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學生必看十大紅色愛國電影
學生必看十大紅色愛國電影有《我和我的祖國》、《長津湖》、《萬里歸途》、《東京審判》、《戰狼2》、《建國大業》、《紅海行動》、《我和我的父輩》、《八佰》、《金剛川》。
1、《我和我的祖國》
《我和我的祖國》是由陳凱歌擔任總導演,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聯合執導,(按出場順序)黃渤、張譯、吳京、杜江、葛優、劉昊然、陳飛宇、宋佳領銜主演的劇情片。
該片講述了新中國成立70年間普通百姓與共和國息息相關的故事,於2019年9月3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2020年1月11日,首屆「光影中國」電影榮譽盛典獲得2019年度榮譽推介電影。2020年9月26日,該片獲得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❷ 解放戰爭電影有哪些
解放戰爭電影有:《大決戰》、《大轉折》、《大進軍》、《集結號》、《上甘嶺》等。
一、《大決戰》系列電影
《大決戰》是一部全面展示解放戰爭歷史宏篇的系列電影。該系列電影通過一系列戰役的再現,呈現了人民解放軍在戰略決戰中的英勇無畏和戰爭的殘酷。電影通過精彩的劇情和視覺效果,讓觀眾身臨其境地感受到那個時代的緊張和戰爭的慘烈。
二、《大轉折》
《大轉折》是一部展現解放戰爭轉折點的電影。該片著重描繪了戰爭中一些關鍵戰役的情景,展現了當時人民解放軍在困境中如何通過巧妙的戰術和堅定的意志取得勝利。這部電影不僅展示了戰爭的殘酷,還展現了人性的光輝,讓觀眾深刻感受到那個時代的英雄精神。
三、《大進軍》
《大進軍》是一部全景展現解放戰爭進程的電影。該片通過一系列戰役的敘述,展示了人民解放軍在戰爭中的英勇善戰和戰略智慧。電影通過真實的歷史背景和人物塑造,讓觀眾感受到那個時代的激情和信仰。
四、《集結號》
《集結號》是一部以戰爭中人性的角度為切入點的電影。該片主要講述了解放戰爭中一支軍隊在接到集結號命令後的故事。電影通過人物的塑造和劇情的展開,讓觀眾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和人性的光輝,引發觀眾對於戰爭和和平的深思。
五、《上甘嶺》
《上甘嶺》是一部以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上甘嶺戰役為背景的電影。該片通過戰爭的描寫,展示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英勇無畏和堅守信仰的精神。這部電影不僅展示了戰爭的殘酷,還展現了人性的光輝,讓觀眾深刻感受到那個時代的英雄氣概和民族精神。
❸ 十大紅色經典電影有哪些
十大紅色經典電影有:《地道戰》、《閃閃的紅星》、《建黨偉業》、《建國大業》、《長征》、《狼牙山五壯士》、《血戰湘江》、《我和我的祖國》、《林海雪原》和《鐵道游擊隊》。
解釋一:《地道戰》、《閃閃的紅星》等影片的背景和特點
《地道戰》是中國戰爭題材的經典之作,通過展現敵後戰場的智慧與勇氣,凸顯了人民的抗戰力量。而《閃閃的紅星》則是一部反映紅軍艱苦鬥爭的影片,展現了革命火種在人民心中的燃燒。這些電影都以深入人心的角色和緊張刺激的劇情,展現了紅色經典的故事。
解釋二:反映重大歷史事件的影片如《建黨偉業》、《建國大業》
《建黨偉業》和《建國大業》是另外兩部重要的紅色經典電影,它們分別再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程和新中國的建立過程。兩部電影通過宏大的歷史背景和生動的個人經歷,再現了那些波瀾壯闊的歷史時刻,使觀眾能夠感受到那個時代的激情與熱血。
解釋三:其他幾部電影的特色與意義
