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沒有關於血戰松骨峰的電影
沒有拍過。
Ⅱ 松骨峰阻擊戰
可參看電影《上甘嶺》。
著名作家魏巍有一篇教育了幾代人的文章——《誰是最可愛的人》,講述的就是「松骨峰阻擊戰」中,志願軍某部三連英雄感人的戰斗事跡。
「松骨峰阻擊戰」發生在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期間。1950年11月下旬,志願軍第38軍112師為切斷敵人的逃路,向敵後猛插。30日拂曉,該師335團三連進至松骨峰後,與敵遭遇,該連立即佔領路旁高地。在毫無工事依託的陣地上,與蜂擁而至的敵人激戰5個多小
時,始終未讓敵人前進一步。敵軍在屢攻不下的情況下,集中數十門火炮和近20輛坦克對該連陣地猛烈轟擊,並以飛機投下了凝固汽油彈,將高地打成一片火海,步兵隨後蜂擁而上。三連在人員傷亡較大、糧彈殆盡的情況下,毫不畏懼,所有能戰斗的人員,包括傷員,帶著滿身的火焰,奮勇撲向敵軍,用槍托、刺刀、石頭,甚至用牙齒與敵人展開了殊死肉搏,譜寫了一曲革命英雄主義的贊歌。軍史中這樣記載當時激烈的戰斗場面:「戰至13時,敵人潮水般從三面湧向陣地。該連彈葯所剩甚微……子彈打光了,他們舉起刺刀、槍托沖向敵群,肉搏中又殺傷十幾個敵人,最後全部壯烈犧牲。」在三連的頑強阻擊下,志願軍主力聚殲了敵人。
Ⅲ 都是保家衛國,為什麼國內電影連續劇大肆渲染抗日卻幾乎沒有抗美援朝
二次大戰結束後,朝鮮半島被以三八線為准分為兩個國家。一個是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北朝鮮,現稱朝鮮),一個是大韓民國(南朝鮮,現稱韓國)。這個劃分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同。
1950年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發動了意在吞並大韓民國的侵略戰爭,聯合國決議介入干預。當朝鮮軍隊被聯合國軍擊敗退守鴨綠江之際,中國以「志願軍」形式出兵幫助朝鮮直接對抗聯合國軍,並力圖幫助朝鮮完成對韓國的吞並。但在聯合國軍的連續反攻下,志願軍最終回到三八線這條聯合國承認的兩國邊界線,並停止戰爭。
這場戰爭是中國大陸的立威之戰,在當時沒有加入聯合國、不承認韓國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宣傳,鼓舞國人。但當進入了聯合國(還是聯合國核心的常任理事國 ),尤其是承認了韓國的合法地位,就有了擔當,不能再以這場違反聯合國憲章公然支持侵略的戰爭為榮,繼續進行宣傳鼓動了。
Ⅳ 孫立新的作品展示
許向群
在當今軍旅油畫家群體中,孫立新是以全面、穩健而為人稱道的一位。他的畫筆或在沉厚的歷史中徘徊回響,或在當下生活和軍營中遊走激盪,或在自然的懷抱里暢懷吟詠……體現出非同尋常的綜合能力和良好的專業素養。在八一電影製片廠當過十年美工師的孫立新,至今還記得這樣一句話:「看不到導演痕跡的導演才是好導演。」「不刻意」可能是他做人的准則,也可能是他藝術的追求。但是樸素、真誠地去畫畫,卻是他一生不變的理想。凡熟識孫立新的朋友,都不難感覺到他沉靜、儒雅背後的自信與堅持。在我的印象里,他是不善言說的,或許他的話都精彩地留在了他的一幅幅作品裡。
軍事歷史畫創作的情結與自覺
軍事歷史畫創作可以說在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創作領域占據了重要的比重和地位,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不僅收藏了大量的革命軍事歷史美術精品,如《南昌起義》(莫朴)、《紅軍不怕難》(董希文)等,而且匯聚了一批在軍事歷史畫創作方面具有開創意義和特殊貢獻的傑出畫家,如高虹、何孔德、鄭洪流、彭彬等。作為現任軍博美術創作室主任的孫立新,顯然感受到這種歷史所賦予的榮耀和壓力。
首先,作為一名軍齡近40年的軍人,孫立新所受的教育以及他的成長履歷,已經和這支人民軍隊建立了密不可分的依賴關系和情感寄託。革命軍事歷史在他的腦海里,既是驚天動地的傳奇,更是指引方向的燈塔。因此,對於軍事歷史畫的創作,他既有深受感染與觸動的便利條件和環境,更有情感上的認同和思想上的共鳴。其次,孫立新輩畫家的藝術經歷,是伴隨著新中國建立和倡導的新型美術形態而成長的一代,「紅色經典」的青春記憶,現實主義的指導思想和造型理念,在他們的審美取向和藝術追求方面奠定了基礎。所以說,傳承革命歷史題材美術創作的優秀傳統,並使它們在當下的藝術格局中佔有相應的位置和發展的空間,成為這一代軍旅畫家的目標甚或自覺。
1987年,正是西方各種美術思潮在中國輪番上演的喧囂時期。而孫立新完成軍藝學習的畢業創作,卻是一幅嚴謹寫實的戰爭題材歷史畫《1938年魯南郭里集慘案》。這幅飽含悲劇色彩的歷史畫,可以看出他在藝術道路上的抉擇,也能感受到他內心深處與新中國革命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傳統同質而天然的承繼關系。1999年,孫立新調入軍博的首張軍事歷史創作是反映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前線的一場著名戰斗——《激戰松骨峰》。有著親歷朝鮮戰場經歷的何孔德與鄭洪流,不僅在畫面的立意構思上給他精心的指導,同時在歷史畫的整體性掌控及畫面大關系的先行設計等技術層面給予他有益的幫助,使孫立新在軍事歷史畫創作領域建立了信心,找准了途徑。
《走過岷山》是孫立新軍事歷史畫創作的重要篇章。在這幅大型的革命歷史題材創作中,他「用真誠的心去感悟沉甸甸的歷史,用朴實的畫去贊美不朽的魂。」(孫立新語)為此他用兩個月的時間,經四川、過甘肅、進青海,重走了紅軍當年的路程,畫了大量的寫生,積累了豐富的素材。他將自己對軍事歷史畫的理解和體悟,傾注在《走過岷山》的畫里畫外。畫面以全景式的開闊構圖,表現了中國工農紅軍翻越岷山北上抗日的英雄壯舉。這幅作品與以往傳統的歷史畫有所不同,首先,它將革命領袖與戰士放在同等的位置上來處理,他們既沒有非同一般的動態,也不處在畫面視點的中心,而是與相互攙扶、艱難前行的戰士們融在一起;其次,它沒有選擇翻越雪山這個既具有動感又能體現主題的場景來描繪,而是截取紅軍征服艱險之後踏上坦途的瞬間來構建畫面,著眼點獨特而有寓意;第三,在人物形象的刻畫上追求凝重與真實,人物的表情不是外化的符號般的昂揚,而是內斂的個性化的堅忍。人們嚴峻而疲憊的神情,沉重而堅定的步伐,使畫面增添了一層內在的精神厚度。第四,油畫技法的處理上,堅持了傳統寫實畫法的精髓,造型更加深入細膩,色彩更加單純簡明,駕馭大場面、塑造多人物的能力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後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泥濘的山路,背景的雪山均有寫生為依據,使得通常大型創作中「用力過猛」的現象得到遏制,環境的處理生動自如,在營造畫面意境上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工作和事業的高度統一,可能也是孫立新在軍事歷史油畫創作領域多產的一個重要原因。自他在軍博創作室從事專業創作以來,軍事歷史畫一直是他研究、創作的主攻方向,不論是館里的任務或外單位的約件,還是自主選擇的題材,他都把它們當作一次嚴肅的創作工程來對待。近年來,他完成了《楊靖宇將軍》(2005年)、《我們一定會回來》(2006年)、《高原頌》(2007年)、《情系西柏坡》(2011年),與白展望等同道合作了《百團大戰》(2002年)、《華南烽火》(2005年)、《會師金湯橋》(2009年)等大型軍事歷史畫創作。其中《會師金湯橋》是入選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的作品,歷時三年才最終完成。在合作的過程中,幾位藝術家通過不斷碰撞、協調、統一、提升,最終在畫面的時代感、表現力,造型語言方面有了令人欣喜的突破。作品的整體氣勢和氛圍具有濃郁的英雄主義情懷,視覺上有一種撞擊人心的崇高感。正如孫力新在後來的創作日記里所記敘的那樣,他們「是傾注了全部心血的全身心追求,說『嘔心瀝血』亦不為過。」
