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推薦電影
我來回答;世界十大經典影片十大經典電影
十佳劇情片:
1) 肖申克的救贖(刺激1995):男人必看的勵志影片。
2) 教父(1、2):經典黑幫片,有此作品,其他同類一概低頭。
3)美國往事:整個人生都在裡面。
4)天堂電影院:每個男人的童年回憶,太經典了。
5)無主之城:人家怎麼能拍出這么牛的電影!
6)活著:也許是中國目前最偉大的電影。
7) 阿甘正傳:教導所有的人要去寬容別人,傻就是福氣。
勇敢的心:民族自尊的好教材,希望大家要愛中國。
9) 楚門的世界:探討人的價值和人性根本的奇思怪作。
10) 音樂之聲:音樂的力量、音樂的快樂!
11)辛德勒的名單:震撼人心的歷史、充滿感染力的攝影和傑出的演員。
十佳科幻片
1) 星球大戰系列:開創了一個電影神話。
2) 異次元駭客(第十三層):應該說它比黑客帝國的構思更精妙。
3) 超人:所有漫畫類科幻電影的代表。
4) 終結者(1、2):科幻電影經典中的經典。
5) 12猴子:如此引人深思的科幻電影真不多見。
6) 黑客帝國系列:引發了對現實和未來網路發展的思考,形成了一種黑客文化。
7) 移魂都市(黑暗城市):風格另類的科幻片,結尾出人意表。
超時空接觸:比較嚴肅地探討外星文明問題的力作。
9) 千鈞一發:描寫未來社會人的基因問題的驚險影片,內容和主題俱佳。
10) 2001漫遊太空:經典作品,以嚴肅的科學性和預見性著稱。
十佳戰爭片:
1) 拯救大兵瑞恩:最真實反映戰爭和人性的超級巨作。
2) 獵殺紅色十月:節奏和人物拿捏准確的潛艇影片代表作。
3) 兵臨城下:從獨特的視角描寫二戰的巨片,演員表演到位。
4) 大逃殺:
www.18dd.com歸入戰爭片只因其太震撼、太殘酷。
5) 巴頓將軍:全景式展示戰爭的代表作,演員表演出色。
6) u-571:效果出眾的新型海戰片,拍得很有特點。
7) 全金屬外殼:庫布里克對戰爭的深刻反思,看過後使人對戰爭產生恐懼。
星際艦隊:科幻性質的戰爭片,士兵的訓練和戰斗的描寫很有煽動性和爭議性。
9)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隨時看起來都心潮澎湃的好電影!
10) 野戰排:反思越戰的經典影片。
十佳動作片
1) 英雄本色(1):吳宇森代表作。
2) 真實的謊言:阿諾演的最溫情和幽默的電影。
3) 生死時速(1):充滿動感,耳目一新!
4) 虎膽龍威系列:呵呵他怎麼總是一身傷卻不死啊!!!
5) 勇闖奪命島(石破天驚)
www.18dd.com:動作片顛峰作品!演員表演出色。
6) 刀鋒戰士(1、2):新式吸血鬼動作片,非常另類和華麗。
7) 神秘的黃玫瑰系列:呵呵因為看的時候年紀小,覺得比西部片還經典。
復仇:也是羅馬尼亞的老電影,這部影片的槍戰讓人百看不厭。
9) 三步殺人曲系列:干凈利落的墨西哥風格槍戰電影。
10) 第一滴血(1):有內涵有力度有故事,是史泰龍為數不多的好片。
十佳恐怖片
1) 奪命狂呼系列:校園恐怖片的代表作,對年輕人的胃口。
2) 殺出個黎明:另類誇張的恐怖片,不嚇人,反而很搞笑和另類。
3) 活死人的黎明:活死人系列代表作,以惡心的僵屍著稱。
4) 驅魔人:畫面陰郁,聲效凄厲,晚上看真的噤若寒蟬!
5) 見鬼:港式恐怖片代表,有恐怖,也有情感。
6) 解剖(1、2):歐洲恐怖片的代表,內容奇怪前衛。
7) 壞品味:指環王導演的早期作品,恐怖而搞笑。
異形系列:科幻類恐怖片經典,1、2、4都很精彩
9) 咒怨:日式恐怖的代表,極其邪惡!
10) 活跳屍:罕見的血腥的黑色幽默!
十佳喜劇片 提供電影下載
http://www.18dd.com/
1) 兩桿大煙槍:在英式幽默和一團亂麻中尋找答案的樂趣
2) 我為瑪麗狂:美國廁所文化的代表,低俗但好玩。
3) 反斗神鷹系列:美式無厘頭動作喜劇。
4) 大話西遊(1、2):經典!
5) 花田喜事:港式老喜劇片的代表,明星雲集。
6) 驚聲尖笑系列:以模仿糟改其他影片取樂的新型喜劇片。
7) 虎口脫險:歐式喜劇片經典作,百看不厭。
金雞:近年少見的優秀香港電影,有很深的內涵。
9) 面具:金凱瑞的成名作。
10) 喜劇之王:周星弛最有內涵的電影。
十佳武俠片
1) 卧虎藏龍:"美"式武俠片的開山之作!
2) 新龍門客棧:現在的武俠片製作模式都是照它來的。
3) 黃飛鴻系列:捧紅了李連傑啊!!!
4) 醉拳:成龍代表作,功夫片黃金時代的作品。
5) 少林寺三十六房:劉家輝的成名作,現在來看也趣味無窮。
6) 少林寺:不用說了,真功夫的代表。
7) 佐羅:法國劍俠片的代表,迷到很多mm。
笑傲江湖:對林青霞扮演的東方不敗印象最深。
9) 座頭市:創新的日本劍俠片,很有特點。
10) 殺死比爾:呵呵,新派東西方結合的功夫片來啦!!!!
十佳驚悚片
1) 死神來臨(1、2):構思巧妙,場景驚人。
2) 黑暗降臨:描寫鬼怪傳說的驚悚片,有些新意思。
3) 沉默的羔羊:獲得奧斯卡獎的驚悚片!
4) 7宗罪:風格陰暗,讓人時不時想逃!表演精緻!
5) 閃靈:可以盡情欣賞傑克尼科爾森的超凡演技。
6) 第六感:此類影片代表作!!結尾精彩之極!
7) 斷頭谷:蒂姆伯頓的驚悚恐怖大作,人頭亂滾!
心慌方(1、2):加拿大導演的匪夷所思之作!!!
9) 本能:不用說了,很色情!
10) 醫院風雲:拉斯馮提爾導演的丹麥影片,嚇的很多人不敢獨自回家。
十佳愛情片
1) 泰坦尼克:商業大作!
2) 漂亮女人:現代版麻雀變鳳凰!
3) 羅馬假日:奧黛麗赫本的經典。
4) 金玉盟:淡淡的幽怨、一生的承諾!
5) 卡薩布蘭卡(北非諜影):經典老片。
6) 畢業生:我們還能找到青春時代的純潔愛情嗎?
7)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以時代為背景的愛情名片,節奏緩慢。
保鏢:輕松健康的愛情電影。
9) 克萊默夫婦:對婚姻、兒女進行深入思考的倫理片。
10) 陽光燦爛的日子:屬於我們這些人的青春!
十佳魔幻片
1) 狼族盟約:法式魔幻片,明星眾多的大製作。
2) 印第安納瓊斯(奪寶奇兵)三部曲:斯皮爾伯格和盧卡斯的強大組合!
3) 倩女幽魂:中國鬼電影的里程碑!決不輸於外國片!
4) 魔戒三部曲:偉大的經典的真正的電影!!!
5) 哈利波特系列:新魔幻電影的奇特分支。
6) 魔幻屠龍(龍的心):感情真摯。
7) 木乃伊:幽默和特技結合的娛樂片。
剪刀手愛德華:蒂姆伯頓最有想像力的作品。
9) 小飛俠:嶄新的適合兒童的幻想片。
10) 大魚:多看兩遍吧,活著要善待自己啊!
提供電影下載
http://www.18dd.com/
十佳動畫片
1) 怪物公司:罕見的數碼特技!動人有趣的創意!
