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產電影 » 中國80年代的經典電影
擴展閱讀
7273電影網 2025-04-12 23:07:48
迪斯尼電影恐龍國語版 2025-04-12 23:07:40
韓國電影考試考到檢察官 2025-04-12 23:05:58

中國80年代的經典電影

發布時間: 2025-04-12 03:54:48

A. 八十年代三十部國內經典電影有哪些

八十年代三十部國內經典電影有:

《苗苗》《紅牡丹》《巴山夜雨》《等到滿山紅葉時》《第二次握手》《廬山戀》《戴手銬的旅客》《天雲山傳奇》《月亮灣的笑聲》《喜盈門》《被愛情遺忘的角落》《知音》《漩渦里的歌》《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北影版)》;

《駱駝祥子》《牧馬人》《人到中年》《少林寺》《赤橙黃綠青藍紫》《城南舊事》《快樂的單身漢》《咱們的牛百歲》《青春萬歲》《大橋下面》《人生》《高山下的花環》《黃山來的姑娘》《芙蓉鎮》《紅高粱》《庭院深深》。

1、《苗苗》

《廬山戀》是1980年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由黃祖模執導,張瑜、郭凱敏主演的風景抒情故事片。影片講述了一位僑居美國的前國民黨將軍的女兒周筠回到祖國廬山游覽觀光,與中共高乾子弟耿華巧遇,兩人一見鍾情並墜入愛河的故事。2018年8月18日,被評為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十大優秀愛情電影。

B. 八十年代經典國內電影有哪些

80
《廬山戀》
《巴山夜雨》
《天雲山傳奇》
《苗苗》
美術片《三個和尚》

81
《鄰居》
《被愛情遺忘的角落》
《西安事變》
《月亮灣的笑聲》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傷逝》
《子夜》
《喜盈門》
《沙鷗》
《知音》
《南昌起義》
《阿Q正傳》

82
《人到中年》
《駱駝祥子》
《城南舊事》
《駱駝祥子》
《牧馬人》
《逆光》
《風雨下鍾山》
《孔雀公主》
《一盤沒有下完的棋》
《茶館》
《泉水叮咚》
美術片《鹿鈴》

83
《鄉音》
《廖仲愷》
《血,總是熱的》
《大橋下面》
《秋瑾》
《十六號病房》
《再生之地》
《李冰》
《毛澤東》
《四渡赤水》
《不該發生的故事》
《候補隊員》
美術片《鷸蚌相爭》