現實軍旅題材的創作及擴展
作為一名軍旅美術家,關注軍營生活,塑造軍人形象,是與自身的成長緊密相關的。像大多數軍旅畫家一樣,孫立新也經歷了先業余後專業,先自學後深造的成長歷程。如果說有所不同的話,那就是他「業余」的狀態起點比較高。入伍即是軍樂團的學員,系統的音樂理論學習與演奏訓練,對他的藝術品位和感覺的養成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知名軍旅畫家高泉老師畫室學習的機遇,使他在專業上比苦苦摸索自學的畫者少走了許多彎路。軍藝的學習,尤其是後來中央美院油畫博士生課程班的學習,使他對繪畫的認識和理解上升到一個超越自我的高度。簡述孫立新的藝術簡歷是想說明:他們這批以描繪軍營生活起家,伴隨著改革開放成長的部隊畫家,面對著新潮美術的沖擊和影響以及中國主流美術出現的變化和調整,軍旅畫家也有多樣的選擇和機遇,但他們大部分依然選擇了現實主義的創作道路,運用寫實的造型語言來關照現實,並努力從傳統的寫實樣式中拓展出新的寫實手法,從而體現出現實主義的時代性和生命力。這其中,孫立新顯然是一位充滿自信、信念堅定的實踐者。
《綠色年華》是我第一次對孫立新的油畫留下了較深的印象。結實的造型、飽滿的色彩,強烈的光影,概括松動的用筆,構成了一曲抒情爛漫的青春歌謠。反映女性通信兵的作品不在少數,但這幅畫的不同之處在於,作者以「綠」色為意象,樸素的女兵形象,統一的迷彩服裝,綠色的植物背景,組成了「綠」的光影交響。它的節奏是明快的,質地是鏗鏘的,畫面散發著一種軍營特有的酣暢、清新和柔曼。不停留在一個場景的表面,不依賴具體的情節說明,注重畫面的色彩「表情」和畫面所傳達的意境,是我喜愛孫立新油畫的重要原因。
而隨著後來的交往和熟悉,看他的作品也越來越多,孫立新的勤奮和專注令我印象深刻。他涉足的題材十分寬泛,在現實軍旅題材中也不局限於某個兵種或某類特定題材。在我的印象里,題材對於他好像從來就不是問題,他更在意地是如何去表達。孫立新非常注重油畫本質的東西,強調對繪畫性的精研與享受,不太喜歡一些繪畫以外的輔助手段,如在他的畫上很少看到做肌理或運用一些特殊材料來增強視覺效果的現象。他非常在意畫面大的間架關系和空間處理,注重整體感和書寫性,不論是畫面主調的把握,還是形象的具體塑造,不刻意,少雕琢。他曾向我談起央美博士生課程班學習的感受:剛入學時,同學們一看導師是靳尚誼、詹建俊、朱乃正、鍾涵、袁運生這樣德高望重的大家都非常興奮,以為可以學到一些「獨門絕活」。結果先生們講得還是一些基礎,有時候就是幾塊顏色怎樣擺。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和體悟後,孫立新從他們的言傳身教中明白了一個道理:基礎有多「強」,路就能走多遠。畢業創作《金甲風塵》匯集了他的學習成果和體會,在這幅反映當代裝甲兵精神風採的作品中,人物的組合穿插,色彩關系、虛實關系、空間關系的展開和呼應,均處理的十分精心而自然,傳達出一種單純、樸素而又高貴的氣息。
2008年的汶川地震震驚中外,部隊美術家迅疾在第一時間趕赴災區,深入一線搶險救災,為創作搜集素材。孫立新是在災區的帳篷里接到「心繫汶川——全國美術特展」的徵稿通知的,因為有災區的體驗,他的油畫《脊樑》完成得非常順暢。雖然是「急救章」,但絲毫不影響作品的藝術水準,反而使畫作陡添了一種生命的沖動和激越。畫面以十分直接的視角聚焦了一個搶救傷員的動感場面,人物造型堅實有力,由士兵背影組成的剛性構架直抵畫心,使雕塑般的群像有了動勢和方向。低沉的烏雲和飛濺的雨絲,將畫面籠罩在一個昏暗、陰霾的冷灰色調中,女軍醫高擎輸液瓶的形象成為畫面最顯著的亮色。泥濘的廢墟有著寫生般的概略和直率,軍人雨衣的亮光和雨水的溜痕,處理得既筆力沉雄又揮灑自然,鋼盔上濺蹦的雨珠,給人鏗鏘聲在耳的緊張感。這幅作品深刻地表現了人在災難面前的抗爭意志和勇敢精神,畫面所具有的強悍沖擊力和真實的現場感,都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意猶未盡的孫立新,後來又創作了該畫的姊妹篇《親人》,並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美展。作品用形象生動地說明了受災群眾與子弟兵的關系。畫面前景是安詳的老大爺和安然入睡的孩童,背景是仍在廢墟中搶險的士兵。這個孫立新在災區親眼所見的一個場景,被他通過藝術的提煉凝固在畫布上,前景的安寧與背景的繁忙形成視覺上強烈的對比,主題人物的深度刻畫與整體氛圍的精心營造,充分闡釋了主題的深意。
在鍾情於當代軍事題材的同時,孫立新的畫筆也涉足了當代現實生活。可能與他擅長歷史畫創作的原因有關,有關主題性的大型場景繪畫,往往成為他選擇和喜愛的題材。如《地鐵建設者》和《生命贊歌》等作品,均是場面宏大、人物眾多、結構復雜的大型油畫,它們在風格上,可以看成是孫立新軍事歷史畫在現代題材中擴展和延續。
從未間斷的寫生行旅
寫生貫穿著孫立新的整個繪畫人生。可以說,寫生對他油畫面貌的形成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只有沐浴在自然的光輝里,我的繪畫才能充滿生機」(孫立新語)寫生給了他視覺的智慧,寫生使他面對畫布時,充滿自信,底氣十足。詹建俊先生在《現實主義精神仍值得深入研究》的訪談中指出:「當下現實主義創作存在一個問題,就是照片式的描摹場景。」這種現象的產生,除了缺乏對生活的體驗和藝術語言的錘煉外,用鏡頭代替眼睛是導致這種弊端的根本原因。而孫立新是從不依賴照片的,在他的眼裡,平面的、沒有空間感的照片是索然無味、了無畫意的,面對自然的那種鮮活的感受、發現的喜悅、乃至蠢蠢欲動的慾望,在畫室里是永遠感知不到,也相象不出來的。寫生對造型能力和造型意趣的錘煉,對色彩的感知力與敏銳度的提高,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誠如畫家自己所言:寫生可以「從大自然中獲取靈感與對事物的敏銳,寫生是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97年孫立新應邀在中央美術學院舉辦了《孫立新油畫寫生展》,這對於非央美畢業的畫家來說,能在這個國內頂尖的美術學院面對專業而挑剔的觀眾,是件即令人忐忑又值得榮耀的事。美術理論家范迪安在展覽前言里對他的作品給予充分肯定,他稱孫立新「鍾愛寫生幾乎到了以寫生為業的地步,並且愈發畫得從容自信。」1999年,畫家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孫立新油畫展》,其中展出的大部分作品仍然以寫生為主。從某個角度來說,專業繪畫領域對孫立新學術上的認可和欣賞,應該是從他的寫生開始的。
