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最新微影 » 懷舊牧馬人老電影
擴展閱讀
最新韓國黃暴電影 2025-02-24 18:56:24
復仇印度電影豆瓣 2025-02-24 18:51:56
懸疑類電影豆瓣高分 2025-02-24 18:46:59

懷舊牧馬人老電影

發布時間: 2025-02-08 13:05:48

『壹』 豆瓣8.9分《牧馬人》:那時候的愛情誠摯又溫情

比我年齡還大的一部電影《牧馬人》,最近在抖音上瘋狂刷屏:80年代的熒幕愛情,沒有親親、抱抱、舉高高,愛情卻齁甜。

木心說:「從前的日色變得很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用來評價這部豆瓣8.9分的電影再恰當不過了。

片中的男主角許靈均因為「右派」的標簽,被下放敕勒川牧場當牧馬人,期間得到了當地牧民的關心照顧,女主角李秀芝是一位從四川逃難來的姑娘。在善良的老郭的撮合下,他們結成連理。文革結束之後,父親回國邀請兒子繼承產業,許靈均並沒有跟隨父親前往美國生活,而是為愛留下來,和妻子一起建設美好祖國。

01

「老許,你要老婆不要?

只要你開金口,我等會給你送來!」

「那你送來唄!」

我認為這是全電影最經典的一處台詞了。為此,老郭跑了30里路,用一張結婚證許可了許靈均和李秀芝光明正大的愛情。

秀芝來到許靈均家的那一天,許靈均的家是破爛不堪的,但是秀芝並沒有嫌棄。面對突然而來的秀芝,許靈均盡管不知所措,但是也主動遞上熱水,又讓她喝粥。

秀芝覺得是遇到一個好人了,後來許靈均在和她朝夕相處中感受到:「在我的生活中忽然闖進這樣一個善良的人,我好像等待了多年的一天,終於來到了,她對我是這么信任,和我沒有一點陌生的感覺,好像她也等待了我好多年。」

他們心意相通地走到了一起。

02

我想那時候的男女,結婚之前大部分是不了解彼此的,而許靈均和李秀芝的愛情是幸運的,他們的愛情誠摯而溫情。

秀芝說:「愛情會有的,麵包也會有的。」

婚後他們和諧相處,秀芝的勤勞能幹,為許靈均帶來了充實甜蜜的家庭生活。在那廣袤的草原上,他們通過自己的熱愛與努力,過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影片中,我印象比較深刻的還有一個片段:許靈均很久之後回家,秀芝拿出寫的日記讓他念叨,兩人邊聊天邊傻笑:「今天我從野地里刨了兩棵楊樹栽在家門口。。。。」他們享受這種久別重逢的溫馨交流。

如果說幸福是什麼模樣?

大概就是找到了一個願意與你分享的人。」

那個年代,物質財富遠遠比不上精神財富,最好的感情:就是有個聊得來的伴侶,他永遠不會嫌你話多,他願意陪你笑,陪你鬧。

感情,就是在這些小事的踏實相伴中逐漸升溫,擁有一份真情,是一件特別幸運的事。

03

這部電影於1982年上映,當時國家處在撥亂反正的大發展時期,40年後的今天又受到追捧,我被吸引的是那時候誠摯而溫情的愛情。

在燈紅酒綠、物慾橫流的今天,「沒有物質的愛情如同一盤散沙」,秀芝喜歡的是許靈均的人,現代人可能喜歡許靈均的身份。

這個時代的人,精神上的寄託太少了,更多是物質上的享受。很多人在愛情里缺少堅定的信仰,多了些猶豫的迷茫。正是如此,許靈均和李秀芝不夾雜物質的愛情才讓人嚮往。

最近我也在嘗試著看書來反思自己:我一直在路上奔跑,嘗試去追尋關於愛情、事業或者其他的,但是其實走了這么久,依舊是不知所措,是不是應該想想當初為什麼出發?

