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天津市南開外國語高級中學的簡介
學校建設:
學校坐落在天津市南開區舊津保路2號,毗鄰交通便捷的芥園西道和津河,佔地面積25畝,教學樓建築面積近一萬平方米,東西兩座教學樓。校舍獨立,校園優美,布局合理。學校有設備齊全的化學實驗室,物理實驗室,生物實驗室,電子閱覽室,音樂教室,舞蹈教室,計算機教室、心理咨詢室、勞技教室、健身房、多功能教室等。新建了廣播電視閉路系統、多媒體遠程教學網路教室和計算機校園網路系統。西影高中創始人是前任校長範文明,第二任校長是郝俊玲,她任職期間改為現名。現任校長李春梅,教學副校長商岷,德育副校長張靜蓉,德育主任任振生,教務主任胡美華。2011年,南開外國語高級中學改為國辦校,招收國家計劃生,每生每學期340元。
辦學特色:
學生突出外語特色,聘請外教參與教學,並指導學生的學習和課餘生活;開設《禮儀修養》、《十字綉》、《籃球》、《足球》、《影視鑒賞》、《宗教與民俗》、《心理健康》、《課本劇與微電影》等校本課程和興趣小組,注重興趣的培養。
南開外國語高級中學,2005年獲高考進步突出獎。學校在歷年高考中有多名學生考入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天津大學、天津財經大學、天津師范大學、天津理工大學、天津工業大學、天津音樂學院等高等院校。更為突出的是,2006年高考中崔博韜同學榮獲南開區文科高考狀元。
學校堅持走科研興校之路,積極承擔國家級、市級、區級科研課題研究,探索主體參與,主動探究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提升,為高等院校輸送了大批優秀學生。學校連續幾年被評為中學教育教學優秀校、中學教學管理優秀校、國家基礎教育「外語教學」實驗中心校,並在2013年獲得南開區高考進步突出校和教學成果優秀校的稱號。
校訓、校風,學風、教風:
校訓「明道,進德,篤志、報國」,
校風「精韌不怠,日進有功」,
學風「求真求實,自強不息」,
教風「以德立教,以才立身」,
教師的座右銘「敬業、愛生、博學、奉獻」。
『貳』 教師用微課教學促進教師哪些方面的發展
一、微課的定義
(一)微課的定義及誕生
「微課」又被人們稱為「微課」,通常譯為「Micro courses」,「Micro-lesson」,「Mini-lesson」,「mini courses」,「small lecture」等等。近年來,隨著翻轉課堂、可汗學院等新概念的普及,微課作為顛倒的課堂的課前預習環節的重要載體,受到教師和學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視,微課在全國各地迅速成為教育界關注的熱點。
大家知道在傳統授課時一節課的精華總是圍繞某個知識點或者某個教學點展開,精彩的、高潮的環節都是短暫的,瞬間的。學生視覺駐留時間普遍只有5-8分鍾,若時間太長,注意力得不到緩解,很難達到較理想的教學效果。如果換一種思維方式,只將教學重點、難點、考點、疑點等精彩片段錄制下來提供給學生,而且5-8分鍾,50M左右大小的簡短視頻,也方便學生隨時隨地通過網路下載或點播。能重復使用,利用率高,較好的滿足師生的個性化教學和個性化學習需求。本文研究的重點是,微課在教師專業化發展中發揮怎樣的促進作用。
對於微課的誕生,內蒙古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東勝區教研中心副主任李玉平老師,結合他個人的經歷進行了深入的闡述。2001年,李玉平老師所在的區成為國家級課程改革實驗區,當時遇到了很多細節性的難題。例如「課堂開放了,紀律不好管理」「總感覺教學時間不夠」「合作中總產生矛盾」等等問題。從那時起,李玉平老師開始「關注小現象、開發小策略、積累小故事」的研究,這也簡稱「三小研究」。
「三小研究」與教師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十分的貼近,但後來發現其效果並不好。經過詳盡的調查研究發現,其本質問題出在校本教研上。首先,主要原因是學校研究的內容以「教學設計」為主,而「三小研究」並不在其研究體系之中;其次,研究話語體系比較上位,不習慣「三小研究」。於是,李玉平老師又開始嘗試教研方式的變革。例如「行為研究」「風險研究」「快樂研究」「主題研究」等等。在此過程中,「三小研究」加上教研方式的變化使學校的研究有了進展。不過後來,隨著服務對象的增加,我們越來越感覺力不從心,根本顧不了這么多人。這種情況下,兩個新話題出現了——成果的簡單化處理和成果的多樣性傳播。這里的「簡單」,不僅意味著「用時少」,更意味著將復雜內容簡單化、將簡單內容趣味化;這里的「傳播」,不僅意味著方便學習,更意味著減少信息衰減。
微課程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它的出現標志著一種新的研究方式的形成:「微問題、微研究、微課程」,簡稱「三微研究」。從「三小研究」到「三微研究」不僅僅是研究視角的變化,更是一種成長方式的重建。
(二)微課的概念與發展
「微課」是按照新課標及教學實踐的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的教學載體,充分顯現出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展開的教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機組合。近些年,微課被大多數中小學廣泛使用,從而形成了一些質量較高的精品課件。從教學方式的角度來說,微課主要分為:講授類、啟發類、問答類、演示類、練習類、自主學習類、探究學習類、合作學習類等等。從教學進度來看,可分為:當前復習類、新課程導入類、新知識理解類、總結擴展類等等。
二、淺談微課在教學中的發展
(一)微課在教學中的重要性
微課是按照新課程標准及教學實踐的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者某個教學環節所展開的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機組合[1]。
在當今社會中,隨著網路的普及,「微」這個詞被廣泛運用。例如:「微電影」、「微信」、「微博」等等。「微」所強調的是精緻、短小。通常一片微博不超過200字,一部微電影不會超過半個小時,這短短的幾百個字和幾分鍾充分突出了文章和電影的中心。現如今,微時代的到來,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現將微課納入到教育領域中,不僅突破了傳統教學中學生學到的都是「死知識」的教學模式,還有利於課堂教學的應用,將微課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創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另外,微課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造性思維,促進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微課對教師的促進作用
