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論文達人進!求救!關於電影的畢業論文!
相關資料:
從產業特徵看韓國電影振興
韓國電影振興現象產生的社會背景
經濟領域,韓國接受了資本主義的經濟體制,自60年代以後,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金大中政府採取一系列務實性對策,不僅迅速從金融危機的陰影中走出來,經濟發展還出現了新的局面。韓國成功地從一個農業國進入現代化國家,創造了所謂「漢江奇跡」。現代化是和都市化、工業化、教育的普及、職業分工的專業化、通信的發達等經濟發展現象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並和特定的社會政治變革聯系在一起的。在這個過程中,韓國城市的發展顯著,都市化率從1950年的21.4%,發展到1995年的81.3%。
政治領域,80年代韓國進入政治解凍期,1980年的光州事件和1986年的民主運動(註:以大學生為核心發起的兩次民眾民主運動,抗議軍人專制政權,曾得到韓國社會各界響應,但最終被軍政府血腥鎮壓。前者亦稱光州民眾斗爭,後者亦稱六月抗爭。)使韓國獨裁政府惡名昭著。1988年通過國民投票實現了向民主政權的過渡;1993年文人政府上台;接著1998年出現了堪稱韓國政治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在野黨交接政府」(註:1997年12月18日金大中在總統競選中獲勝,標志了韓國建國起第一次「政權交替」,在野黨第一次成為執政黨,少數黨第一次戰勝多數黨。)的政治發展進程。長期以來在韓國社會上爭論不休的政治不穩定進入90年代開始銷聲匿跡,整個社會慢慢進入民主化、多元化的發展進程中。
政治、經濟格局的變化不僅導致家庭結構的變化,而且引起了整個社會生活方式的變化。中產階級形成並穩步擴大,文化消費在消費支出中所佔比例逐漸上升。有線電視的開通、錄像市場的擴大、衛星電視的前景,一方面爭奪著電影觀眾,一方面因播放高品位電影節目而培養了觀眾,且它們都是以電影為核心的影像產業,這使得政府和大企業開始注意電影市場的價值。
大眾文化開始盛行。流行音樂樂隊等開始流行,消費人群年輕化,產品包裝要求提高,對大眾偶像的消費需求增強。
在現代韓國社會的變化過程中,青年群體又占著十分重要的位置。他們是經濟現代化的主力軍,在社會意識方面則是歷史變革的動力。截至1995年的統計,14-24歲的青少年人口略超過900萬,占總人口的20.2%。韓國政府的世界化政治戰略和提倡國際競爭力的經濟戰略,使得整個社會普遍認為,韓國的未來命運掌握在「一個背包就能周遊世界,懂電腦,會利用先進通訊設備,處變不驚,有堅強毅力,主張男女平等」的「新世代」身上。(註:金鎮旭(韓):《80年代至90年代的韓國電影》,北京電影學院碩士畢業生論文,第27頁。)特別是大學生(占青少年總人口的約54.5%)(註:君冢大學(日)、吳魯平(中)、金哲秀(韓):《東亞社會價值的趨同與沖突》,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第44頁。),他們在80年代經濟繁榮的環境下成長起來,有機會享受1988年奧運會以後的經濟富裕和政治穩定。他們將成為韓國電影的主要消費者。
在造成韓國電影振興繁榮景象大的社會背景中,有一個因素不得不指出:韓國民眾強烈的愛國心和罕見的民族凝聚力。韓國電影票房的奇跡,與韓國觀眾對本土電影非理性的熱愛,蜂擁而上的參與行為是分不開的。許多影片如《生死諜變》、《共同警備區》的上映,媒體一律不能有批評聲音,普通百姓如果不去看會被認為是「不夠愛國」。當政府放寬「電影進口限額制度」時,電影人立刻示威遊行,而韓國大眾媒體一律給予最大的支持,結果迫使政府對電影人和民眾做出妥協。
筆者認為,造成這種民族特質的原因有多種:一、有史以來,韓國即為單一民族國家,沒有像中國、美國等民族大融合的歷史;他們認為自己的血脈最純潔,最干凈,在韓國最常見的標語是「身土不二」(註:「身土不二」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筆者根據所閱資料整理出以下兩層意義:其一,它是熱愛本民族的象徵,對生養自己的土地抱有依戀與敬畏的復雜情感。體現在微觀的經濟領域上,韓國出產的商品上多印有「身土不二」,尤其是農副產品一律如此,其意類同於中國的「提倡國貨」。其二,它從人與土地(自然)的關系應和諧共處而延伸成為一種民族文化精神,與我國的「天人合一」有相通之處。「身土不二」不僅是韓國傳統,還是自70年代起由政府發起的「新生活運動」的具體內容,包含有城市民族化、鄉村現代化的意味。);二、20世紀屈辱的被侵佔、被分裂的歷史,使現代韓國人具有強烈的獨立意識和民族自尊心;三、地理生存環境——如金大中所說,韓國為美、日、中、俄四大列強所包圍,本身又是山多地少、資源匱乏的小國(註:李立緒:《韓國啟示錄——韓國經濟危機實錄》,企業管理出版社1998年,第385—386頁。);四、經濟領域內的「漢江奇跡」所賦予的自信心;五、韓國儒教傳統影響(註:中國儒教傳統中,有以道德之有無來作「華夷」之辨的言論,韓國儒教繼承了這種說法,甚至在某些歷史階段,把受西洋沾染的中國也視為夷。)。
了解這種民族特質或者說民族文化心理現象,對於解釋某些韓國電影現象是非常必要的。這種民族文化特質不是始自90年代的電影振興現象,而是一以貫之於包括韓國電影在內的韓國民族文化當中。
「從20世紀中葉以後的情況就可以看出:在朝鮮戰爭的危機中生存問題成為絕對的問題,從60年代到70年代,國家成為支配性的生產主體,以『民族文化』為中心形成了『國家主義意識形態』。相應地,韓國的現代化就意味著『獨裁下的開發』,接下來就出現了到70年代與80年代為止仍舊是『政治問題』獨佔主導性言論的現象。換言之,60年代以後,文化主要是在『理念上』被消費,而沒有確保其大眾性這種狀況。
「從這點上來看,應該說韓國文化論作為『大眾性消費品』而被生產和消費的條件具備是從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至進入90年代這一時期。在民主化取得某種程度的成就後,『政治言論』的影響力下降,人們有了一點可以說說『文化』的空閑和『自信感』。國際化的迅速進行同時也成為一種壓力,因而對自我與他人關系的設定也越發顯得重要。」(註:權淑仁:《大眾性韓國文化論的生產與消費》,《當代韓國》2000春季號,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第61頁。)
漢城大學比較文化研究所權淑仁教授在《大眾性韓國文化論的生產與消費》一文中,探討作為大眾文化研究的「韓國文化論」缺失的原因。筆者借用這段話是想說明:韓國電影作為「大眾性消費品」具備被生產和消費的條件是從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至90年代這一時期。
