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單反運鏡的八大技巧 教你拍出個人微電影
1、拍攝盡量選擇在一個室內空間。這個空間可以是地鐵站、機場候機廳那種很寬廣的室內空間,也可以是老式居民樓那種狹小的密閉空間。如果是外景的話,建議盡量選擇夜晚,並且空間內最好有各種奇異的燈光色彩,這樣有助於烘託人物情緒和性格。
2、選擇超廣角鏡頭,越廣越好。廣角能製造強烈的空間畸變感,而杜可風與王家衛合作的電影中很多畫面是用9.7毫米的魚眼鏡頭拍攝的,所以,了解這個焦段對實現這種畫風非常重要。特別在香港這種極度擁擠的城市,選擇廣角鏡頭,能很好體現都市邊緣人物的被擠壓感。
3、用POV模式傾斜構圖。像王家衛的《墮落天使》中就使用了大量的傾斜構圖,傾斜構圖搭配誇張的廣角畸變,能很好呈現出現代都市人內心的孤獨、自我和緊張感。這種傾斜構圖可以輕松利用智雲穩定器獨有的POV模式拍攝而成。也可以利用穩定器適度拍攝一些俯拍和仰拍鏡頭作為輔助素材,後期剪輯備用。
5、從穩定器+相機拍攝運鏡上。在鏡頭運動方面,因為畢竟是電影拍攝,所以在一些畫面中有使用斯坦尼康,並不全是手持完成拍攝的。但對於日常拍攝的人來說,就需要藉助穩定器來消除拍攝過程中產生的抖動,用穩定器實現斯坦尼康的運鏡風格。
6、拍攝時多嘗試旋轉畫面,這一點是核心元素,前後運動中夾雜上鏡頭旋轉,就能打造很奇特的視覺感觀,對於視頻整體觀感有非常好的強調作用。旋轉畫面的運鏡,需要雙手握持穩定器,同時開啟pov模式;
7、利用穩定器的跟焦手輪搭配沖鏡頭拍攝。沖鏡頭可以向前方向,也可以是向後方向的沖鏡頭。在拍攝中,讓鏡頭和人物的動方向相反,這個沖擊感會更強烈。拍攝時,雙手握持穩定器,手動跟焦追焦拍攝,提前找好鏡頭結尾靠近人物時的焦點設置,通過腳步的運動來追焦,後期突出運動鏡頭的突然性,把加速度釋放出來。
8、拍攝交錯式跟蹤鏡頭,錯式跟蹤鏡頭是沖鏡頭的一種演變,可以給觀影製作一種精靈般的視角。還可以使用左右跟隨、全跟隨這些穩定器上固定的模式來模仿王家衛運鏡風格,也可以多去嘗試瘋狗模式,增強運動的突然性。
② 拍個微電影需要准備什麼,是關於一個團隊的
1、一般情況,先要有劇本,劇本是一個劇的靈魂,確定拍什麼題材的,寫出劇本,如果有專業一些的人的,再寫分鏡頭,方便拍攝。當然,對於團隊來說,也可以先組建團隊。
2、組建團隊,一般至少要演員,編劇,導演,攝像,後期,以及其他助理,如果要專業的,化妝、監制、燈光、錄音等等都需要。
3、開始拍攝,設備至少要攝像機或者單反,最好有錄音設備,打光板,室內的時候盡量用燈光,有些場景可能還會用到軌道和搖臂等等。
4、拍攝可能會花費比較多的時間,如果是新手的話,可能需要一個月甚至更久,全部場景拍攝好之後進行後期編輯。
③ 要拍完一整部室內微電影都需要哪些燈器材
1L是秀下限的么?你家夜戲室內拍攝不打燈?拍出來能看?就連去劇組探過班的都知道這種基本常識,真是無知的可以。用什麼燈看你的預算,夠寬裕的話,arri的藍頭燈是必須的,1000W、650W的阿萊鎢絲燈都是標配,小燈也要有,至少2個以上吧,350W或者更低規格都行,細節補光用。2000W的沒有的話1000W也行的,實在不行650W也可以勉強充數,但650W的話要看什麼燈,光質硬的650W可以用來打主光,但位置很難擺,對於燈光師的控光技術和經驗的要求也非常之高,柔光罩怎麼加也是個問題。
