哆啦A夢與綠巨人
和狗狗的十個約定
『貳』 電影傷痕拍攝於哪一年
電影《傷痕》拍攝於2007年,拍攝地點在美國。該片講述的是16年前科羅拉多州的某個小鎮上,Ernie Bishop,一位送葬者,替小鎮帶來無法抹滅的傷痕,Bishop在地下室囚禁虐待年輕的俘虜們,讓他們從鏡子里看到自己是如何地切割、傷害、拷打他們。
16歲的Joan(安琪拉比莉 飾)從Bishop的毒手逃出,並且一刀宰了他,結束了這個令人心驚膽戰的事件,成了當地的英雄。
16年後,移居外地的Joan回到小鎮探視侄女,卻發現有個兇手對小鎮展開了血腥襲擊,手法殘忍無情似Bishop,受害消失的人數一個個增加……
『叄』 求幾段關於電影<英雄>和<孔雀>攝影的評析!
顧長衛作品《孔雀》之意義,至今還沒有人指出。在柏林的時候,這位外表木訥的攝影師,謙遜地向德國人表示自己碰到了好劇本。其實他超出了曾與之合作過的任何"大師"。他自己正走向大師。而在他之前,中國大陸根本沒有出現過大師。我的個人觀點:華語電影的大師一直在台灣。有首歌謠也許聽過,被傳誦在《孔雀》描寫的那個年代:報告司令官,我老婆在台灣,沒有褲子穿,撿了一塊布,縫了個三角褲。就是這樣一個台灣,八十年代初開始了電影新浪潮運動,出現了楊德昌和候孝賢兩位影像文化大師。當時台灣流行著功夫片、瓊瑤愛情片和軍教宣傳片。他們的出現,使一種電影成為台灣幾十年間歷史及社會變遷的一個註解、一份見證。 "個人成長的故事裡隱喻著集體成長記憶的主題。" 顧長衛的《孔雀》似乎開始了這樣的隱喻。如果看過楊德昌的《一一》的人,甚至會覺得《孔雀》背景音樂的風格和出入方式,以及某些場面的剪輯,與《一一》頗為相似。這不是貶低《孔雀》,把它與戛納電影節的獲獎影片相提並論,並不丟份。陸川這個電影圈的後生小子去拿金馬獎的時候,想的是去台灣與楊德昌謀一面,可見這位台灣導演對電影科班生的影響力。 原本我們大陸的觀影者也該從影像里經歷一些變化。二十多年來中國社會的巨大變遷給無數個體帶來頻繁震盪,震盪之下形成紛亂的人生細流。"第五代"的電影工作者理應與台灣同行一樣,呈現人生細流表現人性江河——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河——但一切被忽略和遮蔽了。從1988年著名的《紅高梁》起,便開始走向了虛幻的浪漫主義。那時我們還以為發生了中國電影的文藝復興運動,其實僅僅是場面和情節上的低層次鼓噪。這種風格如今仍存活、殘喘、延續在"電影奇才"張藝謀的影片里。依舊是誇張的情感、雜耍的情節、媒俗的場面,今天的《十面埋伏》只不過是技術上稍加精良的十多年前的《紅高梁》。 戲劇性的事情是:當年《紅高粱》的攝影師——可能將被後人稱作"後第五代"的顧長衛——許多年以後才拍攝了中國大陸首部大師級電影作品——印有電影事業管理局公映許可證的《孔雀》——中國電影的文藝復興,一下子晚了十七年。 看電影時第一遍的感受最重要,也最直接,猶如與美好戀人的頭一次見面。把《孔雀》介紹給周圍的人看,自己一旁再看,不知不覺看了四遍,這是在解讀電影了,與初戀的情人已混得相當熟,起初愉悅的感覺快要消失殆盡了。然後去天涯的獨立電影、去西祠的後窗、去網易的電影版區,拜讀高手與俗手的讀解,無疑這是在糟蹋這部電影了,與戀人上了床,已經是滿眼不堪三月暮。 