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產電影 » 中國蹦蹦是哪個電影
擴展閱讀
中國蹦蹦是哪個電影 2024-12-25 08:44:56
人生若只如初見的微電影 2024-12-25 08:44:56
中國電影內容 2024-12-25 08:42:58

中國蹦蹦是哪個電影

發布時間: 2024-12-25 08:44:56

A. 在《熊出沒》系列中,你最喜歡哪個版本

我喜歡第一部。2012年,動畫《熊出沒》誕生。當時,中國掀起了模仿「熊大熊兒光頭強」的熱潮。這也結束了喜羊羊的動畫的局面。我們不再看羊,而是看熊。同時,《熊出沒》也拍了一部大電影,成為票房最高的動畫電影。可以說這是世界上最好的電影。接下來,我們將評估一些最受歡迎的《熊出沒》動畫系列。

熊出沒之熊熊樂園。這一系列作品更適合兒童,是一部啟迪心靈的優秀作品。故事發生的地方已經變成了森林中的大樹幼兒園。主角在童年時也成了熊大熊二和光頭強。這對歡喜冤家不在敵對,而是談了一切並成為好朋友。在生活中,他們互相幫助,共同進步,共同成長。一般來說,這是一部具有教育意義的學前動畫。所以我喜歡第一部。

B. 一部很多小孩練體操的電影

紅跑道 《紅跑道》講述了上海一所少體校里一群練體操的孩子在大賽來臨前半年裡的成長,他們的家庭和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 這部由SMG紀實頻道和德國NDR電視台聯合製作的紀錄片,已經席捲了11項國際大獎(包括上海國際電視節最佳社會類紀錄片獎、巴塞羅那國際紀錄片節最佳紀錄片獎、薩格勒布國際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美國電影學院SILVERD OCS紀錄片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和美國廣播電視文化成就獎等)。 導演干超在紀錄片《紅跑道》結尾拋出了一枚硬幣——硬幣的兩面:鄧彤和爸爸,面朝外灘的燈火輝煌,在回家的輪渡上對話。每天,這對窮父女都這樣跨越黃浦江,來往於盧灣的體操訓練館和浦東租來的「家」里。一切都好像很近,又好像很遠。 孩子們愛體操嗎?鄧彤練體操是想給媽媽買大房子,王露凝是因為「寄養」她的上海爺爺希望她身體健康,阿南要為了完成媽媽的心願……這樣的主題,可以拍得很無望,也可以拍得很光明,但干超的《紅跑道》跨過了「紀實」這條冰河。 《紅跑道》更像電影,沒有解說詞,沒有采訪,甚至沒有人物介紹,只有若干個場景和若干個對話。訓練、生活和家庭,在畫面上得到了有節制的呈現。干超繼續了他的CINEMATIC(電影化)風格,靜止的鏡頭,多層次的含意,殘酷又溫情,真實又荒謬。《紅跑道》把硬幣的兩面——慾望和恐懼,幸福和苦難——砸碎了,揉扁了,讓我們看個了透徹。 小朋友是天真爛漫的,體操專業訓練卻是枯燥甚至殘忍的。《紅跑道》的第一個鏡頭就是孩子們一個接一個地在做最基本的體操動作,可是沒有一個人能成功地完成。站在一邊做指導的教練始終沒有露面,但「恨鐵不成鋼」的訓斥之聲盪氣回腸。孩子們的臉上只剩下了茫然,不知所措。 他們愛體操嗎?一個孩子訓練時蹲著哭,他手上的皮膚破得一塌糊塗。干超和孩子對話,「這么痛,為什麼還要練呢?」「我喜歡體操。」干超也問過其他孩子們,好幾個人都說「愛」。和孩子們相處了大半年,完成了《紅跑道》的後期製作,還在國際影展上兜了好大一圈後,干超依然說不清這種感受,「是小孩們也形成了一種慣性思維,還是他們真的愛體操?就好像我們說『我愛中國』,這中間的感情是非常豐富和復雜的,不像回答『開不開心』那樣簡單的。」 