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最新微影 » 老電影北大荒人
擴展閱讀
韓國電影女的錢包被劃開 2025-04-06 18:30:03
微信紅包殺人電影 2025-04-06 18:25:48
外國電影里的秦國閱兵 2025-04-06 18:23:35

老電影北大荒人

發布時間: 2021-05-19 18:37:33

⑴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去北大荒電視劇有幾部

《兵團歲月》《知青》《返城年代》《雪城》《今夜有暴風雪》《年輪》《北大荒》以上是電視劇還有好多的關於北大荒的電影《北大荒人》《今夜有暴風雪》《老兵新傳》《北大荒》《生產建設兵團》等等,,,,,還有好多的書籍小說文藝文學作品,,北大荒文學的代表,也就是知青系列代表梁曉聲,,還有張抗抗等作家老師,,,還有北大荒的聲樂,,,敬請欣賞

⑵ 文革期間或文革前拍攝的北大荒知青題材電影

電影《熊跡》。

⑶ 北大荒人電影的主要內容

1958年,10萬軍人轉戰北大荒。剛從朝鮮歸來的志願軍英雄團團長高建發和戰友們組成了一支先遣隊來到雁窩島,遇到18年前犧牲的戰友的父親黃老清和他搭救過的小姑娘燕子。先烈精神鼓舞著戰士們去把荒島變糧倉。他們依靠群眾,終於把拖拉機開過了水草地,又征服了低窪地,建立起了農場,為國家生產更多的糧食。
根據同名話劇改編。 195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十萬轉業軍人響應黨的號召,高舉「向地球開戰、向荒地要糧」的紅旗,英勇地開進了北大荒。剛從朝鮮歸國的志願軍英雄團團長高建民和他的戰友們組成了一支踏荒先遣隊,來到了北大荒雁窩島。高建民是一位「抗日聯軍」的老戰士,抗戰時期曾在雁窩島上戰斗和生活過。在這里,他又遇見了18年前犧牲的戰友黃永和的父親黃老清和他搭救過的小姑娘燕子。先烈的英勇精神鼓舞著新到北大荒的戰士們,他們在烈士墓前宣誓「要把荒島變成糧倉」!雁窩島是一塊肥沃的寶地,然而交通條件非常困難,三面是走不通的河道,一面是號稱「大醬缸」的水草地,只有封凍季節才能通過。進島的戰鬥打響了,而天不作美提前轉暖,運送物資的拖拉機陷進了「大醬缸」。新來的農場副場長紀慶山憑著老經驗,主觀地認為雁窩島不適於建農場,主張先修路後進島。黨委書記高建民堅決貫徹邊開荒、邊生產、邊建設、邊擴大、邊積累的五邊方針依靠群眾想辦法,終於將拖拉機拉進了雁窩島。沉睡千年的土地被開墾了!高書記為了征服低窪地,擴大耕種面積,便與群眾一道進行改裝機車的試驗,紀副場長認為低窪地無法制服,不同意試驗。他趁高書記外出開會,下令停止了改裝機車的試驗,解散了排水大隊,集中人力進行人工點豆。結果一場大雨沖了豆地, 淹了麥田。高書記回場後領導群眾冒雨排水,搶救麥田,並恢復了機車改裝試驗。老獵人黃老清主動帶路,打通了「自古無行船」的寶清河,運來了急需的油料。機車改裝獲得成功,低窪地被征服了。紀副場長從中接受了教訓。秋天來到了。在豐收面前戰士們繼續戰斗著。他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終於在雁窩島上建成了農場,為祖國生產了更多的糧食。

⑷ 有什麼好看的東北題材的老電影值得推薦

據說東北的《鄉村愛情》已經排到了十幾部了,從年輕的人,排到了年老,也是很不容易的。
並且這部劇,反映了東北農村的生活狀態,人民朴實的生活,挺能體現當下的東北夥伴的幸福狀態的。

⑸ 求一部老電影的名字!

