種方式「回家」。導演巧妙安排了明暗兩條線索,明線聚焦「一秒也不差」的歷史事件,暗線則通過鍾表師和女警的情感故事,表達了「故地有月明,何羨異鄉圓」的情感。
明線中,影片真實還原了香港回歸的緊張與細節,從16輪艱難談判、准確預測下雨、三軍儀仗隊訓練,到鍾表師精確調校時間,每一段都令人如臨其境,行雲流水般順暢。
暗線則通過鍾表師和女警的情感故事,展現了異鄉對家的深深思念。鍾表師的「故地有月明,何羨異鄉圓」之語,既是他當年經歷的掙扎與痛苦,也是身處異鄉的遊子對家鄉的深情眷戀。
影片中,鍾表師與女警的互動貫穿始終,從起始到結尾,至少6次出現,首尾呼應,不僅側面烘託了回歸「一秒都不差」的核心故事,也深刻描繪了異鄉遊子與故鄉之間的深情。
影片通過「舊報紙」的線索,揭示了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末,近百萬難民以生命為代價換取在港生存的故事。在新的他鄉,他們成為香港的重要支柱,拚命工作,奮斗不已。
鍾表暨時間是影片的獨特表現手法。從鍾表師在公交車上仰望高樓,到專注於手錶校驗的工作,再到CG動畫模擬手錶內部運作,時間的流逝與時代的變遷在影片中交織呈現。
「有借有還」的線索則更深層地探討了故事的內涵。鍾表師將修復後的古董機械表贈給妻子,既是感恩女警的救援,也是對父親(祖國)的深深致敬。這不僅僅是物質的交換,更是情感與精神的傳承。
電影「回歸」的結尾,鍾表師在天台上目睹國旗升起的壯觀景象,淚流滿面,不僅代表了個人情感的釋放,更是對祖國回歸的深切感慨。對鍾表師和女警而言,回歸不僅是歷史的見證,也是個人情感的歸宿,是遊子歸家,尋根溯源的時刻。
通過這些情節,影片深情地講述了香港回歸的歷程,展現了遊子與祖國之間深厚的情感紐帶。香港與中國,如同血脈相連,一刻也不能分割。這不僅僅是一部電影,更是對歷史的記憶與對未來的展望。
㈤ 2019電影《我和我的祖國》香港回歸電影觀後感優秀5篇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連續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以下是我整理了關於2019電影《我和我的祖國》香港回歸電影觀後感優秀5篇,希望你喜歡。
2019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
由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領銜出品的國慶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近日曝光了七個故事之一——由薛曉路執導的《回歸》,還原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的盛況。本次發布的除了「回歸」故事預告和海報,還首度曝光了五位主演杜江、朱一龍、惠英紅、任達華、王洛勇的角色海報。在分離了154年後,為了保證香港分秒不差回歸祖國懷抱,無論軍人、警察,還是普通香港市民,陸港兩地同胞勠力同心。這背後也凝聚了他們共同的心聲——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
2019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觀後感範文
8月22日,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官方曝光了回歸篇故事海報及主演朱一龍角色海報,並發布了全新預告片,朱一龍在此單元中飾演三軍儀仗隊護旗手宋月強。角色海報上身著白色軍服的朱一龍,展現出中國軍人的颯爽英姿。《我和我的祖國》以平凡人的視角聚焦新中國成立以來7個激動人心的歷史瞬間,喚醒全民記憶。影片由陳凱歌任總導演、黃建新任總製片人,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七位華語頂級導演齊力打造,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
作為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七個故事之一,回歸篇由薛曉路執導,杜江、朱一龍、惠英紅、任達華、王洛勇主演,還原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的盛況,再現了五星紅旗歷經154年後重新在香港升起的高燃時刻。預告片中,朱一龍所飾演的護旗手宋月強,作為三軍儀仗隊的排頭兵之一,以矯健的身姿闊步向前,分秒不差地護送五星紅旗升起在香港的上空,完成這一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使命,激發出振奮人心的力量。
此次,朱一龍一改往日溫潤的形象,剛毅堅定的軍裝扮相引發網友熱議。身著白色軍服的他,以神采奕奕的眼神、干凈利落的動作,顯示了中國軍人的赫赫風采,展示著中華民族的巍巍雄風。引發網友感嘆:「看到朱一龍的軍裝,簡直瞬間回憶起1997年香港回歸的時刻」、「這就是中國軍人的樣子」。