干超第一次見到這群孩子時,並沒有拍攝紀錄片的打算。2007年初,他和該片攝像龔衛一起去體校打羽毛球,先在電梯旁看見了姚明,然後在電梯旁的大房間里看到了一群練體操的孩子,內心立刻就湧出了一種奇怪的東西。「我忽然闖入了一個世界,整個房間里全是紅色的(就是後來在紀錄片里出現的那些紅墊子),我想到了為國爭光之類的。」在一片紅色里,有七八支隊伍在訓練。有些明顯是剛剛開始練,他們在鏡子里梳辮子,蹦蹦跳跳的像小兔子,教練根本管不住;有些已經練得相當不錯了,不停地重復一個動作。干超當場就和攝像說,以後再來看看吧。 「原來他們最初是這樣的,後來變成了那樣,這里天然就有一種東西吧。」干超拍到過一個場面,後來卻沒放進紀錄片里:體操房裡有一面很大的鏡子,兩個剛來隊里的小女孩在鏡子前互相為對方扎辮子,紅撲撲的臉上帶著歡笑。通過鏡子,遠處,鄧彤在平衡木上跳躍,在教練的嚴厲指點下,一邊做動作,一邊哭泣。每一個孩子最初都有過蹦蹦跳跳,鮮艷奪目,充滿童真的時刻。 在《紅跑道》里,干超特別喜歡其中一個場景:鄧彤拿著圖畫課老師獎勵的假金牌,偷偷走到隔壁的房間照鏡子。她的體操成績在隊里不太好,經常受到教練的批評,小鄧彤也很沒有自信。那天的圖畫課上,老師讓孩子們畫「得了金牌後你想得到的東西」,鄧彤拿到了第一名。這個獎其實是干超向老師提議的,「她之前一直在挨罵,特別可憐。事後我不經意地發現她在那裡照鏡子,我想這個金牌是一種溫暖和幸福。」看著鏡子里的金牌,鄧彤內心正慢慢被湮沒的希望被觸動了。 干超也喜歡雙胞胎兄弟「剪」辮子那場戲。兄弟倆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家境不好,他們成了這個家庭唯一的指望。兄弟倆的小辮從出生後就一直留著了,比賽前教練要求剪了,怕影響比賽時的打分。去理發店的路上,老大忽然說,「我不要冠軍,我要辮子」。原來孩子們也不是不會反抗的,只是表現形式不像成年人那麼直接,或者說他們的反抗還沒有力量。 這些孩子的成熟,有時讓干超也覺得吃驚。孩子們坐在陽光下纏綳帶,一個男孩說,昨天自己的牙齒動了,就拔下來扔了。另一個孩子說,不能這么乾的。第一個男孩說,這是爺爺說的,拔了才能長得更穩一些。第二個孩子反問,你怎麼知道你爺爺說的就一定是對的?這一幕原本會是《紅跑道》的第一個鏡頭,但後來干超改變了主意,拿掉了這場戲。 艱苦的訓練,以及訓練之外的東西,也會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里留下痕跡。阿南在孩子們中不太起眼,長得沒特點,也不太說話,但干超和攝像還是注意到了他。「有一次他從單杠上下來,我們的攝像誇他,阿南,你的肌肉很發達。俞指導就讓他把衣服拉起來,讓我們看看腹肌。沒想到他立刻哭了,而且一哭就是兩個小時,沒人知道為什麼。」 「阿南不是因為訓練不好而哭的,其他小孩練得好了他哭,被同伴們摸一下屁股他也哭。是不是因為家庭壓力這么大,所以小孩的心理特別敏感和脆弱?」干超是慢慢發現這個家庭的故事的:阿南父母在高檔小區里開小超市,天天凌晨3點進貨,晚上12點才能睡下。三個孩子的學習情況都不太好,往學業上發展肯定沒戲。阿南的兩個哥哥也都練體操,進了市體操隊卻因為家裡窮,被退回來了。父母現在就希望阿南還能再拼一下。這么喜歡體操嗎?可能不是,阿南的兩個哥哥都拿過市裡的冠軍,但媽媽完全找不到那兩塊金牌了。 與一說就哭的媽媽相比,干超更喜歡阿南的爸爸。媽媽在燒香祈禱阿南出成績,爸爸就在旁邊淡定地喝著功夫茶。兩個兒子被市隊退回來了,媽媽跑去又哭又求,爸爸一言不發就把孩子們領回了家,「求他們干什麼?不讓我們練,就不練吧。 」爸爸很耿直,也很堅強。但干超在《紅跑道》里只用了阿南爸爸的兩個鏡頭,而且是那種一不留神就會錯過的鏡頭。