2) 冰凍星球:雖然賣座不是很好,但它的場景可是真的漂亮!
3) 辛巴達航海記:巧妙結合手繪和3d技術的優秀作品。
4) 怪物史萊克:健康的愛情觀和幽默的故事!
5) 尋找尼莫(海底總動員):融合溫馨情感和尖端技術的動畫經典。
6) 千與千尋:宮岐峻顛峰之作!
7) 最終幻想:3d人物數碼化的先驅,技術出眾。
吸血鬼獵人:日式風格的華麗吸血鬼大作。
9) 蓋娜:歐洲的動畫大作,風格很怪異!
10) 恐龍:不用說了,好看!
成熟男人必看的十大經典影片
1.《阿甘正傳》:執著
每次想起阿甘在美國東西海岸之間的奔跑,人們都會止不住的傷感,還有振奮.你相信一個智障兒的成功嗎?你相信這世上收獲最多的人正是那些不計得失的人嗎?阿甘不懂得他不能總跟著一個女人幫她打架,也不懂得一個成年人不該總把"我愛你"的話掛在嘴邊.阿甘什麼都不知道,他只知道憑著直覺在路上不停得跑,並且最終他跑到了終點.
另外,《阿甘正傳》還會教給你一個男人必須具備的一種素質----身處困境中的幽默感
2.《東方不敗》:才華
男人不應該不看武俠片,如果你只能看一部武俠電影,你會選擇什麼?應該是<東方不敗>.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劍客的身姿隨著劍在空氣中的遊走而起舞,翩若驚鴻,宛若游龍.金庸的<笑傲江湖>講的是對自由的追求,徐克,程小東,張叔平,李連傑等演員天才的用電影再現了金庸筆下的這個瑰麗無比的武俠世界.<滄海一聲笑>的曲子傳唱至今,成為我們一個幻想的憑借,一個逃避現實的出口.
3.《美國往事》:人生
《美國往事》包含了一個男人在這個世界上所能遇到的一切.友情,愛情,幻想,責任,沖突.它更像是一場讓人不願醒來的夢,當男主人公躺上床上,在溫暖的燈光和迷離的電話鈴聲中回到那些逝去了的歲月,這場夢便開始了,直到最後男主人公終於露出笑容,我們才回到自己的人生,去繼續那些不盡的故事.什麼幫派,什麼仇殺,原來都不重要,印象中只有一個毛燥的少年,偷看一個美麗女孩兒跳舞;只有一個負罪的兄弟,每天早早的上床睡覺;只有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面對背叛了的友誼,語調平和,不動聲色,<美國往事>帶你作了一次3小時45分的人生之旅.
4.《羅馬假日》:愛情
相關:循著電影 找尋兩個人的羅馬假日
也許《羅馬假日》有點瞎浪漫的嫌疑,但奧黛麗.赫本的出現使它真的成了一部童話.她就像是游歷人間的天使,美麗非凡.記者吻過濕淋淋的公主,然後看著她慢慢的走向自己官邸.那一刻,你是否會在心裡默默的說"別走"?在羅馬的宮殿里,兩個人站得那樣近,也離得那樣遠.喬只能說:"你的朋友絕不會讓你失望".而公主也只能這樣回答:"羅馬,當然是羅馬."在人的一生里,即使只有這樣的一刻心靈的相通,也會少卻多少的遺憾!
5.《勇敢的心》:勇氣
也許英雄並不是無所不能的神明,但英雄一定是無所畏懼的勇士.當你站在霓虹閃爍的街頭,當你面對卑鄙討好的笑臉,你又想起了那個讓你汗顏的華萊士,這時你收起臉上慣帶的笑容,默默的向梅爾.吉布森致敬,從來沒有這么莊重.因為他讓我們明白,什麼才是真正的英雄."Freedom(自由)!"華萊士臨死的一聲吶喊,把你的血也點燃了.
6.《辛德勒的名單》:責任
所謂責任,就是未必做得成但必須去做.對於辛德勒來說,救助落難的猶太人是作為一個真正的人的責任.而把那段歷史搬上銀幕,則是斯皮爾伯格作為一個猶太藝術家的責任.《辛德勒的名單》包含著對受難者的祭奠,對拯救者的敬意,和對光明一定到來的信念.在影片放映後的一片贊譽聲中,斯皮爾伯格平靜的把影片的全部收益捐給了美國的納粹大屠殺紀念館.
7.<肖申克的救贖>:信念
"有一種鳥兒是永遠也關不住的,因為它的每片羽毛上都沾滿了自由的光輝.」一個人能夠在15年痛苦的牢獄生活里,不放棄對自由的嚮往,這是一種怎麼樣的精神力量?所以他成功了,成功的奪回了自由.<肖申克的救贖>中有這樣一句話:體制化是這樣一種東西,一開始你排斥它,後來你習慣它,直到最後你離不開它.想想看,我們的身體已經有多大的一部分被體制化了?
8.<E.T>:童心
如果看<E.T>時你流淚了,你不要害怕也不要慚愧,不管你有多大的年紀.實際上,能夠和孩子們一起為E.T的遭遇而悲喜,是一件多麼讓人慶幸的事,這表明我們還有一點童心未曾泯滅,我們有一些夢想還藏在心底.當長著一雙孩子的眼睛的E.T用超能力讓孩子人的自行車飛上夜空並穿過那輪明月的時候,你是否感到了震憾?是否對自已一些已經習慣了的東西產生了懷疑?
9.<現代啟示錄>:痛苦
戰爭是一種秩序的破壞,世界上最可悲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戰爭,最痛苦的戰爭電影莫過於<現代啟示錄>.<現代啟示錄>講的是人性的倒退,秩序的破壞,但文明的進程卻沒有人能夠阻擋得住.