韓國電影振興現象的出現,正在於政治、經濟、文化等外圍環境的成熟,和電影產業內部製作、發行、放映諸環節的合理營造——其中電影製作人對類型片的有意識的推進和發展又是極其重要的一個方面。
大資本的介入改變韓國電影產業格局
電影資金傳統上有兩大來源,但進入90年代,製片投資發生了兩次大變化,極大程度地影響了電影產業及電影形態。
1.產業背景
自50年代至90年代初,韓國電影工業基本上是以美國好萊塢電影消費市場為演變主導的。1986年韓國電影市場開放進口外國影片,迅速成為繼日本之後的亞洲第二大市場,一年即發行400部以上影片。其中100部影片為本土影片,300部是進口影片。其中僅好萊塢和香港兩地的娛樂片即佔70%多(註:全陽駿(韓):《韓國:電影工業、美學、新潮流》,李蓮英譯,《新亞洲電影面面觀》,焦雄屏編,台灣遠流出版公司1991年,第101頁。)。80年代,韓國大電影公司將利潤由對本土電影的投資全面轉向進口好萊塢電影。政府雖然制定了「電影放映限額制」,但好萊塢利用美韓貿易談判的機會,強制韓國政府採取自由化的電影政策。美國電影公司不須經過壟斷進口的韓國電影公司,長驅直入韓國市場。
忠武路(註:忠武路是漢城市中心的一個地名,上世紀20年代韓國電影開始以來,主要電影製片公司和主要電影院都集中於此,既是韓國電影的搖籃,在90年代中期之前也是韓國電影製作方的代名詞。)是自20年代以來韓國電影製片公司的主要集中地。半個多世紀以來,他們以中小資本對抗好萊塢電影,勉強維持生產。電影資金的兩大來源,一是地方發行人的預付款,二是錄像版稅。80年代末期的「電影自由化」政策打破了20家電影公司壟斷本土電影的局面,一時間有一百家電影公司成立,活潑多姿,自由競爭,但規模既小,秩序全無,根本無力回天。
韓國的電影文化也深受好萊塢電影模式影響。忠武路電影街製片模式下的商業片,多運用好萊塢的敘事策略,來服膺儒家思想,一方面取悅觀眾,一方面不觸犯嚴格的電影審查制度。類型基本是通俗情節劇、古裝歷史劇、B級動作片和軟性色情片。
2.大企業涉足電影業
財閥體制是韓國經濟發展中的一大特色,現代、大宇等等大企業在韓國政府的支持下,對韓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曾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政府同樣支持它們對文化事業的擴張。90年代初期每年都有一部絕無僅有的高票房電影,1991年是李明世執導的《我的愛,我的新娘》,1992年是金義錫執導的《結婚的故事》,1993年是創造了100萬觀眾人次的《西篇記》。這三個由新導演創造出的票房神話,賦予了大企業信心。他們相信只要方式得當,投資電影一定可以盈利。
韓國大財團紛紛投資電影業。他們首先買斷版權,繼而染指影院的運營、製作、流通、配送等相關環節,參與步驟比較有序。如三星、大宇、鮮京都從錄像帶的營銷開始,在較短時間內掌握了大部分主要國外電影公司的錄像帶版權,在製作領域,他們則首先以購買韓國電影的錄像帶版權的方式來參與。
大企業為迎接多媒體時代而忙於興建新劇場或租賃已有劇場。三星、大宇、鮮京和壁山等大企業在大城市裡買入主要電影院,或是建立新的復合電影院,來形成連鎖的放映系統。以1997年為例,剛剛成立電影事業公司的現代集團就租賃了漢城名寶劇場的5個電影館。
有的大企業則通過與國外的電影公司聯手來進軍電影業。第一製糖公司向美國的夢工場投資三億美元,得到其出品影片的亞洲地區版權;並和香港的嘉禾電影公司合作,在韓國設立了JACOM電影製作公司。
大企業的介入對於只有好的創意卻沒有足夠資金的新導演和獨立製片人來說,無疑相當於雪中送炭。以前忠武路製片體系中「論資排輩、熬年頭」的慣例被打破,那些從電影學校畢業或者留學歸來的新導演,獲得了一顯身手的機會,懷才不遇的副導演、商業廣告的導演們也有了意想不到的機會。李光熏由此導演了《封大夫》——1995年票房最高的國產影片;李民勇導演了《炎熱的下午》——一部風格獨特的女性主義影片。
1994-1996年間,大企業在電影業的投資蓬勃發展,完全激活了電影市場(也為日後的不穩定埋下隱患)。電影製作體系迅速分化,出現了四種不同的電影製作體系:原有忠武路製片方式,獨立製片人制,大企業直接製作方式以及獨立電影。不少年輕的導演和製作人脫離了忠武路製作系統,建立了以導演為中心的獨立製片人制度,如朴光洙製片、企劃時代、張宇錫製片等公司。
大企業都喜歡票房價值高的電影,注重迎合年輕一代觀眾的興趣,對這樣的電影不僅投入資金,並且要造成良好的土壤,使製作以創意為主的新電影的獨立製片人能夠紮下根來。他們既製作出了相對高投資的商業電影,也促使獨立製作方式的低成本電影向商業領域邁進。這三年間電影面貌為之一新,既有大製作、高票房的動作喜劇片《兩個警察》(Ⅰ、Ⅱ姜禹石)、浪漫喜劇片《封大夫》(李光勛)、以特技製作聞名的《銀杏木床》(姜齊奎)、科幻片《木槿花開》,也有票房評論雙豐收的低成本之作《時間長久持續》(金應壽)、《豬掉進井裡的那一天》(洪尚秀)、《鱷魚》(金基德)、《恐怖分子》(金永斌)、《千年的愛》,也有藝術電影如《黑土地白百姓》(裴庸均)、《花瓣》(張善宇),女性電影如《像犀牛角一樣一個人走》(吳丙哲)、《炎熱的下午》(李民勇)、《媽媽有了男朋友》(金東斌)。大企業的進入,最重要的後果是,直接促成了韓國製片人制度的形成。
3.風險投資進入電影業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大企業自身難保,對電影的投入迅速減少,很多大企業紛紛退出電影業。只有三星是個例外,在1998年投資了6部影片,獲得相當大的成功。
金融危機後,財閥集團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逐漸下降,政府積極扶植中小企業。尤其是在風險投資中小企業的政策引導下,中小企業逐步開始取代財閥集團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以高科技密集為特徵的風險投資中小企業給韓國以往比較臃腫與僵化的產業結構注入新的活力
1997年11月,通商事業部宣布電影業及相關產業屬於風險投資產業。這意味著電影融資比較容易,並且可以享受減免稅等優惠待遇。風險投資公司迅速占據了大企業撤資後的空缺。他們帶來全新的投資概念,同時引導獨立製作公司製作題材更集中的片子,並加強營銷概念,電影市場日趨專業化。
日信創投是忠武路上最知名的投資公司。它不僅作投資還充當投資管理者的角色。它的收益分配比例相當優惠:5∶5,而一般大企業都是6∶4。僅在1996年到1998年間,他們投資的電影就有《銀杏木床》《上網》《哈利路亞》《八月聖誕節》《安靜的家庭》《驅魔錄》。
電影政策及電影文化對電影的影響
1.電影政策
電影審查制度
韓國電影審查制度形成於20年代日佔期。八九十年代嚴格的審查制度嚴重阻礙了電影的健康發展。1996年10月4日,法庭宣布電影公映倫理委員會的審查違反憲法。這結束了70多年的電影審查制度,同時提出了新的迫切問題:建立等級分類制度。1998年,圍繞新的電影法(1994年制定的《電影振興法》),年輕一代和保守派的分歧越來越大,問題焦點在於等級外電影專用館和電影振興委員會的設立。
