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產電影 » 中國戰爭電影感人片段
擴展閱讀
97電影院在線精品免費看 2025-04-16 00:19:08
電影巧巧迅雷資源 2025-04-15 23:57:56

中國戰爭電影感人片段

發布時間: 2025-04-14 15:11:35

1. 尋找一部中國舊戰爭電影,部分內容為:山崖上掛著一個小孩最後還是掉下去了,好像是小女孩,約七八歲,太深刻了

好像是紫日吧。我看過這片子,印象最深的就是小孩掉下去的時候背景是一輪夕陽。

2. 作文:我最喜歡的影視片段400∼450字

我最喜歡的一部電影要說我看過的電影,那可多了:《小兵張嘎》《狼牙山五壯士》《長江七號》……可是最喜歡的電影嘛,讓我好好想想,嗯,《小兵張嘎》可以奪得這頂桂冠。這是一部戰爭電影,我看後深受感觸、受益匪淺。不禁為張嘎而感嘆。
我最喜歡的是這個片段:一天嘎子在家站崗的時候。看見兩個鬼子要進屋裡,為了掩護區隊長和他的戰友們,嘎子叫:「爸爸,倆太君要到咱家來,快到了啊!」。區隊長和戰士們聽見了叫聲,已經做好了准備,鬼子軍官見勢不妙,「哇呀」一聲,轉身就跑。嘎子見鬼子往外竄,急忙把門一關,鬼子隊長的一條腿被絆了一下,身子一栽,跌倒在石階上,他一邊在地上打滾,一邊往外掏出手槍。嘎子一急,忙撲過上去咬住他的手,把手槍搶奪了下來。不一會兒,隊長和戰士反擊成功了。嘎子跟在部隊後頭,不時比試著他從鬼子那兒奪來的手槍,臉上洋溢著一種無比興奮的神情。這個片段令我難以忘懷。
看了這部電影,彷彿置身於那戰火紛飛的激情年代,彷彿聽到了英雄們在戰爭中那鏗鏘有力的步履,彷彿看到了戰士用鮮血和生命抗擊日寇的動人場面,深切地感受到中國人民的愛國熱忱和崇高的民族精神。那如火如荼的戰爭歲月,那可敬可愛的英雄人民,那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那至誠至厚的人格魅力,感人至深,催人奮進。
嘎子的確是一個受人稱贊的勇敢的小男孩,犯了錯誤及時改正,在戰場上英勇地去戰勝敵人,勇敢機智. 剛強, 吃苦耐勞,敢於斗爭,我想他這種精神也可以用於現在的生活和學習中, 不怕困難,不怕挫折,勇於挑戰。他的一言一行,他的可貴精神,很值得我們青少年去學習。

望採納

3. 在電影《集結號》中最能打動你的的是哪個場景

最打動我的是穀子地拎著酒瓶子撲向劉團長墓碑的那一場景。

電影不是以直接的手段來描述士兵們是多麼勇敢,而是通過他們最真實的語言以及神情的刻畫來告訴我們解放戰爭就是一群平凡的人干出的一番大事。如果沒有戰爭,他們就是普通老百姓,這就是戰爭中的英雄。當穀子地在知道劉團長沒有下達吹響集結號命令,拎著酒瓶子撲向劉團長墓碑的那場戲,這也許就是馮小剛想讓觀眾看到一個英雄受了委屈的故事。大家怎樣認為呢?歡迎點贊留言哦。

4. 關於中國戰爭的電影精彩片段觀後感作文

星期三下午,我在網上觀看了《大決戰——遼沈戰役》。這場戰役十分精彩。下面就有我來給你們講一下裡面的劇情簡介吧!要認真看哦!
劇情簡介是:國共內戰時共有三個大戰役,遼沈戰役是第一個戰役,但他造就了共產黨戰勝國民黨的有利條件。一九四八年3月,為了適應解放戰爭形勢的需要,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他們率領了中央機關和解放總部離開了東北,來到了河北省與劉少奇、朱德等相討目前形勢。及時把握住戰略決戰的時機,並決定首戰殘擊已處處困境的東北國民黨軍衛立煌集團,命令東北野戰隊主力南下北寧線。並封閉蔣軍後路。
林虎提出首先攻打長春,來殘滅沈陽援敵之戰役計劃,四八年七月,林彪致電軍委。決定按照毛澤東的意見。南下北寧線作戰。在此期間,蔣介石對東北蔣軍的撤與守,曾反復研究。出於政治利害的考慮,最後決定將主力撤至錦州,等待國際局勢變化。九月十二日,遼紳戰役開始。十月十四日,東野主力向錦州發起總共,僅用三十一小時便攻克錦州,殲敵十餘萬人。接著長春宣告解放。未幾,沈陽、營口亦相繼解放。在東北野戰軍南下北寧線同時,華東野戰軍勝利舉行了濟南戰役,中央軍委決定發起淮海戰役。
我覺得解放軍戰士們十分英勇,不怕敵人的炮火勇敢前進,就是死也還是前進。我們應該學習他們不怕困難,奮發向前,不怕犧牲,不灰心的精神,為祖國媽媽爭得許多許多的榮譽!讓它永遠閃耀!

