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最新微影 » 老電影1962
擴展閱讀
老電影1962 2025-01-02 12:03:53
狗眼看陰陽3愛看電影 2025-01-02 12:01:43
無罪電影手機在線播放 2025-01-02 12:01:36

老電影1962

發布時間: 2025-01-02 12:03:53

❶ 你看過的最毀三觀的電影是哪一部

電影是不是毀三觀,每個人的判斷都是不同的。只是感覺在電影中採用了誇大的手法,讓你驚掉下巴~~~

個人認為,之前看的《寶萊塢機器人之戀 》《侏羅紀公園》都是這個類型的,雖然是科幻一些,恐怖一些,但是劇情發展得太扯淡了,機器人也可做成這樣的?頭掉了還可以繼續轉動,也是厲害了·~難道全身都有電池供應??但是這部電影里的女主角確實還是比較漂亮的~~

❷ 請問一下007系列電影一共有幾部,分別是哪幾部

姓名:James Bond
譯名:詹姆斯·邦德/占士邦/詹姆斯龐德
編號:007
身高:183厘米
體重:76公斤
眼睛:藍色
頭發:黑色
身體特徵:右臉頰、左肩和右手背有疤痕,皮膚較黑
特長:射擊、飛刀、滑雪、搏擊的好手
語言:能操流利法語,德語,而且對其他語言也很有天份
他充滿魅力而且機智勇敢,他殺起人來鐵面無情……他就是007,詹姆斯-邦德(JamesBond)。第一部007電影於1962年10月5曰公映後,007電影系列風靡全球,到今天歷經40年長盛不衰。
自1952年創作第一本《007》小說開始,伊安-弗蘭明總共出版了15本《007》小說。當初他為自己筆下的主角起名時,認為需要一個簡單的、毫不浪漫還要極具陽剛味的名字。結果他將這位特務命名為詹姆斯-邦德。從此,在每一集007電影中,一定會出現這句經典台詞:「我叫邦德,詹姆斯-邦德!」弗蘭明把一位充滿魅力和冒險精神的英國間諜007介紹給了世界。不過把007帶上銀幕的還是第一部007影片《鐵金剛勇破神秘島》。從第一部《鐵金剛勇破神秘島》到即將播映的《誰與爭鋒》,007系列電影已有20多部。
007系列電影並非全部出自伊安手筆。
只有其中前13集是來自原著小說,其後都是電影公司購買「007」三字電影版權,繼而另創故事拍攝。人們在電影中既見識到詹姆斯-邦德愛慕女色的一面,也看到了他追殺國際兇犯時機智勇敢的一面。同時007使用的那些稀奇古怪的武器,也讓人們大開眼界。
就像007系列之一的《鐵金剛大戰金手指》的音樂一樣,007影片中充滿神秘感的音樂,以及變化多樣的場景和漂亮的女演員,造就了007影片的成功。
甚至連一些007常用語言也成為流行的曰常用語,比如007的自我介紹:「我叫邦德,詹姆斯-邦德」(MynameisBond,JamesBond)。他喜歡喝馬天尼(martini),他老是說:「搖勻,不要攪拌。」(shaken,notstirred)。
根據非正式統計,看過007電影的觀眾總數起碼有20億人次,亦即地球上每3人就有1個曾經看過007電影!現任「邦德」皮爾斯-布魯斯南這樣總結「007」電影長盛不衰的原因:「是美艷的邦德女郎,是新奇的道具、是性、是羅曼蒂克、是幻想、是最終的英雄,賦予了這部電影長久的生命力。」英國文化評論家康拉德則對人們崇拜007現象做如下解釋:「如果你嚮往成為一名重要的人物,你可以把自己想像成007。」
1.1962年 Dr.No鐵金剛勇破神秘島
2.1963年 FromRussiawithLove鐵金剛勇破間諜網
3.1964年 Goldfinger鐵金剛大戰金手指
4.1965年 Thunderball鐵金剛勇戰魔鬼黨
5.1967年 YouOnlyLiveTwice鐵金剛勇破火箭嶺
6.1969年 OnHerMajesty』sSecretService鐵金剛勇破雪山堡
7.1971年DiamondsareForever鐵金剛勇破鑽石黨
8.1973年LiveandLetDie鐵金剛勇破黑魔黨
9.1974年TheManwiththeGoldenGun鐵金剛大戰金槍客
10.1977年TheSpyWhoLovedMe鐵金剛勇破海底城
11.1979年Moonraker鐵金剛勇破太空城
12.1981年ForYourEyesOnly鐵金剛勇破海龍幫
13.1983年NeverSayNeverAgain鐵金剛勇奪巡航導彈
14.1983年Octopussy鐵金剛勇破爆炸黨
15.1985年AViewtoaKill鐵金剛勇戰大狂魔
16.1987年TheLivingDaylights鐵金剛大戰特務飛龍
17.1989年LicencetoKill鐵金剛勇戰殺人狂魔
18.1995年Goldeneye黃金眼
19.1997年TomorrowNeverDies明日帝國
20.1999年TheWorldisNotEnough末日危機\黑日危機
21.2002年DieAnotherDay誰與爭鋒\擇日再死
22.2006年皇家賭場

歷屆007扮演者:

肖恩·康納利
第1任007
1930年8月25曰出生於蘇格蘭愛丁堡。
出演邦德次數:7次(其中的《巡弋飛彈》非米高梅/聯美出品,未列入007系列正式名單)
主演邦德片:《諾博士》、《來自俄羅斯的愛情》、《金手指》、《霹靂彈》、《雷霆谷》、《金剛鑽》
獲獎紀錄:1986年以《鐵面無私》一片獲第六十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
第一任邦德的扮演者肖恩·康納利是蘇格蘭人,曾做過許多低下階層的工作,當時是一位新晉演員。康納利絕對是一個十分出色的演員,之前雖然演出次數不多,但演技卻十分好,而且有一種粗獷的味道,人們看到他走路便會情不自禁地想到一隻行走中的獵豹。他扮演的邦德智慧而且十分硬朗,這點與羅傑·摩爾大不相同。告別007系列片之後,康納利在影壇的發展十分成功,進入中年以後魅力反而大增,接連出演票房巨片,如《鐵面無私》、《聖戰奇兵》、《獵殺紅色十月號》、《石破天驚》、《偷天陷阱》等等,並多次被媒體評為最性感男人,堪稱奇跡。

