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80《廬山戀》
1980《廬山戀》 豆瓣評分:7.5
中國第一部吻戲,是「文革」後國內首部體現愛情主題的電影,女主角張瑜片中的服裝換了43套,遠遠超越《花樣年華》里張曼玉的23套旗袍;當年的新人張瑜也憑這部電影成為上世紀八十年代觀眾心中的「夢中情人」,並中選第一屆金雞獎和同年百花獎的「雙料影後」。如今在廬山上,有一座非常聞名的廬山戀電影院,每天從早到晚只放映《廬山戀》一部影片。看《廬山戀》已成為廬山的一個固定旅行項目。
2.1981《三個和尚》
1981《三個和尚》 豆瓣評分: 8.6
這部影片是依據中國民間諺語改編而成,是70後的寶貴幼年回想。憑借著高明的藝術水準,這部電影在國內外取得多項大獎,包含1981年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第四屆丹麥世界兒童和青年電影節銀質獎1982年第三十二屆德國柏林世界電影節銀熊獎。
3.1982《茶館》
1982《茶館》 豆瓣評分: 9.2
這是一部由原著改編而來的威望電影。影片中「北京人藝」絢爛群星的扮演非常超卓,影片充分發揮電影藝術手法的優勢,影片根本保留了原舞台表演的魅力和民族化的風格,將電影化的處理與原作風格有機交融,使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愈加傑出。該片獲1983年第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特別獎,文化部1982年優異影片獎特別獎。
4.1982《少林寺》
1982《少林寺》 豆瓣評分: 7.9
由張鑫炎執導,李連傑主演。是一部在武打電影史上具有劃年代含義的作品,影片一反舊式武打片中那種純扮演的花架與鏡頭技巧的做作,經過李連傑和他的一班功夫隊員們樸素真實的功夫讓觀眾真正賞識到了中國功夫。《少林寺》的顫動,使光頭和尚覺遠的形象成為一個年代的印記。
5.1983《城南舊事》
1983《城南舊事》 豆瓣評分: 8.7
改編自林海音1960年出書的同名中篇小說,由吳貽弓執導,沈潔、鄭振瑤、張豐毅等主演。1983年該片在中國內地上映。經過孩子的目光審視近代中國的變遷,對文革之後的中國電影來說彌足珍貴。
6.1985《黃土地》
1985《黃土地》 豆瓣評分: 7.9
根據珂蘭《深谷回聲》改編。本片可以說是陳凱歌作為第五代導演的開山之作,張藝謀擔任攝影,這也是當今國內最頂尖的兩位大導演在25年前的初次協作。賈樟柯曾說自己當年在街頭散步,溜進一個錄像廳,在放黃土地,其時就被震懾了,從此立志拍電影。
7.1986《芙蓉鎮》
1986《芙蓉鎮》 豆瓣評分: 8.8
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於1986年,聞名導演謝晉執導,劉曉慶、姜文主演;這是一部反映建國以來屢次政治運動中小人物悲歡離合的電影。影片經過芙蓉鎮上的女攤販胡玉音、右派分子秦書田等人在「四清」到「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運動中的遭遇,對我國50年代後期到70年代後期近20年的前史做了嚴厲的回憶和深入的反思。
8.1987《紅高粱》
1987《紅高粱》 豆瓣評分: 8.1
張藝謀導演,鞏俐姜文主演的電影《紅高粱》以濃烈的色彩、豪放的風格而為人所稱道。影片塑造了「我奶奶」、「我爺爺」、羅漢大叔等一批中國普通老百姓群像,最大的特色是拍出了中國人豪邁爽快的一面,跟中國內地電影一貫的哀傷沉重的傳統風格大相徑庭。攝影師顧長衛在取景和色彩的運用上有出色表現,男女主角在高粱地野合的一段有中國電影罕見的「景人合一」之美。1988年該片獲得了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成為首部獲得此獎的中國電影。
9.1987《老井》
1987《老井》 豆瓣評分: 7.7
一部富有深刻哲理性的影片,它以現實主義的手法表現了當代農村青年的獻身精神,並由此歌頌了中華民族的頑強毅力。在上映後引起較大反響。呂麗萍、張藝謀主演,獲得過第11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和最佳男演員獎,1987年美國第7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第11屆沙爾索國際電影節一等獎。
10.1987《末代皇帝》
1987《末代皇帝》 豆瓣評分: 8.6
這是貝納爾多·貝托魯奇執導的一部傳記電影。盡管這不是一部國產電影,但是它的選題與時代背景都是與中國密不可分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那個時代外國人眼中的中國傳統社會縮影。影片詮釋了溥儀一個作為皇帝的人的故事,並沒有洋洋灑灑的去講溥儀的故事與中國的歷史,而是選擇了一個獨特的視角來看待末代皇帝的人生。值得一提的是,本片榮獲了第六十屆(1987年)奧斯卡最佳影片。