「凡是能從大自然中汲取不竭真美養料的人,其精神境界必然開豁或得到升華。我想,這就是寫生的奧諦和價值所在」。導師朱乃正的一席話道出了寫生對於一個畫家的藝術生命成長發展過程來說,是一種最質朴的存在需要。寫生是在與自然的對話中融入了畫者的發現和情感,「在畫布上留下的即時感覺也多是神來之筆。」(范迪安語)因此,孫立新熱愛寫生,重視寫生。每年創作任務再忙,他都要抽出專門的時間外出寫生。近千幅的寫生作品,不僅見證了他三十多年的堅持和實踐,同時也收獲了自己「用心從大自然中挖掘的寶藏。」(孫立新語)如他2002年高原寫生的感受:《正午的陽光》是他被藍天白雲下幾塊單純而強烈的顏色所吸引,兩小時的一氣呵成中,畫面氣韻的流暢是他十分在意的畫「眼」。《雨後的尕海》關注的是濾掉多餘顏色的雨後景物,他不厭其煩在草垛、土牆、房子、泥與水中找尋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探索著自然內在的「秩序」。《土房子》中高低錯落、自然天成的舊址,在冷暖不同、大小不一的灰色塊中,組成值得細細品味的微妙色彩交響。通過這些具體作品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孫立新在寫生中所處的狀態和藝術上的追求。長時間的寫生和觀察,使他養成了「看」對象的生動性,以及「悟」的提煉、概括能力。在他的寫生作品裡,我們可以讀出「故事」,看到「境界」。
從孫立新《黃河從我家門前流過》這幅融入了更多想像與創造的寫生作品中,我們能夠感受到原始質朴的美,能夠意識到民族淵源的根。那蒼茫的塬、混沌的水、生生不息的黃土坡,像是一曲高亢而悲愴的信天游,將生命的堅忍和力量彰顯得粗獷、倔強、昂揚。2004年的山西臨縣八堡村的寫生,是為博士課程班畢業創作做准備的一次寫生活動,孫立新與同學一起,在這個黃河邊的小村裡住窯洞,吃農家飯,和鄉親們嘮家常,生活寫生了一個來月。他的畢業創作,就是《黃河情——八堡村生活組畫》。在這批人物與風景油畫中,孫立新有意將自己的寫生感受與在美院學習的體會融合在一起,使寫生與創作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將學院的理性和精緻擴展到寫生里,而將寫生的親歷感和生動性保留在畫面中。孫立新在總結這批作品的體會時說:「認識的不斷提高,得益於實踐的不斷積累。畫本身的東西更重要。」
「開拓通達中國獨自的油畫之路」(朱乃正語),是幾代中國從事油畫創作的藝術家的長期實踐和畢生追求。孫立新階段性、常態化的寫生行旅,使他在風景畫創作領域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人文積累,《朦朧故鄉雪》系列的誕生,可以看成是他「井噴」式的一種釋放。這些由形制相同的正方形畫面組成的風景畫,以故鄉為主題,以雪景為基調,寫實與寫意相互融合,有一種夢幻悠長的情調和深邃柔漫的詩意。組畫籠罩在「朦朧」的意象之下,《曉色》、《飛雪》、《早春》……是對北國故鄉的懷想和迷戀,《綿長》、《輕紗》、《月色》……是對白山黑水亦真亦幻的描繪和傾訴,這種由「景象」抵達「心境」的藝術表達方式,在創作過程中進入了悟與化的境地。如《輕揚》,以層次豐富的灰白色為主調,展現了風的魅力,它輕撫前景中枯黃的野草,在雪原上鋪陳出靈動的線條,遠景的樹向著統一的方向傾斜,與靜謐的村莊、逶迤的山巒構成純凈的「世外桃源」,人們能夠感受到雪粒在風中彌漫落下的質感和聲響,現實中「犀利的北風」幻化成「天籟般的聖境」。在這幅非寫實的風景作品中,畫家葆有了寫生的生動和敏感,但更精心於對景物的重組與構建,突出了意境的營造和渲染。難能可貴的是這種營造和渲染毫無雕琢和刻意的痕跡,是一種修養的自然流露和情緒的水到渠成。如果說化物成像,得意忘像,悟象化境,是形成悟境油畫的主要因素,那麼,作為《悟象化境》專題展的被邀藝術家之一,孫立新的《朦朧故鄉雪》系列作品十分准確地輝映了展覽的主題。他的這些作品完成了由實景而「心景」的質變提升,注入了更濃郁的感情因素和人文情懷,具有中國文化獨特的意境和韻致。它們從悟象化境的涵義去延伸展開,已然敏銳地觸及了中國和西方、傳統與當代之間難分難辨的實質問題,在探索「中國獨自的油畫」路徑上走出了具有個人面貌的堅實步伐。
作為當代軍旅畫壇的中堅力量,孫立新有著淡定而自信的心態。他是一個有規劃、有目標的人,經過多年的創作和積累,他對自己和未來均看的非常清晰,他信奉:「創作是一首生活的歌,必須用心去吟唱,用情去體悟。」在藝術理念上,他踐行著在朴實與自然的表達中體現令人震撼的革命理想、民族品質和高尚情懷的創作路徑。孫立新說他會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因為他「始終覺得前面有一個燈塔在引領著,催人去奮進和攀登」。 朱乃正
「寫生」,如今已不太時行,尤其對那些眼睛只盯著西方時尚和流行藝術的人來說,早就鄙棄之而不屑一顧。盡管如此,在我們生長的這塊遼闊本土,仍還有眾多執著堅持寫生的痴迷者,有老有少,樂此不疲,自適自得。立新君便是其中一員。近期,他把奮積多年的勞作示我於付梓之前。翻閱再三,這些前前後後的大量作品,都印記著他的生活歷程,藝術理念和事藝的足跡。我以其心誠、勤勉、守業所動,有感欲言。
寫生,對於一個畫家的藝術生命成長發展過程來說,是一種最質朴的存在需要。猶如人每日必須的空氣、水份、食糧,而不是豪筵席上的奇珍異饈:也正如取暖禦寒藉以蔽體布帛衣衫,而非登台表演的模特時裝。可以說,這無疑是一種本能所致。而自然造化中的萬千物象,在真誠的藝術家裡,無不充滿魅力,心神永遠為之傾倒而震動,遂能不余遺力去捕捉再現,進而必欲潛心研究。研究之首要者,當是自然造化的內外規律,於此研究的反復程序中,實際上也將自己的心志徐徐融入,並在與自然對話中陶冶磨練自己。與此同時,對造型藝術的規律和要素亦逐步隨之而深入探求。由是,畫者之內心亦動亦靜,真情得以激發而使心、眼、手高度統一相諧,達到物我相契兩忘,最後方得集中流露於筆端。此可謂藝術視覺之智慧也。綜觀中外古今佳作,莫不閃爍這一智慧的光華而魅力四射。我們從立新君的諸多作品中,同樣能透視出這種智慧之光。
作為一個軍人,立新君長期受到軍旅生涯的歷練,養成了堅忍不拔的精神,不辭勞苦、不計寒暑,行萬里路,踏遍大江南北。所以,無論天穹變幻無窮的雲霞,一池清徹倒影,伸展多姿的樹枝,遠坡上連接天際的樹叢,閃亮潔白的樺樹干,村舍坎坷不平的小路,勁挺的秋草,覆蓋著白雪的原野……,雖似平凡,但在他眼裡都未曾忽略而輕易放過,因為這里有自然造化之內美,一旦被有心人去開挖出來,即變成美的語言。凡是能從大自然中汲取不竭真美養料的人,其精神境界必然開豁或得到升華。我想,這就是寫生之奧諦與價值所在。
立新君的寫生作品,初看似缺亮麗色彩,細看來卻能夠從中咀嚼出單純之美。試以音樂相譬喻,他顯然不是將各類樂器組成宏大的交響樂章,而是單種樂器奏出的如詩般的妙曲。我想,他應充分認識這一特質,不必枉顧左右而更加精進。
Ⅳ 誰給我推薦幾部好看點的革命電影
永不消逝的電波
永不消逝的電波 (1958)
劇情片
故事梗概:永不消逝的電波 (THE UNFAILING RADIO WAVE)