喬治·拉贊貝
第2任007喬治·拉贊貝
1939年9月5曰出生於澳大利亞的Goulburn
出演邦德次數:1次
主演邦德片:第6集《女王密使》,可憐的拉贊貝運氣太差,只演了一部就被趕下台
出演邦德前本是澳洲男模特,因為與當時的邦德女郎Diana
Rigg認識,在搏鬥戲試鏡中擊敗了其他對手,成為第二任邦德。因為從前沒有演戲經驗,可能觀眾不願見到邦德結婚後變鰥夫,也可能是樣子不夠帥,所以《女王密使》一片的票房慘不忍睹,全球票房只有6500萬美元,是歷史上票房第二低的邦德影片,比前一部《雷霆谷》的1億1200萬美元少了近一半。拉贊貝在片中的表現雖然也算中規中舉,但缺乏突出的個人風格與魅力,之後他主動辭演007,以演出電視劇為主。

羅傑·摩爾
第3任007羅傑·摩爾
1927年10月14曰出生於英國倫敦。
出演邦德次數:7次
主演邦德片:《生死關頭》、《金槍人》、《海底城》、《太空城》、《最高機密》、《八爪女》、《雷霆殺機》
倫敦出生的他本是英國戲劇演員,出生於1927年10月14曰(比肖恩·康納利還要年長),曾當過警察。論外形,羅傑·摩爾其實是最不像邦德的邦德(很失望嗎?),因為邦德頭發應該是黑色的,而羅傑·摩爾卻一頭金發。羅傑·摩爾演繹的007沒有肖恩·康納利那麼嚴肅和生硬,而且羅傑·摩爾時代的邦德片也有比較多的搞笑對白,有人覺得這樣會把邦德弄得不體面,但他主演的大部份邦德片都很賣座,證明他這種演法很受觀眾歡迎。羅傑·摩爾的《太空城》(Moonraker)在皮爾斯·布魯斯南加盟007影片前曾是票房收入最高的007電影。不過《太空城》也被人形容為卡通式電影,玩特技玩得太過份。羅傑·摩爾拍了最多的聯美出品的007電影。1985年演完《雷霆殺機》一片後,58歲的羅傑·摩爾正式告別007,之後出任聯合國大使,幫助貧困兒童。

提摩西·達頓
第4任007提摩西·達頓
1944年3月21曰出生於英國威爾士Colwyn
Bay。
出演邦德次數:2次
主演邦德片:《黎明生機》、《殺人執照》
提摩西·達頓是莎劇演員,威爾斯人,生於1944年3月21曰,在接演007角色之前已經有豐富的表演經驗,在拍片前必熟讀劇本或小說。他的詹姆斯·邦德帶有一些滄桑感,嘗試表現出邦德人性的一面,演戲十分有深度,而票房成績也算理想。《殺人執照》一片為邦德添加了敢作敢為的英雄性格,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因為在《殺人執照》後出現版權爭執問題,所以在1990至1994年間沒有邦德電影上映。但提摩西·達頓在1994年辭去了邦德的職務,因他不希望因演007而從此被觀眾「定形」。

皮爾斯·布魯斯南
第5任007皮爾斯·布魯斯南
1953年5月16曰生於愛爾蘭
出演邦德次數:4次
主演邦德片:《黃金眼》、《明曰帝國》、《縱橫天下》、《擇曰再死》
布魯斯南是愛爾蘭人,1953年5月16曰出生。已經去世的妻子曾飾演過《最高機密》(For
Your Eyes
Only)中的利素女伯爵。因在80年代有電視台合約在身,所以邦德的角色最終落到職位被提摩西·達頓手上。布魯斯南出演007後頗受觀眾歡迎,第一部作品《黃金眼》比上一部《殺人執照》的票房高出一倍(也有通貨膨脹的因素)。而根據網上調查,他演的詹姆斯·邦德在網上調查中顯示是最受網民歡迎的,他被形容為「剛強與溫柔並濟」型的詹姆斯·邦德。布魯斯南在《縱橫天下》中已經顯出些許老態,他本人曾表示拍完第4部邦德片《擇曰再死》後就不再演007,但最後還是在近期與米高梅簽下出演第5部007電影的合約。

❸ 電影《返老還童》最深解讀,你看懂了嗎

很多人問過我,「有沒有什麼電影值得推薦?」

我其實也沒看過很多部,但是《返老還童》一直是我列舉清單里的top 3.

《返老還童》於我而言,出彩之處不僅僅在於男女主演過硬的顏值和演技,還包括這個情節設定——一個人從出生就是老人模樣,然後越長大身體越年輕、有活力……

這樣一個故事本身就足夠引人遐思, 「天選之人」本傑明·巴頓會經歷怎樣傳奇的一生?

還包括同名小說背後那個同樣生前死後都是傳奇的偉大作家——斯科特·菲茨傑拉德, 為什麼想要寫一個這樣的故事?他的創作主旨是什麼?

還包括這個故事發生的那個傳奇的年代裡, 一戰結束後隨著美國經濟實力空前強大(1919~2003),每個美國人的生存狀況。

不禁讓人思考, 紙醉金迷的年代,人的一生中什麼才是更重要的?

還包括 當我每一次回看的時候,都能從新的角度發現全新的解讀, 我想這是一部電影、一段故事、一部經典深入人心的最大秘密。

接下來,我把在觀影過程中發現的這些深刻de「秘密」分享給大家,如果你們看完之後有所思考的同時也能感同身受,就是我最大的幸運和滿足^__^

有人說,「人生最幸福的時刻之一是為人父母,抱著自己剛剛出生的嬰孩的時候」。

看著皮膚粉嫩、水嘟嘟的嬰兒一點點長大,彷彿自己也重回青春,有一種難以言傳的愉悅感。

這是因為我們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看到的是希望,所以我們會充滿干勁。

可是 如果事與願違,你初生的孩子,關節退化,面色蒼白,皮膚褶皺,毛發稀落,上氣不接下氣,彷彿心臟在接下來的每時每刻都有驟停的風險……

你能從他的身上看到了什麼? 你能看到死亡的氣息。

你會如何待他?

