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百慕大三角是怎麼回事
百慕大三角(英語:Bermuda Triangle;又稱魔鬼三角;又常被誤稱為百慕大三角洲:因該區域並不是三角洲地形,且不合語源,故屬積非成是的名詞),位於北大西洋的馬尾藻海,是由英屬百慕大群島、美屬波多黎各及美國佛羅里達州南端所形成的三角區海域,據稱經常發生超自然現象及違反物理定律的事件,面積約390萬平方公里(150萬平方英里)。
傳聞,由於百慕大三角的環境極度反常,許多經過的船隻、飛機及人員會「神秘失蹤」,但美國海岸防衛隊、各海洋保險公司及各界對此則非常不以為然。他們引用《全球海洋失事地點》統計資料證明,百慕大三角的船隻和飛機的失蹤數字,比其他繁忙地區還要少。保險業界也證實了百慕大三角並不是危險的海域。數十年間,不少所謂的「謎團」已經解開。根據許多精密的科學及事件起源考察,謎團不過是對失蹤事件的長期誤解、誤傳,甚至是誇大,並非想像中那樣不可思議。百慕大神秘失蹤事件可能屬於一種偽科學。
另一個被認為類似百慕大三角的海域,是位於日本及台灣附近的福爾摩沙三角(又稱魔鬼海或龍三角)。
百慕大三角最後一次著名出事是2007年時,其後鮮少有失蹤事件。當時有一艘美國海軍潛艇「聖胡安號」在百慕大三角附近海域進行演習時,竟然離奇失聯了10個小時。在10個小時之後,聖胡安號奇跡似的和美軍司令部恢復通訊,表示船上官兵一切安好,只是因為錯過了通訊時間才會失聯。不過,當時船上官兵達140人,不可能有人忘記通聯時間,況且聖胡安號還發射了紅色求救彈。這些疑點讓五角大廈人員也百思不得其解。10小時之中,船上發生了什麼事,讓各界人士不解。[1]
目錄 [隱藏]
1 歷史
1.1 首批引證
2 備受質疑
3 科學研究
3.1 對百慕大三角的質疑
3.2 Kusche的研究
4 對失蹤現象的解釋
4.1 可燃冰
4.2 潮汐波
4.3 無形颮
5 著名事件
5.1 美國空軍19號機隊
5.2 "星虎"
6 電影/電視敘述
7 小說/作曲
8 參見
9 參考
10 外部鏈接
[編輯] 歷史[編輯] 首批引證E.V.W. Jones在1950年最先提及百慕大三角的失蹤事件,作為美聯社有線服務的花邊新聞,是關於近來船隻的失蹤情況的,Jones的報道記錄了該地區的艦艇和飛機的神秘失蹤事件,並將事件歸咎於「魔鬼三角」,隨後,作者George X. Sand在1952年也將事件報道,概述了幾宗不可思議的船隊失蹤事件,刊登於《命運》雜志(Fate),但「百慕大三角」(Bermuda Triangle)一詞卻一直到1964年才被Vincent Gaddis的一篇文章里首次使用,刊登於《大商船隊》雜志。
[編輯] 備受質疑批評人士指控貝立茲對於某些神秘失蹤事件的過份誇大(貝立茲當時並未提出任何對於超自然現象的解釋),並辯稱相較於其他海域,百慕大三角並未再傳出更多的失蹤事件,隨後,倫敦勞合社(Lloyd's of London)也表示,百慕大三角不再是最危險的海域,且行經此區域的船隻,也不曾再提出保險索賠,而美國海岸防衛隊方面也證實了此說法。
[編輯] 科學研究[編輯] 對百慕大三角的質疑倫敦勞合社海洋保險公司已確定百慕大三角不再比其他海域危險,並不會收取出入該區域的高風險費用,美國海岸防衛隊的檔案也確認了該公司的推論。
懷疑者談道,若以火車列車在兩車站間失蹤的事件,說明超自然現象,會更令人信服,然而,這樣的事情從沒有發生,換言之,船隻和飛機在毫無預兆一望無際的大洋中失蹤的事件,是用不著超自然解說的。
[編輯] Kusche的研究Lawrence Kusche是一名圖書館管理員,在19號航班事件發生時,不少學生向他查找百慕大三角的資料,令他大惑不解,於是聯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著手研究先前的報告,Lawrence Kusche的研究後來在1975年出版的《百慕大三角之謎:已解開》(The Bermuda Triangle Mystery: Solved)一書中展示。
Kusche的研究顯示,不論是貝立茲的記述,還是目擊者、參與者、涉案者等眾多人的陳述,都有許多錯誤、矛盾,他還注意到,案件的相關資料沒有記述,例如:駕駛遊艇環游世界的Donald Crowhurst船長失蹤事件,被貝立茲寫成謎團,實情是,Crowhurst可能因偽造航海帳目而自殺,又如礦砂船事件,貝立茲就推論為,在駛出大西洋一港口後的第三日不見蹤影,但事實上,那艘船是在太平洋的港口失蹤的,Kusche更發現,有更多失蹤事件是發生在百慕大三角以外的地點,卻被貝立茲寫為發生在百慕大三角內,隨後,也有許多研究者提出貝立茲之所以會這樣做,很可能是為了使自己的書更暢銷。
Kusche的研究得出幾個結論:
按比例來說,百慕大三角的船隻和飛機的失蹤數字,遠少於其他海洋地區。
在熱帶風暴頻繁的地區,其失蹤事件的數字是不成比例、不可靠、不可思議的。
失蹤事件的數字被草率的研究誇大了,小船的失蹤報道出來,卻未提及事件的結果,可能是誤期或折返。
已證實的失蹤事件,屢次在貝立茲的記述中誤報,例如:船隻據稱當時天氣平靜,與當時刊載的天氣報告不符。
[編輯] 對失蹤現象的解釋在一些研究認為百慕大三角並沒有特別之處的同時,一些人堅持認為百慕大三角有不尋常的船隻和飛機的失蹤,並給出一些可能的原因。
[編輯] 可燃冰主條目:甲烷氣水包合物
