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微電影與小學教育教學研究論文
一、微電影適合引入小學教育教學中
小學生在感知、思維、性格等方面有一些不同於中學生和成年人的特點,因此,小學生的教材、教學方法等也有其特色。微電影的「微」特徵和互動特性使其更適合引入小學教育教學中。小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微電影直觀的影視鏡頭、視聽綜合更符合小學生的感性認知,更能夠讓小學生產生興趣。小學生的注意力通常不穩定、不持久,低年級的學生尤其明顯,因此,微電影短小精簡讓學生更樂於接受,能夠在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段內就完成視頻的整體「閱讀」,從而得到初步的理解。現代社會信息量較大,信息幾乎囊括了人類社會各種各樣的信息種類,而且有效信息的佔比很小,影視信息同樣如此。微電影在有限的篇幅中選取有效內容,才能讓小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接受到更多的知識。
二、微電影在小學教育教學中所起的作用
微電影除了觀看欣賞,還可以恰當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中,還可以組織學生創作自己的微電影作品,微電影在小學教學中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1.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寫作能力的形成,可以通過很多途徑,但是利用微電影資源也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由於微電影能利用視、聽綜合形象將學生引入具體寫作意境之中,可以為作文提供豐富的素材和廣泛的實踐機會,讓學生有話可寫,有法可寫,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培養寫作能力。首先,觀看微電影作品能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學生觀看的過程就是觀察的過程。學生觀察人物的外貌、動作、表情等,觀察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學會選擇觀察對象,確定觀察重點,有目的地進行觀察,不斷提高觀察質量。
2.發揮校園微電影德育功能
校園微電影是「學生化」的影視,內容思想接近學生口味,容易引起學生思想共鳴,積極發動學生參與到校園微電影節目中,可以實現自我教育。教師可以積極引導、幫助學生主動關心身邊同學以及學校一個階段熱點問題,適時開辦專題節目,訪談節目,讓學生藉助微電影平台,開展討論、辯論,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如,針對就餐浪費的現象,製作「食堂里的浪費」,節目播出後,學生容易被觸目驚心的浪費畫面所震動,為自己習以為常的浪費感到羞愧,又如,針對春節以後,部分學生收到的「壓歲錢」比較多,個別學生大手大腳亂花「壓歲錢」現象,製作「壓歲錢大家談」,通過家長、老師、同學的訪談了解對壓歲錢的正確認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用學生的眼睛發現身邊的問題,借校園微電影平台給學生一個解決問題的機會,用自己的方式實現自我教育。
3.優化學科教學
影視中的一個鏡頭、一件道具、一句台詞、一段音樂,有時都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在語文教學中藉助微電影,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文本創作背景;在品德課上,蘊含著正確淺近哲理的微電影故事,常常能成為小學生行為規范的指南;在數學課中,直觀、形象的微電影素材則能較好地啟發學生的思維;在音樂課中,微電影則可活化音樂作品的內涵,幫助學生把握音樂情感主線,使微電影成為輔助課堂教學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微電影與各學科教學的優化整合,能夠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
4.培養學生參與社會生活及與他人協作的能力
策劃、製作一部完整的微電影作品也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一部成功的'微電影也需要經過許多工序,經由許多人共同協作才能完成。初級階段,通常需要集體討論的形式來確定製作節目的主題,在討論中,參與學生會根據自己的觀點、看法、特長、愛好等提出不同的見解,如,有的學生想拍課本劇,有的想拍英語短劇,有的想拍MTV,還有的想拍一部講述小學生自己故事的紀錄片等等。當要做的節目主題已經確定下來後,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與特長進行自由選擇,建立各製作小組,根據不同的製作內容會有導演、製片、編劇、劇務、策劃、記者、主持人、播音員、配樂等不同的分工。
在這里,無論參與的學生擅長什麼,或是對什麼感興趣,都能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大家合作收集素材,一起對資料進行推敲,確定節目形式與風格,在拍攝現場,邊拍攝邊溝通,在後期,一起探討片頭、特技、配音、字幕等內容,協同工作。因此,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協作精神對於完成一部微電影來說是極其重要的。這就要求學生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學會與別人達成一致,學會分享共同成果。小記者的采訪活動,節目的製作、各項欄目的開播,使學生主動交往意識、交往能力、表演能力不斷增強,口頭表達能力不斷提高,隨機應變能力、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寫作能力不斷發展。而更多的是使學生在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創新等方面促進了發展,既磨煉了學生意志,又增長了學生才幹。