對於韓國電影來說,目前的等級分類制度畢竟提供了更寬廣的題材空間和表現空間。《兩個警察》系列揭露警察的違法勾當,《美麗青年全太一》批判70年代的軍事獨裁體制,《花瓣》揭示了80年代群眾遭到鎮壓的「光州事件」。1999年有兩部影片《黃頭發》和《謊言》(張先禹),因暴露鏡頭被禁,引起廣泛爭議。但是影片經修改勉強通過審查後,卻在市場上獲得巨大成功。
電影放映限額制度
朴正熙的軍政府在1966年開始施行限額放映制度,本意是過濾掉西方的某些影響,但在以後的數年中,它卻成了保護民族電影的一張安全網——政府立法規定每家電影院每年至少放映146天(具體天數後有變化)的本國電影,這就是所謂「電影季節制度」(Screen Quarter System),本文譯為「電影放映限額制度」。
90年代中期以後,韓國國內幾度出現主張縮小甚至取消電影放映限額制度的論調。1998年12月2日,韓國外交通商部提議,參照與美國的雙邊投資協議,從2002年起將106天的限額降至92天。電影界擔心,如果這項提議獲通過,好萊塢洪水猛獸般的商業大片將逐漸淹沒本土電影。由此爆發了一場知名導演、明星發起的電影界大規模遊行示威。1999年6月電影界又兩次舉行示威活動。韓國政府被迫讓步,暫定在本土電影佔有市場40%的份額之前,維持限額制度。
盡管限額放映制度一定程度上損害韓國電影業的利益——韓國的電影放映量從1993年的640部降至1997年的502部,生產量從1993年的63部降至1997年的59部。但作為一種意識形態性極強、國家民族特性濃厚的特殊文化產品,電影應獨立於自由貿易協定之外,似乎在美國以外的國家已達成一種共識。
經濟政策調控
為振興民族電影,韓國政府在90年代至少三度啟動政策調控。90年代初期為鼓勵大財團進入電影界制定了減免稅收的電影振興政策。1997年後實行抵押版權融資制,比如1998年,國有的電影振興公司為10部電影作抵押版權融資,共提供30億元韓幣。這10部電影其中就有林權澤參加戛納電影節的《春香傳》。第三種舉措同樣重要,即是在1997年將電影業列入風險投資行業。
2.電影文化的普及
前文已簡要提到,90年代上半期大眾文化及其他娛樂媒介對電影的雙重影響。流行音樂、電視劇等大眾流行文化日益繁盛,觀眾普遍的文化素質提高,明星制初步建立等等,對電影呼喚與支持的一面畢竟大於搶奪電影觀眾的一面。從1995開始,韓國電影文化迎來充滿活力的時期。借紀念電影誕生100周年的機會,進入90年代後一直在上升的熱情終於爆發出來。
1995年3月大鍾獎電影節上放映了7部國外藝術電影。同年11月,電影製作公司「白頭大桿」設立藝術電影專業館,放映了前蘇聯電影《犧牲》、伊朗電影《何處是我朋友的家》、《橄欖樹下的情人》等國際一流的藝術電影。僅僅《犧牲》一片,在一個月內就吸引了兩萬名以上的觀眾。電影發行商開始注意「藝術電影」商業化的可能。這一年,王家衛的《東邪西毒》等三部影片在韓國上映,每部電影的觀眾人次都達到十萬以上。同時期開始,電影史上的經典影片通過有線電視進入了千家萬戶。藉助於這些積極的市場引導與開發,以前只熟悉好萊塢和香港商業片的觀眾,對電影的印象和理解開始改變。
大眾媒體開始積極報道電影新聞和介紹電影知識。就在這一年,電影月刊《KINO》和電影周刊《CINE21》創刊,他們把韓國和國際電影界的最新消息以一種雅俗共賞的方式介紹給韓國民眾。《KINO》目前已經成為韓國最權威的電影雜志。
90年代中期以後在韓國掀起的電影熱演變成一種電影文化熱,韓國各大學相繼開設了四十多個與電影相關的專業。大學里的電影講座擠滿了來自不同專業的學生。韓國國立綜合藝術學院設立了電影學校,購買了完備的電影製作設備。
電影節
在短時期內韓國還舉辦了釜山和富川兩個大型的電影節以及數十個小型電影節。其中釜山電影節至今已舉辦6屆,成為亞洲最重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釜山國際電影節創始於1996年,由釜山藝術學校、中央大學二校的電影系提議,在釜山電影界和釜山市政府的支持下獲成。1996年10月的第一屆釜山國際電影節就達到18.4萬觀眾人次的良好效果。(註:金東虎(韓):《亞洲電影發展的後盾——記釜山國際電影節》,(韓)《高麗亞那》雜志2000年春季號,中文版,第24頁。)
在諸多亞洲國家的電影節中,釜山電影節與眾不同的戰略值得重視。第一是它最初就定位於「非競賽性電影節」,避開了與其他電影節(如國際一流電影節和同時間的東京國際電影節)之間不必要的競爭,而專注於作為亞洲電影展台和展映國際最優秀電影的作用。第二是它推出的兩項特別計劃。「新浪潮電影」及其扶持制度:選擇亞洲新導演的第一二部作品展映,把它們推向國際舞台,並為保障這些影片在韓國境內的發行放映,給予發行商3萬美元的資助;釜山振興計劃(PPP計劃,開始於1998年第三屆釜山電影節):為有電影製作計劃的亞洲導演和世界級的發行公司、製片人、贊助商創造合作機會,促成合作投資或共同製作或對影片後期製作提供贊助。香港的陳果、台灣的林正盛、日本的筱崎誠、中國大陸的賈樟柯、張元、王小帥等導演都從PPP計劃中獲益。釜山電影節對亞洲電影新人的成長,作出了切實的貢獻。
釜山電影節不僅為韓國電影和亞洲藝術電影提供了製作機會、拓展了電影市場,還和眾多的國際電影節達至溝通,使韓國電影大批進軍國際展台。僅1999年就有80部韓國電影計150次在73個國家和地區參展,其中包括戛納電影節和柏林電影節。此外,釜山電影節本身產生了相當可觀的經濟效益,為釜山影視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契機。釜山市政府選擇影視業為戰略產業,組建釜山電影委員會,推動了釜山文獻電影館、數家多功能影院的相繼建成,陸續籌建影視信息城、主題公園、動畫片中心,並對與釜山相關的電影行政和財政的支持。(註:金東虎(韓):《亞洲電影發展的後盾——記釜山國際電影節》,(韓)《高麗亞那》雜志2000年春季號,中文版,第29頁。)其中包括以釜山為影片背景的《朋友》。
總體來說,電影節最根本的作用在於它成為韓國大眾文化生活中的一個「事件」。與報刊、電視、流行音樂等大眾傳媒一起,它們構築了韓國電影振興現象得以發生、發展的意識形態背景。
3.紀錄片與短片的繁盛
短片和紀錄片的發展,是90年代韓國電影界一個異乎尋常的重要現象。截至1999年,韓國年產短故事片300多部,並通過國內外各種電影節上映。
紀錄片
80年代韓國曾出現一批源自大學校園的電影團體,他們標榜「獨立」和「進步」,既反對官方和商業電影,也反對實驗電影和作者電影,而是試圖與進步的文化團體、工人階級聯合起來,拍攝紀錄片,並以錄像帶的流通來代替商業電影發行。
