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拍攝微電影需要哪些准備呢
開拍前的准備工作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在正式開始微電影拍攝之前,拍攝公司方面要對第二部工作的結果進行全面審視,切不可疏忽大意,一而再再而三確認才是嚴謹可取的工作態度,才能確保微電影拍攝完全按照計劃順利執行。其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場地、置景、演員、特殊鏡頭等方面。另外在開始拍攝工作之前,攝制公司有必要向包括客戶及攝制組相關人員在內人員,以書面形式的「拍攝通告」告知拍攝地點、時間、攝制組人員、聯絡方式等。做完這些前期准備工作,就能順利開拍啦。
㈡ 求如皋微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觀後感
《嗎媽再愛我一次》觀後感
今天我們觀看了僅三分多鍾的母愛微電影——媽媽在愛我一次。電影講述了一個十分感人的故事:影片講述了在一堂美術課上,老師要求小朋友以《我的媽媽》為題作畫。然而,當別的小朋友都興高采烈地畫著心目中的媽媽的時候,小女主人公卻無處下筆,最後撕心裂肺的哭了起來。原來,小女孩的媽媽在過馬路的時候,因一位司機無視交通法規,一邊接打電話,一邊抽煙駕駛,闖紅燈而發生意外。影片的最後,當看到別的小朋友在放學的時候,都幸福的擁入媽媽懷抱時,小女孩拿起粉筆,在地上畫了一個媽媽的圖案,然後一個人靜靜躺在媽媽的懷中。彷彿是要媽媽再次孕育她,又彷彿是和媽媽永不分離。
看到這兒,很多人都留下了眼淚,即使在為女孩難過,又是痛恨這個無視交通法規的司機!影片最後播放了那首耳熟能詳的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有罵的孩子像塊寶。」生命只有一次,再多的後悔與補償,也無法彌補失去的愛,我們要注意交通安全謹慎駕駛,這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別人的負責。
近年來,就交通事故而使妻離子散的有多少人啊,曾經,在一個炎夏里,一個小男孩為了撿一個小球,不顧一切的直奔馬路中央,也許,他還小,單純的思想並沒想到那可悲的後果,真是不幸,一輛卡車飛奔而來,把他壓得粉身碎骨,把他永遠壓在土地深層,父母的淚猶如傾盆大雨,從天而降,又有誰能夠聽到他們的呼喚,上天是仁慈的,同情之心油然而生,可又能怎樣,只有無可奈何的哀嘆,忍受著痛苦,真是可悲啊!一輛載重汽車由於超載以至被滾下那萬丈深淵,那轟隆聲回響山谷,可那位年輕的司機卻拋棄一切毫無聲息的走了,走得那樣傷感,那樣的悲痛。
那一件件血淋淋的事實在我們的眼前一閃而過,可那悲痛的情景卻銘刻於心,那是血的掙扎,那是痛苦的淚痕,那是同情的目光。在一次次惡劇不斷重演之時,我們是否有所體會,難道不應該為此珍惜寶貴的生命嗎?也許他們死不瞑目,在黑暗中,那哀嘆永不停息。也許,他們在告誡我們:應該注意交通安全:珍惜擁有。這是他們唯一的話語,這是他們一生中最為精典的佳話。他們已深深領悟到生命的脆弱與頑強,它取決於你對它的珍惜。
遵守交通,注意交通安全,這是全人類的呼喚,大家沒有理由,只有責任,有為全人類生活美滿的責任,這便是大家唯一的准則。
㈢ 我很想拍微電影,但是不想出名如果瀏覽量大,生活中會被人認出來嗎
如果是校園的話在學校里可能會被認出來,但是這也談不上出名
如果是其他的話認出來就不承認,並且被認出來的幾率很低
你完全想多了,出名沒那麼容易,拍了那麼多微電影基本都是在自娛自樂
想做的事情就要去做,如果不違法亂紀不要考慮後果,很多年後讓你後悔的往往是你想做而沒有做的事情,為了實現自己願望而做出的努力永遠是值得尊重的,無論結果是什麼.