想拍好的話,必須要1000W鎢絲燈作主光,650W不夠亮,加了罩子後拍稍微廣角一點的鏡頭就會暗部很明顯,要是再加個500W的燈一起當主光,又會太亮到不自然,不加罩子是不可能的,光質過硬,單單通過拉遠燈的位置是無法改變光質的,而且又會造成不自然的暗部。
牌子和型號不重要,最好是鏑燈,因為顯色性比其他燈明顯要強很多,最接近自然光,所以HMI鏑燈是最完美的,arri的藍頭燈都屬於這一系列,仿的也可以用,只要是鏑燈就行,質量越好越不考驗技術而已。能有2000W的燈做主光是最完美的,1000W也可以,側面布光看情況吧,不過盡量布光要弱一點,補光燈太強會讓被攝物非常呆板,輪廓光不能太弱也不能太強,要恰到好處,布光是要一點點調的。然後最好大燈的光是可調的,比較傻瓜一些,當然如果你有很厲害的燈光師當我沒說。各種柔光和反光設備是必須要有的,如果要打出完美的光就要用旗板多重組合,去一點點調,影視拍攝最費時間的就是布光,不能馬虎也急不得。
④ 如何拍攝一部微電影
基本流程
step1劇組組建
包括導演(大佬、總負責人),編劇(劇本作者),攝像(拿鏡頭的),後期(各種剪輯和錄入),劇務(劇組的爸),場記(記錄鏡頭),後勤(劇組的媽)等。
step2成本預估
預估拍攝成本及集資,眾籌或拉贊助。如果是自己想做一部作品,眾籌比較快捷和合適。
step3准備劇本
很重要的一環,要讓觀眾在30分鍾內對影片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微成本拍攝的微電影,絕對需要以劇情打動人。
step4 劇本修改
依據核心劇本/劇情,編劇修改和完善劇本。
step5分鏡頭腳本擬定
分鏡頭劇本簡單來說就是把鏡頭畫出來。它的作用,就好比建築大廈的藍圖,是攝影師進行拍攝,剪輯師進行後期製作的依據和藍圖,也是演員和所有創作人員領會導演意圖,理解劇本內容,進行再創作的依據。不要少看一部微電影的分鏡頭,海量。
step6拍攝前准備
後勤、劇務列出道具和場景需求清單,然後考察場地。根據劇情,需要用到的場景不會少於10個,可以免費拍攝的場地會被優先選擇,然後在鯨魚易租里租借些符合主題或增加亮點的裝飾品。
攝像組准備攝影器材,單反,滑軌,小斯,腳架,錄音器材,打板器等等。
導演和編劇選演員,長得好看普通話過關就行,又沒片酬,賣個臉而已。
step7開拍
攝像組開始忙,攝像機,單反,小斯,滑軌,調色溫,調這個那個,跟著分鏡頭腳本拍。
拍攝時錄音建議錄同期音,因為演員不專業,後期配音情緒很難表達到位。
重要提醒:吃飽了再拍,現場的三餐根據進度來,吃飯得在拍完後。
step8後期處理
交給專業的人用ae做,各種剪輯、色彩、聲音和畫面的學問。
step9發布作品
大多數作品是提交至各大視頻網站,當然部分精品也可以交由電影發行公司操作。
⑤ 如何拍攝微電影
1、劇本,這個可以自己寫,如果沒有這個才華可以從小說、網路段子、和顯示生活中一些有意思得故事入手。當然如果你對人有由足夠得理解和對百姓疾苦得認識也可以寫一些 類似紀錄片的。故事類的優點是比較適合快餐文化,比較適合現在的人看。而記錄風格的優點是容易打動人並且有一定深度能凈化自己和觀眾的心靈,缺點是你必須心懷悲憫。劇本是一劇之本,需要一定的文學修養和節奏技巧,但是更重要的是人文關懷和對人生的理解。