一些失蹤事件的解說集中於大陸礁層上的大片可燃冰。1981年,美國地質調查所出版了一份論文,是關於遠離美國東南岸的布雷克海脊(Blake Ridge)地區的水合物現象的。甲烷間歇的噴發可能產生水汽層,而這些水汽無法提供船隻適當的浮力。如果以上是真的, 在船隻周圍形成這樣的區域會造成船隻快速且毫無預警的沉沒。實驗室里的試驗已經證明氣泡確實會減少水的密度而使模型船下沉。但是這項效應因為物理牽涉,在實際尺寸的船可能不會發生。
另外,甲烷氣也假設與飛機的墜毀有關。甲烷氣比常態的空氣稀薄,因此不會產生保持飛機飛行所需的浮力。此外,甲烷可能會干擾飛機測高儀的功能,而測高儀的功能是藉由量測周圍空氣的密度來測定高度。因為甲烷密度較小,測高儀會顯示飛機正在爬升,如此一來造成飛行員降低飛行高度而墜落。另一個可能是甲烷在引擎中使燃料混合物和空氣分解,可能會造成停止燃燒和引擎熄火。這些甲烷的影響已經在實驗上已被證明。
[編輯] 潮汐波主條目:畸形波
(Rogue wave)
研究顯示,潮汐波(又稱畸形波)可卷至30米(100英尺)高,足以在瞬間打沉大船。潮汐波非常罕見,但在一些海流,潮汐波就偶爾發生。現在,潮汐波被假定為近年許多船舶無故失蹤的成因。
有研究表示一些潮汐波是因為甲烷的大氣泡上升到水面。這種巨大的氣泡會產生是因為甲烷在海底排出時堵住,然後氣壓增加到最後氣體突然爆破並快速的升到海面,因此產生潮汐。研究顯示這樣的氣泡可以極輕易和快速的使模型船沉沒。
[編輯] 無形颮主條目:無形颮
(White squall)
一種類似微下擊暴流的天氣型態,以神出鬼沒聞名,遭遇者難有生存。
[編輯] 著名事件
US Navy TBF Grumman Avenger flight, similar to Flight 19. This photo had been used by various Triangle authors to illustrate Flight 19 itself. (US Navy)[編輯] 美國空軍19號機隊主條目:en:Flight 19
百慕大三角事件中,以美國空軍19號機隊(Flight 19)事件最為著名。1945年12月5日,一支由有五架美國海軍TBM復仇者式轟炸機(U.S. Navy TBM Avenger)組成了14人的訓練飛行中隊離開了佛羅里達州勞德代爾堡(Fort Lauderdale)。據貝立茲所述,機上的一位海軍陸戰隊飛行專家,在報告了幾項他所見的怪異現象後便消失無蹤,這個說法並不完全正確。此外,貝立茲稱復仇者轟炸機的設計足以長時間浮在水上,而據報意外翌日天氣清朗,海面平靜,理應發現飛機殘骸才對。然而,不只沒有發現這些飛機,就連出動搜救的海軍海上飛機也失蹤了。而海軍的調查報告說因為「未確知的原因」引致意外,使事件更耐人尋味。
貝立茲的版本中的基本資料大都正確,不過一些重要的資料卻有缺失。意外中的空軍中隊並非富於經驗的戰斗機機師,當時亦不是天氣晴朗的下午;而是一隊沒有經驗的迷途訓練飛行員,駕著缺少燃料的飛機,被迫在黑暗中闖入風雨之中。至於空軍的報告,據稱原來的版本把意外歸咎於司令員的混亂(泰萊少尉曾兩次在太平洋因為回歸航空母艦迷途而棄機),不過後來因為尊重他的遺屬的意願,才修改成現時的版本。
另一考慮因素是復仇者轟炸機的設計,不適合在水面緊急降落。從太平洋戰爭時的經驗可知,復仇者在水面會快速沉沒;要是駕駛員是初學者,即使在平靜的水面降落也夠困難了,在百慕大三角波濤洶涌的海面更不用說。
而後來在BBC製作的百慕大神秘三角州(dive to the Bermuda Triangle)節目之中,就證實了當年機隊是由於在航程途中受風向所影響偏離航道。及後飛行員以為自己飛到離原來預定位置220哩外的墨西哥灣(其實只是附近群島形狀近似),令飛行員們以為自己的指南針出錯,加上天氣極度惡劣的情況,使飛行員患上了「空間迷失」(一種飛行中迷失方向感的病症),在極度緊張及焦慮的情況下,即使控制塔提供正確指示,飛行員仍堅持要從「墨西哥灣駛回內陸」(但實際上是遠離並駛出大西洋)。最後,本來多花二十五分鍾的路程就回到內陸,但飛行員的決定導致隊伍作三網路轉向,在風雨之中在外海緊急降落而造成所謂的失蹤事件。節目之中描述整件事變成神秘事件的原因為:因在飛行前無法預計的強風導致航向錯誤、相似的地型而造成指南針失誤的錯覺、飛行員長期處於惡劣環境而患上「空間迷失」導致作出錯誤決定等。
關於後來出動搜救的海軍海上飛機,就證實為飛機在惡劣氣候中發生空中爆炸而造成。 統計已經證實該款飛機因為小火花而導致空中爆炸的次數、飛行員的煙蒂導致空中爆炸的次數亦是非常的多。加上其後翻查證供,當時有在該區水域工作的水手錶示,當晚曾在上空看到有爆炸聲響及閃光。
[編輯] "星虎"如果美國空軍19號機隊的失蹤事件證實為純粹意外,還剩下另一個現代航空的謎團——一架名為"星虎"(Star Tiger)的四引擎圖多爾(Tudor IV)客機,在1948年1月31日清晨時份,隨著一片混亂的無線電信息消失。
"星虎"當時搭載了29名機員及乘客,由B. W. McMillan機長,原定從英國倫敦飛往古巴哈瓦那,事發時剛離開其中一個加油點亞速群島的聖瑪利亞數小時。
前往百慕大途中,McMillan機長如常跟下一加油站Kindley Field聯絡,要求提供方向以調整導航系統,確定航機保持航道。當時因為獲知航機稍為偏離航道,航機於是根據百慕大從Kindley Field轉達的一級方向72度作修正。在還剩不足兩小時航程的當兒,McMillan機長確認"星虎"的估計到達時間為早上5時,因為強勁的頭風而延後一小時;這亦是"星虎"的最後信息。