84
《紅衣少女》
《高山下的花環》
《邊城》
《黃山來的姑娘》
《譚嗣同》
《黃土地》
《雅馬哈魚檔》
《雷雨》
美術片《火童》

85
《野山》
《日出》
《黑炮事件》
《絕響》
美術片《金猴降妖》

86
《孫中山》
《芙蓉鎮》
《血戰台兒庄》
《山林中頭一個女人》

87
《老井》
《紅高粱》
《人鬼情》
《井》
《孩子王》
《山雀兒》

88
《晚鍾》
《歡樂英雄》
《陰陽界》
《棋王》
《大喘氣》
《瘋狂的代價》
美術片《山水情》

89
《開國大典》
《百色起義》
《庭院深深》
《哦,香雪》

C. 十部八十年代鄉村電影, 部部是經典成了標桿

一、《甜蜜的事業》,上映於1979年,北影廠出品,豆瓣評分7.2
這是一部朴實的電影。也是一部給人感覺非常美好的農村題材的影片。
影片的導演是謝添。這是一個很有想法的電影工作者。1979年,他想拍一部農村題材的電影,反映當時的農村風貌和人們的思想變化。為了拍好這部電影,謝添不斷進行調查訪問,發現在當時的農村,「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依然普遍,於是就選擇了這個切入點。
那時的電影工作者,從不會「閉門造車」,而都會深入生活,到火熱的現實生活中,去吸取養分。
所以《甜蜜的事業》才會那麼生活化,才會那麼接地氣。然後謝添又通過輕松幽默的表達方式,將所要傳遞的思想融入到生動有趣的情節中,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
如今回頭看,這仍是一部難得的好電影。導演的創作態度認真嚴謹,但表現手法卻大膽活潑。謝添在影片中對「蒙太奇」手段進行了新的嘗試,其中慢鏡頭的運用和「男追女」的橋段,都令觀眾耳目一新。
演員們的表演也很成功,扮演唐二嬸的馬琳,雖是豫劇演員出身,但在鏡頭前的表現卻自然流暢,細膩傳神的表演令人叫好。
而李秀明扮演的唐招娣,和李連生扮演的田五寶,都是那麼的純真美好。尤其是李秀明,那比陽光更燦爛的笑容,使她迅速成為了更多觀眾心中的女神。
《甜蜜的事業》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記憶——兩首動人的插曲至今廣為流傳,五寶追招娣的鏡頭,以及那條飄逸的紅紗巾,也成為我們腦海中,難以忘記的畫面。
還有那個時代的人,多麼淳樸啊,每個人呈現出一種積極樂觀、蓬勃向上的精神狀態,多麼令人羨慕啊。
目前這部電影的豆瓣評分是7.2分,明顯是給少了。
二、《喜盈門》,上映於1981年,上影廠出品,豆瓣評分8.2
1980年,各家電影廠開始主抓農村片。這期間拍攝出了大量農村題材的好電影。《喜盈門》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但各位有所不知的是,這部電影的編劇和導演,都是「新手」。編劇辛顯令是第一次寫電影劇本,而導演趙煥章也是第一次獨立執導影片。我想,也許正因為都是「新手」的緣故,所以他們在創作期間,就格外認真,從劇本創作,到演員選擇,再到布景設計,全都做到貼近生活,突顯真實。
他們都想竭盡所能,為觀眾呈現一部充滿喜慶氛圍的農村題材的好電影。
影片上映後,趙煥章心情忐忑。他專門拿了個小本,來記錄觀眾觀影時笑的次數。結果,越到鄉下,觀眾們笑的次數就越多。尤其到了鄉村,一部片長100分鍾的電影,村民們竟笑了170多次。這下,趙煥章心裡的石頭才落了地。他心想,這部電影,算是成了。
一個心裡裝著觀眾的創作者,他的電影,又怎會沒人看呢?
《喜盈門》最終憑借鮮明的人物形象、生動的語言、觀眾所喜聞樂見的幽默風格以及充滿鄉土氣息的音樂,而獲得了第五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和第二屆金雞獎榮譽獎。楊紹櫚獲得了金雞獎最佳音樂獎。
此後,趙煥章又執導了《咱們的牛百歲》、《咱們的退伍兵》等眾多農村題材的好影片,不僅獲獎無數,而且觀眾都愛看。
如今,這部電影豆瓣評分8.2分。
它無疑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就包括現在的年輕人,偶爾翻看這部電影,也仍是贊不絕口。
對影片所表現出來的真誠態度,對導演的手法,對王玉梅、於紹康、溫玉娟、王書勤、張亮、馬曉偉、洪學敏等演員的表演,也都給予了充分肯定。
