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電影《辛德勒的名單》觀後感,是一部老電影,800字左右,有深度些
辛德勒先生,我也想在你的墓碑上放上一塊石頭。
對這部磅礴偉大的電影,實在不敢妄加評論。可是,又覺得對於這樣一直想看卻一直不敢看的電影,如果不寫點什麼,也實在難以告慰自己粗鄙又真摯的感情。
哎,好生糾結。一如辛德勒先生的每一次抉擇。又很慶幸自己是在這個時候才看的這部電影,小一些時,微薄的耐性一定無法讓我對著黑白片花上3個多小時,一定會干出中途睡著、吃零食等挫事來分散注意力吧?
一直以來對猶太民族都有著難以言說的好感。他們的聰明勤奮以及在世界各個領域所取得的成就為世人矚目,甚至連他們的面容我都喜歡,尤其是女生,多半有著挺直的鼻樑,以及深邃的大眼睛,眼裡總是閃爍溫柔而智慧的光芒。
這樣的一個民族,卻一直經歷著磨難。一直到現在,以色列不曾得到過真正的和平,戰火蔓延,二戰期間,更是經歷了令人發指的瘋狂屠殺,以希特勒為首的納粹政權,將這個充滿智慧、善於創造財富的民族列為劣等民族,趕盡殺絕成為最通用的政策。一個個集中營林立,槍聲不斷,每一聲槍響,都是一個無辜的猶太人的倒下,有強壯的男人,有清秀的女人,也有稚嫩的孩童。
即使對這段歷史有不算太詳實的記憶,看《辛德勒的名單》時,還是一陣陣的揪心。力求還原於真實的一幀幀影像,讓我只覺影片持續時間過長,實際上對於那漫長屈辱的屠殺史而言,
三個多小時不過是滄海一粟的渺小吧?
即便如此,還是深深折服。辛德勒先生的拯救行為,猶太人的頑強、樂觀、聰明等美好秉性,納粹軍官的殘忍,歷歷在目,猶如乘坐時光機,回到那段令人不忍目睹的黑暗年代。
最喜歡斯皮爾伯格的地方正在於他並不刻意強調主人公的高大全的絕對美好,而是本著紀錄片的真實,因此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個真實的人,辛德勒先生的投機心理,做為一名商人的奸詐,最開始的對於猶太人的麻木,在影片開始便能輕易知曉,但這些並不影響他的偉大。不像國內許多人物傳記電影總喜歡在謳歌贊美的同時,把偉人的瑕疵一並抹去,不百分百完美誓不罷休,殊不知一個總是考一百分的好學生必定是一個無趣的學生,一個從來不曾萌生過任何小邪惡念頭的人也必定是一個乏味的人。
猶太女人的智慧與果敢實在讓我深深震撼。在納粹軍官要進行體檢,只留下健康的猶太人以作為工人時,那些瘦弱蒼白的女人紛紛刺破自己的手指,硬是擠出鮮紅的血液,姑且充當胭脂,而後抹在每個人的臉上,以便讓每一位女人看起來臉色紅潤一些,製造身體健康的假象。對生的渴望那般強烈,實在讓我唏噓不已。活著的人,為什麼要鄙薄自己的生命?不過又覺得自己甚愛說教,看了這樣的鏡頭,就要上升到生命誠可貴的高度,也實在多餘。在那樣艱難的情勢下,選擇生還是死都不容易,而在最壞的年代裡,每一位猶太人卻爆發出無限的勇氣以及能摧毀一切的團結,即使在有限的躲藏空間里,因為空間的逼仄,而拒絕更多的人的自私與決絕,看起來還是帶著一絲絲的果敢。
突然發覺自己幾乎就要把猶太群體當做本片主角了,事實上,每一位猶太人的鮮活、真實,才讓這部有意表現辛德勒先生的電影這般深入人心。我熱愛那個民族的抗爭、重建的勇氣、以及能屈能伸的柔韌。這部電影里看不到《南京!南京!》中以劉燁為代表的愛國硬漢角色,猶太人的群體堅韌卻一覽無余。順便多言一句,在看完該片後,便覺得南京一片的拍攝手法有多麼拙劣,妄圖從不同角度表現南京大屠殺,卻讓人對那段歷史更加模糊。我總覺得,真正尊重歷史的電影,不需要過多的鋪墊以及渲染,近乎於紀錄片的忠實,會讓電影更加好看。或許我始終熱愛敘事文甚於抒情文吧?