由於知道精確的最後位置,在確定航機誤點後,營救行動馬上展開;不過飛機卻不見蹤影。
在民航局快速完成的報告中,提出了航機最後兩小時遇到的事故的多個假設,但最後都被否定了:
沒有理據假定航機因為失去無線電通訊、無法找到目的地或耗盡燃料而墜入海中。
有理由假定航機沒有發出過求救訊息,因為很多無線電接收站都有聆聽飛機用的頻道,但沒有接收站報告過有關訊息。
當時天氣穩定,沒有出現足以引致飛機結構損毀的大氣干擾,也沒有雷暴。
報告認為航機沒有偏離航道,因為根據百慕大發出的方向飛行,若有順風之助,航機應會到達離目的地三十公里范圍:
以當時的能見度,該飛機不太可能在短時間內找不到目的地。
引擎問題亦被排除,因為以當時的航程和沒有額外燃料的重量所累,即使四個引擎壞掉一個甚至兩個,飛機亦可能可以安全飛行。而報告認為飛機在兩小時內壞掉三個引擎近乎荒謬。
在大量證據(或缺乏證據)之下,調查小組講述"星虎"失蹤事件甚有技巧:
在報告的結尾,這次遇上的問題,實在是進行調查工作以來最令人困惑者。由於完全沒有任何關於'星虎'事件的性質或成因的可靠證據,法庭目前只能提出一些假設,當中沒有任何一個能談得上'得可能',在涉及人與機械的操作中,有兩個性質大異的元素;其一是人這個不可預計的因素,我們對此未完全明白;另一個是根據十分不同的定律運作的機械因素。在兩個元素互相作用時,兩方面可能各自或同時出現問題。或者外來的原因亦可能使人或機械不能應付。我們永遠也不會知道,到底今次事故中發生過什麼事,而'星虎'』的命運只有繼續成為懸案。
[編輯] 電影/電視敘述華特迪士尼公司的電視動畫《唐老鴨俱樂部》(DuckTales)的第27集《百慕大三角混亂》中,史高治因尋找其失蹤的船艦被困在神秘的馬尾藻海。
時空怪客(Quantum Leap)的一集中,身為飛行員的山姆飛越百慕大三角,遇上神秘的鬼船和20年前失蹤的奇特的飛機傳動裝置。
《Rocko's Modern Life》其中一集中,眾主角乘游輪出海,但到了百慕大三角後,當中的年輕人變了老人,老人卻變年輕了,還出現了一個飛機狀的外星人,引起大亂。
《X檔案》第六季有一出《大三角》,一艘1939年的豪華客輪從百慕大三角來到今日。
尼克國際兒童頻道(Nickelodeon)的《正義雙親》(The Fairly Odd Parents)的一集中,Timmy最危險的願望是前往百慕大三角的一個島嶼。Jorgan Von Strangle解析個中的原因:百慕大三角是十分危險的,沒有人敢去。
1977年的電視連續劇《魔幻賭船》(The Fantastic Journey)中,眾主角在不同的地方和時間旅行,嘗試離出百慕大三角。
1977年的《第三類接觸》(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電影中,一艘外星人的太空船將19號班機的全體機員載回地球,降落在懷俄明州的魔鬼塔。復仇者飛機較早返回,深夜於索諾拉沙漠(Sonora Desert)著陸。
1987年的《史酷比》(Scooby-Doo)的一集《A Creepy Tangle in the Bermuda Triangle》中,一群歹徒由邪惡的船長掌舵,乘船闖入了百慕大三角,捲入很多神秘事件中。
1987年的動畫連續劇《魔鬼剋星》(The Real Ghostbusters)的一集《Venkman's Ghost Repellers》,魔鬼剋星(Ghostbusters)被吸進一個位於紐約沿岸,類似百慕大三角的地區──新澤西平行四邊形(New Jersey Parallelogram)。
1989年的《百慕大三角》電影。
1991年的電影《愛登士家庭》(The Addams Family),Abigail Craven嘗試將她的兒子冒充成好久不見的GordonUncle Fester,以他在百慕大三角度假期遭受失憶,解釋其長久以來的失蹤。
2001年的《幽靈船:神出鬼沒》(Lost Voyage)電影,講述一艘船於百慕大三角失蹤,並於30年後歸來。
2005年12月5日,美國科幻頻道(Sci Fi Channel)開始播放為期三篇的連續劇《三角》(The Triangle),連續劇講述電磁體分裂與時空洞的理論,2006年5月27日-5月29日於英國BBC放映。
2006年的《天才小子傑米的冒險》(The Adventures of Jimmy Neutron: Boy Genius)的一集《The Evil Beneath》,Jimmy和朋友去一個名為Bahama Quadrangle的地方旅行。
2010年的《格列佛游記》(The Adventures of Jimmy Neutron: Boy Genius)的一集《The Evil Beneath》,Jimmy和朋友去一個名為Bahama Quadrangle的地方旅行。
[編輯] 小說/作曲Barry Manilow於1981年因主唱《百慕大三角》一曲登上了英國榜第15位。
Fleetwood Mac的《百慕大三角》一曲收錄於他們1974年的專輯《Heroes are Hard to Find》。
DC Comics的多人線上戲游「天堂島」(Paradise Island)中,城國由女戰士(Amazons)操控。而神奇女俠(Wonder Woman)的居所正是百慕大三角。