1939年;正是抗戰最艱苦的時期。共產黨中央為加強上海的地下電台工作,派電台政委李俠從延安來到上海,與黨員女工何蘭芬假扮夫妻,開展工作。在艱苦的工作中,李何之間產生了愛情,後經領導批准結婚。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李俠不幸被日軍逮捕。不久日軍懷疑他是重慶國民黨派員,將他釋放出來。出獄後,國民黨地下人員姚葦也誤認如此,想拉李俠下水,為國民黨工作。李俠深入虎穴,巧取敵人情報,並將敵人的談判內幕在報上揭露出來。臨近解放,敵人瘋狂搜捕地下電台,李俠奉命轉移。恰在此時,兩個緊急的重要情報必須要發出去。李俠承擔了任務。他做好了犧牲自己的准備,讓妻子帶兒子先行轉移。當他發完電報,已被敵人包圍。他鎮靜地向延安發出了最後的告別信號。 影片是根據李白烈士的事跡編成的。主人公樂觀、堅毅、有韌性、有激情,雖曾被捕,受盡酷刑,但決不屈服。李俠的形象,正是千萬個黨的地下工作者的化身。編導將一個驚心動魄的革命斗爭故事,置於家庭生活的敘事框架之中,不求情節的驚險,但求平實樸素的色調;不求表面的緊張,而是追求內在的深刻,體現了一種自然、含蓄、深沉、質朴的藝術表現風格。本片1978年曾在南斯拉夫國際電影節上映出,袁霞獲最佳女演員獎。
南征北戰
故事片(黑白)。上海電影製片廠1952年攝制。
1947年冬,國民黨軍隊進攻華東解放 區,中國人民解放軍為有效殲敵,作 戰略後撤。對此,部隊與百姓中有好 些人思想不通。為保證戰事勝利,高 營長和女村長趙玉敏分別向群眾作解 釋。敵人誤以為解放軍不敵敗走,集 中三十萬人馬,從三面合圍解放軍。 解放軍在大沙河阻擊敵人六晝夜,然 後至鳳凰山圍殲已被包圍的國民黨李 軍長所屬七個師。高營長奉命搶占摩 天嶺高地,以阻擊前來增援的國民黨 張軍長部,並全殲李部,活捉了李軍 長。接著,高營長又率部乘勝追擊張 軍長部。趙村長率民兵配合主力,斷 敵退路。陷於窮途末路的張部企圖以 炸毀水壩阻擋解放軍,趙玉敏帶領游 擊隊切斷水壩上的炸葯導火線,保住 了水壩。一場鏖戰,全殲張軍長所屬 部隊,生俘張軍長等高級將領。 編劇: 沈西蒙、沈默君、顧寶璋 導演: 成蔭、湯曉丹 攝影: 朱今明、顧溫厚 美術: 韓尚義 作曲: 葛炎 扮演者 劇中人 扮演者 劇中人 高營長 張瑞芳 趙玉敏 陳 戈 師 長 湯化達 師政委 敵張軍長 白 穆 敵 軍參謀長 陽 華 敵李軍長
冰山上的來客
簡介:
1951年,有一股匪特企圖從新疆某山口入境。匪首阿曼巴依先派一女特務,利用古蘭丹姆與邊防戰士阿米爾青梅竹馬的戀愛關系,冒充流浪多年的古蘭丹姆潛入境內,伺機竊取情報,配合匪特行動。
邊防軍楊排長識破敵人詭計,並順著這條線索掌握了敵情。匪特失敗,又施新招,匪首騙得真古蘭丹姆信任,親自送她回鄉,為除後患還派人殺掉了假古蘭丹姆。當匪特要借古蘭丹姆和阿米爾的婚禮做文章,在當地里應外合偷襲我邊防哨所時,楊排長將計就計,周密准備,將匪特一網打盡,並使別離八年的一對戀人得以團聚。
精彩視點
這是一部反映我國新疆邊防軍民團結戰斗,保衛邊疆的反特驚險故事片。該片故事曲折復雜,情節撲朔迷離,真假兩個古蘭丹姆的出現,使影片懸念叢生、引人人勝。與此同時,還穿插了愛情故事與邊疆風光,使之渾然一體,產生了迷人的魅力。影片中《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等插曲以其濃郁的民族風格和抒情色彩廣為流傳。影片在將驚險故事與抒情格調相結合上,走出了一條新路,深受觀眾歡迎。該片曾獲1964年長春電影製片廠「小百花獎」的最佳導演
上甘嶺
1952年秋,朝鮮戰爭進入最後的關鍵階段。美國侵略者竟在板門店談判休會期間,調動六萬多兵力,在三八線附近發動了大規模進攻,企圖奪取上甘嶺陣地,進而攻佔五聖山,用武力獲得他們在談判桌上得不到的東西。堅守上甘嶺陣地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與敵人浴血奮戰,打退了敵人二十多次的瘋狂進攻。此後,他們又根據上級指示,退入坑道堅守陣地,拖住敵人,使之無法前進一步。在坑道里,他們遇到了各種難以想像的困難。不僅與外界的聯系被敵人切斷,而且缺水缺糧,生存艱難。但為了祖國、為了朝鮮人民,他們以驚人的毅力,堅守了二十四天,從而贏得了時間,使中朝軍隊取得了大進攻的勝利,並使整個朝鮮戰場的形勢發生了根本變化。美國侵略者被迫重新坐下來談判,無可奈何地在停戰協定上簽了字,朝鮮人民得到了和平。
美國人至今也想不通,上甘嶺為什麼會打不下來。美國的軍事研究者們用電腦模擬得出結論,范弗里特如果不攻五聖山,改為攻打西方山谷地,憑借美軍強大的機械化裝備,共軍兩個主力師(十五軍四十六師和三十八軍的一一二師)是抵擋不住的。他們不準備認為上甘嶺的失敗是輸給了中國軍人,因為這似乎不是人力能夠做得到的,可是二流部隊的四十五師可以做得到的,為什麼德川、三所里、松骨峰的英雄「萬歲軍」就做不到?電腦只能模擬常識性的東西,它永遠也模擬不出一個民族重新覺醒時所能迸發出的力量。
奇襲
在朝鮮戰場上,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方連長,率領一支偵察隊,接受了上級交給的深入敵後,炸毀敵人一座公路橋--康平橋,切斷敵人退路的任務。偵察隊在執行這項艱巨的任務時,根據早就掌握了的敵人的行動規律,尾隨敵人前進,巧妙地通過敵人的地雷區。當他們往聯絡地點鳳仙嶺進發,在穿越公路時,被李偽軍運輸隊所阻,他們化裝成美軍巡邏隊,嚇跑了運輸隊,救出了聯絡員、朝鮮老大媽阿媽妮,從而與游擊隊取得了聯系。然後,偵察員又化裝成李偽軍傷兵,奪得了一輛敵人的中吉普,騙得橋頭崗哨的信任,搞清了大橋的構造和橋頭的設防情況。敵人發現中吉普失蹤,立即派部隊追尋。在緊急關頭,方勇把中吉普開下懸崖墜毀,機智地擺脫了敵人的追擊。最後,偵察隊在朝鮮女游擊隊戰士朴金玉的幫助下,炸毀了康平橋,完成了切斷敵人退路的任務,配合大部隊,全部消滅了敵人。
《英雄兒女》
長春電影製片廠1964年攝制的著名影片,講述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某團在堅守無名高地的戰斗中勇敢作戰。剛從醫院回部隊的戰士王成要求參戰,並拿出父親鼓勵他殺敵立功的來信給張團長和王文清政委看,王文清始知王成就是自己的老戰友王復標的兒子。在戰斗中王成英勇奮戰,壯烈犧牲。在全軍開展向王成學習的運動中,王文清認出該軍文工團員、王成的妹妹王芳就是自己的親生女兒。原來十八年前,王文清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時,妻子被敵人殺害,不久他也被捕,老工人王復標收養了他的女兒王芳,此後雙方失去了聯系。王文清沒有立即與王芳相認,而是幫助她完成歌頌王成的創作任務,並鼓勵她以實際行動向哥哥學習。後來,當王芳在陣地上為炊事員演出時,敵機突然來襲,她為掩護炊事員而負傷,被送回祖國醫治。一個月後,王復標參加慰問團赴朝慰問,王芳也傷愈歸隊,三人在前線團圓。王復標將真情告訴王芳,兩位父親都勉勵王芳向哥哥學習,當好革命接班人。
Ⅵ 中國志願軍在松骨峰是怎樣殲滅美軍的
在龍源里激戰的同時,第一一二師三三五團的三連在軍隅里南邊的松骨峰,同美軍第二師九團正在進行激烈地戰斗。
松骨峰位於龍源里的東北面,它與三所里和龍源里形成了一個三角形,扼守住了通往軍隅里和價川的道路,美軍在龍源里和三所里就會受阻,這里就成了他們最後的出路。
松骨峰主峰高288.7米,從山腳向東延伸120米就是公路。公路在這里慢轉彎,便於扼守殲滅美軍。但是,松骨峰只是個半石半土的小山包,光禿禿的無遮無攔,坡度小,雨裂多,不易防守。
當三連爬上松骨峰,消滅了美軍尖兵之後,還沒來得及構築工事,公路上就傳來了隆隆的馬達聲。美軍第二師在軍隅里遭到四十軍的痛擊後敗退下來了。
看到大批的美軍像潮水一樣涌了過來,三連的戰士們忘記了疲勞,個個興奮起來,高興地大喊:抓住了!准備打呀!
