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最新微影 » 微電影危難時刻
擴展閱讀
微電影危難時刻 2025-01-06 07:23:20
紅河公安局微電影 2025-01-06 07:23:15

微電影危難時刻

發布時間: 2025-01-06 07:23:20

① 恭送什麼警官一路走好電影

微電影《光榮之路》:獻給前赴後繼、日夜兼程的一代代公安民警
什麼是英雄
是危難時刻的沖鋒在前
也是尋常巷陌中的家長里短
英雄的足跡有短有長
緝毒一線生死瞬間挺身而出
繁華街頭市井幽巷一生守望
我們期盼英雄的出現
我們等待英雄的凱旋
一代代人民警察披肝瀝膽
一個個警界英模捨生忘死
他們讓守護平安的「金色盾牌」
歷久彌堅
讓頭頂的警徽熠熠生輝
穿上這身藏青藍
我們在父輩前輩們鋪就的
光榮之路上闊步前行
無論轟轟烈烈還是堅守平凡
新一代民警必將握緊接力棒
在屬於自己的賽道上奮力奔跑
續寫新的光榮之路
謹以此片
獻給前赴後繼日夜兼程的
一代代公安民警

② 觀看《號聲嘹亮》觀後感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後感如何寫了。快來參考觀後感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觀看《號聲嘹亮》觀後感(精選15篇),歡迎大家分享。

觀看《號聲嘹亮》觀後感1

有一個少年他是一個號手,他去一個老爺爺那去問爺爺能給您吹號嗎?那爺爺不想聽但是那位少年爬到樹上去,本想吹號時結果從樹上掉下。爺爺就問:「你怎麼不吹號呢?」讓你吹什麼都行,但是那位少年哭著走了。過後那位少年又回到了爺爺家說:「你不是讓我吹什麼都行嗎?」老爺就把他當年的號拿出來對他說:「我當年呀,其實是一個號手,我吹號時,那些戰士們就立馬沖出去。你號吹得好,我心裡都很難受。」那位少年叫爺爺帶他去犧牲的戰士們墓前吹號,來緬懷先烈,爺爺邊流淚邊敬禮。我們不能忘了那些戰士們,是戰士們的鮮血讓我們過上平安幸福的生活。我們要向犧牲的戰士們致敬!

觀看《號聲嘹亮》觀後感2

戰爭是殘酷的,他奪去了多少戰士的生命,就像章爺爺所說的,「可沖出去的多,回來的,沒幾個。可我這號聲一響,他們就敢沖!」我一直在想,難道他們不怕敵人的子彈、炮彈、手榴彈和槍刺嗎?我知道了,其實就是一個堅定不移的信念:保衛家國!就像抗日戰爭時,那高喊著「還我家鄉」的那絲悲憤……

如今,戰火已經平息,國家已經繁榮,不知那穿越時空的演奏,他們,能聽到嗎?

觀看《號聲嘹亮》觀後感3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調皮固執的的「鼓號手」少先隊員與一位嚴肅不苟言笑的老英雄章俊榮的故事。一老一少鮮活的對話、靈魂的碰撞,令人心潮澎湃、熱淚盈眶。

傳承可以是血脈,也可以是精神,品閱紅色故事是一種精神的傳承。嘹亮的號聲對於經歷過革命歲月的人們來說是刻骨銘心的,對於學生的我們來說就是民族強音。作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學生,我們要重溫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銘記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不忘初心、傳承使命,努力學習、砥礪前行。將自己飽滿的青春和激情投入到建設祖國的偉大事業中去,用實際行動吹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音。

觀看《號聲嘹亮》觀後感4

少年吹響的是時代的號角,傳承的是無數紅軍烈士拋頭顱、灑熱血的大無畏犧牲精神。作為新時代的我們要在春天裡掙脫束縛,迎接陽光;要在夏天裡汗流浹背,舞出動人身姿;要在秋天裡低頭沉思,收獲驕人的喜悅,要在冬天裡儲蓄力量,待來年吹響奮進的號角。

