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80《廬山戀》
1980《廬山戀》 豆瓣評分:7.5
中國第一部吻戲,是「文革」後國內首部體現愛情主題的電影,女主角張瑜片中的服裝換了43套,遠遠超越《花樣年華》里張曼玉的23套旗袍;當年的新人張瑜也憑這部電影成為上世紀八十年代觀眾心中的「夢中情人」,並中選第一屆金雞獎和同年百花獎的「雙料影後」。如今在廬山上,有一座非常聞名的廬山戀電影院,每天從早到晚只放映《廬山戀》一部影片。看《廬山戀》已成為廬山的一個固定旅行項目。
2.1981《三個和尚》
1981《三個和尚》 豆瓣評分: 8.6
這部影片是依據中國民間諺語改編而成,是70後的寶貴幼年回想。憑借著高明的藝術水準,這部電影在國內外取得多項大獎,包含1981年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第四屆丹麥世界兒童和青年電影節銀質獎1982年第三十二屆德國柏林世界電影節銀熊獎。
3.1982《茶館》
1982《茶館》 豆瓣評分: 9.2
這是一部由原著改編而來的威望電影。影片中「北京人藝」絢爛群星的扮演非常超卓,影片充分發揮電影藝術手法的優勢,影片根本保留了原舞台表演的魅力和民族化的風格,將電影化的處理與原作風格有機交融,使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愈加傑出。該片獲1983年第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特別獎,文化部1982年優異影片獎特別獎。
4.1982《少林寺》
1982《少林寺》 豆瓣評分: 7.9
由張鑫炎執導,李連傑主演。是一部在武打電影史上具有劃年代含義的作品,影片一反舊式武打片中那種純扮演的花架與鏡頭技巧的做作,經過李連傑和他的一班功夫隊員們樸素真實的功夫讓觀眾真正賞識到了中國功夫。《少林寺》的顫動,使光頭和尚覺遠的形象成為一個年代的印記。
5.1983《城南舊事》
1983《城南舊事》 豆瓣評分: 8.7
改編自林海音1960年出書的同名中篇小說,由吳貽弓執導,沈潔、鄭振瑤、張豐毅等主演。1983年該片在中國內地上映。經過孩子的目光審視近代中國的變遷,對文革之後的中國電影來說彌足珍貴。
6.1985《黃土地》
1985《黃土地》 豆瓣評分: 7.9
根據珂蘭《深谷回聲》改編。本片可以說是陳凱歌作為第五代導演的開山之作,張藝謀擔任攝影,這也是當今國內最頂尖的兩位大導演在25年前的初次協作。賈樟柯曾說自己當年在街頭散步,溜進一個錄像廳,在放黃土地,其時就被震懾了,從此立志拍電影。
7.1986《芙蓉鎮》
1986《芙蓉鎮》 豆瓣評分: 8.8
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86年,聞名導演謝晉執導,劉曉慶、姜文主演;這是一部反映建國以來屢次政治運動中小人物悲歡離合的電影。影片經過芙蓉鎮上的女攤販胡玉音、右派分子秦書田等人在「四清」到「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運動中的遭遇,對我國50年代後期到70年代後期近20年的前史做了嚴厲的回憶和深入的反思。
8.1987《紅高粱》
1987《紅高粱》 豆瓣評分: 8.1
張藝謀導演,鞏俐姜文主演的電影《紅高粱》以濃烈的色彩、豪放的風格而為人所稱道。影片塑造了「我奶奶」、「我爺爺」、羅漢大叔等一批中國普通老百姓群像,最大的特色是拍出了中國人豪邁爽快的一面,跟中國內地電影一貫的哀傷沉重的傳統風格大相徑庭。攝影師顧長衛在取景和色彩的運用上有出色表現,男女主角在高粱地野合的一段有中國電影罕見的「景人合一」之美。1988年該片獲得了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成為首部獲得此獎的中國電影。
9.1987《老井》
1987《老井》 豆瓣評分: 7.7
一部富有深刻哲理性的影片,它以現實主義的手法表現了當代農村青年的獻身精神,並由此歌頌了中華民族的頑強毅力。在上映後引起較大反響。呂麗萍、張藝謀主演,獲得過第11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和最佳男演員獎,1987年美國第7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第11屆沙爾索國際電影節一等獎。
10.1987《末代皇帝》
1987《末代皇帝》 豆瓣評分: 8.6