微課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便利的條件,除了有助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微課程也是一種提供教師學習的「課程」,解釋可以藉助微課這個教學工具,發揮獨特的教學方式。當前,微課程的提供者是一線教師本身,這里沒有多少高深的理論,每個學習的主人都可以通過簡單的培訓而轉變為微課程的開發者,讓自己的作品為同行提供借鑒和啟發。在這里,每個人既是學習者,也是開發者、創造者,從而組成一個學習共同體。從課堂教學的角度去探討,微課也是一種深受廣大中小學教師熱愛的教學模式。
不僅僅是中小學一線教師運用微課堂來探索自己獨特的教學方式。目前,大多是師范類的高校的教育重點,在於培養具有專業化素養的教師,在此方面微課這種新型的教學工具進行研究,要求教師應具備兩方面的知識能力:一是系統的理論知識;二是熟練的教學能力[2]。
微課沒有固定的模式,通常教師針對一個典型的小問題進行展開,沒有強制的操作流程,教學過程是從教師的興趣出發,具有教師自身的教學風格,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力。通常,微課中的小問題是嵌入在教師教育教學實踐中的,並不強調研究結果的理論意義,在微課中只講求解決實踐問題的效果。通過小研究,教師既能改進教育教學工作,又能提高專業水平。微課主要是解決課堂教學中某個學科知識點。例如:教學的重點、難點等,或者反映課堂某個教學環節、教學主題的教與學的活動[3]。
本論文深入研究了微課對教師培訓的作用,主要體現為以下五點:
1) 微課可以記錄教師成長的軌跡,教師既可以通過觀看自己錄制的微課找到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也可以把微課上傳到互聯網上,教師或學生通過觀看微課指出教師在教學中的缺陷,不斷地提高自己教學業務水平,促進教師個人專業發展。
2) 微課形式新穎,製作簡單,在教師培訓中使用,既可實現培訓中教育教學資源的積累、共享和交流,又可提升教師的成就感和自信心,還可提高教師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能力。
3) 微課可以變教師被動接受培訓內容為主動創作培訓內容,讓教師直觀地了解教育思想與教學技能,便於教師借鑒和模仿。
4) 優秀教師教學思想和教學經驗,通過微課固化,便於傳播,便於交流,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促進教育公平。
5) 優秀教師的優秀微課,對年青教師來說,能起到骨幹、示範、引領的作用,激勵和指導年青教師朝更高、更好的方向發展。
(三)相關案例
下述案例充分體現了微課對教師專業發展和學生學習的促進作用:
深圳輔城坳小學的顏淑蘭老師,是一位微課程的學習和參與者。顏老師上學期新接手一個班,班上有一位很棘手的學生:不聽管教,不聽課、不做作業……顏老師用了很多心思在這位女生身上,終於改變了她。後來顏老師問她:「為什麼你以前不聽其他老師的話,現在卻願意聽我的話?」她回答:「因為老師不打電話給家長。」很多教師總以為學生有問題,就要聯系家長,很少或幾乎沒有從學生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學生對告狀式的電話是很抗拒的,因為電話一打,就可能給他帶來一頓打罵。
一位教育系統的家長說,她的小孩(優秀生)在一所學校讀書,一個學期都沒有老師跟她聯系,說說孩子在校情況。後來,她把孩子轉走了;另一位家長說,他很不滿意自己孩子(中等生)所在的學校,因為老師從沒有和他溝通過孩子的情況;還有一位家長說,他一天接到幾個教師的電話,很怕,很煩。這些現象讓顏老師意識到打電話給家長是一門學問:要打電話給所有學生的家長,只是次數可有所不同;要把握「4W1H」,即打給誰,為什麼打,說什麼,怎麼打,什麼時候打。
於是一個微課程誕生了。
與傳統教科研的弊端相對應,微課程的特點主要有:快餐化,四五分鍾,一次學習;簡單化,語言簡潔,易於理解;實用化,提供策略,解決問題;多樣化,視角廣泛,種類豐富;聚焦化,一課一點,深層剖析;智能化,自動播放,自主學習;娛樂化,有畫有音,輕鬆快樂;普及化,人人能做,人人愛做。
微課程是教育教學思考與教育技術的結合體。參與之初,教師作為消費者,慢慢學著嘗試製作,一旦製作,便想著給人看。所以,如果想要製作出給人以啟迪的微課程,教師必須思考自己的教學得失;要使微課程真正發揮其作用,展現其魅力,就要挖掘現象背後的原因,尋找問題解決的關鍵;要使微課程震撼心靈,就必須研究教育教學規律,研究學生以及教師的身心發展規律。這樣做恰恰是對自己教學實踐經驗的一種總結、提煉和完善。
微課程,讓教師從習慣的細節中追問、思考、發現、變革,由學習者變為開發者和創造者,在簡單、有趣、好玩中享受成長。微課改變了傳統教學的框架,是學生在學習中學的開心、學的順心、學的有效,是教學在教學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三、微課程改變教師的成長方式
微課程不僅是一種工具,更是一種教師成長的新範式,通過製作微課程,教師們不斷深入反思,不斷歸納總結,在不知不覺中成長。今後教師的工作是要進一步豐富微課的數量,擴充其類型,最大程度地提高其利用效益,發揮其應用成果。就教師的教學與教研而言,可擴展的應用途徑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教師個人專業發展。微課作為教師提供真實而不加修飾的課堂教學和超媒體環境,為研究課堂教學、激發教師自主反思、實現教師專業化發展提供了有效的平台。
二是基於微課資源庫的校本教研。建立微課資源庫的目的在於將教研所需的資源集合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學習平台,教師可以自主選擇並使用這些學習平台。在國外,Armstrong等人提出了一種基於數字視頻的協作學習模型,專家與教師之間可以通過這些視頻進行經驗交流和知識建構,從而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
三是跨區域的互助式教研。為可作為數字信息化,通過媒體的有效傳送,為教育匱乏地區的教師提供諸多便捷。
微課的內容開發是一個較為復雜的系統工程,其建設模式一般有面向教師個人和面向學校和機構的[4]。
『叄』 校本課程自編電影課本名稱有哪些