拓展資料:
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影像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
但它又具有獨自的特徵,電影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法語:Montage)這種藝術性突躍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復制放映,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影已深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國務院法制辦於2018年2月2日—22日就《電影行政處罰裁量辦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貳』 中國的第一部吻戲是哪部
1980年電影《廬山戀》,號稱是中國第一部吻戲,不僅完美地呈現出了廬山的景色,而且還創造了多個紀錄。比如《廬山戀》是「文革」後國內首部表現愛情主題的電影,並且出現了當時罕見的吻戲;女主角張瑜片中的服裝,換了43套,遠遠超過《花樣年華》里張曼玉的23套旗袍;當年的新人張瑜也憑這部《廬山戀》成為上世紀八十年代觀眾心中的「夢中情人」,並當選第一屆金雞獎和同年百花獎的「雙料影後」;廬山當地政府特意修建了一座影院,只放這一部片子,2002年底,世界吉尼斯英國總部正式授予中國電影《廬山戀》「世界上在同一影院連續放映時間最長的電影」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叄』 親吻最多的電影有哪些
親吻最多的電影之一是《天堂電影院》。這部電影以其結尾的接吻鏡頭數量之多而著稱,據統計,在電影的結尾蒙太奇中,有47個片段,其中41個是吻戲,這一設計不僅為影片增添了浪漫氛圍,也成為了電影史上的經典一幕。
《天堂電影院》由義大利導演朱塞佩·托納多雷執導,於1988年上映,是托納多雷著名的“時光三部曲”之一。影片以主人公多多的視角,講述了他與小鎮上的天堂電影院以及放映員艾費多之間深厚的情感紐帶,以及多多對初戀艾蓮娜的深情與遺憾。電影中,吻戲不僅僅是情感的表達,更是角色內心世界和成長歷程的重要體現。
除了《天堂電影院》,還有許多電影也以大量的親吻場景而聞名。例如,《愛樂之城》作為一部浪漫愛情電影,其中的吻戲不僅數量多,而且情感真摯,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戀戀筆記本》、《初戀50次》等愛情電影也通過一系列的親吻場景展現了角色之間的深情厚意。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觀眾對於“親吻最多的電影”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因為親吻場景的數量和時長在不同電影中可能因劇情需要而有所不同。同時,吻戲作為電影中的一種表現手法,其數量和呈現方式也往往與電影的類型、風格以及導演的意圖密切相關。因此,在欣賞電影時,觀眾可以更多地關注吻戲背後的情感表達和角色塑造,而非僅僅局限於吻戲的數量本身。
『肆』 歷數劉德華早期在電影中舌吻過的五大女明星,各種姿勢一應俱全
劉德華進入影視圈三十多年了,期間不知道拍攝了多少部影片,與他合作過的女明星更是多不勝數,其中和他一起演過吻戲的居然有這么多,接下來下邊就帶著大家回顧一下,究竟都有誰曾被華仔一親芳澤呢?
1983年---《毀滅號地車》
這部電影裡面當時華仔已經才氣盡顯,女主劉美君也是純美到不要不要的。
1983年---《家在香港》
劉德華和朱海玲的一場吻戲,是劉德華早期吻戲比較長的一部戲。看起來好投入啊。
1984年---《停不了的愛》
8090年代的國民女神溫碧霞我含配攔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記得上次她上天天向上節目,雖然年紀已經40多了,但是依然漂亮,身材也是相當的誘人。
1987年---《肝膽相照》
當時拍這部電影的時候,華仔的顏值已經上升到了一個巔峰期,與她一起拍這段床戲的女主叫蕭紅梅,當初兩談胡人四意纏綿的床戲不知道羨煞了多少人。
1988---《旺角卡門》
這部吻戲大概是劉德華最深情的一次吻戲了,據說因為當時吻的太投入,親吻的力度過大,小兔牙也被碰撞到了。也正是這部吻戲,男主角劉德華女主角張曼玉也憑藉此片走上影壇巔峰。
看完賣桐了早期與華仔互吻的五大女星,不知您是否還想知道接下來還有哪些女星和華仔有過類似的經歷呢?別急,持續關注我們,我們會一點點的解答。