一部上映於40多年前的農村片,為何如此受歡迎?我覺得這是現在的電影工作者應該深思的一個問題。
三、《月亮灣的笑聲》,上映於1981年,上影廠出品,豆瓣評分7.6
《月亮灣的笑聲》無疑也是1981年上映的一部優秀的農村題材的好電影。
它好在哪兒?好就好在
「很實在」。
導演的手法很實在,演員的表演很實在。影片中所表現的內容,也都是在農民身邊發生過的事,所以大家看這部電影時,都感覺很親切。
影片通過農民江冒富在不同時期的幾次不同遭遇,熱情謳歌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農村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影片以輕喜劇的形式呈現。盡管創作者們在某些細節的處理上進行了適度誇張,然而因為全部素材都來源於生活,所以還是讓大家感覺到無比真實生動。
影片另一個成功之處,在於演員的選擇。
尤其是張雁和仲星火兩位老演員,簡直將農民形象給「演活了」。
在這里我們重點說一下張雁這位演員。這是一位朴實的演員,低調的藝術家。他來自鄉村,對農村生活想到熟悉和了解。然而為了演好江冒富這個角色,他還是再次進入農村,住到老鄉家,去感受和體會人物在真實環境下的心理狀態。而在表演中,他也摒棄許多技巧,而是從生活出發,真實再現人物的情感。
片中有好幾場戲,都令我們難以忘記,如冒富大叔聽訓時的誠惶誠恐,如他砍樹時的悲憤和絕望,都被張雁通過傳神的表演,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達到了與觀眾產生共鳴的效果。
而張雁質朴的外形,略帶憨厚的性格,也為他塑造江冒富這個角色,提供了幫助。以至於當他帶妝出現在拍攝現場時,許多當地的村民,都以為他是一位真正的老農呢。
仲星火演過許多農村戲,《李雙雙》就是其中的一部。他所塑造的喜旺哥,已經成為一個經典的銀幕形象。按理說演農村人,對於他來說,是他手到擒來的事情。然而在《月亮灣的笑聲》中,他卻以嚴謹的創作態度,演繹了一個與喜旺哥截然不同的農民形象。他通過惟妙惟肖的表演,將慶亮這個眼界窄、骨頭軟的「牆頭草」,塑造得活靈活現,給觀眾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1982年舉辦的第二屆金雞獎評選中,張雁因在《月亮灣的笑聲》中的出色表演,而榮獲了最佳男主角的稱號。他的照片還登上了當年《大眾電影》雜志的封面。這對於一個長得貌不驚人的演員來說,顯然是一件非常難得是事情。
因為《月亮灣的笑聲》的成功,上影廠於1984年又拍攝了《月亮灣的風波》,由中叔皇擔任導演,張雁、仲星火擔任主演,同樣很受歡迎。目前的豆瓣評分也是7.6分。
四、《飛來的女婿》,上映於1982年,上影廠出品,豆瓣評分7.6
1982年我國也出品了眾多優秀的農村題材的電影,如《陳奐生上城》、《山道彎彎》等都很不錯。然而沒想到的是,豆瓣評分最高的,竟然是並不怎麼十分出名的《飛來的女婿》。
這部電影同樣由上影廠出品。與《喜盈門》和《月亮灣的笑聲》相比,它沒有產生那麼大的影響力,但為啥觀眾都愛看?雅清覺得,它一定有它獨到的地方。
首先它具有濃郁的喜劇氛圍。但它並沒像《鄉村愛情》等影視劇那樣,依靠誇張的不協調的肢體動作,和裝瘋賣傻來吸引觀眾、製造笑點,而是通過巧合、誇張、誤會等藝術手段,使得劇情既出乎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合理、完整的故事,是大家喜歡它的一大原因。
另外演員們的表演,也有諸多可圈可點之處。陳述作為上影廠的老戲骨,一向是以塑造反派角色而著稱的。然而這一次,他卻扮演了一位老農民的形象。無論從外形、氣質還是表演方式,都與《渡江偵察記》中的敵參謀長,截然不同。體現了一個專業演員的可塑性。
還有李玲君、高淬、吳雲芳幾位女演員,也將各種的角色扮演得活靈活現。尤其是在劉家喝喜茶時,你來我往的那場戲,簡直就跟生活中一模一樣。
同時,很多觀眾還因為這部電影記住了陳鴻梅。她在影片中扮演女主角小蘭,表演很是自然生動,沒有漂亮女演員大多都很矯揉造作的習慣和毛病。總之,
影片的總體風格就是朴實、自然,給人的感覺,耳目一新。
五、《咱們的牛百歲》,上映於1983年,上影廠出品,豆瓣評分7.6
又一部上影廠的作品。不得不說,在80年代,上影廠製作的優秀農村題材的電影,實在是太多了。