政治動盪的80年代末,他們在政治活躍團體、進步工會、學生會等群眾團體的支持下,製作出了一批反映韓國社會矛盾的影片。「電影製作所」(1987年成立)和「勞動者製作團」(1989年成立)是其中最為重要的兩個地下電影團體。前者拍攝的《理想國》(16mm,110分鍾),第一次以劇情片方式處理光州事件;1990年的《罷工前夕》(16mm,100分鍾)則是以忠實刻畫工人運動為內容的劇情片,成為獨立電影的里程碑。因政府禁映,該片通過校園和工會禮堂自辦放映,而警方甚至出動直升機投擲催淚彈來驅散觀眾。「勞動者製作團」則是進步紀錄片的突破,他們製作了十數集每集1小時的《新聞電影》,專注於韓國工人運動的最新話題。事實上,這些電影團體建立了校園、工廠放映和錄像帶流通的獨立發行渠道。
如果說80年代的獨立影片內容上著眼於工人運動,政治導向上具有強烈的反政府性,價值取向偏於集體價值、共同空間優先個人、日常空間。那麼自90年代開始的獨立電影則遠為多元和復雜,嘗試著以多種方式去反映豐富的社會生活。
在紀錄片方面,邊英珠的《囁嚅三重奏》(1994-1999)用二戰期間淪為日軍慰安婦的婦女證詞來揭露性暴力和軍國主義問題;李慶順的《蒲公英》(1999)表現一位父親在民主化斗爭中痛失愛子的悲傷和勇氣;洪亨淑的《本名宣言》(1998)描寫一位旅日韓僑的流浪經歷;朴基福的《別管我們》(1999)則以離家出走的少年和家庭暴力為素材,描寫體制和反體制勢力都漠然無視的社會邊緣階層。這些紀錄片普遍不再以旁白或采訪來引導觀眾,而代之以客觀紀錄的方式來試圖還原生活本身。
導演金東元自80年代末一直追蹤城市開發區拆遷戶的居住權問題,已拍出《上溪洞奧林匹克》(1988)、《杏堂洞的人們》(1995)和《另一個世界》(1999)三部曲。《另一個世界》拍攝了拆遷戶爭取到開發區居住權之後的生活,關心的焦點從特權化的意識形態轉向日常生活的政治學,其關注的核心問題乃是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認識與溝通。筆者認為,不了解這些信息,就不可能充分認識韓國電影振興現象,不可能細致讀解韓國的類型片,如作者化的黑幫片《綠魚》、《搏動》。
短片
短片的繁榮是90年代另一個重要的電影現象。80年代的年均產量不超過50部,而90年代卻達到300部以上(註:南仁英(韓):《差別美學,日常生活的政治學——評90年代韓國電影短片和紀錄片》,(韓)《高麗亞那》雜志2000年春季號,中文版,第30—35頁。),其中大部分出自電影專業學生和業余電影愛好者。90年代初由三星公司出資舉辦的漢城短片電影節,既是短片的盛會,也是商業電影公司挖掘新人的地方。(2002年4月三星出資在北京舉辦了DV短片電影節。)90年代後期,韓國短片電影節增多,主要有獨立電影論壇、獨立短片電影節、釜山亞洲短片電影節等,很多韓國短片還參展戛納等大量國際短片電影節,獲得了較好的成績。
韓國90年代的紀錄片和短片具有三個層面的重要意義:1.為主流電影業提供新的電影人才和活化電影氛圍,一定程度上直接催生了韓國電影振興現象並刺激其發展;2.在題材和表現領域上有效彌補了商業影片不敢涉足的領域,與主流商業片互為補充,並成為新的電影美學的催化劑;3.使電影產業和社會文化、藝術保持著良好的互動關系,平衡著電影作為產業、藝術和意識形態的三重功效,是韓國電影能夠健康發展的深層原因之一。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
㈡ 黑澤明的主要電影有哪些(可以說些風格)
《羅生門》、《七武士》、《夢》、《影武者》、《丑聞》
黑澤明出生於東京都荏原郡大井町1150番地(現在的品川區東大井三丁目18番附近)。父親黑澤勇,母親黑澤縞的第四個兒子,也是四男四女的兄妹中最末的一個。初中畢業後,黑澤明熱衷於繪畫,並立志當一名畫家。由於受到哥哥突然自殺的影響,1934年黑澤明進入PCL電影公司(東寶電影的前身)考取了助理導演,拜導演山本嘉次郎為師,學習導演和編劇。黑澤明稱他為一生之中最好的老師。在老師的教導和幫助下,黑澤明得到了真正的鍛煉,從第三副導演晉升為第一副導演,並能勝任B班導演。之後又以劇作家的身份發表了,《達摩寺里的德國人》,《寂靜》和《雪》。得到了廣泛的好評。1943年已有多年經驗的資深助理導演和寫了十幾個劇本的知名青年劇作家黑澤明獨立執導了處女作《姿三四郎》,一舉成名,與《海港花盛開》的導演木下惠介同被視為日本電影的新希望。1948年,黑澤明再執導筒,執意啟用三船敏郎擔任《酩酊天使》的男主角,從此,黑澤明和三船敏郎開啟了「黑澤明黃金時代」,成為日本最強的電影拍檔。截至《紅鬍子》為止的17年間,由黑澤明導演、三船敏郎擔綱的作品包括《羅生門》、《白痴》、《七武士》、《生之欲》、《蜘蛛巢城》、《大鏢客》和《天國與地獄》等片。1950年拍攝的《羅生門》,翌年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最高獎項——金獅獎,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國語片獎。從此,黑澤明聞名於世界影壇,三船敏郎也先後以《大鏢客》、《紅鬍子》獲得威尼斯電影節男主角獎,兩人也因而在日本影壇建立了「國際的黑澤,世界的三船」的稱號。1960年後半年到1970年初期,是黑澤明創作的低潮期,他和三船敏郎的關系突然決裂,從此,兩人不再跟對方說話,也沒有再合作。1970年,他根據山本周五郎的小說《沒有季節的城市》改編的電影在票房上失利,黑澤明甚至因而企圖自殺。1975年他導演的日俄合資電影《德蘇烏扎啦》先後得到莫斯科影展金牌獎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1980年的《影子武士》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1990年,這位「黑澤天皇」成為奧斯卡歷史上第一個獲得終身成就獎的亞洲電影人。1998年,一代大師黑澤明的逝世標志著大製片廠時代的傳統電影正在漸漸地退出歷史舞台,向現代電影觀念靠攏,從此揭開了日本電影時代更遞的一幕。
㈢ 黑澤明都有哪些影視作品
羅生門》,在國際影壇上產生重大影響的第一部日本影片。「有史以來最有價值的10部影片」之一,標志著日本的電影藝術進入了一個新紀元。1950年出品
導 演:黑澤明
主 演: 三船敏郎
京町子
森雅之
·第二十四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一九五一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
·義大利電影評論獎
羅生門》《影子武士》必看。
1910年3月23日出生於東京品川區大井町,父親曾經擔任陸軍軍官,後轉任中學理事,母親的娘家在大阪經商,黑澤明是8個兄弟的老末。雖然父親是一個嚴厲的軍人,但黑澤明從小就拒絕參加軍訓。自幼即對繪畫產生濃厚的興趣,1928年初中畢業後曾熱中於繪畫,曾一度立志當一名畫家,後為維持生計,於1936年他以助理導演和劇本撰稿人的身份進入東寶電影公司的前身PCL電影公司,投到名導演山本嘉次郎門下學習導演和編劇。做了7年助理導演後,終於有機會於1943年執導處女作《姿三四郎》,此片在日本大受歡迎,因而令他一舉成名。與《海港花盛開》的導演木下惠介同被視為日本電影的新希望。