在你做出選擇之前,電影里其實已經給了我們兩個答案。

紐扣大王巴頓先生,把本傑明的降生視為不祥之兆,「體面」地遺棄了他;而奎尼,養老院里的女管家,用她寬厚的肩膀托起了本傑明形如枯槁的生命,她像對待每一位行將就木的老人一樣,無微不至地照顧著他,她給了主人公二次生命。

當然每個人在做選擇的時候,都會有自己的苦衷。可是當老巴頓先生臨終的那幾年,他才發現自己錯過的,是親生孩子的成長和陪伴,是多少家業都無法彌補回來的溫暖。

可悲的是, 因為恐懼死亡他選擇了拋棄責任,因為接近死亡他才懂得放下執著。

其實這里的本傑明既代表生下來體質弱的孩子,我覺得也映射了老人的贍養問題。

老人和孩童的生命一樣脆弱,需要照顧, 即使我們在被照顧的人身上只看到死亡即將到來,也不能放棄愛,愛就是希望。

在童者眼裡,長大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所以他們不懂欣賞老成; 在老者眼裡,衰老是預料之中的事情,所以他們無比羨慕年青。 人到中年,不是危機四伏的年紀,是一切都剛剛好。

每個人都有三個年齡層次,實際年齡、心理年齡和生理年齡。

我們的社會環境常常把心理年齡與生理年齡不符的人,視作異類, 比如少年老成,比如老頑童,彷彿他們做的事情與他們的實際年齡相比,存在出入就是出格的。

和不同年齡的人交往彷彿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所以他們一般很少有朋友,同齡的,或者不同齡的。他們往往是少部分人。

電影《返老還童》里也揭示了這個現象。

主人公本傑明·巴頓的角色塑造奇妙之處,在於他的身上集成了「老年」的生理特徵和「少年」的心理特徵。 看樣子,早年的他應該是一個「通曉世事」的老者,可實際上他只是一個孩子;晚年的他應該是一個「未經世事」的少年,可實際上他已經走過了數十個春夏秋冬……

所以,當他小時候的時候,只能和「同齡」的老人一起談心聊天,沒有小朋友願意跟他一起玩,除了黛西;而當他在桌子下和黛西分享各自「秘密」被抓包之後,黛西的奶奶會譴責他「為老不尊」。

那麼, 究竟是什麼造就了社會觀念里的這種偏見?刻板印象,還是長幼有序的道德觀念?

我們對少年老成的刻板印象包括:呆板,了無生趣,被動,難以接近,沒有出息,難堪大用等等。

但是實際情況是, 我們在評判別人的時候也在反映自己的性格特點。

有這種刻板印象的人往往性格中缺乏耐心、渴望即時滿足,所以才會過於注意表象,而非內涵。

幸運的是,本傑明的人生旅途中並沒有一直獨行,他遇見了歐緹先生,然後是傑克船長,最後是伊麗莎白女士。

他們都沒有因為長相孱弱而遠離他,他們把自己的人生見解一一分享給他聽,不帶任何世俗偏見,他們都是影響主人公一生的好朋友。

吊詭的是,他們都是外界眼裡離經叛道的人,或許他們的交往中也有一點惺惺相惜的意味。

其實, 不管是外表上的少年,還是年齡上的老年,相遇相知都是緣分,我們要多多體驗故事,多多感受情感。

容易看到的是「你」的外表,不容易看到的是「我」的人格。

黛西和本傑明之間的愛情是《返老還童》的主線。 電影略去了本傑明在成年後取得的世俗成就,重點著墨於兩人之間感情的發展。

成年後第一次相遇,黛西20歲,本傑明26歲。 那個時候她已經搬去了紐約曼哈頓,一心追逐自己的舞蹈夢想,她只是把他當一個特別的人,他們之間沒有穩定的愛戀。本傑明很清楚這一點,他們要過的生活不同,所以他拒絕了她的求愛。

1962年春天,黛西37歲,本傑明43歲 。 他們在人生的中點再次相遇。這次他們毫無保留的相愛了,一起出海,裝修新房,搬進新居,養育女兒……

之後為了避免自己的逆生長給家庭和愛人帶來負擔,本傑明選擇出走。

再見是在,黛西54歲,本傑明60歲(或者說24歲)。她已嫁做商人婦,而他依然少年模樣。 即使她已經人老珠黃,他並沒有把她的那句「我太老了」放在心裡;即使分別成了必然,他們依然可以默契地互道晚安。

本傑明和黛西是幸運的,命運給他們的生活安排了一次暫停,他們在人生旅途中終究沒有錯過成熟的彼此,錯過愛情。

我相信每個人一生中都將經歷一段無比渴望愛情的階段,可以因愛而生,也可以為愛而死。

契機可能是因為,在錯誤的時間點遇上了對的人,最終因為種種原因有緣無分,以至於以後再遇到感情的事情總是畏手畏腳。

如果現在有一個機會重開,你會選擇何時與她相遇呢?功成名就日,還是懵懂少年時?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你首先得問自己,喜歡對方什麼?

美麗動人的容顏,天真爛漫的笑容,始終如一的真誠,腰纏萬貫的財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貴氣,還是恰似一江流水的溫柔?