在河南安陽街頭的菜攤子跟前,在一堆紅艷艷的西紅柿的陪襯之下,她的情感在壓抑中釋放,在宣洩中哀傷。我也情不自禁悲從中來。看到衛紅"姐"與"初戀情人"街頭偶然相遇——對面相逢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這個段落,以及緊接下來的孔雀開屏,才覺得顧長衛終於找到了想要述說的事情,影片的高潮到來了也就結束了。 回首青春只有萬般無奈,往昔的熱情連點余溫都沒有留下。青春與世俗總歸是格格不入。青春過後,上面的灰塵一定會很厚。 同學畢業前語重心長之語猶在耳畔:電影終歸是電影,不要太迷戀呵。是啊,正如青春終歸是青春,不要執著太久。 "手風琴"和"降落傘"都是"夢想"的象徵物和代名詞,沸騰的"開水壺"才是世俗生活。年輕的"姐姐"看一眼"開水壺"而不加理睬,是個錯誤,不實際必將失敗。她想當傘兵是少女的羅曼蒂克在起作用。兩個女配角中單純的"胖姑娘"當上傘兵,是"胖姑娘"那個詭計多端的姐姐在起作用,是利益的主動出擊,是河南人的市儈主義。衛紅"姐"善意的心計再多,也敵不過世俗的力量。她只能導致乾爸"摸電門",雖然乾爸在她的感召之下,曾經翩翩起舞。盡管那是一段相當不錯的熱情的朝鮮舞,盡管那是一段久違了的青春之舞,然而青春就是狐狸精。熱情就是害人精。乾爸的自我覺醒、神采飛揚,也只在一瞬間迸發,通常我們把這叫:找到感覺了。他的家人不會理解,在他們眼裡,這是"勾引"惹得禍,理應代表世俗的力量去痛毆高衛紅。衛紅的媽媽不理解女兒,時常抬起緊綳的下巴,用疑惑和冰冷的眼神打量"姐":你以為你是誰?啥都看不上眼?這樣的眼神,我們每個人年輕的時候都遭遇過,大人們搞不懂小孩到底在想什麼。我們都曾經與俗塵格格不入。 顧長衛這部憂郁潮悶的影片,還是給了青春一些亮色。夏日的午後,陽光照射在樓頂之上,樹葉被風吹得簌簌作響,傘兵好象和雲朵一起從天而降,飛機的轟鳴聲漸漸遠離。手風琴和鋼琴配合畫面情緒來回地交替,一會兒拉長一會兒跳躍,時而夢幻般舒緩時而愛情般明朗。高衛紅自製降落傘,並系在自行車上飛翔的那個片段,近乎瘋狂,可以看做是青春的禮贊。有人說換斯皮爾伯格來導演,一定會讓她的自行車飛起來,就象《E.T外星人》那個著名鏡頭。其實顧長衛已經很出格了,已經夠浪漫了。早有聰明的看客質問了:在物質匱乏的年頭哪能縫制這么漂亮奢侈的降落傘?那得多少布票啊?由此知道,中國的電影觀眾從來不容許揮霍意念,這就想拽顧長衛一把,讓他跌個重重的跟頭,就象導演讓衛紅媽媽奮不顧身地把衛紅拽下來一樣。 那個全家打蜂窩的細節,是個高度凝練的詩意化場景,也只有電影才能夠做到。換用文學手法無法表達,只能是一個句子:高家一家人在打蜂窩煤的時候,一場急雨把一切都淋濕了。電影中的場面卻讓我們產生無限聯想。《孔雀》運用了大量的長鏡頭,而且每場戲幾乎都是一鏡到底。這個場面我計算了一下,共2分38秒。聰明的看客說自己的老爸打蜂窩前都知道預料天氣的,有失手的時候,但也不會象片中那樣狼狽。面對此情此景,要從生活真實性上挑毛病,只能誤解電影藝術。從藝術手段看到思想的表達,從場面之中和情節之外領悟詩的層次,唯有大師才留給觀眾這樣的思考空間,因為大師信任觀眾。