在陣地的最前沿,八班機槍手楊文明把準星壓在了美軍第一輛汽車上。當汽車轉彎減速,與他們相距不到20多米時,楊文明一扣扳機,一串子彈打出一道亮光,鑽進了汽車的油箱,汽車上立刻騰起了熊熊的烈火。
隨即,二排長王建侯率領5個戰士沖上公路,甩出一束束手榴彈,炸毀了後面的汽車。火箭筒手抵近射擊,擊毀了第一輛坦克,緊接著,五班爆破組又炸毀了第二輛坦克……頃刻間,坦克和汽車變成一堆燃燒的廢鐵,把公路堵得密不透風。
美軍為了逃命,一開始就不惜血本,他們在8輛坦克、10多門大炮和8架飛機的掩護下,向松骨峰發起了猛烈的攻擊。敗退下來的和前來增援的聯合國軍都想突破松骨峰,朝鮮戰爭中一場最為慘烈的戰斗就這樣打響了。
子彈如飛蝗一樣到處亂串,炮彈炸起的煙柱像樹林一樣密集,美軍士兵好似炸了窩的螞蟻,密密麻麻地爬滿了山坡。松骨峰上,濃煙滾滾,烈火熊熊,子彈和炮彈彈片怪叫著打進樹干、泥土……
三連戰士們沉著應戰,一直等看清了美軍士兵的大鼻子才開火。手榴彈首先在美軍里炸開了花,美軍連忙向兩邊跑,機槍手又用子彈告訴他們應該跑回來。美軍聽話地跑了回來,又碰上了一陣手榴彈雨。
松骨峰的側翼是一連和二連防守的書堂站北無名高地。一連和二連在那裡從側面攻擊美軍。美軍被迎頭痛擊的同時,腰部又被狠狠地桶了一刀。
當美軍第三次向松骨峰發起攻擊時,一連端起刺刀從松骨峰的右側向美軍沖鋒,當刺刀刺進美軍的身體又滴著鮮血拔出時,美軍士兵的意志崩潰了。習慣了現代化戰爭的美軍士兵已經不適應冷兵器的慘烈拼殺,被一連一個的沖擊打退了。
美軍意識到志願軍三角陣地的厲害,就用部分兵力牽制三連,集中對一連和二連猛烈攻擊。成噸的鋼鐵挾裹著濃煙和烈火落在書堂站北無名高地,僅憑彈坑防禦的志願軍傷亡巨大,陣地被美軍佔領。
美軍又把進攻的兵力增加到一個營,調集更加兇狠的炮火覆蓋松骨峰。40分鍾的炮犁火耕之後,美軍步兵在坦克的掩護下又發起了沖鋒。這已經是美軍的第五次沖鋒了。
機槍手楊文明被子彈擊中犧牲了,副班長景玉琢接過機槍,連打3梭子,在美軍的人牆上打出一個缺口。
連長戴如義端起刺刀沖下去,連續捅翻了幾個美軍。一發炮彈打來,戴連長摔倒在地上,他連忙用急救包止住噴射的鮮血,接著忍住劇痛,爬到三排的陣地上組織反擊。
一顆子彈擊中的戴連長的頭部,他張了張嘴,想喊什麼,但終究沒有喊出來,就再也沒有站起來。
為連長報仇!戰士們吶喊著,用沖鋒槍和機槍猛烈掃射,美軍的人牆上缺口越來越多。
戰士刑玉堂跳出戰壕,用沖鋒槍打出一個扇面,幾個美軍士兵慘叫著滾下山坡。忽然,美軍打來了燃燒彈,一顆正好落在刑玉堂的身邊。燃燒彈噴出的烈火立刻把刑玉堂裹住了。
刑玉堂接連翻了幾個跟頭,想把火壓滅,但火勢太大,無法撲滅。烈火已經燒著了棉衣,刑玉堂成了一個火人。
這時,一個觸目驚心的情景出現了:火人站了起來,撲了出去,緊緊地抱住一個美軍士兵,和他滾在一起。很快,一個更大的火團奔騰著、翻滾著,夾雜著美軍的慘叫聲摔下山坡。
又有幾個火人沖了下來,和幾個美軍士兵抱在一起,幾個更大的火球中傳出志願軍士兵聽不懂的慘叫滾下山坡。
美軍的人牆破碎了,鬥志崩潰的美軍士兵們撒腿就往回跑。山下美軍督戰隊被滾下山的火球驚呆了,忘記了自己的使命,眼望著自己人像雪崩一樣退了下來。
志願軍主力在收緊,美軍感到危在旦夕,於是不顧一切地發起瘋狂的進攻。
炮火准備之後,美軍打起了從來不使用的人海戰術,分不清路數和個數的美軍呼喊著上帝撲上三連的陣地。
三連戰士們蹲在彈坑裡,向爬到跟前的美軍突然開火。一批美軍倒了下去,又一群美軍補了上來,顯示出從未有過的瘋狂。
三連的傷亡開始增多,戰斗人員不是犧牲就是負傷,炊事班的勤雜人員、連部的通信員都參加了戰斗。排長犧牲了,班長主動代理,班長犧牲了,戰士主動接替。
指導員楊少成的子彈打光了,撿起戰友的刺刀沖向美軍士兵。一個美軍士兵攔腰抱住了他,他掏出手榴彈把美軍士兵的腦袋砸開了花。
六七個美軍用刺刀圍住了他,他拉開導火索,在噝噝的藍煙里怒視美軍。美軍剛要卧倒,手榴彈就炸響了,美軍像爆米花一樣翻了出去,楊少成也壯烈犧牲。
戰士張學榮身負重傷,已經不能戰斗。他拿起剩下的4顆手榴彈,滾到美軍人牆里,拉著了手榴彈。在黑色的煙霧和紅色的血雨中,美軍再次發出一片慘叫。
炮排的火炮被炸毀了,他們就把迫擊炮彈向地上一磕,然後扔出去打擊美軍。炮彈在美軍人牆上爆炸,又是一個個缺口。
面對志願軍的拚死相搏,美軍沖上了三連的陣地,炮兵們沒有武器,就抱著炮彈與美軍同歸於盡。傷員掙脫了衛生員,拖著散開的綳帶投入戰斗。
太陽快下山了,美軍退了下去。在他們眼中,志願軍一到了晚上,就會變得比會隱身的魔鬼還要可怕。
戰斗結束時,三連守住了陣地,使潰敗的美軍和增援部隊始終望而不及。
美軍第二師的軍官戰後回憶說:我們甚至看到了增援而來的土耳其坦克上的白色星星。可我們最終也沒能會合在一起。
這是一場空前慘烈的戰斗。喧囂退去的戰場上,幾百具血肉模糊的美軍屍體和打亂摔碎的槍支鋪滿了黑紅色的山坡。
在整理烈士遺體時,人們怎麼也無法使志願軍的遺體與美軍分開,不僅僅是他們已經燒融在一起,也因為志願軍戰士的手抱得太緊了。
在一個犧牲士兵的周圍,躺著30多個美軍屍體,在他身邊有一個彈坑,那是美軍沖上來時,他與美軍同歸於盡留下的……
Ⅶ 有什麼革命電影
永不消逝的電波 (1958)
劇情片
故事梗概:永不消逝的電波 (THE UNFAILING RADIO WAVE)
1939年;正是抗戰最艱苦的時期。共產黨中央為加強上海的地下電台工作,派電台政委李俠從延安來到上海,與黨員女工何蘭芬假扮夫妻,開展工作。在艱苦的工作中,李何之間產生了愛情,後經領導批准結婚。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李俠不幸被日軍逮捕。不久日軍懷疑他是重慶國民黨派員,將他釋放出來。出獄後,國民黨地下人員姚葦也誤認如此,想拉李俠下水,為國民黨工作。李俠深入虎穴,巧取敵人情報,並將敵人的談判內幕在報上揭露出來。臨近解放,敵人瘋狂搜捕地下電台,李俠奉命轉移。恰在此時,兩個緊急的重要情報必須要發出去。李俠承擔了任務。他做好了犧牲自己的准備,讓妻子帶兒子先行轉移。當他發完電報,已被敵人包圍。他鎮靜地向延安發出了最後的告別信號。 影片是根據李白烈士的事跡編成的。主人公樂觀、堅毅、有韌性、有激情,雖曾被捕,受盡酷刑,但決不屈服。李俠的形象,正是千萬個黨的地下工作者的化身。編導將一個驚心動魄的革命斗爭故事,置於家庭生活的敘事框架之中,不求情節的驚險,但求平實樸素的色調;不求表面的緊張,而是追求內在的深刻,體現了一種自然、含蓄、深沉、質朴的藝術表現風格。本片1978年曾在南斯拉夫國際電影節上映出,袁霞獲最佳女演員獎。
南征北戰
故事片(黑白)。上海電影製片廠1952年攝制。