1、《微電影鑒賞與製作》是針對學生的興趣、能力和實際水平自主研發的一門社會實踐類校本學修課程,也是一門具有開創意義的綜合性課程,整合了文學、藝術、技術、實踐等多方面學科課程資源,旨在構建有關微電影鑒賞、評價、製作和發行系列內容的完整課程體系。
2、《走進電影》校本課程是加強中小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時代需要,是落實立德樹人教育任務的有效途徑。研發該校本課程旨在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家國情懷,幫助學生感知世界、拓寬視野、體驗情感。
『肆』 教師用微課教學促進教師哪些方面的發展
一、微課的定義x0dx0a(一)微課的定義及誕生x0dx0a「微課」又被人們稱為「微課」,通常譯為「Micro courses」,「Micro-lesson」,「Mini-lesson」,「mini courses」,「small lecture」等等。近年來,隨著翻轉課堂、可汗學院等新概念的普及,微課作為顛倒的課堂的課前預習環節的重要載體,受到教師和學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視,微課在全國各地迅速成為教育界關注的熱點。x0dx0a大家知道在傳統授課時一節課的精華總是圍繞某個知識點或者某個教學點展開,精彩的、高潮的環節都是短暫的,瞬間的。學生視覺駐留時間普遍只有5-8分鍾,若時間太長,注意力得不到緩解,很難達到較理想的教學效果。如果換一種思維方式,只將教學重點、難點、考點、疑點等精彩片段錄制下來提供給學生,而且5-8分鍾,50M左右大小的簡短視頻,也方便學生隨時隨地通過網路下載或點播。能重復使用,利用率高,較好的滿足師生的個性化教學和個性化學習需求。本文研究的重點是,微課在教師專業化發展中發揮怎樣的促進作用。x0dx0a對於微課的誕生,內蒙古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東勝區教研中心副主任李玉平老師,結合他個人的經歷進行了深入的闡述。2001年,李玉平老師所在的區成為國家級課程改革實驗區,當時遇到了很多細節性的難題。例如「課堂開放了,紀律不好管理」「總感覺教學時間不夠」「合作中總產生矛盾」等等問題。從那時起,李玉平老師開始「關注小現象、開發小策略、積累小故事」的研究,這也簡稱「三小研究」。x0dx0a「三小研究」與教師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十分的貼近,但後來發現其效果並不好。經過詳盡的調查研究發現,其本質問題出在校本教研上。首先,主要原因是學校研究的內容以「教學設計」為主,而「三小研究」並不在其研究體系之中;其次,研究話語體系比較上位,不習慣「三小研究」。於是,李玉平老師又開始嘗試教研方式的變革。例如「行為研究」「風險研究」「快樂研究」「主題研究」等等。在此過程中,「三小研究」加上教研方式的變化使學校的研究有了進展。不過後來,隨著服務對象的增加,我們越來越感覺力不從心,根本顧不了這么多人。這種情況下,兩個新話題出現了——成果的簡單化處理和成果的多樣性傳播。這里的「簡單」,不僅意味著「用時少」,更意味著將復雜內容簡單化、將簡單內容趣味化;這里的「傳播」,不僅意味著方便學習,更意味著減少信息衰減。x0dx0a微課程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它的出現標志著一種新的研究方式的形成:「微問題、微研究、微課程」,簡稱「三微研究」。從「三小研究」到「三微研究」不僅僅是研究視角的變化,更是一種成長方式的重建。x0dx0a(二)微課的概念與發展x0dx0a「微課」是按照新課標及教學實踐的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的教學載體,充分顯現出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展開的教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機組合。近些年,微課被大多數中小學廣泛使用,從而形成了一些質量較高的精品課件。從教學方式的角度來說,微課主要分為:講授類、啟發類、問答類、演示類、練習類、自主學習類、探究學習類、合作學習類等等。從教學進度來看,可分為:當前復習類、新課程導入類、新知識理解類、總結擴展類等等。x0dx0a二、淺談微課在教學中的發展x0dx0a(一)微課在教學中的重要性x0dx0a微課是按照新課程標准及教學實踐的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者某個教學環節所展開的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機組合[1]。x0dx0a在當今社會中,隨著網路的普及,「微」這個詞被廣泛運用。例如:「微電影」、「微信」、「微博」等等。「微」所強調的是精緻、短小。通常一片微博不超過200字,一部微電影不會超過半個小時,這短短的幾百個字和幾分鍾充分突出了文章和電影的中心。現如今,微時代的到來,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現將微課納入到教育領域中,不僅突破了傳統教學中學生學到的都是「死知識」的教學模式,還有利於課堂教學的應用,將微課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創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另外,微課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造性思維,促進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x0dx0a(二)微課對教師的促進作用x0dx0a微課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便利的條件,除了有助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微課程也是一種提供教師學習的「課程」,解釋可以藉助微課這個教學工具,發揮獨特的教學方式。當前,微課程的提供者是一線教師本身,這里沒有多少高深的理論,每個學習的主人都可以通過簡單的培訓而轉變為微課程的開發者,讓自己的作品為同行提供借鑒和啟發。在這里,每個人既是學習者,也是開發者、創造者,從而組成一個學習共同體。從課堂教學的角度去探討,微課也是一種深受廣大中小學教師熱愛的教學模式。x0dx0a不僅僅是中小學一線教師運用微課堂來探索自己獨特的教學方式。目前,大多是師范類的高校的教育重點,在於培養具有專業化素養的教師,在此方面微課這種新型的教學工具進行研究,要求教師應具備兩方面的知識能力:一是系統的理論知識;二是熟練的教學能力[2]。