戰後執導的第一部作品是左翼劇作家久板榮二郎編劇、反對軍國主義的《無愧於我的青春》。後與東寶電影公司在創作方向發生很大分歧,在離開之前1948年拍了《酩酊天使》,被喻為是他首部具有強烈個人風格的作品,這部影片的另一收獲是黑澤明首次與三船敏郎合作,從此兩人合作無間,開啟了各自的電影黃金時代,是日本最強的電影拍檔。
1950年,黑澤明拍了一部令他蜚聲國際的作品,這就是《羅生門》,本片為他贏得1951年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不僅是第一個日本導演獎項,也是第一部闖入歐洲影展的亞洲作品,打破影展被歐美影片壟斷的局面,由此黑澤明成為第一位受到國際承認的日本導演。諷刺的是《羅生門》在全世界受到廣泛贊揚和歡迎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才被日本慢慢接受。在《羅生門》中,黑澤明以獨特的手法探索了客觀真理與主觀真實的關系,內容是講一個由三個參加者和一個旁觀者以四種不同說法敘述出來的暴力事件。在藝術成就方面,本片已近乎完美,甚至影響了往後數十年的電影創作,1996年好萊塢Edward Zwick導演的《火線勇氣》(Courage under Fire)故事內容明顯是改編自40多年前的《羅生門》。
1952年黑澤明重回東寶電影公司,執導了《活著》,成為戰後日本最佳影片之一,甚至被許多人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優秀的影片之一。1954拍攝的《七武士》是一部充滿激烈戰斗又富有喜劇幽默且不乏深層哲理的娛樂片,日後也曾被好萊塢翻拍。從此時到六十年代中期是黑澤明創作的黃金時期,佳作不斷面世,計有《蜘蛛巢城》、《白痴》、《大鏢客》等多部影響了當時國際電影潮流的作品。
截至《紅鬍子》為止的17年間,由黑澤明導演、三船敏郎擔綱的作品包括《羅生門》、《白痴》、《七武士》、《生之錄》、《蜘蛛巢城》、《大鏢客》和《天國與地獄》等片。 不但1950年拍攝的《羅生門》,翌年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得大獎,從此,黑澤明聞名於世界影壇,三船敏郎也先後以《大鏢客》、《紅鬍子》獲得威尼斯電影節男主角獎,兩人也因而在日本影壇建立了「國際的黑澤,世界的三船」的稱號。
1960年後半年到1970年初期,是黑澤明創作的低潮期,首先是他和三船敏郎的關系突然決裂,從此,兩人不再跟對方說話,也沒有再合作,不過對於原因兩人都是三緘其口。1970年,他根據山本周五郎的小說《沒有季節的城市》改編的電影在票房上失利,黑澤明甚至因而企圖自殺。不過黑澤明很快就再站了起來,1975年他導演的日俄合資電影《德蘇烏扎啦》先後得到莫斯科影展金牌獎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1980年由法國電影公司出資,黑澤明與三船敏郎再度合作拍攝的《影子武士》則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 1985年,黑澤明完成了巨型古裝片《亂》。晚年的黑澤明熱心於創作古裝片,藝術上的追求也更加執著,作品也具有深沉的哲理內涵。身高1.81米的黑澤明,擁有當時日本人少有的高大體格,據說事事要求完美的他,扯著嗓子大吼的聲音經常把工作人員嚇得渾身打顫。在拍攝《戰國英豪》時,他為了拍一個滿意的天晴鏡頭,足足等了100天;拍《天國與地獄》時,他發現有一棟民宅的二樓阻擋了他拍攝演員從新干線丟出現金的鏡頭,硬是把該民宅的二樓給拆了。 就因為這種一絲不苟的精神、執著而強橫的態度,他被台前幕後的合作者稱為片場上的「天皇」。
1998年9月6日,這位縱橫影壇50年、拍過31部電影精品的大師終於撒手離去了,享年88歲。日本影壇至今無人在電影藝術成就方面能及他的項背。
他一生中所獲獎項不計其數,他已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電影導演,他畢生致力打破各國民族文化差異和思想制度的限制,希望能共享人類的基本感情。黑澤明被1999年12月的《亞洲周刊》譽為20世紀對亞洲進步貢獻最大的一位文化藝術人士。在半個多世紀的電影生涯中,黑澤明製作的電影曾創造過持續二十年的票房奇跡,但傲慢、失敗和自殺的空虛也時常伴隨著他,影響著他的事業。1998年他去世時留給後人31部電影無不揭示了黑澤明電影的一個共性——對形式和內容的融匯貫通。正因如此,使他成為自1895年電影產生以來最出類拔萃的導演之一。黑澤明最大的成就在於亞洲幾代電影人都受到他的影響,正如著名導演張藝謀在美國《時代》雜志上評價的那樣,「黑澤明使我明白,當走向外面世界時,要保持中國人自己的性格和風格」,「這是他給亞洲電影人上的很重要的一課。」
㈣ 政治初一下冊期末復習資料,在書上能找到的。
1.自尊的含義P5
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別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許別人歧視、侮辱。它是一種健康良好的心理狀態。
2.為什麼說自尊是快樂的? P5
(1)我們感悟生活的意義,首先要體驗到自已是有價值的,為人所需要的,並且這種價值常常得到他人的認可與欣賞。
(2)一般來說,一個沒有自尊的人,也很難得到別人的尊重。當然,如果別人能欣賞我們的長處,而且不恥笑我們的弱點與缺陷,那麼這種被尊重則更能使我們體驗到快樂與感動。
(3)無論是自己對自己價值的肯定,還是他人對我們價值的肯定,即自尊與被人尊重都是快樂的。
3.為什麼說知恥是自尊的重要表現? P6
(1)做人不能沒有自尊。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道羞恥的人。
(2)知恥的人首先做到正確全面地看待自己.正視自己的缺點並且努力改正它,是對自己良好形象的維護,是自我尊重的表現。
4.虛榮的含義P8
虛榮是扭曲的自尊心,是一種追求表面上榮耀、光彩的心理,產生這種心理的原因是自我認識模糊,陷入虛榮的誤區,過分看重他人對自己的評價。
5.為什麼說尊重他人是自我的需要? P9
(1)我們的自尊經常受到他人的呵護與關愛,我們也有責任去關注他人的自尊,維護他人的尊嚴。
(2)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贏得他人的尊重。
尊重可以使人理智,尊重可以使人悔過。尊重可以喚醒人的良知,產生無法估量的正面效應。
6.怎樣才能真正做到尊重他人? P15
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現是對人有禮貌,尊重他人的勞動,尊重他人的人格。
(1)真正做到尊重他人,就要善於站在對方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己及人。