毛主席的畢生精力是讓我們吃飽,江主席是讓我們吃好,胡主席將要讓我們思考。可是有些匠人"藝術家"畢生精力是鏡頭拍得好讓觀眾跟著情節跑,走馬官花打打殺殺嚴禁隨便思考。這恐怕違背"三個代表"。 其實影片中的這個場景是司空見慣的,成年人日復一日的生活中最大的戲劇性也不過如此。我們都觀察過螞蟻窩,這個場景就好象一雙眼睛在觀察螞蟻窩。倒不是表現手忙腳亂,而是生活如此地真實和如此地平庸,確實叫人感到手足無措。"姐姐"想要走出這個畫面,卻四腳朝天滑到了,美麗的女孩象徵著理想和青春,卻這樣地弱不禁風。 一相情願的追求不光發生在充滿靈氣的姐姐身上,連"腦子有點笨"的哥哥高衛國也有追求。他的理想是"交朋友"。 "我的工作換了五、六個了,連個朋友都交不住" 他竟然還想交女朋友。那個場景著實迷人:哥哥站在木房子一旁,面帶憨笑目光迷離,街上散發著夕陽的余輝,一群下班的女工漸漸占滿鏡頭,身後的情侶騎著自行車魚貫而過。受到了感染,他情竇初開,眼光不錯,一下子相中了紡織廠的一枝花——陶美玲。這必將是充滿人性關懷的美麗一幕,愛情面前人人平等。看客們當年是否追求過班花?追求過校花?就沒有犯過傻?恐怕還不不及"哥哥"的色膽大呢。你是孔雀,也開屏給大家看看? 哥哥的戲份與姐姐旗鼓相當。很多人持"三段論"的觀點,認為結構簡單明了,通過姐、哥、弟的各自故事來組織全片。我認為全片是統一在一個主題意念之下的完整故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姐姐毫無例外是根主線,哥哥和弟弟由她來貫穿。姐姐與招兵的"初戀情人"街頭相遇作為故事結尾,正好前後呼應。 尤其欣賞哥哥"送傘"一段。傻哥哥冒著小雨,邁進校園的月亮門,踱著小碎步,與朗讀《荷塘月色》的畫外音——"零星點綴著一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有羞澀地打著盹"——構成絕佳的聲畫關系。從教室出來,又被優雅的歌喉所吸引,駐足女廁所門旁仔細傾聽。我沒聽錯的話,廁所的姑娘哼唱的是電影《小街》的插曲。《小街》是撥亂反正、改革開放後轟動一時的影片。郭凱敏飾演文革時的右派子弟,他到劇團給女友(張喻飾)偷假發被一群人追趕,打成了瞎子,這個悲劇片段的背景音樂是《媽媽留給我一首歌》。傻哥哥聽傻了,聽入迷了,不知道一次純正的暴力毆打將要蒞臨到自己頭上。八十年代的傷痕電影中的插曲,預示下面發生的事情,倒是有點幽默的成分。不過弟弟將傘尖扎向自己的哥哥的時候,氣氛才變得格外沉重。 弟弟的性格在哥哥的故事裡就得以表現了。如果說姐姐是孤傲的,哥哥是平和的,那麼弟弟則是古怪的。如果說姐姐回歸於世俗中的平淡,哥哥回歸於世俗中幸福,那麼弟弟可用"墮落"於世俗來形容。原本都與俗塵格格不入。但理想是傘,世俗是大地,終有一天人們會降落。和陶美玲一樣:昔日人人環繞,如今黃花堆積,借酒澆愁;和徵兵帥哥一樣:昔日光環四射英姿颯爽,如今落魄街邊,嚼著韭菜包子,即使還是一口純正的北京話。 河南安陽的街頭,姐姐衛紅笑著看著自己的夢中情人。然後轉過身,似乎一切都已經釋然。她對弟弟說那是"一個愛著我的人"。鏡頭跟隨弟弟的視線,我們發現帥哥身後一個女人提著一捆衛生紙從商店走出來。仔細一看:她竟然是"胖妹妹"的姐姐!"