導演依然是趙煥章。他顯然是拍攝農村題材的大咖,我覺得在這方面,連謝晉也比不了,更別說張藝謀、陳凱歌等後輩了。跟之前拍過的《喜盈門》相比,這部《咱們的牛百歲》,鏡頭運用更為成熟,人物形象也更加鮮活。演員們的表演,還是一如既往地貼近生活,極具煙火氣。
這部電影的原作者袁學強也是從小就生活在農村,對身邊發生的事很熟悉,寫出來的東西也都有根據。導演趙煥章因為拍攝了《喜盈門》,所以積累了創作農村題材電影的經驗,並將其運用到了《咱們的牛百歲》中,再次獲得成功。
直到現在,影片中的許多細節都令我們記憶猶新。如懶漢田福砸鍋、菊花和秋霜對罵、還有牛百歲勸說天勝時的苦口婆心等,都像是昨天才發生的事情一樣。
這部電影上映後,同樣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那麼它好在哪兒?
首先影片的風格充滿鄉土氣息,濃郁的鄉村風撲面。
而來不像現在的影視劇,大多脫離現實生活太遠。
其次人物形象性格鮮明,
雖然是群戲,但每個角色都有記憶點,能讓觀眾迅速牢記。
另外演員的表演為影片增色不少。
王馥荔、陳裕德和丁一,在裡面的表現尤為突出。
只是現在,像這么朴實細膩又生動鮮活的農村電影,哪裡還看得到哦。
六、《鄉音》,上映於1983年,珠影廠出品,豆瓣評分7.5
胡炳榴是另外一位拍攝農村題材影片的大咖。可惜他已經去世了。
胡炳榴從4歲到14歲,都是在農村長大的,所以他對鄉村田園充滿感情。因此他後來所拍攝的《鄉情》、《鄉音》和《鄉民》等,才會那麼生動、靈動,充滿深情。觀眾也都愛看。
《鄉音》是胡炳榴執導的「田園系列」的第二部,上映於1983年。在這之前,他所執導的《鄉情》已經獲得巨大成功,影片獲得了一系列大獎。然後胡炳榴再接再厲,拍攝出了這部《鄉音》。
電影表現的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人物關系也很簡單,也沒有特別強烈的矛盾沖突,但為啥觀眾還是很喜歡?我想,原因有二,一個是我們感受到了胡炳榴那真誠的態度,和對作品投入的真摯情感。一個是,通過電影,讓我們對一些現實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刻的反思。
這部電影拍得無比細膩,溫情如水的故事,通過情真意切的表達,達到了震撼人心的目的。
另外演員們的表演也很生動。扮演女主角陶春的張偉欣,為了讓自己在氣質上更貼近農婦,而專門到農村去生活了一段時間。而扮演明漢的陳銳,在開拍之前,就到油榨坊去體驗過生活。在實拍時,他為了更像農民,抓起機油和泥土就往身上抹。這樣的創作精神,在現在的演員隊伍,已經非常少見了。
1984年,金雞獎評選,該片獲得最佳故事影片獎。而影片中所流淌的鄉村韻味,至今都令觀眾為之陶醉。
七、《生財有道》,上映於1983年,北影廠出品,豆瓣評分7.9
這又是一部謝添執導的作品。所謂「大師一出手,就知有沒有」。謝添果然出手不凡。60年代他拍出過《錦上添花》,70年代拍出過《甜蜜的事業》,80年代又拍出了《生財有道》這樣的老少皆宜的農村影片。
其實當時正是眾多農村題材的電影層出不窮的時期,為何謝添的這部《生財有道》能夠脫穎而出?
雅清覺得,
一、故事很工整。
用歡喜冤家作為切入點,將新思想新觀念融入到一個個細小的故事中,又有趣又好玩,又合情合理,讓觀眾不由自主地笑,又不知不覺地接受「大道理」,很巧妙。
二、謝添的功力。
他總能將農村的那種家長里短的小事兒,拍得生動質朴有趣。他用鏡頭和剪輯的手法營造喜劇效果的手段,實在高明。
三、演員的表演。
那可真是「錦上添花」啊。
有人說,可以將《生財有道》看做是《錦上添花》的續集。我想,這主要是因為,《錦上添花》的主演趙子岳和凌元,又都出現到了《生財有道》中。另外再加上陳強,更加「笑料百出」。那可真是「喜上加喜」啊。
幾位老戲骨的表演實在精彩,趙子岳和陳強碰撞在一起的化學反應也很奇妙,似乎自然而然就會產生無數的笑料。陳強將一個固執的父親形象塑造得太鮮活了。而看到年輕時的蔡明時,大家也覺得眼前一亮。
不得不說,1983年,那可真是農村電影的高峰期啊。可是現在,怎麼農村電影就不見了呢?
八、《人生》,上映於1984,西影廠出品,豆瓣評分8.4
80年代中期,吳天明攜《人生》這部電影橫空出世。
這部電影讓我們看到了西北黃土高坡的天空是那麼湛藍遼遠,讓我們看到了西北漢子是那麼淳樸善良,讓我們感受到了那份真實而自然流動的美。同時,也讓我們體會到了吳天明那獨特的藝術創作手法,和他對《人生》這部作品所傾注的深厚情感。
