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產電影 » 中日國產電影
擴展閱讀
韓國男男污電影 2025-04-11 06:55:19
凶貓完整版電影國語 2025-04-11 06:53:39
最新愛情劇電影排行榜 2025-04-11 06:31:45

中日國產電影

發布時間: 2025-04-10 08:10:57

A. 中日甲午戰爭的影視作品

1. 電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中國,2012年上映。
2. 電影《甲午風臘爛攜雲》:中國,1962年上映。
3. 電影《天皇·皇後與日清戰爭》:日本,1958年上映。
4. 電視劇《北洋水師》:中國,1992年上映。
5. 電視劇《走向共歷謹和》:中國,2003年上映。
6. 電視劇《台灣1895》:中國,2008年上映。
7. 電視劇《坂上輪伏之雲(第一部)》:日本,2009年上映。
8. 電視劇《鐵甲艦上的男人們》:中國,2013年上映。
9. 紀錄片《甲午真相》:中國,2014年上映。

B. 《黑太陽1937》是一部什麼電影具體內容是什麼

牟敦芾版南京大屠殺,拍攝於1995年,場面很血腥。《黑太陽》和吳子牛版《南京1937》呈現完全不同的風格。以藝術質量論,「黑太陽」自無法與「1937」相提並論,畢竟前者從公司到主創都似乎是電影界的「陌生人」,而吳子牛專攻的就是戰爭題材。不過,若論影片的感染力,或者再具體點,兩片可能引起的觀眾的情感體驗,前者要略勝一籌,因為導演把商業片中的煽情、鋪排手法「嫁接」到戰爭題材上,把戰爭場面表現得是相當血腥和聳動,以至於我看的時候許多場面不敢直面,不停地點「快進」鍵越過。其中很多殺人場面是直接按照歷史資料照片進行的「現場重現」,把殺人場面和歷史照片重疊的手法也值得稱許。

與「1937」的戲劇式不同,「黑太陽」更象是一部紀錄片,雖然也有貫穿的人物(一個戴著長命鎖的中國男孩),可是這一線索並不清晰,表現的篇幅也很少。影片主要是由兩部分鏡頭組成:演員表演的屠城場面,資料影片片段及資料照片,此外不時出現的旁白和字幕更使影片的記錄性得到強化。

影片的結尾微言深意,值得注意:男孩的奶奶為了救他,引火與日本鬼子同歸於盡。死裡逃生的孩子獨自走在深夜裡濕漉漉泛著白光、死氣沉沉的大街上,與另一個中國孩子擦肩而過,兩個孩子沒有對話,對視一眼又各自走路(這大概就是「道路以目」的現代圖解),鏡頭是從上到下,又從下到上的運動,十分漂亮。戴著長命鎖的孩子,穿著厚厚的棉衣,象一隻小小的圓桶向前走著,雖然他看起來那麼渺小、那麼孤單、那麼無助,可是,無論如何,他去的方向,已經是一片微微發白的晨曦了。這是片中設計最好的一個鏡頭。這部影片,讓人想起抗戰時期,內地的電影人奔赴香港,拍攝《孤島天堂》之類抗戰電影的時候了,相隔大半個世紀,「黑太陽」與他們遙相呼應。

2009年兩部南京大屠殺題材的電影,《南京!南京!》和《拉貝日記》幾乎公映,這種情況已是影史上的第二次。14年前的1995年,台灣製造、吳子牛執導的《南京1937》上映,和香港製造、牟敦芾導演的《黑太陽——南京大屠殺》也幾乎同時問世,只是後者未能在內地公映。對此,導演牟敦芾迄今耿耿於懷,身為華語電影史上最「惡名昭著」的暴力大導演,他認為被禁原因並非《黑太陽——南京大屠殺》太過血腥暴力,而是為了給吳子牛讓路而已。

1937年12月11日,南京城被圍,中日雙方展開攻守血戰。街巷,日軍瘋狂屠殺手無寸鐵的中國百姓;中山門,日軍殘酷地屠殺俘虜。日軍第六師團長谷壽夫在中華門說:『我們是第一個攻佔南京的部隊,必將載入史冊!』他命令解除軍紀三天,並說所有的中國女人都是慰安婦。日軍第十六師團團長中島今朝吾率部進入國民政府。他在蔣委員的辦公室里設立了自己的司令部。南京正式淪陷。

事實上,牟敦芾的電影永遠有是否應該禁映的爭議,審查部門和社會輿論一直不能接受他搞太多的變態暴力,但牟敦芾堅持認為只有渲染真實的獸性才能突出自己一直要表達的政治社會性,這也是自己影片最大的價值——只可惜,面對毫不掩飾的極度暴力場面,觀眾除了生理和心理的極度雙重不適,恐怕沒幾個人在意編導的苦心,所以牟敦芾註定要背負「惡名」載入影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