10.<第七封印>:哲思
也許不是人人都能看懂<第七封印>,但如果一個男人在告別人世之前看一部電影的話,那麼最好選擇<第七封印>.它向世人明示了人生的最後哲思:一個男人怎樣做到雖死猶生。
教女人成熟的十部電影
《亂世佳人》(1939年出品)
原著得到很多女性讀者的青睞,而改編影片則同書一樣出色。影片榮獲第12屆奧斯卡七項大獎,這些獎項的任何一個都足以引起人們觀看的慾望。克拉克·蓋博和費雯麗在片中演對手戲,就足以讓4個小時的影片變得不那麼冗長。片中突出的郝思嘉堅強的個性將刻在每一個觀看者的心中。
《簡·愛》(1944年瓊·芳登版)
學習:尊嚴
她說:「……我們站在上帝腳跟前,是平等的——因為我們是平等的!」雖然這是一部很老的片子,但經典名著並不會因歲月流逝而變得黯淡,當初該片影響了一大批知識女性。不美的人也可以有很美的愛情——如果她像簡·愛一樣,愛情會使她變美。
《蒂凡尼的早餐》(1961年出品)
學習:反對虛榮
你可能不知道這部影片,但你一定知道片中的插曲《月亮河》。奧黛麗·赫本在片中邊彈邊唱《月亮河》的形象令人心動。片中突出的主題:「反對虛榮和金錢至上」使其絕對應該被現代女人好好看上一看。
《母女情深》(1983年出品)
學習:親情
羅拉和艾瑪母女之間一直存在著隔閡和沖突,以致艾瑪為了使自己脫離母親的影響,用去了30年時間,但直到臨終之際她才發現自己對母親的親情無法讓她釋懷和割捨。這部詮釋母女復雜親情關系的溫馨小品,當年以黑馬姿態贏得了奧斯卡五項大獎,並被認為是上個世紀80年代最感人肺腑的影片之一……
《漂亮女人》(1990年出品)
學習:浪漫
朱麗婭·羅伯茨成功地飾演了這位熱情、聰明、漂亮、誠實的*女後一舉成名。甚至被認為這是繼赫本《羅馬假日》的表演以來最令人鼓舞的演出。究竟什麼是浪漫,恐怕要由片中的朱麗婭·羅伯茨演給你看。
《末路狂花》(1991年出品)
學習:女權
美國1991年夏季10大賣座片之一。這部影片被認為是一部典型的女權主義電影,成功地描寫了女主角作為普通婦女,在男性的壓迫下,被迫走向極端……
《鋼琴課》(1993年出品)
學習:溝通
該片獲得第46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女導演簡·坎皮恩用女性思維和感受去拍一部女性題材影片,應該更符合女性觀眾口味。影片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主演霍利·亨特飾演的啞女,只*動作和表情就能獲得奧斯卡女主角獎,可見溝通的力量。
《關於我母親的一切》(1999年出品)
學習:另類
在這部影片中你可以找到母親、女兒、女演員、女同性戀、修女、*女、變性人……西班牙導演阿莫瓦多以善拍女性類型影片著稱,而該片囊括了1999年奧斯卡、金球獎等幾乎所有國際重要獎項。影片結尾字幕顯示:「獻給所有演出的女演員,獻給所有的女人,獻給所有扮演女性的男人,獻給所有想成為***人,獻給我的媽媽。」
《時時刻刻》(2002年出品)
學習:選擇
以西方女性主義思潮的先驅人弗吉尼亞·伍爾夫為原型之一,根據1998年的普利策獲獎作品改編,妮可·基德曼、朱麗安·摩爾、梅麗爾·斯特里普三位明星的強強合作,飾演了三個不同的時代不同命運和思想的女性,反映了她們在自己的時代里對命運的選擇,從女性視角再次探討了生命的意義。影片拍得很精緻,是近年來值得推薦的女性題材影片。
《女人那話兒》(2002年出品)
學習:**
女導演黃真真夥同全女性製作班底,花了6個月的時間,捕捉現代女性最豪情、最傲慢、最真實的一面,拍攝過程中全部謝絕男賓,以達到這群女性至情至性的境界。這是一部實錄式的影片,超過63位不同的女性,透過銀幕講出女性最想講的話,講述**、愛情觀等。究竟現代女性怎樣看男人?怎樣看性?就讓女人自己來說吧。
2. 影視劇中有哪些令人忘懷不了的經典主題曲
作為一個80後,對電視劇的記憶,是從上世紀90年代那部《渴望》開始的。過了好多年,劇情早己忘記,但那一首首歌曲,不論片頭曲、片尾曲還是插曲,仍留在記憶深處,時不時浮上心頭。讓我們一起回憶三十年來的電視劇歌曲,哼唱那一段段動人的曲調,品味歌曲中的百味人生。 聽友「寒冰」分享
午後兩點/調頻98.1兆赫/包頭文藝廣播《經典老歌》
一起走進聽友「寒冰」的歌單,
聆聽那些年,不記得劇情,
卻難以忘懷的電視劇經典歌曲!
寒冰
tvseries
SONG
我不想說:改革開放大潮中外來妹的故事,這首歌曲是楊玉瑩的成名曲以及代表作(《外來妹》主題曲)
會飛的心/為一句無聲的諾言:國內首部情景喜劇,作曲和歌詞都那麼暖心,聽著歌曲,覺得劇情又熟悉起來(《我愛我家》片頭/片尾曲,謹以此歌懷念演員文興宇老爺子)
最近比較煩:90年代的偶像劇,真情詮釋了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聽了這首歌以後我認識了周華健(《老房有喜》片尾曲)
等你愛我:中國大陸第一部青春偶像劇,聽了這首歌你是不是會期待遇見真愛(《將愛情進行到底》插曲)
歸去來:那麼多版本的電視劇我獨愛古天樂和李若彤這版,這首歌也是胡兵為數不多歌曲中比較不錯的一首(《神鵰俠侶》片尾)
流星雨:當年媽媽和我一起租VCD看的這部劇,電視劇和歌曲都有極高的人氣(《流星花園》片尾曲)
大家來戀愛/一輩子的孤單:四個性格各異的都市女性的故事,奶茶劉若英溫暖的聲音讓歌曲也變的溫暖了(《粉紅女郎》主題/片尾曲)
那麼驕傲/把耳朵叫醒:比較早的一部時裝偶像曲,金海心的演唱讓我對歌曲印象特別深刻(《都是天使惹的禍》片頭曲/插曲)
春去春又回:一部江南版的家庭倫理劇,聽了這首歌才記起周迅還是個歌手(《桔子紅了》片尾曲)
紅顏劫/鳳凰於飛:那年杏花煙雨如今連嬛嬛也老了,姚貝娜包攬了幾乎所有的歌曲,這個有著純凈聲線的女歌手讓我永遠難忘(《甄嬛傳》片頭/片尾曲)
3. 高分求感人的外國冷門電影
1.鬼鎮Ghost Town (2008)
http://www.mtime.com/movie/75597/
2.筆下求生Stranger Than Fiction (2006)
http://www.mtime.com/movie/48398/
2個小品級電影,評價都不錯!
4. 求這部片名
更多中文片名:
透明人
隱形人
更多外文片名:
Hollow Man - Unsichtbare Gefahr .....(Germany)
影片類型:
驚悚 / 科幻 / 恐怖
片長:
112 min
國家/地區:
美國 德國
對白語言:
英語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遮幅寬銀幕系統
混音:
SDDS Dolby Digital EX DTS-ES
評級:
Rated R for strong violence, language and some sexuality/nudity.
製作成本:
,000,000 (estimated)
版權所有:
Global Entertainment Proctions GmbH & Co. Movie KG
拍攝日期:
1999年8月 -
1999年4月26日 - 1999年6月25日
攝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膠片長度:
3132 m (Spain)
演職員表
導演 Director:
保羅·范霍文 Paul Verhoeven
編劇 Writer:
Gary Scott Thompson .....(story) and
Andrew W. Marlowe .....(story)
Andrew W. Marlowe .....(screenplay)
演員 Actor:
伊麗莎白·蘇 Elisabeth Shue .....Linda McKay
凱文·貝肯 Kevin Bacon .....Sebastian Caine
喬什·布洛林 Josh Brolin .....Matthew Kensington
Kim Dickens .....Sarah Kennedy
Greg Grunberg .....Carter Abbey
Joey Slotnick .....Frank Chase
Mary Randle .....Janice Walton
William Devane .....Dr. Howard Kramer
羅拉·邁特拉 Rhona Mitra .....Sebastian's Neighbor
Pablo Espinosa .....Ed, Warehouse Guard
Margot Rose .....Mrs. Martha Kramer
Jimmie F. Skaggs .....Wino
Jeffrey Scaperrotta .....Boy in Car (as Jeffrey George Scaperotta)
Sarah Bowles .....Girl in Car
Kelli Scott .....Mom
Steve Altes .....Dad
J. Patrick McCormack .....General Caster
Darius A. Sultan .....Gate Guard
Tom Woodruff Jr. .....Isabelle the Gorilla
David Vogt .....Helicopter Pilot
Gary A. Hecker .....Gorilla Vocals (voice) (as Gary Hecker)
製作人 Proced by:
Stacy Lumbrezer .....co-procer
Alan Marshall .....procer
Marion Rosenberg .....executive procer
Kenneth J. Silverstein .....associate procer
Douglas Wick .....procer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哥倫比亞影業公司 Columbia Pictures Corporation [美國]
Global Entertainment Proctions GmbH & Company Medien KG [德國]
發行公司:
哥倫比亞影片公司 Columbia Pictures [美國]
哥倫比亞三星電影發行公司 Columbia TriStar Film Distributors International [美國] ..... (Argentina)
Columbia TriStar Films [法國] ..... (France)
Columbia TriStar Films de Argentina [阿根廷] ..... (Argentina)
Columbia TriStar Films de España S.A. [西班牙] ..... (Spain)
哥倫比亞三星家庭視頻公司 Columbia TriStar Home Video [美國] ..... (USA) (DVD)
Columbia TriStar [美國] ..... (video)
ECT [挪威] ..... (Norway)
Skífan ..... (Iceland)
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 Inc. [日本] ..... (Iceland)
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 [美國] ..... (Iceland)
特技製作公司:
Banned from the Ranch Entertainment (BFTRE) [美國]
索尼圖形圖像運作公司 Sony Pictures Imageworks [美國]
Tippett Studio [美國]
其它公司:
Michelson Food Services Inc. [美國] ..... catering
Picture Mill [美國] ..... main title design
Varèse Sarabande ..... soundtrack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 (細節)
美國
USA
2000年8月2日 ..... (premiere)
加拿大
Canada
2000年8月4日
美國
USA
2000年8月4日
澳大利亞
Australia
2000年8月24日
荷蘭
Netherlands
2000年8月24日
西班牙
Spain
2000年8月30日
紐西蘭
New Zealand
2000年8月31日
葡萄牙
Portugal
2000年9月1日
韓國
South Korea
2000年9月2日
阿根廷
Argentina
2000年9月7日
香港
Hong Kong
2000年9月7日
以色列
Israel
2000年9月7日
馬來西亞
Malaysia
2000年9月7日
秘魯
Peru
2000年9月7日
波蘭
Poland
2000年9月8日
瑞典
Sweden
2000年9月8日
土耳其
Turkey
2000年9月8日
菲律賓
Philippines
2000年9月13日 ..... (Manila)
埃及
Egypt
2000年9月14日
芬蘭
Finland
2000年9月15日
比利時
Belgium
2000年9月20日
法國
France
2000年9月20日
捷克
Czech Republic
2000年9月21日
匈牙利
Hungary
2000年9月21日
瑞士
Switzerland
2000年9月21日 ..... (German speaking region)
冰島
Iceland
2000年9月22日
巴西
Brazil
2000年9月29日
愛沙尼亞
Estonia
2000年9月29日
希臘
Greece
2000年9月29日
挪威
Norway
2000年9月29日
英國
UK
2000年9月29日
丹麥
Denmark
2000年10月6日
菲律賓
Philippines
2000年10月11日 ..... (Davao)
克羅埃西亞
Croatia
2000年10月12日
德國
Germany
2000年10月12日
義大利
Italy
2000年10月13日
日本
Japan
2000年10月14日
俄羅斯
Russia
2000年10月15日
委內瑞拉
Venezuela
2000年11月1日
印度尼西亞
Indonesia
2000年11月4日 ..... (Jakarta)
印度尼西亞
Indonesia
2000年11月9日
斯洛維尼亞
Slovenia
2000年11月9日
印度
India
2000年11月24日
科威特
Kuwait
2001年5月19日
相關評論
Think You're Alone? Think Again.