這部電影上映後,榮獲第八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最佳最佳女演員獎,榮獲第五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音樂獎,榮獲新時期十年電影獎最佳故事片獎。觀眾好評如潮。
太多人從這部影片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就像高加林一樣,苦苦掙扎在夢想和現實之間。
為了拍好這部電影,吳天明曾經隨原著作者路遙,兩次深入到陝北體驗生活。開拍之前,他又帶著主演周里京和吳玉芳等到陝北去和當地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通過認真觀察,使得演員們終於找到了角色所應該有的感覺,使他們在塑造人物時,就更加「胸有成竹」。
我在這里想要說的是,
也正是因為吳天明等藝術家這樣嚴肅認在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所以才能拍出像《人生》這樣的好作品。
直到現在,它仍被年輕的觀眾奉為經典。豆瓣8.4的高分,就是最好的說明。
當然吳天明那過人的才華,也通過這部電影體現得淋漓盡致。無論是故事,還是人物形象,還是場景的設置,全都那麼朴實、自然,展現得從容不迫。他那種將所有的風土人情、人文風俗、人生哲理全都游刃有餘地呈現到銀幕之上的氣度,可不是每個導演所能達到的。所以說《人生》不僅是中國最好的農村電影之一,更是中國最好的電影之一。
九、《笨人王老大》,上映於1987年,北影廠出品,豆瓣評分8.8
在時間過去了30多年後,這部電影終於得到了更多觀眾的認可。這是一件好事情。也說明,
真正的好作品,無論時間過去多久,總會被人發現的。
後來,有年輕的網友問,是不是因為電影的片名太「土」,所以當年沒人注意這部佳作?我想也許會有這個原因在裡面。另一個原因是,當時,已經很少有觀眾再走進影院看電影了。所以對於好電影的遺漏,也是有的。
是的,《笨人王老大》的確是一部被眾多人所忽視的好電影。好在哪裡呢?
好在朴實無華,好在劇情合理,好在演員表演真實,好在影片的內容,能夠與觀眾產生強烈的共鳴。
影片一開始,基調是輕快的,然而越到後面,就越是壓抑。因為特殊時期到來了,顛倒黑白的日子裡,一切都變了。王老大這個老實、本分又勤勞的男人,日子越過越窮不說,還倒欠了生產隊幾十塊錢。最終為了能讓孩子穿上件厚衣服,他迎著風雪去砍柴,不慎墜入山谷摔死了。
許多人看這部電影,眼淚都一直在眼眶裡打轉。用喜劇的形式來講述悲劇的故事,其實是最能打動人的。另外,這部電影很寫實,同時內容發人深省。我覺得電影除了寓教於樂之外,還有一個功能,就是記錄歷史。顯然《笨人王老大》做到了這一點。
十、《芙蓉鎮》,上映1987年,上影廠出品,豆瓣評分9.2
有人說,《芙蓉鎮》這部電影,對於新中國的電影史來說,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也是世界電影史上的一部不朽佳作。
導演謝晉通過電影語言,生動地為我們展現出了一幅中國農村的社會風俗畫,奏響了一曲凄美婉轉的山野民謠。他將古華筆下的文字變成了畫面,使小說中的人物,一個個地鮮活於銀幕之上。
謝晉作為藝術創作上十分老練和成熟的大導演,他希望能將這部《芙蓉鎮》拍成一部既有教育意義,又有娛樂效果,同時還具有警示功能的「大作品」。而顯然,他做到了這一點。
為了實現自己的這個願望,他可以說費盡心血。單是尋找合適的外景地,就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行走了一萬多里的路程。最終選定了湖南的王村,作為「芙蓉鎮」的外景地。
而對於演員的要求,他更加「嚴苛」,要求所有演員包括劉曉慶這樣的大明星在內,一律都要體驗生活。而這樣的結果是,所有演員出現在鏡頭前時,就已經變成了劇中人物的狀態。劉曉慶在片中所呈現的熟練地舀豆腐的動作,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練就是。
《芙蓉鎮》成了謝晉的又一部力作,成了標桿。
而每一部成功作品的背後,其實都隱藏著創作者們太多的付出和辛勞。而現在的編導們,如果都拿出這樣精益求精的態度來,又何愁作品不優秀呢?