小小的軍號,它以紅色的印記烙在中國的戰斗史上;那歷經先烈血跡的軍號雖已不再吹響,但他侵染的風采,不會磨滅。

那號聲,嘹亮了我的心扉:新時代的我們定能接過先輩手中的號,吹響第二個百年的號角。

觀看《號聲嘹亮》觀後感5

電影中章爺爺和小男孩的一段對話使我記憶猶新「我以前也是個吹號的」「這是打仗的時候吹的號」「嗯」「爺爺你吹一個吧」「你以為這吹著玩」「你這個連按鍵都沒有,肯定沒有我這個好聽」「可在戰場上,這號聲一響戰友們就得沖呀」「那沖在最前面的是什麼呀」「子彈,炮彈,手榴彈,這么長的刺刀」「他們不怕嗎?」「怕,可我這號聲一響,他們就敢沖,但沖出去的多,回來的呀,沒幾個……」是呀,難道他們不怕么?難道他們沒有妻兒,沒有親人,沒有朋友?但!為了祖國,他們願意犧牲自己,換來和平!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

觀看《號聲嘹亮》觀後感6

這部影片既有笑點,也有淚點。劇中的小男孩沒有姓名,可以是你,我,他,一個個普通少先隊員的縮影。章爺爺的經歷,對於每一位生活在戰爭歲月,參與民族解放的英雄們來說是習以為常的,更是刻骨銘心的。

那是什麼讓年幼的他和年邁的他走到一起,共同激起了一波「紅色的漣漪」呢?是傳承。

我們生活在這個衣食無憂的年代,更加要注重紅色精神的傳承,因為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是用戰士們的鮮血換來的。

觀看《號聲嘹亮》觀後感7

看完這個電影後,我的內心泛起了陣陣漣漪。我想到了無數個烈士英雄們,他們為了新中國,為了人民的解放,拋頭顱,灑熱血,英勇奮斗,直到流盡最後一滴血,才長眠於他們所深愛的這片土地之下。他們用生命換來了繁榮的今天,用鮮血染紅了鮮艷的國旗,用信念點亮了每個中國人的內心。「生得光榮,死得偉大」是對他們最真實的寫照。是啊,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罷了。人民不會忘記,我們的祖國不會忘記,歷史不會忘記,您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如今的太平盛世,您們的事跡將永遠被我們銘記。革命英雄永垂不朽,向先烈們致敬!

觀看《號聲嘹亮》觀後感8

中華民族的精神是在千萬的炮火中也要沖出一條血路的執著,是就算我倒下也有下一個人替我活下去的決心,是錚錚鐵骨下的款款柔情,是雖然畏懼但義無反顧往前沖的勇猛,是一場歷練,也是一段成長。

這讓我聯想起我們在面對疫情的時候,也是有無數的英雄義無反顧地奔赴抗疫前線,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在民族精神下,我們都「全家五口一起上」、「隨時做好被隔離的准備」、「身患疾病也要沖鋒在前」。

這些故事就發生在我們的身邊,我為我們的偉大民族而驕傲、自豪。

觀看《號聲嘹亮》觀後感9

雖然,我們現在生活在和平的時代,但現在的美好生活卻是由無數革命先烈奮斗來的,電影里的一聲聲號角聲音,是對於無數革命先烈的英雄贊歌,也是對於我們美好生活的歌唱,更是我們中國老一輩英雄傳唱給我們的力量。

作為祖國新一代接班人,我們不能忘記歷史,不能忘了流血犧牲的先烈,我們要傳承奉獻、不怕苦、熱血激昂的英雄精神。我們都是早上七八點鍾的太陽,美好的未來需要我們去創造,我們是這個新時代的力量。

帶著鮮紅的紅領巾,站在太陽下,我們繼承了祖國偉大的英雄精神,刻苦學習,共同為了建設強大的祖國而奮斗。

觀看《號聲嘹亮》觀後感10

眼含熱淚、飽含著激動地心情看完了這部14分鍾的微電影,感動於調皮可愛又堅持不懈的「鼓號手」少先隊員,敬畏於嚴肅不苟言笑的'「司號員」老革命軍人。

影片講述的是一名「鼓號手」隊員因睡過頭沒能參加學校組織的去四川省革命傷殘軍人休養院的慰問演出,因此錯失了一枚紅領巾特色章。失望沮喪的他在休養院博物館里偶遇了老革命軍人章爺爺,靈機一動,他想通過給章爺爺表演吹奏革命歌曲,或許能夠得到那枚心心念念的紅領巾特色章,小男孩與章爺爺一路鬥智斗勇……

