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女
馬路天使
早春二月
② 中國娛樂影視圈「大佬級」的人物有哪些
我覺得內地有第五代導演張馮陳把持。他們的新片從開拍就是新聞頭條,上映能有最好的檔期,比如聖誕元旦檔。他們的電影從來不缺投資,即使票房都收不回成本。比如張藝謀的《長城》,當紅辣子雞鹿晗也只能在裡面演個小兵。比如馮小剛選《芳華》女主角,無數影視舞蹈專業的女生翹首引盼。比如陳凱歌的《無極》,能集齊中日韓三國一線明星。
向華強,一直都有傳聞說向華強有黑道的背景,畢竟在當年,香港的娛樂圈還是很亂的,從曾志偉嘲笑容祖兒被打,以及劉嘉玲被綁的事件都能看得出來。向華強當年還讓成龍跪著,就是因為沒有來參加梅艷芳的生日會,不僅如此向太曾經炮轟過周星馳星爺,可以說娛樂圈沒人敢惹向華強。
③ 雙網收視第一!這部9.4分的綜藝讓我看得「血脈賁張」
早就聽說,芒果TV出了一檔「神仙」綜藝—— 《舞蹈風暴》 ,但是一直沒敢看。
為啥?
缺少藝術細菌唄!明知道看了咱也看不懂,何必自己打臉呢?
不過,像我這種打臉已經打習慣的人,總是會按奈不住自己的好奇心。
終究還是在百般糾結之後,悄咪咪地瞄了一眼。沒想到,就是因為這一眼,這部9.4分的綜藝讓我看得「血脈賁張」,從夜晚看到了白天,熬了個通宵,一口氣把第二季更新的幾期節目,全部看完了。
而且,看完之後,還迫不及待地想要跟大家分享這部老少咸宜、雅俗共賞的良心綜藝。
如果非要用一句話,來形容《舞蹈風暴第二季》,那就是:香!真香!而且還不是一般的香!
很多人不看這檔節目,是因為自己不懂舞蹈,覺得看了也是白看。
但是,作為一個怒刷這么多期節目的觀眾,我可以很負責任地說: 信我,它不僅不會把舞蹈小白拒之門外,甚至還會為很多絲毫不懂舞蹈的觀眾們,打開一扇通往舞蹈世界的大門。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然而,在這檔節目中,外行看到的,不止是熱鬧,還有 熱鬧背後的故事、美感和思想 。
每門藝術都有敘事的功能,舞蹈亦是如此。但能讓所有觀眾,在一兩分鍾的時間里,透過一支舞蹈,看出一個故事的起承轉合、幾個人物的離合悲歡,並非易事。
可在《舞蹈風暴第二季》的節目中,這樣的例子卻隨處可見。
其中, 羅昱文 搭檔 宋雨 、 譚一梅 帶來現代舞 《憶夜半歌聲》 ,故事性最為突出。
他們僅用兩分半的時間,就將一部電影表現的人物關系,交待清楚。
即使沒看過這部電影、絲毫不懂舞蹈的觀眾,也能從他們膠著的動作之間,看出幾分微妙的 情感 ,從而腦補一段凄美的三角戀。
除此之外, 黎星、李艷超 用當代舞還原的 《花樣年華》 、張家愷用街舞表演的 《致90後的我們》 ,以及用國標闡釋的 《生日快樂》 ,都蘊含了豐富的故事。
在這些舞者的演繹下,他們的肢體動作彷彿成了人類通用的文字,不需要加以學習,就能讓人明白其中的含義。
美感就自然不用多說了,除了整體的舞蹈優美,還有某些驚艷的時刻,更是美地讓人驚心動魄。
這檔節目之所以叫「舞蹈風暴」,是因為每段舞蹈表演之後,都會選出一個「風暴」畫面,來凸顯舞蹈的美妙和舞者的技術。
所以我們能看到,每一個舞者演出時的高光時刻。
有在地上綻放的;
有凌空高躍的;
有遺世獨立的;
也有絕美成雙的;
更有群起而飛的。
看完這些美感十足的風暴瞬間,不得不感嘆,人家舞者的身體,才是真正的身體!