這是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執導的一部傳記電影。盡管這不是一部國產電影,但是它的選題與時代背景都是與中國密不可分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那個時代外國人眼中的中國傳統社會縮影。影片詮釋了溥儀一個作為皇帝的人的故事,並沒有洋洋灑灑的去講溥儀的故事與中國的歷史,而是選擇了一個獨特的視角來看待末代皇帝的人生。值得一提的是,本片榮獲了第六十屆(1987年)奧斯卡最佳影片。
拓展資料:
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影像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
但它又具有獨自的特徵,電影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法語:Montage)這種藝術性突躍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復制放映,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影已深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國務院法制辦於2018年2月2日—22日就《電影行政處罰裁量辦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貳』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有什麼電影
李連傑的《少林寺》是1982年上映的電影,打破了當時很多記錄,是中國電影史上,不可抹去的一部佳作,有時間可以看看,當時的李連傑還很青澀。
『叄』 上個世紀60——80年代拍的好看的電影
《煩惱的喜事》、《郵緣》、《好事多磨》。
『肆』 十大必看國產電影
十大必看國產電影:《背靠背臉對臉》、《黑樓孤魂》、《萬箭穿心》、《村戲》、《獨自等待》、《夜盜珍妃墓》、《孝子賢孫伺候著》、《光棍兒》、《三峽好人》、《Hello!樹先生》。
1、《背靠背臉對臉》
中國電影的巔峰時期,導演把中國的微妙的人情世故拍的太真實了,僅僅一個文化館內就各種虛與委蛇勾心鬥角,對權力的渴求利益熏心下人性最劣,可悲可憐又可恨。整一個畫面撲面而來的年代感色彩斑斕卻又陳舊腐木般的味道,隨處一幀都是一張年代肖像畫。
『伍』 絕大多數90後都不知道,80年代國產電影可以很邪很重口味
演員賈宏聲。
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電影曾一度追求商業片的類型化,既有「拳頭加枕頭」的粗陋,卻又有「文化精英」的思緒。
文/金雯
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電影曾走過「文上床武上房」的重口味時期,有很多「怪力亂神」。也有人敢在1981年的《大眾電影》上吼:《立電影法,杜絕橫加干涉!》,不過,時隔快30年,這個法依然遙遙無期。
《銀蛇謀殺案》(1988)劇照。
帶著幾分清純的裸露
《少林寺》中牧羊女被壞蛋吊在大樹上撕掉褲腿,壞蛋稱她為「野味」,令很多少年激動。之後,「野味」這個比「小妞」還流氓的叫法迅速流行開來。
因為閉塞也因為突然的開放,80年代國產電影中的「裸露尺度」在越軌和被糾正中往前走。1980年,張瑜在《廬山戀》中的泳裝造型是當時國內不可思議的大尺度。該片上映時,泳裝場景卻並未被剪掉。但是在1986年,朱琳在《大眾電影》的封面上因為穿了一件露肩低胸禮服,被指有傷風化。於是,下一期《大眾電影》,鞏俐扣緊了旗袍領子上封面。
《廬山戀》(1980)劇照。
那時候也沒有裸替,中戲三年級學生伍宇娟親自上陣出演《瘋狂的代價》中的浴室洗澡場景。因為出現在片頭,關鍵部位總被字幕遮擋,令許多男青年郁悶。但影片上映後,還是有熱心觀眾寫信罵伍宇娟道德敗壞。後來,伍宇娟回憶當初如此大膽,主要是還沒有男朋友,小她兩歲的賈宏聲是之後才交往的,而且家長又不在身邊,片酬對於中戲三年級學生來說也算豐厚。
同一年上映的《游俠黑蝴蝶》出現了擠人奶鏡頭,導演大概是受到劉文彩故事的啟發,覺得富人喝人奶最腐敗。但擠人奶重點引發的不是階級感情,而是人肉刺激。當裸胸特寫填滿銀幕時,觀眾一時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其實該片躍躍欲試的裸露在影片一開始便出現了,土匪強奸民女,鏡頭快速掃過半裸的民女,然後俠女現身。不過,這個場景就像《西遊記》中蜘蛛精裸身入浴一樣,要看33遍才能窺出端倪。