There's more to fear than you can see
You trust your eyes. You rely on your senses. You think you're alone. Think again.
Open your eyes
Think Invisible, Be Invisible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knew you couldn't be seen?
If you can't see him, if you can't find him, you can't stop him.
《透明人魔》只是一個空洞的借口。
——《紐約郵報》
伊麗莎白·蘇竟然同意出演這部垃圾片,實在令人詫異。
——《舊金山紀事》
盡管影片中有豐富的特效,並且由保羅·范霍文執導,但從任何方面都不值得推薦。
——《洛杉磯時報》
幕後製作
【關於影片】
1989年,製片人道格拉斯·威克(Douglas Wick)產生了拍攝隱形人電影的想法,他解釋說:「在當時,特效技術正在開始發生變革,藉助先進的技術,可以將隱形人前所未有的描摹出來。所以,除了對隱形人的普遍關注之外,視覺技術的可行性也日幀完善起來。」
直到威克找到了《空軍一號》的編劇安德魯·W·馬洛(Andrew W.Marlowe),影片的劇本才開始逐漸成形。和保羅·范霍文一樣,馬洛因故事對解除社會制約的心理暗示而深深著迷。另外,他對特效世界也很感興趣,是特效試驗室和製作公司的常客。
范霍文回憶說:「在安德魯創作劇本時,他要求的有些特效在當時還是不可能的,他希望在影片的籌備期間內新的技術會應運而生,他的前衛構思推動了特效技術的發展。」
後來,道格拉斯·威克將劇本交給了名導保羅·范霍文,威克說:「我一直希望由保羅來執導《透明人魔》,拍攝這部電影的真正難度不在特效,而是找到一位出色的電影人用特效來演繹劇情,讓特效成為情節的一部分。保羅不但在特效方面表現出了數學和科學天賦,還是一位出類拔萃的敘事者,觀眾會因他的影像而著迷。」
在談到對科幻片的熱衷時,范霍文說:「當我來到美國工作時,我知道自己對美國文化並不十分了解,我不想因唯恐打破美國社會規則或者犯錯而擔憂,所以拍攝科幻片是最安全的選擇。」
范霍文在好萊塢的處女作是《機器戰警》,其所取得的成功是眾所周知的,隨後是同樣科幻題材的《全面回憶》、《星河戰隊》以及別樣類型的《本能》和《艷舞女郎》,可以說全都不同凡響。在這些影片中,范霍文融入了自己的愛憎和對生活的看法。
看過《透明人魔》的劇本後,范霍文說:「影片人物形象很清晰。在隱形主題中,影片的情節發展得很巧妙。我喜歡空間、時間和情節的極度統一,這個劇本給我一種感覺,用對邪惡的精密研究來形容這個故事再恰當不過了。故事開始於一個慈善的科學冒險,還夾雜著些許幽默,但當我們看到陽光、溫和的塞巴斯蒂安·凱恩蛻變成瘋狂、邪惡的怪物,他真的變成了魔鬼。」
范霍文是在二戰期間的歐洲長大的,他認為影片故事仍在探討古老的道德話題。幾千年前,柏拉圖就曾寫過隱形人,他認為,我們自身沒有道德,道德是他人的認知和期待所形成的。柏拉圖說如果隱形人存在,那麼隱形人會沉迷於自己的能力,濫用這種能力,他會偷竊、搶劫、強奸甚至殺人,總之一切隨心所欲。柏拉圖提出,根本不存在引人向善的道德標准,因為我們懼怕監獄,所以才不會作姦犯科。
除了道德主題外,范霍文還非常看好將英雄變為惡魔的故事構思。在影片開頭,觀眾會支持塞巴斯蒂安這個英雄人物,但隨著他在自己身上展開試驗、成為隱形人之後,他人性中的邪惡一面開始顯現。觀眾將面臨選擇,還會支持塞巴斯蒂安多久,會完全否認他嗎?還是殘存一些對他的贊同?范霍文認為,影片從最初的科幻懸念驚悚片變為了最終的恐怖片,它陰冷、深刻、恐怖,堪稱當代哥特。
在影片開拍前,主創人員都認為應該避免同類影片的陳詞濫調,不僅僅要讓鉛筆和水杯在半空中浮動,還要用其他的方法來表現人物。范霍文坦率的說:「我完全不知道製作這部影片所需技術的復雜和難度,一切遠遠超出了我的設想。」
事實上,每個人都低估了影片製作的難度,影片的特效總監斯科特·E·安德森(Scott E. Anderson)說:「我們當時毫無經驗,不得不將本片同《星河戰隊》相對比。」特效方面的難度在於表現塞巴斯蒂安逐漸透明的過程,以及隱形之後的奇異動作。
范霍文說:「從科學的角度講,隱形似乎是不可能的,不過我們現在擁有的一切都曾經一度讓人難以置信。如果你接受了存在隱形的前提,那麼這部影片就相當真實。」
在說到物色影片演員時,范霍文說:「我知道,在影片製作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技術難題,但如果扮演塞巴斯蒂安的演員不適合,這一切也就毫無意義了。盡管他是隱形的,只有在水中和火中才會顯形,但他的表演仍很重要。我們不能使用替身,我們需要一位頗具天賦並願意吃苦的演員,他必須能忍受很多不適。」
最終,凱文·貝肯得到了這個角色。范霍文非常佩服貝肯表演風格的多面性,范霍文認為貝肯是個腳踏實地的演員,他曾經出演《阿波羅13號》,影片的拍攝過程格外艱苦,必須處於失重狀態並忍受強烈的眩暈。范霍文回憶說:「在第一次會面時,我告訴他扮演透明人會如何困難,大多時候,他會被渾身塗成藍色、黑色或者綠色,塗上和去除塗料都很不舒服。有時,他的臉上還要粘上橡膠面具。另外,會有隱形眼鏡罩住他的整個眼球,對他的身體存在危險。」
貝肯說:「我之所以被這個故事所吸引,除了因為能與保羅·范霍文合作的寶貴機遇之外,還對塞巴斯蒂安的角色很著迷。他是一個自我陶醉、渴望能力、以自我為中心和被寵壞的孩子,他散發的魅力足以牢牢抓住觀眾的視線。當他成為了隱形人,他被這種奇異的能力所迷醉,從而成為瘋狂的怪物。」
伊麗莎白·蘇在片中扮演塞巴斯蒂安的前女友琳達,她說:「琳達是個既浪漫又敬業的女子,她生活在塞巴斯蒂安強大的陰影里。最終,她必須控制並制服她曾愛過的男子。我對這個超級女英雄很感興趣。」蘇不想扮演一個彪悍的女強人、女鬥士,她更樂於扮演敏感、普通而智慧的女人。
【關於拍攝】
在演員就位之後,製片人艾倫·馬歇爾(Alan Marshall)將范霍文的長期合作夥伴艾倫·卡梅隆(Allan Cameron)請到洛杉磯任影片的製作設計師。在索尼公司位於加州斑鳩城(Culver City)的15號攝影棚中,劇組搭建了實驗室、觀察室、恢復室、醫療器械區和迷宮般的隧道等等。作為世界最大的攝影棚,15號攝影棚長近360英尺,寬160英尺,高40多英尺,巨大的空間讓片中的秘密地下實驗室得以充分體現。
卡梅隆說:「我希望打造一種封閉的氛圍,在影片開頭,就像安全的科學家之家,然而隨著塞巴斯蒂安的蛻變,實驗室越來越危險和恐怖,而當隱形人開始獵捕時,場景又變得有趣,這里成為了鬼屋的理想布景。」