當然,如果一檔節目只有故事和美感,必然攀登不了王者的高度。這個時候,就需要「思想」來加持了。
所以說,《舞蹈風暴第二季》中的思想性,為節目增添了不少色彩。
單拿一個中國現代舞的天花板 謝欣 來剖析,就頗有幾分玩味。
第一次登台,她表演了 《流痕》 。
在這段演出中,她以舞台為晷台,以身體為指針,把「時間」定格在了《舞蹈風暴第二季》的舞台上。
在最新一次的表演中,謝欣又和陳添合作了 《不在》 。
這段舞蹈的「風暴時刻」,完美地顛倒了「時間」,用逆時針的方向,去追溯逆流的時間,回味過往的人生。
連我這種不懂舞蹈的人,都能在謝欣的舞蹈中看出「高級感」,更別說那些以舞蹈為信仰的評委們和年輕的舞者們了。
「視舞蹈為藝術,以舞蹈為信仰」,是我看這檔綜藝,引發的最大感觸。
不管是參賽的舞者,還是評論的嘉賓,甚至是台下坐著的那些愛好舞蹈的觀眾們,他們都對舞蹈心懷尊重。
這也是為什麼,看《舞蹈風暴第二季》,沒看到濃重的槍火彈葯,而是看到了評委們盡可能公平的判斷,和舞者之間心懷赤誠的惺惺相惜。
第一期中, HelloDance 原本可以憑借優秀的表演晉級,但他們劍走偏鋒,挑戰了第一季中的前三強,輸的有點可惜。
四位評委想要破格讓HelloDance晉級,便找來監制商議。
但結果卻是,只能按照規則行事,要麼待定、要麼淘汰,因為這樣才有公平可言。
第四期中, 張翰 女裝反串民間藝人,與 陳添 同台PK。
身為評委的 沈培藝 ,一邊欣賞張翰為民間藝術發聲的氣質,一邊又愛惜陳添的優秀,可偏偏她手中的那一票,又要決定兩人的去留。
所以她想把票投給沈培藝,再用復活權力復活陳添。
可規則卻要求,她的復活特權,只能用來復活她支持的那個選手。
台上的沈培藝急哭了,台下的何炅也急「瘋」了,為了保住一個選手,爭相去和導演說好話。
但鐵打的規則,最終還是沒有為了片刻的感性而動搖。
好在,當所有選手PK完之後,節目組又給了導師四個復活的名額,陳添這才如大家所願,回到了舞台。
其實,節目組會這么講究公平,並不是單純的苛求細節,而是為了尊重所有的舞者。
因為,《舞蹈風暴第二季》中,來了很多優秀的人才。
國際芭蕾大師—— 譚元元 ;
國內頂級舞劇首選女一號—— 李艷超 ;
休斯敦芭蕾舞團首席舞者—— 陳鎮威 。
國際大師和國內頂尖舞者,匯聚在同一舞台,可謂是「神仙打架」,就連節目組的街舞擔當 張藝興 ,都直言自己不配當選手。
這種情況下,由不得節目組不公平,因為所有的參賽選手,心裡都會有一桿秤。
公平是為了比賽的結果,但在很多選手看來,他們並不是來參賽的,而是來跳舞的。
所以,我們經常能聽到類似於「這跟輸贏沒有關系」的話。
也能經常看到,同一賽場上的人,在互相幫助對方摳動作、找差錯。他們在互相比拼,也在互相去愛。
就連何炅老師這么成熟的主持人,在這檔節目中,竟也會為了自己的喜好,而對某些選手有些偏愛——第五期O-DOG對戰王韜瑞時,因為評委們接連投了代表古典舞的王韜睿,何老師明顯表情失控到開始瞪眼。
應該說,能在如今這個 娛樂 至死的大綜藝時代,潛下心來,做一檔以舞蹈藝術為題材的綜藝,已經實屬不易。
更何況,節目組又如此用心地去邀請國內外的知名舞者,在盡可能降低觀賞門檻的同時,為觀眾奉上了一場美輪美奐的舞蹈盛宴。
希望《舞蹈風暴第二季》繼續保持這樣的製作水準!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