C. 評劇起源與什麼方式

評劇是我國北方地區的一種地方戲,在華北、東北及其他一些地區流行很廣,評劇是中國戲曲劇種,俗稱蹦蹦戲 、落子戲 ,又稱平腔梆子。1935年改稱今名 。1910年前後形成於唐山。評劇在民間說唱蓮花落和民間歌舞蹦蹦的基礎上發展而成,原來形式單調,經成兆才等藝人改革,將第三人稱改為第一人稱,由演員扮演劇中人;以蹦蹦音樂為基礎,吸收冀東民間音樂素材,創造出行當使用的唱腔;採用全套的河北梆子樂器伴奏,故取名平腔梆子戲。

評劇在現代戲的創作演出方面,影響很大。其中如解放初期小白玉霜演出的《九尾狐》、《小女婿》,新鳳霞演出的《劉巧兒》、《祥林嫂》、《小二黑結婚》、《藝海深仇》,東北韓少雲演出的《小女婿》,都受到普遍的歡迎。

【歷史沿革】

評劇有東路、西路之分,而以東路為主。東路評劇的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五個階段。

一、對口蓮花落階段
清嘉慶(1796-l820)以後流行於東灤縣、寶坻、遷安、三河等地農村的蓮花落已發展為彩扮(對口蓮花落)形式。當地農民於逢年過節或上集、趕廟、外出賣針和香面時,往往組織起來演唱。形式有「單板」和「對口」兩種。「單板」是一人打竹板(一手拿五塊竹板,一手拿七塊竹板)自打自唱,一個曲調,來回反覆。一般是唱小段,有時也唱成本故事,如《楊二舍化緣》等。「對口」就是彩扮,由二人演唱,分上、下裝(也叫上、下串)。上裝為旦,包半頭,腦後留假辮,手持手帕或扇子;下裝為丑(多為主角),以舞霸王鞭(花鞭為主,也有打竹板的)。上下裝均由男性扮演。伴奏除按拍外,有時也用弦、笛、鑼、鼓等,或有用「一幅架」(也叫「雙跨」)的。即一人打擊架上所有的鑼、鼓、鑔等,表演者同時扮演幾個角色,且說且唱,亦歌亦舞,有時有一人或幾個幫腔。當時,人們稱這種藝術活動為「雙玩意兒」、「落子」、「唱花燈」。又因在演出前總要先演一段「什麼不閑」,故又稱為「什麼不閑」。演出劇目多為民間故事,如《思夫》、《十綉門簾》,也有少量整本故事,如《楊二舍化緣》、《小借年》、《小姑賢》、《西廂》、《摔鏡架》等。光緒七年(1881)前後,唐山地區開平礦務局建築鐵路、廠礦相繼出現,蓮花落開始進入鄉鎮、碼頭賣藝,並建立了班社。光緒十七年(1891)前後,東北二人轉傳入關內,最先入關的是錦州汪榮,後有大碗粥(周)、梁半截夫婦等,他們加入蓮花落班社一同演出。此時冀東已有十幾個蓮花落班社,如樂亭的崔八班,演員有張來、張根、石鳳等;豐潤的孟光武班,演員有東發紅、東發白等;灤縣魏莊子的趙家班,演員有東發紅、東發亮、東發白等;灤縣魏莊子的趙家班,演員有成兆才、白菜心、山老鴰、佛動心、汪榮等。此外還有東三省的楊發班;三姑娘、李順的王大包子班;梁半截夫婦的大碗粥班等班社。隨著班社的建立,蓮花落由原來三、五人分散的撂地演出,發展成八、九人有組織的專業演出。演出形式也趨豐富多樣,每場演出均需由四個擊鼓者「報四喜」(也有用「一幅架」唱「什麼不閑」的),然後唱蓮花落,最後由對口蓮花落壓軸。演出已有「出場」和「入場」之分。這一時期主要演員有金菊花(杜之意)、楊柳青(餘勇)和石榴花(劉永泰)等。清中葉,冀東一帶習武之內盛行,蓮花落亦受其影響,產生武戲。到清末,習武中有許多人參加對口蓮花落「跑棚」。每次演出前先來一段「把式」,講究硬功夫,多用真刀真槍,進而創造了「耍鐮刀」、「耍鋤頭」、「耍鏟子」等武藝。