x0dx0a微課沒有固定的模式,通常教師針對一個典型的小問題進行展開,沒有強制的操作流程,教學過程是從教師的興趣出發,具有教師自身的教學風格,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力。通常,微課中的小問題是嵌入在教師教育教學實踐中的,並不強調研究結果的理論意義,在微課中只講求解決實踐問題的效果。通過小研究,教師既能改進教育教學工作,又能提高專業水平。微課主要是解決課堂教學中某個學科知識點。例如:教學的重點、難點等,或者反映課堂某個教學環節、教學主題的教與學的活動[3]。x0dx0a本論文深入研究了微課對教師培訓的作用,主要體現為以下五點:x0dx0a1) 微課可以記錄教師成長的軌跡,教師既可以通過觀看自己錄制的微課找到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也可以把微課上傳到互聯網上,教師或學生通過觀看微課指出教師在教學中的缺陷,不斷地提高自己教學業務水平,促進教師個人專業發展。x0dx0a2) 微課形式新穎,製作簡單,在教師培訓中使用,既可實現培訓中教育教學資源的積累、共享和交流,又可提升教師的成就感和自信心,還可提高教師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能力。x0dx0a3) 微課可以變教師被動接受培訓內容為主動創作培訓內容,讓教師直觀地了解教育思想與教學技能,便於教師借鑒和模仿。x0dx0a4) 優秀教師教學思想和教學經驗,通過微課固化,便於傳播,便於交流,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促進教育公平。x0dx0a5) 優秀教師的優秀微課,對年青教師來說,能起到骨幹、示範、引領的作用,激勵和指導年青教師朝更高、更好的方向發展。x0dx0a(三)相關案例x0dx0a下述案例充分體現了微課對教師專業發展和學生學習的促進作用:x0dx0a深圳輔城坳小學的顏淑蘭老師,是一位微課程的學習和參與者。顏老師上學期新接手一個班,班上有一位很棘手的學生:不聽管教,不聽課、不做作業……顏老師用了很多心思在這位女生身上,終於改變了她。後來顏老師問她:「為什麼你以前不聽其他老師的話,現在卻願意聽我的話?」她回答:「因為老師不打電話給家長。」很多教師總以為學生有問題,就要聯系家長,很少或幾乎沒有從學生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學生對告狀式的電話是很抗拒的,因為電話一打,就可能給他帶來一頓打罵。x0dx0a一位教育系統的家長說,她的小孩(優秀生)在一所學校讀書,一個學期都沒有老師跟她聯系,說說孩子在校情況。後來,她把孩子轉走了;另一位家長說,他很不滿意自己孩子(中等生)所在的學校,因為老師從沒有和他溝通過孩子的情況;還有一位家長說,他一天接到幾個教師的電話,很怕,很煩。這些現象讓顏老師意識到打電話給家長是一門學問:要打電話給所有學生的家長,只是次數可有所不同;要把握「4W1H」,即打給誰,為什麼打,說什麼,怎麼打,什麼時候打。x0dx0a於是一個微課程誕生了。x0dx0a與傳統教科研的弊端相對應,微課程的特點主要有:快餐化,四五分鍾,一次學習;簡單化,語言簡潔,易於理解;實用化,提供策略,解決問題;多樣化,視角廣泛,種類豐富;聚焦化,一課一點,深層剖析;智能化,自動播放,自主學習;娛樂化,有畫有音,輕鬆快樂;普及化,人人能做,人人愛做。x0dx0a微課程是教育教學思考與教育技術的結合體。參與之初,教師作為消費者,慢慢學著嘗試製作,一旦製作,便想著給人看。所以,如果想要製作出給人以啟迪的微課程,教師必須思考自己的教學得失;要使微課程真正發揮其作用,展現其魅力,就要挖掘現象背後的原因,尋找問題解決的關鍵;要使微課程震撼心靈,就必須研究教育教學規律,研究學生以及教師的身心發展規律。這樣做恰恰是對自己教學實踐經驗的一種總結、提煉和完善。x0dx0a微課程,讓教師從習慣的細節中追問、思考、發現、變革,由學習者變為開發者和創造者,在簡單、有趣、好玩中享受成長。微課改變了傳統教學的框架,是學生在學習中學的開心、學的順心、學的有效,是教學在教學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x0dx0a三、微課程改變教師的成長方式x0dx0a微課程不僅是一種工具,更是一種教師成長的新範式,通過製作微課程,教師們不斷深入反思,不斷歸納總結,在不知不覺中成長。今後教師的工作是要進一步豐富微課的數量,擴充其類型,最大程度地提高其利用效益,發揮其應用成果。就教師的教學與教研而言,可擴展的應用途徑有以下三個方面:x0dx0a一是教師個人專業發展。微課作為教師提供真實而不加修飾的課堂教學和超媒體環境,為研究課堂教學、激發教師自主反思、實現教師專業化發展提供了有效的平台。x0dx0a二是基於微課資源庫的校本教研。建立微課資源庫的目的在於將教研所需的資源集合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學習平台,教師可以自主選擇並使用這些學習平台。在國外,Armstrong等人提出了一種基於數字視頻的協作學習模型,專家與教師之間可以通過這些視頻進行經驗交流和知識建構,從而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x0dx0a三是跨區域的互助式教研。為可作為數字信息化,通過媒體的有效傳送,為教育匱乏地區的教師提供諸多便捷。x0dx0a微課的內容開發是一個較為復雜的系統工程,其建設模式一般有面向教師個人和面向學校和機構的[4]。
『伍』 上海群星職業學校專業有哪些專業介紹
讀技校有前途嗎?這個問題困擾著很多學生,因為技校的學費相對較低,而且畢業後可以直接就業。但是如果想要繼續深造,讀技校是否還是有前途呢?技校的學生在就業方面有著很大的優勢。畢業生可以直接就業,也可以繼續深造。技校的學生畢業後能夠得到很好的就業前景,因為他們掌握了一門技術。
上海市群星職業技術學校專業有哪些:序號專業名稱所屬類別1計算機應用技術電子與信息2計算機網路技術電子與信息3計算機網路技術電子與信息4國際商務財經商貿5國際商務財經商貿6電子商務財經商貿7電子商務財經商貿8商務英語教育與體育9商務英語教育與體育10政治安全保衛公安與司法11政治安全保衛公安與司法12法律事務公安與司法上海市群星職業技術學校動漫與游戲設計介紹所屬學校:上海市群星職業技術學校專業大類:文化藝術大類專業名稱:動漫與游戲設計專業代碼:750109專業方向:游戲藝術設計專業性質:示範性品牌專業對應職業工種:游戲角色建模師游戲場景建模師插畫師畢業時職業技能所能考 出的職業資格證書:必考項目? 素描證書(5~8級)上海市美術家協會? 色彩證書(5~8級)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對應開放實訓中心:上海市動漫遊戲開放實訓中心級別:專業介紹: 游戲設計是一項涉及領域廣泛的綜合性高級應用性技術,專業人才可就業於動畫、游戲、廣告、影視、逗純橡工業設計(效果展示)等相關行業,行業的發展要求專業人才具備深山旁厚的藝術素養、熟練的專業技能、良好的職業道德和高度藝術綜合能力及團隊協作能力。