在影片的結尾,當收到倖存的猶太人送給他的金戒指,上有希伯來文:拯救一個人,就是拯救一個世界,辛德勒先生應該是情緒坍塌,一直以來以為自己已經做的很好的正義勝利感也敗給了無力和沮喪,他指著自己的車,表示那能和歌德軍官換10個人,又指向自己的胸針,表示那能換2個人,甚至更多。他淚流滿面,抱怨自己的不夠努力,沒能賺更多的錢,以至於他能拯救的猶太人才區區1100多人。那一幕,著實讓我動容。在傾家盪產並且就要踏上流亡之路前,辛德勒先生終於徹底展示他偉大的一面,我肯定,他對於所有無辜的人類都有著宏大的愛。那一刻,居然好想哭。真正偉大的人從來不以自己的功績而自傲,卻還在檢討自己的不足引為罪孽。事實上,正如戒指上的箴言,辛德勒先生正是那段最黑暗歲月里的那道最亮的光。他的愛與付出,讓蒙受重創的猶太民族有了復興的基礎,看到片尾的文字描述,辛德勒猶太人已經有將近6000人時,深感安慰。其時是1994年,暌違15年過去,已經遠遠不是這個數字了吧?九泉之下,倘若有知,辛德勒先生一定會綻放舒心微笑吧?
在他簡單的墓碑上,擺滿了每一位扮演者及原型按照猶太儀式放下的石頭,最後一位緬懷者放上了玫瑰花。在罪惡橫行霸道妄圖一手遮天時,正是辛德勒先生的人性綻放的光芒,讓我們在漆黑里苦等也不至於徹底絕望。
寫到這里,已經是五味雜陳。一張張猶太人的倉皇表情、辛德勒先生的優雅剛毅走馬燈般晃過。辛德勒先生,我也想在你的墓碑上放上一塊石頭。
② 被譽為最好的戰爭影視,《辛德勒的名單》主體內容及結局是什麼
“拯救一個人,就是拯救全世界”這句振聾發聵的話就出自這部影片。
三是色彩的作用,雖然全劇幾乎是黑白的,但是仍能讓人感受到肅殺的氣氛。而那個紅衣女孩更是神來之筆。
推薦大家觀看!
③ 辛德勒的名單電影介紹
今天我為大家介紹一部名為辛德勒的名單電影,以及我的一些觀後感。
一、 辛德勒的名單電影背景
《辛德勒的名單》根據澳大利亞小說家托馬斯·肯尼利所著的《辛德勒名單》改編而成。是1993年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導演的一部電影。影片再現了德國企業家奧斯卡·辛德勒與其夫人埃米莉·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傾家盪產保護了1200餘名猶太人免遭法西斯殺害的真實歷史事件。該片包攬了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的7大獎項及第51屆金球獎的7項大獎。
二、電影演員介紹
辛德勒的名單電影演員介紹,Oskar Schindler演員連姆·尼森,配音是由劉風完成,
德國奸商辛德勒是個吃喝玩樂情人無數的男人,打算利用二戰大發一筆橫財。卻因為次次目睹猶太人的慘遭殺害而良心覺醒,由此他的工廠全部僱傭猶太人,明為猶太人像牲口且聰明、價低技術高,實則是庇護猶太人的場所。辛德勒用自己所有財產打通關節賄賂軍官,從而購買猶太人救他們於水火之中。辛德勒的名單,就代表生命和希望,名單之內即為生存、活命,名單之外,屠殺、死亡。這一點一滴的年輕的幼小的燦爛的脆弱的生命被記入名單,辛德勒耗盡所有共救出1100人之多。
Itzhak Stern演員本·金斯利,配音王肖兵。Itzhak Stern是一名猶太會計師,廣為人知的身份是奧斯卡·辛德勒的會計師。自克拉科夫德國琺琅器工廠營運初期已協助辛德勒,並一直工作直至捷克布瑞恩利茲的工廠重獲自由後。
Amon Goeth演員由拉爾夫·費因斯飾,配音吳磊。納粹黨衛軍軍官,駐守波蘭,負責Plaszow集中營,戰爭結束後,他被逮捕並判處絞刑。
Helen Hirsch演員艾伯絲·戴維茲飾猶太人,納粹軍官阿蒙·高斯的女僕,也是他所愛的人。最後被辛德勒帶離了戰爭。辛德勒的名單電影中這些演員都是分出色地演繹出了每個角色的個性,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
三、辛德勒的名單觀後感