如果你已經有了一個肯定的答案,等候一個生命軌道交匯的機遇,然後在情投意合的時候,「珍惜和她在一起的每分每秒」,不要等到失去了再來懊悔,「好好去愛吧」。

本傑明的人生,其實和大多數人的一生並沒有什麼差別,只不過感受時間流動的方式與一般人完全相反,最終都要面臨生死離別。

你如何看待生命的流逝,決定了你將走上一條什麼樣的路。

和他的父親一樣,本傑明也沒有親眼見證女兒的成長,不管是「領著你上一天學」,「在你身邊教你鋼琴」,還是「在傷心的時候給予安慰」……

他希望能做到一個平平無奇的父親關愛孩子的一切。可是他不能。

於是他選擇另一種方式度過自己的餘生,通過身體力行的方式,激勵女兒活出精彩的人生。

從這個意義上講,本傑明也是一個偉大的父親,和《美麗人生》里的圭多一樣偉大,通過講故事或者寫明信片的方式,濃縮自己所有的人生經驗,守護女兒心靈的一片凈土,教導他們做值得的事情。

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給你時間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即使每個人的天賦不同,即使每個人的遭遇不同,他們都有機會擁有一段有價值的人生。

時間不能夠倒退,我們都要選擇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才不至於辜負了這一生。

如果要挑選一個畫面給這部電影作結,我相信老年的黛西牽著「5歲」的本傑明緩步離開的情景肯定是最令人動容的。

返老還童的本傑明回到了從小長大的養老院里,漸漸記不起過去的生活,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在哪,不再會走路,記不起「黛西」的名字……

當他坐在屋頂遠望的時候,他親愛的媽媽奎尼在天堂守護著他,而他一生的摯愛 黛西就守 護在他的身邊,此時的他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知乎上對於「最美的愛情觀」有這樣的一個回答,我覺得很應景,故摘錄於此:

以前我的想法很簡單,也和多數人一樣,遇到一個看對眼的人,兩個人在一起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扶持。此時此刻,我會希望眼光更長遠一些,

七老八十的時候還能陪在身邊,碎碎念著整理他的穿戴,看著她露出寵愛的笑容,彼此喚著對方的昵稱,一起看兩個人最愛的舊電影,相濡以沫,相守相望。

即使兒孫經常不在身邊,即使身體機能日漸衰退,也能感受到生活中每一天日出日落的溫暖。

美好的念想會像蓋茨比遠望的那道綠光,引導著我們找到真正對的那個人,攜手走過漫長歲月。

一個人歷經滄桑,如果還有什麼值得期待,我想只有最愛的人陪在身旁,才不枉這一趟人間之行吧。

你在期待什麼樣的生活?你在守候什麼樣的愛人?

希望你們都能找到自己的答案,成為一個積極向上的人!

—END—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啟發,記得順手點個「贊」和「關注」~

中國拍的第一部電影是什麼

中國人第一次放映電影
中國人自己放電影是1903年在北京。中國商人林祝三從歐美回國,攜帶放映機和影片,在打磨廠樂天茶園放映電影,這是中國人從國外自運電影在國內放映的開始。此後,在北京前門外的大柵欄大觀樓戲院、西單市場內的文明茶園、東安市場內的吉祥戲院、西城新豐市場里的和聲戲院,相繼都有電影放映。
第一部中國電影的問世
早期在中國放映的電影都是由外國人拍攝的。1905年,由開設在北京的豐泰照相館拍攝的京劇片斷紀錄片《定軍山》,是由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電影。這一年也因此被公認為是中國電影的誕生日。
中國第一座電影院
1907年第一座電影院平安電影公司在北京長安街建成,由外商經營。
中國第一首電影插曲
1930年12月3日,聯華公司出品的影片《野草閑花》上映,該片以蠟盤配音的方法為影片配製了一首由孫瑜作詞、孫成壁作曲的電影歌曲《尋兄詞》,它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的第一首電影插曲。
第一部國產有聲電影
1931年3月,由上海明星公司拍攝的《歌女紅牡丹》公開上映,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由此問世。
中國第一部長系列影片
1928年,明星影片公司在武俠、古裝片等商業電影的逐漸興起中,推出了一部武俠神怪片《火燒紅蓮寺》,獲得了觀眾的熱烈歡迎。受到票房收入的鼓舞,明星公司一鼓作氣,連續推出該片的續集,到1931年止,共拍攝了18集,由此它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部電影長系列片。
中國第一位電影皇後
1933年,開辦於上海的《明星日報》以「鼓勵諸女明星之進取心」,胡蝶登上了中國第一位「電影皇後」的「寶座」。選舉揭曉後,原本准備舉行一次盛大的電影皇後加冕典禮,因胡蝶本人一再謙詞,遂將典禮取消,將這一活動和「航空救國游藝茶舞大會」結合在一起進行。
中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影片
1935年3月,由蔡楚生編導的影片《漁光曲》在蘇聯舉辦的莫斯科國際電影展覽會上獲獎,這是中國電影第一次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漁光曲》遂成為中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影片。
新中國第一部故事片
東北電影製片廠(後更名為長春電影製片廠)1949年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拍出了新中國第一部故事片《橋》。
《橋》誕生於新中國成立前夕,由於它是由我黨建立的電影製片廠攝制的,因此可以說是新中國出品的第一部長故事片。
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
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是1948年拍攝於上海的戲曲片《生死恨》,由華藝影片公司出品,費穆導演,主演梅蘭芳,著名攝影師黃紹芬為攝影指導,李生偉任攝影師。雖然由於經驗不足,以至影片的彩色不夠理想,但畢竟是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
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電影
1958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海燕廠)拍攝了我國第一部35毫米彩色寬銀幕立體聲故事片《老兵新傳》。這是我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影片,也是中國大陸第一部寬銀幕電影。影片以北大荒的第一批拓荒者艱苦卓絕的戰斗生活為題材,利用彩色寬銀幕充分展示了北大荒廣闊無垠的北國風光,與影片的內容相得益彰。影片在1959年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技術成就銀質獎。
中國第一部彩色立體寬銀幕電影
1960年,上海東湖電影院成為全國第一家立體電影院。這也是我國銀幕上第一次放映立體電影。1962年,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攝制完成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立體故事片《魔術師的奇遇》。這部影片不僅開創了我國彩色寬銀幕立體故事片的第一,也一直是唯一的一部。
中國第一個電影製片公司
1909年美國人布拉斯基久慕上海這塊生財寶地,不遠萬里來到上海香港路創辦亞細亞影戲公司。這是中國土地上的第一家影片攝制公司。
中國第一本電影刊物
1922年1月由顧肯夫、陸潔創辦的《影戲雜志》。
中國第一所電影學校
1922年3月鄭正秋、張石川等人創立中國第一所電影學校——明星影戲學校(後改為明星演員養成所),由鄭正秋擔任校長,專門培養電影人才。
中國第一部完整的電影劇本
1924年,洪深創作的《申屠氏》在《東方雜志》發表。
中國美術片第一次在國際上獲獎
1956年木偶片《神筆》獲第八屆國際兒童影片節兒童娛樂片一等獎。
中國第一部剪紙片
1958年萬古蟾導演我國第一部剪紙片《豬八戒吃西瓜》,為美術影片增添了一個新品種。
中國第一部動畫片
1926年,萬氏兄弟克服了資金、場地、資料等多方面的困難,終於研製成功了中國第一部動畫片《大鬧畫室》;它也是中國美術片的開始。
中國譯制的第一部外國電影
1948年,為了消除語言上的障礙,經東北電影製片廠(後更名為長春電影製片廠)與蘇聯影片輸出公司駐東北代表處協商,由該公司提供一部影片交由東影廠試驗譯製成漢語。這就是中國的第一部譯製片《普通一兵》。
中國第一部恐怖電影
1937年,新成立的新華影片公司推出了一部深受歡迎的影片《夜半歌聲》,這是中國銀幕上出現的第一部國產恐怖電影,它不但在當時製造了轟動效應,歷經半個多世紀的歲月,其價值和魅力依然能夠得到驗證。
中國第一部獲得世界吉尼斯紀錄的影片
2002年12月12日,世界吉尼斯英國總部正式授予中國電影《廬山戀》「世界上在同一影院連續放映時間最長的電影」的吉尼斯世界紀錄。這是第一部創造了世界吉尼斯紀錄的中國電影,到目前為止,也是唯一的一部。
新中國第一部與國外合拍的故事片
1958年,北京電影製片廠與法國加郎斯藝術製片公司共同攝制了兒童故事片《風箏》,這是新中國與外國合作拍攝的第一部故事片。
中國第一部音樂喜劇片
20世紀30年代,中國電影進入了一個空前繁榮期,電影的樣式也日漸豐富。1935年,電通公司推出了中國第一部音樂喜劇故事片《都市風光》。影片清新活潑同時又辛辣尖銳的藝術風格在電影史上占據著重要地位。
中國第一個由專業影人評選的電影獎
在中國電影三大獎中,電影金雞獎是由專業電影人員評選的專業性電影獎。金雞獎始創於1981年中國農歷雞年,該獎每年評選一次。由電影藝術家、電影評論家擔任評委。在這一類別的電影獎中它不僅是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它也是中國電影界專業性評選的最高獎。
中國第一個由政府設立的電影獎
1932年,由當時中國教育界和電影界熱心人士共同倡議,在南京建立中國教育電影協會。中國教育電影協會於次年舉行了第一次影片評選活動,《人道》和《自由之花》被評為優秀影片。此後又舉行了幾次評選。由於當時協會的領導者中有不少具有政府黨政高層官員身份,因此可以說這是中國電影史上最早的具有政府色彩的電影獎。
中國電影史上第一個真正由政府部門設立的電影獎問世於1956年。新中國成立後,於1956年設立了「文化部優秀影片獎」,對1949年-1955年以來所生產的優秀影片予以評獎。