Marvel Comics的連續劇《Skull the Slayer》中,有一個世界住滿了被百慕大三角吞噬的人,而百慕大三角正是僑民的陷阱。
Milton Bradley於1975年推出一個名為「百慕大三角」的棋盤游戲。
Buckethead於2002年推出名為一張《百慕大三角》的音樂專輯。
英國漫畫《Starlord》有一則名為《Planet of the Damned》的故事:百慕大三角扮演太空和時間的旋渦,製造了一個敵對的行星,在那裡百慕大三角的生還者在僑民環境中掙扎求存。故事以一些有記錄的失蹤事件作為背景。故事始於1987年5月13日。
猶太作家Peter Benchley撰寫了一部名為《島》(The Island)的長篇小說,講述一名新聞記者調查百慕大三角,發現了失蹤事件是海盜所為──與文明世界隔絕的海盜後裔靠掠劫船隻求活。1980年,該書改篇成電影,由Michael Ritchie執導,Michael Caine主演。
Chuck Palahniuk的長篇小說《Diary》常將失蹤的事物解釋為「百慕大三角化」("Bermuda triangulated")。
英國劇作家Snoo Wilson憑戲劇幻想曲《The Glad Hand》於1978年奪得懷丁作家獎(John Whiting Award)。劇中一名南非百萬富翁僱用演員重演美國西部的加油機飛越百慕大三角的歷史,希望鼓起敵基督參與槍戰。
重搖滾樂隊Vengeance於1997年推出了一張名為《從19號班機歸來》(Back From Flight 19)的音樂專輯。
《百慕大三角》(The Bermuda Triangle),Charles Berlitz 著(ISBN 0-385-04114-4):現時已絕版;坊間還有其他大同小異的資料。
《百慕大三角:已解開》(The Bermuda Triangle Mystery: Solved),Lawrence David Kusche著,1975年(ISBN 0-87975-971-2)
《進入百慕大三角:追蹤世界最大謎團背後的實情》(Into the Bermuda Triangle: Pursuing the Truth Behind the World's Greatest Mystery),Gian J. Quasar著,2004年(ISBN 0-07-142640-X)
《失蹤事件的地獄邊緣》(Limbo Of The Lost),John Wallace Spencer著(ISBN 0-686-10658-X)
梁科慶小說《Q版特工3百慕大三角》
雷克·萊爾頓小說《波西傑克森—妖魔之海》的妖魔之海就是百慕大三角。
[編輯] 參見百慕大三角事件列表
Chuck Wakely Incident
Vile Vortices
福爾摩沙三角
超自然現象
大西洋
[編輯] 參考^ [http://www.navy.mil/search/display.asp?story_id=28304 SUBLANT Statement Regarding USS San Juan and Missing Submarine Proceres - www.navy.mil]
[編輯] 外部鏈接Google Maps 百慕大三角地圖
Skeptic's Dictionary 百慕大三角條目 線上的超自然與偽科學辭典
世界地圖集 百慕大三角地圖 地圖及資料
美國中央地質調查所的地質學家對於天然氣水合物理論的意見
美國地質調查局 天然氣水合物 封面
海軍歷史中心 FAQ
19號班機的失蹤 FAQ
百慕大三角「偽博物館」
② 最振奮人心的一部影片是哪部
哈哈哈哈哈,不邀自來!
因為大輝哥有話說,
振奮人心的電影有很多,
但真的讓人看進去的很少!
下面就拿我看過的一部電影,
給大家安利下……
先說下
我對影片的概括是「很黃很暴力」
《華爾街之狼》是一部傳記片,講述的是真人真事。
這是一部充斥著性、癮、欲、惡的電影,隱藏在文明世界裡最貪婪的一面完全裸露在我們的視界里。即使不被 社會 道德所認同,他們依然我行我素,因為在他們的眼裡這一切正是他們想要的人生巔峰。
我首先得告訴你
這是一部在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電影,他能讓你的頭腦清晰,敏銳無比。還能讓你感受生色犬馬,無法無天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
1、
主角喬丹是個滿腦子只想賺錢的人,由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扮演。20出頭踏足金融行業,就職於華爾街的羅斯柴爾德(美國著名商業投資銀行於1987年股市風暴倒閉),這里可以稱之為主角的起點,在這里他如同一塊海綿,主角吸收了所有的一切金融知識,成為了真正的股票經紀人。
在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這部電影中的一個經典橋段。
當時由萊昂納多飾演的男主剛剛進入華爾街一家大券商公司開始工作,有幸和麥康納飾演的上司Mark Hanna一同共進午餐。下面是他們倆之間的對話:
麥康納:我們啥都不創造,我們啥都不做。
小李子:嗯。
麥康納:所以如果你有一個客戶在8塊錢買入股票,而這支股票現在漲到了16塊錢。這個時候這位客戶樂壞了,他就想把手中的股票賣了,然後回家開心一下。你不能讓他那麼做!