1947年冬,國民黨軍隊進攻華東解放 區,中國人民解放軍為有效殲敵,作 戰略後撤。對此,部隊與百姓中有好 些人思想不通。為保證戰事勝利,高 營長和女村長趙玉敏分別向群眾作解 釋。敵人誤以為解放軍不敵敗走,集 中三十萬人馬,從三面合圍解放軍。 解放軍在大沙河阻擊敵人六晝夜,然 後至鳳凰山圍殲已被包圍的國民黨李 軍長所屬七個師。高營長奉命搶占摩 天嶺高地,以阻擊前來增援的國民黨 張軍長部,並全殲李部,活捉了李軍 長。接著,高營長又率部乘勝追擊張 軍長部。趙村長率民兵配合主力,斷 敵退路。陷於窮途末路的張部企圖以 炸毀水壩阻擋解放軍,趙玉敏帶領游 擊隊切斷水壩上的炸葯導火線,保住 了水壩。一場鏖戰,全殲張軍長所屬 部隊,生俘張軍長等高級將領。 編劇: 沈西蒙、沈默君、顧寶璋 導演: 成蔭、湯曉丹 攝影: 朱今明、顧溫厚 美術: 韓尚義 作曲: 葛炎 扮演者 劇中人 扮演者 劇中人 高營長 張瑞芳 趙玉敏 陳 戈 師 長 湯化達 師政委 敵張軍長 白 穆 敵 軍參謀長 陽 華 敵李軍長
冰山上的來客
簡介:
1951年,有一股匪特企圖從新疆某山口入境。匪首阿曼巴依先派一女特務,利用古蘭丹姆與邊防戰士阿米爾青梅竹馬的戀愛關系,冒充流浪多年的古蘭丹姆潛入境內,伺機竊取情報,配合匪特行動。
邊防軍楊排長識破敵人詭計,並順著這條線索掌握了敵情。匪特失敗,又施新招,匪首騙得真古蘭丹姆信任,親自送她回鄉,為除後患還派人殺掉了假古蘭丹姆。當匪特要借古蘭丹姆和阿米爾的婚禮做文章,在當地里應外合偷襲我邊防哨所時,楊排長將計就計,周密准備,將匪特一網打盡,並使別離八年的一對戀人得以團聚。
精彩視點
這是一部反映我國新疆邊防軍民團結戰斗,保衛邊疆的反特驚險故事片。該片故事曲折復雜,情節撲朔迷離,真假兩個古蘭丹姆的出現,使影片懸念叢生、引人人勝。與此同時,還穿插了愛情故事與邊疆風光,使之渾然一體,產生了迷人的魅力。影片中《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等插曲以其濃郁的民族風格和抒情色彩廣為流傳。影片在將驚險故事與抒情格調相結合上,走出了一條新路,深受觀眾歡迎。該片曾獲1964年長春電影製片廠「小百花獎」的最佳導演
上甘嶺
1952年秋,朝鮮戰爭進入最後的關鍵階段。美國侵略者竟在板門店談判休會期間,調動六萬多兵力,在三八線附近發動了大規模進攻,企圖奪取上甘嶺陣地,進而攻佔五聖山,用武力獲得他們在談判桌上得不到的東西。堅守上甘嶺陣地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與敵人浴血奮戰,打退了敵人二十多次的瘋狂進攻。此後,他們又根據上級指示,退入坑道堅守陣地,拖住敵人,使之無法前進一步。在坑道里,他們遇到了各種難以想像的困難。不僅與外界的聯系被敵人切斷,而且缺水缺糧,生存艱難。但為了祖國、為了朝鮮人民,他們以驚人的毅力,堅守了二十四天,從而贏得了時間,使中朝軍隊取得了大進攻的勝利,並使整個朝鮮戰場的形勢發生了根本變化。美國侵略者被迫重新坐下來談判,無可奈何地在停戰協定上簽了字,朝鮮人民得到了和平。
美國人至今也想不通,上甘嶺為什麼會打不下來。美國的軍事研究者們用電腦模擬得出結論,范弗里特如果不攻五聖山,改為攻打西方山谷地,憑借美軍強大的機械化裝備,共軍兩個主力師(十五軍四十六師和三十八軍的一一二師)是抵擋不住的。他們不準備認為上甘嶺的失敗是輸給了中國軍人,因為這似乎不是人力能夠做得到的,可是二流部隊的四十五師可以做得到的,為什麼德川、三所里、松骨峰的英雄「萬歲軍」就做不到?電腦只能模擬常識性的東西,它永遠也模擬不出一個民族重新覺醒時所能迸發出的力量。
奇襲
在朝鮮戰場上,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方連長,率領一支偵察隊,接受了上級交給的深入敵後,炸毀敵人一座公路橋--康平橋,切斷敵人退路的任務。偵察隊在執行這項艱巨的任務時,根據早就掌握了的敵人的行動規律,尾隨敵人前進,巧妙地通過敵人的地雷區。當他們往聯絡地點鳳仙嶺進發,在穿越公路時,被李偽軍運輸隊所阻,他們化裝成美軍巡邏隊,嚇跑了運輸隊,救出了聯絡員、朝鮮老大媽阿媽妮,從而與游擊隊取得了聯系。然後,偵察員又化裝成李偽軍傷兵,奪得了一輛敵人的中吉普,騙得橋頭崗哨的信任,搞清了大橋的構造和橋頭的設防情況。敵人發現中吉普失蹤,立即派部隊追尋。在緊急關頭,方勇把中吉普開下懸崖墜毀,機智地擺脫了敵人的追擊。最後,偵察隊在朝鮮女游擊隊戰士朴金玉的幫助下,炸毀了康平橋,完成了切斷敵人退路的任務,配合大部隊,全部消滅了敵人。
《英雄兒女》
長春電影製片廠1964年攝制的著名影片,講述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某團在堅守無名高地的戰斗中勇敢作戰。剛從醫院回部隊的戰士王成要求參戰,並拿出父親鼓勵他殺敵立功的來信給張團長和王文清政委看,王文清始知王成就是自己的老戰友王復標的兒子。在戰斗中王成英勇奮戰,壯烈犧牲。在全軍開展向王成學習的運動中,王文清認出該軍文工團員、王成的妹妹王芳就是自己的親生女兒。原來十八年前,王文清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時,妻子被敵人殺害,不久他也被捕,老工人王復標收養了他的女兒王芳,此後雙方失去了聯系。王文清沒有立即與王芳相認,而是幫助她完成歌頌王成的創作任務,並鼓勵她以實際行動向哥哥學習。後來,當王芳在陣地上為炊事員演出時,敵機突然來襲,她為掩護炊事員而負傷,被送回祖國醫治。一個月後,王復標參加慰問團赴朝慰問,王芳也傷愈歸隊,三人在前線團圓。王復標將真情告訴王芳,兩位父親都勉勵王芳向哥哥學習,當好革命接班人。
諸如此類,還有:
《永不消逝的電波》,《高山下的花環》,《苦菜花》,《小兵張嘎》,《閃閃的紅星》,《南征北戰》,《千里躍進大別山》,《白毛女》,《野火春風斗古城》,《紅色娘子軍》,《烈火金剛》,《雞毛信》,《冰山上的來客》
Ⅷ 革命電影都有哪些
永不消逝的電波 (1958)
劇情片
故事梗概:永不消逝的電波 (THE UNFAILING RADIO WAVE)
1939年;正是抗戰最艱苦的時期。共產黨中央為加強上海的地下電台工作,派電台政委李俠從延安來到上海,與黨員女工何蘭芬假扮夫妻,開展工作。在艱苦的工作中,李何之間產生了愛情,後經領導批准結婚。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李俠不幸被日軍逮捕。不久日軍懷疑他是重慶國民黨派員,將他釋放出來。出獄後,國民黨地下人員姚葦也誤認如此,想拉李俠下水,為國民黨工作。李俠深入虎穴,巧取敵人情報,並將敵人的談判內幕在報上揭露出來。臨近解放,敵人瘋狂搜捕地下電台,李俠奉命轉移。恰在此時,兩個緊急的重要情報必須要發出去。李俠承擔了任務。他做好了犧牲自己的准備,讓妻子帶兒子先行轉移。當他發完電報,已被敵人包圍。他鎮靜地向延安發出了最後的告別信號。 影片是根據李白烈士的事跡編成的。主人公樂觀、堅毅、有韌性、有激情,雖曾被捕,受盡酷刑,但決不屈服。李俠的形象,正是千萬個黨的地下工作者的化身。編導將一個驚心動魄的革命斗爭故事,置於家庭生活的敘事框架之中,不求情節的驚險,但求平實樸素的色調;不求表面的緊張,而是追求內在的深刻,體現了一種自然、含蓄、深沉、質朴的藝術表現風格。本片1978年曾在南斯拉夫國際電影節上映出,袁霞獲最佳女演員獎。
