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X好。
觀影時,觀眾對聲音的體驗不如對畫面那麼敏感。屏幕大,觀影體驗會有顯著區別。《電影中岩螞國》主編孤煙說,巨幕能帶來更好的觀影沉浸感。如果您是追求「大屏」的影迷,IMAX、中國巨幕是首選。
在盧米埃廈門寶龍一城IMAX影城,IMAX廳的銀幕達到22.5米×12.88米。盧米埃影城總經理張小倩介紹,IMAX擁有全球專利的影像捕捉和圖像轉制技術,除了出色的視效和音效,IMAX廳的特殊之處還在於:採用IMAX攝像機拍粗嫌埋攝的電影,在IMAX廳放映時能提供比普通影院版本多出26%的畫幅內容。而採用下沉式影廳結構的IMAX廳,聲效更佳。
IMAX 在上海發布了新一代的 IMAX 激光系統,並將其應用在上海寰映影城的 IMAX 激光影廳中,還用這套系統放映了剛剛上映的《碟中諜 6》。
據 IMAX 首席技術官 Brian Bonnick 介紹,新一代者閉的 IMAX 激光系統採用了新的光學引擎和技術,相比起普通的數字 IMAX ,在畫面清晰度、亮度、對比度和色域方面都有較大程度的提高。
在音響系統方面,在 12 聲道音響系統在 5.1 聲道音響系統的基礎上增加了側面及頭頂聲道,利用動態范圍均衡點音源技術,在取得廣闊的聲音動態范圍以及更真實音效同時,也能保證每個座位的音效體驗都一樣。
⑵ DMAX(中國巨幕)和 IMAX 的區別是什麼觀影效果誰更好
區別:
IMAX巨幕是IMAX公司的專利產品,建設一塊IMAX巨幕、播放IMAX電影需要向IMAX公司付錢的。
而巨幕電影是一個統稱,國內有個DMAX,號稱"國產巨幕",屏幕大小、放映設備比IMAX標准差一些,但是投資少,不用向IMAX付錢。
簡單來說,巨幕電影(3D)除了IMAX,還有國產DMAX等山寨版。IMAX的效果更好些。
最初發明
電影自誕生起,人們一直沒有停止過對大銀幕放映的探索和嘗試,在IMAX之前,人們為了加強電影的視覺震撼曾嘗試過多種大畫面放映系統,由於各方面的原因,諸如安裝復雜、操作困難、畫面質量不穩定等影響了可觀性,因此都沒有得到推廣。
IMAX的三名加拿大發明者Graeme Ferguson、Roman Kroitor和Robert Kerr早先也研究了多投影機大銀幕放映系統,但他們在1967年蒙特利爾世界博覽會上的試驗不夠理想,出現了不少技術問題,因而促使他們轉向研發新的單放映機、單攝影機式的大銀幕放映系統,最終催生了IMAX的問世。
⑶ 中國巨幕與imax的區別
IMAX源自英文image Maxium」(圖像最大化),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影像系統,
在國外被譽為「電影的終極體驗」——七層樓高、20多米寬的超大屏幕、水晶般清晰的畫面、極逼真的六聲道加超低音音響,讓人身臨其境。IMAX影院已遍布全球40個國家共300多家影院。目前在中國簽署了41套影院系統,成都將作為第8個城市擁有IMAX設備的城市。
如此豪華的配件,那麼看一部IMAX電影究竟要花費多少錢?據張北川介紹,「現在北京上海等地的掛牌價在90到100元左右,如果算上團體消費或者周二半價,平均下來60元左右」。此外,IMAX的片源也絕對不成問題。據悉,IMAX公司與好萊塢八大片商都有協議,一般國內引進的分帳大片都會製作相應的IMAX版本,此外也會特批引進一些影片。
3D巨幕電影廳就是普通的呢.
⑷ 中國第一座電影院是
中國第一座電影院是北京電影院大觀樓。
北京電影院大觀樓誕生了中國人拍攝的第一部電影《定軍山》,是中國第一座電影院,就建在長安街上。
在過去北京並沒有專門播放電影的場所。首次放映電影的地方就是前門外打磨廠的福壽堂了。1902年一個外國人在這里放映了3部影片《黑人吃西瓜》、《腳踏車賽跑車》、《馬由牆壁直上屋頂》。後來隨著新興產業的發展,一些戲院也開始播放電影,但都算不上是正式的電影院。
北京的第一家電影院,是1913年開業的大觀樓。提到這,不得不提任慶泰。他是遼寧人,原是名匠,後來學習了攝影,曾為慈禧太後照相。1905年,他拍攝了《定軍山》,是中國第一部電影。由於當時抗戰的原因,大部分的戲院不能正常開門,就被迫改放電影了。
(4)中國第一大電影屏幕擴展閱讀:
早期的北京電影院是不允許男女相鄰。影院中一邊是男座,一邊是女座,中間隔著一人多高的木柵欄,即使夫妻二人也要分座。最早允許男女混雜的是平安影院,因為是洋人經營,觀眾也是洋人,一般人不敢管。以後漸成風氣,其他影院也不開始分座了。
直到抗戰勝利,北京解放不久,中央政府從緊張的建設資金中拿出錢來裝修了5家電影院。即紫光電影院、交道口電影院、新街口電影院、廣安門電影院和花市電影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京電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