5.創辦微電影主題活動,使校園學習生活充滿生機活力
由學校每年定期開展校園影視活動節,並發動學生、老師、家長參與校園微電影、微視頻創作。校園影視活動節活動可以設計如下內容:
(1)開展微電影知識宣傳、微電影知識講座。
(2)每人觀看一部優秀微電影,學生可以自己觀看,也可以和家人一起觀看。
(3)徵集微電影小故事、小劇本,鼓勵學生個人完成創作,也允許學生和家人一起創作一個有趣的體現正能量影響力的小故事或小劇本。
(4)開展優秀微視頻展播,將優秀作品按主題統一編輯,加上片頭、字幕後在校園展播。
(5)從收集的小故事和小劇本中選擇合適內容進加工改編,由學生、家長、老師出演籌劃拍攝校園微電影。
6.開辦校園微電影沙龍,做正能量的向導
由於知識積累和鑒賞能力的局限,學校適當開展沙龍交流活動,教師要根據學生交流的內容和特點進行引導,糾正一些不當的方法和觀點。可以讓學生和教師在相互交流中了解微電影知識,交流自己體驗微電影魅力的心得,交流運用微電影手法創造文明美好童年生活的經驗,讓學生在交流活動中獲得正能量。
三、結語
當我們把微電影融入學校教育教學中去時,校園里將呈現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課間你會看到一個個小學生手拿相機、手機、DV在校園里尋找著拍攝的目標;三五成群的學生聚在一起談論著某部校園微電影的某一場景;作文課上教師定格在某一視頻畫面上讓學生發揮想像並用自己的語言延伸著銀幕上的電影故事;電影社團隊員們正在討論籌拍一部新的校園微電影;班會課上學生對著銀幕上出現的生活中不良現象的畫面進行激烈的討論;英語課上,學生正為一部模擬的英語短劇劇情進行英語配音。
B. 婚禮微電影製作藝術探析論文
婚禮微電影製作藝術探析論文
一、規范婚禮微電影的鏡頭語言
電影通過什麼變成了獨具特色的語言?通過特寫,通過場面調度,通過蒙太奇3,短片要拍出大片的感覺,要充分掌握鏡頭語言的技巧。
1.精心拍攝愛情元素——「眼神交流」
愛情發生的那一剎那就如化學反應一樣神奇,眼神交流是展示兩人感情的重要情節,拍攝時,攝影機的位置和動作要盡量簡單,攝影師可以製造點緊張感,在開始的時間里,兩位新人要盡量避免直視對方,即便是看,也是偷偷的看,沒有眼神的交流,躲閃一陣子後,雙方鼓起勇氣去正視對方的眼睛,讓觀眾此時從鏡頭里感受到了愛的火花4。「眼神交流」還可以出現在尋找、等待、初吻等場景中,攝影機可多藉助特寫、正反打鏡頭來展示。
2.講究畫面質感,減少夜晚拍攝和天氣特效
婚禮微電影場景一般控制在15個以內,盡可能在2至4天時間完成拍攝,充分利用自然光效果,減少夜晚拍攝和天氣特效。很明顯,白天,太陽會提供充足的照明,每個人都能看清自己在做什麼,有時候甚至完全不需要燈光,攝影機就可以拍出質感的.畫面,可是晚上一抹黑,每個鏡頭都需要仔細布光,如果倉促行事,只能得到一堆垃圾,最後不得不重拍,所以夜間拍攝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增長拍攝成本,所以要盡量把場景安排在白天,而非夜晚。出於同樣的考慮,如果劇本中有這樣的字句——「在濃霧的籠罩中,A走入樹林深處」或者「雨水飛濺,A走入樹林深處」,請刪掉「濃霧籠罩」和「雨水飛濺」,除非微電影中需要這樣的天氣推動情節5。
二、發揮剪輯的藝術魅力
剪輯就像龐雜的拼圖游戲,將各種不同的畫面與聲音的零部件拼合在一起,使之更緊湊,有節奏感。
1.控制鏡頭長度,富有感染力
婚禮微電影要在一個較短時間講述有感染力和凝聚力的愛情故事,除了遵循分鏡頭腳本中的基本敘事結構外,還要重點把握每個鏡頭的長度。確定每個鏡頭的具體長度,要綜合考慮鏡頭的內容表達、景別以及情緒。一般畫面的長度只需要在保證觀眾在「看見」的基礎上「看清」即可,遠景和全景的鏡頭所含的內容相對比較繁瑣,這時候需要長一點的鏡頭畫面來讓受眾看清楚;近景和特寫鏡頭畫面可以短一些,當某些段落用於表達情緒、情感和氣氛的時候可進行短鏡頭快切,讓觀眾的視覺上產生一種「震驚感」,有時為了更好地表達人物的內在情緒,尤其是在情緒高潮處,可以適當延長鏡頭長度或採用慢鏡頭。
2.精心挑選背景音樂,把握節奏
音樂是一種長於抒情、具有豐富表現力的藝術形式,婚禮微電影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就是背景音樂,背景音樂的基調奠定了整部短片的製作方向與剪輯風格。在撰寫分鏡頭腳本時,策劃者就會確定一個情緒方向,愉快煽情或感動烘托,不同的情緒渲染需要不同類型的音樂作為背景,音樂的節奏要依附劇情,烘托出整部短片的基調與風格。常規的婚禮微電影背景音樂大多數選用外文歌,這樣促使觀眾在短短幾分鍾的觀影過程中,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於短片內容與情緒上,而淡化背景歌曲的具體名稱和演唱者。
;C. 淺談微電影的拍攝與製作論文答辯能從幾個哪幾個方面考慮
微電影製作行業現狀,未來發展。
微電影拍攝製作技術
微電影製作與應用
D. 影視拍攝中光線藝術運用論文
影視拍攝中光線藝術運用論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論文吧,藉助論文可以達到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目的。你知道論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影視拍攝中光線藝術運用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摘要:
在中國電影的拍攝過程中,光線的運用是決定影視作品成敗的關鍵因素。同時,合理的運用光線,可以讓拍攝的作品具有明顯的層次感和逼真的畫面色彩,讓整部影視作用充滿藝術感。所以說,光線是影視作品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作品的靈魂和生命所。因此,本文對影視拍攝中的光線運用藝術進行探討。
關鍵詞:
影視拍攝;光線運用;藝術
光線是影視拍攝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媒介素材,如果沒有光線就沒有影像,所以說光線不僅僅是一種拍攝過程所展現的物質條件,更加是一種藝術。世間萬物只有在光的照耀先才能夠顯示出事物的形狀和色彩,也只有在光的照耀下才能夠拍攝出具有豐富層次感的圖像[1]。所以說,在影視拍攝的過程中,光線的運用不僅僅是把影片中的人物所展現出來,更加是真實的還原人物的質感,比如說老年人臉上的皺紋能夠顯示的一清二楚以及玻璃光滑的程度近乎透明等。