2、拍攝設備。現在拍攝設備學生的畫建議5d2,或者其他比較便宜的dv都是可以的。我們常用的一些是 red one , arri(愛麗莎)之類的,也有f3,佳能的其他設備。理論上講能拍攝視頻的都可以。5d2拍攝的優點是價格比較低,鏡頭感(景深比較好),色彩比較好(不調色的情況下,普通百姓會感覺很好。)而且拍攝中可以加逐個拍攝的技巧和大廣角,移軸鏡頭等。
3、燈光:這個方面建議你選擇自然光風格,因為你們可能沒有那個資金租賃燈光。可以帶點反光板,在室內有時候一張白紙也有很好的效果。
4、拍攝之前:需要將劇本改成拍攝腳本。對於你們來說建議開會,將主要演員聚集起來多演練幾次,這樣的好處是拍攝時可以節約時間,把不合理的地方挑出來進行修正。
5、拍攝,這個時候注意把控時間,不能落鏡頭。最好找個好點的攝影,如果攝影不理想,可以在拍攝前將你的劇本找一些跟他類似的電影,然後將這些電影截圖,拍攝時給攝影做參考。要注意錄音,很重要。
5.1拍攝時間,一般的數字電影6套播放的是拍攝15天。一般的微電影2-3天就夠了。mv1天差不多了。
演員海選這個。。。你自己看著辦。
費用這個看你自己的承受力。
6、後期,剪輯 可以用 adobe premiere (pc機器就可以),也可以用蘋果 final cut ,包裝可以用ae,調色可以用ae,也可以用蘋果final cut 有一個插件 效果很好也很簡單。[我們常用的是 達芬奇,剪輯和調整有時候我們會用jaleo,也就是現在的mistake ,這個你了解一下就行
7、加音樂音效,基本就差不多了,如果同期聲不好可以再做一點配音,也可以adobe公司的軟體
你可以安裝一個adobe的軟體包。
⑥ 微電影夜景實拍拍攝技巧
微電影夜景實拍拍攝技巧
在微電影拍攝當中,實景中拍攝夜景有三種處理方法:夜晚拍夜景、黃昏拍夜景和白天拍夜景。
夜晚拍夜景
採用的是偏自然光效的拍法,因為實景空間的限制,擺燈困難,不允許使用較多的燈光器材,因此最方便的方法是使用高感光度膠片、低照度。在充分利用環境光源現有光的基礎上,進行少量的人工光處理。
在人工光處理上,需要加強環境現有光源的強度,我們可以將60W的燈泡換成300W—500W,將一般油燈燈芯加粗,或使用「多燈芯」燈具,有時則用小的電光源代替油燈燈芯。總之加大光源強度,以便直接利用光源光線做環境和人物的主光。
其次,還可以利用人工光照明攝影機附近牆面,模仿環境反射光做環境和人物的.副光使用。這種方法既方便,又省器材,實用而且光效真實。
黃昏拍夜景
在拍攝過程中一般有兩種情況:如果室外景物空間較小如院落、房屋、牆門、樹木、花壇等,可以用燈光照明,在夜晚拍攝。但是當室外空間廣闊如遠山、原野、城市、遠景等,則無法用燈光照明,必須採用黃昏時刻利用天空餘暉照明景物進行拍攝。實景黃昏拍夜景與外景黃昏拍夜景相似,先布置好室內夜景光效,然後等待天空散射光暗到一定程度,進行搶拍。
實景中需要白天拍夜景
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通過門窗看到室外景物的鏡頭較多,這在一個黃昏時間難以拍完;二是當夜景鏡頭較多時,一個晚間也無法完成或者晚間無拍攝條件(如房間主人晚間要睡眠,不同意拍攝等)時必須在白天拍攝。