我對辛德勒的名單觀後感是這樣的,剛開始是從編導老師那得知這部電影,那時還以為叫『希特勒』的名單,強烈的好奇心驅使我下載了這部電影,我原本是對這類過於深刻的電影沒興趣的,但禁不住導演斯皮爾伯格的大名聲還是看了下去。不得不說,國外的這類以戰爭為背景探討人性的文藝電影雖然動輒就將近三個小時,但是卻一點也不令人乏味。
這部影片的黑白畫面給人一種歷史的滄桑感,營造出一種紀錄片似的真是氛圍。影片的主旨就是和平和救贖,它清楚的為觀眾展現了一個名叫辛德勒的德國軍火商人從一開始的貪圖一己私利到最後開始真正發自內心的想要救助每一個受到德國納粹迫害的猶太人這一轉變過程。
戰爭給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帶來了死亡與恐懼,那些執政黨派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不惜發動戰爭,完全不顧人民的死活。戰爭使人性扭曲,也同樣是人性善良的一面表露出來。納粹黨在希特勒元首的領導下培養了一種狂妄自大的種族優越感,在他們眼裡猶太人就是一群畜生,毫無人權可言,這是我對辛德勒的名單觀後感。
當影片進入尾聲,辛德勒見到德國士兵挖出了那些在集中營被屠殺的屍體,觀眾們意外地發現一個身穿紅色衣裙的身影靜靜的躺在屍體堆中等待火化,小女孩的屍體早已經腐爛,辛德勒怎麼也沒有想到一個孩子也難逃劫難,由於影片色彩的特殊性,導演對小女孩的身影單獨使用局部色相,這使得在視覺上起到一定沖擊。在黑白的屍體中,那一抹紅色顯得異常刺眼,在這黑暗的時代,童真被無情的殺戮埋沒,希望在瞬間被摧毀。
辛德勒深深明白了名單的意義,也明白了自己該去做什麼,他廢寢忘食,不惜餘力只想再多救一個人。這不禁讓我們想起影片開頭那個一心只想大發戰爭財而不在乎猶太百姓生命的商人辛德勒,原來一個人真的是會蛻變的,猶太人讓辛德勒完成了一次自我救贖。讓他明白了救人一命,就是拯救全世界的道理。
本片可以說是身為猶太人的斯皮爾伯格本人的回憶錄,他深刻的批判了戰爭對人性的扭曲,同時也歌頌了戰中尚未泯滅的人性。這就是我對辛德勒的名單的觀後感。
④ 電影 辛德勒的名單
影片名稱
:
辛德勒的名單
影片主演
:
連姆·尼森 本·金斯利 拉爾夫·費因斯
影片類型
:
戰爭片
影片狀態
:
完結
http://www.gevod.com/detail/?6267.html
在線觀看地址
⑤ 《辛德勒的名單 》電影簡介是什麼
《辛德勒的名單 》電影簡介是:
《辛德勒的名單》是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連姆·尼森、本·金斯利、拉爾夫·費因斯、艾伯絲·戴維茲等主演的一部戰爭片。該片於1993年11月30日在美國華盛頓點映,1993年12月15日在美國正式上映。
該片改編自澳大利亞小說家托馬斯·肯尼利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名身在波蘭的德國人辛德勒,在二戰時僱用了1100多名猶太人在他的工廠工作,幫助他們逃過被屠殺的劫數。
創作背景:
為了報答辛德勒的救命之恩,在二戰中死裡逃生的波德克·菲佛伯格決定傾盡一生去講述辛德勒拯救猶太人的故事。1963年,菲佛伯格試圖與米高梅公司合作拍攝一部關於辛德勒的傳記片,但最終未能如願。
1982年,澳大利亞小說家托馬斯·肯尼利在遇見菲佛伯格之後,出版了小說《Schindler's Ark》。美國音樂公司總裁西德·謝恩伯格交給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一份《紐約時報》的書評,斯皮爾伯格被辛德勒的故事震驚了。
甚至對小說內容的真實性提出置疑,他想知道是什麼驅使一個男人傾其所有去挽救那些無辜的生命,產生濃厚興趣的斯皮爾伯格希望環球影業能買下小說的改編拍攝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