一、影視拍攝中光線的類型
在目前的影視拍攝中,一般都是分為外景和內景這兩種主要的場景進行拍攝。其中,在外景的拍攝過程中運用最多的光線是自然光,而內景的拍攝光線則是運用人工光線,所以說在不同的場景中有不同的光線類型運用。然而,在影視拍攝的過程,內景的光線運用在很多情況下沒有半大達到預期的效果,主要是因為屋內的光線比較暗,人物在拍攝的過程中沒有版辦法展現最好的狀態。所以,在影視拍攝的過程中也會運用一些特殊的光線運用情況,當室內場景中的自然光沒有辦法達到拍攝的要求,可以利用扔光線進行補充,比如回光等以及聚光燈等工具[1]。除此之外,為了能夠分清和探討影視拍攝中的光線運用藝術,我們可以把光線類型基本上劃分以下幾種類型。首先,根據不同的光線運用性質將其可以劃分為散射光進而直射光這兩種光線,其中散射光主要是來自太陽光的散射所展現的一種光線,而這種光線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經過某些物質發射後所形成。相反,散射光如果不是由太陽光的散射所展現的一種光線,那麼就是人工光中的.散射光,主要是表現在白熾燈和鎢絲燈所產生的散光,常常是用來顯示物體的特有色調反差,但是這種光線具有明確的方向性,所以也被稱之為柔光[3]。其次,除了散射光之外還有一種直射光線,這種光線在影視拍攝的過程中被稱之為硬光,主要在拍攝的光線中體現人物的立體形態和具體的輪廓,同時也表現一些具有反差性較大的劇情人物心理變化狀況等。因此,在影視拍攝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根據影視拍攝的光線要求不同進行拍攝,同時把不同類型的光線分為主光和副光以及背景光等。
二、影視拍攝過程中光線的具體運用藝術
1、控制好光線的運用比例
通過上述的文章,我們知道在影視拍攝的過程中主要使用的光線就是自然光和人工光線,而這兩種光線又可以表現為邊緣光和反射光。所以,影視拍攝工作者在運用光線拍攝的過程應該要控制好不用的光線比例,以此來達到良好的光線運用效果,讓影視作品充滿藝術魅力。與此同時,在光線比例的控制中如果沒有很好的運用不同的光線進行調和,那麼拍攝的結果將會直接影響拍攝的最終效果[4]。另外,光比的調過大將會讓一些黑暗的地方光線變強,但是如果調和過大的話會將一些原本的較為明亮的色彩失去原有的色彩層次感。相反,如果將光線比例調適到適中的位置,那麼可以讓一些比較黑暗的部分能夠得到正常光線的照耀,並且可以在影視拍攝過程中能夠運用好光線的效果。
2、運用好光線進行室內的外景背景營造
在室內的外景背景的營造中,很多時候除了拍攝道具的搭建和布置,最為主要的就是室內光線的運用。尤其是在一些拍攝場景需要在室內完成,並且還是屬於一種較為大型的外景工作背景,這些大型拍攝場景的要求高以及拍攝難度大,所以如果不能合理的運用光線則會導致拍攝失敗[5]。所以說,在進行室內的外景拍攝的過程中,影視拍攝者要盡量運用合理的光線營造所需要的拍攝氛圍,並且讓整部的拍攝作品能夠有較好的光線效果。其次,在挑選合適的拍攝角度時,也要很好的運用光線的拍攝效果與之相結合,進而拍攝的過程中能夠更好的表現作品的主題。
3、光線運用進行科學和合理的布局
在影視拍攝的過程中,應該要對光線的運用進行合理的布局,促使拍攝的作品具有明顯的層次感和逼真的畫面色彩,進而充滿藝術魅力。其次,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少少都會被光線所照射,所以光線的照射范圍是比較廣而雜的。所以這就要求拍攝者在影視拍攝的過程中對室內室外的場景進行綜合的分析與對總體進行構思,讓其拍攝的作品能夠發揮理想的藝術效果,進而促使整部作品的成功[6]。另外,在影視拍攝的過程中應該要把不必要的光線盡量的避開,從而影響整部作品的最終效果。從另外一方面來說,影視拍攝者還應該要根據拍攝要求來對光線進行合理的布局,盡可能的讓光線能夠盡情的發揮主體作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影視拍攝中的光線運用藝術進行探討。光線在影視拍攝中具有重要的位置,並且光線的運用是決定影視拍攝的原因所在。所以說,在影視拍攝的過程中合理的運用光線是影響整部作品成功的關鍵。
參考文獻
[1]崔贇.淺談拍攝微電影《一部佳作的誕生》中光線的作用[J].金田,2014,12(7):1023-1024.
[2]吳涵.影視拍攝中的光線運用藝術探析[J].戲劇之家,2015,11(12):2014-2016.
[3]程紹平.淺談燈光在影視劇拍攝中的作用[J].電影畫刊月刊,2015,10(18):114-115.
[4]馮俏俏,王靜,姜洪臣.淺談影視拍攝中影調與情緒的關系[J].藝術研究,2015,11(22):186-187.
[5]吳涵.影視拍攝中的光線運用藝術探析[J].戲劇之家,2015,10(25):489-491.
[6]於瑞華.影視拍攝用光技巧[J].電影文學,2015,17(11):126-127.
論文種類
為了探討和掌握論文的寫作規律和特點,需要對論文進行分類。由於論文本身的內容和性質不同,研究領域、對象、方法、表現方式不同,因此,論文就有不同的分類方法。
按內容性質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論文分為理論性論文、實驗性論文、描述性論文和設計性論文。
另外還有一種綜合型的分類方法,即把論文分為專題型、論辯型、綜述型和綜合型四大類:
專題型
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直接論述的形式發表見解,從正面提出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的一種論文。
論辯型
這是針對他人在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的見解,憑借充分的論據,著重揭露其不足或錯誤之處,通過論辯形式來發表見解的一種論文。
綜述型
這是在歸納、總結前人或今人對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加以介紹或評論,從而發表自己見解的一種論文。
綜合型
這是一種將綜述型和論辯型兩種形式有機結合起來寫成的一種論文。
;E. 微電影《青青我心》讀後感
寫讀後感需要真情實感,所以還是自己閱讀後,自己動筆比較好,下面提供關於讀後感的寫作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一、讀後感的概念