在實踐操作中,前一種情況拍攝相較難度較大,因為要降低室外靜物的亮度使其達到夜景拍攝的需求。其方法是利用大張灰色濾光片,將門窗蒙罩,擋暗室外景物亮度。而室內按夜晚拍夜景布光法布光即可。後者相較於前者比較簡單,只要把門窗全部遮擋掉,不透光線即可。
;⑦ 拍微電影用什麼鏡頭
拍什麼內容就用適合什麼內容的鏡頭,換鏡頭相機不變。
一般拍微電影的習慣來說,更多的人願意盡可能地上大光圈鏡頭,便於控制現場環境的光線,同時還可以更明顯地獲襲得景深變化,看起來更有臨場感和層次感。但是如果對於鏡頭的使用還不夠熟悉,不要盲目追求大光圈,控制不好的話反而弄巧成拙。
單個人像,百50焦段適用性很強,當然刻畫面部也可能用到85.135甚至200.室內帶環境,35焦段最實用,也可能會用到24來強化環境影響,或者50來弱化環境影響。
電影鏡頭即需要拍攝大視角的廣角鏡頭,也需要長焦拍攝淺景深的特寫鏡頭。所以說想做好微電影,鏡頭的選擇很重要,如果需要精雕細刻的畫質那麼一套焦距齊全的定焦鏡百頭是少不了的,專業的可以選擇蔡司的CP2系列,或廉價的三陽電影鏡頭系列。如果是用單反也可用相機的度鏡頭。
如果為了方便也可考慮變焦鏡頭,畫質不妥協最起碼也得一套大三元,如果計較成本,普通變焦鏡頭也能應付。
(7)室內微電影怎麼拍擴展閱讀:
1、廣角鏡頭
廣角鏡頭大致分為兩類:普通廣角鏡頭和超廣角鏡頭。普通廣角鏡頭的焦距在24mm~45mm之間;超廣角鏡頭的焦距一般小於24mm,其中有一種特殊的鏡頭叫魚眼鏡頭,焦距甚至只有幾毫米。
在拍攝廣闊的大場面時,攝影者一般都依靠廣角鏡頭焦距短,表現的景物景深長的特點,將從近到遠的整個景物都納入清晰表現的范圍。此外,用廣角鏡頭拍攝時,如果同時採用較小的光圈,則景物的景深就會變得更長。
2、中焦鏡頭
中焦鏡頭的焦距在50mm~135mm之間,該焦距中包括許多大家常用的焦段:50mm標准鏡頭,85mm人像鏡頭,100mm微距鏡頭,135mm人像鏡頭等。
通常情況下,人眼的視角是50°左右,於是人們將傳統35mm相機鏡頭中近似與人像視角范圍內的鏡頭稱為標准鏡頭,它的焦距為50mm,拓展到變焦鏡頭,只要焦段覆蓋了50mm的變焦鏡頭,一般都稱為標准變焦鏡頭。
標准鏡頭與人眼看到的效果非常接近,拍出的畫面能給人更加真實的感覺,它幾乎可以用於任何場景和題材的拍攝。
⑧ 拍攝微電影需要哪些准備呢
開拍前的准備工作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在正式開始微電影拍攝之前,拍攝公司方面要對第二部工作的結果進行全面審視,切不可疏忽大意,一而再再而三確認才是嚴謹可取的工作態度,才能確保微電影拍攝完全按照計劃順利執行。其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場地、置景、演員、特殊鏡頭等方面。另外在開始拍攝工作之前,攝制公司有必要向包括客戶及攝制組相關人員在內人員,以書面形式的「拍攝通告」告知拍攝地點、時間、攝制組人員、聯絡方式等。做完這些前期准備工作,就能順利開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