從小男孩到章爺爺,從傷痕累累沖鋒號到光滑錚亮的演奏號,是傳承讓他們共同激起了這波「紅色的漣漪」。小男孩手中原本被當作玩具『步槍』或完成表演的樂器小號在烈士陵園的一排排墓碑前吹起時,熟悉的旋律響起,革命先輩奮勇殺敵的場面浮現,我想此時的他心中已經悄然種下了一顆紅色精神的種子吧。

戰爭年代,是像章爺爺這樣的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護佑我們的寸金寸土;和平年代,我們更應該用智慧和熱情去建設更加美好的新中國!作為一名大隊輔導員,我要時刻牢記初心使命,團結、教育、引領隊員們聽黨話、跟黨走,時刻准備著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為紅領巾增添新時代的那抹「紅」!

觀看《號聲嘹亮》觀後感11

雖然我沒有經歷過戰爭年代,但是我從小就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對過去的歷史我必須牢記,今天的和平年代,是烈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作為新時代的「紅領巾」、祖國的未來,更應該好好學習,奮發向上,逐夢風華,我們也要在和平年代大聲吹響嘹亮的號聲,把紅色基因傳遞下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不斷前進。

觀看《號聲嘹亮》觀後感12

《號聲嘹亮》這部微電影,雖然並不長,但令人眼前一亮,刻苦銘心。

它講述的是一位小男孩,參加四川省革命軍入休養慰問急出,卻睡過頭沒能參加,錯失了一枚紅領巾特色章。失望且沮喪的他偶遇了老革命君人章爺爺,他想著給章爺爺表演吹奏革命歌曲,沒准可以得到那枚心心念念的紅領巾特色章,面對小男孩的討好,童爺爺不以為然,不耐煩地催促小男孩離開,他倆一路鬥智斗勇……,章爺爺感動了,小男孩也了解到了當年浴血奮戰的經歷。

影片的最後,他們一起佇立在庄嚴肅穆的王坪烈士陵園,熟悉的旋律最後響起,在夕陽的余暉下,他們的眼神濕潤而堅定。

在硝煙彌漫的戰斗年代,小小的軍號肩負著時代的使命立下赫赫戰績,號聲已成了戰斗的語言,戰斗之魂,沖鋒的動員令,勝利的凱歌,一支支鐵血雄師就是在軍號聲中誕生成長起來的。號聲響,軍氣揚,在危難時刻戰士們聽到那號聲總是感到無比溫暖那聲音就是力量!

《號聲嘹亮》讓我明白了,新中國來之不易,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應當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天我們能坐在辦公室里,夏天有空調吹來的涼風徐徐,冬天有暖氣帶來的暖意融融;出門有公交、的士、出差有高鐵、動車、飛機、輪船,住宿有賓館、酒店……那都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啊!新中國成立73周年了!祖國強大了!我們作為後來人,要敢於擔當,歌頌真善美,鞭撻假惡丑,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就是教書育人,為祖國培育更多健康健全的人,讓社會主義的繼承人更好的為祖國貢獻!使我們都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砥礪前行!這是黨和人民對我們的殷殷期盼。

「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通過觀看《號聲嘹亮》,讓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我們要牢記歷史、尊重歷史、緬懷先烈。以感恩之心,以敬畏之情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在工作中,積極發揮主人翁的精神,以嚴謹務實的態度,腳踏實地的作風,完成黨賦予我們的使命!老驥伏櫪猶未晚,有生之年,定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小小的軍號已不適應時代的需要,它以紅色的印記烙在中國的戰斗史上,那經歷滄桑浸透了先烈的血跡的軍號,雖已走了進博物館,但軍號的精神應永遠傳承下來,應融入新時代我們每個人靈魂中。新的時代在召喚,第二個一百年的號角又吹響了!讓我們在號角聲中闊步向前、砥礪奮進。

觀看《號聲嘹亮》觀後感13

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今天的美好生活都是無數革命先烈犧牲自己的生命為我們創造的,也是我們偉大的人民軍隊在守護著。不管是在革命年代還是和平年代,都有一大批無名英雄們,為了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拋頭顱、灑熱血。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著千千萬萬的英雄在為我們負重前行,在為我們披荊斬棘。

新時代的號角已經吹響,未來的藍圖已然繪就。繼續沿著英雄們的足跡,接過時代的號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斷奮斗!讓紅領巾上的那「一抹紅」在新時代更加光彩奪目!