胖妹妹"的姐姐竟然成了招兵帥哥的妻子! 俗塵中人生竟然是這樣!美好的願望往往成空!人生是被選擇的! 公園孔雀開屏這個場面長達4分20秒。孔雀在前景,後景中三家人分別走過。這個場面一鏡到底是有難度的。他們說完話離開,然後孔雀開屏,倘若在一個時間段、用一個鏡頭拍下來,就絕對經典了。這不好安排,只能靠巧合,所以有個很明顯的疊化。倒不如把結尾"弟弟"的畫外音敘述提到孔雀開屏前面來,鏡頭再回到公園,最後看到孔雀開屏這個景象。這樣既掩飾了那個很拙的疊化,又能延長情緒的長度。放在結尾的話,我猜想顧長衛可能擔心這個時候電影院的觀眾已經探頭探腦地紛紛離開座位了——呵呵,這是中國觀眾的通病——不能體會他的深遠意境了。
希望採納
『肆』 中國電影分哪幾個階段
今年是中國電影誕生一百周年,一百年來,中國電影走過了一個漫長的發展路程。但是如果我們回顧一下,怎麼樣把中國電影分階段來看,中國電影經過了幾個階段走到了今天?朱主任。
朱虹:
中國電影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從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
演播室主持人:
第一部電影誕生。
朱虹:
拍的第一部電影叫《定軍山》,主演是譚鑫培,說明第一部片子就是中國的民族形式結合在一塊兒,就是京劇。到1949年是中國電影拓荒時期和初步形成規模的時期,這一段當中主要出現了一系列非常重要的變化,尤其是30年代以後共產黨介入電影業,開展了一個主題電影的工作,就把早期的《鴛鴦蝴蝶片》、《鬼怪片》拉回了現實,投入了抗日和民主的洪流,當時拍的《餘光曲》獲得了莫斯科電影獎,還有1935年拍的《風雲兒女》部片子的主題曲《義勇軍進行曲》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拍了很多有代表性的,比如說《馬龍天使》、《一江春水向東流》,揭露了當時反動統治的黑暗,歌頌光明,引導人們向著光明的路上飛奔。
第二個階段從1949年到1966年新中國成立以後。
演播室主持人:
新中國成立以後。
朱虹:
中國政府非常重視電影,成立了北影、上影、長影等一些電影基地,以它們為骨幹也成立了一些電影廠,每一年都做出了很多好的影片,尤其是1959年到60年初這一段,當時出的《難忘的1959備忘錄》、《早春二月》、《阿詩瑪》、《五朵金花》都是這一段時間出現的。
演播室主持人:
60年代出生的人很多都是相伴這些電影走過來的。
朱虹:
當時產生了一批優秀的藝術家。
從1966年開始到1978年是電影相對困難的時期,尤其是在1976年之前,因為這一段時間中國出現了比較多的政治運動,四人幫控制著,但是就在這一段當中,電影人頂住壓力,拍出了《創業》、《海峽》、《閃閃的紅星》,而且有一些得到了毛澤東和老一輩革命家的高度肯定。
從1978年到90年代,開展了思想解放運動,拍出了《芙蓉鎮》這一批帶有傷痕的電影,而且拍出了《開國大典》、《大決戰》這些革命歷史大片,形成了一次新的高潮。
演播室主持人:
從這三個階段來看,中國電影每一個階段都有精品出來。最近這些年來,中國電影發展的成就,您做如何評價?