本專業堅持立德樹人、德技並修、學生全面發展,依託「企業化制度」、「企業化情境」、「企業化實踐」與「企業化激勵」開展校企浸入式融合人才培養,主要面向游戲設計、動畫製作等企事業單位,培養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美術基礎扎實,能從事游戲美術設計(游戲原畫、游戲 2D/3D 美術褲核、游戲動畫)、游戲美術項目管理等相關工作,具有一定藝術想像力與創造力以及良好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緊密對接游戲設計行業發展趨勢的知識型、發展型、高素質技能應用型人才。游戲設計專業按照職業崗位能力進階原理及行業發展趨勢構建課程體系框架,並形成課程路線(如圖 1 所示)。具體做法是:根據能力體系,分析各能力單元所對應的教學領域,確定對應開設的課程名稱,教學目標與標准,教學內容,項目實訓方式等。同時,按照職業崗位要求,整合專業課程,確定課程包含的核心能力。最後以素質教育、人文藝術和技術能力培養為主線,編寫教學方案,制定專業教學計劃。專業核心技術為游戲美術設計與製作專業學生從事對應崗位工作的必備技能。包含:游戲美術設計的創作能力、游戲美術設計軟體應用能力、游戲美術設計實踐能力等。本課程以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能以及人文素養為基礎,講授簡歷製作,面試技巧,規范應用文寫作。其目的和任務是幫助大學生了解國家就業形勢和政策,引導學生充分認知自我,合理調整職業預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增強就業競爭意識,掌握求職擇業的基本常識和技巧,把握學生就業市場的特點和功能,以此提高學生主動適應就業制度改革以及就業環境變化的能力,增強求職擇業的實力,最終指導和幫助學生實現成功就業。專業建設成果: 2013年 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 國家級 動畫片設計與製作 二等獎1人次 星光計劃職業院校技能大賽 市級 動畫片設計與製作 二等獎2人次,三等獎2人次 2015年 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 國家級 動畫片設計與製作 一等獎1人次 星光計劃職業院校技能大賽 市級 動畫片設計與製作 二等獎1人次,三等獎2人次上海市群星職業技術學校數字影像技術介紹所屬學校:上海市群星職業技術學校專業大類:文化藝術大類專業名稱:數字影像技術專業代碼:750103專業方向:數字影視製作專業性質:精品特色專業對應職業工種:數字影像製作崗位·素材採集類:攝影師、燈光師、美術指導等、錄音師;·內容製作類:動態視覺設計(動態圖形製作師、視頻動態設計師、三維動態設計師);數字音視頻製作(剪輯師、合成師、特效師、錄音師、欄目包裝師);影像交互製作(交互設計師、影像剪輯師、影像合成師)畢業時職業技能所能考 出的職業資格證書:計算機應用技術:多媒體應用製作技術員(多媒體應用設計師),認證單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手機圖形處理與短視頻製作師:初級,認證單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電影放映員:初級(選考),認證單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與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辦公廳音響調音員:初級(選考),認證單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1+X動漫遊戲職業技能等級標准:初級、中級,認證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對應開放實訓中心:上海市動漫遊戲開放實訓中心級別:專業介紹: 數字影像技術專業,屬於文化藝術大類,藝術設計類專業。本專業堅持立德樹人、德技並修、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構建以「理論與實踐、專業與發展、教育與產業」為支撐的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具有一定文化素養,掌握數字影視製作及設計能力,能從事電腦圖文製作、數字影音採集、動效設計製作、數字影音製作、影視策劃與推廣等工作,具有職業生涯發展基礎的知識型、發展型高素質專業復合型人才。 本專業對標國內一線數字影像技術行業發展現狀,實施「專業學科聯動小組」教育教學改革,校內專業教師團隊5人(區學科帶頭人後備、區職教學科中心組成員1人,區骨幹教師1人、校骨幹教師4人)。專業課程和教學方法由全國職業院校數字媒體相關專業規范建設編寫專家、上海市數字影像技術專業教學優秀名師團隊設計完成並參與教學,校外專家團隊協助把握人才培養發展和課程建設方向。 教研組積極參與教改、科研和社會服務,近十年來,擁有市、區級課題多項,並根據數字影像技術專業建設特點,探索以學習者為中心、以教學資源去中心化的特點,形成了適合專業發展的「分布式協作」教學模式。基於該教學模式撰寫了3篇論文,開展了4次市級交流。期間組內教師下企業探索該模式在實際崗位技能對接中意義,形成了對於專業課程改革的初設方案,並通過課堂實踐開展市級、區級經驗分享活動,參加全國、全市、區級教學大賽,共獲得全國一等獎1個,三等獎1個,上海市特等獎1個,一等獎5個。形成了典型的專業課堂教學模式和課程評價模式,在「全國動漫聯盟」范圍內進行推廣,獲得了專家組認可。 課程資源建設豐富,系列專業特色市級共享課程將在「上海市在開放課程平台」陸續開放;結合學生認知特點和崗位能力需求編寫教材《影視剪輯》、《影視合成》、《影視合成(調色篇)》3本,後者獲得2023年上海市優秀腳本教材稱號;「校園微電影製作」、「大師講壇」、「影視製作工作室」、「走進中華藝術宮」等多元化課堂模式啟動,教學實訓環境優良;攜手上海市凱熙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開展「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實踐教學,形成「項目引領、以老帶新」的跨年級融課程的教學形式,眾多原創微電影作品、短視頻作品、影音宣傳品、融合教學展示案例,屢次斬獲多項國家級、市級、區級一等獎,教學成果成績斐然! 本專業學習模塊的設置,培養注重以學生為中心,將典型工作任務按照認知規律及職業成長規律轉化為專業課程和實踐課程,按照從簡單到復雜,從單一到綜合,並對課程體系進行有效的整合。