二、「拆出」階段
對口蓮花落因受東北二人轉影響,特別是接受了它的「拉場戲」這一表演形式,將「對口」的唱、白拆開,將故事分成場次,並改原來第三人稱的敘述為第一人稱的表演,稱為「拆出」。在音樂方面也吸收了二人轉的唱腔。如喇叭牌子、文咳咳、武咳咳等,使尾音縮短,行腔放慢。樂器方面增加了河北梆子的大弦、笛子、嗩吶、鑼鼓、梆子等,但鑼鼓點未變,竹板仍然保存。拆出時期的劇目主要是來自唱本子和子弟書曲目,並將《小姑賢》、《借女弔孝》、《藍橋會》和《劉金定觀星》等拆出演唱,從而推動了對口蓮花落向對戲曲方面的發展。光緒二十年(1894),二合、慶順、義順等八、九個班社首先進入天津。二十七年,成兆才、佛動心、東發亮等又帶著「對口」和「拆出」劇目《小姑賢》、《小借年》等進入天津。但不久,天津當局以「有傷風化,永予力禁」的禁令,將這些班社全部逐出,藝人們被迫返回鄉里,加之軍閥混戰,兩次「國喪」(光緒和慈禧死),禁止響器,蓮花落班社大部分解體,拆出亦到此結束。

三、唐山落子(即平腔梆子戲)階段
1908年,成兆才、張化文、金菊花等人重整班社,帶著蓮花落子《開店》,拆出戲《烏龍院》、《鬼扯腿》,闖入「北平禁地」,並一度唱紅,從此定名為「平腔梆子戲」。1909年,月明珠(任善峰)代替金菊花,成為平腔梆子戲主角,與成兆才、張化文等另組慶春班社,二次進入唐山。當時,唐山是冀東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京劇、梆子在戲劇界很有地位。初到唐山的平腔梆子戲藝人,不得不先學幾出河北梆子戲,如《殺廟》、《武家坡》、《桑園會》等,以站穩腳跟。這種藝術上的交流,促進了平腔戲藝術的革新,並產生了專職編劇,如成兆才(藝名東來順),一生編寫了近百個劇本,有《開店》、《占花魁》等。樂隊去掉竹板,改用鼓(底鼓)和梆子按拍,增加了板胡和笛子,並採用河北梆子鑼鼓經。同時吸收皮影、樂亭大鼓、京劇等的唱腔、過門和身段,從而提高了藝術表現力。此時的平腔戲演唱因用真聲,高弦低唱,故而得名「平戲」,至此評劇作為一個劇種已基本形成。1912年,唐山小山西坡的王永富、王鳳亭父子籌建永盛茶園,為評劇的第一個劇場。該劇場可容納近千觀眾,因其在唐山地區,故劇種又稱作「唐山落子。」1915年,慶春班社以月明珠為主演,在天津的奧、意、法「租界」演出了《小姑賢》、《劉雲打母》等,頗受歡迎。當時李大釗觀看了《花為媒》後,題詞「似戲非戲,比戲出奇,改良平戲!」1917年,天津大水,慶春班回唐山,改名永盛合班。1915年,永盛合班經天津到山海關,在興業茶園首演《珍珠衫》、《樊梨花罵城》、《百年長恨》等,贏得了部分文化人的欣賞,鄉紳奎旭東贈送「唐山首創警世戲社」的匾額,永盛合班由此改名警世戲社,即後人盛稱的「警世頭班」。這個班底由成家(兆才為代表)、任家(月明珠為代表)、張家(金開芳、張德禮為代表)三家組成。他們制定了嚴格規矩,在藝術上講究准綱准詞,同時也編演了一些新劇目。