D. 80年代26部經典電影,隨便想起一部都令你感慨無限

八十年代的中國出產了多部電影,至今令人難以忘懷,成為一代人永不磨滅的記憶。本文盤點了26部經典電影劇照,帶大家一起重溫那一段美好的電影歲月。
1. 《好事多磨》經典劇照
,1980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龔雪、郭凱敏主演。
在這部電影中,兩位主要演員的表演很本色很真實很生活,非常成功。影片上映以後,票房是當時全國第三位,龔雪也因此紅透了半邊天,收到很多觀眾來信。
《好事多磨》龔雪 郭凱敏
2. 《廬山戀》經典劇照
,1980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張瑜、郭凱敏主演。
在這部電影中,寄託著整整一代人的愛情旗幟與情懷,是我國電影史上一個永遠的傳奇,不僅展現了廬山的秀麗風光,同時也表達了當時我國青年純潔而含蓄的情感嚮往,被譽為新中國「純美」電影的代表作之一 。
影片曾獲得第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第4屆電影百花獎。
《廬山戀》張瑜 郭凱敏
3. 《親緣》經典劇照
,1981年由西安電影製片廠拍攝,徐敏、劉冬主演。
這部影片的畫面淡雅、清新、柔美,給人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印象。
影片使人們感受到這種雖然是思念、哀愁、分離之情,卻極為強烈地沖擊著心靈,不禁使人從內心迸發出這樣的呼喚:祖國,母親,同是炎黃子孫。
《親緣》徐敏 劉冬
4. 《他們在相愛》經典劇照
,1981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達式常、肖雄主演。
影片講述了一個時代過去後的人群承受著巨大的痛苦,懷抱著對未來的期許,終於得到了幸福。影片中的演員們,是如此的美麗動人和純真,讓人記憶猶新。
《他們在相愛》郭旭新、達式常、徐玉順、肖雄
5. 《孔雀公主》經典劇照
,1982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唐國強、李秀明主演。
這是一部抒情的具有濃郁民族特點的神話故事片,詩意的畫面反映了傣族人民獨特的生活習俗,深情含蓄地刻畫了公主優美的形象。
影片的特技分量很重,變幻多端的畫面非常吸引人。
《孔雀公主》唐國強 李秀明
6. 《誘捕之後》經典劇照
,1982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姜黎黎、梁同裕主演。
這部電影以抗日戰爭為時代背景,給人們留下的印象很深。「你生如閃電,逝如火花,待紅葉遍地,魂游天涯」,影片中的這句話令人永生不忘。
《誘捕之後》姜黎黎、梁同裕
7. 《三家巷》經典劇照
,1982年由珠江電影製片廠拍攝,孫啟新、葉雅誼主演。
影片的故事情節清新自然,以男女的婚戀為線索,社會變革做內核,展現了一個時代的風貌。
《三家巷》孫啟新 葉雅宜
8. 《筆中情》經典劇照
,1982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王薇、趙靜、朱碧雲、張閩主演。
這是一部彩色古裝輕喜劇影片,在當時一經公映便好評如潮。
在影片中,不論布景還是服裝,都非常貼近劇情,演員的演技也是爐火純青。時隔多年,再次重溫此影片,仍倍感親切。
《筆中情》張薇 朱碧雲 張閩 趙靜
9. 《牧馬人》經典劇照
,1982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朱時茂、叢姍主演。
這部電影很有味道,當時上映之後口碑一片大好,無論是內容還是藝術形式,都算得上上乘作品,今天的年輕人應該認真地欣賞一下這部影片。
《牧馬人》朱時茂 叢姍
10. 《駱駝祥子》經典劇照
,1982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張豐毅、斯琴高娃主演。
影片講述了祥子作為掙扎在生死線上的人力車夫,歷經三起三落,他秉著「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哪天就實現了呢」的信念,為之拚命努力著。
《駱駝祥子》張豐毅 斯琴高娃
11. 《赤橙黃綠青藍紫》經典劇照
,1982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姜黎黎、方舒主演。
這是一部20世紀80年代典型的主旋律電影,通過幾個不同性格的年輕人之間的愛情、友誼、信念的沖突,告訴人們只有投入到時代改革的洪流中,人生才有意義。
《赤橙黃綠青藍紫》方舒、姜黎黎
12. 《傲蕾·一蘭》經典劇照
,這部電影拍攝於1978年,張玉紅、仲星火、童芷苓等主演,是上影廠在1979年作為向國慶30周年獻禮的一部影片。
影片講述的是十七世紀中葉,達斡爾族女英雄傲蕾·一蘭率領自己的部落,聯合我國各民族,與入侵的俄寇血戰到底的英勇故事。
《傲蕾 一蘭》張玉紅
13. 《苦戀》、又名《太陽和人》經典劇照
,1980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劉文治、黃梅瑩主演。
該電影講述了從國外歸來的著名畫家凌晨光的藝術、斗爭生涯,著重表現了他對祖國、對人民的深厚感情和酷愛,猶如一個苦苦的戀人。
《苦戀》劉文治 黃梅瑩
14. 《白蓮花》經典劇照
,1980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由吳海燕主演
影片講述的是江湖女俠白蓮花在黨的教育下成長為一名紅軍戰士,最後陷入敵人包圍寧死不屈而壯烈犧牲的故事。
這部由吳海燕主演的電影可能不似同年張瑜的《廬山戀》那般大的影響,但它生動的人物、豐富的情節也足以稱之為經典。
《白蓮花》吳海燕
15. 《杜十娘》經典劇照
,1981年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潘虹、佟瑞敏主演的古裝愛情片。