觀看《號聲嘹亮》觀後感14

今天早上觀看了由全國少工委辦公室、退役軍人事務部褒揚紀念司指導,共青團四川省委、四川省少工委、《少年時代》雜志社聯合出品的微電影《號聲嘹亮》,我深有感觸,收獲頗多。

電影主要講述的是:小男孩是學校鼓號隊的一員,一天,學校組織前往四川省革命傷殘軍人休養院慰問演出,小男孩睡過頭沒能參加,因此錯失了一枚紅領巾特色章。失望沮喪的他在休養院博物館里偶遇了老革命軍人章爺爺,他靈機一動,想著給章爺爺表演吹奏革命歌曲,沒准可以得到那枚心心念念的紅領巾特色章,於是決定主動出擊,將章爺爺「拿下」。面對小男孩的心思章爺爺心知肚明,卻不以為然。在他心裡,號聲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

老前輩年事已高,但提起那段烽火歲月,卻依舊滿懷激情,熱血沸騰,言語中流露出濃濃的愛國之情。這次活動讓我們又一次重溫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他們用生命換來山河無恙,我們當銘記不忘,致敬可歌可泣的英雄!

我們要時刻銘記這種精神,傳承使命,努力學習,爭做新時代民族復興大任的少先隊員!

觀看《號聲嘹亮》觀後感15

今天是八一建軍節,也是建軍95周年的紀念日。一早我就觀看了全國少工委發布的微電影《號聲嘹亮》。這部電影很有意思,我感覺自己和電影里的小男孩很像,一樣有點冒冒失失,有點小調皮,但認准了的事就會堅持完成。電影里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最為深刻,「他們不怕嗎?」「怕,可我這號聲一響,他們就敢往前沖」,還有一幕畫面是伴隨著「我和我的祖國」號聲出現的很多革命先烈的墓碑。看到這里我不禁流下了淚水,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真的來之不易!我們胸前的紅領巾真正是革命獻血染紅的!我們應該銘記歷史、學會珍惜,傳承革命先輩遺志,好好學習,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③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微電影讀後感300字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志,則國志」,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我們是祖國未來的希望,我們更應該去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或許現在的我們翅膀還是稚嫩的,談不上為國貢獻,談不上敬業奉獻,但作為小學生我們能做的還很多很多.
從「最美媽媽」吳菊萍到「最美司機」吳斌,城市的美麗不再局限於山水風景,更在這一批批道德模範的身上彰顯.一個瘦弱的女性用雙手托住高空墜落的孩茲,一個堅強的司機用危難時刻的冷靜拯救一車的乘客,普通人身體里迸發出的驚人力量,讓我們感受到了驚人的力量.
在學校里,我們平時要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要把文明禮儀意識化為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的自覺行動,形成人人走文明路、說文明話、做文明事、當文明人的好風尚,讓文明禮儀之花開滿我們的校園.我們不僅要爭做道德高尚的學生,而且也要做有教養的人,個人獨處則超脫自我,能管好自己的心;和人相處則與人為善,能管好自己的口.所以,我們更應該加強品德修養,埋頭讀書,抬頭做人,爭做品德高尚、富有教養的文明學生.
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我要爭做最美的小學生,從現在起更應該刻苦學習文化知識,學好各門功課,做好每一件小事,不斷地充實自我,提高自我和完善自我,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實現自己的將來的夢想而努力奮斗

④ 廖智的個人經歷

文案策劃、監制:袁載譽;文案:馬靖紅

在高中的時候,我們學過一篇課文,名字叫做《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當我們去讀這篇文章的時候,內心是壓抑的,是痛苦的。但是文章里有這樣一句話,叫人印象深刻——「在德國人撤退時炸毀的布熱金卡毒氣室和焚屍爐廢墟上,雛菊花在怒放」。