片中,朱一龍向著五星紅旗敬禮的高燃瞬間,伴隨著《東方之珠》熟悉的旋律,引發觀眾集體共鳴。老一輩人紛紛回憶當年見證這一歷史時刻時的激動心情,而年輕人們也紛紛表示:「雖然沒有親身經歷這一歷史時刻,但看到護旗手成功升起國旗,內心的驕傲感油然而生」,成功喚醒了國人對於1997年香港回歸這一歷史時刻的深刻記憶。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作為2019年國家電影局推出的頭部電影項目之一,集結7位華語頂級導演與一眾老中青實力派演員,齊力打造「中國電影夢之隊」。聚焦「小人物」,倒影「大時代」,影片將在2019年10月1日與全國觀眾見面,朱一龍將以護旗手的堅定姿態,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
為2秒談判16輪
揭秘香港回歸談判桌上「沒有硝煙的紛爭」
1997年7月1日點分,香港准時回歸祖國懷抱,這一歷史性的瞬間,是中國人民的共同記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為了五星紅旗一秒不差地升起,中英雙方為了「2秒」談判了整整16輪之久,而一幕幕驚心動魄的瞬間和令人熱淚盈眶的畫面,都在薛曉路導演《回歸》中得以真實呈現。
對於時任外交部禮賓司副司長、交接儀式總指揮安文彬來說,他最重要的任務便是保證五星紅旗在7月1日時分秒准時升起,讓香港的主權准時回歸祖國。而這卻成為了中英雙方談判最大的分歧所在。英方代表堅持要在7月1日點分秒降下英國國旗。堅信主權回歸務必分秒不差,安文彬堅持英國國旗必須要在6月30日23點59分58秒降落。
為了這短短的2秒鍾,雙方鬥智斗勇,進行了16輪艱苦的拉鋸式談判。而這一切也首度被薛曉路導演搬上了銀幕。談判桌上,中英雙方代表西裝革履,言語間波瀾不驚;內心卻有千鈞重擔,因為他們深知自己代表著國家。預告短短幾個鏡頭,便展示了談判桌上的波詭雲譎,也塑造出一位立場堅定、態度強硬的外交官形象。154年的血脈分離,大家都不想多等待一秒。也正是因為無數如安文彬一般幕後英雄的努力,才保證了五星紅旗在7月1日點分准時升起。
杜江朱一龍再現三軍儀仗隊風采
惠英紅任達華回歸儀式熱淚盈眶
導演薛曉路以回歸儀式籌備前後幾個普通人的視角切入,再現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這一重大時刻。他們是中方外交官、儀仗隊軍人、香港警察、鍾表師傅,身份不同,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心願——在7月1日點分准時升起五星紅旗。他們在各自的崗位竭盡全力,只為保證香港回歸「一秒不差」。
為了還原這一庄嚴的歷史時刻,導演薛曉路邀請了時任交接儀式升旗手的朱濤作為升旗部分的總指揮和顧問,指導杜江、朱一龍等演員。在他的指導下,演員們除了訓練走正步、升旗這些基本動作,小到下巴、仰頭的角度也會被逐一糾正。功夫難負有心人,當杜江、朱一龍等人邁著整齊的正步出場時,庄嚴肅穆而英氣十足。這一刻,與其說他們融入了角色,不如說他們融入了歷史。
除了杜江、朱一龍、王洛勇等飾演的大陸工作人員,為了保證香港准時回歸祖國懷抱,香港各界同胞同樣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在片中,惠英紅飾演的香港警察始終站在回歸談判和儀式的第一線,確保萬無一失。但當所有人都能在電視前見證回歸這一歷史時刻時,他們仍需在場館外堅守崗位。而任達華飾演的鍾表師傅,為了將回歸儀式執行總指揮的手錶調至分秒不差,不眠不休,分文不收。當五星紅旗升起、警察們紛紛換上「香港警察」的新帽徽,這一刻香港街頭盡是因激動哭紅的眼、漲紅的臉,這一夜註定無人入眠。
香港回歸喚醒共同回憶
請別忘記永遠不變黃色的臉
「讓海風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淚珠彷彿都說出你的尊嚴」。1997年7月1日,交接儀式結束後,香港舉行了有史以來最大的電視卡拉OK,數百萬人同時跟著電視合唱《東方之珠》,很多人臉上有笑、眼裡有淚。百年的血脈分離,兩岸都已等得太久。
對於惠英紅、任達華兩位演員來說,觀看回歸儀式亦是他們人生的難忘時刻,惠英紅表示自己在回歸的那刻心跳加速,任達華則在電視前激動落淚。兩人不約而同坦言「自己永遠是中國人」,很榮幸參演《回歸》,重現這一所有港人難以忘懷的重大時刻。
網友們在看過預告片後深受觸動,回憶1997年還在上小學的自己與全家人守在電視前看交接儀式,「忍不住跟唱國歌」;更有不少網友表示看到預告片尾「香港,我們永遠在一起」時忍不住淚奔。正如《東方之珠》所寫「請別忘記我永遠不變黃色的臉」。70年風雨兼程,大陸和香港始終一路同行。這種關系,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一定會是。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由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領銜出品,由陳凱歌任總導演、黃建新任總製片人,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7位導演合力打造,重現新中國成立70年難以忘懷的7個歷史瞬間,喚起全民回憶。將在2019年10月1日與全國觀眾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