《長征》展現了紅軍長征的艱苦歷程,是一部具有史詩氣質的電影;《狼牙山五壯士》和《血戰湘江》則是以殘酷的戰爭為背景,展現了中國人民的勇敢與堅毅。而《我和我的祖國》則以多個角度展現了祖國的發展歷程,喚起觀眾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林海雪原》和《鐵道游擊隊》則以其獨特的題材和劇情,成為了觀眾心中的經典。
這些紅色經典電影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更在觀眾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為了中國電影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們不僅展示了紅色歷史的壯麗畫卷,也傳遞了堅定的信仰、無私的奉獻和英勇的斗爭等核心價值觀。
❹ 中國十大必看戰爭片
中國十大必看戰爭片:
1、《紅海行動》:由林超賢執導,張譯、黃景瑜、海清主演的動作片,2018年2月16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講述了中國海軍「蛟龍突擊隊」8人小組執行撤僑任務,遭遇伏擊並慘勝的故事。
2、《金剛川》:由管虎、郭帆、路陽執導,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等主演的抗美援朝題材電影,2020年10月23日中國內地上映。
3、《八佰》:管虎執導,姜武、張譯、王千源等主演的戰爭電影,2020年8月21日中國內地上映。該片取材於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八百壯士留守四行倉庫,堅守上海最後防線的故事。
4、《浴血無名川》:由翌翔、郭勇執導,任天野主演的電影,2021年4月2日在愛奇藝上映。影片講述中國人民志願軍英勇作戰,取得偉大勝利的故事。
5、《捍衛者》:由廖希、韓平、張巳陽執導,嘯楊、卻卻等擔任編劇,白恩、郝子銘、呂星辰、王璐領銜主演的電影,2017年9月22日中國上映。
6、《血戰湘江》:由陳力執導,王霙、保劍鋒、徐箭、董勇、張一山、王大治等主演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影,2017年6月30日上映。
7、《英雄連》:董哲編劇的電影,以一線戰士第一視角呈現真實戰場,描寫志願軍某部連隊的戰斗故事,弘揚革命英雄主義。
8、《建軍大業》:劉偉強執導,劉燁、朱亞文、黃志忠等主演的劇情片,2017年7月27日中國上映。
9、《百團大戰》:寧海強、張玉中執導,陶澤如、劉之冰、唐國強主演的劇情片,2015年8月28日中國上映。
10、《集結號》:馮小剛執導,劉恆編劇,張涵予、鄧超、袁文康、湯_、廖凡、王寶強等主演的戰爭片,2007年12月20日中國上映。
❺ 中國十大必看戰爭片
中國十大必看戰爭片個人看法如下:
1、《風聲》
完美的敘事節奏!演員一個個都演技在線,而且我相信這只是地下人民英雄的縮影,向他們致敬。扎針的酷刑看得人不寒而慄。演員精湛的演技讓每個人物形象更加立體,作為一個主旋律電影實屬難得,密室中的角斗,放大了懸念。
2、《金陵十三釵》
電影的敘述是相當深刻而又發人深省的,處於那個時代的南京,太多的老百姓犧牲了,怎樣去描述這個沉重的歷史和國仇家恨的情感呢,從學生營救商女們的那一刻,從商女為拯救學生們捨生取義自己去日本鬼子基地,從商女不知亡國恨,唱的那一首秦淮河的曲子,悲壯的氛圍油然而生,身處那樣的時代是人民的不幸,歷史的不幸,民族的悲壯,為了更好的下一代,人性的光輝也有零星在閃光。
3、《紅海行動》
一部在春節檔上映的戰爭片,好幾處情節中的血色讓我有點不忍心看,能獲得票房年冠也只能是實打實的質量了。劇本花了心思,戰斗完全因地制宜,沒有為打而打的湊招;謳歌軍人精神,全靠前線的驍勇無畏、忠於職守和悲天憫人來體現;大國重器發威少而精,猶如武俠小說中高手凝氣一擊震驚四座。都是未來主旋律的方向。覺得國產里看的場面最震撼的電影,非常好看!