㈣ 男老師扶貧支教參加微電影和女演員演電影為什麼不敢說出去
在播放前一般不允許對外說的,屬於違規行為會被追究法律責任的。
泄露後果:一、影響影視劇的收視率。試想一下,一部電視劇,如果已經提知道了結果,甚至提前看過了盜版片。這種情況下,幾乎知道了所有的內容,很多人就覺得沒有觀看的必要了。
二、影響觀眾的觀影體驗。看電視、電影最重要的就是影片的代入感,跟著劇情一步步往下走,這就是看電視的樂趣。如果被提前泄露,哪怕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也會影響觀看的效果。
三、是對影視作品的不尊重。不管是什麼理由,泄露別人的作品都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更何況這部劇的泄露程度已經觸及到法律層面了。
㈤ 微電影觀後感
微電影觀後感篇一:微電影《迷路的孩子》觀後感
看完微電影《迷路的孩子》,我有一些感受在這里說一說。
感一:感動
感動有兩。第一,被大山裡孩子們的純朴善良感動。孩子們從未見過花露水,當秋老師把花露水放在講台桌上忘記拿走時,孩子們抑制不住好奇心把它拿來一一聞過,一不小心打碎了。他們緊張得不得了,害怕的不行,現實生活已使他們明白留住一位老師不容易。打碎了老師的花露水,在他們眼中無異於是打碎了老師繼續留下來的熱情。孩子們馬上想辦法補救,他們能想到的最好辦法是湊錢重買一瓶。火根自告奮勇承擔了買花露水的重任,卻因路途太遠在夜晚回來的路上迷了路,回來後還把所有的責任都攬下來。一個小小的孩子,為了把老師挽留下來,他承擔了所有的一切。這份純朴善良和擔當,實在令人感動。如果不是同學們當眾說明,秋老師不會明白事情的真相,也是因為事先不知道,秋老師在明白時才會特別感動,才會重新審視自己的內心和選擇。第二:被秋老師選擇留下來感動。秋老師來這里支教的初心,是為了更方便考研。來這里不久便被大山的艱苦打倒了,她巴不得能馬上離開。考上研究生是她名正言順離開的理由,她也如願以償考上了。但就在這當口,火根的純朴打動了她,可愛的孩子們的純真讓她決定留下來。這樣的選擇意味著責任擔當和之前理想的犧牲,這需要極大的勇氣和熱情,特別是對一個剛大學畢業對未來充滿憧憬且對這里的艱苦已有所了解的女大學生來說是難能可貴的。所以說,秋老師的選擇讓人感動。
感二:不解
校長指責秋老師的言語舉動,我覺得有待商榷。影片里人物的言行舉止,反映的是導演想要展示給公眾的價值理念。校長的語言行為透露給公眾的理念是:支教,應該是純粹的奉獻,不該帶有個人的利益目的。能這樣當然很好,但真的只能這樣嗎?如果是,國家就不用出台相應的鼓勵政策,鼓勵大學生們去支教,通過支教獲得相應的優惠。秋老師支教,就是在優惠政策(方便考研)的吸引下去的,這不應受到指責。相反,她響應國家號召去支教,應該得到表揚。要求大學生們支教必須是純粹的奉獻,這要求恐怕也太高了。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們哪個不是對未來充滿華麗的憧憬?他們的未來景象里也許有過大山裡貧瘠的土地上幾十個基本沒受過教育的野孩子在望穿秋水等待老師來傳授知識的場面,但他們肯定沒想過這場面與自己有什麼關系或者是與自己有什麼長久的關系。他們涉世未深,還不可能擁有
純粹奉獻的靈魂高度。再說了,在物質喧囂甚上的社會中,有多少人能做到純粹的奉獻?為什麼他們不能因為支教更方便考研而來支教呢?校長傳達出的理念就是不能。筆者認為,大學生們在支教的同時考上研究生,兩全其美,有何不可?可是在校長眼中,為什麼秋老師不能去考研而且還沒有資格當老師?火根去買花露水徹夜沒回,秋老師並不知情啊,再說,也不是秋老師要求他那樣去做的呀,她如果知道事情的前因後果也不會讓孩子們那樣做的。知道孩子不見了後,秋老師也是心急如焚到處找,校長怎能說出那樣的話?難道在校長眼中,必須是純粹的紮根山村教學才能受到歌頌?否則就必須受到指責?如果這樣,還有哪個大學生敢去支教?校長憑什麼能搶走秋老師的錄取通知書?連國家都明文規定她可以邊支教邊考研,這說明通知書是合理合法的呀,是誰賦予校長那樣的權利?校長自己紮根於山村小學,為山村教育做貢獻,為孩子們操各種心,這值得贊美。但他憑什麼要求別人也必須像他一樣只能純粹奉獻,而不能在奉獻的同時還擁有積極追求其他的做法(影片里校長雖然沒有明說,但我覺得言外之意就是這意思)?校長的指責無厘頭,校長的要求很霸道。情節安排校長這樣的做法實在令我不解。
感三:迷路
影片中直接展示的是火根因買花露水迷路了,間接要表達的是秋老師的心靈迷路了。對於秋老師的心靈迷路之說,我不認同。如果說導演安排校長那樣做是為了給秋老師敲響警鍾指明方向,可我認為,秋老師並沒有迷路,她奔著容易考研的目標去支教,方向明確,無可厚非。雖然後來孩子們的純朴與善良讓她對人生、對教育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而改變主意,那也只能說明她對自己的未來進行了第二次選擇,同樣也是方向明確。並不能就此論斷說之前為方便考研來支教就是心靈