或許只有追尋心中最愛的那份美好,長途跋涉才會甘之如飴。

『貳』 老電影牧馬人劇情 主演是誰

1、劇情簡介:

1980年,旅居美國的華僑企業家許景由在女秘書宋蕉英的陪同下回國旅遊,並尋找失散多年的兒子許靈均。經過中國旅行社的幫助,許靈均從西北的敕勒川牧場趕到北京飯店,同父親許景由見面了。

當年,由於封建婚姻,許景由與妻子一直不和,後來丟下妻兒離家出走。在許景由走後的第四天,許靈均的母親就病故了。從此,他孤苦伶仃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30年過去了,許景由為沒盡父責,深感內疚,他決心把兒子帶回美國,繼承遺產。這時,許靈均想起了賢惠能乾的妻子秀芝和活潑可愛的兒子清清。他們一家人是那麼的親熱、和睦,他不忍能離開妻兒去國外。夜晚,許景由向兒子傾吐思念之情,許靈均也向父親傾訴自己的坎坷經歷:

1957年,許靈均被打成「右派」,來到西北牧場勞動。那時,他感到孤獨、絕望,曾想結束自己的生命。可是,他還是活下來了。是大自然純凈了他的思想,是勞動陶冶了他的感情,是質朴、善良的牧區人民溫暖了他的心。他一輩子也不會忘記在牧場的那些歲月。他解除勞教後,因無家可歸,被留在牧場放牧。老牧民董大爺給他釘上門簾子擋冷風;董大娘送來了熱騰騰的面條。十年動亂中,郭子等牧民想方設法保護他免遭橫禍。在他們之中,他找到了父親和母親,找到了溫暖和希望,找到了勇氣和力量。

「文革」中,從四川逃荒到敕勒川牧場的農村姑娘李秀芝舉目無親,無處安身。善良的郭子將她帶到許靈均的小破屋裡。秀芝不嫌許靈均是「右派」,許靈均感激秀芝對他的信任。在牧民們的贊助下,他倆結成了患難夫妻。婚後,秀芝把他破舊的小屋收拾得煥然一新,並養起了雞、鴨、鴿,成了「海陸空」司令。不久後,他們有了兒子清清,這個幸福的家庭又增添了新的歡樂。粉碎「四人幫」後,許靈均錯劃的「右派」得到改正,他重新走上講台,把知識奉獻給牧場的後代。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首民歌在祁連山麓回響,也在身處北京飯店的許靈均的心中回響。他又想起離別的前夜,妻子的無限信賴和深刻理解,使他激動萬分。他不能離開祖國,這里有他的親情、他的愛、他的根。

許景由不再勉強兒子跟他走了,他囑托兒子在大陸為他買塊墓地,死後他想葬在祖國。送走了父親,許靈均又踏上了他用汗水浸過的土地,又回到患難與共的親友中間,回到了相濡以沫的妻子身邊。

2、《牧馬人》是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謝晉執導的劇情片,由朱時茂、叢珊領銜主演,於1982年上映。該片改編自張賢亮的小說《靈與肉》。