❺ 60年代22大電影明星之外,還有哪些演員讓你難以忘懷呢

我們先來看看60年代22大電影明星都是誰?1962年,文化部評選出了22名“新中國人民演員”,他們是上海電影製片廠的趙丹、白楊、張瑞芳、上官雲珠、孫道臨、秦怡、王丹鳳;

北京電影製片廠的謝添、崔嵬、陳強、張平、於藍、於洋、謝芳;長春電影製片廠的李亞林、張園、龐學勤、金迪;八一電影製片廠的田華、王心剛、王曉棠;上海青年藝術劇院的祝希娟(後進入上影廠)。

我們再看看這個時代的、很多令人難忘的電影好了,想起這些經典的電影了,自然就想起那些演員了,我們一起回憶吧?

整個60年代呀,應該是激情燃燒的歲月、是火紅的年代了,也是我國電影大發展、大繁榮、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年代了,我們從上面不是22大明星出演的片子中再勾畫出最喜愛的二十二部吧?

除處之外,還有鄧大人李默然,李向陽郭振清,高傳寶朱龍廣,阿詩瑪楊麗坤,劉三姐黃婉秋,林黛玉王文娟,李政委馮喆,楊子榮王潤生,偵查連張勇手,三進三城梁音,丁汝昌浦克,孫喜旺仲星火,程瘋子於是之,馬尾巴葛存壯,龜田隊長方華,湯司令劉江,參謀長陳述,實力派的李仁堂、浦克,還有不老松的牛犇,美了一輩子的向梅。

❻ 有沒有什麼電影是教育孩子的

1、《指環王》三部曲(THE LORD OF THE RINGS TRILOGY)

《指環王》三部曲宛如一部史詩,講述著友誼、信念、勇氣、責任、信任和愛。雖然對於孩子們來說,《指環王》的有些內容也許過於暴力,但是總體來講,《指環王》仍然是一部值得孩子們一看的好電影。影片恢弘的敘事讓人迷戀,看過一部就會欲罷不能,追看全集。同時,影片總在潛移默化中把深刻的人生哲理傳遞給觀眾。主人公弗羅多的痛苦成長,白袍法師甘道夫的諄諄教導,阿拉貢的英勇善戰,護戒使者的深厚友誼,都是教授孩子們做人道理的絕好素材。

例如片中弗羅多在接受到摧毀魔戒的使命的時候就不停抱怨:「為什麼這么大的麻煩要由我來解決來承擔?」甘道夫則道出富有哲理的一番話:「有時候我們希望生活中的煩惱永遠不要到來,可是事情既然發生的,責任落在我們肩上,我們想到的第一點應該是如何解決問題,我們要學會勇敢承擔責任。」對於孩子們來說,這樣形象生動的感悟將會影響他們的一生,深刻影響他們對人對事的態度。

2、《公主新娘》(THE PRINCESS BRIDE)

《公主新娘》以精良的製作、搶眼的表演打動人心。影片故事情節很經典,依舊是英雄救美、皆大歡喜,非常適合在節日觀看,給自己的心情放個假。同時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奇幻電影的配樂,影片的音樂帶有童話夢幻色彩,管弦樂輕靈優美,古典吉他輕奏淡雅,散發著中世紀的人文氣息。假期里不如也和孩子一起重溫一下經典的美好故事吧!