四、奉天落子階段
1619年春,警世戲社部分藝人應邀赴營口、長春、哈爾濱等地演出,受到東北觀眾歡迎,尤其是在哈爾濱首演成兆才編寫的《楊三姐告狀》、《黑貓告狀》等,影響更大。其時又被稱為「奉天落子」。1922年,主要演員月明珠因勞累過度,在沈陽去世,警世戲社也因人員變故而解體。同年秋天,原班社的一些藝人重新組織,先後去唐山、天津、哈爾濱、吉林、長春等地演出,劇目有《槍斃駝龍》等。1923年,李子祥和蓮花落老藝人李春盛在唐山組織警世戲社二班,經常在東北鐵路沿線活動。班主先是王鳳亭,後為高景山,編劇是竇寶安和張連成,演員有蓋月珠(王東海)、金靈芝、李義廷、芙蓉花和金菊花等。不久,又分出另建復盛戲社,主要演員有芙蓉花、花雲舫、李小霞、花小仙等,這個別社曾到北京演出,一時很有影響。與警世戲社二班成立同時,天津又成立了警世戲社三班,編劇有楊樹森、溫東山,主演是蓋王珠(王慶昌,旦)、周濟(鳳鳴,生)、花蓮舫、筱桂花(張麗雲)、筱荷花等,其中影響最大的女演員為筱桂花。這一時期的班社還有「二孫班」(南孫班和北孫班)、元順劇社等。南孫班(歧山劇社前身),1912年成立於天津。領班是孫鳳鳴(東發白),主演是孫鳳令(藝名開花炮)。南孫班是招收、培養女演員最早的班社,著名女演員花蓮舫、李金順、白玉霜、筱桂花、小麻紅等都出自該社。北孫班(洪順劇社前身),1918年成立於河北,由孫洪奎(亦名孫恩,藝名丁香花)主持,演員有碧月珠(鄧海)、天下紅、葡萄紅(孫鳳樓)、倪俊聲等。此班培養了一批落於演員。元順劇社成立於1924年。郭子元和李金順為班主,演員有李金順、喜彩春等。他們在天津演出時,第一次用「評戲」一詞。1929年,評劇第一部劇作匯編《評戲大觀》(1-6集)由魏茂、李小舫編輯出版。奉天落子時期,主要的評劇班社大多在東北活動,唱腔激越高昂,熱情奔放,素有「大口落子」之稱。特別是女演員的出現,標志著評劇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很多班社回到關內,在天津、北京一帶演出,形成了眾多的流派,其中著名的有「天津三傑」:劉派(劉翠霞)、白派 (白玉霜)、愛派(愛連君)。此外,還有喜彩蓮、筱桂花、芙蓉花、筱麻紅等,也都各具特色。

五、評劇階段
1935年起落子藝人大量湧向南方,到上海、杭州、南京等地演出,以後又到重慶、成都、貴陽等地,並在這些地區紮下根。此年年初,上海報紙戲目廣告出現「評劇」名稱。1939年,白玉霜南下演出,轟動了上海,主演的《海棠紅》還搬上銀幕,並為此而獲「評劇皇後」稱譽。繼之,「時代藝人」喜彩蓮在上海演出,亦受好評,並得到著名戲劇家阿英、洪深、歐陽予倩的支持和稱贊。但在當時社會風尚的影響下,也有些藝人為迎合某些小市民的情趣:演出一些低級庸俗的節目;有的演員則因吸毒不能演出,許多班社被迫解散,評劇一度衰落下來。

評劇的另一支派西路評劇,是20世紀初由西路蓮落花演變而來,初名「北京蹦蹦」,後改稱西路評劇。1893年,寶坻(今屬天津)以蓮花落藝人金葉子(來鳳儀,小生)、韓九令(花旦)、人人樂(彩旦)、柳葉紅(青衣)為主的班社,首先進入北京演出。後有河北省香河的王殿佐(青衣)、侯德山(須生),薊州(今天津薊縣)的挑簾紅(花旦)等相繼進入北京,為西路評劇的創始人。西路評劇進京後,吸收了河北梆子、老調、哈哈腔等地方劇種的劇目、音樂和舞蹈,初具小戲形式,常與河北梆子同台演出,名為「兩下鍋」。西路評劇以河北民歌為基礎,唱腔高,甩腔長,多用「依喲嗬,依呀哈」為裝飾音和襯字,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唱腔和唱法。西路評劇興起時,以「打地攤」或在茶園演出為主要形式。1912年左右,在藝術上有了提高,曾去上海演出。 著名演員挑簾紅即為當時赴滬演出的主角。但後來由於一些客觀原因:曾一度消沉。建國後,經過挖掘、改革,藝術上又有新的發展。如過去由男演員飾旦角,生、旦音域同度,改革以後,轉由女演員演旦角,唱腔、表演、對白等方面均有較大變化。1958年後,中國評劇院曾先後演出了《花亭會》、《楊二舍化緣》、《賣水》和《頂鍋》、《三女除霸》, 長春評劇團也演出了《劉伶醉酒》等西路評劇劇目。70年代以來,中國評劇院演出的《吹鼓手告狀》、《甜蜜的事業》等,也運用了西路評劇的唱腔。