小李子:好。
麥康納:因為你讓他那麼做的話,他就真的賺錢了!
小李子:嗯。
麥康納:你應該怎麼做?你想出另外一個絕佳的股票點子,然後你讓你的客戶把他賺到的錢投到你的新點子里。他一定會聽你的,每次都會!
小李子:嗯。。。
麥康納:因為那個傻瓜已經炒股上癮了。你每次就忽悠他買新股票,給他新點子,不停的重復。那個傻瓜還傻乎乎的以為自己賺錢了,其實只是紙面上的假賺錢而已。而你和我,我們券商呢?
麥康納:我們券商賺的可是真金白銀!
小李子:哇,這太奇妙了!我感到好興奮!
這段對話的經典之處,就在於凡是對這個行業比較了解的朋友,都覺得他們演的真是太神了,令人拍案叫絕。
2、
在我們普通人眼裡,他們活得很荒淫無度,整個公司氛圍都是集體叫小姐群P、廁所里的男女起伏聲、在公司透明電梯里,光天化日叫女同事口……
在有錢人眼裡,他們活得很簡朴啊,很正派啊,小李子那麼帥也僅僅離婚娶了一個美女模特。
電影里人家賺錢的方法很簡單,就是賺投資人的傭金,賺有錢人的錢,賺那些想賺錢的人的錢,
比如炒幾只垃圾股,炒作一個新概念,把它吹到天上去,忽悠投資人花錢買了一堆垃圾,那這筆錢遲早是要虧光的,因為風遲早要停,豬遲早要落地,
不僅僅是股票,鬱金香,郵票,蘭花,藏獒,比特幣,共享單車,甚至某傳銷保健品......換湯不換葯,擊鼓傳花就換了朵花,
但是在投資人的錢被虧光以前,你要先吃下大把的傭金,記住投資人買的那些垃圾無論漲跌,你都不能輕易讓投資人離場走人,要把他們留在場子里敲骨吸髓,他們的富貴都是紙面富貴,幾串數字而已,而你吃到的傭金才是真金白銀,
這種玩法,是絕對合理合法的,
故事的原型,人家主角連名字都不改,公司名也不改,最後只坐了不到兩年牢就出獄了,靠著這部片子,出書寫回憶錄,接著忽悠,下半生吃穿不愁,
韭菜們想像有錢人的生活只能是「皇帝鋤地用金鋤頭」式想像,韭菜罵他們荒淫無度,他們也覺得韭菜不可理喻,
就像片子里反諷一樣,正直的FBI探員破了這個大案,然後呢?還是擠著破破爛爛的地鐵上下班,面對一堆麻木的群眾,沒有鮮花沒有掌聲,說不定回家還要被老婆指著鼻子罵工資低,說不定還被自己的孩子看不起,
你想當一個正直的英雄,那你就要接受正直的一切。
而當你每個月能賺100萬美元的時候,人類的法律,道德, 情感 早已經不再適合你了,你早已超越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束縛,處於「信馬由韁」的修仙狀態,
對不起,有錢真的是可以為所欲為的。
——
——————————————
最後分享幾句影片台詞:
1、
要表現得像是一個現成的高富帥一樣,
這樣你就會肯定變成真的高富帥。
要表現得你有無敵的信心,
這樣人們自然會對你有信心。
要表現得你有無與倫比的經驗,
這樣人們才會聽信你的意見。
要表現得像是已經取得巨大成功的人,
這樣你最終會和我一樣取得成功。
2、
不要管過去發生了什麼,你不是你的過去,你是你從過去所汲取的資源與能力。而這,才是所有改變的根基。
3、
我來告訴你們一件事情:這世上 ,做窮人不光彩
我富過、也窮過,但我每一次都會選擇做富人,
因為至少有錢的時候 我就算面臨困難,
我也是坐在豪車後座 穿著2000美金的西裝 戴著14000美金的金錶。
如果有人覺得我膚淺,或者崇尚物質!
那就去他媽的麥當勞找工作吧,因為那才是你歸屬的地方。
但在你離開這間滿是贏家的房間之前,我要你好好看看你身邊的人。
因為在一個不遠的未來,當你開著破破爛爛的普桑 ,停在紅燈路口,
而那個人將開著全新的保時捷,停在你的旁邊 ,身邊坐著「胸懷四海」的漂亮老婆,
而坐在你旁邊的是誰 ? 三天沒洗頭穿著無袖衫的惡心「老母牛」 ,
車上還裝滿了從他媽減價超市買來的菜,
這就是坐在你車里的面目枯黃的老婆。
最近人振奮的電影我覺得首先是《戰狼二》,《戰狼2》很多人都看過,最終以六十多億的票房結束,口碑也很好,特別熱血,撤僑的時候真的讓我見證了中國速度!
《戰狼二》中吳京不止是導演還是主演,演繹了一個熱血士兵,特別是剛開始在國外發生戰爭,中國國民跑到大使館,身在國外遇到困難也只有中國人是最能靠得住的,大使館是我們永遠的避風港!
中國士兵來接中國人回家時,船行駛在海面,剛拍的那個場景很壯觀,突然覺得身為一名中國人我很自豪,很驕傲!當時真的是熱血沸騰,很令振奮的是吳京的那句話: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還有《戰狼二》中國護照上那句話:無論多遠,你記得你身後有個強大的祖國!莫名被感動,可能是因為看到了祖國正在慢慢變強大,也可能是因為看到中國速度,總之,我為我是中國人而自豪!