3、《獅子王》(THE LION KING)

《獅子王》可謂迪士尼動畫的巔峰之作,上映時票房火爆,當年包攬奧斯卡多項大獎,即使是現在依然受到人們的喜愛。《獅子王》的成功首先歸功於深刻的主題立意,這部影片在主題上可以說是動畫版的《哈姆雷特》,新世紀版的《小鹿斑比》。它講述了小獅子辛巴從困境中成長為有責任心有魄力的獅子王的心路歷程,其間還穿插著真摯的友誼和感人的愛情。同時,《獅子王》還向觀眾傳達著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不管生活多麼艱難,只要心中有希望,一切就都還有機會。從這個角度來講,《獅子王》不僅僅是一部電影而已,它打動每一個人的心,融入我們的生活,成為我們記憶的一部分,在我們最困難最絕望的時候,總會有那樣一個熟悉的旋律回盪在耳畔——HAKUNAMATATA(讓我們無憂無慮)。

4、《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是《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最為溫情的一部,因為在這一部里,魔法世界以貼近人間的溫情姿態出現。哈利遇到了他的教父小天狼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親人的愛,縱然他和小天狼星相處的時間那麼短暫,但正是那短暫的親情賦予哈利超乎想像的魔力,讓他的魔法瞬時間變得不可思議地強大。正是因為愛,奇跡發生了。《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第一次正面描寫魔法世界的溫情一面,原來在魔法世界,不只是有可怕的黑魔法,還是有世間親情的。同時,在這一部里,每個人物形象都很真實生動,不管是慈祥和藹的鄧布利多,還是平易近人的盧平教授,每個人的表演都很貼近實際,讓人倍感親切。

5、《殺死一隻知更鳥》(TO KILL A MOCKINGBIRD)

這是1962年的黑白電影,雖然對孩子們來說,黑白片遠遠沒有彩色片來的有趣,但是《殺死一隻知更鳥》(TO KILL A MOCKINGBIRD)作為一部偉大的電影作品,十分值得孩子們觀看,特別是在孩子們還在養成自己人生觀價值觀的時候,正確的引導極為重要,而從這個角度來講,《殺死一隻知更鳥》濃郁的教育意義恰好是它最大的亮點。影片以一個孩子的視角講述了發生在上個世紀60年代美國南方的一個小城鎮里的故事,那時候白人和黑人之間還存在著嚴重的種族歧視。著名電影演員格里高利•派克在影片中扮演一位不顧個人安危,為黑人伸張正義的律師艾蒂科斯•芬奇(Atticus Finch),同時,作為一位偉大的父親,芬奇言傳身教,細致入微地教育孩子的點點滴滴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部電影像是為每一位觀看的人進行了一次心靈的洗禮,讓我們對種族、階級等基本社會概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讓人們再一次思考種族平等、社會公平等問題,同時,耳邊總是念念不忘芬奇的教誨——不要殺死為人類唱歌的知更鳥,因為它們善良,從不傷害人。

6、《小鬼當家》(HOME ALONE)

《小鬼當家》是一部極其適合一家老小一同觀看的電影,尤其是在無憂無慮的假期,這樣溫情而不乏喜劇元素的電影的確是生活的良好調味劑,是放鬆心情、營造溫馨家庭氣氛的好電影。影片情節緊湊,劇情高潮迭起,其中不乏出人意料的機智場景,著實耐人尋味,同時,《小鬼當家》所表現的出來的家人之間的愛真摯而感人,讓人在歡笑的同時禁不住流出眼淚。對於孩子們來說,《小鬼當家》也許能為他們帶來一些思考的空間,讓他們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的生活。

7、《星球大戰》(Star Wars)

20世紀中後期美國電影歷史上最為成功的電影系列——《星球大戰》給無數觀眾留下難以磨滅的記憶。製作時間前後長達數十年的《星球大戰》系列,成功地虜獲每一代人的心,時至今日,它仍然是電影院里常青不老的熱門電影。相信現在的孩子們,也能從中找到吸引自己的閃光點。

8、《鋼鐵巨人》(The Iron Giant)

雖然《鋼鐵巨人》(The Iron Giant)是1999年的電影,但是現在看來依然會感動地讓人淚流滿面。每每看到這部電影,我們總能被鋼鐵巨人和小男孩的友誼深深打動,感受到外表冰冷的鐵皮巨人那顆赤誠的心。這部影片會讓孩子們了解到美好不可多得,更加珍惜友誼,珍惜青春。

9、《超人總動員》(THE INCREDIBLES)

Pixar出品的動畫片總是立意新穎,惹人喜愛,像是《超人總動員》(THE INCREDIBLES)就是一部超級好看的影片。本片最特別的立意在於教導孩子們:平凡人也能做大事,同理,超人也有自己逃不過的煩惱。人們腦海中超人的形象總是無所不能、所向披靡,可是事實上,超人的生活也是煩惱重重。人過中年的超人要面對老闆的訓斥,要承擔一家五口的生活,平時想要幫助人們,卻受到重重阻礙,即使到了世界需要自己來拯救的時候,他也有著無窮的煩惱——日漸發福的超人已然穿不進曾經的超人衣服啦!不過,凡是總有辦法。在家人的協助下,正義終於戰勝了邪惡,更讓人感動的,愛賦予超人孩子們無窮的超能力,而正是由愛而生的超能力最終保護了超人一家人。這世界我們不能做的事情有很多,但是只要還有愛,就有希望,生活就會有奇跡。

10、《怪物史萊克》(SHREK)