朱虹:
從進入90年代以後,世界電影除了美國一枝獨秀以外,其餘的民族電影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但是中國政府非常重視電影的發展,1996年專門在湖南長沙召開了一個電影工作會議,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影視河流」等等方針政策保證了中國電影的正常順利發展。特別是最近幾年進行文化體制改革,按照黨的十六大方針,2002年中國電影只有100部,2003年到了140部,2004年到了212部,2005年到了265部,而且整個票房開始上升,綜合實力開始增強。尤其是從2002年開始到現在,我們的好多影片進入國際市場,不僅得大獎,而且高居票房榜首。比如說《英雄》在國內創造了2.5億票房,在國際上北美地區連續兩周票房榜首,這是以往中國沒有的情況,應該說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伍』 80年代初有一部國產電影叫《傷痕》的主演是誰
李仁堂、謝芳等。
『陸』 什麼是傷痕電影名詞解釋,注意是傷痕電影不是傷痕文學
傷痕電影,是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的電影類型。也泛指中國在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一種電影創作思潮,是中國在「文化大革命」後出現的一種電影現象,後來成為80年代電影表現手法的主流。主要是表現「文革」等「左傾」政治運動給國民帶來的精神物質上的巨大傷害,以及對國家民族前途的反思。傷痕電影是一種時代呼聲,具有很大的歷史意義,在80年代的中國社會造成廣泛影響。
基本介紹
「文革」結束後,社會的整體認知發展很迅速,電影藝術風格也多元化起來了,在這期間,伴隨著傷痕文學的發展,電影也出現了傷痕電影,這些電影均以反映特定歷史階段源於「政治路線錯誤」導致的個人不幸遭遇、以及表現個人內心的情感創傷為主要內容,表現荒謬的「文革」政治對國民精神的愚弄、理性被放逐的現實,表現個人的追求、理想被極端的政治所吞噬,表現最基本的人倫情感(愛情、親情、友情)被荒謬的政治扭曲的痛苦的情緒記憶。譬如1979年的《生活的顫音》和《苦惱人的笑》、1980年《太陽和人》、1980年《巴山夜雨》、1980年《天雲山傳奇》、1981年《小街》、1982年的《牧馬人》、1985年的《黃土地》、1986年《芙蓉鎮》等八十年代的電影,以及九十年代的部分電影《活著》、《霸王別姬》等等。傷痕電影與當代電影創作在主題、內容、人物形象上有明顯的不同,部部作品充滿悲情主義的色彩,彰顯著人道主義的思想,注重被壓抑的情感的宣洩,突出人的主體意識的覺醒……在「文革」結束後,特別是在開放的80年代,曾引起巨大共鳴。
後續發展
傷痕電影創作者用獨特的電影表現手法,在思想解放與主流意識形態政治的呼聲中一道完成了對「文革」等「左傾」政治運動的批判,但是,由於現實因素的局限性,對於歷史的反思不能夠做到徹底,加上被強行劃分創作意圖與立場,所以始終未獲得真正的超越性。這樣一來,傷痕電影就未徹底完成理性啟蒙,加上90年代社會歷史的價值失范的現實導致電影理性價值的普遍缺失,傷痕電影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少。回顧「文革」結束後的七十年代末至今,電影並沒有因為時代的發展而徹底拋棄曾經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所以其實傷痕電影至今也在延續,只不過拍攝的方式有新的表現手段和新的藝術風格,讓電影的意境更加深遠,更加具有藝術價值與時代價值。
『柒』 傷痕文學和那個時代的電影,為什麼現在很少出版放映了
傷痕文學是20世紀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曾經在中國文壇上面占據了一定的地位的文學現象,當時這種文學類型是得名於盧新華在中國某個特殊時期中的知青生活作為題材創作的小說《傷痕》。這種文學類型在那個時代是非常流行的,也是很多人都用這種題材進行創作,但是現在很少有這種文學創作和電影出現,應該是因為這種題材與現在的主流價值觀不同所導致的。
但是因為傷痕文學一定程度上是違背了現在的主流價值觀的,在政治上具有一定的敏感性,所以當代社會也是不再去提倡這種文學的創作,關於那個時代的電影現在也是很少有在電影院裡面上映了,畢竟現在人們的生活已經漸漸變好,對於過去的痛苦還是漸漸遺忘比較好,不過不可否認的就是傷痕文學對於文學創作的影響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