馬歇爾回憶說:「在劇本中,故事發生的地點應該是冷戰時期的地下掩體,在30年前被棄置。在灰色的外表下,美國政府現在建起一座高科技的機密實驗室。」在藝術部門設計而成的掩體中,包括幾十年前的古老空調和空氣濾過系統,生銹的機器和老化的電力系統。掩體中陳舊的部分被不銹鋼牆體和巨大的平板玻璃所分隔,從而形成鮮明的新舊對比。卡梅隆設計了一條巨大的S形走廊,由於曲線復雜,所以你無法發現拐角處的情況。在頂蓬上,還鋪設了大量管道,塞巴斯蒂安可以藉此藏身。
片中曾有這樣一段場景,地下的噴淋滅火系統讓主要通道泛濫成災,隱形人在水流如注中現出部分原形,卡梅隆和特效協調人斯坦·帕克斯(Stan Parks)為此設計出一種大型循環系統,不但可以循環用水,還能保持一定水溫,從而避免令演員產生不適。
電梯是地下實驗室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劇組決定藉助製片廠附近的大型立體停車場搭建電梯布景,這樣每隔10英尺都有一層,而且取景角度也特別自由。
在加州攝影棚完成拍攝之後,劇組趕往華盛頓取景。製片人馬歇爾說:「我們的目的是找到首都的地標,為了避開旅遊業帶來的限制,我們選擇在8月拍攝。」經過長達9個月的協商,劇組終於得到了拍攝五角大樓的許可。在過去的10年中,只有兩部影片獲准在五角大樓拍攝。
【關於特效】
影片中的一些特效並沒依賴於任何數字特效,而且總共560個特效都遠比預想的復雜。其中首先需要使用特效技術的是塞巴斯蒂安的身體逐層透明過程。現今的觀眾早已不會滿足於想像,而是要親眼目睹和體會這一過程。於是,導演范霍文用盡了當今最具突破性的特效技術,並招募了該領域的領軍人物。
特效總監斯科特·E·安德森說:「很幸運,哥倫比亞影業公司曾經資助有關人類運動、生理和動畫的研究,研究的成果恰巧有助於本片的特效製作。」
范霍文說:「影片中共有三次轉變。一次是在大猩猩身上的試驗,其餘兩次是在塞巴斯蒂安身上發生的,其中的一次是變為隱形人,一次是失敗的復原。塞巴斯蒂安的隱形過程是多層次的漸進性轉變,當放射性液體進入機體,他的身體似乎被液化,肌肉系統隨後消失,現出了骨骼、血管和臟器,然後內臟、血管和骨骼依次相繼消失。」
Imageworks的技師們花費大量時間通過醫療器械和醫學院了解人體的真實構造,參加了解剖課,親眼目睹了屍體解剖,並拍照、繪圖。范霍文說道:「通過我的女兒,我們在義大利佛羅倫薩驚喜的發現了一個博物館,館中的藏品都是蠟雕的解剖模型,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血管、肌肉、脂肪、骨骼、肌腱和內臟。這些模型完成於16世紀至17世紀,全都出自一個女子,可見當時的解剖學相當精湛。我們研究了她的作品,3、400年前的她竟成為了我們的技術顧問。」
為了完成轉變的場景,製片方使用了全新編寫的軟體。這種軟體名為「Volume rendering」(立體渲染),可以模擬出肌肉的收縮、骨骼、關節和其他身體內部結構的活動和細節。
影片的兩位解剖學顧問高度盛贊影片的貢獻,他們相信Imageworks為拍攝本片所進行的研究會推動醫學解剖的發展。作為教育家,他們一直在尋找細節豐富而精確的人體模型,不過在教育界和學術界完成如此耗資巨大的項目是不可能的。這項研究的初衷是讓影片中的特效精彩動人,而現在卻有潛力成為最有價值的教學工具。
除了打造隱形人之外,影片中的其他工作也非常繁重。范霍文解釋說:「當拍攝隱形人與其他人出現身體接觸的場景時,我們先是拍攝演員的表演,然後去除掉隱形人,隱形人遮擋住的一切都必須重新充填。」范霍文有過拍攝《星河戰隊》的經驗,他深知這項工作的難度。
為了讓特效技術人員將畫面中的自己去除掉,凱文·貝肯在很多時候都會被渾身塗成綠色、藍色或者黑色,還要戴上隱形眼鏡和假發,遮住牙齒並穿上緊身衣。
精彩花絮
·影片中巨大的秘密地下實驗室的布景是迄今為止最大的單一布景之一。
·影片拍攝曾因伊麗莎白·蘇的跟腱撕裂而延誤。
·塞巴斯蒂安的3D模型在拍攝完成之後被捐贈給科學研究部門。
·片頭用的麻醉槍其實是早期的漆彈槍。
·塞巴斯蒂安殘暴強奸鄰居的場景後來被刪剪,因為在影片試映會上,觀眾認為塞巴斯蒂安如此表現出罪惡一面還為時尚早。
·為了片尾的高潮場景,劇組一共搭設了四架電梯。
·在將半透明的塞巴斯蒂安搬回手術台的場景中,使用了一副金屬骨骼,以製造搬運身體的重量感。
·本片是保羅·范霍文在好萊塢的第一部R級片。
·同在《異形2》、《異形3》和《異形4》中一樣,生物特效總監小湯姆·伍德魯夫(Tom Woodruff Jr.)在本片中客串了角色,扮演了大猩猩伊莎貝爾。
·由於出現了殺狗鏡頭,導演保羅·范霍文接受了美國防止虐待動物協會(ASPCA)的調查,原來最後死掉的狗是個假狗。
·為了激起演員的真實反應,保羅·范霍文將很多揚聲器放在片場的不同位置,讓凱文·貝肯的聲音出現在各個位置。在大猩猩隱形的場景中,揚聲器中傳來的猩猩叫聲是范霍文模仿的。
·為了使用影片片名,製片方買下了丹·西蒙斯(Dan Simmons)同名小說的改編權,小說與隱形人毫無關系。
穿幫鏡頭
·隱形人的很多特性被忽略,比如當光線穿過視網膜時塞巴斯蒂安會失明,腳上帶的灰塵會現出足底,他吃的食物會立即消失不見。
·在監控器中可以看到塞巴斯蒂安躺在床上,而床墊上卻沒有凹痕。
劇情簡介
在美國的一個高度機密的軍事實驗室中,一群才華橫溢的年輕科學家揭開了隱形術的秘密。他們以動物作實驗獲得了成功之後,傲慢的研究小組的頭目塞巴斯蒂安不顧危險,堅決決定要在自己的身上做隱身術的實驗。
小組成員成功地將塞巴斯蒂安變成透明人,但卻不能再將他恢復原形。於是大家決定一定要找到揭開這個難題的"解葯「。然而,塞巴斯蒂安已經漸漸對自己隱形所帶來的前所未有的能力而陶醉不已,他可以為所欲為而不被別人發現。他開始覺他的同事們正在做的挽救他的工作是對他的威脅,他已經失去了人性的理智……
5. 求一部電影的名字
博物館驚魂夜
◇ 劇情: 勇敢者游戲之博物館驚魂
整天幻想的拉里(本·斯蒂勒)是個窮得響叮當的倒霉蛋,雖然總覺得天降大任,他一定能幹點驚天動地的大事,不知是志大才疏,還是純粹不走運,總之他的瞎點子從來沒有成真過。離了婚還有個兒子的他,為了養家糊口、活出點樣子,不得不勉強接受在博物館當守衛的工作,可想而知他有多心不甘情不願。
剛上崗的頭一晚,這傻小子就一個人留在了寂靜到可怕的龐大博物館。拿著手電筒四處溜達的他,卻發現博物館里展出的太古巨獸和傳說中的雕像們,一個接一個活了過來--暴龍的化石骨架開始晃動,史前的猛獁象標本睜開雙眼,非洲雄獅在易碎的展覽品間四處覓食,瑪雅人、羅馬戰士和西部牛仔擺開陣勢對決……!