突出:在第一階段學習,掌握熟練的崗位操作技能、形成良好的職業基礎能力;在第二階段學習,形成崗位職業的核心技能和管理能力,全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畢業生理論與實踐能力出色,教學水平和學生綜合素質獲得廣泛認可: ● 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影視視聽語言、影視美術基礎、攝影攝像技術、素材採集與處理等。 ● 專業核心課程模塊:非線性編輯、影視特效合成、影像包裝與製作、數字音頻製作、交互設計製作等。 ● 專業方向實訓模塊:數字音視頻製作方向、影像交互製作方向、動態視覺製作方向。 ● 頂崗實習模塊:數字影像技術項目實踐(生產與運營)。 ● 職業資格證書:計算機應用技術類、手機圖形處理與短視頻製作類、1+X動漫遊戲職業技能類(等級認證)。 本專業實訓環境優良,擁有高端影視後期製作實訓室、錄影棚、攝影棚等,並配置相關高端軟體和攝影攝像器材。 本專業的主要實習公司為上海幻維數碼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霏訊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上海歐亘多媒體設計有限公司等製作類公司,實習崗位以項目製作流程為基礎,結合企業崗位需求,做到按崗位輪流實習。 我校數字影像技術專業畢業生廣泛分布在國內主流電視台、文化傳媒公司、新媒體機構等,專業在就業率、就業滿意度、學生就業專業相關度、薪酬收入等方面,在群星職校文化藝術大類各專業中均處於領先狀態。 專業建設成果: 1.項目、課題及教師成果 2016-2023年,教研組基於「分布式協作」模式研究,開設市級計算機中心組展示課《極限挑戰》—摳像技巧的應用,聽課對象是市專業教師;2017年10月開設區級展示課《剪輯技巧在打鬥中的應用2》,聽課對象是市級專業教師; 2018年11月開設區級展示課《剪輯技巧在打鬥中的應用3》,聽課對象是區級專業教師。 2023年 高嬿、黃慧琳 獲 上海市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活動 市級優秀指導教師; 2023年 高嬿 獲 浦東新區中職學校班主任基本功競賽 區級特等獎; 2023年 高嬿 獲 浦東新區「生命、責任、國家」主題班會教案競賽 區級一等獎; 2019年 高嬿、李爽、韓曉明老師的獲獎課《「分布式協作」模式重構教學理念——以課程為例》收錄在2018年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用技術點亮課堂——信息化教學大賽優秀案例選編》,書號:ISBN 978-7-5760-0020-7; 2019年,高嬿、李爽、韓曉明老師的獲獎課《「分布式協作」模式重構教學理念——以課程為例》收錄與教育部信息化教學優秀成果案例; 2019年 高嬿 獲 第三屆上海基礎教育青年教師愛崗敬業教學競賽 市級一等獎; 2019年 高嬿 獲 上海市教學能手 市級榮譽稱號; 2019年 高嬿 獲 城市杯兩岸學生電子競技邀請賽 市級優秀指導老師獎; 2018年 高嬿《項目實踐課程設計——》收錄在《以「雙項目」為載體讓企業實踐成果走進課堂——2018年上海市中職學校教師企業實踐教學轉化案例集》,並獲教學案例一等獎; 2018年 高嬿 課題論文《「分布式協作」模式重構教學理念——以課程為例》收錄在2018年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開放共享創新——上海市職業教育開放實訓中心運行成果案例集》,書號:ISBN 978-7-5675-8127-2/G.11379; 2018年 高嬿 獲 上海市中小學生「尋找家園的文化基因」微電影大賽 市級 優秀指導老師獎; 2018年 高嬿 獲 百年樹人·電影陽光系列活動——2018年上海市中小學電影大賽(劇本)類 市級優秀指導老師獎; 2018年 高嬿、黃慧琳 指導學生獲 上海市「星光計劃」第八屆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數字影視後期製作項目 三等獎(2名); 2017年 高嬿 獲 全國中等職業學校信息化教學大賽 國家三等獎; 2017年 高嬿 獲 上海市中等職業學校信息化教學大賽 市級特等獎; 2017年 高嬿 獲 上海市園丁稱號; 2017年 高嬿 獲 首屆上海市黃炎培職業教育獎 市級傑出教師獎; 2017年 高嬿 獲 第二屆上海基礎教育青年教師愛崗敬業教學技能競賽 市級三等獎; 2017年 高嬿 獲 上海市中小學生微電影大賽(劇本)賽項 市級優秀指導教師獎; 2017年 高嬿 獲 「軍歌嘹亮 軍旗飄揚」上海市中學生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系類活動微電影創作大賽 市級優秀指導教師; 2016年 高嬿 獲 全國中等職業學校信息化教學大賽 國家級一等獎; 2016年 高嬿 獲 上海市中等職業學校信息化教學大賽 國家級一等獎; 2016年 高嬿 獲 上海市第七屆上海市中職校教學法評優活動 市級二等獎。 2016年 高嬿 獲 第十二屆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競賽微電影項目 國家級 優秀指導老師獎; 2016年 高嬿 獲 「金太陽杯」第九屆紅色足跡紅色少年全國少年兒童書畫大賽 「全國兒童書畫教育輔導三等獎」榮譽稱號; 2016年 高嬿 獲 上海市第十二屆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競賽上海市復賽 市級 優秀指導教師; 2015年 高嬿 獲 首屆上海市學生龍文化全能賽——「我話端午」動漫畫大賽 優秀指導教師; 2015年 高嬿 獲 上海市浦東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教學法評優 區級二等獎; 2014年 高嬿 獲 全國中職學校數字媒體技能與作品大賽 優秀指導老師; 2014年 高嬿 獲 全國職業院校數字媒體相關專業規范建設編寫專家; 2014年 高嬿 獲 上海市級教學成果獎 市級二等獎; 2014年 高嬿 獲 靜安區環保創意Flash設計大賽 區級一等獎; 2013年 高嬿 獲 浦東新區教育體育系統十大傑出青年 區級 2013年 高嬿 獲 第八屆「天眼杯」中國國際少年兒童漫畫大賽 優秀指導教師獎 2013年 高嬿 獲 第十屆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競賽上海市級復賽 優秀指導教師獎 2.