讀後感的概念有兩重含義:一是真實的、不受任何約束的讀後感,二是一種作文的體裁,考試時要接受各種條件的約束。下面這篇讀後感,就接近於第一種讀後感。寫這種讀後感,主要是給自己看的,一定要真實,有什麼感想(當然感想應當有意義,值得一寫)就寫什麼感想,與心得筆記不同,它要展開來寫,盡量像一篇文章,盡量寫得生動、實在、深刻。一般應當寫清楚讀了什麼,有什麼感想,聯想到了什麼,對自己有什麼作用等。它不追求文體、格式框框,寫起來也可長可短。
二、讀後感的寫法
寫讀後感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讀出所讀書籍或者文章的「眼睛」,它是你展開來寫的基礎、中心和出發點,這個問題我們已經在上一講里說過了,這里就不多講了。其次,寫讀後感,有它一定的規矩,有的書上把它歸納為「引、議、聯、結」,四個字,想公式一樣。對於這些規矩我們不可以不學,考試時只要內容有創意,套用這種公式未嘗不可;但我們也不要受其所限,寫成千篇一律的「八股文」,也可嘗試在結構上有自己的創意,有自己的個性。但不管怎樣,讀後感也離不開「讀」——對原文的引述、概括、評價等等,離不開「感」——自己的感想。只要把這兩個字表達好了,就是好的讀後感。
三、寫讀後感的基本技巧
在讀過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之後,把獲得的感受、體會以及受到的教育、啟迪等寫下來,寫成的文章就叫「讀後感」。
讀後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簡述原文有關內容。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並為後文的議論作好鋪墊。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系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2)亮明基本觀點。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4)圍繞基本觀點聯系實際。一篇好的讀後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於聯系實際。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聯系實際時也應當注意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觀點服務,而不能盲目聯系、前後脫節。
以上四點是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善於靈活掌握。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後次序互換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
四、寫讀後感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是要重視「讀」
在「讀」與「感」的關系中,「讀」是「感」的前提、基礎;「感」是「讀」的延伸或者說結果。必須先「讀」而後「感」,不「讀」則無「感」。因此,要寫讀後感首先要讀懂原文,要准確把握原文的基本內容,正確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關鍵語句的含義,深入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第二是要准確選擇感受點
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會有許多感想和體會;對同樣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更是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啟迪。以大家熟知的「濫竽充數」成語故事為例,從諷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領悟到沒有真本領矇混過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餡」,認識到掌握真才實學的重要性;若是考慮在齊宣王時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領導者要有實事求是的領導作風,不能搞華而不實,否則會給混水摸魚的人留下空子可鑽;再要從管理體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進一步認識到齊宣王的「大鍋飯」缺少必要的考評機制,為南郭先生一類的人提供了飽食終日混日子的客觀條件,從而聯想到改革開放以來,打破「鐵飯碗」,廢除大鍋飯的必要性。
一篇讀後感,不能寫出諸多的感想或體會,這就要加以選擇。作為初學者,就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又覺得有話可說的一點來寫。要注意把握分析問題的角度,注意聯系自己的實際情況,從眾多的頭緒中選擇最恰當的感受點,作為全文議論的中心。
F. 五個女生要拍一個微電影,時長5~10分鍾,求劇本。
《告白的N種可能——微電影》創作說明文
摘要:《告白的N種可能》微電影通過前期對大學生戀愛心理學的調查及其中期對大學生戀愛告白的過程拍攝和後期視頻的剪輯一系列過程中,以浪漫主義題材的微電影劇本去反應當代大學生對戀愛的渴望與遺憾。微電影通過現實和幻想的對比充分表達了戀愛心理的真實反應,同時也通過男女主角現實中的遺憾和幻想中的甜蜜告白的對比,啟示人們要珍惜當下、要勇敢表白,不要留下遺憾。論文中主要闡述了整個微電影的具體製作過程,從前期策劃准備和劇本創作、中期場景實地拍攝,到後期微電影剪輯手法的運用和完成最終成片效果的一整套製作流程。
關鍵詞:微電影;電影製作;視聽語言;後期剪輯
1. 引言
戀愛——一直以來都是人類永恆的話題。人們從古至今關於戀愛的影視題材屢見不鮮,當今大學生都是從壓抑已久的高中生活中釋放而來,同時也經過了十八歲的成人禮,抱著對大學戀愛的期待和憧憬,想像著一場轟轟烈烈的校園戀愛。然而現實中當代大學生的戀愛比例並不高。根據「麥可思2018年大學生感情狀態調查」顯示,在對當代大學生的調查中,百分之五十二的大學生目前處於單身,並且沒有戀愛經驗。大學生活期間之前有過戀愛但現在處於單身的比例為百分之十九,所以目前單身總體比例達到百分之七十一。當中在戀愛中的比例為百分之二十八,而且已經結婚的比例只有百分之一。調查結果顯而易見,單身的比例如此之高。因為現實生活中對大學生的誘惑太多,虛擬的網路世界、各種電子競技、豐富的網路社交,讓人們往往容易忽略現實中的美好戀愛,即便如此,但是大學時代對現實戀愛的憧憬更加強烈。當今社會對戀愛心理學的研究更加深入,社會媒體對戀愛題材的關注度更是只增不減。