部分國產刑偵電影:《蛇案》、《女記者與通緝犯》、《508疑案》、《西門警事》、《雙頭鷹之謎》、《出生入死》、《島國謀殺》、《女模特之死》、《暗礁》、《神女峰的迷霧》、《無槍槍手》

⑹ 《北大荒人的歌》哪一年創作的

作曲是劉錫津:中國著名作曲家。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全國政協委員,現任中央歌劇院院長,一級作曲,國家級優秀專家。他寫有眾多的優秀作品獲國家級獎勵,代表作品有:聲樂作品《我愛你,塞北的雪》,《北大荒人的歌》,《我從黃河岸邊過》,《東北是個好地方》,第三屆亞洲冬季運動會主題歌《亞細亞走向輝煌》等。作品曾在亞洲、歐洲、美洲許多國家和地區演出,獲得廣泛的好評。

沒有人不喜歡那首膾炙人口的老歌《我愛你,塞北的雪》,它以優美動聽的旋律,叩擊著千萬聽眾的情感之窗,眾所周知,這首歌是中國著名作曲家劉錫津的力作。一首歌,何以能使那麼多人動心動情,跨越三十多年而久唱不衰?

日前,身為中央歌劇院院長的劉錫津在北京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說:「千百萬群眾的感情,是時代的感覺,是歷史的回聲,是我致力捕捉的音樂之魂!」這個「魂」,是藝術家的靈魂、靈感的根!

劉錫津在音樂世界裡遨遊了30年,在聲樂、器樂、舞劇、音樂劇、電影、電視劇等方面,都不斷有名篇佳作問世,幾乎所有的音樂樣式他都曾涉獵,而且出手不凡。作為被人們喜愛的作曲家,劉錫津創作了上百首風格各異令人記憶深刻的曲子,但他的才華還不止於此。他曾擔任黑龍江省歌舞劇院院長十餘年之久,肩負作曲家與院長的兩副重擔,他憑著過人的才智和精力,把劇院搞得紅紅火火,2000年他升任黑龍江省文化廳副廳長,但他手中那支譜寫動聽旋律的筆卻一直在跳躍著,這其間,他還為20多部電影寫了音樂。如今,劉錫津在樂壇已是功成名就,但他至今仍然稱自己是「永久的窮人」,為此,他始終在耕耘著。

2002年他調任中央歌劇院院長,又開創了他事業的另一個高峰。2004年,他在北京舉辦了義大利歌劇周,開創了同期上演《鄉村騎士》《丑角》和《塞維利亞理發師》三部歌劇的先例。前不久,他與法國合作,在北京演出高難度歌劇《霍夫曼的故事》獲得空前成功,該劇轟動一時,被北京媒體稱為目前中國最高水平的歌劇演出。

劉錫津出生在哈爾濱,是吮吸著黑土地的乳汁、喝著松花江水成長起來的作曲家。作為一個普通工人的兒子,劉錫津跨進藝術的大門,是由小學員當起,他拉過手風琴,彈過鋼琴,學過長笛,打擊樂器,直至學習作曲、指揮。劉錫津坦率地告訴記者,他的那些產生深遠影響的作品幾乎都是關於黑龍江的,因為生他養他的這塊黑土地的文化乳汁滋養了他,鑄就了他特有的一種文化精神。

「黑龍江日報是最早報道我的媒體!」———劉錫津深情地回憶著這份讓他懷有特殊感情的報紙。那時,他還是「省歌」的一個普通創作員,1980年11月的一天,省報一版以大版面刊發了一篇影響他一生的長篇通訊,講述了劉錫津沒經過正規藝術教育而自學成才的故事,文章發表後,影響和激勵了一大批苦苦尋找前途的知青們,更為重要的是,這篇報道給了事業剛剛起步的劉錫津以極大的鼓勵。

每每談及《黑龍江日報》,他總是飽含著深情與感激。時至今日,他還保持著閱讀《黑龍江日報》的習慣,盡管現在他身在北京,卻總是在網上閱讀電子版的黑龍江日報,他關注著家鄉每一個細微的變化,他說,那裡讓我終生無法忘懷。

⑺ 尋找一部知青上山下鄉到北大荒的老電影的名字

我們的田野?謝飛導演。1983年。

⑻ 老電影大全農村故事片

喜盈門、甜蜜的事業、不該發生的故事、月亮灣的笑聲、野山、被愛情遺忘的角落、牧馬人、天雲山傳奇、原野、芙蓉鎮、兒子孫子和種子、李雙雙、暴風驟雨、艷陽天、青松嶺、金光大道、春苗、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北大荒人、我們的田野、青春萬歲、青春祭、鄉情、人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