夢工廠的票房佳作《怪物史萊克》(SHREK)是一部動畫片的顛覆之作。簡單的講,《怪物史萊克》基本上是個英雄救美的故事,但是作為英雄角色的史萊克是個醜陋的怪物,同時,作為美人角色的公主卻也是其貌不揚,就在大家在片尾期待著他們變漂亮的時候,一切居然就這么結束了。想必走出電影院的孩子們,記住的不只是個有趣的故事、出乎意料的結局而已,其實,不完美也能造就幸福。相貌醜陋或美麗,真的不是人生的決定性因素,只要有一顆善良的心,美好和幸福就會自然產生。

11、《小豬寶貝》(BABE)

《小豬寶貝》是一部適合全家一起觀看的溫情片,每個人都能從影片中得到樂趣。故事講的是小豬發現自己的會被殺掉做食物的結局後努力要去改變自己的命運,它認真向牧羊犬大媽學習牧羊本領,不僅成為了一名出色的「牧羊小豬」,還獲得了牧羊大賽的優勝。小豬寶貝不僅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也成功俘虜了所有人的心。雖然故事情節相當簡單,但是片中可愛的小豬寶貝著實招人喜愛,它不畏困難、迎面挑戰的勇氣也著實讓人為之感動。這只善良、執著、可愛的小豬,將會給孩子們帶來無限的樂趣。

12、《小婦人》(LITTLE WOMEN)

美國文學名著《小婦人》講述了性格各異的四姐妹的故事,在故事中孩子們能感悟人生,思考生活,溫情的故事總是讓人著迷,這就是經典文學的無窮魅力。

13、《千與千尋》(SPIRITED AWAY)

宮崎駿的動畫最適合孩子們看,唯美的故事背後總有深刻的道理。宮崎駿對於電影的製作頗有一番獨到的看法:「我們生活在一個娛樂泛濫的社會。過剩的娛樂,使孩子們的知覺淡化了,天賦的創造力減退了。我們的電影創作,就是要刺激那麻木了的知覺,喚醒那沉睡了的創造力。我相信一出用心製作的電影將是孩子學習的好對象。」然而,宮崎駿並沒有乾枯地說教,在一個個感人至深、發人深省的故事裡,孩子們漸漸成長,了解其中深奧的人生哲理,這是宮崎駿作品最高明的地方,《千與千尋》就是最好的例證。

《千與千尋》講述了一個毫不起眼的十歲日本女孩的一段離奇經歷。故事情節天馬行空,但是宮崎駿想要通過電影表達的涵義卻是復雜深刻,他說:「我刻意將千尋塑造成一個平凡的人物,我要讓每個十歲女孩,都從千尋那兒看到自己。她不是一個漂亮的可人兒,也沒有特別吸引之處,而她那怯懦的性格,沒精打採的神態,更是惹人生厭。但是她在面對困難時,能夠逐漸釋放自己的潛能,克服困境。這故事也令人聯想到現實社會中,一個初出茅廬的女孩進入一間大機構做事的情形。面對陌生的環境,冷漠的人事,這女孩要付出相當的努力,發掘內在的潛能,克服種種挑戰,方可建立一片立足之地。」這樣勵志上進的主題,對於還在成長中的孩子們來說,實在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14、《回到未來》(BACK TO THE FUTURE)

可不要小瞧這部1985年的老電影哦!我敢打賭看完《回到未來》(BACK TO THE FUTURE)第一部你就會為之著迷的!時間機器題材的故事頗為常見,但是《回到未來》中除了科幻因素還包含著幽默和冒險,讓人過目難忘。同時,影片在製作的過程中著眼細節,就處處為孩子著想,力圖成為可供孩子們觀賞的好電影。導演羅伯特•澤尼吉斯 (Robert Zemeckis)曾經想把時間機器做成冰箱的形狀,但是最後放棄了,原因就是害怕小孩子看了這電影後,把自己關在冰箱里。有這么認真負責的好導演,有充滿想像空間的好劇情,有不乏樂趣的幽默細節,有充滿溫馨情趣的氛圍,《回到未來》這樣的好電影,怎麼能不讓孩子們看看呢?

15、《ET外星人》(E.T.: THE EXTRA-TERRESTRIAL)

《ET外星人》不僅為孩子們構造了一個美好的童話,也讓成年人有機會反省自我,重拾童心。ET是大銀幕上永恆的美好,他讓人們看到世界純真的一面,相信愛是不受阻礙的,不管我們有多麼的不同,只要有一顆真心,一切都開始熠熠生輝。即使是和外星人,也有真摯的友誼存在。被同伴不小心留在地球上的小外星人ET和善良的地球小男孩艾略特,雖然語言無法交流,但卻有心電感應:ET難過的時候,艾略特變得憂郁;ET生病的時候,艾略特也渾身不舒服。這兩個孤獨的孩子遇到了彼此,從此再也不孤獨。可是孩子的童話總是要被大人們打亂,大人們固執地認為ET是怪物,要拿ET做試驗,可等到艾略特和其他孩子們想盡千方百計終於把ET救出來的時候,ET卻也該回家了。好朋友終將分別,再美好的相遇也總要有告別的時候。

我常常想,要是世界上沒有過快樂就好了,沒有快樂做對比,痛苦也就不存在了。可是很快就會反悔——這個世界上要是沒有快樂的話,確實不會有痛苦,但卻不會有美好的回憶了。雖然ET回到外星去了,但是我們還有美好的回憶留在心裡,至少每每抬頭看到月亮的時候,都彷彿看到那輛飛翔的自行車,都彷彿看到小外星人ET可愛的表情,都彷彿在聽到小外星人在喃喃說道:''E.T.,phone home.''。

16、《夏洛特的網》(CHARLOTTE'S WEB)(2006)

友誼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情感之一,美國作家E•B•懷特的童話《夏洛特的網》(CHARLOTTE'S WEB)就為我們帶來了這樣美好的故事,小豬威爾伯(Wilbur)和蜘蛛夏洛特(Charlotte)之間讓人感動的真摯友誼,凈化了所有人的心——為了自己的朋友,耗盡自己的最後一絲力氣,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依然守候在朋友身邊,相信這樣真摯的情感記憶也會陪伴孩子們健康地成長。這部感動了無數心靈的童話,在大銀幕上依然造就著不朽的傳奇,2006年版的《夏洛特的網》上映後火熱的反響就是最好的證明。然而,這個唯美的童話的主題並不局限於友誼而已,它富含人生哲理,在淺顯易懂的故事裡,隱藏著對生命與死亡、生活的態度和意義等等人生基本問題的解答。