生命就是這樣,它總能在最荒蕪的地方紮根,然後開出最絢爛的花。就像這些雛菊,就像那些飽受煎熬仍心存希望的人們。

人總覺得苦難好像離自己很遙遠,其實哪裡是這樣的呢?這個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苦難,還有那些與苦難作斗爭的人們。就像那個在汶川地震中失去雙腿的舞蹈老師。

黑暗中的堅守

人都是嚮往安寧與平和的生物,但是這個世界總不會輕易如了我們的意。

2008年是大部分中國人都不會忘記的一年,也是廖智永遠不會忘記的一年。那是山搖地動,生命或許會就此停止的一年。

和大部分有了家庭的人一樣,當時的廖智正打算與女兒還有婆婆一起度過一個悠閑的下午。怎料變故陡生,先是輕微的搖晃,不過瞬息,就成了劇烈的抖動。頭頂原本明亮的燈光熄滅,大片大片的磚瓦礫石傾瀉而下。就這樣,三人被掩埋在一片廢墟和黑暗之下。

被埋在廢墟中是一種怎樣的感受呢?身體大部分都被壓住,幾乎很難動彈;呼吸之間都是散落的灰塵;眼前看不見一絲光亮,心裡也是一片黑暗。廖智的雙腿被磚瓦死死地壓著,即便不動,也是難耐的疼痛。

身體上的傷害抵不過心靈的荒蕪。原本還能和她說說話的婆婆與女兒,漸漸沒了聲音,也失去了生息。只留下她一個人,面對黑暗的環境、親人死去的痛苦還有看不見希望的未來。廖智很頹廢,頹廢到不想思考,甚至覺得呼吸都很累,很累。

她多麼想就這樣離開,但是她也知道,她還是想再見見初生的太陽,再感受感受溫暖的陽光。她沒辦法否認,她對這個世界還有留戀。她也放心不下留父親一個人面對沉重的打擊還有毫無依靠的後半生。所以她堅持著,她等待著。幸好,她等到了。

被救出來的那一刻,廖智很開興,開心到很想大口大口地呼吸廢墟外的新鮮空氣,開心到以後都想要用力地活著。

殘疾的雙腿

伴隨著獲救一起的,是自己要被截斷雙腿的通知。廖智沒有猶豫,因為她知道,她只是失去了一雙腿,沒有失去這個美好的世界,更沒有失去那個鮮活的自己。

失去雙腿是一件常人難以想像的事。我們可以試想一下,當你失去雙腿以後,每天上床睡覺和起床下地這樣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事,你也沒有辦法單獨完成,更遑論其它。但廖智很平靜,她沒有歇斯底里,也沒有自暴自棄。她平靜地截肢,積極地做復健,努力地過好來之不易的生活。

廖智當然知道失去雙腿的舞蹈老師是可悲的,失去雙腿還妄想如從前一般起舞的她在旁人眼裡是可憐的,甚至還有些異想天開。總有人勸她放棄,叫她認命。但是她知道,經歷過生死一線的人,是不會認命的,憑什麼要去認命呢?她能活下來,就是命運的轉折點。

為了能夠重新起舞,也為了更好地生活,廖智選擇安裝義肢。這件事說起來簡單,聽起來也很美好,但是這背後的艱難卻是難以忍受的。被截斷的地方其實很脆弱,當它和義肢接觸的時候,當你嘗試著使用義肢站立起來的時候,你就會知道為什麼那麼多人不願意安裝義肢了。這是一個很痛苦並且漫長的過程。

更重要的是,即便安上了義肢,斷肢和義肢的磨合也很好,想要長久站立都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更不要說跳舞這類劇烈運動了。但是廖智堅持了下來。她成功地裝上了義肢,成功的站了起來,成功地跳出了高難度的舞蹈。

對於沒有失去雙腿的人來說,長久地練習舞蹈都是一件很累的事,更何況廖智這個失去雙腿的人呢。但是她沒有放棄,她用自己的堅持還有努力,跳出了那一曲撼人心魄的《鼓舞》,也用無數次的義演,資助了那些同樣在災難中苦苦掙扎的人們。