下巴都快掉到地上的拉里,面臨就要失去工作和讓兒子尼克再次失望的可能,必須要想出辦法讓博物館恢復平靜,而美國歷史上聲明顯赫的第26任總統塞爾多·羅斯福(羅賓·威廉姆斯),也許是他唯一能依靠的「正常」復活物。一生中等待著幻想偉大時刻成真的拉里,也許真能成為自己夢想中那個勇敢的冒險家!
6. 懸賞100!關於斯皮爾伯格執導的電影「慕尼黑」
1972年8月26日,第20屆奧運會在西德慕尼黑召開。在運動會召開的前一周里,人們多次從媒體上看到關於這次大會的熱烈評論:這是一次「和平歡樂的盛會」。誠然,這是當時奧運史上規模最大、耗資最多的盛會,參加的運動員及其代表的國家,超過以往任何一屆。以色列也派了一個到當年為止最大的代表團———盡管有些人身上還有在德國納粹集中營 留下的肉體和精神的傷痕,但他們對參加這屆奧運會顯得興致勃勃。
運動會開始一周里,運動員的成績驕人,人們都沉浸在奧運盛會的祥和與歡樂之中。然而,在這場和平盛會的背後,卻有巨大的隱憂:有關決策官員為滿足購買先進體育器材的巨大投資需要,縮減了警衛人員和安全設施的開支。對於嘔心瀝血主辦這屆奧運會的西德官員來說,他們希望這次運動會能讓世人相信,西德已恢復了一個文明國家的形象,人們應抹去二戰和希特勒時代1936年柏林奧運會所留下的陰影。西德的邊防人員和重要的運輸站口都普遍放鬆了對進出人員的檢查,這給了恐怖分子一個可乘之機。
「黑九月」發起恐怖行動
1972年9月4日,以色列隊沒有賽事,大多數運動員在奧運村休息,晚上出去看電影。電影看完了,以色列選手陸續回到了奧運村。5日凌晨約4時,他們還在沉睡,奧運村外面忽然出現了8個模糊的身影,他們拎著沉重的運動包,悄然走向25A門旁邊的一段柵欄。
這8個人是一個名叫「黑九月」的恐怖組織的成員。他們帶著沖鋒槍、手榴彈,越過柵欄,直奔既定目標———奧運村中以色列選手居住的31號建築物。他們選擇從這里進去,是因為他們先前察看過,而且知道,一些運動員在外面喝醉了,回來時常常攀越這段2米高的柵欄,保安根本不會阻攔。這8名恐怖分子穿上田徑服作為偽裝。拿今天的標准看,慕尼黑奧運會的安全工作實在是一個笑話:整個奧運村僅用一層薄薄的鐵絲網攔住,當運動員回來晚了,他們都願意翻越鐵絲網,抄近路回家。此外,奧運村內沒有攝像機、探測器,也沒有路障,門口有幾個保安,但居然沒配武器!這些恐怖分子事前也做了周密准備:一名恐怖分子曾在建設奧運村時當過建築工,對奧運村了如指掌,另一人事發前一天還潛入了奧運村,詳細偵察了以色列運動員居住的樓層。
他們在幾個以色列人住的一號公寓套房外站好位置,然後用事先准備好的鑰匙打開門。他們的行動被屋內一名以色列運動員察覺。隨後,恐怖分子與以色列運動員們展開搏鬥。25分鍾後,兩名以色列運動員被打死,其餘9人被劫為人質。
在雙方搏鬥中,奧運村治安當局接到過一些路人打來的電話,但沒引起足夠的重視。搏鬥時斷時續,幾聲槍響和撕心裂肺的呼叫過後,一切又重歸平靜。剛從睡夢中醒來的人,也鬧不清出了什麼亂子,因為在奧運村,幾乎夜夜都有各種慶祝活動,經常有人放爆竹焰火,喧鬧取樂。
4時55分左右,一名沒帶武器的西德治安警察來察看情況。他打開步話機,朝站在康那利大街31號前纏著頭巾的一名恐怖分子咕噥了一句:「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那人沒吱聲,從公寓門後溜了。
拯救人質行動失敗
凌晨5點,慕尼黑警察局長曼弗雷德-施賴伯在睡夢中被報警電話驚醒,於是慌忙組織人力處理危情。
5時10分,西德當局開始了拯救人質的行動。在雙方對峙當中,「黑九月」下達了最後通牒,他們要求釋放被關押在以色列的234名囚徒和西德監獄中的兩名囚犯;最後期限為5日上午9時,過時開始殺人。不過隨後,「黑九月」分子一再修改了最後期限的時間。
9時,國際奧委會主席基拉寧和本屆奧運會組委會主席道默發表聯合公告,宣布從9月5日下午起暫停全部比賽。
西德政府對「最後通牒」作出了反應,表示可以同意他們的要求,但必須就細節問題作進一步談判。西德警方欲爭取時間,為沖進31號大樓營救人質做好准備。
晚上18時35分,雙方進行了第一次直接接觸。西德內政部長、慕尼黑警察總監和奧運村村長進入31號樓,親眼目睹了劫持者孤注一擲的決心,於是決定改變原定沖入大樓營救人質的計劃。
警方於是答應歹徒提出的要求,用飛機把他們和人質轉送到埃及,並決定在慕尼黑機場實施營救行動。
20時30分—21時,西德方面派出3架直升機。 當「黑九月」分子走過柏油碎石鋪成的停機坪時,負責這次行動的指揮官下令開火。兩名狙擊手射出兩發子彈,監視直升機駕駛員的兩名歹徒應聲倒地。機場霎時間亂作一團。隨後雙方展開激戰。
槍戰持續了一個多小時才結束。警察在清點屍體時,有5名歹徒被擊斃,西德警官1人死亡,幾名警察受傷。9名以色列人質則全部被恐怖分子殺害。
9月6日,奧林匹克運動場里,一片肅穆。當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第二樂章奏響時,許多運動員禁不住放聲痛哭。
為了悼念11名死難者,11個座位被空著。倖存的以色列人在這個追悼儀式上,幾乎控制不住自己。
9月7日,奧運會恢復比賽。
營救行動失敗後,世界輿論為之嘩然,紛紛指責西德警察無能,抨擊西德政府「視人質生命如兒戲」。這次恐怖事件,讓西德蒙受了奇恥大辱,也使西德政府對日益增加的國際恐怖活動產生了危機感。
從此以後,賽事安全問題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盡管恐怖襲擊事件中也有5名恐怖分子被打死,但是,沒有人會懷疑,慕尼黑事件是恐怖分子的一次「成功」,而且會誘使其它恐怖組織把奧運會作為襲擊目標。
另一方面,慕尼黑奧運會的血腥一幕也喚醒了主辦者的安全保衛意識,使他們看到反對恐怖主義也是舉辦奧運會舉足輕重的一環。在隨後的歷屆奧運會和其它重大賽事中,組織者都提高了安全措施的投資力度。
我沒有很好的總結和影評能力,但我找到幾個觀後感,也許對你有幫助:
1、——————正義不能承受之脆弱——影片《慕尼黑》觀感
原諒我起了這么一個拗口又有點爛俗的名字,不過在觀看《慕尼黑》這部電影時,我的腦海中不斷閃現的確實只有這兩個詞——「正義」、「脆弱」。長期以來,關於以色列及其敵對勢力的沖突一直都是一個眾說紛紜的話題。到底哪一方代表了正義,正義又需要用何種方式來捍衛,沒有人能夠說清楚,甚至在雙方各自的陣營中,很多人對於「正義」這一概念的詮釋也越來越模糊,越來越迷茫。《慕尼黑》向我們描繪的就是以色列人的這種迷茫和彷徨。
《慕尼黑》的導演斯皮爾伯格據說也是猶太人,本人對他耳熟能詳的作品無外乎「瓊斯系列」,「侏羅紀系列」和「回到未來系列」。我一直不相信深諳娛樂片精髓的斯導能夠做出何種具備深刻反思意味的影片。盡管很多人熱捧過他的《太陽帝國》、《辛德勒名單》《拯救大兵瑞恩》,但是在我看來,那些不過是披著「深刻」外衣的「精緻的娛樂片」,真正做到「有深度」和「有水準」,我認為斯氏還不夠格。
但隨著時光的流逝,我開始對這位大鬍子導演另眼相看了。2003年的《少數派報告》讓我看到了斯氏影片中一些從未展現過的令人震撼的東西,而這次的《慕尼黑》算是正式將我折服了,大導演斯皮爾伯格果然與眾不同!