2. 目的
如今各大交友網站和APP盛行,填滿大學生的生活。但是網路的虛擬世界往往讓人對現實世界的人際交往有所忽略。當代大學生選擇成天面對手機足不出戶不在少數,對於大學戀愛的美好和期待遲遲不願意跨出勇敢的第一步。而現代社會中,網路詐騙交友層出不窮,「喬碧蘿」事件也引起了社會上的廣泛關注。對此我認為不應該忽略正常的現實生活的交友與戀愛。你是否還記得第一次見到喜歡的女孩子(男孩子)的怦然心動的心情?一個眼神的交匯,一次短暫的擦肩而過,是不是都讓人記憶猶新。
調查顯示 ,大多數人單身的原因是因為不願意跨出戀愛的第一步。各大社交平台會教你如何去談戀愛,戀愛心理學的研究多側重於關注戀愛中的人們,而很少有人關注如何去開啟一段戀愛的美好,戀愛始於心動,所以我想做關於當代大學生對於戀愛初衷的表達——告白。
3. 製作過程
3.1前期劇本創作
為了拍攝以大學生戀愛告白為題材的微電影,從微電影的前期劇本創作前,我翻閱參考了許多關於戀愛心理學的有關文獻,從更加理性的依據來描述感性的情感表達以及戀愛內心的心理反應。在劇本創作時,想讓成片更貼近於生活,因為藝術源於生活。在現實生活的基礎上添加藝術加工,以浪漫主義手法描述愛情的美好。同時為了增加影視效果加入戲劇元素,豐富劇本創作,豐富畫面內容。
在分鏡頭腳本的創作中,運用視聽語言的場景描繪,合理的將劇本的完整情節整理出來。運用鏡頭語言對劇本合理闡述。分鏡頭腳本對場景的描述尤為重要,以及對劇情發展的起承轉合需要拿捏清楚。
3.2中期拍攝
中期拍攝過程中,有了分鏡頭腳本的前期創作,使得拍攝過程有了大概的進度和規劃。拍攝中最重要的是對鏡頭畫面的選取和鏡頭拍攝手法的操作。推、拉、搖、移等一系列的拍攝手法,不僅起到豐富畫面的作用,並且更能使鏡頭語言完美表達劇本中的情節,達到劇本中想要的效果。
中期拍攝過程中對演員的演技要求也是很重要的一大因素。很多時候場景一切准備好的時候,因為演員沒有到達預期的表演效果,一個鏡頭需要反復拍攝好幾遍。
3.3後期剪輯
後期剪輯是最後成片的關鍵,也是成片能否達到預期效果的最後環節。在後期包裝剪輯上,包括素材篩選粗剪,然後調色精剪鏡頭,加轉場特效等一系列剪輯步驟。後期中最講究對音樂的選取,和畫面的銜接配合,現階段的拍攝設備的限制和拍攝環境聲的不可控因素使得同期聲很難錄取,所以後期演員配音以及音樂的效果尤為重要。
4. 整體構思
從最貼近生活的角度出發,選取了最廣大的生活題材,藝術源於生活。大學四年時光即將結束,匆匆時光里回憶搜索,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愛情。戀愛是最廣泛的素材,它包含所有人類情緒,這大概就是所有影視劇所必備的原因吧。從認真的選題到開始製作,都圍繞的如何找回人們內心最純真的戀愛觀,所有確定了以浪漫主義為基調的感情主線,男主和女主之間對彼此默默關注了許久,畢業前兩人相遇。彼此想像可能會告白,但戲劇性的現實和幻想的差距,讓兩人最終錯過,各留遺憾。所有此片最核心的表達是想激勵人們,面對感情要勇敢,勇敢去告白,愛情才會發生。
5. 應用價值
參考戀愛心理學相關文獻,用理性思維去理解感性戀愛。尋找人們內心最初對愛情的美好憧憬,運用現代媒體影視手法表達當代大學生真實的戀愛觀。大學四年對於人生來說是青春最美好的時光,四年時間說長也長,說短暫也的確很快就流逝了。這四年是最灑脫的四年,大學四年代表沒有家長束縛管教的四年,我們面對如此多的誘惑。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不能天天太過於沉迷網路社交和游戲,四年時光太短暫,畢業總是會不期而至,好好去感受現實的美好青春,去操場、去圖書館、去享受生活,去和你想見的人轉角相遇吧。大學時光好好來一場戀愛,不要等畢業才後悔莫及。所以請勇敢去告白吧。
G. 影視後期畢業設計需要自己拍攝微電影嗎
需要。在畢業論文答辯的時候老師會讓你拍紀錄片或電影。建議拍紀錄片,紀錄片是下限低,上限高。相對比較容易一些。
H. 微電影觀後感怎麼寫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電影或電視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
要「會看」電影
要寫觀後感,首先要「會看」電影。也許有人會發笑:只要眼不瞎耳不聾,誰不會看電影?可是為什麼許多人看完影片留不下印象呢?更不必說寫出感想了。因此,老師在此提醒各位同學在看電影時要「投入」,要讓自己沉浸在影片所營造的情感世界裡,與主人公同悲歡、共休戚。同時,還要並用眼、耳、腦各種感官,留意細節。
所謂細節,就是影片畫面中對表現對象的局部或細微的變化進行精要細致的描繪。細節包括人物的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道具的運用,色彩的調度,聲音的變化等。典型的細節對展現人物性格、設置懸念、推動情節發展都起著積極作用。觀眾觀看影片的過程,其實就是一種視聽享受的過程,既是視覺美感逐漸積累的過程,也是情感刺激不斷深化的過程。只有聚「睛」會神,我們在觀看時獲得的感受才能愈豐富、強烈,對影片內涵的理解也就愈深刻、透徹,寫觀後感就更有基礎。
要將重點放在一個「感」字上
寫觀後感,要從自己觀賞影片的感受出發。可是,不少同學開始寫觀後感,往往將「觀」的內容寫得很長,總愛把故事情節從頭到尾加以介紹,生怕讀者不知其內容,而發表「感」的文字卻很少。應強調以「感」為主,從文字上看,「感」的內容大約占影片主要內容的五六倍。文中適當引用影片內容,是為「感」服務的。因此,引用電影內容只要三言兩語,不要具體敘述,更不要什麼細致的描寫。
感」是重點,不等於離開「觀」