南征北戰
故事片(黑白)。上海電影製片廠1952年攝制。
1947年冬,國民黨軍隊進攻華東解放 區,中國人民解放軍為有效殲敵,作 戰略後撤。對此,部隊與百姓中有好 些人思想不通。為保證戰事勝利,高 營長和女村長趙玉敏分別向群眾作解 釋。敵人誤以為解放軍不敵敗走,集 中三十萬人馬,從三面合圍解放軍。 解放軍在大沙河阻擊敵人六晝夜,然 後至鳳凰山圍殲已被包圍的國民黨李 軍長所屬七個師。高營長奉命搶占摩 天嶺高地,以阻擊前來增援的國民黨 張軍長部,並全殲李部,活捉了李軍 長。接著,高營長又率部乘勝追擊張 軍長部。趙村長率民兵配合主力,斷 敵退路。陷於窮途末路的張部企圖以 炸毀水壩阻擋解放軍,趙玉敏帶領游 擊隊切斷水壩上的炸葯導火線,保住 了水壩。一場鏖戰,全殲張軍長所屬 部隊,生俘張軍長等高級將領。 編劇: 沈西蒙、沈默君、顧寶璋 導演: 成蔭、湯曉丹 攝影: 朱今明、顧溫厚 美術: 韓尚義 作曲: 葛炎 扮演者 劇中人 扮演者 劇中人 高營長 張瑞芳 趙玉敏 陳 戈 師 長 湯化達 師政委 敵張軍長 白 穆 敵 軍參謀長 陽 華 敵李軍長
冰山上的來客
簡介:
1951年,有一股匪特企圖從新疆某山口入境。匪首阿曼巴依先派一女特務,利用古蘭丹姆與邊防戰士阿米爾青梅竹馬的戀愛關系,冒充流浪多年的古蘭丹姆潛入境內,伺機竊取情報,配合匪特行動。
邊防軍楊排長識破敵人詭計,並順著這條線索掌握了敵情。匪特失敗,又施新招,匪首騙得真古蘭丹姆信任,親自送她回鄉,為除後患還派人殺掉了假古蘭丹姆。當匪特要借古蘭丹姆和阿米爾的婚禮做文章,在當地里應外合偷襲我邊防哨所時,楊排長將計就計,周密准備,將匪特一網打盡,並使別離八年的一對戀人得以團聚。
精彩視點
這是一部反映我國新疆邊防軍民團結戰斗,保衛邊疆的反特驚險故事片。該片故事曲折復雜,情節撲朔迷離,真假兩個古蘭丹姆的出現,使影片懸念叢生、引人人勝。與此同時,還穿插了愛情故事與邊疆風光,使之渾然一體,產生了迷人的魅力。影片中《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等插曲以其濃郁的民族風格和抒情色彩廣為流傳。影片在將驚險故事與抒情格調相結合上,走出了一條新路,深受觀眾歡迎。該片曾獲1964年長春電影製片廠「小百花獎」的最佳導演
上甘嶺
1952年秋,朝鮮戰爭進入最後的關鍵階段。美國侵略者竟在板門店談判休會期間,調動六萬多兵力,在三八線附近發動了大規模進攻,企圖奪取上甘嶺陣地,進而攻佔五聖山,用武力獲得他們在談判桌上得不到的東西。堅守上甘嶺陣地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與敵人浴血奮戰,打退了敵人二十多次的瘋狂進攻。此後,他們又根據上級指示,退入坑道堅守陣地,拖住敵人,使之無法前進一步。在坑道里,他們遇到了各種難以想像的困難。不僅與外界的聯系被敵人切斷,而且缺水缺糧,生存艱難。但為了祖國、為了朝鮮人民,他們以驚人的毅力,堅守了二十四天,從而贏得了時間,使中朝軍隊取得了大進攻的勝利,並使整個朝鮮戰場的形勢發生了根本變化。美國侵略者被迫重新坐下來談判,無可奈何地在停戰協定上簽了字,朝鮮人民得到了和平。
美國人至今也想不通,上甘嶺為什麼會打不下來。美國的軍事研究者們用電腦模擬得出結論,范弗里特如果不攻五聖山,改為攻打西方山谷地,憑借美軍強大的機械化裝備,共軍兩個主力師(十五軍四十六師和三十八軍的一一二師)是抵擋不住的。他們不準備認為上甘嶺的失敗是輸給了中國軍人,因為這似乎不是人力能夠做得到的,可是二流部隊的四十五師可以做得到的,為什麼德川、三所里、松骨峰的英雄「萬歲軍」就做不到?電腦只能模擬常識性的東西,它永遠也模擬不出一個民族重新覺醒時所能迸發出的力量。
奇襲
在朝鮮戰場上,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方連長,率領一支偵察隊,接受了上級交給的深入敵後,炸毀敵人一座公路橋--康平橋,切斷敵人退路的任務。偵察隊在執行這項艱巨的任務時,根據早就掌握了的敵人的行動規律,尾隨敵人前進,巧妙地通過敵人的地雷區。當他們往聯絡地點鳳仙嶺進發,在穿越公路時,被李偽軍運輸隊所阻,他們化裝成美軍巡邏隊,嚇跑了運輸隊,救出了聯絡員、朝鮮老大媽阿媽妮,從而與游擊隊取得了聯系。然後,偵察員又化裝成李偽軍傷兵,奪得了一輛敵人的中吉普,騙得橋頭崗哨的信任,搞清了大橋的構造和橋頭的設防情況。敵人發現中吉普失蹤,立即派部隊追尋。在緊急關頭,方勇把中吉普開下懸崖墜毀,機智地擺脫了敵人的追擊。最後,偵察隊在朝鮮女游擊隊戰士朴金玉的幫助下,炸毀了康平橋,完成了切斷敵人退路的任務,配合大部隊,全部消滅了敵人。
《英雄兒女》
長春電影製片廠1964年攝制的著名影片,講述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某團在堅守無名高地的戰斗中勇敢作戰。剛從醫院回部隊的戰士王成要求參戰,並拿出父親鼓勵他殺敵立功的來信給張團長和王文清政委看,王文清始知王成就是自己的老戰友王復標的兒子。在戰斗中王成英勇奮戰,壯烈犧牲。在全軍開展向王成學習的運動中,王文清認出該軍文工團員、王成的妹妹王芳就是自己的親生女兒。原來十八年前,王文清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時,妻子被敵人殺害,不久他也被捕,老工人王復標收養了他的女兒王芳,此後雙方失去了聯系。王文清沒有立即與王芳相認,而是幫助她完成歌頌王成的創作任務,並鼓勵她以實際行動向哥哥學習。後來,當王芳在陣地上為炊事員演出時,敵機突然來襲,她為掩護炊事員而負傷,被送回祖國醫治。一個月後,王復標參加慰問團赴朝慰問,王芳也傷愈歸隊,三人在前線團圓。王復標將真情告訴王芳,兩位父親都勉勵王芳向哥哥學習,當好革命接班人。
諸如此類,還有:
《永不消逝的電波》,《高山下的花環》,《苦菜花》,《小兵張嘎》,《閃閃的紅星》,《南征北戰》,《千里躍進大別山》,《白毛女》,《野火春風斗古城》,《紅色娘子軍》,《烈火金剛》,《雞毛信》,《冰山上的來客
Ⅸ 最短的革命電影
永不消逝的電波 (1958)
劇情片
故事梗概:永不消逝的電波 (THE UNFAILING RADIO WAVE)