4、《集結號》
印象中的戰爭片總是千篇一律的,它卻賦予了戰爭更多的真實與人性,讓後人更清晰地看到了那個年代的艱澀。無論是那47名戰士的犧牲,還是那隻沒有吹響的集結號,都足以讓我們感喟戰爭的可畏!難得的一部看起來舒服的紅色電影,沒有為了煽情而煽情,為了情懷而情懷。
5、《狙擊手》
《狙擊手》看完,最大的感受就是克制。剋制住了戰爭題材的宏大敘事結構,剋制住了多線群像的野心,剋制住了煽情的沖動。轉而將視線聚焦於一場狙擊戰,去繁從簡,干凈利落。沒有刻意貶低和矮化對手,戰爭是沒有選擇,但尊敬可以是互相的。
6、《懸崖之上》
題材很好,讓我們再次了解了勝利得來不易,整個劇情給我的感受就是非常的吸引人,而且它的節奏也算是比較快的,即使它整個影片給人一種懶洋洋的感覺,但是最令我震驚的就是它的反轉,我真的想不到於和偉的那個角色和張譯他們是一起的,可惜最後還是犧牲了好幾個人,我是真的希望不要因為一個人而對一部電影有偏見,好的作品是真的可以推薦給更多人。
7、《無問西東》
配樂太滿,這是缺點。但整部電影卻讓我意外感動,超出預期很多。本以為命題作文會有很多限制,但更多是看到了清華百年國之重器的擔當。跟雲圖類似,不同時空隱秘勾連,然後也有一首福音貫穿始終,激發情感共振。盡管是命題作文,但從容的文人氣度,史詩氛圍,行雲流水的光影質感很舒服,應該多拍這樣的電影,有意義。
8、《八佰》
這部電影有他的缺點,但瑕不掩瑜,最起碼戰爭場面和人性表現的有些真實,再也不是拚命往前沖的果敢,再也不是整齊劃一的仇恨,而是那些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該有的眷戀和懦弱。整個片子看下來心情是沉重的,拍的很真實,雖然觸目驚心,但是現實會比這更慘。
9、《長津湖》
我一般是不咋愛看戰爭片打仗這類型的,但當時確實好多人推薦,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去了電影院,很驚艷,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他們的愛國和付出真的能讓我感動到,而不是像有的劇一直說一些愛國先輩們有多辛苦的漂亮話,觀眾根本就不能共情,戰爭片的重點一般在爆破戲,動作戲,但是我覺得本片的文戲更打動人。特地了解抗美援朝的歷史再來看電影,感覺更沉浸了,志願軍的堅定意志不用刻意渲染就很催淚。
10、《芳華》
看《芳華》點映哭慘了。不是因為被所謂的「英雄」感動,而是因為替犧牲者感到不值而難受。從這部電影里能感受到對於戰爭的一種隱晦的控訴和譴責。最打動我的是穿著精神病服的何小萍在曠野中孤獨起舞,被集體毀滅後又恢復那種意識回歸正常。可能我們這個時代的人不能理解這種病態也離它越來越遠,但我看到了起碼父母那輩的生活縮影。
以上僅是個人看法,實際上中國有很多優秀的戰爭電影,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興趣選擇觀看。
❻ 十大經典越戰電影
十大經典越戰電影:《十五的月亮》、《閃電行動》、《自豪吧,母親》、《無影偵察隊》、《高山下的花環》、《蛇谷奇兵》、《鐵甲008》、《新兵馬強》、《長排山之戰》、《花枝俏》。
1、《十五的月亮》
講述的是方小妹與袁少林是一對戀人,袁有一天突然接到上級命令,與方小妹的哥哥一起開赴前線。田靜與方的哥哥也是一對戀人,男朋友犧牲後,與一名記者相戀,戰斗中,袁少林身負重傷,而記者也跟上了前線,拍下了一批戰地影像資料,讓全國人民看到了前方戰士戰斗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