的迷路,後來選擇留下來就是心靈的正道。她能選擇留下來助力山村教育當然值得贊美,她選擇去讀研也同樣值得尊重。如果她讀完研後擁有更大的力量來改變山村教育,給山村帶來更大的希望,不也是很好嗎?或者她畢業後在其他地方為社會做貢獻,也是不錯的。難道這些就不是心靈的正道嗎?選擇讀研與選擇留在山村,焉知哪個對社會的貢獻更大?焉知哪個選擇更為高尚?校長怎可一棍子打死?其實,真正迷路的是校長,他用自以為是的道德去綁架秋老師,這怎麼可以呢?人各有志,每個人都有合法選擇自己生活的自由,不受他人干涉。但校長的做法嚴重干涉了秋老師的選擇,強迫了她的思想,可見校長的思想迷路了。山村的教育需要改變,校長的思想同樣需要拯救。如果校長的思想不迷途知返,也許會阻斷了大學生們的支教路。
以上就是我觀影的感受。
微電影觀後感篇二: 《心牆》 觀後感
看了《心牆》微電影後,視頻開頭曾有一句史鐵生說過的話,「死是一件不必著急的事。」回過頭來想想,讓我頗有感觸,那就是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有多麼重要。
視頻中的曽念蕪所經歷的一切,雖然過程心酸,但結局也算完美。一個人的一生也就僅僅的幾十年,為什麼人們要因為不必要的事來浪費生命。話雖如此,但正處於人生有著大好年華的我們,卻未必理解深刻。因為我們年輕,所以不知貧苦。因為我們年輕,所以不知苦難。也正是因為我們年輕,所以不知我們所不知的一切。過早的.經歷這些,也許會帶來你的困擾,但這些只是一時的,當你挺過它之後所收獲的,是你無法用金錢所換得的。這是屬於我們的財富,我們人生路上所積累的財富。我們就該經歷一切,讓我們健康成長。試想一下,倘若曽念蕪一開始就沒有堅持,而是選擇結束生命,那該留下多少的遺憾。正是應了那句話: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從這部電影中我明白了,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或許有些事情還沒有經歷,但只要你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微電影觀後感篇三: 青澀而充滿激情的青春
何雙蘭
進入2014年歲末,非畢業年級的學生經過精心准備,認真編排,師生激情出演,終於在全校師生面前揭開其神秘面紗。復興中學第二屆微電影節拉開序幕,我和其他老師觀看了23部由各班學生自己創作的微電影,主要是關於夢想、責任、蛻變、青春等主題。各班有各班的創新,各班有各班的理念。出發點不同,視角不同,給我的感覺也不同!看著孩子們稚嫩的臉龐,看著他們真誠的笑臉,看著他們前進路上的糾葛、迷茫和苦悶,感受到他們喜怒哀樂,感受他們的成長的煩惱,感受他們的艱難的蛻變,情節雖然簡單點,但學生們領悟了自己的責任,放飛自己的夢想,對現實的蛻變讓他們活力四射。
責任,是一個人必須承擔的義務,我們在不同的地方扮演不同的角色,同樣要承擔不同的責任和義務,相比之下,孩子們的世界是單純的,沒有成人的油滑和世故,自然容易產生碰撞。
初中部初二1班拍的《職責》還是受到大家的好評。小演員自然本色的表演還是很出彩,無論是演技還是主題無疑是略高一籌的。《職責》講述的是一位認真負責的班長由於過分嚴厲,因而得不到大多數同學的理解和支持,同學們的指責和不滿溢於言表,班長被迫「下台」,但後來班長積極處理與同學之間的矛盾並
改正自身的不足,化解了矛盾,贏得學生們的尊敬和支持。
這個素材很有生活,這是現實中班幹部與同學之間矛盾的一個折射,它從初中生的角度寫出了孩子們眼裡的職責,作為一名班長既要做老師得力的小助手,又要和同學們搞好關系,還要扮演好一個監督的角色,這對於初涉人世的孩子著實不易。孩子們沒有成人的那種做事圓滑,也沒有成人會說的委婉措辭,也不會像成人那樣把心理的虛與委蛇,而是實實在在的展露出來,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小演員本色表現真實自然,毫無做作,非常自如地把一個小班長的直率干練與潑辣展現出來,看得很舒服。至於其他孩子的表演也很真實,初中部最好的微電影非《責任》莫屬。
欣賞學生們拍的微電影,感覺總體水平高中部要高一些,以各自的視角展示他們對人生的看法,其中 印象較深的是《我的音樂青春夢》和《蛻變》
高一3班《我的音樂青春夢》講述了一個男孩兒追逐夢想的過程。男主人公從小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尤其是在音樂方面很有天賦,他從小的夢想就是考上音樂學院。在毫無准備的前提下突然得知父親失業,如晴天霹靂,媽媽在重壓之下也向他提出不讓他再學音樂的要求,他失望又氣憤地離家出走,曾一度絕望至極,在朋友的開導下才逐漸重拾信心。在老師的策劃下,同學們開始准備幫助他實現自己的夢想。恰逢學校舉辦「校園歌手大賽」,同學們紛紛鼓勵他參加大賽。為了證明自己的實力,他決定參加。獲得校園十佳歌手大賽獎狀的同時他更得到了父母的理解和支持。經過孩子自己的堅持,家長的努力,終於圓了孩子的夢!