身為猶太人的斯氏是如何看待圍繞「慕尼黑慘案」開始的一系列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的血腥爭斗的呢?老練的斯氏在影片中沒有急於回答這個問題,他不急不徐地通過影片主角艾夫納的視角帶著觀眾一步步地揭開了問題的答案。(順便說一句,斯氏似乎比較偏愛這種「主角視線」的敘述方式,在他的多部「反思性」電影中,無論是《太陽帝國》中的小男孩還是《辛德勒名單》中的商人辛德勒都概莫能外。也許斯氏認為這是最能夠帶觀眾入戲的敘事手法。)
影片的開始部分,正義似乎站在了以色列人一方。慕尼黑奧運村的斑駁鮮血,恐怖分子的殘暴罪行激怒了所有的人,包括觀眾。摩薩德復仇小組的全體成員個個群情激昂,儼然一副和敵人血拚到底的樣子。「血債血償」,此時所有人篤信的只有這一個信念。
如果世界上所有的事都是 「非黑即白」 這么簡單該有多好,如果那樣每個人的心中都會少掉很多的牽掛。但是造物主就是這么無情,當你認為自己走對了方向的時候,歧路就會出現在你的面前,除了迷茫,你還能怎麼樣呢?在順利幹掉了第一個敵人之後,復仇小組的第二個目標出現了,他不但是慕尼黑陰謀的策劃者之一,同樣也是一個天真小女孩的慈父。望著可愛的孩子,前來偵察情況的爆破專家臉上掠過一種復雜的表情。他們曾經異常堅定的信念開始出現一絲動搖了。
目標被一個個地幹掉了,但是誤傷也在不斷地出現,無辜的和有辜的人接連死在他們的槍口下、硝煙中,甚至連他們自己也差點死在自己人手下。伴隨著以色列人的血腥報復,敵人也開始了同樣恐怖的復仇行動。越來越多的以色列平民死於非命,摩薩德的復仇換來的只是一個血淋淋的惡性循環,周而復始,永無止境。於是迷茫越來越深,彷徨越來越重,到底這一切值得嗎?
影片的中段,斯皮爾伯格還特意安排了主角和一名恐怖分子的對話。雙方身處敵對的營壘,觀點無不從各自的利益出發。正因為如此,才讓我們更加客觀地理解了什麼是「正義」。原來,曾經「正義」的復仇者也不過就是一個血腥的屠夫,而所謂的恐怖分子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看作是「正義」的復仇者。正義的概念原來是如此的脆弱,在每一個人的眼中,特別是在每一個利益集團的眼中,都有他們所謂的正義。為了這些正義,多少人失去了生命,又有多少人在忍受著心靈的煎熬。
復仇小組中的幾個成員終於厭倦了無休止的殺戮,退出了這場血腥的爭斗,以此求得心靈的平靜。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恰恰是這些退出江湖的人們遭到了暗殺,身首異處。而那些繼續殺戮生涯的人們還是活得好好的。套用一句中國的俗話「人在江湖,只能身不由己了。」
影片的結尾,主角退出了摩薩德,預備開始新的平靜的生活。但是猶太人和他們敵人的斗爭遠遠沒有結束,以色列的暗殺行動還在進行,而復仇者也正拿著屠刀在暗處等待著。新一輪的「血色循環」又要開始了。
感謝斯皮爾伯格,讓我在短短的一個上午的時間里又領悟到了一些東西!
2、——————《慕尼黑》觀感
還有人記得在72年9月慕尼黑發生了什麼事情嗎?如果不是上屆奧運會上媒體凸顯了以色列運動員的參加,如果不是因為他們的參與提高了希臘反恐的戒備,那個「黑九月的記憶」早被以巴之間沒完沒了的沖突給沖淡了。也許在72年,我們對世界還一無所知,所以我們幸運的避開了這一震驚世界的恐怖消息。當我們重新翻開歷史,才發現奧運史上曾經有這么沉重的一頁,於是我記住了。當我們走進奧運,視野中滿是獎杯與榮譽,於是我們忘記了。
「讓世界不會忘記曾經在慕尼黑發生過的事」為此,史匹爾博格(Spielberg)執導了影片《慕尼黑》。影片講述的是慕尼黑恐怖事件後,以色列政府為了報復恐怖分子,組織了一個機密的暗殺小組,獵殺涉嫌策劃慕尼黑事件的黑九月首腦。
影片里,由以色列猶太青年艾瑞巴納帶領的天遣小組,包括堅定勇敢兇猛的史蒂夫,善於製作炸彈的羅伯,專長偽造證件的漢斯,消滅殺人證據的卡爾共五人。他們抱著滿腔愛國熱情,堅信著他們的事業會給他們的家園帶來永久的和平。「我們應該是正義的,那是一件美麗的事,那是很猶太人的。如果我失去那個,我就失去了一切,我就失去了靈魂」,以色列總理梅爾夫人是這樣說的,小組成員們也正是這樣想的。即便他們並沒有殺人的經驗,面對暗殺對象時不知所措,即便他們中的炸彈專家其實只是一個拆彈專家,他們仍然義無反顧的離開了他們熱愛的祖國,拋下妻兒忠誠的去執行他們報復行動。
開始的暗殺行動,充滿了感性色彩。如果說第一次暗殺行動中面對嫌疑者所表現出的驚惶,與暗殺成功後的喜悅說明了他們人性中的單純,那麼第二次當他們發現暗殺對象的女兒出現在爆炸現場時所作出的反應,正好說明了他們人性中善良的一面。然而,一次又一次的暗殺行動,無法預測的意外不斷發生,總是要不可避免的傷及無辜。這讓小組成員變得越來越不安,越來越焦慮。當他們發現他們每殺一個恐怖分子,就會又更多更兇悍的人取而代之。原本以為是一場正義的行動,卻變成永遠沒有休止的循環報復。信念在殺戮中消失,理想在鮮血中破滅。戰友接二連三的倒下,讓艾瑞巴納的情緒完全失控,最後一次行動失敗後,他返回他的祖國、視他為英雄的以色列。然而這英雄的稱號就意味著繼續以正義之名向恐怖分子宣戰,意味著繼續流血繼續沖突,所以他選擇了逃避。
《慕尼黑》是一部徹頭徹尾的男人的故事,充滿了殺戮與血腥。但導演並沒有忘記把溫馨感人的畫面穿插在影片中。每當任務完成時,我們都會看到主人公站在一個擺滿廚房用具的櫥窗前,橙色溫暖的燈光讓影片中的那位巴勒斯坦青年的話變的更令人深思了:「我們可以一直等下去,你不知道沒有家的感覺,家就是一切。」廚房、家、國家,看起來都是獨立的單元,卻又是不可分割的一體。最無法讓人抉擇的,大概就是要愛國還是愛家。影片結尾部分艾瑞巴納與以色列情報官員在紐約的對話最說明問題,官員不斷以國家以正義名義動員主人公出山,並說明他們都是以色列人都是猶太人,是一家人。然而當主人公請官員到家裡去吃飯時,官員卻拒絕並憤然的離去,可見一家人不過是官員們以暴制暴的借口。
導演在影片中保持中立,既沒有批評巴勒斯坦,也沒有袒護以色列,做為猶太裔的導演他是超然的,也是深刻的。更令人叫絕的是最後的背景重現了紐約的雙峰塔。巴以沖突還繼續著,911的陰影還在蔓延著,和平依然遙遙無期。導演在反思,觀眾也應該反思,現在還有正義嗎?