(2)尊重他人,首先,要善於欣賞、悅納他人;其次,不做有損他人人格的事。
7、怎樣培養自尊的品格?P12
維護自己的人格;自尊者豁達,要寬容大度,適度自尊;善於尊重他人。
第二課 揚起自信的風帆
1.自信的含義和表現是什麼? P20
自信是人對自身力量的確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實現新追求的目標,是一種我能行的態度。
2.什麼是自負?什麼是自卑?自負與自卑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P21
(1)自負是缺乏對自己的客觀認識,是誇張的自己或是自己幻想中的角色,在本質上是其不自信或自信心不足的表現。
(2)自卑所表現的是一種自我貶低,一種對自己的不信任,一種自己對自己的消極的心態。
(3)二者的主要區別
3.自負與自信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P23
自負不同於自信。自負者依據的事實是虛假的,追求的目標根本不可能達到。一個自信的人所追求的目標是真實的,因而他不會同自己也不會同別人過不去。
4、為什麼自負和自卑遠離成功?P23-24
自負的目標是虛假的,自負可以帶來一時的情緒高漲,但意氣用事招不能自拔挫折會即刻使他感到沮喪,頹廢,從而走向自卑。自卑者會產生對自己的憎恨,,憎恨自己的不完美,憎恨自己的無能為力,由此更強化自卑感。因此,不管是自負者還自卑者,都是以自我為中心,這種心態使他們遠離成功。
5、為什麼說自信者容易成功呢? P24
因為自信者樂觀、好奇與專注,有目標,注重行動,體驗過程,他們可以減少外界的干擾,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最快最好地到達勝利的終點。所以說,自信者容易成功。
6、怎樣培養自信的品質、唱響自信之歌?
看到自己的進步與長處,這是自信的基礎,要尋找「立體的我」;
增強信心和實力;
做自信的中國人。
第二單元 做自立自強餉人
第三課 走向自立人生
1.自立的含義是什麼? P34
自立的含義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2.自立的表現有哪些? P34
(1)自己的衣服自己洗。
(2)自己做作業、復習功課,從不用父母督促、陪伴。
(3)自己騎自行車上學。
(4)自己乘火車去外地親戚家。
(5)自己去超市、書店,購買自己所需要的生活用品和文化用品。
(6)家裡打掃衛生、飯後洗碗,由我負責。
(7)當東西丟了,我知道去哪裡報失。
(8)當父母病了,我能陪他們去醫院,還能在家裡照顧他們。
(9)我是班幹部,能夠管理好自己負責的事情。
(10)當父母工作忙或外出時,我能夠自己做飯,料理自己的生活。
3.為什麼要告別依賴(危害)? P40
(1)依賴思想對於自己的發展,是非常有害的。因為它不僅會使人喪失獨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還會使人缺乏生活的責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
(2)只想過不勞而獲的生活,貪圖享受,就不能適應社會生 活,甚至危害社會和他人,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4.獨立地生活與一個人告別依賴走向自立有什麼關系? P41
(1)告別依賴,一個重要的表現是獨立地生活。要獨立生活。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
(2)我們面對生活中的各種事情,只有明確自己的責任,勇於承擔自己的責任,才能真正成為自立的人。
5.自主的含義及其重要性是什麼? P42
(1)自主的含義
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見,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2)自主的重要性
自主,不僅是一種權利,更是一種能力。遇事沒有主見.獨立也徒有虛名。很難設想,一個沒有主見的人.一個人雲亦雲的人,卻能夠承擔自己的責任,能夠在生活中自立。
6.有了自立的意識後。怎樣培養自己的自立能力? P43
(1)最基本的就是要立足於自己當前生活、學習中的問題,從小事做起。
(2)培養自立能力也要大膽地投身社會實踐。只有在社會生活中反復鍛煉,不斷實踐.才能逐步提高自立能力。
第四課 人生當自強
1.什麼是自強? P47
一個自尊、自信、自立的人,必定對未來充滿希望,永遠向上,奮發進取,這就是自強。自強是一種精神,一種美好的道德品質,對一個人的成長有巨大的作用。
2.自強精神的表現和作用有哪些? P48
(1)自強精神的表現
在困難面前不低頭,不喪氣;自尊自愛,不卑不亢;勇於開拓,積極進取;志存高遠,執著追求;等等。
(2)自強的作用
①自強是—個人活出尊嚴、活出個性、實現人生價值的必備品質,是我們健康成長、搞好學習、將來成就事業的強大動力。
②自強不息是我們民族幾千年來熔鑄成的民族精神。正是這種精神,使中華民族歷經滄桑而不衰,屢經磨難而更強,豪邁地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3.為什麼說自強是通向成功的階梯? P50
(1)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自己主觀上想不想自強,往往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2)無數成功者的經歷,都生動地說明了自強的品質對於人生的重要意義。所以說,自強是通向成功的階梯。
4.什麼是自棄? P50
自棄是指自己懶惰成性,得過且過,不求上進,不思進取。
5.為什麼說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P53
(1)自強的人不是沒有弱點的人,而是勇於並善於戰勝自己弱點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潛能和天賦,都能有所作為。
(2)許多人碌碌無為,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其中,意志軟弱,不能剋制自己,不願意抓緊時間學習和工作,不願意為了長遠的利益而犧牲眼前的享樂,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3)自強的人都會面臨放任自我這只攔路虎。只有戰勝它,才會自強,才會進步。所以我們說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6、怎樣培養自己自強的品質?