有的同學寫觀後感,只是在開頭提一下「觀了某部影片後,大有啟發」等字樣,以後就脫離了原片,說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頭不對馬嘴,無實際意義。要讓「觀」和「感」相吻合。如觀了《火燒圓明園》,有的同學「感」與「觀」內在聯系不緊,有的根本無聯系,他們寫了一下影片內容後,就寫到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如何在中國燒、殺、搶。抓不住影片的主題思想。有個同學在題為《落後就要挨打》一文的結尾時這樣寫到:影片中那幾根石柱至今還挺立在圓明園的廢墟上,彷彿在警示人們「落後就要挨打」,我們作為新中國的接班人,一定要學好本領,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不讓歷史悲劇重演。在這段結尾中,作者再次將「觀」到的「幾根石柱」抓住,發表「落後就要挨打」的「感」,使文章全文一體,使「感」發於「觀」、「觀」服務於「感」。
要聯系實際而「感」
要寫好觀後感,就該聯系實際,深入發揮,把自己的「感」寫深、寫透。這里的實際,不是單指自我實際,還包括他人實際,社會實際。
觀後感屬於評析性的議論文一類。電影觀後感,即對影片發表評論,抒發自己的感受和見解。它又有別於影評:影評--重在「評」,在挖掘了主題之後,應當對主題的成功與否、主題的表現所依賴的環境是否真實,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否符合現實生活以及電影語言的運用是否成功等方面展開評價與論述;觀後感--重在「感」,表達方式以抒情、敘述為主,內容多為電影對觀眾的啟發,觀眾看了影片後的感想等。
在影片中可感豎岩舉的角度很多。就一部影片而言,可以從棗姿主題、人物、細節、場面、語言等方面入手;就多部影片來說,有的側重於思想內容,有的側重於表現形式,有的截取影片的某個場面、某個事件。「感點」的選擇,各具特色,可資借鑒。
寫電影觀後感,要選擇好角度。一篇幾百字的觀後感,容量很小,而一部電影所牽涉的內容卻很多餘碧,切忌面面俱到,必須選好角度,把重點放在一個側面上,這就叫「口子要小,挖掘要深」。選擇角度,一方面要看影片本身的特色,另一方面要看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麼地方。角度選得好,對立意、選材、構思、謀篇都直接產生連鎖反應,有利於把觀後感寫好。
厚積薄發,調「兵」遣「將」
寫電影觀後感,要充分而又妥貼地運用學過的語言。民間有一個給「語言」下定義的謎語:「不是蜜,但是它可以粘住一切。」高爾基也說過類似的話:「語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文學的第一個要素是語言。」電影是一種藝術,電影觀後感自然要牽涉到方方面面,沒有足夠的語言儲備,就無法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對影片沒有真切而深刻的感受,自然寫不好觀後感;有了真切而深刻的感受,如果語言貧乏,同樣也寫不好電影觀後感。
針對這樣一篇觀後感,作者盡管記住了影片的情節,但從觀後感的文體要求和語言要求上看,都是不合格的。全文只有最後一句「感」,雖然這句「感」的內容貼切,但文章沒抓住「感」這個重點,語言平淡無味,很難吸引讀者的眼球。
正確把握文章內容。
常見的觀後感一般包括三大塊內容:
1、內容簡介。用簡單幾句話概括影片內容,就像我們平時讀了一篇課文歸納主要內容一樣,做到既完整又簡練。
2、發表評論。寫這部分時,同學們可向自己提這樣幾個問題:你對影片中哪件事印象最深刻,為什麼?哪個人物你最喜歡,為什麼?哪個場面最使你感動,為什麼?只要選擇其中一個問題深入思考並寫下來,就構成了自己對影片中某人或某事、某個鏡頭的個性評價。
3、抒寫感受。這是觀後感的主體部分,學生往往言不由衷,空喊口號。最有效的方法是作比較:或將片中人物與自己比較,尋差距,找不足;或與身邊熟悉的人相聯系,闡發自己的觀點;或將電影中的先進事跡與生活中、社會上的現象比比較,從正反兩方面談感受。在寫作時,同學們可簡單列舉一些親身經歷、耳聞目睹的事(或人)使自己的感受有血有肉,敘議結合。一句話,只有聯系自己,聯系生活和實際,才能寫出真情實感。
找准寫作的切入口。
一部電影人物眾多,內容紛繁,情節縱橫交錯。寫作時不能面面俱到,必須找到一個切入口展開全篇,好像一條紅線將「簡介-評論-感受」三塊內容串連起來。下面簡單介紹幾種方法:
1、選擇一個人物。一部電影看完,有的同學對主角贊不絕口,有的對某一配角記憶深刻。不管怎樣,只要挑選一個人物,透過其言行舉止走入他的內心,由此而發表評論,抒寫感受。2、截取一個片斷。即選擇影片中的一個小故事或一個獨立的情節展開。如電影《任長霞》中,表現任長霞一心為民的事例很多。同學們就可選擇其中的一個小故事作為切入口,聯系實際談感受。
3、描寫一個鏡頭。即採用特寫或素描的方法,生動描述影片中感人至深的一個鏡頭,引發自己的情感共鳴,進而談體會說感受。
I. 微電影廣告發展畢業論文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蓬勃發展,我國廣告製作邁進了全新的領域,微電影廣告這一電影與廣告跨界相結合的產物在新媒體時代下逐漸盛行,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淺析微電影廣告的發展嬗變 》
摘 要:微電影廣告作為一種新興的媒體營銷手段自2011年出現集中爆發的態勢,而其發展卻並非是完全的新鮮事物,植入式廣告,甚至是常規廣告中的劇情創意都為其破繭提供了重要的經驗。本文從微電影廣告的開端及發展的新特點為研究物件,並通過與植入式廣告的比較來釐清微電影廣告的發展變化軌跡,引起對微電影廣告的深入關注。
關鍵詞:微電影廣告;營銷;植入式廣告
[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26-0-01
一、微電影廣告的界定
微電影廣告自出現伊始就是一個與「微電影」、「營銷」、「廣告」等密不可分的「雜交體」,被稱為「微電影元年」的2011年,中國有超過50部微電影由品牌企業出資打造,其本質上是企業出錢為其產品或品牌進行的廣告製作。盡管到目前為止並沒有明確的定義,但微電影廣告基本具備如下特徵:它必須通過電影拍攝手法將產品或品牌以故事情節的表達方式進行講述,不僅單純作為道具或背景,而是與敘事有著重要的關聯,在5-30分鍾內傳遞品牌理念或產品特徵。其本質仍是帶有商業性質的廣告,但表現形式較為隱蔽,頗具影視藝術效果。
早期的微電影廣告基本為單篇作品,如凱迪拉克定製的《一觸即發》和《66號公路》,分別由影視明星吳彥祖和莫文蔚出演;引發了集體懷集情緒的筷子兄弟原創作品《老男孩》,背後則是雪佛蘭的鼎力贊助;姜文執導的《看球記》獲得了佳能的支援……這些或由專業影視從業人員拍攝或由草根自行創作的微電影都對品牌的商業營銷有著強大的助推作用,並使得受眾開始關注廣告行業這一新興的創意模式。
二、微電影廣告發展的新特徵