《游俠黑蝴蝶》(1988)。
在一個沒有明文標準的電影審查制度之下,並不是所有裸露都能被容忍。《原野》拍攝7年之後才獲准上映。有關被禁的傳說中,有說是老幹部認為該片是「男盜女娼」,也有說是婦聯認為影片主人公亂搞男女關系。其實影片表現劉曉慶與楊在葆的幽會戲,觀眾只看到劉曉慶解開了一顆紐扣,絕對沒有《芙蓉鎮》里劉曉慶與姜文的對手戲激烈。《芙蓉鎮》那可是第一次在國產電影中出現生動的「襲胸戲」,讓觀眾充分體會到了「摸」跟「碰」在視覺上的差別。聯系戲外姜劉兩人的緋聞,再次證明了演員只有真情投入才能演出好戲。
打情色擦邊球的電影在隨後的90年代再未出現。接著DVD、網路時代迅速到來,觀眾所費不多便可欣賞發達國家發達的情色文化。見多識廣之後再回看,80年代國產電影中的那些裸露便顯得既邪典又有幾分清純。
《芙蓉鎮》(1986)劇照。
喜感十足的恐怖鏡頭
內地拍攝的第一部動作片是《神秘的大佛》,這部打得很難看的動作片,實在是一部恐怖片。影片中老和尚為了保護佛財,挖了自己的雙眼,並將扎在刺刀上的眼球展示給觀眾看,作為一部中小學生包場觀看的電影,這一場景給許多70後留下了驚恐的記憶。
《神秘的大佛》(1980)劇照。
80年代的電影中流行過一陣自刺雙目,1985版《夜半歌聲》中,小姐為了跟毀容的戀人團聚,用兩根銀針刺瞎了自己的眼睛。影片以多組鏡頭展示扎眼前戲:烏黑如戴了美瞳的雙眸,玉指捏起老中醫針灸用的銀針,左右兩個側面鏡頭,接著豎直銀針,准備沖刺,分別給左右前三個鏡頭交代,短暫停留……此時,觀眾緊張、興奮、難過、恐懼,又急切想看到扎眼的殘忍後果。
《夜半歌聲》(1985)劇照。
國產的驚嚇點就是這樣被夾帶在各種類型的電影中,所以,動作片是恐怖片,反特片是恐怖片,愛情片也是恐怖片。但是因為反對封建迷信的緣故,始終未誕生像香港的林正英僵屍系列這樣的電影,只在《黑樓孤魂》中清晰地出現了「鬼」的形象,其實觀眾在片中看到的「鬼」不過是一個眼珠子會轉動的爛布娃娃。但是該片上映之後,國產片就被規定:不得再出現鬼的形象。
《黑樓孤魂》(1989)劇照。
規定不準出現鬼,但沒說不準出現死人。於是米家山把《聖保羅醫院之謎》的主要劇情都安排在停屍間,不時會從屍床下伸出一隻手來,停屍間的老頭沒事閑下來,會對著一房間的死屍自言自語:「我就是給你們洗洗弄弄,他們要來胡鬧,我也沒有辦法啊……」
《聖保羅醫院之謎》(1990)劇照。
盜墓片更是可以堂而皇之地讓屍體搬出來嚇人。《夜盜珍妃墓》中那個臉色如白無常,手指如雞爪的珍妃一度引發了觀眾的議論:野史上不是說珍妃是被扔井裡淹死的嗎?水浸的話,應該是又白又胖才是。這是考據癖的疑慮,完全不妨礙古墓里的珍妃把觀眾嚇得魂飛魄散。《黑樓孤魂》中還有人死、咽氣的臉部特寫,並用兩束拙劣的激光表示靈魂出竅。如今看起來喜感十足。
《夜盜珍妃墓》(1989)劇照。
其實都有一顆文藝的心
相對於王晶的大波美女、屎尿轟炸的物慾路線,80年代國產電影的邪典重口味很有文藝范。段位也高過李翰祥之類,他只會在風月片中像念經似的宣揚善惡有報,讓人煩死。
80年代的導演也樂於展示「文化精英」的那一面。《銀蛇謀殺案》中,賈宏聲殺人時聽的是披頭士的「Let it be」,殺人犯因此像個反文化英雄。《庭院深深》翻拍自瓊瑤的「三廳」電影,卻有瓊瑤源頭勃朗特姐妹的哥特小說氛圍,飾演反派配角簡非凡的焦晃是當年話劇舞台上的「莎劇王子」。
同樣有哥特小說氛圍的《夜半歌聲》中,毀容戲子的台詞簡直是在念詩:「我孤獨啊……我早上起來看不到昨夜的人生;晚上睡覺只能聽到自己毛發的生長……」放在今天或許會被觀眾惡搞,因為詩人的時代已經過去。
《銀蛇謀殺案》中,賈宏聲飾演一位性情古怪的兇手。
80年代也是許多文藝范導演最好的時光。李少紅拍了迄今為止最好的一部電影《血色清晨》,改編自馬爾克斯的小說《一樁事先張揚的兇殺案》,現在她只拍些鬼魅風格的電視劇。
張建亞作為最早探索商業類型片的導演,拍攝了奠定其喜劇路數的《少爺的磨難》以及後來的《王先生之慾火焚身》,如今卻一直在爛片奇葩和主旋律電影間徘徊。1989年,米家山導演了他最好的一部電影《頑主》,從此成了一記絕響。
《頑主》(1988)劇照。
『陸』 中國內地電影
是的,電影不掙票房那就沒得完了
電影除了票房就是碟片,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都沒DVD,肯定都依賴票房了
不過我國六七十年代很多都是紅色經典,你懂得,都是國家出資拍的,宣傳i用的,不存在掙不掙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