這個電影改編自馮夢龍所著的《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講述了京城名妓杜十娘痴戀書生李甲,隨其從良,不料李甲始亂終棄,杜十娘怒斥負心人後投江自盡的故事。
這是中國大陸的電影人第一次把杜十娘的故事改編成劇情片,上映時影片的拷貝量達到了全國第一。
《杜十娘》潘虹
16. 《紅牡丹》經典劇照
,1980年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劇情片,姜黎黎、孫樹林領銜主演。
「啊,牡丹!百花叢中最鮮艷;啊,牡丹!眾香國里最壯觀」
這是電影《紅牡丹》的主題曲《牡丹之歌》,由喬羽作詞,呂遠、唐訶作曲,蔣大為演唱。直到今天,當《牡丹之歌》的旋律響起來時,許多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腦海里,常常會閃過電影中那個身著披風,手執長鞭,策馬疾行的江湖俠女紅牡丹的颯爽英姿。
《紅牡丹》姜黎黎
17. 《神秘的大佛》經典劇照
,1981年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出品的一部懸疑、驚險、動作故事片。劉曉慶、張順勝、管宗祥、葛存壯等聯袂主演
該片講述了解放前夕,在四川樂山,以海能法師、夢婕和歸國華僑司徒俊為代表的一批愛國志士保護佛財的故事。
這部影片當時的拍攝成本只有十幾萬元人民幣,但它卻創下上億元的票房收入(當時電影票的票價是1毛5一張)。引起了巨大轟動
《神秘的大佛》劉曉慶
18. 《小花》經典劇照
,1979年,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由香港導演張執導,唐國強,劉曉慶,陳沖,葛存壯、白莉等主演。
這是一部「妹妹找哥的感人故事,兩首震撼人心的歌曲,三張動人的面孔」
《小花》是幾代人心中難以復制的經典,是國產片中的一朵絢麗之花。它不僅獲得了文化部優秀影片獎,還獲得了第三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最佳女演員、最佳攝影、最佳音樂多項獎。
《小花》唐國強、陳沖
19. 《城南舊事》經典劇照
,由吳貽弓執導,拍攝於1982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沈潔 張豐毅 張閩 鄭振瑤主演
影片改編自林海音的同名自傳體小說,以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北京為背景,用三段故事講述三種離別,主人公英子因為這些離別漸漸長大。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這是貫穿電影《城南舊事》始終的旋律,每當音樂響起,就意味著離別。
《城南舊事》張閩
20. 《胭脂》經典劇照
,1980年浙江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劇情古裝片片,由吳佩蓉、金沙聯合執導,朱碧雲、張志明主演。
故事片《胭脂》,是改革開放後大陸和香港合拍的第一部電影,也是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電影。
1980年《胭脂》在全國公映時,電影拷貝發行量位居全國,超過了當時由張瑜和郭凱敏主演的熱門電影《廬山戀》。
《胭脂》朱碧雲
21. 《郵緣》經典劇照
,1983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桑弧執導,郭凱敏、陳燕華主演的愛情喜劇。
影片以集郵為媒介,描寫了青年工人丁大森與郵遞員周芹一段饒有情趣的故事。
《郵緣》郭凱敏、陳燕華
22. 《知音》經典劇照
,1981年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的歷史傳奇故事片,由華而實編劇,謝鐵驪、陳懷皚、巴鴻執導,王心剛、張瑜、英若誠主演。
影片描寫了民國初年,護國儒將蔡鍔在風塵女子小鳳仙的掩護下,沖破袁世凱的監控,回滇興師討袁的故事。
王心剛、張瑜演繹的蔡鍔小鳳仙,通過一曲《知音》,從拔劍四顧、知音難覓的悵惘,到燈火闌珊、高山流水的欣喜,撥動過無數觀眾的心弦。
《知音》張瑜
23.
《奸細》經典劇照
,1980年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由郝光執導,唐湯民、周麗娜、宋春麗主演
《奸細》周麗娜
24. 《春苗》經典劇照
,1975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出品,是由謝晉、顏碧麗、梁廷鐸執導,李秀明等人主演的一部劇情片。影片講述了江南某大隊婦女隊長田春苗的故事。
這部電影為宣傳中國百萬赤腳醫生,搞好農村衛生事業起到過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而影片中的女主角——赤腳醫生田春苗,曾是廣大赤腳醫生的代名詞。
《春苗》達式常、李秀明
25. 《丫丫》經典劇照
,1979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攝制,由孫羽導演,宋曉英、欒福仁等主演。
影片講述了從小被賣為奴隸的藏族姑娘丫丫與年輕木匠洛桑相愛卻又受到身份限制,痛苦分離,後來成立丫丫兵站。反映了自強不息的農奴在解放軍帶領下與舊勢力作斗爭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宋曉英則憑借著《丫丫》中的「丫丫」(母女兩個角色)與《苦難的心》中的羅玉薇獲得了長影第二屆「小百花獎」優秀女主角。
《丫丫》宋曉英
26. 《最後八個人》經典劇照
,1980年上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遲志強、許瑞萍主演。
影片講述的是我東北抗日聯軍某部警衛團長白雲龍率領剛剛突圍出來的七個人,在茫茫林海,皚皚雪原中艱難地行進,尋求突圍的故事。

