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哪吒鬧海影片評價
1983年,王樹忱的電影作品《天書奇譚》呈現出與《哪吒鬧海》截然不同的風格。《哪吒鬧海》以其悲壯色彩和古典唯美的造型美術著稱,畫面中充滿了瑰麗浪漫的幻想元素,而《天書奇譚》則更偏向草根,融入了豐富的民間文化元素,如年畫、京劇、紹興泥娃娃等,展現了王樹忱漫畫般的天馬行空與現代意義。嚴定憲在《哪吒鬧海》中的動作設計獨具匠心,而《天書奇譚》則更傾向於誇張和幽默,如老和尚與小和尚的「功夫喜劇」場面,體現了王樹忱的獨特風格。
盡管兩部作品都取材自《封神榜》,但王樹忱的改編賦予了《平妖傳》更豐富的人物性格和情感深度,使得原本的故事生動且具有感染力。相比之下,徐克的《蜀山》系列改編雖然不拘一格,但與王樹忱對古典神怪小說的改編相比,還是略遜一籌。王樹忱的幽默感貫穿早期作品,如《過猴山》,但他晚期的《山水情》則摒棄了幽默,以水墨技法展現了中國文化的精神內核和東方美學,這是一部將藝術性推向極致的電影,榮獲上海國際動畫電影獎大獎。遺憾的是,才華橫溢的王樹忱在創作巔峰時期,於60歲那年與世長辭,留下了豐富的動畫遺產。
(1)老電影娜吒鬧海擴展閱讀
取自於明代神魔小說《封神演義》中的神話故事。因其主角人物——哪吒的天真爛漫與不畏強權精神,備受人們喜愛。故事中因妖龍作祟,殘害百姓,引出哪吒大鬧龍宮水府。由於此篇故事膾炙人口,幾經改編造就了一批動畫影視作品。其中上海電影製片廠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創作的《哪吒鬧海》,至今被奉為經典。
❷ 《哪吒鬧海》中,哪吒的種種惡劣的行為為何卻被美化成了主角
《哪吒鬧海》這部電影當中哪吒的行為是比較惡劣的,但是卻能夠被美化成主角,這也是因為哪吒這個人物的性格是比較天真爛漫的,哪吒在海邊遊玩的時候正好碰到了龍王三太子,而龍王三太子不僅殘害兒童,而且也肆虐百姓,哪吒在看到了壞人之後,決定挺身而出,所以才會對龍王三太子出手。因為哪吒這個角色的性格是比較天真的,而且在看到壞人之後也選擇勇於斗爭,所以這樣的精神才會受到人們的喜愛。如果龍王三太子沒有傷害百姓,哪吒也不會選擇去和龍王三太子打鬥,也不會去抽筋。
哪吒是公認的小英雄,降妖除魔,無所畏懼,之所以哪吒這個主角的形象被美化了,也是因為很多觀眾對於這個人物形象也有著美好的願望,這部電影也是為了把百姓的淳樸善良表現出來,而且這部動畫的故事背景也交代的非常清楚,哪吒這個角色的出現就是為了拯救百姓。
❸ 怎麼評價79年動畫電影《哪吒鬧海》
真正的良心之作
❹ 如何評價 79 年動畫電影《哪吒鬧海
四條龍就是暗喻四人幫。
哪吒鬧海改編自封神演義,動畫電影與小說兩碼事,做了很大改編。原著是神魔小說,角色一開始都是魔性未脫,最後被高階神仙收伏才祛除魔性。一一看了封神演義的人,很難粉哪吒……但小說里的哪吒更真實,有脾氣,有傲氣,有缺點,如我們一般遠非完人。動畫電影的哪吒太完美,遠離真實。
做電影評析時,好好看看原著,再拿原著說事,會比較合適。導演有三位,其中一位王樹忱導演也是編劇,他自己反思改編有遺憾,為潑臟水把孩子也潑出去了。因為哪吒成了完美救世英雄,沒了缺點,少了孩子氣,少了人味。
原著小說有反抗父權,俄底浦斯情結。動畫片沒有。父子關系和諧。一一這也是立不住的。
哪吒依然是很棒的國產動畫電影傑作。絕對中國特色,從美術到人物關繫到故事。但遺憾也是有的,比大鬧天空略遜。畢竟,人倫有顧忌,無父無母的猴子可以無法無天。
老一代國產動畫是體制的產物,動畫製作者都是頂級的畫家,國家出錢全資製作,也不必擔心發行,做出來的都是藝術品。現在的動畫片都是商品,一幫子也不知道是否專業的人士匆忙完成,粗製濫造的多。
如果國產動畫僅僅模仿前作,不思進取,販賣中國元素,其結局不會好過中國電影。君不見,國師張的英雄老外買單,接著來的十面埋伏黃金甲別人就懶理了。
一一一一一一
以上基於看過的資料。感興趣的可查閱:
1.《哪吒鬧海》的劇本改編和銀幕體現 作者王樹忱 (電影)雜志 2015年04期
2.《我與孫悟空》 作者萬籟鳴
3.《我的自述》作者萬古蟾
4. 《動畫大師王樹忱評傳》 作者周海燕 《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5.《封神演義》 作者許仲琳
❺ 四個版本的哪吒都是童年回憶,你最喜歡哪個版本
如果說中國也有超級英雄,那麼哪吒一定是佔有一席之地。有人說,哪吒是唯一能與大聖相提並論的神話故事人物,足見哪吒在大家心中的地位。今天就盤一盤這個關於哪吒的電影,看一看哪一部更合你的心意?
至於我的話,還是最喜歡《哪吒鬧海》,裡面的深刻精神的寄託,真的太令人感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