學生成果 2023年 上海市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活動 微電影比賽 市級優秀獎、入圍獎(2名); 2023年 上海市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活動 攝影作品比賽 市級優秀獎、入圍獎(2名); 2023年 上海市中職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市級優勝獎; 2023年 浦東新區中小學生影視海報繪制比賽 區級一等獎、二等獎; 2023年 浦東新區中小學生影評徵文比賽 區級二等獎、三等獎(2名); 2023年 浦東新區第十六屆學生藝術節攝影作品比賽 區級一等獎; 2023年 浦東新區第十六屆學生藝術節繪畫作品比賽 區級三等獎; 2019年 「天眼杯」中國國際少兒漫畫大賽少年組 國際優秀獎(2名); 2019年 第二屆「超星杯」中華歷史文化動漫設計大賽(攝影類) 全國動漫聯盟金獎、銅獎; 2019年 上海市「星光計劃」第八屆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數字影視後期製作項目 市級三等獎(2名); 2019年 城市杯兩岸學生電子競技邀請賽獲職業技能(視頻製作剪輯) 市級二等獎(2名); 2018年 中國(杭州)國際少兒漫畫大賽 國家級銅獎(4名)、優秀獎(3名); 2018年 上海市中小學生「尋找家園的文化基因」微電影大賽(高中組) 市級金獎、優秀獎; 2018年 百年樹人·電影陽光系列活動——2018年上海市中小學電影大賽(劇本)類 市級金獎、銅獎(2名); 2018年 上海市「未來杯」微電影大賽 區級一等獎(2名)、三等獎; 2017年 上海市「星光計劃」第七屆技能大賽獲得數字影視後期製作項目 市級三等獎; 2017年 上海市中小學生微電影大賽(劇本)賽項 市級銀獎; 2017年 上海市首屆中職生微電影節 市級銀獎、銅獎、評委會特別獎、最佳人氣獎、最佳男主角; 2017年 「軍歌嘹亮 軍旗飛揚」上海市中小學生紀念人民解放軍90周年系類活動微電影創作大賽(高中組) 市級一等獎 2017年 「未來杯」上海市高中階段學生微電影大賽 市級二等獎(3名)、三等獎; 2017年 浦東新區科普公益廣告大賽(影視廣告類) 區級三等獎; 2016年 第十二屆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競賽微視頻類 全國一等獎、上海市一等獎; 2016年 上海市高中階段學生「未來杯」微攝影大賽活動 市級一等獎、三等獎、最佳剪輯獎;上海市群星職業技術學校西餐烹飪介紹所屬學校:上海市群星職業技術學校專業大類:旅遊大類專業名稱:西餐烹飪專業代碼:740202專業方向:西餐製作專業性質:精品特色專業,重點建設專業對應職業工種:西式烹調師畢業時職業技能所能考 出的職業資格證書:西式烹調師對應開放實訓中心:級別:專業介紹: 學校從1995午開設旅遊服務類專業,其中西餐烹飪專業是我校的重點品牌專業。 本專業堅持立德樹人、德技並修、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主要面向各大酒店(飯店)、社會西餐廳等餐飲企業,培養具有一定文化素養,熟悉西式餐飲運作流程,能從事西餐原料加工、西餐冷盤製作、西餐熱菜製作等一線工作,具備職業生涯發展基礎的知識型發展型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 專業教學方面,專業設置了西餐烹飪原料加工、西餐主菜製作、西餐色拉製作、西餐湯與少司製作、食品營養與衛生、烹飪原料知識、成本核算等專業技能與核心課程。學習時間一共三年,兩年在校進行系統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理論的學習,第三年,學校將安排學生進入上海高星級酒店進行為期一年的實習。學生完成在校專業理論和技能學習後,參加中式烹調師四級技能考核,合格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專業建設方面,學校擁有一套先進的校企合作模式, 與上海市烹飪協會、上海市飲食行業協會以及大的餐飲企業如上海浦東香格里拉大酒店、上海浦東嘉里酒店、上海寶萊納餐飲有限公司、上海國際會議中心、上海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有限公司等有著良好的合作關系,學生實習百分百推薦,能夠獲得好的實習鍛煉機會。另外,學校還聘請了行業內的專家參與和指導專業的教學,促進專業提升發展。 經過多年的專業建設,現在我校西餐烹飪專業已近具備了優越的專業條件和完善的專業實施,擁有14間現代化烹飪實訓室。目前學校有全職烹飪教師9名,具備中西餐、中西點技師及高級技師職業能力。是我校實施烹飪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力量。 專業開設至今已經培養了一批又一批高質量的烹飪人才,為上海市的餐飲業做出了卓著的貢獻。多年來我校烹飪專業在浦東新區的招生規模一直保持第一,在上海職校體系也確立了頗具影響力的「群星品牌」。專業建設成果: 2013年 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 國家級 中式點心製作 二等獎1人次 星光計劃職業院校技能大賽 市級 中式烹調製作 一等獎1人次,二等獎2人次,三等獎3人次 旅遊職教集團技能大賽 職教集團 中式烹調製作 一等獎2人次,二等獎5人次 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 國家級 教學設計 一等獎 2014年 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 國家級 中式烹調製作 二等獎2人次 三等獎1人次
2016年 上海市中等職業學校第四屆校本教材展示交流評比活動 市級 中餐熱菜製作 優秀校本教材
上海市群星職業技術學校中餐烹飪介紹所屬學校:上海市群星職業技術學校專業大類:旅遊大類專業名稱:中餐烹飪專業代碼:740201專業方向:專業性質:重點建設專業對應職業工種:中式烹調師畢業時職業技能所能考 出的職業資格證書:中式烹調師對應開放實訓中心:級別:專業介紹: 學校從1995午開設旅遊服務類專業,其中中餐烹飪專業是我校的重點品牌專業。 本專業堅持立德樹人、德技並修、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主要面向各大酒店(飯店)、社會中餐廳等餐飲企業,培養具有一定文化素養,熟悉中式餐飲運作流程,能從事中餐廚房冷盤、切配、爐灶、排菜等崗位等一線工作,具備職業生涯發展基礎的知識型發展型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 專業教學方面,專業設置了中餐烹飪原料加工、中餐冷盤製作、中餐熱菜製作、食品雕刻、食品營養與衛生、烹飪原料知識、成本核算等專業技能與核心課程。學習時間一共三年,兩年在校進行系統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理論的學習,第三年,學校將安排學生進入上海高星級酒店進行為期一年的實習。