還有《紅海行動》,紅海行動也算是一部比較優秀的電影,雖然戰爭場面有點血腥,沒有小鮮肉,沒有驚天地泣鬼神的愛情故事,但是卻讓我們真真實實的看到了戰爭的殘酷, 在炮火下,生命顯得很微不足道,到處是血淋淋的場面。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在我們這個和平安穩的年代,你永遠不知道你的背後有多少人默默守護著我們的安全,他們這群最可愛的人用生命,用盡全力守衛著國家的安全,捍衛著國家的權利!《 紅海行動》中雖然場面比較殘忍,但是卻很真實,把中國軍人血氣方剛、不畏困難、臨危不亂的一面給展現了出來,或許這也只是中國真正軍人危險的一小部分。他們寧願為了任務舍棄自己的生命,每一次行動都作了赴死的准備。向他們致敬!
我覺得是當幸福來敲門這部電影,這是一部貼近現實生活的電影,給人一種平易近人的感覺,很容易與觀眾產生共鳴。打工者必看的一部電影,當生活壓得你喘不過氣時,別忘記給自己一點掌聲。這部電影根據當今美國黑人投資專家ChrisGardner真人真事改編的,雖然故事稍顯老套,但是很貼近人心。
影片男主角克里斯·加德納是一名美國 社會 底層的銷售人員,他和妻子花了所有積蓄代理了一種醫用測量儀。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種測量儀比普通測量儀要貴一倍,很難賣出去。漸漸的男主生活陷入了困境,交不起罰單,交不起稅,交不起房租。妻子也離他而去
生活的痛苦並沒有打倒他,偶然的機會,男主進入一個大型證券公司實習,但要求很嚴格,二十多人最後才錄取一個人。男主很勤奮的去聯系客戶,客服困難挖客戶,帶著兒子住地鐵站。
最終,天道酬勤,男主順利進入通過測試,進入證券公司,成為一名證券經理人,成功逆襲到白領階層。
本片整體分為幾個部分,展現出男主克里斯·加德納人生的幾個階段。但每個階段幾乎都壓力重重,整體感情基調也很壓抑,受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依然屹立不倒,樂觀面對生活,這就是本片帶來的主流價值觀——逆境之中,樂觀面對,發奮逆襲。
神奇女俠:這部電影讓我覺得特別感動的點,就是覺得裡面角色都是互相成就的,每個人都是英雄。遠離塵囂的成長讓黛安娜保持了對和平的純然追求,也慶幸她的能力足夠讓她撐得起這種堅持。她的橫沖直撞和挺身而出,這些行為激勵人心的力量就在於,讓人忘記了因為現實而被迫得失的無奈,在狹隘的選擇中撐開一條裂縫,讓眾人知道,純粹的正義依然存在。但是神奇女俠也不是無所不能,她需要成長,尤其是面對復雜的人性,不能單靠非黑即白的判斷。史蒂夫絕對是黃金配角。即使剛開始他想用熟諳世道的各種經驗來保護黛安娜,但最終也是靠自己的行動來支持她內心的堅持。正是史蒂夫和其他小隊隊員,讓她在見識了人性的復雜和殘忍之後,仍然看見了人類的愛與善良,明白了人類的多面性,從而堅定了對內心正義的堅持。最大的溫柔真的不是語重心長地告訴你,這個世界的人類以及所謂正義該是什麼模樣,而是鼓勵你去堅持自己所相信的。愛是最好的老師,最強大的力量。
我感覺最振奮人心的一部影片是《戰狼2》,當年的票房也能充分說明這點吧,還創造了國產電影票房的一個記錄。
不管是開頭的那場水下搏擊,還是大規模的交戰場面,單兵對抗的動作設計、人物塑造和情緒鋪排都做的特別到位,另外,影片的節奏很好,總會在緊張刺激的動作戲之後,穿插一些輕松緩慢的鏡頭,讓大家不會一直處於緊綳狀態,比如冷鋒一行人從醫院出來擺脫了雇傭兵大熊和雅典娜的追擊之後,有一段男女主角沖突的戲,還加入了緩慢進食的獅子,讓人大開眼界,陶醉在非洲的自然風光中。當華資廠眾人決定要一起走以後,晚上大家開篝火晚會,上一秒還在開心跳舞,下一秒就槍林彈雨,張弛有度,讓觀者被深深被吸引。
特別是你看完這部電影,不會只想著去議論劇情或者精彩的打鬥場景,你只會覺得身為中國人的驕傲、自豪,感到祖國的強大。你會感到身為一個中國人和擁有一個強大的祖國是多麼的振奮人心!