1939年;正是抗戰最艱苦的時期。共產黨中央為加強上海的地下電台工作,派電台政委李俠從延安來到上海,與黨員女工何蘭芬假扮夫妻,開展工作。在艱苦的工作中,李何之間產生了愛情,後經領導批准結婚。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李俠不幸被日軍逮捕。不久日軍懷疑他是重慶國民黨派員,將他釋放出來。出獄後,國民黨地下人員姚葦也誤認如此,想拉李俠下水,為國民黨工作。李俠深入虎穴,巧取敵人情報,並將敵人的談判內幕在報上揭露出來。臨近解放,敵人瘋狂搜捕地下電台,李俠奉命轉移。恰在此時,兩個緊急的重要情報必須要發出去。李俠承擔了任務。他做好了犧牲自己的准備,讓妻子帶兒子先行轉移。當他發完電報,已被敵人包圍。他鎮靜地向延安發出了最後的告別信號。 影片是根據李白烈士的事跡編成的。主人公樂觀、堅毅、有韌性、有激情,雖曾被捕,受盡酷刑,但決不屈服。李俠的形象,正是千萬個黨的地下工作者的化身。編導將一個驚心動魄的革命斗爭故事,置於家庭生活的敘事框架之中,不求情節的驚險,但求平實樸素的色調;不求表面的緊張,而是追求內在的深刻,體現了一種自然、含蓄、深沉、質朴的藝術表現風格。本片1978年曾在南斯拉夫國際電影節上映出,袁霞獲最佳女演員獎。
南征北戰
故事片(黑白)。上海電影製片廠1952年攝制。
1947年冬,國民黨軍隊進攻華東解放 區,中國人民解放軍為有效殲敵,作 戰略後撤。對此,部隊與百姓中有好 些人思想不通。為保證戰事勝利,高 營長和女村長趙玉敏分別向群眾作解 釋。敵人誤以為解放軍不敵敗走,集 中三十萬人馬,從三面合圍解放軍。 解放軍在大沙河阻擊敵人六晝夜,然 後至鳳凰山圍殲已被包圍的國民黨李 軍長所屬七個師。高營長奉命搶占摩 天嶺高地,以阻擊前來增援的國民黨 張軍長部,並全殲李部,活捉了李軍 長。接著,高營長又率部乘勝追擊張 軍長部。趙村長率民兵配合主力,斷 敵退路。陷於窮途末路的張部企圖以 炸毀水壩阻擋解放軍,趙玉敏帶領游 擊隊切斷水壩上的炸葯導火線,保住 了水壩。一場鏖戰,全殲張軍長所屬 部隊,生俘張軍長等高級將領。 編劇: 沈西蒙、沈默君、顧寶璋 導演: 成蔭、湯曉丹 攝影: 朱今明、顧溫厚 美術: 韓尚義 作曲: 葛炎 扮演者 劇中人 扮演者 劇中人 高營長 張瑞芳 趙玉敏 陳 戈 師 長 湯化達 師政委 敵張軍長 白 穆 敵 軍參謀長 陽 華 敵李軍長
冰山上的來客
簡介:
1951年,有一股匪特企圖從新疆某山口入境。匪首阿曼巴依先派一女特務,利用古蘭丹姆與邊防戰士阿米爾青梅竹馬的戀愛關系,冒充流浪多年的古蘭丹姆潛入境內,伺機竊取情報,配合匪特行動。
邊防軍楊排長識破敵人詭計,並順著這條線索掌握了敵情。匪特失敗,又施新招,匪首騙得真古蘭丹姆信任,親自送她回鄉,為除後患還派人殺掉了假古蘭丹姆。當匪特要借古蘭丹姆和阿米爾的婚禮做文章,在當地里應外合偷襲我邊防哨所時,楊排長將計就計,周密准備,將匪特一網打盡,並使別離八年的一對戀人得以團聚。
精彩視點
這是一部反映我國新疆邊防軍民團結戰斗,保衛邊疆的反特驚險故事片。該片故事曲折復雜,情節撲朔迷離,真假兩個古蘭丹姆的出現,使影片懸念叢生、引人人勝。與此同時,還穿插了愛情故事與邊疆風光,使之渾然一體,產生了迷人的魅力。影片中《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等插曲以其濃郁的民族風格和抒情色彩廣為流傳。影片在將驚險故事與抒情格調相結合上,走出了一條新路,深受觀眾歡迎。該片曾獲1964年長春電影製片廠「小百花獎」的最佳導演
上甘嶺
1952年秋,朝鮮戰爭進入最後的關鍵階段。美國侵略者竟在板門店談判休會期間,調動六萬多兵力,在三八線附近發動了大規模進攻,企圖奪取上甘嶺陣地,進而攻佔五聖山,用武力獲得他們在談判桌上得不到的東西。堅守上甘嶺陣地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與敵人浴血奮戰,打退了敵人二十多次的瘋狂進攻。此後,他們又根據上級指示,退入坑道堅守陣地,拖住敵人,使之無法前進一步。在坑道里,他們遇到了各種難以想像的困難。不僅與外界的聯系被敵人切斷,而且缺水缺糧,生存艱難。但為了祖國、為了朝鮮人民,他們以驚人的毅力,堅守了二十四天,從而贏得了時間,使中朝軍隊取得了大進攻的勝利,並使整個朝鮮戰場的形勢發生了根本變化。美國侵略者被迫重新坐下來談判,無可奈何地在停戰協定上簽了字,朝鮮人民得到了和平。
美國人至今也想不通,上甘嶺為什麼會打不下來。美國的軍事研究者們用電腦模擬得出結論,范弗里特如果不攻五聖山,改為攻打西方山谷地,憑借美軍強大的機械化裝備,共軍兩個主力師(十五軍四十六師和三十八軍的一一二師)是抵擋不住的。他們不準備認為上甘嶺的失敗是輸給了中國軍人,因為這似乎不是人力能夠做得到的,可是二流部隊的四十五師可以做得到的,為什麼德川、三所里、松骨峰的英雄「萬歲軍」就做不到?電腦只能模擬常識性的東西,它永遠也模擬不出一個民族重新覺醒時所能迸發出的力量。
奇襲
在朝鮮戰場上,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方連長,率領一支偵察隊,接受了上級交給的深入敵後,炸毀敵人一座公路橋--康平橋,切斷敵人退路的任務。偵察隊在執行這項艱巨的任務時,根據早就掌握了的敵人的行動規律,尾隨敵人前進,巧妙地通過敵人的地雷區。當他們往聯絡地點鳳仙嶺進發,在穿越公路時,被李偽軍運輸隊所阻,他們化裝成美軍巡邏隊,嚇跑了運輸隊,救出了聯絡員、朝鮮老大媽阿媽妮,從而與游擊隊取得了聯系。然後,偵察員又化裝成李偽軍傷兵,奪得了一輛敵人的中吉普,騙得橋頭崗哨的信任,搞清了大橋的構造和橋頭的設防情況。敵人發現中吉普失蹤,立即派部隊追尋。在緊急關頭,方勇把中吉普開下懸崖墜毀,機智地擺脫了敵人的追擊。最後,偵察隊在朝鮮女游擊隊戰士朴金玉的幫助下,炸毀了康平橋,完成了切斷敵人退路的任務,配合大部隊,全部消滅了敵人。
《英雄兒女》
長春電影製片廠1964年攝制的著名影片,講述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某團在堅守無名高地的戰斗中勇敢作戰。剛從醫院回部隊的戰士王成要求參戰,並拿出父親鼓勵他殺敵立功的來信給張團長和王文清政委看,王文清始知王成就是自己的老戰友王復標的兒子。在戰斗中王成英勇奮戰,壯烈犧牲。在全軍開展向王成學習的運動中,王文清認出該軍文工團員、王成的妹妹王芳就是自己的親生女兒。原來十八年前,王文清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時,妻子被敵人殺害,不久他也被捕,老工人王復標收養了他的女兒王芳,此後雙方失去了聯系。王文清沒有立即與王芳相認,而是幫助她完成歌頌王成的創作任務,並鼓勵她以實際行動向哥哥學習。後來,當王芳在陣地上為炊事員演出時,敵機突然來襲,她為掩護炊事員而負傷,被送回祖國醫治。一個月後,王復標參加慰問團赴朝慰問,王芳也傷愈歸隊,三人在前線團圓。王復標將真情告訴王芳,兩位父親都勉勵王芳向哥哥學習,當好革命接班人。
諸如此類,還有:
《永不消逝的電波》,《高山下的花環》,《苦菜花》,《小兵張嘎》,《閃閃的紅星》,《南征北戰》,《千里躍進大別山》,《白毛女》,《野火春風斗古城》,《紅色娘子軍》,《烈火金剛》,《雞毛信》,《冰山上的來客
希望能幫助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