建國後,相繼成立了中國評劇院、沈陽評劇院,天津、唐山、北京、河北、長春、哈爾濱等地也先後成立了評劇團。並涌觀出一批著名演員,如筱白玉霜、 新鳳霞、筱俊亭、韓少雲、花淑蘭、鮮靈霞、李億蘭、喜彩苓等。同時,在劇目和表演藝術上進行改革。至1985年全國有百餘個評劇團體。其中較有影響的有中國評劇院,著名演員有花月仙、趙麗蓉、馬泰、張德福、劉萍、谷文月等;沈陽評劇院,著名演員有筱俊亭、花淑蘭、韓少雲等,以及天津評劇院、河北省評劇團、唐山專區評劇團、長春市評劇團、哈爾濱市評劇團、石家莊市評劇團等。

【藝術特點】

評劇的藝術特點是:以唱工見長,吐字清楚,唱詞淺顯易懂,演唱明 白如訴,表演生活氣息濃厚,有親切的民間味道。它的形式活潑、自由,最善於表現當代人民生活,因此城市和鄉村都有大量觀眾。評劇唱腔是板腔體,有慢板,二六板,垛板和散板等多種板式。解放後,評劇音樂,唱腔,表演的革新取得顯著成就,特別是改變了男角唱腔過於貧乏的弊病,男聲唱腔有了新的創造。

早期評劇只有男、女角色之分,後發展為生、旦、丑的「三小戲」。以後又受梆子和京劇的影響,逐漸發展為青衣、花旦、彩旦、小生、小丑、老生、花臉等行當。其表演藝術雖吸收了梆子、京劇的身段、程式,一度出現京劇化的傾向,但仍保持著民間活潑、自由、生活氣息濃郁的特點。在唱、做、念、打各種藝術手段的運用上,評劇的唱功最為突出,早期的男旦演員月明珠和女演員李金順等,都曾以唱功稱絕一時。3O年代初,奉天落子時期,又產生了著名評劇聲腔革新家白玉霜。她大膽運用低腔,發展了評劇的中音唱法,形成「白派」。與白玉霜同時,劉翠霞創造了高亢脆亮的「劉派」唱法,愛蓮君創造了「愛派」的疙瘩腔唱法,此外,還有在北京與白玉霜相對峙的喜彩蓮創造了華麗而清新的「喜派」唱法。四名女演員在建國前被稱為評劇「四大名旦」。繼之而起的是筱白玉霜,她繼承和發展了「白派」唱腔。建國後,新鳳霞在演出《小二黑結婚》《藝海深仇》、《祥林嫂》、《劉巧兒》等新戲過程中,創造了不少新的唱腔,人稱「新派」。她的唱腔清新甜潤,玲瓏婉轉,富於華彩,塑造了一批新型婦女形象。她還與新文藝工作者合作,創造了蜻蜒調、凡字調、送子調等新板式,為豐富和發展評劇女聲唱腔作出了貢獻。

善於表觀現實生活是評劇的一個傳統。辛亥革命後,成兆才依據當地的時事新聞創作和改編了《楊三姐告狀》、《黑貓告狀》、《槍斃駱龍》、《槍斃駱虎》、《安重根刺伊藤博文》等,基本上奠定了評劇以演現代劇目為主的特長。以後,不少文明戲演員加入評劇隊伍,帶來了編演現代戲經驗,對評劇多方面地反映現實生活產生了一定影響。建國後,評劇演出的大量現代戲,從不同側面展示了社會主義建設不同歷史時期的生活面貌。謳歌了社會主義新人,提出或試圖解決群眾普遍關注的一些問題。這些劇目的出觀,為評劇以後更好地反映觀實生活,積累了可貴的經驗。

【派別】

評劇原分為東路和西路兩派。今天盛行的是東路,流行於河北和東三省,在南方也有廣大觀眾。西路評劇又叫「北京蹦蹦」,是在東路評劇梆子、老調的影響下形成的。它的腔調高亢,板頭豐富,別具風格。辛革命前後在北京及京西各地演出,很受觀眾歡迎,以後瀕於絕跡。1958經中國評劇院發掘整理,始重現於舞台。《花亭會》就是經過整理並由青年演員繼承下來的一出好戲。