說到振奮人心的影片,我推薦《當幸福來敲門》我是真的非常喜歡這部電影。之前有個問答,說一生只能推薦一部電影,你會推薦什麼,我的回答就是《當幸福來敲門》。這部電影我看了有五遍至少,每一次觀看都會給我帶來不小的震撼,每當我迷茫或者不開心的時候,我都能想到電影中的情節。
當生活在美國舊金山的黑人推銷員,努力來工作養家的時候,突如其來的失業讓這個本就在風雨飄搖的家庭更陷入了困境,一下子擊垮了妻子對生活的信心,崩潰到極點的妻子憤而出走,並把兒子也一起帶走了。但是因為其他的原因,又把兒子送了回來,這個推銷員的困境就更難走出了,失業、撫養幼子、流落街頭,身無分文的情況下還一度住進了公共衛生間,為了不讓兒子心裡有陰影,還要編造躲避恐龍的故事來給兒子聽,讓兒子對於睡衛生間不產生抵抗的情緒,在一個父親用充滿力量的手臂抱緊兒子的時候,是無奈,是愧疚,還有對生活不服輸的希望。每次在快要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兒子的安慰和笑容總是能夠打動他。最難能可貴的是這位父親並沒有因為事業的失敗而把情緒傳給兒子,反而是在自己承受巨大的壓力的時候,仍然在呵護著兒子的幼小心靈。在生活漸漸的有一點起色的時候,他不但要工作、照顧兒子,還擠出珍貴的一點時間來充實自己,學習更多的知識。
終於,他在不斷的努力中,迎來了曙光,他在歷經艱辛後,獲得了正式的工作,有了較高的收入,他穿梭在大街上,難以抑制的淚水終於滾落下來,這是幸福的淚水,他放任它流出,當他想要伸出雙臂高聲呼喊慶祝時,理智讓他放了下來,後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要繼續的努力!
如果你有夢想的話,就要去捍衛它。那些一事無成的人想告訴你你也成不了大器。如果你有理想的話,就要去努力實現。就這樣。
我認為是《血戰鋼鋸嶺》
梅爾·吉布森(Mel Columcille Gerard Gibson),一直以為他只是個演技高超的演員,從《瘋狂的麥克斯》和《勇敢的心》便可見一斑。有過一些了解之後,才發現他還是一個天才的導演,經典影片《勇敢的心》就是他自編自導自演的。而如今,他又拍出了一部終將成為經典的影片——《血戰鋼鋸嶺》,而這兩部電影都是根據真實人物事件改編的。
《血戰鋼鋸嶺》是一部戰爭片,核心卻是關於拯救,這使我想起了好萊塢另一部戰爭大片——《拯救大兵瑞恩》。所不同的是,這部電影是一個人拯救了一群人,而《拯救大兵瑞恩》是一群人拯救了一個人,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而上面那張電影海報上也寫著:「這是自《拯救大兵瑞恩》以來最好的戰爭片!(The best war film since Saving Private Pyan. )」
電影主角戴斯蒙德·道斯由於兒時的一次打架,差點把自己的哥哥打死。當看到天主十誡關於不可殺人的戒條後,從此便下定決心不去傷害任何人,那麼矛盾便由此而生了。
當時二次世界大戰正打的如火如荼,年輕人上陣殺敵,保家衛國已經不是一種政治需求,而是許多當時 社會 青年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重要平台。當時歐美國家確實出現過由於體檢不合格未能入伍的人自殺的事件,而當時黑人由於種族歧視是不允許上戰場的。白人認為上陣殺敵是一種榮譽,而黑人是不配享有如此榮譽的,那麼兵源主要就是靠白色人種來補充。
普魯士軍事家卡爾·馮·克勞塞維茨在其著作《戰爭論》里說:「戰爭是政治的延續。」
這句話本人是極其認同的,當某些利益訴求無法通過政治這種相對溫和的手段來獲取時,戰爭便是直接而有效的方法。那麼戰爭的最大獲益者是誰呢?
平心而論,很難說是廣大的平民百姓,而恰恰是戰爭殺伐了成千上萬的平民百姓。獲益者永遠似乎是統治階層,而所謂的戰爭利益帶來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過是水漲船高的溢價罷了。
扯的有點遠,回到電影本身。一個拒絕拿起槍去殺人的人卻要上到煉獄般的戰場上去,只為當一個救人命的醫務兵。這對把上陣殺敵當做是天經地義的事來做的人是不可思議的,人們滿心的懷疑,這小子是不是在作秀?還是在掩蓋自己懦弱卻又渴望獲得榮譽的無恥之心?我想每個看過影片的人都有過此種疑問,然而事實卻又一次的出乎人們的意料之外。
當看到主角戴斯蒙德·道斯在一場鏖戰過後,獨自一人冒著炮火和敵人的搜殺在鋼鋸嶺上搶救傷員時,我確實被震撼到了。這是個有信仰的人在獨自做他認為對的事,也是很多有道德感的人認為對卻沒有去做的事——拯救生命!
當戴斯蒙德·道斯在筋疲力竭的時候還念叨著:
「再救一個!(Save one more!)」
他黢黑的臉上卻寫滿了人性中的光輝。這不是在作秀,而是在向他所信仰的上帝禱告。
生命,是出鏡率很高的一個詞彙。是和人生、愛情、幸福、希望、信仰、自由、夢想……這些詞彙一樣的「雞肋詞彙」,「思之有味,棄不可惜」。想不明白吧,卻又離不開。而本人認為在這所有當中,生命是最重要的。不為其他,因為生命是其他所有這些東西的載體。所有這些都是在生命存在的基礎上才有意義的,不然就是空中閣樓,無從談起。
所以有一首詩歌: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
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這么說是危險的,自由固然可貴,但他貴不過生命,生命至上才是人類應有的認知。輕視生命才會有「十年浩劫」的死傷無數,輕視生命才導致了戰場上的累累白骨,「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感慨並非無端發出的。
影片中對殘酷的戰爭場景做了大量直觀而又逼真的描寫。看的戰爭片多了,我時常在想,如果當時我就在現場該是如何的膽戰心驚與絕望。前面有敵人的槍子兒,後面有自己人的槍子兒,好不過還有自己的槍子兒,實在不行是不是直接給自己來個痛快?