夢想,是人類奮斗的目標,種下一棵夢想的樹,用堅韌不變的信念,澆灌養護,終有一天它們將枝繁葉茂。只要你堅持自己的夢想,總有一天會實現。
蛻變,也是微電影的一個主旋律,夢想與現實的差距,追求進步與自己的惰性常常產生矛盾,這些眼高手低的孩子們常常在現實中沉淪,但對理想的嚮往和追求是人前進的動力,只有經過生活的磨礪才能漸漸成熟,它促使孩子們成長,使他們由內而外的發生變化。
高一8班的《蛻變》講述了一個不學無術的經常動不動就打架的壞學生,在一次上課時夢到自己高考僅考了100多分後,在驚嚇中醒過來,幡然悔悟,從此勵志學習,經過不懈努力終於在兩年後的高考中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大學,並最後當了校長。雖然情節有點誇張,但他的蛻變告訴了我們有錯就要改正,現在努力為時不晚,一個有擔當的孩子 ,要知道在這個階段該做什麼該怎麼做,也知道花要開在當下,過了花期就有可能再也無法綻放最年輕最美麗的花朵了!
蛻變,過程是殘酷的,結局是溫暖的,背後,是心靈的成熟,是對人格的升華!蛻變常常伴隨著痛苦。樹的傷口因流汁才成就了堅硬的疤,鳥兒因不斷地試飛、不斷地摔跤才實現了它的夢想,
人走過無數次痛苦的經歷,成就了堅毅的性格和繁華的人生,人在痛苦的動盪中變得成熟並走向前進;生命就像一次次痛苦的蛻變,在蛻變中走向成長。
總之,這次微電影節給學生們以施展才華的空間,鍛煉了學生們的動手能力及表演能力,豐富了學生們的業餘生活,也使得學生們明辨是非,知道美醜,在學生生涯里留下深刻的記憶,是一次很好的藝術實踐活動。
㈥ 電影《剪刀》的結局是什麼又什麼深意
如果說神筆馬良的故事是中國較為經典的一個民間故事,那麼這部電影短片《剪刀》可以說是升級版的「神剪馬良」,不過其懸疑驚悚的故事框架不僅營造了中國式的恐怖經典,其背後不盡的寒意也讓每一個人,心驚膽戰。
《剪刀》有著現實主義的藝術特點,同時又夾雜著貼合人性的驚悚鋪墊,此種中國式驚悚片的革新,確實顛覆了過往劇作的沉悶和老套。整部影片採用昏暗的畫面所拍攝,神秘之感較為濃重。不得不稱贊的就是,其故事性還是很成熟的,尤其是結局的神來之筆讓熒幕外人們感到後背寒意的同時,也頓悟出了關於貪婪背後,那些發人深思的道理。
㈦ 有一個電影講述一個寢室的姐妹,禁不住社會的誘惑,去了夜店,帶著面具結果當天晚上的一個男人得了艾滋
這個電影我看過,《青春盛宴》!講述的是四個清純女孩兒一步步淪為外圍女的故事,裡面的故事都是折射這幾年的這會熱點,如海天盛筵。在得知有人感染艾滋後,他們在買了愛衛唾液試紙來檢測,那個東東在京東和天貓上都有賣的。這是一部微電影,長度卻跟普通電影一樣長,是年度最好的微電影。值得深思,值得一看。
㈧ 校園微電影《凋零》觀後感
今天我們觀看了微電影,凋謝觀看完之後,我們明白了花季中正在成長的我們,快樂向上,可誰想過當完美的花季像花瓣一樣凋零凋謝,再無法拼湊起來,我們應該尊重他人的生命,愛護自己的生命,生命對於我們美,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非常真貴,如果遇到校園欺凌的事情,或在校外,一定要及時告訴老師家長,不然後果將是我們承擔不起的花季中的我們快樂向上,可有誰想過,當完美的花季像花瓣一樣凋零,再也無法拼湊起來。我們應尊重他人的生命,愛護自己的生命,生命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