首先要樹立堅定的理想,做個有志者;其次戰勝自我是自強的關鍵,要意志堅強,不怕困難;再次要揚長避短,確定前進的方向,這是自強的捷徑。
第三單元 做意志堅強的人
第五課 讓挫折豐富我們的人生
1.挫折的含義是什麼? P60
挫折是指人們所遇到的失利、失敗和阻礙等。
2.造成挫折的原因有哪些? P61
(1)不能預測和及時防範的天災人禍。
(2)由各種人為因素造成。
(3)個人的道德品質、智力、體力、外貌以及某些生理缺陷
等因素帶來的限制。
3.面對困難和挫折的三種不同態度?分別會帶來什麼結果?P63
(1)第一種是膽怯、懦弱的人。他們一遇到挫折和困難,就放棄目標,其結果必然是一事無成。
(2)第二種是意志不堅定或者容易滿足的人。他們在困難面前也能拼一陣,但是,要麼滿足於已有的成績,要麼屈服於新的困難和挫折,不能堅持到底。這樣的人也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悅。
(3)第三種是意志堅強、有堅定信念的人。他們勇敢地面對挫折,向困難發出挑戰,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他們善於把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變成墊腳石,從而獲得成功,實現生命的價值,享受真正的人生。
4、挫折的雙重作用(影響)是什麼?P65
(1)使人們前進的步伐受到阻礙,產生憂愁、焦慮、不安、恐懼等消極心理。,
(2)有利於人們磨煉意志,增長才乾和智慧。
5.怎樣理解「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P65
一般來說,艱難的環境會令人意志消沉,喪失鬥志。然而.在具有堅強意志、積極進取的人面前,艱難的環境卻可以使他們抖擻精神,發奮努力..困難被克服了,就會有出色的成就。這就是所謂「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6.戰勝挫折的有效方法有哪些?P67
(1)要戰勝挫折,就要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
(2)要正確地認識挫折,採取恰當的解決方法。
(3)應激發探索創新的熱情。
(4)會自我疏導。
第六課 為堅強喝彩
1.意志堅強的人有哪些表現?P73
(1)意志堅強的人,對自己行動的動機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認識。
(2)能在復雜的情境中冷靜而迅速地判斷發生的情況,毫不遲疑地採取堅決的措施和行動。
(3)在碰到挫折和失敗的時候,可以調節自己的消極情緒,控制自己的言行,不灰心、不氣餒、不焦躁;面對勝利和成功,不驕傲,不自滿。
(4)能夠以頑強的精神、百折不撓的毅力,戰勝挫折和困難,實現自己的目標。
2、為什麼說堅強的意志是克服干擾、戰勝挫折、實現人生目標的保障?P75
(1)堅定正確的人生方向,需要堅強意志。
(2)走出失敗的陰影,需要堅強意志。
(3)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堅強意志。
(4)成就一番事業,需要堅強意志。
所以說堅強的意志是克服干擾、戰勝挫折、實現人生目標的保障。
9.怎樣磨礪堅強的意志?P80
(1)磨礪堅強意志,必須樹立明確的目標。
(2)磨礪堅強意志,要從細微之處做起,從小事做起。
(3)磨礪堅強意志,應善於管理自己。,
(4)磨礪堅強意志,要主動在艱苦的環境中鍛煉自己。
10.如何理解「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句話?P82
(1)「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說的是堅強的意志、高尚的品德,必定要經過艱難困苦和不幸的磨練。
(2)自覺地、適當地在艱苦的生活環境中鍛煉自己,對於一個人的健康成長是十分有益的。
(3)適當干一些體力勞動,主動承擔一些「苦差事」,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進行爬山和探險等活動,都有利於我們體驗艱苦,增強意志力。
第四單元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第七課 感受法律的尊嚴
1.什麼是法律?P87
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一
種特殊行為規范,我國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體現。
2.法律與道德、紀律有何不同?P87
(1)法律比道德、紀律更為明確、具體。
(2)法律比道德、紀律具有更為廣泛的普遍約束力。
(3)法律比道德、紀律具有更大的強制性和更大的強制力,即國家強制性和國家強制力。
3.法律有哪些主要特徵?P87
(1)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
(2)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強制性。
(3)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4.什麼是違法行為?P93
凡是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根據違反的法律,可分為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和刑事違法行為。
5.什麼是行政違法行為? P93
行政違法行為就是違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
6.什麼是民事違法行為? P93
民事違法行為就是違反民事法律法規的行為。
7.什麼是刑事違法行為? P93
刑事違法行為就是違反刑法的行為。
8.什麼是犯罪?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徵是什麼?P94
(1)所謂犯罪,是指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刑法並依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
(2)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徵:第一,犯罪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的行為,嚴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質特徵;第二,犯罪是一種觸犯刑法的行為,刑事違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標志;第 三。犯罪是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刑罰的當罰性是犯罪嚴重危害性及刑事違法性的必然後果。
9. 刑罰的含義及 其 種類 P95
(1)刑罰
刑罰又叫刑事處罰、刑事處分,是指人民法院對犯罪分子實行懲罰的一種強制方法。
(2) 種類
①主刑:是對犯罪分子適用的主要刑罰,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五種。
②附加刑:是補充主刑適應的刑罰方法,包括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三種。
10.制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目的和作用是什麼?
(1)目的: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養其良好品行、有效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而制定的。
(2)作用:這部法律設專章規定對未成年人不良行為的預防、對嚴重不良行為的矯治,給我們劃清了明確的是非界線。
第四課 法律護我成長
1.《未成年人保護法》保護的對象是什麼?P103
保護的對象是年齡未滿18周歲的我國公民。
2.《未成年人保護法》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做了哪些方面的規定?
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
3.什麼是家庭保護?家庭保護有什麼重要意義?P104
(1)家庭保護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撫養、監護的職責,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權利。
(2)家庭保護具有重要意義:能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免受來自家庭方面的侵害,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提供適宜的家庭環境。
4.什麼是學校保護?學校保護有什麼意義? P104
(1)學校保護,要求學校等教育機構依照法律的規定對未成年人進行教育,並對他們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權益實施保護。
(2)未成年人有很長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學校的教職工對未成年人的培養教育負有重大的責任。學校保護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發展、人身權利的維護、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
5.什麼是社會保護?社會保護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P105
(1)社會保護,要求全社會創造一種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
(2)社會保護包括對未成年人的社會文化保護、身體健康保護、勞動保護、自由權和精神權的保護等方面。
6.什麼是司法保護?司法保護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P106
(1)司法保護,要求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門等依法履行職責,對未成年人實施專門保護措施。
(2)設立少年法庭,不公開審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尊重違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保護其合法權益,做好刑滿釋放未成年人的安置工作,等等。
17.怎樣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P108
(1)非訴訟手段,是我們維護合法權益常用的有效手段。它通過向政府有關部門、司法機關、人民團體、有關社會團體等各方面反映問題,尋求幫助,以解決問題,或者通過調解、仲裁等方式,解決爭議、糾紛,保障公民權益。
(2)訴訟(「打官司」),是維護我們合法權益最正規、最權威、最有效的一種手段,是保護我們權益的最後屏障。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後,如果採取別的方式仍不能解決問題,或者認定只有通過訴訟途徑才能維護權益時,就用訴訟的手段。
18.我國訴訟的 種類 及其含義P111
我國訴訟分為三類:刑事訴訟、民事訴訟、行政訴訟。
(1)刑事訴訟,是指國家司法機關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揭露犯罪、證實犯罪、懲罰罪犯的活動。
(2)民事訴訟,是指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審理民事案件和解決民事糾紛的活動。
(3)行政訴訟(俗稱「民告官」),是指人民法院在雙方當事人的參與下,依照司法訴訟程序解決行政糾紛的重要途徑。
19.民事違法行為主要包括哪些行為?民事制裁包括哪些內容?