微電影廣告在其發展過程中不斷涌現新作品,並且在其「微時長」、「微周期」、「微投入」的特性上出現了新的特徵,這也是其適應「碎片化」資訊時代並且不斷符合受眾接受心理的客觀因素。
1、延續性
微電影廣告由於設定了某種情節或故事結構,很容易進行「續篇」的創作,通過不斷豐富的故事演繹,對其廣告的品牌理念和產品形象進行滲透和推廣。如益達《酸甜苦辣》系列微電影廣告,第一部是由彭於晏和桂綸鎂所扮演的男女主人在沙漠相遇一見鍾情,後分別以「酸甜苦辣」為主題講述結伴而行的過程;第二部中經歷了連凱扮演的雲南小飯店老闆的情感波折,最終男女主人公將一見鍾情升華為天長地久。通過加滿口香糖這一小小的舉動,從「兄弟」到「戀人」,從「關心」到「攜手」,這樣的浪漫故事令觀眾嚮往;緊接著第三部由郭曉冬和白百合出演的大叔級「廚神」和桀驁不馴「丫頭」的學習廚藝的故事來講述「無糖木糖醇」與人們生活中「酸甜苦辣」的關系。三部微電影廣告都持續傳遞著益達「關心牙齒,更關心你」的品牌理念,在故事上有變化,角色上有創新,並將每一部設定為若干個一兩分鍾的劇集,對受眾有持續的吸引力。
2、親和力
微電影廣告的目標受眾定位在18-35歲,對網路和移動媒體平台有著廣泛而頻繁地使用能力的年輕群體。因此對此類群體有強大效果的要素就是「親和力」。其中兩個角度:一是所選用的演員大多為此類群體所追捧的青年演員,如彭於晏、桂綸鎂、白百合等,二是所選取的主題為青年人所認同的勵志、親情、友情、愛情等。無論是參演人員還是話題,都能針對目標受眾形成強傳播效果,引發他們對微電影廣告進而是品牌的關注。
3、懸念性
微電影廣告由於可以進行「續篇」的創作,既可以有統一的主題進行連線,如益達《酸甜苦辣》系列,也可以將特定關系的角色分別作為主角和品牌發生聯絡,這中間必不可少的串聯要素就是懸念。如士力架微電影廣告中分別由「韓劇悲催女」、「易怒包租婆」、「犯懶豬八戒」、「餓貨唐三藏」幾部作品組成,其中包含的一個懸念就是「餓的時候你是誰」,演繹了大學同寢室之間男生們「抗餓」的故事。通過不斷的製造矛盾和懸念,增強了故事的戲劇性,吊足受眾的胃口,有效提升收視率。
三、微電影廣告與植入式廣告的比較
無論是微電影廣告還是植入式廣告,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都著相似的鮮明特徵:即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新媒介的誕生,原強勢媒體的弱化,都為傳統廣告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力量。而其中產品或品牌、標識以劇情的方式融入廣告創意則成為廣告形式上的共通點。
首先在使用媒介方面,植入式廣告較早的將產品、品牌、標識、包裝等帶有鮮明商品特徵的資訊融入電影、電視劇或電視節目,成為整合營銷傳播的手段。如馮小剛的賀歲電影中《手機》中摩托羅拉手機的多次亮相,好萊塢電影《變形金剛3》中美特斯邦威的經典款T恤、TCL電視、伊利舒化奶、聯想電腦紛紛涉足大熒幕。而微電影廣告由於播放時長的原因,暫時不能進入電影發行,因此它選擇多為「電視+網路+移動媒體」的新媒介路線:通過電視的強勢播出效果引發關注,繼而憑借強大的網際網路平台和移動媒體平台上更全面的展示廣告內容,並保持受眾對其的關注熱度。微電影廣告對媒介的使用上更趨於主動,與植入性廣告的強制性有所不同,因此其所播放的資訊內容與消費者的對話互動需要建立更為良性的關系。
其次在廣告形式方面,植入式廣告多以產品形象、商標、包裝等作為背景、道具或體現在一兩句台詞中。但隨著受眾鑒別能力的提高,對影視作品中紛繁出現的可識別的商品都被貼上「植入廣告」的標簽,最終將此類廣告推向瓶頸。面對這種情況,微電影廣告則通過「以情動人」潛伏在以電影手法表現的劇情和人物關系中,引發受眾探尋劇情的進一步發展,並最終通過網路形成品牌與潛在購買者的互動。目前微電影廣告有兩類創意形式,其一是採用廣告思維,植入劇情,但很難有創意佳作,其二是採取電影思維,在完整的故事架構和電影邏輯上融入品牌精神和產品形象,但創作難度較大。
微電影廣告在廣告行業尚屬新興力量,如何進行個性化定製與全面創新,培養專業人才,完善監管體制,達到數量和質量的雙豐收,促使它向著良性發展,應是未來亟須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陳娜.對微電影廣告的反思[J].新聞愛好者,201212
[2]王軍.淺析「微時代」環境下的電影廣告——微電影廣告淺析[J].中國電影市場,20123.
[3]張燕.影視劇中植入式廣告的運作策略研究[J].中國廣告,20136
篇二《 微電影廣告中的品牌推廣 》
摘 要: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出新,各種新媒體廣告也是不斷的涌現、翻新。特別是與當下流行有「微」字有關的微博、微信、微音樂,微電影更是深受大家的追捧。微電影的出現,微電影廣告也相伴而生。近來,微電影廣告越來越受到廣告客戶的青睞,但由於受到商業利益的誘惑 ,品牌植入有些生硬 。微電影如何更好的為企業品牌所用,使其更快更好地發展,是目前微電影廣告亟待解決的問題。 本文對微電影廣告進行研究,就對如何將品牌文化滲透到微電影廣告中, 提高微電影廣告的傳播效果進行深入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微電影;微電影廣告;品牌推廣;
中圖分類號:F71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209-0000-01
從紅極一時的「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惡搞短片,到製作更專業、內容更具現實意義的品牌與網站聯手的網路電影,「微電影」這一名詞也悄然出現,「微電影廣告」也相伴而生。它是時代的合謀,是商業新的廣告契機。「微電影廣告」是電影拓展的廣告片,同時也是廣告濃縮的精華電影。
一、 廣告日趨電影化
國內應從胡戈《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說起,內容重新剪輯了電影《無極》和欄目《中國法治報道》,上傳到網上,便使「優酷網」創造了超高的點選率,短短幾天突破了上千萬的點選記錄。
直至到2010年,可謂是「微電影廣告」時代的開元。由凱迪拉克贊助拍攝的《一觸即發》,是第一部大製作的網路微電影廣告。 草根組合「筷子兄弟」製作的汽車品牌推廣廣告《老男孩》,《指甲刀人魔》的上映也引發了魔幻狂潮,其資助商的汽車品牌更賺取了大眾的廣泛關注,這種軟性的廣告營銷方式深受廣告主們的親睞。還有些微電影廣告則更直接,像《看球記》則是在片頭明顯的提示出拍攝的器材由某某相機品牌所贊助提供,在片尾又再次打出該品牌相機的廣告詞——「感動常在」。