『叄』 牧馬人電影講的是什麼故事

牧馬人電影講的是前夕赴美資本家許景由回國尋找30多年前留在中國的兒子許靈均的故事。
《牧馬人》是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謝晉執導的劇情片,由朱時茂、叢珊領銜主演,於1982年上映。
該片改編自張賢亮的小說《靈與肉》,講述了許靈均被打成「」,來到西北牧場勞動,得到當地牧民的關懷照料,並與農村姑娘李秀芝結成連理,結束後,他放棄了到美國生活的機會,決定留下來祖國。
《牧馬人》劇情簡介:
1980年,旅居美國的華僑企業家許景由在女秘書宋蕉英的陪同下回國旅遊,並尋找失散多年的兒子許靈均。經過中國旅行社的幫助,許靈均從西北的敕勒川牧場趕到北京飯店,同父親許景由見面了。
當年,由於封建婚姻,許景由與妻子一直不和,後來丟下妻兒離家出走。在許景由走後的第四天,許靈均的母親就病故了。從此,他孤苦伶仃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30年過去了,許景由為沒盡父責,深感內疚,他決心把兒子帶回美國,繼承遺產。這時,許靈均想起了賢惠能乾的妻子秀芝和活潑可愛的兒子清清。他們一家人是那麼的親熱、和睦,他不忍能離開妻兒去國外。夜晚,許景由向兒子傾吐思念之情,許靈均也向父親傾訴自己的坎坷經歷:
1957年,許靈均被打成「」,來到西北牧場勞動。那時,他感到孤獨、絕望,曾想結束自己的生命。可是,他還是活下來了。是大自然純凈了他的思想,是勞動陶冶了他的感情,是質朴、善良的牧區溫暖了他的心。他一輩子也不會忘記在牧場的那些歲月。他解除勞教後,因無家可歸,被留在牧場放牧。老牧民董大爺給他釘上門簾子擋冷風;董大娘送來了熱騰騰的面條。十年動亂中,郭
「」中,從四川逃荒到敕勒川牧場的農村姑娘李秀芝舉目無親,無處安身。善良的郭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首民歌在祁連山麓回響,也在身處北京飯店的許靈均的心中回響。他又想起離別的前夜,妻子的無限信賴和深刻理解,使他激動萬分。他不能離開祖國,這里有他的親情、他的愛、他的根。
許景由不再勉強兒子跟他走了,他囑托兒子在為他買塊墓地,死後他想葬在祖國。送走了父親,許靈均又踏上了他用汗水浸過的土地,又回到患難與共的親友中間,回到了相濡以沫的妻子身邊。

『肆』 《牧馬人》:一部1982的老電影,一部反映上世紀6070年代的慷慨之作,一部跨越四十年的經典

《牧馬人》是一部於1982年上映的電影,改編自張賢亮的小說《靈與肉》。影片深刻描繪了文化大革命到改革開放這一時期的中國發展,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影片通過主人公許靈均和農村姑娘李秀芝的愛情故事,展現了新中國的建設與變革。《牧馬人》不僅具有立體的人物形象,還通過自然的敘事視角,讓觀眾感受到國家與個人命運的緊密相連。影片中,許靈均面對生活中的挑戰與機遇,選擇留在祖國建設,李秀芝的堅強與純真,為電影增添了一抹溫暖的色彩。此外,影片中對國家與個人命運的描繪,以及對改革開放積極狀態的展現,都是其獨特之處。

《牧馬人》以獨特的視角講述了一個時代的故事,塑造了鮮明的人物形象,展現了中國從動盪走向繁榮的歷程。影片中的愛情故事溫馨動人,充滿了時代特色,讓人感受到強烈的生命力與希望。在人物塑造方面,許靈均與李秀芝的角色,不僅展現了一段跨越時代的愛情,更是通過他們的生活變遷,反映了時代的變遷與個人命運的交織。電影的敘事方式自然流暢,使得觀眾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背景,感受到時代的脈動。

《牧馬人》中的台詞,如許靈均對李秀芝的深情告白,以及他對國家與生活的感慨,都充滿了哲理與情感。這些台詞不僅展示了人物內心世界,也反映了電影對生活、愛情與國家的深刻洞察。影片中,李秀芝對許靈均的深情表述,展現了女性對愛情的堅定與無私,這種純粹的情感在影片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牧馬人》是一部溫暖、具有時代特點的國產老電影,通過對歷史變遷的細膩描繪,以及對人性的深刻洞察,展現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這部電影不僅在當時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至今仍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與觀賞性。通過《牧馬人》,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那個時代的背景,感受人物的情感與命運,同時也能從中汲取到積極的力量,對生活與未來保持樂觀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