(1)民事違法的行為
①違約責任,即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
②侵權責任,即侵權的民事責任。
③其他特殊侵權情況造成的民事責任。
(2)民事制裁的主要方式: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
20青少年如何同違法犯罪分子作斗爭?P113
既要勇敢、又要機智。面對歹徒行凶,設法穩住歹徒,記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進撥打「110」報警電話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0回答者: cyzndb - 大魔導師 十二級 2009-6-16 20:17
我來評論>>
提問者對於答案的評價:謝謝~我政治考了99~
相關內容
• 幫忙找找「初一政治期中復習資料」(粵教版),謝了!!
• 急求初一下學期歷史,政治,地理,生物,英語,語文,數學,...
• 政治(粵教版)七年級下冊的復習資料
• 跪求!初一下(粵教版)政治提綱!急!
• 滬教版(試用本)初一上政治,科學,地理復習資料
更多關於初一下學期政治復習資料的問題>>
查看同主題問題: 政治 復習資料 初一 下學期
其他回答 共 1 條
七年級思想品德(下)復習提綱
第一單元 做自尊自信的人
第一課 珍惜無價的自尊
自尊自信人人都需要的
1. 自尊的表現:注意容貌上的修飾、舉止方面的文雅以及行為的後果。
2. 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別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許別人歧視、侮辱。
3. 一般來說,一個沒有自尊的人,也很難得到別人的尊重。
4. 別人欣賞我們的長處,不恥笑我們的弱點與缺點,這種被尊重更能使我們體驗到快樂與感動。自尊與被人尊重都是快樂的。
5. 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恥的人。
6. 知恥是自尊的重要表現。
7. 虛榮心:是一種追求表面上的榮耀、光彩的心理。(認識生活中的虛心的具體表現)
8. 世界上最名貴的衣服,不是珍珠衫,不是羽衣霓裳,慚愧知恥是最美麗的服裝。
9. 尊重他人是人生的一道底線,是人生的一個亮點,自尊無價。
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1. 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2. 我們有責任去關心他人的自尊,維護他人的尊嚴。
3. 要想贏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4. 尊重他人的表現:⑴欣賞、鼓勵、期待等角度來善待對方;⑵不做損害他人的事情。
彼此尊重才能贏得尊重
1. 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2. 生活中有損人格的不良習慣:說謊、逃避責任、假公濟私、陽奉陰違等。
3. 自尊者達觀:不必太在意他人的議論和態度,要適度自尊。
4. 尊重他人的最基本的表現,就是對人有禮貌,尊重他人的勞動,尊重他人的人格。
5. 怎樣尊重他人? ⑴首先,要善於欣賞、接納他人;⑵其次,不做有損他人人格的事情。
6. 尊重可以使人理智,尊重可以使人悔過,尊重可以喚醒人的良知,產生無法估量的下面效應。
第二課 揚起自信的風帆
「我能行!」
1. 每個成功者都相信「我能行」。
2. 「我能行」的經歷歸結起來,就是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為上表現我能行,情感上體驗我能行。
3. 自信,是對自身力量的確信,深信自己能做成某件事,實現所追求的目標。
4. 自卑與自負都是自信的誤區。⑴自卑的人,輕視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嘗試;⑵自負的人,自以為了不起,過高的估計自己,看不起別人,自以為是。(生活中注意區分這兩種人)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1. 自負與自卑都是以我為中心,以我為中心的心態會使他遠離成功。
2. 自信有助成功 自信者良好的心理品質:⑴樂觀,⑵好奇,⑶專注。
唱響自信之歌
唱響自信之歌
1. 有了自信才能有成績,有成績就會更自信。
2. 看到我們學習、生活中的進步(想一想)
3. 發現自己的長處,是自信的基礎。
4. 實力,才是支撐信心最重要的杠桿。
5. 我們只有把個人的命運與祖國的發展結合在一起,的自信才有堅如磐石的根基。
第三課 走向自立
自己的事自己干
1. 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2. 自立在生活中的表現 (舉例)
3. 人生需要自立:走進社會,經歷風雨、見世面;法律要求我們自立。
4. 走向自立我們需要培養哪些能力? 如展示:⑴推銷自己的能力,⑵與人溝通、善解人意的能力 ,⑶遠用法律維護自己權益的能力,⑷不斷學習、充實自己的能力等等。
告別依賴 走向自立
1. 依賴思想的危害: ⑴會使人喪失獨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會使人缺乏生活的責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⑵只想不勞而獲,貪圖享受,就不能適應社會生活,甚至危害社會和他人,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是。
2. 告別依賴,一個重要的表現是獨立地生活。
3. 自己的事自己負責的前提是要自主。 (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見,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4. 自立與自主的關系:自立的前提是自主,自主的表現是自立。
5. 有了獨立自主的願望,即自立的意識後,又該怎樣培養自己的自立能力呢? 最基本的就是立足於自己當前的生活、學習中的問題,從小事做起。多實踐多鍛煉。正如「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親口嘗一嘗;要學會游泳,就在水中反復練習。」 (請你列舉你生活學習中需要自己做的小事或遇到的問題)
6. 請你談:你如何「告別依賴,走向自立」? ⑴從思想上認識到依賴的危害,主動告別依賴;⑵學會自主,它是自立的前提條件;⑶立足當前的生活、學習中的小事做起,多實踐多鍛煉。
第四課 人生當自強
人生自強少年始
1. 自強,就是對未來充滿希望,永遠向上,奮發進取。
2. 自強精神表現在困難面前:⑴不低頭,不喪氣;⑵自尊自愛,不卑不亢;⑶勇於開拓,積極進取;⑷志存高遠,執著追求;等等。
3. 自強是,通向成功的階梯。
4. 自棄與自強是對立的。
5. 自棄,是指自己懶惰成性,得過且過,不求上進,不思進取。
6. 自棄的人最終將一事無成。
少年能自強
1. 所有自強者共同的特點:對人生理想執著追求。
2. 自強的關鍵:戰勝自我。 自強的捷徑:揚長避短。
3. 人最大的敵人:自己。
4. 少年怎樣才能自強? ⑴樹立正確的理想;⑵戰勝自身的弱點;⑶發揮自己的特長,揚長避短。就能在自強的人生征途中,劈波斬浪,抵達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