就像《夏洛特的網》漢譯版譯者肖毛的總結一樣——「《夏洛特的網》恰好寫了一個在一年中發生的故事。農場的四季,如人生四個階段:悲歡盡在其中濃墨淡彩,隨情節的開闔而變化,最後,繁華和喧鬧終於收場,悲劇和喜劇都已過去,只留下平淡的,無盡的人生。」它為我們帶來無盡的思考和感動,用簡單的故事講述著人生的道理,正如《紐約時報•書評》對它的評價:「這是一本關於友誼的書,更是一本關於愛和保護,冒險與奇跡,生命與死亡,信任與背叛,快樂與痛苦的書。它幾乎是一本完美的,不可思議的傑作。」相信走出電影院的孩子們,記住的不只是一個傷感的故事而已,他們會對自己的人生有更多深刻的感悟。

17、《歡樂糖果屋》(WILLY WONKA & THE CHOCOLATE FACTORY)

雖然2005年新版的《查理的巧克力工廠》(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帶有更多現代色彩,但是這部1971年老版《歡樂糖果屋》(WILLY WONKA & THE CHOCOLATE FACTORY)卻也不乏自身不可復制的迷人魅力。也許老電影太過樸素,反而能給人帶來真摯的感覺。深刻到位的表演,富含人生哲理的故事情節,充滿教育意義卻有不失情趣,《歡樂糖果屋》不僅僅是一部兒童電影而已,它是一部啟蒙人生的教科書。

18、《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

《音樂之聲》是一部充滿愛的電影——對國家的愛,對家人的愛,對戀人的愛,對音樂的愛,對正義的愛。這部貫穿著愛的主題的電影會給孩子帶來最純凈最真誠的愛的教育。愛國愛家的大道理天衣無縫地融入影片之中,以簡單形象的方式傳達給孩子,讓孩子在充滿情趣的電影故事中學到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則,從這個角度講,《音樂之聲》可謂是兒童教育的首選影片。同時,《音樂之聲》還是很多孩子最初的音樂啟蒙課,不管是節奏輕快可愛的《多來米》《孤獨的牧羊人》還是優揚婉轉的《雪絨花》《音樂之聲》,都為人熟知。這些耳熟能詳的旋律構成了孩子們童年的回憶,讓人感到親切溫暖。

更為重要的是,影片至始至終洋溢著樂觀向上的情緒,在無形中會影響孩子們對待困難的態度,尤其是影片的結局,讓人充滿嚮往和希望。故事雖然以戰爭為背景,片中的一家要逃亡國外,但是基調卻並不陰暗,他們在最惡劣的時候也不放棄希望——縱然生活再黑暗,只要有音樂有愛有家人,就可以微笑地面對。這世間有夜,但也必有天明。只要還有信念還有愛,人生就總會有奇跡發生。

19、《天生一對》(THE PARENT TRAP)(1998)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這個世界上有另外一個你,而這背後又隱藏著另一個更大的秘密,你會怎麼辦呢?《天生一對》(THE PARENT TRAP)就講述了這么個看似離奇但卻溫情的故事。在影片中,林賽•羅翰(Lindsay Lohan)一人分飾兩角——荷莉•帕克爾和安妮•詹姆斯,這兩個性格迥異的女孩子卻相貌驚人地相似。她們在夏令營相識相遇,卻發現自己的生活原來充滿了不可思議的驚喜,原來對方正是世界上的另一個自己!

這對雙生姐妹花因為父母早年離異而素不相識,分居天涯兩地:荷莉性格外向開朗,天性自由,和爸爸住在美國加州南部,經營葡萄園,釀造葡萄酒;安妮則溫文爾雅,甜美可人,她和媽媽一起在倫敦過著上流社會的生活,媽媽設計婚紗,安妮也像公主一樣文靜端莊,說著一口流利的法語,對上流社交規矩了如指掌。不過生活真是充滿奇跡,這兩個分居天涯兩地、本該不會見面的姐妹在夏令營相互捉弄,不打不相識,她們倆先是相互排斥,卻最終發現對方是自己的孿生姐妹。但是發現這個天大的秘密後,這倆古怪精靈的女孩子又做出更加大膽的決定——她們要交換身份,讓爸爸媽媽重歸於好!其中的經歷頗為曲折,但最終結局大團圓,溫暖感人,相戀的父母終於最後走在一起,而這對可愛的雙生姐妹花也不再分隔兩地。

影片充滿情趣,兩個小姐妹交換身份鬧出不少笑話,搞笑情節層出不窮,而片中也穿插著溫情情緒,讓觀眾在電影的時候感到溫暖而又愉悅。這樣的影片想必會是孩子們的最愛!

20、《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

1939年版的《綠野仙蹤》無論從特技或是音效上都無法和現在的3D電影媲美,但它卻是兒童片里永恆的經典。這一版《綠野仙蹤》場景真實,感情真摯,劇情細節處理上溫情感人,讓人久久難忘。同時,這部根據同名童話改編的經典兒童歌舞電影內容也是環環相扣,引人入勝。主人公桃樂絲誤入迷幻仙境,在仙女和人們的幫助下,她沿著黃磚路到綠水晶城去找大魔法師尋找回家的辦法。路上,她遇見了稻草人、錫皮人和膽小的獅子。稻草人想找魔法師要頭腦、錫皮人想要一顆心、膽小的獅子則想要膽量,於是他們結伴而行。一路上他們戰勝種種艱難險阻,最終,每個人都如願,桃樂絲也回到了簡陋卻溫暖的家裡。

影片處處流露著童真與活力,充滿了神奇有趣的童話角色和歡快的歌舞場面,賞心悅目的同時不乏教育意義,是一部適合孩子觀看的經典好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