E. 八十年代老電影有哪些

1、1988《紅高粱》:色彩鮮明,風格豪放,能把野合拍的如此唯美的也只有張藝謀了!
2、1987《末代皇帝》:用獨特的視角展現末代皇帝的一生,還獲得第60屆奧斯卡最佳影片
3、1987《芙蓉鎮》:反映的是建國後小人物的命運,說教意味不重,卻十分感人!
4、1985《黃土地》:陳凱歌和張藝謀在25年前的第一次合作,經典中的經典!
5、1983《城南舊事》: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中國的變遷,角度很新穎,故事也很棒!
6、1982《茶館》:根據老舍作品改編,情節真實緊湊,各路大腕實力加盟共創經典!
7、1982《少林寺》:武打電影的里程碑,沒有特效全靠真實地武打動作,是時代的印記!
8、1982《三個和尚》:由民間諺語改編的動畫片,運用了很多當時很頂尖的動畫技術!
9、1980《廬山戀》:號稱中國第一部吻戲,是「文革」後第一部表現愛情題材的電影!

F. 這5部80年代的經典影片 ,帶你回到國產片的黃金年代!

80年代的5部經典國產影片如下

  1. 《T省的八四、八五年》

    •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樁發生在1984年的經濟訴訟案,展現了一位普通公民狀告工廠單方面終止合同並最終勝訴的故事。
    • 特點:作品大膽開放,對現實有高度介入,堪稱教材級別的電影,且在當時具有極大的尺度。
  2. 《茶館》

    • 根據老舍同名原著改編,影片以一家小小的茶館為背景,展現了社會各階層人物的生活變遷。
    • 特點:京味十足,演員表現出色,配角同樣精彩,獲得了1983年中國電影金雞獎特別影片獎。
  3. 《黑炮事件》

    • 影片講述了一位愛好下棋的工程師趙書信因丟失一枚黑炮棋子而引發的一系列荒誕事件。
    • 特點:荒誕且黑色幽默,電影構圖、色彩與布景大膽超前,是不可多得的華語佳片。
  4. 《錯位》

    • 影片講述了一位工程師升職為局長後,因工作繁忙而製作了一個機器人代替自己工作的故事。
    • 特點:盡管受限於技術條件與投資,但導演的想像力與拍攝技巧依舊令人驚嘆,觀影體驗不輸現代作品。
  5. 《405謀殺案》

    • 影片圍繞一起謀殺案展開,講述了調查過程及案件背後的復雜真相。
    • 特點:攝影、轉場與剪輯均達到大師水準,節奏緊湊,是一部不可錯過的佳片。

總結:這些80年代的經典國產影片不僅在當時廣受好評,至今仍被視為華語電影的瑰寶。它們各具特色,展現了不同的社會背景與人物命運,是國產電影黃金年代的重要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