5. 電影《長津湖》中有哪些讓人感動到淚奔的瞬間

在這部電影中令人感動到淚奔的瞬間簡直不勝枚舉,包括亂石灘中的相互掩護,劉秘書的犧牲,以及楊根思的奮戰。

每年的新年檔,中秋檔,國慶檔幾乎都成為了電影界的沙場,各個電影劇組卯足了勁要在這個黃金時間段裡面發放異彩,而票房和口碑則是決斷一切的利器,雖然今年的中秋檔由於題材過於老套或者出彩的地方不多,所以並沒有激起多少漣漪,然而到了國慶檔卻由於這部影片的出現刷出了歷史新高,可見這部影片的是實力和影響力真的不容小覷,也難怪,本片不僅聚集了三位具有多年戰爭題材經驗的導演坐鎮,還融合了老戲骨加流量鮮肉的搶眼組合,再加上題材立意新穎,感動到哭的瞬間接連不斷,票房成倍增長也就不足為奇了。

三、楊根思的奮戰

無條件的完成人物,無條件的克服困難,無條件的戰勝敵人,這是他站在戰場上支撐他戰斗下去的信念,在冰天雪地中,衣著單薄的楊根思從多人奮戰一直堅持到了孤軍奮戰,在資源即將耗盡的情況下寧願拿起炸葯包與敵人同歸於盡,堅韌的毅力與殊死拼搏的精神實在令人淚目。

6. 《長津湖》感人的幾個片段有哪些

1、伍千里與梅生對話

抗美援朝戰爭的激烈程度遠超想像,然而種種艱難險阻都沒能壓垮戰士們鋼鐵般的意志。戰士們不僅要應對槍林彈雨,而且要抓住時機發起反攻,難度系數可想而知。

在強大的敵人面前,沒有人輕言退卻。即便槍彈壓境,實力對比懸殊,戰士們依然堅守陣地,克服萬難與敵人作戰。影片里梅生說了一句很感人的話:「這場仗如果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要打」。革命先輩們拋頭顱,灑熱血守護祖國江山,我們更應珍惜如今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2、談子為教導伍萬里

長津湖戰役中,我軍需要面對裝備精良且聲勢浩大的美軍武裝部隊,所有人全力以赴應對這場戰役,沒有人就此退縮。

在戰勝北極熊團以後,談子為對伍萬里說:「沒有凍不死的英雄,更沒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軍人的榮耀。」 一番對話良苦用心,談子為也在暗中觀察著伍萬里,確定對方是可以栽培的對象,毫無保留地給予諄諄教導,為伍萬里上了一堂新課程。

3、食物對比

在電影中,關於美軍和我軍吃飯的對比,也是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當時正值感恩節,美軍那邊吃的是火雞、罐頭、大魚大肉,還可以喝到咖啡,各種食物應有盡有。

我軍七連在雪坡上休息時,戰士們只能小心翼翼從口袋裡掏出又小又黑的土豆來吃。伍萬里咬了一口根本咬不動,還因為太硬,被崩掉了一塊牙。

4、記錄戰友犧牲的本子

電影中伍千里有一個隨身攜帶的小本子。上面記錄著七連將士的名字、出生年月、犧牲地。

如果有人犧牲,伍千里便會在上面畫上紅色框框。這個本子上,也有很多小細節。有一位戰士出生於1935年8月,犧牲時才15歲。

5、伍萬里犧牲

在影片中,易烊千璽飾演的伍萬里和吳京飾演的伍千里是親兄弟。伍萬里從一個吊兒郎當的小混混,在伍千里的教導下,不斷成長。伍萬里詢問大哥是如何犧牲的。

伍千里說道:「大哥下半身都炸沒了……」

「大哥說冷,他的嘴唇是醬紫色,然後讓我幫幫他。

「他的腸子,我怎麼塞都塞不回去。

雖然是伍千里的回憶,但從他的敘述中,可以感受到大哥犧牲時,他的痛苦和難過。

伍萬里上場打仗時,也跟伍千里說道:「一會我也跟著你沖吧,萬一我也像大哥那樣,哥你也幫幫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