這部影片無論是在人物刻畫上,還是思想內涵上都非常的成功。這部斯匹爾博格執導的影片中不多見的小製作,在氛圍氣勢上,一點都不輸那些大製作的片子。最近連看兩部大片——《斷背山》和《慕尼黑》,如果只讓我說哪一部我更喜歡,我會毫不猶豫選《慕尼黑》。
3、——————其他的信息--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人道《慕尼黑》
這位大導演總是希望用他犀利的目光和獨特的視角剖開或幻想、或真實的生活內核,讓我們看到人性最核心的那一幕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125名小孩將會分別拿到125台攝影機,用來拍攝自己的生活——每天和父母在一起的情形、在學校里是什麼樣子、看的電影、聽的音樂諸如此類。之後,他們會被安排彼此交換拍攝出來的片子。這是大導演斯皮爾伯格今年2月打算開始做的一個計劃。他對美國《時代》周刊記者說,他們會直接看到彼此,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並沒有那麼大的差別,他希望以此增進不同種族之間的了解,一點點填平他們之間的溝壑。
當然,斯皮爾伯格倒也沒真的瘋狂到自以為是的地步,他深知電影對這個世界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他只是憑借本能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人道《慕尼黑》
出於同樣的動機,他把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上9名以色列運動員被巴勒斯坦恐怖組織殺害的慘案拍成了電影《慕尼黑》,這部電影換了一個視角,從以色列人的復仇行動開始,力求不偏不倚地表現恐怖行動給各方帶來的毀滅性災難。
對於斯皮爾伯格來說,2005年是頗有斬獲的一年,盡管《世界大戰》備受非議,但票房大賣是不爭的事實,媒體普遍拔高《世界大戰》,說這部電影影射了美國反恐戰爭的現實,斯皮爾伯格對此不置可否。當然,《世界大戰》的娛樂意義遠遠超出政治內涵,這與《慕尼黑》形成了鮮明對照。
斯皮爾伯格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直言不諱對奧委會的憤怒。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的慘劇發生後,沒有任何一屆奧運會紀念受害的運動員,於是他想到自己要用電影來紀念。《慕尼黑》刻意強調受害的任何一方都是悲劇的承受者,但即便如此,還是引起了以色列特工組織等機構的抗議,從這部電影開拍到放映,爭議和威脅一直沒有中斷。
毫無疑問,《辛德勒的名單》是斯皮爾伯格最具影響力的電影之一,那也是他電影生涯的又一個轉折點。《辛德勒的名單》不僅為他贏得了很多耀眼的榮耀,也讓更多人記住了他。那是斯皮爾伯格電影生涯的里程碑,也是他深入反思戰爭、種族、和平等問題的起點。到後來的《拯救大兵瑞恩》,這樣的審視更加深入了,與現在的《慕尼黑》一起,形成了斯皮爾伯格人道主義色彩濃郁、祈禱和平的代表作。他本人對這些電影的現實意義頗為冷靜,他認為,這些電影可能讓痛苦加倍呈現,他說:「我的想法很單純,就是想講個故事。」
依舊老頑童
從《大白鯊》開始,斯皮爾伯格成了好萊塢獨一無二的擁有最終剪輯權的導演,到現在30多年了。他早期作品《E.T.》、《回到未來》、《奪寶奇兵》中的童真氣息到後來基本消失了。其實,這幾年,斯皮爾伯格曾經被邀請執掌《哈利??波特》這樣的電影,但他拒絕了。他說他不想靠電影維系自己的童真。「童真直到我們死去才會被我們帶走。」當然,也許是斯皮爾伯格童心不死,我們還是聽到了他計劃與老牌影星哈里森??福特推出《奪寶奇兵4》的消息。他果然還是個老頑童!
其實,人性一直是斯皮爾伯格電影不變的主題,在娛樂之外,不管早期的《E.T.》,還是後來的《辛德勒名單》,乃至《慕尼黑》,不管這只叫斯皮爾伯格的瓶子裡面裝的是什麼酒,但他其實都是用人性包裹的。我們不妨用這樣的角度去審視他,這位大導演總是希望用他犀利的目光和獨特的視角剖開或幻想、或真實的生活內核,讓我們看到人性最核心的那一幕。
在中國,斯皮爾伯格是最具知名度的好萊塢導演。這得益於中國從錄像帶時代跨越到DVD時代的電影傳播路途中,斯皮爾伯格的電影總是能最大范圍得到各類人群的激賞,一向挑剔的央視早年也可以讓《大白鯊》在電視上播出。
現在,斯皮爾伯格一面靜觀奧斯卡風向變換,靜候佳音,一面籌備著他今年2月在巴以孩子間的紀錄片實驗計劃。再有,他正著手籌備拍攝一部關於林肯的傳記電影。
斯皮爾伯格嘴中的《慕尼黑》
我拍攝這部影片的目的是為了和平。我不認為一部電影、一本書或者其他任何一部藝術作品就能夠一舉解決中東問題,但是我所做的是一個嘗試,我用我的方式,為那裡的人民祈求和平。我認為很值得一試。在那一地區,人們真正的敵人不是巴勒斯坦,不是以色列,而是存在於人們心中的不肯讓步的固執。
我沒有在影片中將殺人者描寫成魔鬼,恐怖分子也是人,他們有他們的家庭和朋友,可是他們濫用行刑的方式殺害無辜的人們,我詛咒這樣的屠殺。
1.這是一部關於以色列運動員在德國舉行的奧運會中被殺害的影片
2.這是一部巴勒斯坦恐怖分子殺害以色列運動員的影片
3.這是一部以色列特工組織向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復仇的影片
4.這是一部由真實事件改編的影片
5.這是一部由一個猶太血統的導演執導的關於上述內容的影片
長達5年的籌備,對影片拍攝現場的加級型保護,三緘其口幾乎不接受任何采訪的斯皮爾伯格,如此爭議性敏感題材,自然要配上全副裝備。萬一要是影片拍竣,結果影響了以巴的和平進程,那且不是千年罪過!因此,影片拍攝過程中,斯皮爾伯格和他的智囊團不僅處處講究謹慎和尊重事實,還向前美國外交官尋求幫助,以事先向以色列政府打招呼,劇本甚至還由美國前總統柯林頓過目後才順利開機。
一舉一動小心翼翼,拍片過程似乎如同走鋼絲,既怕影響和平進程,又怕惹惱恐怖分子,還怕傷害以色列人感情,可見這政治敏感地帶,還真不是尋常人能走的。就連影片的名字也從最初的「復仇」簡化為慕尼黑這個地名,保險措施算是做到了十足。雖然至今爭議、質疑、批評聲仍不絕於耳,不過大部分人算是認同了老斯的努力,恐怕他也安心了不少。
啊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