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14年上半年哪一部電影被稱為中國版《盜夢空間》
《催眠大師》里的「催眠」也有幾個步驟,也因此影片被冠以「中國版《盜夢空間》」之稱
『貳』 2014上半年哪一部國產電影被稱為中國版的盜夢空間
是催眠大師。它以其縝密的劇情設計和高智商燒腦的推理環節以及完美的節奏把控,被不少媒體贊為中國版的《盜夢空間》。
如果有什麼問題的話~可以繼續向我提問
---------------------------------------------
---如果滿意
記得
及時採納
謝謝------
---------------------------------------------
『叄』 好像有幾部被稱為「中國版」的盜夢空間的國產電影
《青魘》
《李獻計歷險記》
《超時空要愛》
《催眠大師》
《記憶大師》
《你好瘋子》
《神探》
『肆』 《盜夢空間》最後結局是什麼意思 陀螺一直沒有停,是在夢境中嗎
問題是片尾陀螺有沒有停下,其實也就是討論最後柯布有沒有回到現實。
直接從陀螺推測有道理,還有一個比較隱晦的但很符合邏輯的方法,就是看柯布手上的戒指 。
所有夢里的場景(包括一場回憶),柯布手上都有戒指,所有現實場景,柯布手上都沒有戒指。
柯布過關回家時手上並沒有戒指,所以可知是回到了現實,陀螺會停止。
目前對於結局的談論有很多種,但是筆者最傾向的一種結局是男主角在最後還是在夢中,他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夢裡面,筆者認為只有這樣,才能最合理的解釋片中發生的一切。主要論據如下:
1、 夢是無規則,在夢里什麼都可能發生。片中關於夢的規則都是男主角給我們下的定義來混淆我們的判斷。因此,要認清現實還是夢境,我們首先就要跳出影片給我們的一些夢的規則的束縛。這些規則,不過就是夢的一部分。
2、 在夢里,是沒有物理規則束縛的,陀螺在夢里也不按物理運動規則。其實在影片中,男主角在引導女學生造夢境的時候就已經闡明了這個觀點。因此,男主角關於夢境圖騰——陀螺來分辨現實還是夢境不過是影片的一個幌子,也是混淆視聽的工具,究竟是倒下還是旋轉,其實還是男主角自身意識決定的,因為他還在自己的夢里。
3、 影片交代在夢里,遇到的路人都是作夢人潛意識的反應,包括男主角的妻子、以及突然出現的火車,這些都說明真正做夢的是男主角本人。而影片一直在混淆觀眾,告訴我們不是在男主角的夢里,是在其他人的夢里,但是在其他人的夢里是不應該出現男主角的潛意識的,這和影片開始交代的規則是矛盾的。因此,從這個角度我們可以證明,其實我們一直都是在男主角的夢里。
4、 從男主角妻子梅爾的出現也可以解釋男主角才是真正的作夢人。為什麼梅爾總是會出現在男主角的夢里,我們可以這樣解釋,其實一直生活在夢里的人不是梅爾,而是男主角自己。真相是男主角一直沉迷在夢里不能自拔,而梅爾一直在嘗試進入到男主角的夢里,通過各種方法來破壞男主角的計劃,就是為了喚醒男主角。在第四層夢里,梅爾說的話就能說明這一點,她告訴男主角,回頭看看孩子,其實孩子的臉一直都是能看到的,而是男主角一直在暗示自己孩子的臉是看不到的,而這個時候,影片又將是否能看到孩子的臉作為現實和夢的依據之一植入觀眾的思維,以達到混淆視聽的目的。而其他解釋似乎都不能解釋清楚。如果你一直跟著影片給你的陀螺和孩子的臉作為辨別夢的依據,那麼你就上當了。
5、 再重申一次夢的無規則性,夢是無規則的,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而在影片中,在夢里有個關鍵規則就是只有穿越才能回到上一層夢境,如果人死了便只能在潛意識的邊緣,而無法醒來。其實,這是影片中對夢的規定。但是在第三層夢的時候,齊滕其實已經死了,按照這個邏輯,齊滕是不能再進入第四層夢的。影片卻在第四層的時候交代男主角遇到了已經蒼老的齊滕,而最後男主角和齊滕都回到了飛機上,這是和影片中關於夢的規則相矛盾的,唯一合理的解釋,其實就是男主角還是在夢里,一切皆有可能。
拓展內容:
《盜夢空間》是一部由克里斯托弗·諾蘭執導,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約瑟夫·高登-萊維特、艾倫·佩姬等主演的動作、冒險、科幻片,於2010年9月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該片主要講述了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扮演的造夢師,帶領約瑟夫·高登-萊維特、艾倫·佩姬扮演的特工團隊,進入他人夢境,從他人的潛意識中盜取機密,並重塑他人夢境的故事。
2011年,該片獲第37屆土星獎-最佳科幻電影獎;克里斯托弗·諾蘭憑借該片獲得第37屆土星獎-最佳導演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