通過以上的小小例項,可以看出「微電影廣告」並不是簡單、直接追求品牌形象的推廣、商品標識的重復曝光率,而是依託唯美的感人故事、考究的視聽語言符號,把要推銷的品牌理念、產品功能通過藝術手段巧妙地融入電影中去,達到潛移默化的廣告效果,是一種較為高階的隱含的廣告營銷方式。
「微電影廣告」是時長在30分鍾內、運用獨特的電影語言,目的是宣傳某個「特定的」產品或「品牌」而製作的廣告作品。它兼具有電影的特徵,為品牌廣告資訊增加了趣味的故事性,能夠由淺入深的樹立品牌形象、宣傳企業理念及品牌產品推廣。
微電影改變了整個廣告業的表現現狀,運用新興的傳播媒介為載體如微博、網路推廣,沒有任何成本,而且還能輕松獲得消費者的認可。現在活躍在網路中的「微電影廣告」,它是電影與廣告的完美結合,因此,有些廣告就更像是一部「拍得高階的電影」。
二、微電影廣告品牌推廣
微電影廣告在熱點事件和熱門話題層出不窮,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關注。
一微電影廣告優勢
作為一個新興的傳播載體,微電影廣告想更好為企業品牌所用,讓我們從其特徵分析入手:
1.承載資訊豐富。
微電影廣告短則兩三分鍾,長則幾十分鍾,時長和內容結構決定了微電影承載的資訊巨大而豐富。事實上,微電影中的人物、故事、情節設計和場景道具,幾乎每一個元素都可以為推廣品牌所用。
2.傳播范圍廣、節奏快。
從其網際網路視訊的屬性上看,微電影廣告的目標受眾可以說全網民覆蓋,傳播范圍不分地域。而通過網際網路平台,尤其是微博等社交類網站的流行,微電影廣告瞬間直抵目標受眾的同時,通過網路社交圈實現快速分享和擴散,不僅節奏極快,自發傳播的能力亦超強。利用「自傳播」迅速串紅的經典案例不少,如曾紅極一時的《老男孩》、《一觸即發》等。
3.傳播成本低。
正因為以上兩個特徵,微電影廣告在傳播環節上的推動成本相比傳統的單向模式如電視廣告要低得多,況且傳統電視廣告的被動觀看模式也越來越為觀眾所牴觸。一部富於創意、內容生動、可看性強的微電影,完全可以相對低的傳播成本,幫助企業品牌迅速開啟局面。
二品牌推廣策略
那麼,如何評價企業品牌微電影廣告的好壞呢?目前業界對此的共識是:好的微電影廣告品牌推廣,不僅可以有效輸出企業品牌觀念,還可以讓受眾從中獲取價值,同時帶動廣告收益。因此,微電影廣告品牌推廣的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首先,重理念、輕植入,以情感人。大多數人主動觀看微電影廣告是把其當成一次「心靈體驗」之旅,打動人心才是王道。而從接受習慣上看,邊講故事邊透露品牌資訊,是一種情感征服。
Mazda3 星騁上市推廣微電影廣告《向完美說不》為例,影片中沒有一個汽車的鏡頭和華麗口號,卻以普通人勇於摒棄世俗、執著追求夢想的真實情感觸動人心。該片網路傳出後一個月內的線上點選播放量逾150 萬次,成為幾大視訊網站播放排行和微博轉發評論的熱點。本案例的亮點:不僅利用網路技術將關注力轉化成營銷力,還推動了產品的價值主張與目標受眾的充分共鳴。
其次,重品牌、輕產品,內容為王。任何一個品牌營銷事件其實都是該品牌的組成部分,對於那些有較深歷史和文化積淀的品牌來說,微電影廣告運作更應考慮是否契合品牌本身的風格和調性。這方面的經典案例當屬上海通用為雪佛蘭品牌打造的微電影《老男孩》,片中同樣少有產品或企業品牌亮相,但貫穿始終的平民夢想和寫實風格,折射出企業產品和品牌的核心價值觀和內涵。
最後,重深度、輕長度,以創意動人。對數量急劇上升的 3G手機使用者來說,微電影廣告往往是在休閑移動狀態下短時間里被消費,短小精悍卻內涵深刻的微電影往往更容易取得成功。
三、 目前微電影廣告市場不足
微電影廣告製作人才稀缺。微電影廣告要求創作人員具有較高的製作水平,而且具有電影和廣告兩個領域的專業知識,但是目前這樣的專業人才非常稀少。
監督管理機制不嚴。微電影廣告題材、形式沒有任何限制,它的拍攝、播出的載體都是以網路為平台,不需要過多、過嚴的審查。使得有些電視媒體不能播出的內容,通過微電影廣告的形式在網路這個更大的平台上展現,這為一些低劣的微電影廣告提供溫床,長此下去,廣告的數量和質量都將很難控制。
微電影廣告的出現,是對傳統播放載體的顛覆。相信隨著新興網路媒體的不斷發展,以及新新人才的成長與開拓會為未來新型廣告設計打開了一扇通往自由、美好的視窗。
J. 畢業論文微電影課題來源
關於微電影的精確界定,業界至今仍沒有權威明確的表述,一般認為微電影是指時長從30秒到300秒的有完整故事情節的視頻短片[1]。但是微電影明顯具備著這樣的「三微」特點,即微時、微製作周期、微投資成本[3]。此外,對於微電影類型的劃分目前也比較粗糙,大致分為這樣兩種類型:一是由明星參演,由專業製作團隊拍攝,為大公司量身定做的商業微電影。通過微電影故事方式來建立品牌與觀眾的情感紐帶,提升品牌的形象與知名度,開山之作《一觸即發》就是典型代表。二是凸顯草根性的由原創者創作、表演和製作的非商業微電影[1,6],這類微電影由於其非商業的特點因而涵蓋了豐富的內容題材,不一而足,典型代表有《老男孩》等優秀作品。
除此之外,隨著不斷發展的網路媒體技術的推波助瀾,微電影在微時代大環境還體現出了傳播的便利性和互動性,它已經不再僅僅依附於電視媒體。微電影藉助流媒體技術以及微博和社交網路技術,做到了全世界無界限的爆炸式擴散方式,這一特性給微電影的繼續發展提供了一把強力的助推。
三、微電影的藝術特徵淺析
微電影作為一種媒體表現形式,雖然孵化在廣告營銷的暖巢中,並跟傳統的電影有著諸多不同點,但是其本身具備的藝術價值以及發展潛力是巨大的,值得新一代媒體人的正確對待和思考。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簡單談談對微電影藝術特徵的認識和挖掘。
首先,因受到時長的限制,不同於傳統電影,微電影具有獨特的敘事形式,具體表現為敘事手段的「淺層次、巧構思」 [4,5],以求在極短的時間內吸引觀眾的眼球,並將欲表達的理念傳輸給觀眾。微電影能被定義為一種電影正是因為它同樣具備著傳統電影的一些基本特徵,例如微電影也要求具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特徵鮮明的人物,而在短時間內組織故事的敘述表達手法則是其一大亮點,更是微電影的非常閃亮的藝術特徵之一。為了做到這一點,製作人員往往需要煞費心思來巧妙地構建完整故事情節的敘述,同時還要做到短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