新的開始,新的希望

對於廖智而言,2008年是痛苦的一年,也是生命重新開始的一年。她失去了親人,失去了家庭,也失去了從前那雙可以自由舞動的雙腿。但是她看見了生命的美好,看見了那個不屈服於命運的自己,也遇見了那個可以重新攜手的人。

2014年,廖智組建了新的家庭,找到了那個陪伴她一生的人。不久,他們也有了新的孩子。曾經以為會就此停止的生命,終是在歷經生死以後,開出更絢爛的花。

每一個人都會經歷些什麼,或大或小,或愉悅或痛苦。謹願每一個人的生命中都開滿盛放的雛菊花。

⑤ 《好人是鹽》的觀後感怎麼寫

好人是鹽,因為這個世界不能沒有鹽。」5月10日下午,根據真實人物改編的民族團結一家親系列微電影《好人是鹽》在烏魯木齊舉行首映禮,影片不僅反映了全國道德模範劉乾坤無私奉獻的精神,更展現了新疆各民族群眾不分彼此、親如一家的時代風貌。
《好人是鹽》是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阿迪·艾沙」民族團結一家親系列第四部微電影。影片講述了原水磨溝區葦湖梁街道辦事處副主任、第二屆全國道德模範、感動中國人物——劉乾坤與女兒劉青青以及白力克孜·亞森一家之間的感人故事。
「別人的爸爸是糖,我的爸爸卻不是,爸爸有時候是澀的,有時候是苦的,我想他是鹽。」影片以劉青青對爸爸的評價拉開序幕。一次意外車禍,劉青青的眼睛受傷急需救助,但劉乾坤沒有能力承擔手術費用。危難時刻,曾經被劉乾坤幫助過的白力克孜·亞森賣掉自己的房子,為劉青青籌集醫療費。那些曾經受過劉乾坤幫助的人也紛紛響應,匯聚愛心幫助劉青青重獲光明。也是因為這次受傷住院,劉青青才知道父親為戰友遺孀捐贈房屋的往事,了解了父親助人為樂的大愛精神。
時長約23分鍾的影片,多處感人細節戳中觀眾淚點,500人的觀影現場有不少人數次抹眼淚。市民劉鶴在觀影後久久不能平靜,她說:「劉乾坤不求回報、無私奉獻的精神很打動人,我的內心受到了很大觸動。」
當天,影片的導演和主演也來到現場與觀眾們分享感受。該片編劇和導演李儂說,無私奉獻的精神是一種大愛,這種愛可以跨越民族和血緣,傳遞的是付出、信任、溫暖、責任,更是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最好體現,影片體現了這種愛。
在片中飾演劉乾坤的演員桑宗忠說:「在拍攝過程中,為塑造形象我深入角色的內心世界,他的故事深深打動了我。」
片中白力克孜·亞森原型人物的兒子伊力亞爾·扎依提,也一直被劉乾坤當做自己的兒子看待,作為神秘嘉賓,他也來到了現場。「影片真實地還原了劉乾坤爸爸幫助我們一家的事。這么多年來,我們秋天一起掃落葉,冬天一起掃雪,逢年過節在一起慶祝,我們就是一家人。受他的影響,我也會幫助別人,將互幫互助的民族團結精神傳承下去。」伊力亞爾·扎依提說。
水磨溝區委宣傳部副部長祖海峰說,「阿迪·艾沙」獎是水磨溝區最具影響力的民族團結進步獎項,從2017年起,水磨溝區陸續將「阿迪·艾沙」民族團結先進人物典型事例拍攝成系列微電影,包括《寶貝別怕》、《同心樹》和《阿依寶塔的心事》,把身邊的民族團結故事搬上熒屏,走進大眾視野,傳遞「阿迪·艾沙」精神,以影響更多的人。
據介紹,阿迪·艾沙是原烏魯木齊化工廠的技術工人,多次獲得「優秀共產黨員」、「勞動模範」稱號。1982年病逝前,阿迪·艾沙將1000元存款捐獻出來,希望用於獎勵工作積極、民族團結的先進個人。同年底,當時的烏魯木齊化工廠設立「艾沙民族團結獎」,1992年,水磨溝區委、區人民政府將此獎擴展到全區。至今,水磨溝區已連續舉辦15屆評選活動,共選出500多個先進集體和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