學生完成在校專業理論和技能學習後,參加中式烹調師四級技能考核,合格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專業建設方面,學校擁有一套先進的校企合作模式, 與上海市烹飪協會、上海市飲食行業協會以及大的餐飲企業如上海浦東香格里拉大酒店、上海浦東嘉里酒店、上海寶萊納餐飲有限公司、上海國際會議中心、上海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有限公司等有著良好的合作關系,學生實習百分百推薦,能夠獲得好的實習鍛煉機會。另外,學校還聘請了行業內的專家參與和指導專業的教學,促進專業提升發展。 經過多年的專業建設,現在我校中餐烹飪專業已近具備了優越的專業條件和完善的專業實施,擁有14間現代化烹飪實訓室。目前學校有全職烹飪教師9名,具備中西餐、中西點技師及高級技師職業能力。是我校實施烹飪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力量。 專業開設至今已經培養了數千名烹飪專業高技能人才,為上海市的餐飲業做出了卓著的貢獻。多年來我校烹飪專業在浦東新區的招生規模一直保持第一,在上海職校體系也確立了頗具影響力的「群星品牌」。專業建設成果: 2013年 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 國家級 中式點心製作 二等獎1人次 星光計劃職業院校技能大賽 市級 中式烹調製作 一等獎1人次,二等獎2人次,三等獎3人次 旅遊職教集團技能大賽 職教集團 中式烹調製作 一等獎2人次,二等獎5人次 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 國家級 教學設計 一等獎 2014年 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 國家級 中餐烹飪 二等獎2人次 三等獎1人次
2016年 上海市中等職業學校第四屆校本教材展示交流評比活動 市級 中餐熱菜製作 優秀校本教材
上海市群星職業技術學校國際商務介紹所屬學校:上海市群星職業技術學校專業大類:財經商貿大類專業名稱:國際商務專業代碼:730501專業方向:外貿單證專業性質:對應職業工種:畢業時職業技能所能考 出的職業資格證書:營銷師(國際商務)對應開放實訓中心:級別:專業介紹: 我校的國際商務專業培養方向是外貿單證,主要面向外貿公司、貨代公司、船務公司、電子商務公司、涉外物流公司等企事業單位,培養能從事商務接待、文案處理、電商操作、外貿營銷、客戶服務、單證操作、貨代操作、關務操作等相關職業崗位的基礎工作,具有職業生涯發展基礎的知識型發展型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本專業核心課程主要有國際貿易業務流程、外貿單證實務、國際商務實用英語、商務禮儀溝通、電子商務應用、外貿營銷、貨運代理實務、單一窗口實務等等。 我校開設國際商務專業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師資力量強,專業教師各有專長,都取得了相關專業資格證書,具有較強的教育教學科研能力;其中高級講師三名、碩士學位兩名、區學科帶頭人一名、區骨幹教師一名、校骨幹教師一名。專業教師定期參加企業調研和培訓,與企業保持緊密聯系。學生在校期間會進行國際商務實務操作的專項職業能力培訓和考評,考評合格的同學能獲得營銷師(國際商務師)(四級)證書。畢業生主要的實習、就業單位有:永欣報關公司、永盛報關公司、聯合國際貨運公司、高信國際物流公司、中遠國際物流公司、金意報關有限公司等;畢業生的對口實習率達到90%以上。專業建設成果:上海市群星職業技術學校藝術設計與製作介紹所屬學校:上海市群星職業技術學校專業大類:文化藝術大類專業名稱:藝術設計與製作專業代碼:750101專業方向:美術影視與動畫專業性質:品牌專業對應職業工種:動畫師畢業時職業技能所能考 出的職業資格證書:對應開放實訓中心:二維動畫實訓中心級別:專業介紹: 我校美術影視與動畫的專業方向主要是二維動畫製作,主要面向美術影視與動畫公司、出版社和游戲製作等動漫遊戲企業,培養具有一定藝術素養,熟練掌握動畫軟體的操作,掌握動畫造型設計的方法和技巧,掌握運動規律和鏡頭語言的應用的動畫人才,具備健康的體魄和心理素質,具備道德完善的人格,具備創新思維的能力,善於溝通和交流的從業者。 美術影視與動畫專業培養動畫人才不僅要教授動畫運動規律,還必須涉及到視聽語言的運用、分鏡頭設計、動畫電腦技術、視頻音頻等電影專業知識。通過專業的學習,使學生熟悉美術影視與動畫製作的工作流程和要求,了解本行業的最新成就和發展趨向,掌握美術影視與動畫的設計與製作的知識和技能,達到美術影視與動畫設計崗位初級職業標準的相關要求。同時培養學生吃苦耐勞、互相合作的團隊精神。 本專業課程設置分為公共基礎課和專業技能課。公共基礎課包括語文、數學、英語、德育、體育與健康、藝術、信息技術心理健康與職業生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哲學與人生、職業道德與法治歷史和勞動專題教育類基礎課。專業技能課包括專業核心課和專業方向課,實習實訓是專業技能課教學的重要內容,含校內外跟崗實訓、輪崗實習、頂崗實習等多種形式。專業核心課程包括素描、色彩、美術構成、速寫、漫畫技法與表現與圖形圖像技術。專業方向課程有動畫運動規律、動畫造型與場景繪制、二維電腦動畫製作和項目實踐課。 我校美術影視與動畫專業教師隊伍,是一支年輕的有創造力的、有專業化水平的專業師資隊伍。有3名專業課教師和4名基礎專業課教師。專業教師都獲得了由上海市勞保局頒發的高級漫畫師證,基本上形成了一支年輕有創造力的專業教師隊伍。學校有計劃地將部分老師融入企業進行崗位培訓,使我校美術影視與動畫專業教師隊伍建設,完成從輸血功能到造血功能的實質性轉變。 學生在校期間參加上海市美術家協會的《素描》和《色彩》的等級考證,考證通過率高達90%以上。本專業連續專業可對接高職院校的動畫設計、漫畫設計、動漫遊戲等專業。本專業擁有造型基礎實訓室、動漫繪制實訓室、軟體應用基礎實訓室、二維動畫實訓室等多個實訓室,配備了高端的電腦設備和數位屏設備,為學生的實訓操作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本專業有對口的校企合作企業,學生的就業率較高,企業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就業機會和環境,使學生得到鍛煉和實踐機會。 專業建設成果:
對中專/技校/職校報考還有疑問,您可以點擊2023年電大中專招生咨詢(原廣播電視大學):https://www.87dh.com/xl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