好的戰爭片都是反戰的。這一點從很多好的影視劇里能看出來,無論是封神之作《拯救大兵瑞恩》,還是《全金屬外殼》、《鍋蓋頭》、《黑鷹墜落》,美劇《兄弟連》、《太平洋戰爭》,以及本片,都其實能看到影片在向人們問一個問題:為什麼要打仗?為什麼要彼此殺伐?為什麼和平那麼的來之不易卻又那麼的易於失去?僅僅是人性是黑暗的就可以解釋嗎?
好的影視作品能讓人產生有意義的思考,尤其還是基於真實的人物事件,確有其事在感情上也比空穴來風更讓人安心。相比於我們的國產抗日神劇,真的是不由得吐槽幾句了。同樣是抗日,為什麼我們就抗的如此不堪入目,如此相形見絀?我們的抗戰劇看著不像是反思戰爭,銘記 歷史 ,而更像是在歪曲和意淫以及宣揚種族仇恨。
暴力美學聽說過么?
強推一部電影
《瘋狂的麥克斯4:狂暴之路》 豆瓣8.6
阿湯哥、查理茲·塞隆 主演
行雲流水的炸裂感!
關於廢土朋克飆車爽片《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你所不知的6個幕後故事。
1.「鷹眼」傑瑞米雷納和「小丑」希斯萊傑都差點成為麥克斯。
2.飾演麥克斯的湯老濕為了保持表演狀態,即便在片場不拍戲也將自己視為麥克斯,經常胡言亂語,言情冷漠,這讓本片真正的主角——賽隆女王非常難堪。
3.90%的動作場面都是實拍,絕無CG添加劑。
4.米勒導演的老婆是本片的剪輯,面對長達400個小時的素材,她憑借出色的剪輯技法獲得奧斯卡最佳剪輯獎。
5.為了不碰高壓電,米勒導演請來了一位知名女權編劇監督本片的創作。
6.為什麼3年過去了,我們依舊看不到《瘋狂的麥克斯》續集,那是因為米勒導演把華納告了,華納曾答應如果成本控制在1.57億美元以下,米勒導演將會得到700萬美元的獎勵,華納並未兌現。
第一部影片:當幸福來敲門 這個影片主要教給人們的就是,不要太把自己的經歷看得太重。有很多人總會看著自己的經歷,並且禁錮在自己的經歷當中。而這部影片就是讓人忘記自己的經歷,並且努力地去做,最後讓生命爆發出更加強的力量,。 第二部影片:黑暗中的舞者 這部影片其實有點勵志,而且還很唯美。它主要是講述一個舞者在黑暗當中跳舞,在自己困難的時候還堅持跳舞。並且整個色調是帶有浪漫的成分,看下來會讓人覺得很有能量。整個影片是比較好看的,不會顯得沉悶。 第三部影片:鐵拳男人 其實這部影片是有著非常簡單的劇情,但是它有著很高超的敘述技巧,並且演員的演技非常精湛。它的剪切是非常出彩,在人性的洞悉上面,它表現得非常清晰,讓人在看的過程當中會去感嘆,這是一部很好的影片。 第四部影片:聽見天堂 這是一部講述了一群特殊孩子的故事,這些孩子都是盲人。這部影片是非常感動的,雖然它裡面沒有太多的一些新穎元素。但是這部劇,用了一個非常特別的手法進行表達,很多人在看這部劇的過程當中會感動落淚。並且很多人在看這部劇的時候,會感受到生活的珍貴。在看到一群盲人孩子,他們在很努力地生活,並且很努力地融入這個世界的時候。而且他們的生活有著非常多的不方便,很多的人看到之後,就會激起他們對現在珍惜的一種慾望。讓人們更加珍惜自己現在的生活。並且讓人們學會去理解不同人的生活,學會去尊重不同的人。第五部影片:洛奇 這部影片當中的主角是一個小人物,他沒有太多的成就,生活非常貧窮而且孤獨,人們對待他也非常冷漠,但是他卻一直去堅持自己的事業。最後,他通過自己艱辛的努力,終於取得了事業上的成就。這個故事讓人明白,就算所有人都放棄自己的時候,至少我們還擁有著自己,表現了一種非常好的正能量。
難道不是《流浪地球》嗎?
和好萊塢大片不一樣,《流浪地球》表現了更多中國文化的特質。代表中國的自己的科幻!
一、雖然有英雄主義,但劇情更多的是集體主義。和西方文化動則就跳船逃生不一樣,中國文化從古代開始就是大禹治水,後羿射日,大家一起活著,一起希望。給地球裝上發動機,大家一起逃離太陽系。為了重啟轉向發動機,也是大夥齊努力。
二、中國文化的謙虛。片中中國人是很牛的,但是表現的很謙虛,包括飛行器是國際合作的,地球發動機也是各國都安裝的,地球是全世界一起拯救的。
三、後期製作可圈可點。曾經有個同事不滿中國影視的現狀,一句話形容,好萊塢拍未來,中國拍穿越。所以美國片看的是未來和希望,國產片很多是 歷史 和過去。當然了,雖然我們曾經技不如人拍不了科幻片,美國想拍穿越劇首先得有 歷史 才行。《流浪地球》的畫面相當好,不輸好萊塢大片。
整個電影的劇情也不錯,沒有尿點,但是淚點很多,我的感情比較脆弱,片中多次流淚。令人吃驚的是,我一向比較堅強的家人和孩子也是淚水不斷。
總之,《流浪地球》作為國產第一部科幻巨作的上映,不敢說後無來者,但可以說是前無古人,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時代之門,這或許是中國電影市場超越北美市場,中國電影走向全世界的標志性事件。
我們自己的科幻電影也可以製作的很好了,不振奮人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