評劇流派劃分參照 撰稿人:王森 (本人知識有限,此文只供參考)(本文更全)
月明珠(調):花蓮舫、
倪(俊聲)派:桂寶芬、成國禎、劉子熙、馬連成、張潤時、泰海貴、劉鳳楊、李月樓、楊振邦、艾景全、賈蘭亭、劉小樓(後學桂派)、侯德山、王喜瑞、李義廷、王鳳池、竇齡童、鄭伯范、孫連芳、呼勛卿、倪偉、杜寶宇等。
李(金順)派:朱寶霞(兼劉派)、花玉蘭、筱麻紅、筱桂花、鮮靈霞(兼劉派)、六歲紅(兼劉派)、李寶順、羊蘭芬、小花玉蘭 小玉霜(退休後改為白派)、宋玉文(後改鮮派)等。
金(開芳)派:李小舫(李岱)、韓少雲、夏青、於筱芳、於筱芬、張暉、宮靜等。
王(金香)派:喜彩苓、小王金香、小王銀香等。
張(鳳樓)派:張麗華、碧燕燕等。
碧(蓮花)派:花月仙等。
劉(翠霞)派:朱寶霞(兼李派)、新翠霞、鮮靈霞(兼李派)、六歲紅(兼李派)、郭硯芳(兼喜派)、李玉芬、花艷玲、筱紫玉,花淑蘭(兼愛派)、董瑞海、張淑敏、小靈霞、筱佩茹(後學筱俊亭)、董美珠、筱美榮(兼愛派)、馬淑華、吳博莉(兼白派)、郭美美(後改新派)等。
白(玉霜)派:碧月珠、筱玉鳳、筱月珠、李蘭舫、筱白玉霜、菊桂笙、李文芳(兼愛派)、高艷敏、吳博莉(兼劉派)、劉萍、林慧欣、小玉霜、王冠麗等。
愛(蓮君)派:蓮少君、蓮幼君、蓮小君、蓮雅君、小摩登(錢玉舫)、李文芳(兼白派)、筱玉芳、花淑蘭(兼劉派)、筱美英(兼劉派)、王曼玲(拜新鳳霞)、王冠麗(已改白派)、張礪雲等。
喜(彩蓮)派:郭硯芳(兼劉派)、喜少蓮、小喜彩蓮、邢韶瑛、李憶蘭、申增麗、張秀琴、孟素潔等。
花(蓮舫)派:筱月珠(兼白派)、花秦樓、花楚館、文金舫等。
筱(桂花)派:唐淑蘭,王彩雲
桂(寶芬)派:袁鳳霞、劉小樓、李金銘等。
花(玉蘭)派:小花玉蘭(後轉李派) 小幼蘭 汪玖 (谷文月也曾向花玉蘭學習了 杜十娘 三勘蝴蝶夢)
新(鳳霞)派:張金秋、李曉梅、李憶霞(兼劉派)、李紅霞、谷文月、王曼玲、劉淑琴、戴月琴、劉秀榮、高闖、趙三鳳、王瑾、郭美美等。
鮮(靈霞)派:小鮮靈霞、李秀雲、孫桂榮、宋玉文等。
花(月仙)派:劉淑萍、張淑桂、劉珊、恆紅等。
李(憶蘭)派:劉曉勤、張紅琴、趙丹紅、孔慶玉、劉惠欣等。
魏(榮元)派:韓學門、李維銓(兼馬派)、王文有(兼馬派)、高金元、王傑、孫路陽等。
張(德福)派:張彥生、崔英傑、徐培成、李志華、陳勝利、齊建波、趙立華(兼馬派)等。
馬(泰)派:李維銓(兼魏派)、張彥春、王文有(兼魏派)、趙立華、張文鵬、馬惠民等。
韓(少雲)派:胡桂秋、宋麗等。
筱(俊亭)派:筱佩茹、新少敏、小筱俊亭(鄭小娣)、李冬梅、王曉萍等。
花(淑蘭)派:解郁文、徐廣琴、王鎮芝、鄭桂芳、張麗華、趙俊芝、馮玉萍、曾昭娟、田敬陽、李娟娟、吳丹陽、艾麗珍、趙繼蘭、張秀雲等。
谷(文月)派:張秀雲、王麗京等。
洪(影)派:孫振宇、陳立行、李煥雙、包連偉、楊繼勉、張俊玲、石文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